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02000000006

第6章 世界级天才——张亚勤(1)

一、天才的简历

张亚勤,男,1966年生于山西省太原市。

1978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大学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研究生。

1986年就读于乔治·华盛顿大学,1989年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1989—1994年,张亚勤担任GTE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之后他被聘请到桑纳福多媒体实验室,首先担任项目经理,后任部门主管,1997年被提升为多媒体实验室主任。

1997年,年仅31岁的张亚勤博士当选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IEEEFellow)。这是在电气和电子学研究领域全世界最高的学术荣誉,他也因此成为在IEEE100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

1999年他加入微软(中国)公司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出任副院长兼首席科学家。

1999年1月,美国电子工程师荣誉学会授予张亚勤博士1998年度唯一的“杰出青年电子工程师奖”,使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位中国人。

2000年7月他出任微软(中国)公司研究院院长。

2000年8月,他接下李开复手中的接力棒,出任微软(中国)公司研究院院长。在他的带领下,微软(中国)公司研究院于2001年11月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并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基础科研机构。该机构目前汇集了国内外200多位优秀的科研人员,在世界权威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论文700余篇,有70多项技术转移到微软的核心产品当中,其中包括微软下一代操作系统Longhorn。

2004年1月张亚勤博士升任微软全球副总裁,执掌微软(中国)公司移动通信及嵌入式系统部门,主要负责PocketPC和智能手机平台Officesystembile软件和Windows嵌入式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CE的开发。张亚勤和他所管理的团队希望通过手机及嵌入式平台为个人用户和企业提供无处不在的计算及通信的新体验。

2005年9月张亚勤博士调任微软(中国)公司担任副董事长,负责微软在中国的科研及产品开发的整体布局和研发战略。

目前张亚勤已经成为一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和研究员,他在美国拥有70多项专利,编写过数十本书并撰写了300余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和期刊论文。

张亚勤是多家科技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同时他还参与了多项国际标准的制定。除此以外,他还担任了IEEE期刊和出版物的主编,以及多所世界著名大学的长期客座教授,同时他也是包括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很多中美政府机构的顾问。

二、世界级天才的成功方程式

11岁上高中

1978年9月,12岁的张亚勤背着小包站在太原火车站与母亲告别。开往合肥的火车载着他难以掩饰的兴奋和梦想。在应该上小学的年纪,他上了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他进出大学校园时,没有人分得清张亚勤是大学生还是旁边附小的小学生。

张亚勤的天赋一直很耀眼。11岁上高中时,他已经跳过好几级。“那个时候我在家里看妹妹,看了一年。她睡觉的时候我就借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书看,看着看着就都看明白了,一下子看进了高中。”张亚勤直接参加了初中升高中考试,还考了最高分。

中国科技大学的第一名

在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他有一种被淹没的感觉。“去了后才发现别人都比我强。宿舍里一问别人的分数,上床的比我高,对面床的也比我高。前一个学期的考试成绩都在后边。”

从第二个学期开始,他的成绩开始直线上升,排到了前头。到最后一个学期,考研究生时,他已是全校第一名了。

这就是张亚勤别样的金色童年。

在中国科技大学,他和其他少年班学生一样,有最好的老师,吃最好的食堂,还有人帮着洗衣服。思想、工作、生活、起居,都被关照得细微周全。

而心灵的丰富与滋养更值得怀念:“眼界完全开阔了,在自由的校风中感觉很舒展。著名的科学家都去演讲,美学、音乐什么都听,对交响乐都入迷了。”

小学的年龄上着大学的课程,成天跟比他大十几岁的同学在一起,张亚勤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变得少年老成。他活得很性情,完全是孩子心态。“我早晨睡懒觉,中午起来就吃饭,回来睡个午觉。下午又去踢球了。晚饭后七八点钟才开始学习。玩得太多,挺长时间都没有上过课,以至于老师找我谈话。”

他用孩子的眼睛,孩子的思维想事情:反正考进来了,动力有点消失了,也没有家里人管,爱干什么干什么呗。

也没有觉得辛苦,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张亚勤就这样高兴地、朦胧地度过了美妙的大学时光。

乔治·华盛顿大学博考的唯一一个满分

中国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的时候,张亚勤面临几种选择,一是在国内读博士,一是到德国学管理。那时他出国的愿望不是特别强烈。“当时在谈恋爱,她在科大读书。我对国内的一切都很眷恋。”

后来一位通信方面的大师级人物来中国讲学,看中了张亚勤。张亚勤就做了他的学生。1986年,张亚勤成为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博士。在那里,他做着尖端的研究项目,学业顺利。博士资格考试时,他又制造了新闻:考出那个学校历史上唯一一个满分。老师到现在都为他骄傲。“那个时候我觉得学东西特别有意思,看什么一下子就看懂了,有感觉。那个时候我才开窍,才长大。”

