登陆注册
10697500000034

第34章 史上最难熬的皇子生活——清代皇子教育 (4)

不用多强调,相信我们都能明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这里需要提到的一点是,我们现在的很多家长,也大有清代帝王的范儿,要求孩子们文要学武也要学,什么书法班、芭蕾班、钢琴班、网球班,报得不亦乐乎。学习这些当然很好,但是如果孩子极其排斥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该思考一下了。康熙要求儿子们能文,因为他自己就能文;康熙要求儿子们能武,因为他自己就能武;康熙要求儿子们书法好,因为他自己就能入书法大家的行列……换句话说,做家长教育孩子的一个最好的方式,恐怕是先需要把对孩子的标准对准了自己,“身教高于言传”。

第三节皇家教师高手辈出 (1)

一、这样给皇子选老师

人非生而知之,都是学而知之。哪怕是出身于帝王家的皇子们也不例外。清代阿哥们,无论是他们开疆拓土的赫赫武功,还是当家做主的文治策略,都源于所接受到的教育,无疑,老师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主导作用。尤其是对于太子的教育而言,甚至可以说,选对了老师就意味着盛世太平;选错了老师就意味着国运衰败。

老祖宗传下来的育儿智慧1人品与学问一样重要清代,选择帝师的标准一般有两条。第一,看老师的学问;第二,看老师的人品。能够被选做帝师的人,一般都学富五车、道德高尚、品格端庄、声名显赫。

法国传教士白晋回忆道:

这些皇子的教师都是翰林院中最博学的人,他们的保傅都是从青年时期起就在宫廷里培养的第一流人物。

清在入关之前,太祖努尔哈赤为了教育好皇太极等各位皇子,花高薪聘请浙江人龚正陆为师傅。皇太极时,为了使皇子读老祖宗传下来的 排版.indd 2462012-6-19 10:31:22

书明理,重金聘请了号称“八旗教书汉外郎的”刘秀才、邵秀才等教书长达十余年。

清入关之后,到了康熙时期,就更加注重对阿哥们师资力量的投入了。康熙在皇太子六岁的时候,就请了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学士张英、李光地来教导他。

到雍正时,阿哥们的学校——上书房正式成立,上书房的师资力量更是集聚了国内最顶尖级别的博学鸿儒。比如,当时最有名的师傅张廷玉、鄂尔泰都是当时的儒学大家,相当于现在国内的博导级别的学界泰斗了。像乾隆的老师福敏、朱轼都是深解程朱理学之辈,绝对是那个领域内专家内的专家,顶峰级的顶峰。

以后历朝,尽是如此,如清文宗授读于协办大学士杜受田,清穆宗载淳授读于编修李鸿藻,清德宗载湉授读于翁同龢、孙家鼐、夏同善、孙绍经,宣统皇帝溥仪授读于陈宝琛、陆润庠、徐坊、朱益藩、梁鼎芬等。这些名师大儒教导有方,让皇子们熟读经义,了解民间疾苦及前朝历史等,对他们的性格、志向、爱好、知识的形成都起到了非常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一方面是这批老师对各位皇子的教育不遗余力,另一方面,各位皇子对老师们也是极其尊崇的。从身份上看,皇子是上,臣子是下,但是,作为老师,还是有着极高的地位的。

第七章史上最难熬的皇子生活——清代皇子教育2择师也要与国际接轨到了清代末年,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皇子们的老师中还出现了一批外籍老师。

洋教师和儒教师一样,同样受到皇子们的敬重。这一点可以从清末代皇帝溥仪的英文教师英国人——雷金纳德·约翰斯顿所写的《紫禁城的黄昏》一书中清楚地了解到。作者的中国名字叫庄士敦,是苏格兰人,先后就读于爱丁堡大学、牛津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一直仰慕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对中国历史、古典文学造诣很深,精通释典和儒经。大学毕业后,庄士敦便踏上了中国国土,一待就是三十余年。一九一九年三月,由李鸿章的儿子李经迈推荐,受聘为宣统皇帝(即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的英文教师。

