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460700000027

第27章 廿伍 他的人生(上)

“到了。”穿过两三里的密林,从北面的后门进入春华宫,走过宽敞的石廊,再到最终的内室,二人将分别的地方——分明是连一炷香的时间都未满,可北冥靖翎恍然觉得这短短的一路,似是过了一夜那么长。以至于当对方淡淡说出这二字时,她仍是愣在原地,没有反应的。

南宫循微微蹙眉,疑惑她是否心有所念,但也不愿多问,便懒得耽搁,告辞后提步就要离去。

“等等。”她从背后出声叫他。

南宫循回过头,见她抬手解下披风递过来:“多谢你。”

他只是默默接过,并未作声。手上沾染了冰凉的湿意。

她却没有径自离开的意思,仍静静地站在他面前,浅笑着问道:“你不仅记得我生辰,还予我如此佳物,而我竟不知你生辰何日,这像什么话?”

可此言一出,北冥靖翎忽然也察觉不对,万一、万一他自己也不知道呢?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啊。她只恨她一不留意再度将气氛带至冰点,顿时恼得有些牙痒痒,实在想给自个儿一记老拳。

不料南宫循神情微怔,随即面上浮起一层影影绰绰的笑意:“我?”他的笑眼倒映着肆意挥洒的月华,显得无比摄人,却又那么不真实:“你若是因为那个而心下过意不去,回赠我一物倒也是好的。只不过,要等很久了。”他的目光落向那墨色玉珏,它已然被她别至腰间。

“啊……在后半年么?”她喃喃道。

“我的生辰,是七月上九。”他答。

好在他还是知道的。北冥靖翎暗自舒了一口气,却又觉得,眼下似有些无话可讲。

于是,她说:“等那时,我也会为你庆生的。”

他低头,方才那微茫的笑意早已退散。过了许久,他才抬起头,没什么多余的表情,只是轻声地答:“好。”仅此一字,好像是经过漫长的沉思后,一个郑重得难以许下的承诺。

冬末初春的良夜里,仿佛连时间也变成涓流,平和幽远地淌向了远方。

女孩与少年在月下安静地道别。

简单的约定,在未来一定能实现。

南宫循回到房中,将那微湿的披风在木架上铺开晾好。

他手上的动作很轻也很流畅,脑海里却在想着别的事情。

——战友。

那时候他的回答是,我很高兴。

事实上他先前从来没有尝试过对别人说这样的话,他甚至是从西门景盛那里学来的。

当时他带着弟弟走进西门夫人的居室之内,在那个陌生的环境下是何等支拙。而西门景盛说,很高兴认识你。

后来北冥靖翎说,我们是战友。一想到他们为了同样的目标和信念并肩而行,他确然没有任何别的感觉。就是高兴。这是一个怎样美好的词,用不着什么多余的矫饰,就只是那样真诚而直率的,源自肺腑的表达。

南宫循不自觉转身走向储物的柜阁,从中取出了一个包裹。

他将自己手抄的那份家书放进了里面,现在想拿出来再看一看。去取那封信纸时,指尖触碰到某个冰凉的东西。

那是,另一块墨玉。

他的睫毛轻轻颤了颤。

那天他在北冥靖翎房中看见一只灰隼,她说,阿渊收到了礼物。他那时候才知道,她和西门渊在对方的生辰,总要互相送些什么,每一年的东西都有不同的寓意。

倘若成为“他们”,他是不是也要这样做?

后来去拜访北冥久,听对方提及她的生辰,他几乎本能地觉得,这应当与他有关。

可是这么多年来就连必要的生活用品他都比旁人清简,北冥首徒的专属之物又不能乱给,除此之外更没有什么别的可以送得出手的物件。

而那日练完功,他脱下劲装换成常服的时候,居然一瞬间就想到了被收起来的那对墨玉腰佩。没有任何过渡,也没有丝毫不自然,就是这种顺理成章的程度把他自己都吓到了。

南宫循打开那封他一字不落誊写下来的书信,把其中一个段落又读了一遍。

这对墨玉的意义……是不是太厚重了些?