当时张亚勤给自己的定位就是科学家。到1994年时,张亚勤已经在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了上百篇论文,相当有名气,经常被学术会议特邀作报告。

微软(中国)公司总裁唐骏也是博士毕业,但他说:“我不适合作研究,作研究得是亚勤那样的天才。”

温厚造就乐观

张亚勤说话的声音和外表都给人很温厚的感觉。他能在不经意间“检查”你杯子里的水是不是需要添,也会很周到地让你先选择坐在哪个位子上。可以说他非常在意别人的感受,也是愿意与世界和谐相处的人。

与张亚勤对话,你感觉不到任何与坎坷、沧桑、消极有关的字眼。他的世界里似乎永远充满了阳光、和谐。他直视着对方的眼睛说话,说到高兴处笑得很尽兴。

“我跟这个世界很少冲突,一般都比较和谐。”他语调平静,没有疲倦感、隔膜感。

12岁就独自一人坐20多个小时火车,张亚勤也没有觉得不适应。“我6岁就开始自己坐火车。”进入美国的生活,张亚勤与异国文化、同学、老师、科研环境都能和谐共处。张亚勤把这归结为“喜欢学习”、“糊里糊涂地什么都不在乎”。

但他真的从来没有过挫折吗?5岁的时候,张亚勤的父亲就去世了。博士论文都做到了一半,才发现同一个题目别人已经做过了,只好改题目重来。“但我不觉得懊丧,总比全做完了到答辩时才发现好吧?再说,做同一个题目的还是位很有名气的人。”这种思维方式,成就了张亚勤平和简约的心态,这种心态像保存在特富龙涂层中一样,从未被破坏过。

因此,张亚勤活得一直比较简单而自足。在美国读书时,“我和女朋友(现在的爱人)两个人整天出去玩,开个破车到处跑,从华盛顿开到佛罗里达,中间也舍不得住酒店,老吃快餐,挺快乐的。”现在他的办公室里摆着太太和儿子、女儿的照片,温暖洋溢。

张亚勤在美国当学生会主席时,天天搞活动,跑前跑后,成天帮别人帮得高高兴兴的。国内企业代表团到华盛顿访问时,他去接机,是当时著名的“免费司机”。

“当时大家关系都很近,一到周末都在一起,特别有大家庭、团队的感觉。很值得怀念。”与很多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活得很封闭不同,张亚勤的朋友遍天下。

感性造就丰富

张亚勤平静清谈的思维,足以提醒我们,他作为一个学者的真实。事实上,他是活得很主动、很精致的人。他的性格是多元的,有着庞杂的爱好:交响乐、美学、跑步、游泳、跳舞、去酒吧和朋友神聊。

像很多高智商的人一样,他很重视感觉,也相信感觉。“我是个很情绪化的人,情绪好的时候,有很多灵感。不好的时候,做的事情比谁都差。”微软的人也都说:“亚勤感性、率真。身上没有盔甲,不需要戒备。”

要是去旅游,张亚勤基本不会想好去什么地方再出发,而是“把车子到处乱开,边走边想,有好玩的地方就停下来”。

微软公司副总裁的张亚勤,感觉到了理性的重要性。“作研究时,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有感觉时一个好的idea(想法)就出来了,理性思考是有,但决定往往是突发性的。我突发性的决定一般都得到了支持。而我希望自己更成熟些,更理性些。”

天赋与炫目的成功经历,注定了张亚勤心灵的明澈与舒展。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张亚勤营造了讲究团队精神、和睦相处的氛围。员工说,在这里每个人都很透明,管理和运作的方式也很透明。每个人都是他本来的面目,不是因制度而改变过来的人。

张亚勤“管理”微软亚洲研究院这么多“聪明人”的方式是:给人自由的空间,因为每一个人定位是不一样的,要给他更多的责任。管理者要有胸怀,包容不同的工作方式,往往一些很聪明的人性格会比较特别一点,管理者必须有一种包容的心态去帮助他们。学者们的个性不同,要赋予他们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思维空间。

员工大会上张亚勤常说:“如果5年之后我仍然是这里最资深的人,最有名的人,那就证明了研究院的失败。”现在,3年前进来的学生们都已能独当一面了。

在张亚勤的记忆内存中,更多的是感性的、“难以忘怀”的镜头。“我离开GTE公司到微软(中国)公司研究院时,走的时候公司专门开了个party(聚会)……回到自己工作过4年的办公室,几十人一个一个地走进来,他们都是我招进来的,我们拥抱告别……情景真的很感动。”工作上的同事,很多人成了他终身的朋友。