溥仪很喜欢这位洋老师,赏了他很多头衔,并且这位洋老师的月工资有一千银元,绝对比现在的教授工资要高得多,称得上直接拿国务院特殊津贴了,可见其受重视的程度。庄士敦侍从溥仪十余年,书中详细记述了自己的切身经历和耳闻目睹。庄士敦动情地写道:

谨以此书献给溥仪皇帝陛下,最诚挚地希望溥仪皇帝陛下及其在长城内外的人民,经过这个黄昏和长夜之后,正在迎来一个新的更为幸福的时代曙光。

庄士敦在《紫禁城的黄昏》中记述了清末宫廷中真实的学习情况。他这样写道:

在宫里,皇帝师傅的地位,仅次于包括亲王在内的王公而优越于其他所有的人。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很难理解古老中国——在“异族”的宫廷中,这个中国得到了某些最后给人以慰藉的事物——学生极其遵从教师的那些原则。

美国传教士、清末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的丁韪良博士说:

没有哪个国家的教师能比在这里更受尊敬。不仅现实生活中的教师享有最崇高的礼遇,而且“教师”这一称号,在理论上也几乎成了偶像崇拜用语的对象。在某些场合,教师与天、地、君、亲这些字联系在一起,被刻在碑铭中,作为五种受到尊敬的对象之一,被人们以隆重的仪式表示深深地崇敬。

庄士敦记述说:

在中国,皇帝习惯坐在宝座上,背对北,面向南。因此,接近皇帝的人,必然是面向北方。这表现了君臣之间的差别。但是这种君臣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所以,当教师与皇帝谈话,而这位皇帝又是他的学生时,那就不要求这位教师按一般常规来做了。有趣的是,这位御书房中的最后一位学生也在遵守着这个尊敬教师的老规矩。学习的时候,皇帝坐在一张方桌的后面,坐北朝南,帝师则按规定坐在方桌的东面,坐东朝西。这就是我在毓庆宫教课期间,我和皇帝上课见面时的座次。皇帝对他的每一位师傅——即使是来自海外的“蛮夷”——都很尊敬,这种尊敬的另一个标志便是当师傅进入书房时,皇帝离座起立。师傅向前走至屋子中央,一鞠躬,然后,皇帝和师傅便同时落座,各就各位。如果在讲课过程中,师傅为了去取书架上的一本书或是因为别的什么事而离座时,皇帝也要离座起立,直到师傅返回自己的座位时,他才坐下。

小贴士

清代对老师的重视,大概也能解释,为什么现代的家长费九牛二虎之力也要把孩子送进师资力量更强的学校。正如俗话所说的“虎父无犬子,严师出高徒”。

值得一提的是,皇家事实上也是家,只是这个家姓“皇”罢了,这个家的孩子的老师,事实上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家庭教师。现在有很多家长给孩子请家教,不管是大学生家教还是把孩子送往各种培训机构的家教,家长往往更注意的是和这位“家教”之间的劳务关系,忘记了更重要的师生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家长本身没有发自内心地尊敬自己请的老师,那么孩子是能够感受到的,他就不会怀着敬畏之情去听家教老师的课了,学习效果当然就要打折扣了。这一点,我们应该学习一下清代的“皇家”是如何尊敬自己的“家教”的吧。师者就当有师者的地位。

二、皇子的老师个个是高手

老师们在皇子幼年时就给予指导,培养皇子们武以定天下、文以安天下的各种才能。皇子们成人后,老师依然对他们影响深远。少年时与老师们一起学习所产生的师生情,是他们一生的财富。师生之间的感情,比冷漠无情、争权夺势的宫廷里的真正的父子之情还要深厚。

