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王朝虽然是在长安建立了,天下的反对和声讨是此起彼伏,为了真正的统一全国,构建和谐社会,秦王李世民又出征了。他自己可能心里也不是滋味,太子就没我的份,脏活累活全是我的,你们给我等着,不是说咸鱼还能翻身吗!唐朝统一天下的六大战役,李世民亲自参与并指挥了四个,以四战全胜的优异战绩在李渊的众儿子中独占鳌头。李世民的风景这边独好,也造成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妒忌和不安!其实我觉得李渊的三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都很优秀,都参加了大唐平定天下的战争,都属于上马能征战,下马能治国的青年才俊。只不过李世民比他的哥哥和弟弟更优秀一些,更胜一筹。如果李建成要真是烂泥扶不上墙的话,李渊还不早把他太子的头衔摘下来给李世民了吗?太子没有过错,也还算是优秀,在这种情况下废长立幼,是封建王朝最忌讳的事,李渊老成谋国,这种容易断送江山的蠢事他是万万不能干的!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通读历史知识渊博,他对李世民的军事才能是持肯定态度的,他老人家说过:“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李世民是怎么指挥打仗的?他的战略战术有哪些过人之处?以至于一代伟人也对他“惺惺相惜”!李世民一生中打过的仗太多了。我们不能一一介绍,我就从中挑选一个战例给大家讲述,让读者也领略一下“常胜将军”的风采!
唐王朝建都长安,中原广大地区还是烽烟四起,历来都有“逐鹿中原”的说法,“得中原者得天下”!李唐王朝要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必须出兵平定中原。当时盘踞中原两股最强的军事力量是:河南王世充,河北窦建德。他们二人每人都拥兵十几万,并且两人之间还定有攻守同盟,有外来势力进入他们的统治区域,一致对外,任何一方有危险时,相互出兵营救。这两股势力要是合兵一处那可是有几十万之众,是块难啃的骨头,李世民是运用怎么的战术降服了王世充与窦建德的呢?
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王世充,这个大家应该不陌生,都看过李连杰主演老版的《少林寺》那个电影吧?那里边那个杀死觉远的父亲、火烧少林寺,无恶不作的军阀就是王世充。影片中少林寺的十八棍僧救秦王,就是救的李世民。这回大家对上号了吧?当时的天下格局就是诸侯割据,有枪就是草头王,已经乱到一定程度了,连佛门清净之地也受到了战火的摧残,老百姓不起来反抗就没有活路了!李渊能顺应时势起兵平乱,最后澄清寰宇,打造一个清平世界,也是上承了天意,下遂了民愿。最渴望和平的永远是老百姓!王世充当时就属于河南王,他是在自己的统治区内无恶不作,搞得天怒人怨,连出家人都拿起武器反抗他,可见王世充真是臭名远扬。中原的百姓都翘首以盼秦王的队伍来拯救他们,因为李世民治军严谨,他的部队所到之处与民秋毫无犯,中原百姓们是:早也盼、晚也盼、秦王来到把身翻!在这种局势下,王世充和窦建德是注定要失败的,李世民的胜利只是时间问题,“得民心者得天下”是永世不变的真理啊!
王世充在河南已经称帝,国号郑,他派人毒死了隋恭帝杨侗。李世民的大军攻到河南境内,王世充的部将就开始陆续的有人投降唐朝,秦王的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王世充率部与李世民几次交手皆败,很快郑国的城池相继被唐军解放,王世充本人被围困在孤城洛阳,李世民在阵前劝他不要执迷不悟、早日弃暗投明、争取宽大处理。王世充拒不开成投降,妄想着窦建德的救兵能快点来到,在李世民的外围来个反包围,他二人内外夹击、反败为胜。李世民是让他的士兵在洛阳城外围高筑营寨,围而不攻,就等着等王世充城中粮尽,不战而降。
窦建德本是一方湖匪,因待人宽厚,四方的匪盗都来归顺,在河北人气很高,拥兵十几万,建立夏国。他跟王世充的关系可以说是分分合合、时好时坏,他们之间虽然有盟约,但窦建德还是想保存实力,不去救援。窦建德军中有一军师,劝谏他说:河北与河南同为中原之地,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你要是不管王世充,等他被李世民给灭了,下一个不是就轮到我们夏国了吗?现在天下的形式是:唐、郑、夏三足鼎立,我们出兵救郑,和郑一起攻击唐,如果能击退唐,就能保全郑国,长久保持三分天下的局面。如果能打败唐,郑国现在又没有什么实力了,我们就可以吞并郑,并综合夏、郑两国的力量,乘唐军失败之际挥师西进,一举拿下唐朝的国都长安,天下可定!这又是一个有文化的坏蛋出的坏招,窦建德听之大悦,集合全部精锐约十几万号称三十万,南下救援王世充。