张亚勤讲的另一个故事更能证明他性情的一面。“在华盛顿上学时,从我住的地方到学校要走20分钟,路过白宫,前面经常有游行、集会、元首访问什么的。一天早上,我看到一位女士坐在白宫前面,举个牌子,上面写着反核战争之类的话。她很年轻,不到30岁的样子。1998年我回去时,她还坐在那儿,看起来已经很老了。我感觉很伤感。她如此执著,为了一件事情,为了一个信念,用了一辈子的时间。”

宽广的思维得益于好奇

张亚勤在很多生人面前表现得不如在熟人面前收放自如。几家研究院院长在一个电视论坛上见面,张亚勤“抢”上话的机会并不多。他做很多事情还是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要考虑周围人怎么想,考虑到周围的生存环境。

张亚勤几次向记者说起几位诺贝尔大师的事。几位大师曾应微软亚洲研究院之邀到中国作巡回讲学。“他们有的都90多岁了,但都有孩子的眼睛和孩子的心灵。对事物的好奇没有因为年龄而减弱,而变得漠然。”事实上,这种好奇的天真正是张亚勤也具有并倡导的。

张亚勤有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论:“一定要和最好的人合作,一定要和不同领域的人合作,跨学科合作往往是最有效的。”9年前做视频通信时,张亚勤和做无线通信的朋友一块吃饭。就因为当时张亚勤灵机一动,想到了跨领域,1993年,他们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个利用无线通信传输视频的系统。

以淡泊心态接近成功

了解张亚勤的人都知道,他虽然总处于“最好”的位置上,却不是执著于第一的人,反而是怎样都挺高兴。他自己也承认:“我从来没有想过做第一。我觉得尽自己的努力,和最好的人为伍最好,做第二、第三也挺好。人应该在内部外部找平衡。”

张亚勤总有多维的目标,如果没有达到这个目标,没有关系,还有别的。就是现在问他不做院长行不行,他也会说:“当然行,哪天我做院长不高兴了,可以做大学教授。”

回到中国之后,对于张亚勤来说,做技术权威的愿望就像大海中小小的浮标,虽然还在那里,却已不是绝对焦点。“回国后我最大的感觉是使命感,我能影响的是更多的人。”张亚勤受邀定期到全国各大学演讲。每一次演讲他都会想起自己做学生的时候对演讲者虔诚的心态。

一旦张亚勤决定在一个新领域超越,那就离实现目标不远了。

三、在微软成长

新总裁很开心

2006年1月,张亚勤从美国雷蒙德抵达北京,他走出机舱门那一刻,北京正是干燥寒冷的冬天,而10多个小时前他还在湿润多雨、四季如春的雷蒙德。他这次回来,是就任微软(中国)公司研发集团总裁。

3月22日下午2点,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二层大宴会厅拥挤着一群吵吵嚷嚷的记者,由于事前没有准备新闻稿,谁也不知道今天的记者招待会要发布什么,他们甚至有些抱怨。由于在1月18日成立微软(中国)公司研发集团时就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所以,有人猜测这位新总裁必定是有点怯场。这时,一群胸佩礼花的微软高级主管从VIP室鱼贯而入,走向第一排给他们预留的座位。而张亚勤没有就座,他径直走向了会场的后排,一只手插在裤兜里,静静地观察着喧哗的会场,直到主持人示意他就座,好让会议能够顺利开始。

然后张亚勤上场了,他第一句话就让来看热闹的人心凉了半截,因为他说自己非常开心。张亚勤似乎毫不在意气候变化会给他的行程带来什么影响,他1999年1月初次回国时,北京就是这样糟糕的天气,而7年来他几乎从来没有改变过他憨态可掬的笑容。随后,他开始提高音量感谢身边的同事,仔细地回忆着7年来和他工作过的中国同事,感谢他们帮助微软(中国)公司研究院成长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然后他手指向台下一位看上去比他老很多的美国人,祝贺他获得了新的职位。这位美国人(ToddWarren)已经在微软工作了20多年,现在他成为了张亚勤的继任者。最后,他清了清嗓子说:“这是最大的机会,谢谢大家。”这个太过简单的收场,让台下的观众都没反应过来他的演讲已经结束了,等大家开始鼓掌的时候,这位40岁的总裁已经退到了场边,开始等待后面的揭幕仪式。

“他说的那个机会是什么?”台下有人开始互相议论。

“他给微软带来了能卖钱的产品,并缔造了目前微软增长最快的部门。”有人回答。

征战雷蒙德

2003年10月,比尔·盖茨和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来到北京,除了与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会晤以外,他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邀请张亚勤到美国负责移动及嵌入式设备的全球研发。比尔·盖茨对这位身材略显矮胖、笑起来憨态可掬的中国人兴趣浓厚,3年来,每年张亚勤都会飞到雷蒙德展示有关移动计算技术的研究成果,而微软WindowsCE部门业务的进展实在让人失望。为什么不让张亚勤来试试?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才子与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多见诸中国古代小说,寄托着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爱情乌托邦。两千年前的《诗经》,在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男女相恋。中国古代最为人称道的爱情故事,莫过于那些才子佳人的相知与相守的感人轶事!其中: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坚守,陆游与唐婉的凄美,无不深深感动着一代代的人!古人读书的最好境遇或许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而茫茫凡尘能有一位红颜知己可谓人生之幸事!
  •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是一部深入挖掘洛克菲勒内心世界和完整展现其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商战阅历的作品。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