但他没法忘记那个在南城城郊的寒夜。

她眼睛的颜色比墨玉还要黑呢。

南宫循倏忽笑了笑,把那封信叠起来重新收好。

他相信,他能拿得起瑛琉剑,那么他的战友,也能承担这墨玉的分量。

长海,李府。

入夜已深,李执贺却只有这个时候,才敢点起一方烛。

他在微弱的光线下,看着手中那份盖有大理寺章印的供词。

这份供词的内容,表面上看没有什么问题,就是先解释了陶菁菁为何能拥有百蕊香,那是因为她在月桂坊是所谓的“舞乐四绝”之一,交往过许多上流豪绅,受了人家赏赐。而正是因为如此,她从人家那里听过几位皇子的传闻逸事,所以不慎在接待燕陵王时,将其错认成了太子。

捏造了些无关紧要的缘由,但也算曲里拐弯地承认了太子的清白。

……仅仅只是关于月桂坊的清白。

李执贺冷笑,他又怎会看不出这其中暗藏的玄机。

眼下谁都知道关于太子行为不端的传言,已然闹得长海满城风雨,可这整份供词只承认了陶菁菁认错燕陵王,却对其他譬如当街横行、跋扈生事之类的发生在青楼之外的谣言,全然绝口不提。

真厉害啊,李执贺默默道,甚至在逻辑上也是完满的,因为本来陶菁菁就只亲身经历了月桂坊的闹剧,大可以认为其余的传言,皆是众口铄金。

然而一旦上升到法不责众的层面,这其中的弹性就太大了。

他几乎都可以预见当朝会发生什么,那些文官们又能写出怎样的洋洋万言。

可是……

他回头,望向了西侧的客房。

如果他不将这份供词交出去呢?

师妹告诉他,她是受了地头长老崔氏的胁迫,才在当庭时将此事认到自己身上。而至于背后更多的牵扯,他纵有怀疑,却也不得而知。

因为重要的既定事实是,太子到今天,都认为师妹就是始作俑者。若等不到澄清,保不齐会要求亲自审讯。到时师妹被救出去的事情就会败露,而一旦追查起来,自己定然也脱不了干系。

这就是弘安王,看似给他选择,本质不过是下一个命令罢了。

“二殿下……”李执贺笑意深邃,“你心急了。”

翌日,东宫。

自打柳煜离开之后,太子党众人的相聚商谈的氛围都轻松了许多。

“二弟一走,本宫终于得了些清净,这倒是好事。”柳焜道,然而一想起之前柳煜向他投来的那记眼神,又不由得心下忿忿,“可本宫总是不能忘怀,那日朝堂之上,他分明就在暗示他已知晓蕲州一事,竟敢以此威胁本宫,实在是……”

“瞧瞧这事办的。”关述嘀咕了一句,虽然其实谁都听得见。他嘲弄地看着唐允:“现下弘安王远走,殿下若想动手也更加麻烦,唉,诸位觉着接下来可如何是好?”

唐允面色难堪,却也懒得理他,只转向柳焜,道:“殿下,弘安王虽身在京外,但仍有亲信留在长海,不如让我去会会淮阳王……”

柳焜并未回答,尚之巍却是一惊,不由感叹自己怎会与这等冲动愚蠢之人为伍!他心下无奈,只得凝着声道:“国舅爷怎么还不长记性?上回原本诸事顺遂,你和尉迟方非得去搞那一出,就是因为贸然主动出手,才能让弘安王白白多抓了一个把柄,现在还想再来一次?”

“可是事情已成定局,便不能不斩草除根!”唐允瞪眼看着尚之巍,奇怪他为何突然与自己作对。

“……难道是本相还说得不够明白吗?”尚之巍气结,“太子殿下刚刚才提及那日在朝堂上吃了弘安王的脸色,国舅爷却不想想弘安王为何敢给殿下脸色看?他单凭蕲州一事就已经如此嚣张,若你此次再办不成,等哪日弘安王平定了北境风风光光地回京,到那个时候,他肩负自身军功、手握殿下痛处,岂不是一飞冲天拦都拦不住?”

此言一毕,其余人皆不再多话。

一阵不短的沉默后,柳焜开口道:“相国大人,其实你的担忧,本宫都懂。但你今日的主张,本宫仍觉得奇怪。”

“殿下请讲。”尚之巍拱手。

“记得当时二弟刚刚总领南、北战事,我们几位共同商讨,谈及对策,你只说顺其自然。本宫可以理解,因为那时候,所有人都认为二弟扛不过。却不知为何,他如有神助,自从任命南宫博以来,先前锐不可当的南楚大军攻势骤减,最后大败……姑且当四大家族神兵奇勇吧,”柳焜回忆着,越说语气越深沉,“可既然这事态发展已经偏离了我们的判断,本宫认为,就不该继续静观其变了。而您今日依旧反对向淮阳王出手,甚至不担心他告发本宫。这到底是因何缘由?”

