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5400000013

第13章 关于“三双湿袜子”的感慨

13.关于“三双湿袜子”的感慨

据《扬子晚报》和《京华时报》载,连日来,一张题为“感动新年……”的图片在某网站论坛被众多网友力挺,他们称淮安市清河区环卫处清扫一队42岁的女环卫工孙美兰,“是淮安最值得尊敬、最可爱的人”,因为在被网友“偷拍”时,她已经连续四天清扫积雪,而当天她三次更换被雪水浸湿的袜子。

读了这样的报道,我并不感动,感想倒是夹着感伤翩翩而来。

首先想到的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因为“最可爱的人”这个说法,来自中学课本上歌颂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魏巍的报告文学作品。志愿军官兵当年一把炒面一捧雪维生,在战场上以血肉之躯面对美李军的飞机大炮坦克,那实在是没办法的事,国力军力决定了武器装备后勤供给都不如人。而现在,我们的环卫工人还要受这样的苦,还是因为国家太穷,穷得跟当年的那个战友邻邦一样,只能搞“先军政治”而顾不上百姓的工作生活条件吗?

我看到不仅财政供养的军人、警察,就是各单位及社区的保安,四季服装都很整齐,所费不菲;当然这就像保险公司要员工穿像模像样的西服,都是工作需要。那么,给环卫工配置防雨衣裤和鞋子,不也是工作需要吗?都是提供社会公共产品的,为什么待遇差别那么大呢?

同时,我也想到上世纪下放到我们公社的知识青年与我这种“回乡知青”的区别。武汉知青与本土知青判然分明。下放知青可能会有手表,冬天一般会有毛衣、大衣穿,天寒时女生多戴那时流行的“风雪帽”(毛线织、护头耳);而我们公社下放的都是武钢子女,他们多有父兄的劳保用品防雨衣裤和深筒胶鞋。城里知青下放,于他们是抛弃学业远离亲人受苦,但在本土青年眼中,他们是高一等的人,事实上不久他们大多也招生招工走了。用回乡知青贾平凹的话说,这是命不同,好比同是瓷砖,有的被贴在客厅书房雅洁得很,有的被贴在厨房厕所,从此受污垢被嫌恶。这种“命”不同的不平等似乎并未减少多少。一个农民身份的人,在城里找到一份环卫工做已大不易,虽然辛苦待遇低,一般不会被欠工资吧。

春节长假后上班,新华社记者到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采访,门口保安告知:“过了正月十五才会正式上班,现在只留了少数几个值班人员。” 记者进一步发现,超时放假的政府机关不在少数。这些被财政供养享受高于环卫工数倍薪酬待遇的公务员真爽啊,连穿皮鞋上班都不用,还怕什么湿袜子?有数据说,国企职工占全国城镇职工8%,而他们的收入占了全国城镇职工年收入的60%以上。刚公布的《2009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城镇最高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6931.45元,城镇最低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6000.83元”,相差近10倍。同是中国人,“命”的好坏咋就相差这么大呢?谁来可怜可怜那些必须穿湿袜子扫雪的人呢?

想当年,在苏联老大哥帮助下造一座长江大桥是多么自豪的事,如今在长江上建桥比小孩子搭积木还容易;当年知青跟农民修堤筑路,一锹一筐地多辛苦,现在都是现代化机械施工,修海底隧道修高铁也不用搞人海战术。科技进步了嘛。可是,城区街道和公路扫雪机呢,是造不出还是没外汇进口,还要靠人工扫雪?

发达国家立法规定,公共场所之外,居民有各家自扫门前雪的义务,而我们却热衷树道德模范感动人,虽然实践证明往往感而不动;我们许多城市早搞过“门前三包”责任制,可是往往沦为运动式执行……

不感动,反发了这么多感慨,我要声明,绝无贬低这个敬业的女环卫工之意。

(《楚天都市报》 2010/02/26 )

警惕被“城镇化”

去年底,《凤凰周刊》做2010年展望专题的多人采访,我说的主要观点是:继2009年广受关注的成都唐福珍自焚、上海潘蓉掷燃烧瓶等发生在大城市的抗拒暴力强拆民房事件之后,新的一年里,我担心这种强征强拆冲突会向中小城市蔓延。