    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张爱玲传

    张爱玲传

    她的轨迹并非只有香港的“传奇”、上海的“流言”,这些只是她漫长人生一个辉煌的起点,她还有无尽的美国岁月。她的前三十年像过山车一样惊险刺激,五彩缤纷,她的后半生却悠长得像永生的历史。上海时期的她是戏剧化的、传奇性的,有点像小说;美国时期的她更像平平淡淡的散文。前半生她像个小说家,后半生她更像个学者。
热门推荐
  • 邪世录

    邪世录

    无尽的轮回,为一世辉煌无数的痛苦,为一情彷徨无懈的努力,为一曲讴歌无力的反抗,为苍生忠良九世轮回混混沉沉,而穿越后的十世满轮回又将如何面对?灵魂呢?这货的灵魂指引信号怎么不见了?魂飞魄散了?皇室血统,猥琐下流,纨绔低俗为什么我会在这货身上?且看欲邪,如何以铁血手段统异界,如何以华丽相貌成就后宫群佳丽,如何成就无上邪皇血统,重现邪帝文明。
  • 总裁的临时妻

    总裁的临时妻

    她本平凡无奇,她本有着相恋三年的男友,她本可以就此平淡的生活下去,可是遇到他之后什么都变了。他,温柔也冷酷!他,痴情也霸道!痴情为谁、霸道又为谁?本是两条平行线的人,错误的交接点引出一段错误的恋情。然,当两条平行线再次相交,当她的身世之迷一点点揭开,又会发生什么呢?
  • 巴黎恋人

    巴黎恋人

    韩基柱(朴新阳饰),韩国最大汽车集团的年轻社长,领导两万员工,一纸签名可以影响韩国国民收入。他,成熟霸道、气宇不凡。在巴黎遇见了平凡留学生太英,在吵闹中不知不觉疯狂爱上她。姜太英(金贞恩饰),出生平凡,在巴黎苦苦打工支撑着梦想——学习电影!她,精灵古怪、莽撞搞笑。当两个不同类型却又都那么帅气的男人为她痴情付出时,她该如何选择?尹秀赫(李东健饰)玩世不恭的豪门公子,四处流浪的鼓手。他深情执着,狂野不羁。总是在太英受伤的时候出现,总是用笑容代替眼泪,将爱的痛苦深深埋藏在心底!
  • 我是僵尸吗

    我是僵尸吗

    我是一只红眼僵尸,和自己的手下呆在古墓里一万多年了,今天,我将带领着我的手下,融入人类社会。但是,命运难料,我竟然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尸气....
  • 衙门绝密录

    衙门绝密录

    民间有句俗话:“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衙门,作为封建皇权的政治机构,可以说是连通上层皇权与底层社会的桥梁,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图景里占有重要位置。本书围绕“衙门”这一中心,由点及面,为读者梳理出一条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清晰脉络。
  • 苍天修炼手册

    苍天修炼手册

    龙族独霸三叠、白垩纪元,气运渐衰,隐匿不出……万族并起,争天地共主,乱世再起!一本残缺的书籍,一个从未来席卷而来的残缺的灵魂,在边陲小城中觉醒!埋葬上天,掀开神话的真相九页青铜天书,持一可求长生下一个纪元该谁主沉浮,序幕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苍悠古道

    苍悠古道

    湖岸的柳丝又绿了!您可记得:春堤上,柳荫下,那温情的呢喃,旖旎的梦幻如果你喝腻了烈酒,那要不要来我这里喝杯清茶,放慢节奏,见一见人情世故,虽然苦涩,但回味无穷。微于个人情感,宏于天下大义。
  • 凤逆九天:龙神的小御妻

    凤逆九天:龙神的小御妻

    穿越异世,云兮本想与师傅二人远离尘世,过着隐居的生活,哪想第一次独自出门就让人给掳了,从此命途坎坷……====某兮心虚的摆摆手:“我的血可以提升修为?我怎么不知道?你千万别信,那一定是造谣……造谣……”某未来妖王邪魅一笑:“是不是造谣,我们试试就知道。”
  • 灵异学院:复仇女妖归来

    灵异学院:复仇女妖归来

    其实我只是想让你们好好死去呢?!所以你们要乖乖的接受死亡呢!要不然我会不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