1乾隆皇帝的老师各有所

乾隆还是小皇子的时候就格外聪明伶俐,书看上几遍基本上就能背诵,夸张点讲,可以称得上过目不忘的神童了。他六岁开始上学,先后教过乾隆的老师有庶吉士福敏、署翰林院掌院学士朱轼、徐元梦和翰林院编修蔡世远等人。他的这些老师,各有专长、学富五车,都非等闲之辈。乾隆日后的文治武功,除了乾隆自己的敏而好学之外,也有这些老师的不可磨灭的功劳。

福敏,字龙翰,满洲镶白旗人。他是雍正皇帝正式为乾隆聘的第一位老师。为何让此人做弘历的启蒙老师呢?康熙又如何放心把自己掌上明珠般的爱孙交给此人教育?可见此人一定来头不小。

福敏学识渊博,且性格刚直,仅这两条,就让康熙、雍正非常放心地把弘历交给他。比如知道老师性格奸诈、为人不端,想必,哪位家长也不敢冒险把自己的孩子让他带坏,更何况是一国之君的教育呢?在福敏的指导下,弘历于十三岁之前,已熟读《诗经》、《尚书》、《易经》、《春秋》、《戴氏礼记》等。

在得到名师教诲这一点上,弘历比他的爷爷康熙要幸运得多。康熙年幼时,因为奶奶孝庄皇太后不想让汉人教他,所以幼年康熙学习儒家经典,所靠的老师竟然只有宫中太监。可以想象,好学的康熙爷有多惨。除此之外,年幼的弘历还在福敏的教导下,涉猎《通鉴纲目》、《史记》、《汉书》等史家典范著作。不久之后,经过刻苦研读的弘历,思考问题的成熟度已非常人所能想象。经史方面的学问在老师的教导下,更是大有长进。由此可见,这位镶白旗的满人,对乾隆的影响是很大的。后来,乾隆回忆起这位恩师时说:

冲龄就儒时,启迪之力多。

意思是小的时候开始学习之时,福敏给他的启迪很多、帮助很大。

到了雍正元年,十三岁的弘历开始跟着朱轼老师读书。朱轼,江西人,他一生饱读儒家诗书,他对少年弘历的教育,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翰林院编修蔡世远,也是在这一年,开始在上书房教授弘历等皇子皇孙读四书五经以及诸史典籍。蔡世远对弘历最大的启发是要多读书,但不要读死书,儒家理论要依靠实际,才有其特别的魅力和无穷的力量。他为弘历讲述史家典籍,讲到国家的兴亡、盛世乱世,以及君子小人的消长,一定会反复讲多遍,向年幼的弘历灌输治国安天下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少年弘历的这三位老师各有特色,在学术和看待问题上各有千秋,让弘历获得了更全面的发展。后来,乾隆帝回忆说:

于轼得学之体,于世远得学之用,于福敏得学之基。

从学习的基础、学习的形式到学习的用途,这三位老师都给了乾隆全面的启迪。可见之所以多选择几位老师就是因为他们各有所长,就如下棋一样,多和几个不同的高手下过之后,你才算经验丰富,知识也能更加完善了。因此,家长在给孩子选择老师时,可以借鉴下乾隆爷的案例。

2嘉庆皇帝与恩师蔡新、朱珪

嘉庆皇帝颙琰在相貌上与他爸爸乾隆皇帝颇有几分相似,高高的鼻梁,浓浓的眉毛,不同的是,他比其父性格更内敛、沉静,不喜欢张扬,在皇子中并不显得十分出众,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有点闷骚。但既然能被选为太子,那肯定也不是等闲之辈。从嘉庆皇帝青少年时期的诗文集中,可以看出他的文化修养的确不俗,其诗作的水平较之其父乾隆甚至更胜一筹。年仅十四岁的颙琰就已经具备了非凡的气质,使得乾隆皇帝将他的名字写进密定储位的诏书中,成为下一代皇室接班人。

