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212800000005

第5章 另一种纪念碑

现在,大凡专门到湘西凤凰县一游的人,都是为了沈从文先生而来的。沈先生是凤凰人。沈先生的故居和墓地都在凤凰县城。黄永玉先生手书的碑文静立在墓地入口旁:“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沈先生没有战死在沙场。其实,沈先生也没有回到故乡。他遥远地死在一个叫作北京的喧嚣的大都市里。当年,一个二十岁的士兵为旧生活所窒息,被新生活所感召,突然决定放下枪,拿起笔,要以文学闯天下的时候,他所来到的第一个城市就是北京。这个一文不名的青年,在自己的文学梦中几乎冻饿而死。当初谁也不会想到他日后传遍世界的文名。郁达夫先生在《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中,曾经感慨万端又大泼冷水地记述过这个青年身处绝境的惨状。最后,这个顽强的青年终于在绝境中立定了脚跟,并且终于在文学的山冈上留下一片美丽的森林。这个闯荡了世界的青年终于又死在北京。如此说来,沈先生虽然没有战死沙场,终究还是客死他乡。回到故乡的不过是先生的骨灰。或者像我们自我安慰的那样:沈先生终于魂归故里了。——一段迂回的山路,一片逼仄的台地,一块自然坠落的石头,石头略微凿磨的平面上是沈先生的笔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些话和这块石头面对着已经有些污浊了的沱江,一座旧石桥,和一些已经破旧不堪的吊脚楼。在这些话和这石头背后的山坡上,环绕着零乱却又茂密的草木。凤凰的朋友们当年参加过那个仪式,他们说,大部分骨灰撒进沱江了,只有几块骨头是由沈先生的孙子亲手埋在这石头下面的。

其实,一个游子,一个精神的游子是永无故乡可回的。就像一条从雪山之巅走下来的河,从它出走之日,就再没有回家的路了。

沈先生在凤凰城里长到十五岁,而后从军,又在沅江、辰水之间浪迹五年。此后,湘西的山水就再也关不住一个年轻人的心了。可这二十年的人生成了沈先生文学创作的源泉,他那些最深沉最美好的文章,都是从湘西的江河里涌流出来的。这个有一位苗族祖母又有一位土家族母亲的乡下人,这个没有上过大学,没有留过洋,没有任何文凭、学位的湘西赤子,竟然做成了一件伟业:他用湘西的河水滋润了在一派酷烈的“西风”中枯萎断绝的中国诗魂。有了他的《从文自传》,有了他的《湘行散记》,有了他的《湘西》,有了他的《边城》和《长河》,中国人枯叶一般飘零的诗情,终于又有了一片水意深沉的沃土。再过一个世纪,两个世纪,再过许多个世纪,当人们回过头来打量中国传统文化分崩离析的过程,当人们辨别中国人的生命样式和别的人有什么不同的时候,沈先生留下的这一片美丽的森林,是会叫人惊奇和赞叹的。——“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大概是因为沈先生盎然不绝的诗意吧,他竟然在许多时候,在许多人那里被误解成是一位——而且仅仅是一位——传统的“田园诗人”。许多人把“美化落后”“诗化麻木”的批评放在他的名字上。也确实有人依样画葫芦,把中国所有偏远落后的乡村变成了“民歌集成”的歌舞场,并因此而得到了大大小小的文名。我一直不解的是,怎么会有这么深的误解和误读。别人不懂也就罢了,难道我们这些中国人也真的再也听不懂中国诗人的歌哭和咏叹了吗?难道历史的风尘真的把我们埋葬得这么深这么重了吗?难道一种弱势文化的人,连听力、视力和生命的感觉力也都是弱势的吗?以至我们竟然听不懂一个肝肠寸断的柔情诗人的悲鸣,以至我们竟然看不见,在夕阳落下的那样一种悲天悯地的大悲哀。

于是,我就在道尹衙门口平地上看到了一大堆肮脏血污的人头。还有在衙门口鹿角上,辕门上,也无处不是人头。

…………

我那时已经可以自由出门,一有机会就常常到城头上去看对河杀人。每当人已杀过不及看那一砍时,便与其他小孩比赛眼力,一二三四屈指计数那一片死尸的数目。或者又跟随了犯人,到天王庙看他们掷茭。看那乡下人,如何闭了眼睛把手中一副竹茭用力抛去,有些人到已应开释时还不敢睁开眼睛。又看着些虽应死去,还想念到家中小孩与小牛猪羊的,那分颓丧那分对神埋怨的神情,真使我永远忘不了。也影响到我一生对于滥用权力的特别厌恶。

但革命在我印象中不能忘记的,却只是关于杀戮那几千农民的几幅颜色鲜明的图画。

(《沈从文散文选》:《辛亥革命的一课》,人民文学出版社)