我这样说,一是感觉,在中国越是往“下面”,执政水平越差,权力不像在大城市那么受媒体关注和监督,干部作风更霸道,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更弱。二是已有许多这方面的案例发生,比如,2008年甘肃陇南市建新的行政中心,武都区群众觉得利益受损,发生了聚集冲击市委机关的“11·17”群体事件;从2007年起,黑龙江省东宁县已开始在县城内和城郊搞拆迁“大跃进”,2009年初提出三年内拆除县城内剩余的60万平方米平房,“引来了包括自焚事件在内的诸多冲撞”,东宁县县长告诫“钉子户”“不要与东宁人民为敌,不要以卵击石”的言论经《东方早报》报道,引起舆论强烈关注;通过违法违规征地,江苏邳州市5年内扩城至50平方公里,人道是“毁田造城进百强,哪管寅时吃卯粮。儿孙生计抛脑后,只求吾位绩辉煌”……

以上举的案例,并非以“新农村建设”或“土地整理”为借口的乡村和小城镇的行政行为,而是中小城市官员以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为路径的造城行为,与发生在大城市的理由、手段差不多,其结果也必然与强征滥建“开发区”、“度假休闲区”差不多,浪费土地,制造民困民怨。

现在我担心的是,某些受政绩冲动正在搞或打算搞城镇建设“大跃进”的地方官员,又有了假借大义的名目和幌子,这就是“城镇化”、“发展中小城市”。“两会”之前、之中,温家宝总理多次讲了,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他同时强调“城乡建设都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但是,在官强民弱的状态下,官意主导的城镇化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谈何容易!很可能,在一些地方,温家宝讲话中的限制条件被有意忽略,断章取义,为官所用,只剩下用强权铲车推进的“大干快上”的“城镇化”和“中小城市”扩张。

“一切行为听指挥”、“集中力量办大事”,据说是我们的制度优势。这话也对也不对。弄得好皆大欢喜,弄得不好呢:长官意志强迫命令瞎指挥,拿“大局”压人,违背公平正义的原则,轻言“牺牲”而不是“尊重每个人的权利”,政治伦理上是不义;社会实践的效果,不是“多快好省”而是“少慢差费”,乃至祸国殃民。这样的历史教训还少吗?我家是1957年建的瓦房,1958年“大跃进”搞“平房化”时被强拆,我们生产队住在岭上的几十户全部被迫搬迁到沿河岸的各生产队去,直到三年后“反五风”又都搬回来。那场折腾的惨景我记忆犹新。上世纪90年代,湖北省强行搞教育“普九”达标,要村里集资建高标准的小学校,我虽在外地也被劝捐;学校楼房建起来就没有用过,一直养蚊子,因为学生减少开不了班,孩子们都到镇上读书去了……中国老百姓没有少吃领导瞎折腾的亏。

谁是“城镇化”的主体?当然是农民、市民而不是官员。城市化也罢,城镇化也罢,本应是现代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的产物,只能顺势而为,岂可凭官意强力推进?城市化必然要减少农业人口,只有这样,农村才能减轻土地资源的人口负荷,农业才有规模效益,农民才能增加收入,而第三产业在全国产业结构中的比例才能得到提高。这就必然要求尽快打破以户籍制度为鸿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对于这一点,其实各方是有共识的。改革户籍制度的障碍,除了既得利益者的排拒,可能还在于某种担心,怕农民都涌进大城市不好管理。于是,“中国特色”便又派上了用场,只提“发展中小城市”和“城镇化”。

“新生代农民工”比他们的父辈眼界更开阔,有更强烈的权利意识,他们不愿固守祖宗的家园,进城安身立命谋发展的愿望是不可遏阻的,也就是说其要求废除户籍管制和身份歧视的愿望是不可能压制的。如果“发展中小城市”、“城镇化”只是为了缓解这种社会压力,让“新生代农民工”在大城市之外实现变身市民的愿望,这可能只是一相情愿。这是计划经济的旧思维,却不再有计划经济时代的强制手段,岂非刻舟求剑?新一代农民工要求的是国民待遇;而市场经济的活力及其必要条件就在于,生产诸要素(生产者是最活跃的要素)的自由流动而形成的优化配置。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做到,为了保护大城市现有户籍人口的既得利益,而人为地限制人力资源自由流动,却不遭到违背公正原则和经济规律的“报应”。

其实,一直以来包括“两会”期间,已有不少专家学者质疑“发展中小城市”和“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近日“为小城镇发展敲警钟,建议改以发展大城市为主”,他说“空壳镇”之祸远超“空壳村”(南都3月10日A07版);经济学家华生近日在《权利平等:以社会改革为旗帜突破发展瓶颈》一文中,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认为“户籍制度改革的意义恰恰首先是在大中城市”,不必对大城市户籍制度的改革怀有莫名的恐惧(南周3月11日《大参考》版)。经济学家樊纲讲得更直截了当,他说大城市有规模效益,只有大城市容纳了更多的人,才有农村“郊区化”的可能……

