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02000000007

第7章 世界级天才——张亚勤(2)

张亚勤的到来让WindowsCE部门(随后重组为移动及嵌入式产品部门)焕发了新生。该部门由于长期沿袭了PC操作系统的开发模式,产品更新周期缓慢,面对已经开始出现加速迹象的移动计算市场,WindowsCE几乎完全处于被动局面,微软内部员工干脆给这个部门取了个绰号叫“粘在骆驼上的一只蜗牛”。

张亚勤决心要改变这一切,这也是他等待的一个机会。3年前他开辟了微软(中国)公司研究院的一个新研究小组——无线网络小组,一直低调地从事着WindowsCE的产品转化工作,而现在他的机会来了。

2004年的一天,张亚勤给微软美国4万名员工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号召员工都来使用“微软牌手机”,这是第一款用于微软内部测试的手机已经集成了目前高端商务手机的所有功能:3G、多媒体、移动电邮等,而这些功能在一年前还不在产品计划中。张亚勤到达雷蒙德的第一件事,就是坚持要把这些缺少的重要功能全部补上:“当时我们忽视的是technology(技术),而不是business(业务)。”在那一刻他预见了未来,如果微软今天再回想这一切,谁也不会否认这一点。

张亚勤的那封电子邮件激发了微软内部规模宏大的“移动体验”,那时很多微软的员工都在使用Plam或者BlackBerry,他们给这第一款“微软牌手机”提的意见大都非常苛刻,“第一天我就收到了700多封回信,邮箱都挤爆了。”张亚勤说,“最关注这款手机的还是比尔·盖茨,他的邮件是1天1封,信中甚至还和我讨论技术细节。”张亚勤当然没有时间悉数回复所有员工的来信,面对纷至沓来的“客户需求”,他开始反思Officesystembile产品如果再沿袭PC软件的开发模式——2~3年升级一次,会不会成为技术以外的另一个障碍?

2005年4月,在一次Officesystembile产品的发布会后,张亚勤发现身旁的松下公司美国的CEO正在使用装载了Officesystembile的手机,他便上前询问这款产品是否好用,对方先说了一堆好话,后来知道他是张亚勤又说,“原来你是这个部门的主管,那我要好好提几个意见了。”张亚勤认真地听完了他的意见,回到公司后他迅速理清了一个思路:重新划分产品研发中电话和PDA的投入比例,组建一支面向运营商、手机生产厂商的“外派”团队。

这一思路帮助移动与嵌入式产品部门彻底抛弃了PC软件的开发模式,当张亚勤2006年3月站在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二层大宴会厅演讲台时,他如同站在了高高的领奖台上,他激动地说:“我们当时组建了微软著名的团队OORT(OEM/OperatorResponsivenessTeam)!这是微软历史上第一次成立专门的团队,和运营商、OEM、手机合作伙伴进行密切的合作。这个部门当时是20个人,现在已经将近200人,可以说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Officesystembile产品研发、合作和经营的模式!”这不禁让人想起微软那句振奋人心的工程师标语:“Thisismybaby(这是我的儿子)!”据说微软每个工程师在出色地完成工作后,都会高举自己的作品大喊这句话。

当张亚勤在北京希格玛大厦六层的会议室接受记者专访时,这句话似乎依然还在他心中激荡。张亚勤说,“其实我看到的是两个层次的融合,多年来改变整个人类交互方式的两个最重要方面,一个是数字化,把你的信息表示的方式改变,另一个是IP化,指的是信息连接的方式。”到如今,微软的移动平台的合作伙伴已有55个国家的47家设备制造商与115家移动运营商。

事实上,张亚勤并不像多数人想象中的那样低调,他也会扯着嗓子喊出振奋人心的宣言。只不过,这种表情只有在他看到“儿子”正在改变世界时,才会出现在他脸上。

从科学家到管理者

不太熟悉张亚勤的人,通常只认为他是一位计算机科学家,并没把他想象成一位拥有个人魅力的管理者。这种认识和张亚勤的低调不无相关。1999年,他回到北京后不久,曾有细心的员工把他所获得的奖励挂在公司墙上,结果张亚勤当时就把它们都统统摘了下来,他似乎从来都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当时,为了邀请张亚勤加盟初创的微软(中国)公司研究院,时任院长的李开复就满足了这位科学家一个很“学术”的要求:在他的新办公室里安装一块长3米,用于讨论问题的白板。这样他就肯回北京了吗?“差不多,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一位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说。

有传言说,2005年7月微软高级副总裁李开复从微软辞职加盟Google公司,此后比尔·盖茨把张亚勤派回中国,这是一场人为设计好的公司战争,张亚勤现在坐的位置,本来是准备给李开复的。还有记者跑去问张亚勤:“在中国,高校的学生那么喜欢李开复,那你的魅力在哪儿?”