“殿下——”尚之巍再度惊异,他突然觉得这话不该问太子一人,该把这几个不开窍的家伙都问一问!他转向中央,环视了一周,道,“本相冒昧问一句,在座诸位可知道殿下的对手是谁?”

“相国大人的意思是,专心对付弘安王,不要费力气把淮阳王卷进来?”唐允率先回答道,说着说着连自己都怀疑,“可是淮阳王与弘安王交情甚笃,他既主动站了队,凭什么撇得清关系啊。”而且,姓尚的这老狐狸何时变得这么有情有义了,他默默道。

关述听见身边的李执贺似乎没忍住,隐隐约约发出一声哑笑。

尚之巍面色青白一阵:“国舅爷,恕本相直言,倘若现下弘安王就在旁边,听见您说这话,恐怕心里都乐不可支了!”

唐允一愣,干脆闭了嘴。他一个舞刀弄枪的人,最怕尚之巍的嘴巴,也从来没想过能争过他,这么多年来也只有受教训的份。

关述看着唐允的窘态,心里很是得意,知道自己更需趁热打铁给尚之巍机会怼怼他,于是即刻道:“相国大人请赐教!”

尚之巍却也不再理会这两人,看了一眼柳焜,才道:“殿下,您的对手,绝不仅仅是弘安王,甚至可以说,您在登临大统的这条路上,从来都应该把对陛下的戒备摆在第一位!这一点,对弘安王而言,也是一样的!”——只不过他柳煜心里肯定比你清楚多了,尚之巍暗暗腹诽。

“相国大人言之有理,本宫也从未忘记这一点,所以呢?”柳焜想不到他说这个与眼前的话题有何联系。

“所以,帝王之心是一把利剑,高悬于每个人的头顶!殿下在畏惧、顾虑它的同时,也可以加以利用,让它成为反攻别人的武器。”尚之巍道。

几人又是一阵沉默。

“是……三月末时父皇册封本宫,转头便把二弟召回了长海;秋后乱起,二弟独揽重责,父皇又让六弟去打理西境。他一直在平衡我们兄弟之间的力量,任何一方出头太多,都是他不希望看到的。”许久,柳焜点点头。

尚之巍叹了口气:“殿下明白就好。此次北境战事,弘安王若办得不成,便是辜负了大甄;他若办得成,也自有人会替您灭他的风头。所以,您委实无需再主动出手,给人落下口实。”

“至于淮阳王,不过是前者的附庸之辈,以二殿下的心性,纵然与之交好,也未必愿意让他打头阵,而此事压在雄州方面的时间拖得愈久,您还怕等不到机会抹杀么?退一步讲,只要淮阳王心中并无相争之意,他说什么做什么,本质上又能动摇您几何?”

“……多谢相国大人相劝,本宫知道了。”柳焜淡淡道。

关述看得出,太子殿下心情约莫已不大好,于是赶忙挑起话题:“说来,殿下,即便不动弘安王和淮阳王,可是燕陵王自己不知检点还害得您承受这么久的污名,微臣认为,我们还是可以适当予以还击的,对吧?”

柳焜还没说话,便听见李执贺突然道:“关大人好眼力,微臣与您所见略同。”说完拿出了那份大理寺的供词,双手奉上递给太子。

几人看见供词,皆是眼睛一亮,毕竟这意味着缠身许久的谣言终于得以摆脱,也能劈头盖脸给柳煊一个教训,出一口恶气。

“好,本宫要当着所有人的面,痛痛快快地将六弟收拾一顿!”柳焜道,一想起先前六弟对着自己出言不逊的场景,他看着这张供词便更觉大快人心,“本宫倒要看看,父皇到那个时候,还会不会偏心他!”