看了这样的文字还要说沈先生是一个传统的田园诗人吗?还要说他用诗意涂抹了苦难吗?这个世界上可有一个摆满了人头和尸体的“世外桃源”吗?而这些刻骨铭心的记忆,这“几幅颜色鲜明的图画”,是所有那些潮湿的吊脚楼,雾气弥蒙的河水和夜幕上闪烁的星星的背景,所有那些妓女、船工、士兵和农民的故事,都是在这样一种深重到叫人透不过气来的底色上描绘出来的。如果说在中国传统文人诗歌中的“悯农”和“田园”,体现的是一种封闭的人格,并在两千年的延续中最终变成了一种“慢性乡土病”(请参见拙文《中国文人的慢性乡土病》),那么走出湘西对于沈从文就不仅仅是一次旅行,而是一种对新生活和新精神的追求。是一场再生。对此,沈先生曾十分恳切地说过:“我离开家乡去北京阅读那本‘大书’时,只不过是一个成年顽童,任何方面见不出什么才智过人。只缘于正面接受了‘五四’余波的影响,才能极力挣扎而出,走自己选择的道路。”(《沈从文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个秉承了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湘西人,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和自己的家乡时,就诞生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这一片最深沉也最美丽的森林。中国诗歌所最为崇尚的“神韵”和“意境”之美,在这片森林中流变成为一种不可分离的整体呈现。这是中国诗的传统向现代散文文体一次最为成功的转变。而弥漫在这些美丽的文字背后的,是一种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对于生命沉沦的大悲痛,和对于无理性的冷酷历史的厌恶。在这肝肠寸断的痛惜的背后,是一种人的觉醒,是一种现代人格的建立。对此,沈先生自己说过一句肺腑之言:“写它时,心中充满了不易表达的深刻悲痛!”所谓“大音希声”,所谓“有大美而不言”。不像郁达夫、郭沫若们那般浅薄直露地“噫!噫!啊!啊!”未必就不懂得痛苦,未必就没有深刻。事实上,这正是沈从文先生不为潮流所动,独到而深沉的追求。——一个能和时代风格相抗衡而独立于世的作家必定是大家。在当时那一派峻急、坚硬、浮躁的白话“国语”的主流中,沈从文的从容沉静和优美大度尤其显得卓尔不群。看了沈先生1934年为《边城》所写的题记,就更会明白他的追求是出于一种清醒而深刻的自觉(见《沈从文文集》第6卷)。

在沈从文诗意神话的长廊中,《边城》无疑是最精美的篇章。那是关于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和一只狗的童话。随着一幅幅或浓或淡的画面从眼前消失,在你整个的身心都得到深沉的舒展之后——慈祥的祖父去世了,健壮如小牛的天保淹死了,美丽的白塔坍塌了,姑娘的情人出走了,“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善良天真的翠翠,在挣扎不脱的命运中再一次面临母亲的悲剧,翠翠那一双“清明如水晶”的眸子,不得不“直面惨淡的人生”。溪水依然在流,青山依然苍翠如烟,可是一个诗意的神话终于还是破灭了。这个诗意神话的破灭虽无西方式的剧烈的戏剧性,却有最地道的中国式的地久天长的悲凉。(在这一点上,身为洋人的金介甫先生反倒比我们有更敏锐的体验和论述。)

随着新文化运动狂飙突进的喧嚣声的远去,随着众声喧哗的“后殖民”时代的来临,沈从文沉静深远的无言之美,正越来越显示出超拔的价值和魅力,正越来越显示出一种难以被淹没被同化的对人类的贡献。如果说沈先生的文字流露出了某种“世外”意味,那也是因为湘西这块土地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世代杂居之地。这是一块不曾被正统的儒家文化彻底同化的土地。这块土地曾经以它无数次的对中原文化的以死相拼,才保持了自己的“率真淳朴”、“人神同在”和“悠然自得”。这里的“率真淳朴”、“人神同在”和“悠然自得”,如果不是“原始”的,也是一种“原本”的生命样态,它用不着和儒家的“入世”相对立而存在。(当然这里所强调的是一种不同的精神特质,它们并不可以拿来对苗族、土家族人的生活状态和历史境遇,做简单的“诗意化”诠释。)也正是这一脉边缘的“异质文化”,成就了沈从文的独特。而这和那个浸透了中原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桃花源”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正因为这个产生于中国本土的独特性,又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沈从文先生才有可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对于中国诗歌的承接和转化。在世界性的文化大潮的交汇和吞没中,在难以言说的沉沦和阵痛中,这是一次边缘对于中心的拯救,这是一次弱势对于强势的胜利。总会有那么一天,总会有越来越多的精神的成熟者,听懂了一个肝肠寸断的柔情诗人的咏叹;总会有那么一天,总会有越来越多的纯美的寻觅者,读懂了一个悲悯的智者地久天长的书写。