“他们非常不一样。”一位曾经和李开复与张亚勤都共事过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员工说,“李开复是那种说几句话就可以鼓动人心的领导者,而张亚勤却不是。”

“他用自己的行为改变周围的人。”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教授张黔,曾是微软亚洲研究院无线网络小组的主任研究员。她说:“和亚勤共事非常轻松,他会时常过来拍拍你的肩膀,鼓励你任何一个微小的进步,他几乎从来不发号施令。”

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主任研究员的李世鹏,是当时听说张亚勤回北京工作后,直接选择了微软(中国)公司研究院的一位“海归”。他说:“和大多数选择回国的研究员一样,我不是被亚勤说服来北京的,而是主动来的。”李世鹏认为,张亚勤的成就,让他根本不需要去鼓动别人,他自己就是最好的“广告”。而对于作为管理者的张亚勤而言,李世鹏说:“他不像鲍尔默那样会拿棒球棒在台上挥舞,但他讲出的话总是让你不得不信服。”

张亚勤用了3年时间让Officesystembile这只“蜗牛”变成了另一头“骆驼”,这已经证明了他出色的管理才能。整个过程虽然一切都很顺利,但在他看来,却并非轻而易举。他刚到雷蒙德时,他在微软的实际工龄仅有5年,而他手下的4个高级经理在微软的工作时间加在一起有70年,要率领这样一支队伍无疑是一个刁钻的管理问题。一个更难以统计的数字是当时移动与嵌入式产品部门的员工数量和与这个部门关联的其他产品部门数量,“当时在全球我们大概有1000多人在工作,而Officesystembile几乎和所有产品部门都必须有紧密的联系。”

毫无疑问,他“搞定”了这一切。当向他询问是如何做到这一切时,张亚勤笑了:“我可以全部告诉你,但要记住,这不是我一个人搞定的。”

28年前一个闷热的夏天,12岁的张亚勤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一场突然降临的肝炎让他饱受折磨。面对还有两个月的夏季高考,张亚勤对母亲说:“让我去试试,不去考,等于考了0分。”面色发黄的张亚勤坚持走进了考场,而这份坚持的态度从此改变了他。

多年后,张亚勤偶尔回忆起那段经历,当年能够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都被人称为“神童”,而他却不认为自己真有那么聪明,他认为成败之间,坚持不懈的态度更为重要,就像他自己经常说的那样,“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会失败”。

如今,张亚勤站在了历史的起点,他掌管的微软(中国)公司研发集团,是由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亚洲工程院、微软(中国)公司研发中心、微软(中国)公司技术中心、微软互联网技术部(中国区)、微软亚洲硬件技术中心及其他分布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各类产品研发机构组建而成的。他昔日的战友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沈向洋博士、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张宏江博士及微软互联网技术部(中国区)总经理宫力博士都将帮助他去创造新的历史。

新的挑战

2005年6月底,张亚勤又从北京飞回美国雷蒙德总部,此行他有两件重要的事情要办。第一,他将给微软总部各个产品部门的全球副总裁带去一整套从基础研究到产品研发的方案;第二,他要把家搬回北京。

其实,张亚勤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北京。2003年他从北京去美国就任微软全球副总裁时嘱咐自己的秘书:“别把我的书搬走,我可是还要回来的。”

在他动身前往美国的前一个月,这艘全球软件业的航空母舰已经驶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微软董事长兼首席软件架构师比尔·盖茨,这位“商业头脑”远大于“技术天赋”的人已经宣布将在两年内逐步退出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然后将只保留董事长的职位。对于微软来说,这无疑意味着IT英雄时代的终结,但这也似乎揭示了强人之后的微软已经自己找到了通达未来的方向。

“7年前,微软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战略转型期。”在微软(中国)公司研发集团成立前夕,张亚勤在一个小规模的媒体交流会上这样说道。当时,身着西装但仍然不打领带的张亚勤把语调放得非常轻松。他平静地阐述着几年来微软在向数字娱乐、互联网、移动通信等领域进军的信心。而对于自己和中国研发集团,他只强调了一点:“中国研发集团是微软海外机构最完整、业务布局最全面、研发投入最大的研发机构。我们在做可产品化的研究,这是最大的不同。7年来,我可以说微软亚洲研究院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的基础研究机构,但在产品研发上还不是。而这正是我要努力的方向。”