考验李世民军事素养的时机到了,如今他面临的局面是:合围洛阳王世充,但还没有拿下,自己背后又有窦建德的三十万大军来袭,何去何从?作为主帅的他,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并且是最合理、也是最有效的反应。秦王帐下的将军萧瑀、屈突通、封德彝等都认为:现在要是回过身来迎战窦建德,无疑是腹背受敌,很难取得胜利,搞不好会大败,建议秦王暂时撤了洛阳的围兵,退军待机再战。李世民却是眼光独到有自己的看法:王世充已经是强弩之末,其城中的粮食会很快吃完,其城中断粮之时就是破城之日,我们就在这围着他就行。窦建德最近刚打赢了几个小胜仗,此时正是骄兵,我们应该马上进军虎牢,扼守险要之地,敌军要是敢冒险与我们交锋,我必然杀他个片甲不留。如果窦建德龟缩不出战,十日之内王世充军必溃,如不迅速进兵而让敌军占据虎牢,这里的城池都是新归顺大唐的,我们在这的根基还不是很稳固,那两股敌军再兵和一处来攻打我军,那才是腹背受敌。经过李世民一番透彻的分析,纷乱的局势已经明朗化了。秦王决定:留下屈突通协助齐王李元吉继续围困王世充,自己亲帅步兵、骑兵三千五百人火速前往虎牢。李世民军据守虎牢,窦建德军在板渚筑营,双方对峙了二十多天,谁也没有首先发起进攻。唐军的探马来报:窦建德军刺探到我们的战马把附近的草都吃光了,等我们去黄河北岸牧马的时候,就来偷袭虎牢。李世民将计就计,故意去北岸放马来引诱敌军。窦建德军果然中计,全军出动,在汜水边展开攻击队形,王世充的部队在南面也列队与窦建德部遥相呼应,唐军前后都有敌军,唐众将军面露惧色。李世民亲自带领侦察兵登上高处观察敌军,回来后安慰众将说:“我们面前的敌人就是一群来自河北的盗贼,属乌合之众,毫无大战经验,现在居然逼近到我们的城下列阵,也太轻视我军了,我们如今所要做的就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敌人列队的时间长了士气就会低落,士兵就会饥饿,那么他们就会主动退去,我方抓住敌军退后的时机,一鼓作气攻上去将获得全胜。”不信我跟你们打赌:我军一定能在午时以后大破窦建德军。果如秦王所料,午时过后,敌军在外边傻站了一个上午,没等到唐军的影子,反而等来了是饥饿和口渴难耐。窦建德军的士兵都叫嚷着:别在这傻站着了,回去吃饭喝口水吧。就在敌兵往回撤退的当口,李世民振臂一呼:开始进攻。敌军看到唐士兵冲出关来,都想回来原地列阵迎战,晚了!秦王李世民已经率先冲入敌军阵中,砍瓜切菜一般撂倒了一排敌兵,程咬金、秦叔宝等将军率军紧随秦王后面冲入阵型不整的敌人中间,并且冲到了敌人的后面,窦建德军回头一看以为已经被唐军包围了,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纷纷抱头鼠窜。李世民军这一仗共斩杀了敌三千多人,俘虏敌军五万,活捉敌统帅窦建德。李世民痛斥窦建德:我大唐军队是来攻打王世充的,与你何干,你偏要来插上一杠子?窦建德吓得尿了裤子,语无伦次地说:“我如果不引军前来,不还得麻烦秦王殿下您去河北收拾我吗?”窦建德一代枭雄竟惧怕李世民到如此地步!悲哀!
王世充眼看着前来救他的窦建德被生擒,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现在开城投降是他唯一的出路。还没等李世民军对他下达最后通牒,洛阳城的城门大开,王世充献城投降。
李世民一战而定鼎中原,俘虏了王世充与窦建德,河南、河北全境解放,划归大唐版图。这一仗打得太漂亮了,可以用“完美”来形容。此次中原大战的唐朝总指挥李世民才二十二岁,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超强的临场应变能力,冷静而又充满智慧的头脑,征服了天下,为大唐王朝开疆拓土。李世民在得知窦建德带领三十万大军直扑虎牢关而来的时候,他能处变不惊,经过透彻分析后,做出了带军抢占虎牢关的决定,窦建德来的可是十几万(号称三十万)大军啊!他只带了三千多兵马前去,这时何等的气魄!李世民此次中原一战,打出了威风,打出了气魄,名扬天下,也成就了他“军事天才”的美名。秦王李世民在率部回到长安时,京城百姓以迎接皇帝的礼仪,迎接了凯旋归来的英雄。唐高祖李渊更是满心欢喜,有了这么个能征善战的儿子,大唐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武德四年冬,李渊觉得用古时旧有的官职名称已经配不上秦王的功绩了,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食邑增至二万户,后又下诏,特许天策府自置官署。意思就是:李世民可以在自己的府里有文武百官,只是规格比朝廷的政府机构小了点。
李世民的东征西讨奠定了唐王朝的统治基础,使刚刚建立起来的大唐政权更加稳固,他自己在征讨天下的过程中不仅树立了极高的威望,也征服了人心。李世民的胸襟像大海一样宽广,他超强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每一个人,也包括他的敌人。尉迟敬德本是刘武周手下的骁将,归顺大唐以后,李世民以诚相待,还让他率领原来的士兵八千人,与自己的军队营寨混在一起驻扎,丝毫没有怀疑、猜测之心。李世民手下有人提醒他,提防点尉迟敬德,李世民大笑说:推心置腹,才能为我所用。尉迟敬德被李世民的胸襟深深折服,一生效忠于他。李世民海纳百川的气魄也为他招揽来了天下的英才,他将军府中的人才可谓是群英荟萃,文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出谋划策,武有尉迟敬德、秦琼、侯君集等名将征战沙场。秦王的翅膀硬了,可以单飞了。李世民手里的“赌资”颇丰,他已经具备足够的资本了,那还等什么,一场赌注为“天下”的豪赌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