这些道理其实并不复杂:从个人发展角度讲,大城市“人以类聚”的场合与服务业种类多,行业齐全,个人偏好与就业机会实现的可能性就大;从国家与社区角度讲,可以节约用地,基础设施使用效率更高。发展大中城市的好处,已为众多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历所验证。我很赞成专家学者关于发展大城市以及配套的尽快改革户籍制度的意见。我们当然明白,所谓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都是指市场自由竞争、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用国家意志调配资源强力打造的那种畸形的大、特大,后者确是弊端无穷,也不公平不正义。

(《南方都市报》2010/03/14)

同类推荐
  • 走过时间

    走过时间

    “回报者文丛”是一套创意独特、内容丰富、印制精美的书;作家毫无保留地为我们献上一首他们最动情的艺术之歌;文学自述、生活影像和影响力的中短篇小说融合在一起;回报读者,回报亲人,回报社会,回报文学馈赠的低语足以启发和感染任何一个对生活和文字有所感悟的人。《走过时间》为其中一册。《走过时间》以作家葛水平生活、情感和文学感悟,融合个人从小到大的影像,以及与文学创作相关的图片,再加上作家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形成了一个作家“名片”式特色图书,成为广大文学青年的良师益友。
  • 逃马

    逃马

    所有人都在谈论他留北京的事。有的人不管他干什么,都希望他永远不要回老家去,怕再碰到两相厌烦,比如说前妻。有的人希望他留京,是希望能就此顶替他形同鸡肋的位子,比如小房。还有的人什么也不为,希望他顺利留在北京为人民服务,住上大房子,过上人人羡慕的日子,当然这完全是反话,你留下他会嫉妒得脸都变成大便色,比如老刘之流。当然,还有人真心实意盼望他如愿以偿地留下,但前提是他要以此作为她下辈子新生活的跳板,比如原先一直看上去纯如琼台仙子的蝴蝶。最不希望他留京的或许只有女儿朵朵了,这次回家她看见他先是两眼突然发亮,然后就跳进怀里不撒手,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玩耍都紧紧围在他跟前转,临别时哭泣声几乎撕破了天,让他难受了一百多公里远。
  • 人生玩家:蔡澜生活美学(全2册)

    人生玩家:蔡澜生活美学(全2册)

    本套装共2册,分别为《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随心随意去生活》。《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一书是知名作家、美食家、生活家蔡澜书写人生态度的散文随笔集。本书谈读书、交友、饮食、茶道、旅行、情感、婚姻、家庭、花鸟等主题,涉及人生意义、生活情趣、情感培养、养生休闲等诸多内容。《随心随意去生活》一书是知名作家、美食家、生活家蔡澜书写生活方式的散文随笔集。
  • 心如明镜台

    心如明镜台

    有人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被认为是一种崇洋媚外的心理使然,因此受到许多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国人的指责。其实外国和中国所共有的都是同一轮月亮,何来大小之别?这一道理明明白白,似乎不须多说。但近日读复彩兄即将出版的散文集《心如明镜台》,却引起我另外一些联想:在一些人眼里,外国的月亮可能就是比中国的圆;而在另一些人那里,他会觉得故乡的月亮比任何地方都圆。这完全是由于身处悠冶之境,一种瞬间审美情感作用的生发,正是“红雨随心翻作浪”的效果。而且关键所在,这都是中国人眼中的月亮。仔细想想,中国人好像历来对月亮情有独钟,有关月亮的佳篇妙句层出不穷。
  • 亲爱的你