事实上,他所说的这个方向已经关乎微软的未来。迄今为止,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与Office办公软件虽然仍然拥有令人称道的市场占有率,但是,这一成功似乎从来没有被总结成“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广阔市场”。提到技术创新,通常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Google公司、开源软件或者某个互联网新贵。

张亚勤似乎一开始就是来接受这个挑战的。这位被人称为“全世界的财富”的科学家,7年以来一直埋头低调地改变着微软中国研究院的模式,帮助这艘航空母舰为驶向蓝海而努力突围。当张亚勤讲到现在蒸蒸日上的微软移动与嵌入式产品部门和7年来从微软(中国)公司研究院已经发展成为微软全球第二大研究基地的中国研发集团时,他的脸上闪过一道灿烂的笑容。

这是一道能够让比尔·盖茨放心的笑容,就像比尔·盖茨经常对张亚勤说的那样“Godoit!(你去做吧!)”2005年8月,张亚勤带着这一切再回到北京,他的梦想是在中国做出征服全世界的产品。这一次,比尔·盖茨已经不用再嘱咐他“Godoit”了。

四、我的成功秘诀

从一位少年天才到声誉卓著的科学家,从执掌微软亚洲研究院,管理一批最聪明的人,到负责微软全球移动通信和嵌入式系统业务,张亚勤似乎总是在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且每一次都扮演得非常精彩。新岗位赋予了他新的使命,他如何看待这一使命?

一位从山西太原走出来的“神童”,人们已经习惯了他的一个又一个成功,可在这些成功的背后,又有多少故事能够言说。

2004年1月6日,在张亚勤即将离开中国,远赴美国微软总部工作前夕,记者卢山对他进行了专访,使我们有幸倾听他讲述自己的故事和心声。以下摘自《中国计算机报》执行总编卢山于2004年1月6日对张亚勤的采访记录。

努力完成新岗位的任务

卢山:知道你即将升任微软全球副总裁,首先向你表示祝贺。

张亚勤:谢谢!正式的任命通知是明天宣布(1月7日)。

卢山:我们都很想知道你新岗位的情况,主要负责哪些方面?

张亚勤:整个部门叫OfficesystembileandEmbeddedSystem,负责微软的移动通信和嵌入式系统业务,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底层的WindowsCE操作系统。第二部分是MOfficesystembileDevice,就是一些移动设备,像我现在用的SmartPhone,以及PocketPC。第三部分是其他一些嵌入式系统,包括智能电视、数字电视、机顶盒、WindowsDVR等嵌入式系统。总之,凡基于WindowsCE的嵌入式产品都在这个部门。第四部分是偏市场方面的,如和OEM伙伴、技术伙伴之间的一些合作、联合开发等等。整个部门还在整合时期,可能要持续3~6个月吧。

卢山:这应该是微软NET战略的一个具体部署,也是微软设备多样性的一个体现。那么,你如何看待这个新岗位?

张亚勤:我一直认为移动通信和嵌入式系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不仅是对微软,对整个产业都是如此,特别在中国。以前,我给总部提交报告时,总要提及几个重要的发展机会,移动通信和嵌入式系统就是我最为看好的。我很高兴能承担这一重任,因为我的背景、兴趣都在这方面。此外,也可以把研究院所开发的一些技术尽快应用起来。

卢山:你在通信、消费电子、软件各个领域都做过,这似乎是专门为今后的工作做了准备,这是微软选择你负责这个部门的主要原因吗?

张亚勤:过去在产品研发、基础研究,以及所经历过的多个产业的背景,对我现在和今后的工作都很有帮助,也许这是公司选择我做这件事情的一个原因。我博士毕业后工作了15年,在通信、消费类电子及软件领域的公司各做了5年,而且每次调整都在年底年初(笑)。我即将负责的领域也正好是这三个产业融合的产物。

目标明确

卢山:每一个人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目标,你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

张亚勤:我下一步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让我们的移动产品、嵌入式产品成为市场主流,让更多的人使用。这本身是一个新的市场和产业,虽然对于通过手机读电子邮件、听高品质音乐、看高品质的视频、玩游戏等等,大家谈了很久,但真正能实现好的还没有。我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内,虽然我不知道有几年(笑),带领自己的团队实现这些目标。

卢山:我想这不仅对你是挑战,对微软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原来靠PC升级的模式已经是越走路越窄,微软要想保持住每年两位数的增长,就必须开拓新领域。

张亚勤:对产业也是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最具有潜力、最令人振奋的发展方向。

卢山:那是否意味着,你在新岗位上成功了,微软也就成功了?