颙琰在上书房就读时,他的师傅们有蔡新、朱珪等人。蔡新是总师傅,朱珪是亲自教授颙琰读书的师傅。蔡新,字葛山,福建漳浦人,在乾隆年间担任上书房总师傅长达三十年,加上担任教书师傅的时间,总计在上书房任职四十一年。蔡新的叔父蔡世远曾经是乾隆皇帝少年读书时的师傅。真是世代为帝师啊,人家这老师当得也算是到了最高境界了。

在蔡新担任上书房总师傅前,这个职位是由大臣于敏中出任的。于敏中是乾隆三年的状元,此人思维敏捷,博闻强记,在朝中任军机大臣,但人品不怎么好,经常营私弄权,对待皇子们也不够慈爱,不够真心,所以颙琰不喜欢这个人,也没有与他结下什么师生情谊。

从学生心理的角度来讲,在上书房念书的阿哥们,也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对他们的老师是又敬又怕的。天赋再好的学生也会仰慕老师。上书房的师傅是他们学问的传授者、处世做人的指导者。因此,师傅的个性和品行,会深刻印在学生们心中。蔡新这人好,对待皇子既严肃又和蔼,做人教书都非常得体,与皇子们坦然相对,知无不言,纯朴和易,使皇子们敬信悦服。因此,颙琰很喜欢这位“教务总管”,并且一直很尊敬他。

如果说蔡新是上书房的教务总管的话,那么,朱珪就算是直接对颙琰负责的班主任,或者说是私人家教了。颙琰正式即位之前,在上书房度过了二十年的读书时光,绝大部分时间是和朱珪老师一同度过的,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朱珪是北京大兴人,少年时拜朝中大学士、同样也是拜乾隆皇帝的老师朱轼为师,与乾隆爷算是同班同学了。在朱轼的传授和指导下,朱珪十八岁就考取了进士。后来多年担任地方官,为官正直清廉。乾隆四十年,皇帝召见他,言谈中感觉他的国学功底深厚,对他的气质也很满意,于是授他为侍讲学士,入值上书房,专门教授颙琰。此后的二十年间,朱珪断断续续有十年在上书房为颙琰讲书,二人相处十分和谐。其间朱珪屡次被调任到外省任学政或典领乡试,朱珪每次离京颙琰都依依不舍,写诗送行。乾隆四十四年,朱珪奉命前往福建典领乡试,督福建学政。

临行前为颙琰留下一封箴言:

曰养心,曰敬身,曰勤业,曰虚己,曰致诚。

颙琰对这五箴非常重视,直到即位后还常将五箴留在手边。

师傅离京后,颙琰非常想念,他们之间一直保持书信往来。

第三节皇家教师高手辈出 (2)

同类推荐
  • 1——3岁聪明宝宝左右脑大开发

    1——3岁聪明宝宝左右脑大开发

    人的智力60%在4岁以前获取,30%在4-8岁之前获取,10%在8岁以后获取,可见4岁以前开发宝宝的智能是多么重要,而错过了这一时期又是多么可惜。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曾说过:“人生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因此,要让我们的宝宝日后更聪明、智能发育更好,一定要抓住宝宝人生的头三年这个最关键的阶段,充分开发宝宝的智能,使宝宝的左、右脑协调并用,充分整合。1-3岁是宝宝大脑开发的重要时期,如何科学地开发
  • 让孩子安全成长

    让孩子安全成长

    不知道您是否知道一个重要的日子——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这个日子是在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周一。可见,安全教育已经上升到全民、全国的高度。安全,是一个沉重而严肃的话题。安全,是生命的保证。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保障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安全隐患有很多,而孩子却很难应对突发的意外状况,尤其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人的生命也只有一次,生命是异常可贵的。今天,很多突如其来的意外很难预料。
  • 1-3岁幼儿营养食谱

    1-3岁幼儿营养食谱

    《1-3岁幼儿营养食谱》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儿童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儿童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青春期自我保健·男孩版