站在沈先生的纪念碑前,不知怎么就想起了川端康成。这两位在某种意义上都有唯美倾向的作家,在各自的祖国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沈先生1902年出生,川端康成1899年出生,二人相差只有三岁。在20世纪30至40年代,他们都已经写出了自己最优秀的作品。二战之后,沈先生来到新中国,川端康成在日本战败的背景下“深深陷入凄凉与寂寞之中”,“把自己也当作已经死亡”。但是,来到新中国的沈先生从此也就落入了中国知识分子群体性的“自谴”当中。在一片“旧社会的渣子”“新时代的落伍者”“腐朽的资产阶级”的自我谴责中,沈先生同大部分从旧社会过来的知名作家一样放下了手中的笔。在这个以残酷的政治权力和阶级斗争为中心的时代,他们真的成了“废物”,成了“寄生城市里的‘蛀米虫’”,对于“起始当家做主的新人,如何当家做主,我知道的实在太少了”(《沈从文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第405、406页)。但“把自己也当作已经死亡”的川端康成,却一部又一部地写出了《舞姬》《千只鹤》《睡美人旅馆》《古都》等作品,并且在1968年为日本赢得了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而1968年,沈先生正在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在此之前,他的家被抄过八次,他本人曾被强迫打扫厕所达一年之久(见《沈从文传》,金介甫著)。或许这就叫作宿命,或许这就叫作古老传统所给定的轨迹,或许这就叫作在劫难逃吧。一个天才,一个拯救并承接了中国诗魂的湘西赤子,不得不夭折,不得不在阴暗的政治角落里窒息。我们口口声声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我们念念不忘中华民族文化创造性的转化,可我们却在许多年里对做成了如此伟业的作家视而不见。总算盼到有一天我们把他又“发掘”出来,又“发现”了他的时候,我们又禁不住如此“习惯”而“老到”地把他放进一个古典的“田园诗”的画框里。我们真是不可救药地病入膏肓!

站在沈先生这块天然未凿的石碑面前,我想,它纪念的或许应当是1950年以前的沈从文。沈先生微含笑意的脸从斑斓的石纹中显现出来,有谁能读懂困顿在那些苍老的皱纹里的创痛和沧桑?

行文至此,热泪横流。因为我们明白,沈先生自己的生命最终也未能逃脱得了那种无理性的冷酷的淹没。沈先生作为文学家的生命,最终也融进了那一片沉重得叫人透不过气来的底色之中。和家乡那些成千累万在无奈中死于战火的青年人一样,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在四十八岁的壮年,也就是1950年,骤然夭折在“新时代”的风雨中。沈从文先生的后半生虽然又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巨著问世,但那已不是文学,那更是一种“四库全书”式的“学问”。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最终还是没能走到底,最终还是窒息在历史的沙场上。留在这里的这块石头,不过是一个跋涉者骤然止步的记录。

其实,沈从文先生又何须一块石,何须一座山,何须一条河来为自己的不朽做纪念呢?只要打开他的书,你就能走进他那一片无比深沉又无比美丽的森林。让我们向这片森林深深地鞠躬吧!

1997年11月8日傍晚,湘西归来,写于太原

11月20日改定

同类推荐
  • 李健吾译文集·第十卷

    李健吾译文集·第十卷

    福楼拜翻译第一人,莫里哀翻译第一人,创作、翻译、评论、研究全才李健吾先生译文全集;汇集著名翻译家李健吾存世的所有翻译作品,共十四卷,三百五十余万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学术意义;《在国内翻译界、文学研究界和出版界都有填补空白和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李健吾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评论家和文学研究者,在创作、批评、翻译和研究领域都蔚为大家……
  • 万水千山情·游记卷

    万水千山情·游记卷

    随笔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的记录。生活如浩瀚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随手拈来,不拘形式,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随笔精品,这也造就了文笔奇妙的随笔大家。
  • 珠玉词

    珠玉词

    《珠玉词》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晏殊的传世词作,其词承南唐冯延已词风之“俊”,又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语言明净清丽,融思于情,抒情含蓄柔婉而富有诗意,流露出词人对人生的眷恋和相伴而生的惆怅之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便是第一境界,而“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 书山问道:文化·文学·艺术阅读札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书山问道:文化·文学·艺术阅读札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为读者领略文化之真、文学之善、艺术之美,提供了一张“素描图”。作者把阅读比喻为书山之旅,时而扮演成地质工作者,探寻书山中的富矿;时而把自己假想为修行者,心无杂念地追问人文之道。
  • 彼时少年

