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212800000004

第4章 虚无之海,精神之塔

——对鲁迅先生的自白

鲁迅先生的生日——9月25日(1881年)已经过了。

鲁迅先生的忌日——10月19日(1936年)也已经过了。

既非先生生日又非先生忌日,我以先生为题来做文章是因为自己,是想把自己的话说给自己听听,也说给先生听听。明知先生去世已有五十八年;明知滔滔忘川无船可渡;明知先生的铜像下青草黄了又绿,绿了又黄;明知今天的中国已不是昨天的中国,先生或许根本就不想听一个陌生人说什么。可我禁不住想说。

先生生前曾把自己的死安排得决绝而又冷静:“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忘记我,管自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先生生前曾对自己的文章看待得更是决绝而冰冷,“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如此冰冷透骨的目光,如此漆黑如夜的否决,如此斩钉截铁的对人群的拒绝和反感。以先生五尺之躯,以先生弱体重疴的五尺之躯,竟化作如此深邃浩大的虚无之海。这是无语之海。这是怀疑之海。这是拒绝之海。这是否定之海。一切传统的和现代的种种神话,一切媚人的和骗人的种种谎话,一切正义的和革命的种种大话,一切芸芸众生嘴上人云亦云的种种好话,都在这冰冷的汪洋面前像沙土一样消解融化,露出它们卑劣的本色。先生说,“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先生说,“我于是只有‘而已’而已!”先生的不耐与人交谈,先生的拒绝他人的“侵入”,昭示于世人。尽管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悠悠岁月隔在中间,先生的不耐和拒绝依然像一道绝壁赫然在目。知道先生的不耐和拒绝,可我禁不住想说。

先生以一人之勇和整个中国作对。

先生以一人之识和五千年的传统作对。

先生以一人之辩戳穿所有东洋、西洋学而成“士”的男士、女士的面具。

先生以一人之情承担了中国五千年第一伤心人的悲剧。

大哉斯人!

先生这样做的时候凭以立足的不是“理想”“革命”“现代”,而是他脚下这一片深邃浩大的虚无之海。先生或许是明白了这海水对自己的淹没。或许,先生干脆就是渴望着自己融入其中。生也有涯。以有涯投入虚无,或许是先生唯一可以找到、唯一可以得到、唯一可以实现的最后的安慰。先生深知自己的处境,他说自己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横站”;他临终前一个月写就的《女吊》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到今年,也愈加看透了这些人面东西的秘密。”

一个以一人之勇而走出人群独行于世的人,应该得到自己的安慰,应该得到独属于他一人所有的这一片汪洋。先生真是理性到了极点,终于从理性的极点跨进了虚无之海。先生真是冷静到了极点,终于从冷静的极点走进了生命的自我燃烧。如果先生只有虚无,那“鲁迅”二字并无多少东西可以品味。古今中外,虚无者多如过江之鲫。之所以感到这虚无之海的深邃浩大,之所以感到这虚无之海对于人心的逼照,正因为在黑暗和冰冷之中站立着先生绝望燃烧的生命的灯塔。以先生的理性和冷静在看过了太多也看透了太多人间的丑恶之后,先生在自己的字典里抹去了“相信”这两个字。在一切都不可信,一切都不能信,在每一次的相信之后得到的只有失望和受骗的时候,先生一意孤行地走进了自己的虚无之海;当无所谓相信的时候,也就永远地排除了失望和受骗。可在那个一意孤行的背影上却烧起了绝望的火焰,支持着这燃烧的是先生无以付出的对人的刻骨之爱。如此,我们在这片深邃浩大的虚无之海上,又看到一座精神的灯塔。如此,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半世纪的中国历史上,我们得到了唯一的一位具有纯粹精神意义的伟人。与先生比,所有其他的伟人充其量只有思想的意义、学术的意义,或是什么别的意义(当然,这意义并非不重要)。无论是打算填满这片虚无之海,还是打算绕开这片虚无之海,你都不能不承认,这片冰冷浩大的汪洋,为有良知的中国人留下了一个可供遨游的深广的精神空间。当你犹豫不前,或者心满意足的时候,会有一座灯塔为你提醒自己所达到的境界的深浅。