尚之巍无言地望向对面,李执贺不禁避开了他的目光。

长海,相国府。

李执贺直身跪着,尚之巍慢条斯理地从外面走进来。

已近黄昏,斜阳的余晖从窗口射入室内,他走至自己徒弟的面前,站定,低头望向对方那沉静的脸。

“跪了几个时辰了,一句解释都没有吗?”他蹙眉,问道。

李执贺面不改色:“师父什么都明白,弟子无话可说。”

“你倒承认得大大方方,这态度可是觉得自己问心无愧,无需辩驳?”尚之巍冷笑,他太了解自己的徒弟了。

果然,李执贺抿唇不答,分明就是默认了他的话。

一股怒气从尚之巍心中窜起,他欲开口责骂,却又知道,他的徒儿没有什么不懂的,一切说到底,还不是为了那小师妹!

他问:“你师妹现在在哪里?”

“我师妹?”李执贺闻言飞快地重复了一遍,抬头看着尚之巍,“弟子是一直叫她师妹,可师父还有把她当作您的徒儿么?”

“执贺!”尚之巍气得扯起嗓子喊,“你竟然为了一个女人要和为师闹吗?”

“事关师妹,师父确然是我唯一一个只会闹几句,而不是直接与之为敌的人。”李执贺无畏一笑。

“你!”尚之巍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冲上头的气血平复下去,咬着牙道,“你难道觉得为师是想阻止你们相爱吗?从前你们在一起好好的,为师何曾反对过一句?但你应当明白,好的感情,不应当让你们成为彼此的软肋!现在你因为她,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这样也无所谓吗?!”

那份供词他只扫过一遍就对其中的问题一清二楚,看到底下的大理寺章印,稍加联想后便记起那天朝堂上第一个提及大理寺狱的人。那是他纵横官场数十载都少见的硬骨头,唯一一个在这个年纪都敢不受控于他的弘安王!如今对方瞅准时机,竟然把手伸到了他最得意的徒弟这里,他如何能够允许这一切的发生?

“师父教导弟子这么多年,弟子是什么样的心性,会不会被人牵着鼻子走,师父比谁都清楚。”李执贺不疾不徐地回应着师父的质问,“……师妹只是认错了人,况且一介歌女之身也没有立场为殿下澄清其他流言。现在师妹已经在我府里住下,我有能力保护好她。从今往后,没人能利用得了我。”

从今往后?你只说往后,那这一次还不是要让为师来收拾烂摊子?这话尚之巍没说出口,他也不可能作出什么“下不为例”这样的退让。

可那供词给都给了,太子殿下如获至宝,断没有再要回来的道理,难不成还要强行把陶菁菁推出去受审吗?看着李执贺那坚定不移的眼神,他知道自己怎可能改变徒弟的心志。

尚之巍冷哼一声,怒气冲冲地拂袖离去。李执贺仍然安静地跪在原地。

北冥靖翎趴在案上,揉了揉酸痛的太阳穴。

她不会忘记上元节灯火下柳如烟笑里藏刀的面孔,更时刻惦念着对方的那两句警告。

过了昨日生辰,今早一训练完,她便一刻不停地赶去药房中,对着那隐元解药的样品来回试配了足有几个时辰。直到换班的弟子走进,她才匆匆离去,走时不忘把一些半成品和手稿揣进怀中。

回到房里,她本想喘一口气,稍有犹豫后却仍不敢懈怠,于是再度欲取出药品继续研究。

她随身携带的东西并不多,一股脑拿出来,怀中便只剩下那块墨玉的重量和它发凉的触感。

她动作一顿,随即便也将墨玉腰佩拿了出来。

她并不知道南宫循为何会有此贵物,但这块腰佩很重要,她能够感受得到,以至于,她都不敢直接挂在腰际——她说不习惯坠饰确然是实话,这对她的移动和平衡多少会有妨碍;而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心中的郑重和珍视,让她觉得这腰佩有所象征,故绝不当轻易暴露在外,供他人评赏。