    亲爱的你

    畅销书作家丁丁张2020年全新重磅作品。现代都市、女性题材的代表作家,从畅销书《世界与你无关》,到引起热议的《送一百位女孩回家》,再到电影《亲爱的新年好》,丁丁张总能发现并用他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来自身边平凡却对这残酷时代不认命、鲜活洒脱的女孩儿们的成长。新书延续了他一贯的主题,文字风格上却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作品。书中映照人心的金句频出,皆源自丁丁张对都市女性情感和生存状态一直以来的犀利观察和思考。十几年的北漂生活经历,敏锐的洞察力和强大的共情能力,让丁丁张的作品具备了思想的深度。有些真相,刺痛我们的内心,猛烈鞭打我们的神经,让我们痛哭流泪,却获得久违的清醒。朴实、真诚地讲述女性故事,不刻意煽情,不放大痛苦,也不隐瞒幸福。当代社会的女孩们,她们在想什么?卸下伪装,她们真实的样子是什么?外界对她们存在什么样的误解?她们的恐惧和爱是什么?是什么让她们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书中的故事,不是矫揉造作的心灵鸡汤,没有肤浅浮夸的纸醉金迷,而是还原真实的生活本身。你亲身经历的艰难,终将给你答案。失去让我们痛苦,受伤让我们望而却步,不确定让我们焦虑。只要活着,就会有“爱与被爱”的烦恼与困惑。人生路径原来就是,即便害怕过,也挑战过,即便认怂过,也试着胜利过,最后明白,哦,这是坚持下去的我。本书所有故事源于真实的采访记录,讲述了18位陌生女孩的细微心事。一个个的“她”,不是具体的谁。她们只是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中窥见自己。她们之中有遭受粗粝原生家庭伤害的,有自卑敏感爱而不得的,也有像海鸟一样追逐梦想永不停歇的。故事并不完全明亮,但不影响它们就这么存在着。感谢她们,把自己私下里的想念,痛苦,折磨,心碎,热爱,欢愉,那么多复杂的情绪,讲给我这样一个陌生人。故事会很痛,也许会让你流泪。说出真相,是心疼你,害怕你受伤。小说结束了,但人生还在继续。或许在你的故事里,结局可以有不同。而这也正是讲述的意义。
热门推荐
  • 为你而來

    为你而來

    十八岁的林染向暗恋已久的男神告白,男神拒绝后表示“我有喜欢的人了,你没有我也可以过得很好,但是她不行。”二十四岁的林染爬山遇到了一个男人,后来男人对她说“我愿用余生护你周全,守你无忧。”我跨越了千年为你而来,过去是你,现在是你,将来也是你。喜欢才会有选择,而爱是唯你不可。
  • 末日之死亡游戏场

    末日之死亡游戏场

    【尊敬的玩家,末日游戏即将开始,请您做好准备,友情提示:本场游戏之中在没有复活道具的情况下您的死亡将会无法得到复活】
  • 九鼎争战记

    九鼎争战记

    这是一场迟到了千年的战争,昔者大禹铸九鼎而定天下,从此九州的权柄一分为九。集九鼎者,即为九州之共主!
  • 百星登峰

    百星登峰

    云图大陆,百星成神。不一样的玄幻,就在此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和平精英之我是独狼

    和平精英之我是独狼

    在游戏的世界里,我就像一匹冷酷的独狼,我不需要伙伴,因为在游戏的战争中,我只相信自己!不过……如果要是有几个非常重要的伙伴出现,和你的目标一致、想法相同、作风近似的话,尤其是团队中的女狙击手,还是你心仪的对象,我想…一切都会有改变!
  • 末世之我的求生空间

    末世之我的求生空间

    一场天灾,世界骤变,末世降临。清辞她重生了,她回到了距离末世发生的前三天。此时宝贝还没有被妹妹骗走,父亲也还健在,所有的一切一切都还可以重新来过。这次她绝不会任人利用,她要保护所有爱她和她爱的人。一想到前世对她百般呵护的他,最后却随她一起被丧尸分食,她实在不甘。妹妹,这次我一定要和你好好“相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破局者

    破局者

    剑者,凶器也。局者,欲念权谋也。侠者,以剑破局,又不堕凶道者也!江湖,每一个男儿向往的地方,当江湖不在充满侠义,而是变为一场阴谋,一场局,我们将如何去破。“你还没有看清这一局喔!”一个不阴不阳的声音响起。“若没了心,看清了这局,又有何用!”羽文轩折断了手中的剑。
  • 锦绣江山美人为帝

    锦绣江山美人为帝

    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放不下。“我沐子卿今世,倾尽一生,而爱恨两难。来世只愿无欲无求,再不见君。”“沉渊今世,算生算死算尽天下,唯独算不到心中的她。可惜今生,即使再来一次,沉渊的选择亦不变。”“若有来世,即使穷愁潦倒,也护你一生无忧。”那日雪衣翻飞,墨发狂舞,他终是乱了天下,叛了她。(本文架空,纯属虚构,文中所涉及的朝代及人物,官位,职权,体制皆不与历史上所有朝代有关联,都是作者瞎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