    青春期自我保健·男孩版

    本书分为生理篇、心理篇、生活篇、成长篇、疾病预防篇,通过问答的形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男孩在青春期和未来生活中必须懂得的与自身健康有关的医学常识,使广大青春期男孩学会科学地保护自己,健康、平安、愉快地成长。
  • 别让家庭伤害你

    别让家庭伤害你

    本书从夫妻、婆媳、姑嫂等多方面的关系,介绍了家庭中可能会出现的矛盾,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除了各种技巧与方法之外,身处各种家庭关系中的人们应坚信:家庭是以“情”为纽带维系的关系,良好的家庭关系更多的是以情动人,而不是以理服人。所以,无论你在一个家庭中扮演着何种角色,付出真情总能获得回报。
热门推荐
  • 蜜爱绵绵:恶魔校草宠上天!

    蜜爱绵绵:恶魔校草宠上天!

    明明还没到谈婚论嫁的年纪,自家老爸老妈就给自己订了一门婚事,对方还是个从未见过的臭小子?我不要!所以,颜初暖逃婚了。出逃后闺蜜温涵悦给自己安排了一间公寓住,后又以平民的身份进了全国最好的贵族学院。本想平平淡淡地过到成年,到时候自己就自由了,可没想到,颜初暖在这里,遇见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宠文1v1,各位小天使敬请跳坑(-^〇^-)】
  • 洪古道纪

    洪古道纪

    当人类进入洪荒长达亿万年以后,逐渐适应了这个到处充满游离元素能量的世界,异变开始逐渐发生在了这些人类的身上。早就丢失了文明的他们,开始逐步从妖魔的手中,重新夺回来属于人类的文明,同样的也会夺取它们的修真文明,和修道玄法。一个以人类重新崛起,并且重新制定洪荒规则的故事,从第一个激活了本源状态,并且成功存活下来的人,一个叫做古叶的人,开始讲述....
  • 满腔热血洒空林:左宗棠

    满腔热血洒空林:左宗棠

    本书记述了左宗棠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从他的身上,读者可以看到封建社会中一位朝廷重臣的高超的军事谋略、精辟的治军方法、极高的政治才能、强烈的爱国之心。
  • exo世勋如果你能喜欢我

    exo世勋如果你能喜欢我

    本文与exo吴世勋有关,喜欢世勋的饭们可以尝试阅读一下,由于是小说所以人物性格及生活与现实生活会有所出入,剧情只是为情节发展需要。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 中国式领导艺术

    中国式领导艺术

    中国正处于从繁荣走向昌盛,从伟大走向强大,从民主走向复兴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关键时期,领导干部起着巨大的作用。领导干部素质的高低、形象的清浊,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作为一个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积极探索,不断地提高领导艺术水平。
  • The Little Shepherd of Kingdom Come

    The Little Shepherd of Kingdom Com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辉煌——将杰出进行到底

    辉煌——将杰出进行到底

    本书提炼出卓越管理者的26个智慧,深刻剖析了大量成功案例,以独特见解涵盖了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 从留级开始的传奇

    从留级开始的传奇

    两千年前,仙宫降临世间,带领人族败退魔族于海外孤岛。仙宫以‘仙术’授人,人们参悟武道,圈养魔兽,统治世界,人族走向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独尊于天地。两千年后,穿越至此五年的少年任笑,终于等到了他的系统并且收到了一笔足以让他奢靡一生的巨款。属于他的传奇,从此而起。
  • 爱的教育(小学生爱读本)

    爱的教育(小学生爱读本)

    《爱的教育》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视角展开,以日记的形式,从10月份四年级开学第一天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以及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感人肺腑。100多年来,此书一直畅销不衰,曾多次被改编为动画片、电影、连环画,读者遍布全世界。
  • 妙法莲华经文句

    妙法莲华经文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