被压力和急迫感拉扯的神经在不知不觉间逐渐松弛,北冥靖翎自己都不知道她的面色变得多么柔和,只静静凝视那玉面上的流光。

指尖在银镶和墨玉的衔接处轻轻摩挲,北冥靖翎就这样放了空。

半晌,她忽然想起什么,起身去置物的柜内拿出了一个木匣。

打开盒盖,在那其中,是第兰走前专门交给她的两张术符。

那时第兰说,您将来会有需要的。

现在,她有想要知道的事情了。

“他的人生。”北冥靖翎轻声说道。

室内霎时间光芒盛起,她还未有任何反应,眼前猛然一股巨大的热浪袭来,北冥靖翎猝不及防,便一脚踏入了火光漫天的,近十五年前的南宫府。

同类推荐
  • 穿越之大唐极品太子

    穿越之大唐极品太子

    有人说皇帝是危险系数最高的职业之一,据不完全统计非正常死亡率高达44%;其实不然,还有个千年魔咒:“王朝嫡出开国太子”一朝拥有,将不得好死!秦之扶苏,自尽死!西汉刘盈,酒喝死!西晋司马衷,被毒死!隋之杨勇,被赐死!唐之李建成,被射死!北宋赵德昭,自刎死!元之孛儿只斤.真金,郁闷死!明之朱标、朱允文,父子双死!清之爱新觉罗.禇英,被处死!一朝穿越成大唐开国太子李建成,掌先机、夺名仕、暗布局……不但破除千年魔咒,还调教得李世民无可奈何地道:“大哥,我这辈子墙都不扶,就服你!”(群号:五九二六二六零七三)
  • 反了青天

    反了青天

    ……重现一段历史,希望不仅有知耻,还有后勇,想起自由和真理的模样,能够不再麻木下去,唤出一些人气来
  • 伪帝袁公路

    伪帝袁公路

    我就是个盗版。T.T真是无奈啊。如果还不行,那就算了嗷嗷嗷啊
  • 历代宦官(下)

    历代宦官(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清末权臣

    清末权臣

    满清末年……历史出现了让人惊叹的变局!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变局,只是因为一个人——陈敬东!...........................................................慈禧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陈敬东,我大清之栋梁,亦我大清之罪人也!”.........................................................一本清末的政治军事文,看着应该会很爽!爽完之余投投票支持下!
热门推荐
  • 起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式

    起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夜郎挽歌

    夜郎挽歌

    B大帅气的高材生,何故一夜之间就成了夜郎王室直系后裔?竹王残魂,跨越千年,一场浩劫即将来临,他能否逆天改命,书写不一样的夜郎诗篇?回到2000年前,叱咤大陆,翻云覆雨,且看菜鸡是如何成长为华夏守护神!
  • 鬼谷子全书

    鬼谷子全书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必读之智慧法宝。
  • 烟花市井与你相逢

    烟花市井与你相逢

    多年后,初见他逼得很近:“秦末,又见面了。”她唯恐避之不及,却又处处栽倒在他的手心。“不如跟着我,起码不用干这些勾搭的人的生意。”他嘴角满是讽刺的笑意。而她却固执的转身:“你我的人生本来就是平行线,永远不存在相交的可能。”十年前的私定终身让她糟糕的人生变得完全暗无天日,那种被黑暗吞噬的恐惧盘踞在秦末的心头久久不去,而这一切都拜萧楚所赐,拜萧家的心狠手辣所赐。十年后,他们的恩怨怎么会轻而易举的一笔勾销,深爱着又痛恨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仵作世子妃

    重生仵作世子妃

    别府的贵家小姐房中摆放的乃是无数金光璀璨的玛瑙珍珠,碧玉珊瑚,而印家三小姐却是不同,不喜那五彩斑斓的玛瑙,只爱那惊悚吓人的白骨,与那锋利尖锐的剔骨刀.....
  • 季总追妻套路深

    季总追妻套路深

    一觉醒来,回到最初见他的模样。是明日重来,还是编制新梦?重新整理行囊,她迈向与他相反的路途继续前行。而他背向而行,追回最初的温柔。腹黑高冷的总裁VS温柔可人的影后,谁的套路更深?
  • 斩道见我

    斩道见我

    有人说“侠”是锄强扶弱,也有人说“侠”是为国为民。大千世界,豪侠层出不穷,风流不羁,爱偷东西的楚留香是侠;至诚于剑,不假他物的西门吹雪也是侠;整日酗酒,优柔寡断的李寻欢还是侠。侠究竟指的是什么,玄机也不知道,不过他发现,所有的“侠”都有一个特点:执着于心,不受外物所扰,以自身地神功绝艺追求着自己的道。
  • 有所畏惧的我们

    有所畏惧的我们

    大城市中普普通通的我们总是有着各种畏惧,最终选择妥协还是不将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