由于先生的难以逾越和不可绕过,竟至有人硬把先生供奉为政治神灵,把先生的“骨头”和“脊梁”拿来做了阶级斗争的武器,在“文化革命”的浩劫中屠杀生命。这恐怕是变成了铜像的先生无论如何也料想不到的吧。对于先生这已经不仅仅是“侵入”,简直可以说是蒙面的涂染。一切最神圣和最高贵的,都在中国人的眼前崩塌在地,变成最卑鄙和最肮脏的,生命之血浸透神州大地。先生脚下的青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先生站在虚无之海中等着有人走近或者绕过。终于,有了张承志的《致先生书》(尽管张承志有时偏激到了出轨的程度)。终于,有了王晓明的《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晓明对先生的体察和批评可谓沉着而深切)。终于,在有人死了之后,又有人出生,长大,成熟。终于,又有人披荆斩棘,九死而不悔地向先生走来。他们在书写了对先生的敬意和批评的时候,也书写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精神的成熟;他们终于书写出了一代人的精神的成熟。他们把自己精神成熟的里程碑,毅然放在这垃圾和腐朽遍地的时代的崎路上,又毅然前行。因为都是成熟者,他们心明如炬,知道各自必将分道扬镳,知道各自都只能选择自己的流向大海之路。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已经来过这深广的源头,并从这里开始了自己的流程。有那座绝望的灯塔燃烧在前,他们绝不会再把自己误认为“伟人”;有那片冰冷浩大的虚无之海在前,他们也绝不会天真到自诩“壮举”和“豪迈”。在这个连杀人和自杀都要按照广告方式来操作的时代(比如顾城式的丑陋的精神撒娇),在这个把所有的垃圾摆到桌上来“狂欢”的时代,他们沉着地放下自己的里程碑,与所有的狂欢者和撒娇者划清界限毅然前行。因为有先生在,他们时时会感到那灯塔的亮光;因为有先生在,他们时时会听到那虚无之海的阵阵涛声。先生留下的遗产不是学位和奖金,不是暖人的鼓励和保护。先生留下的是冰冷不屈的怀疑,是至死不渝的燃烧。

当我这样说到虚无之海和精神之塔的时候,我知道时下流行的是“解构”,是对“权威话语的逃离”。而且,我知道已经有人在把先生当作一种“文化神话”来“解构”了。人们急着“解构”鲁迅,是为的害怕耽误了“文化狂欢节”的入场券。如今先生的“骨头”和“脊梁”已不再被人当作武器;如今先生的“骨头”和“脊梁”是要被人“解构”了,放到“后现代”的宴席上做一道配菜。每想到此,就不由得苦笑,冷笑。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一直就在忙着铲除和打碎。铲除打碎到举目四顾尽皆废墟和垃圾的时候,要忙着去做的居然还是“解构”——“解构”这座唯一的精神之塔。由此知道如今的各种“士”是狂欢第一,余者则是可以尽皆“解构”的。幸亏先生有言在先“收敛,埋掉,拉倒”。幸亏先生自己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希望着自己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不然,真的还要留下太多的“解构”工程,真的还要耽误各位的狂欢。

茵茵青草在先生的铜像下,绿了又黄,黄了又绿……

也许是终于到了不惑之年,也许是在经历了“文革”浩劫的震撼之后,又经历了种种“轰动”的狂喜和并不亚于浩劫的种种震撼,才终于学会了在内心深处为自己留下一角不与人言的土地。在这一角土地上静想自己和世界,才明白更该诅咒的不是四周的黑暗,和黑暗的逼近,而是自己的愚钝和轻信。才终于坚信,内心深处这一角以生死之难换来的留给自己的土地,绝不拿出去给什么人“解构”。不管他有怎样的可怕的权势,也不管他有怎样动听而“现代”的理论。先生历尽沧桑,先生看了太多太多,先生怕是早已听腻了这一类的把戏。可我禁不住想说。

以不惑之年,以这样的自白说给先生听,明知先生的拒绝和不耐。可我禁不住想说。先生不听。就说给自己听吧。

1994年11月29日匆匆于灯下,次日凌晨增补

同类推荐
  • 放弃也是一种宽容

    放弃也是一种宽容

    本书选编了古今中外故事中的精品,文字清新隽永,读后令人终生难忘。故事结束后的心灵智语,灵气十足,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故事的寓意,点明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宛如从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读者心田。短小、灵动、真切、睿智、感人是本书的特色;青春、活泼、真挚、真情、直爽是本书的感怀。文字清新隽永,读后令人终生难忘。每篇故事篇幅短小,寓意深刻。在茶余饭后,品读之后能让人的心灵为之震颤,醍醐灌顶;能陶冶人的情操,历练人的性情,厚实人的底蕴,纯粹人的精神,完美人的灵魂。文中一篇篇闪着智慧火花的文章,为人的心灵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扇扇门,指明了一条条路,让人的生活豁然开朗,意境提升。
  •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介绍了胡适,20世纪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和学术大师之一。其文章,开一代风气之先,影响至今;其治学,严谨,实际,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其为人,自由独立,不满足于现状,敢说老实话,认真地做事,严肃地做人。他的笔下,描绘着理想中的家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用他的灵魂激荡、影响了中华百年……李慎之说:20世纪是鲁迅的,21世纪是胡适的。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每个人都需要一位“胡适”先生,发出震撼心灵的呐喊,指导并引领我们寻找日渐远去的思想光芒。
  • 守望明天(当代少儿文学作家作品研究)

    守望明天(当代少儿文学作家作品研究)