    彼时少年

    许多灵感与文字都是在深夜里涌现出来的。它们仿佛是暗黑天幕下不经意绽放的烟花,绚丽而璀璨。
热门推荐
  • 开挂的战团

    开挂的战团

    骑砍老玩家到了卡拉迪亚大陆。带着系统,改变古老的卡拉迪亚大陆,探索着大陆之外的秘密。
  • 无敌修仙之都市飞升系统

    无敌修仙之都市飞升系统

    大学生司马浩天偶获系统,在好友7人和系统的帮助下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市民走上世界巅峰,最后飞升仙界。大家好,我是一个新手,今年14,希望大家多多关照
  • 霁色澄澄

    霁色澄澄

    “他们说的‘喜欢’是什么我不清楚。”秦霁青板着脸,神情严肃地直视着秦澈,而此时的秦澈已无往日微风轻拂,浮云淡薄模样,甚至还有些心慌,这个妹妹的胆子完全是自己宠大的啊!
  • 至宠:皇后继续装

    至宠:皇后继续装

    【男女主身心清白,1v1】太监:“陛下,花公子在和贤王妃打架的时候,将贤王妃肚子里的孩子打掉了,太医诊断贤王妃这辈子都不会有孩子。”皇上:“阿魅没伤着就好。”太监:……太监:“花公子看上了右相的小姐王婉莎,他要求陛下赐婚。”皇上咬牙切齿:“他想都别想。赐婚王婉莎于逸王世子。”太监:……太监:“陛下,外界传言您是短袖,而且和花公子有一腿……”皇上;“小魅什么反应?”太监:……花魅,乃大陆、十大公子之一的花公子,青龙国的丞相,可实际身份却是青龙国现任皇帝昭文帝的皇后慕容恋琪。
  • 我拿青春和你斗

    我拿青春和你斗

    人善被人欺。我是一个老实人,可学校老大要打我。街边混混欺负我,所有人都看不起我。我没有优点,不管好学生还是坏学生都鄙视我。那我就只有用自己的拳头来争取自己的未来。你有种放学别走!
  • 无神时代之银河

    无神时代之银河

    一个来自未知星球具有强烈领地意识的女狼王被一个基因进化失败的纨绔子弟带入银河星际的故事,初入人类社会就被贩卖到底下赌场血拼,狼族女王热血奋战,搅乱联邦和帝国两大阵盟,在血雨风生中,慢慢变强,扩大领地,掠夺财富,寻找自己的爱人,身世之谜,宿命安排,跟我有关系吗,狼王只喜欢亮晶晶,圆形的东西,还有佳明跟机甲。在这个科技发达的世界里没有神,唯有不变的信仰。
  • 我是女队大佬

    我是女队大佬

    【轻松电竞养成文】蝗虫,肥水,ATM,投票冠军,从起点孤儿院走出来的秦炎,从未想过自己与姐姐一手组建的俱乐部竟然会收获那么多有趣的标签。白眼狼出没,阴阳人横行,PCL竟然有那么多靓丽队员。“姐妹们,让我们摇摆起来!”已正常完本《都市侠途》,《网游之收集大师》共计500W+字作品,人品有保证,请放心阅读,欢迎加入兰翔他哥的书友群:648283720
  • 似你不是她

    似你不是她

    林尔尔,林小阮。一对双生姐妹花。一个热情似六月。一个温婉似三月。林尔尔:许慕,我觊觎你那么久了,你就不能喜欢我一点。林小阮:姐姐,我好羡慕你,不用去担心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可以流逝。许慕:尔尔,有的人会让你有一瞬失神,但有的人会让你惊艳一辈子,而你,就是让我惊艳的人。邱意:小阮,我会好好保护你的。
  • 我的天,大学生活是这样

    我的天,大学生活是这样

    江珧曦上大学的第一天就迟到了,成为整个学院最后一个报到的学生。“但是来的晚有错吗,好吧是有一点小错,但有必要因为这个原因所有的社团不要我吗?而且为什么我一定要加入‘学生会的特别执行部‘?”江珧曦内心奔溃了,她发现在学校里有两个世界,白天和黑夜,只有极少部分人能够穿梭在两个世界中。而黑夜的主宰居然是他们的学生会主席,那个冰山男?!“天啊,大学生活是这样,我不要啊~~”柳熙铭是Z大的学生会主席同样也是’夜‘世界的主宰,当那个女生跨进校门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命定之人到了……作者为新人小白,更新目前不定,可养肥了再看~~
  • 00后的fzl恋爱

    00后的fzl恋爱

    男主为什么离开女主女主最后还是不懂,她只是认为男主渣,后来也意识到了自己太作,为什么都说00后非主流,可能就是因为恋爱方式真的太极端太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