同类推荐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本书分为玄奘、达·伽马、斯坦利等部分。
  •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作。二十年代末,莎菲以其独特的面貌出现于文坛,犹如“抛下一颗炮弹”,顿时震撼了整个文坛。这是个漂泊在外,对生活抱有美丽的幻想,但又被肺病缠身和爱情失意折磨着的孤独少女。她集善恶于一身,“多样性、矛盾性和一致性”高度统一在她的性格之中,以至让人捉磨不透而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歧义。
  • 克林顿:白宫外的总统

    克林顿:白宫外的总统

    《克林顿:白宫外的总统》是作者在采访了150多位前总统的好友、同事和对手的基础上创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他的私生活内幕及其大张旗鼓宣传的人道主义成果,将带领读者亲历克林顿任内的最后时光,并一直追溯到他的妻子希拉里?克林顿竞选总统的台前幕后,让你充分领略比尔·克林顿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 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NightingaleF1820~1910)英国人。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家境优裕,受过高等教育,博览了许多文学名著,通晓历史、哲学、数学、信仰宗教,擅长音乐与绘画,精通英、法、德、意四门语言。年青时代由于常协助父亲的老友(一位医生)精心护理病人,逐渐对护理工作发生了兴趣。她曾到德国、法国、希腊等地考察这些国家的医院和慈善机构,充实阅力,坚定立志于护理事业的决心。她自学有关护理知识,积极参加讨论医学社团关于社会福利、儿童教育和医院设施的改善等问题。1850年在她30岁时去德国学习护理,33岁时又去巴黎学习护理组织工作。回国后任伦敦一家医院的护理主任。
热门推荐
  • 重生1987之我是超级VIP

    重生1987之我是超级VIP

    刘爱国一觉醒来,时光穿梭回了1987年,那一年他高考总分149,那一年父亲刘铁柱因病去世,那一年她母亲改嫁他人,那一年唯一的三间瓦房漏水,无处安身,那一年后街的流氓地痞强行占了他家的半个厕所的地皮,那一年他去大城市煤城一家饭店打工,到了春节却一分钱工资没有拿到,老板跑了,那一年他大年三十的餐桌上只有玉米面饼和热水
  • 安苍生

    安苍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世人谓我为魔!我便踏平这天地,安定苍生!
  • 史上最强剑神

    史上最强剑神

    唐玉穿越异世,最强剑神系统附身。少林寺佛掌天下金刚不死,张三丰真武立派太极通神。李寻欢飞刀问情刀刀夺命,张无忌九阳神功乾坤挪移。独孤求败剑分九州,西门吹雪一剑飞仙。重阳真人遗蜕千年不腐,盗帅楚留香仙尊难寻。这里,大侠郭靖一箭双雕穿云射日,陆小凤灵犀神指凤舞九天。东方不败弹指遮红颜,名侠沈浪醉酒戏红尘......饮不完的杯中酒,割不尽的名人头。这是一个变异融合的武侠世界,这里还有数不尽的风流人物,道不尽的仙侠逸闻。看唐玉如何用一柄铁剑成就无上剑神之位。
  • 影子四重

    影子四重

    四重,前世是一个街边的小乞儿,年龄不大,却看遍世态炎凉,在一次车祸中身死,魂魄来到暗影大陆......
  • 血魔鬼童

    血魔鬼童

    一个出身名门的少年一心向往光明却身陷黑暗,当有一天他身处光明但他的心却已然迈向黑暗。一条路倔强的走到黑也是无可奈何,世事如此,身不由己。
  • 我与你的三千约定

    我与你的三千约定

    若风识得春风意,长亭等得少年人。——《长风春意》等一季春暖花开,望明年如约而来。——《春望》
  • 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下)(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下)(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一场会议,一场交谈,总是在不经意间便为世界谋划出另一种面貌。《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虽只是舌尖上的战争,但依旧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追逐。
  • 艾泽拉斯大领主

    艾泽拉斯大领主

    艾泽拉斯拥有无数条时间线,而这正是玩家们赖以生存的‘服务器’。每一个服务器都是全新的、与众不同的故事。而在众多的服务之中,有一条服务器即使是青铜龙也不愿意轻易踏入其中。因为那里生活着一个被死亡所眷顾的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史上最强骚操作系统

    史上最强骚操作系统

    跟我比骚操作,你怕是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信不信我反手就贱你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