    本书是一本作家论,探讨当代(主要是“文革”后)一批最为活跃的少儿文学作家的作品。作品是作家个人的想象,表现着作家个人对世界的感受、理解、命名、创造,无疑有着很强的个人性和主观性。但将创作看成一种话语,一种作者和读者的对话,它不仅受到读者而且受到语境,包括特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作家的个性也只有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显现出来。所以,在实际讨论具体作家的创作之前,需要对当代,特别是“文革”后的少儿文学语境作个大致的扫描,看这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文化主潮、审美氛围等为作家们提供了怎样的舞台,这一代作家站在什么地方想象世界和明天。
  • 披风

    披风

    《披风》是苏忠近作的汇编,多为短句、短章,无冗词,无赘语,简约是他的基本风貌。有时深情绵缈,飘逸着记忆的风烟;有时关涉现世,聚结着日常的烦忧。山晴雪,雨离别,枝乱颤,都是他的所见、所感,美言词,深邃而别有意蕴。
  • 生活之甜系列:很老很老的童话

    生活之甜系列:很老很老的童话

    本书是“生活之甜”系列丛书之一,全书所收录的老童话,不是老生常谈的身边故事,而是一个个富有正义感和冒险精神的神奇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什么是真善美,让他们更健康的成长。
热门推荐
  • 娱乐之大黑手

    娱乐之大黑手

    宅神老湿请收了神通把!当来着未来的娱乐之王系统砸到王城脑袋上后华夏的ACG历史彻底走上了歪路。黄易的大唐双龙传?老猪的紫川?小兵传奇,凡人修仙传,只要是经典小说都被变成了动画游戏。这个世界是宅男的!宅男万岁万万岁!
  • 英雄联盟超神之路

    英雄联盟超神之路

    欢迎来到英雄联盟!这里是英雄联盟玩家LOL!热血的我们从开始的“就是一个干”到后来慢慢的学会了伤害的计算水晶不爆,坚决不投降!菜鸟的我们终将一步步踏向成神之路!
  • 千金公主的完美王子

    千金公主的完美王子

    【EVIL·部落】她,迷糊;他冷酷;她,善良;他,温柔;她,活跃;他多情;她,冷漠;他,魅惑。多少贵族想要进入的樱舞贵族学院即将上演着哪些精彩故事呢?敬请期待蝶儿、羽儿、静蓝、梦琳、杰少、诗少、轩少、韩少之间的爱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吧!!
  • 末日无限游戏

    末日无限游戏

    末日降临,电影,小说,游戏,动漫中的生物全部降临地球。幸运之神的护佑:唯一隐藏天赋,拥有此天赋的传承者将得到天道的庇护,自身幸运将永远处于最高点。评价:未知。“无限游戏ol,开启!”
  • 天下——为你而王

    天下——为你而王

    当她只愿为他而活,当她的转世遇见他,一番纠葛。“瑶瑶,我会宠你一生”君凌温柔的望着她。“丫头,我负尽天下也不会负你”当阴谋接踵而来,当欲望之泉萦绕人心,当背叛变成习惯,洗净铅华的她定要这苍生为她陪葬。
  • 遇上你的倾城时光

    遇上你的倾城时光

    天然呆的林慕筱从小被赵家收养,但从不给她任何名分上的承认。阴谋中,她遇到他,经过种种波折,终于,他牵住了她的手,对她说:“宝贝,很高兴我们遇上了彼此最美好的时光,还好你没有放弃,而我,也没有忘记。无论以后的路有多长,我也会牵着你的手走下去。”而她,也愿意。
  • 从复苏开始建造长夜国度

    从复苏开始建造长夜国度

    【温情,经营,轻松,日常】欢迎来到,只在长夜中复苏并繁荣的国度……
  • 洛入凡尘

    洛入凡尘

    单纯的像一张白纸的女主,恋上一个断七情六欲的上仙,纳尼?这不是自掘坟墓吗?话说丫头已经十六岁了还每日和一个老男人同床共枕,这如何了的?别人的爱你也能随便送人,丫头以为这是送礼攒人品啊!一念为善,苍生起,一念为恶,万物灭,断恶念,扬善念,看小小女子如何度情劫,趟爱河,顺便把三界和平也保了。有点搞笑有点虐,不过还是求宠幸,专宠更是萌萌哒!小小这厢有礼了······
  • 我的后来与你有关

    我的后来与你有关

    我们的缘分,是以前的我那么喜欢你后来的故事,是现在的你因此而着迷
  • 百世长安

    百世长安

    他惊鸿一笑,凑到她的耳边:“我来接你回家。”她冷冷回眸,拔剑相向:“背叛我的人我绝不会原谅。”桃花飘落,十年前的种种,犹如一个巨大的回忆漩涡,于她和他来说,都是最痛苦的回忆,将两人紧紧吸入,却始终找不到属于他们的那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