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的拼音教学法,到注重讲解,再到言语学习或语言的理性实践活动,语文课程学习的这一转向表征着:一种新的语文教育价值观的确立。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典范的语言的学习,而且还是一定社会背景的语言使用能力的学习。它与个体的生活环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赋予语文学习以多样化的价值和途径。语文学习不仅仅是接受语言的过程,更是积极地使用语言,实现与别人及社会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学生通过多样化的途径使用并探索着语言,既获得语言艺术素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获得提升,同时彰显了主体意识。换言之,言语学习模式所追求的,与其说是语言技能的习得,还不如说是创造“学生的语言与知性的索引”。用阿普而比(P·Applebee)的话说:“与其说是线性的不如说是流动的,与其说是可测的不如说是偶然的过程。”
言语学习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言语学习是语言运用能力或言语行为的习得与掌握。虽然,它强调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但它并不否认语言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它主张以经验学习的方式接受和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曾几何时,一些国家把言语学习狭隘地理解为在社会生活的各种情景中学习,于是,商场、公共汽车上、郊外,一切都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场所。然而,人们不久即发现,学生对这种过于简单化的语文情景学习很快就产生了厌倦,失去兴趣,事实上,这种活动堆积的语文课程并不能使学生的语言艺术修养得到提高。语言实践活动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范围极为广泛的学习,其中课文,尤其是优秀作家创作的作品仍然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材料。“由最好的作家们撰写的生动、形象的语言作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们的思想、感情、抱负、动机、行为,还可以帮助他们探索语言本身的精妙之处,洞察不可思议的字、词、句是如何改变作品的内涵以及生活的意义的。”只不过,如上所述,它以经验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入作品世界,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以纯粹学术的或编年史的方式呈现。
2.言语学习是一种语言的理性的实践活动。实践是言语学习模式的重要特质。就国际语文实践活动与学习看,不同学习阶段在实践方式上是有区别的。一般地说,在低年级,言语学习要求实践活动成分更多一些,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如德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活动和实践学习语文。“在德文课中创造不同的生活和学习语言的场景,通过语言的练习环节和语言分析帮助学生充分掌握语言的含义、并自如地将所学的表达方式运用到适当的情景中去。”到了中学阶段,言语学习活动则更多地表现为适应个人与社会生活及语言运用、语言交往上。法国提出,把语文教学聚焦于语言的具体而生动的实践上,“通过多样的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从而把学生的语言活动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上。法国语文教育界还提出了教学段落的概念。所谓“离现实更近一些,也就能够抓住目标”。法国话语教学可以看作中学阶段言语学习的典型。它的三个参数——“陈述”、“互动”和“用法”恰好阐述了话语学习的三个基本特征。即第一,从陈述的立场思考讲述或发言人等概念,把握发言场景的多变性,思考如何把话语的主体融入或从陈述中抽身;第二,从言语的交互性出发,考虑语言如何被使用;第三,在言语学习过程中。言语作为集体实践的一部分,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因此,掌握社会文化编码及信息是言语学习的重要特质。法国所倡导的语言的理性实践活动显然比以前单纯的社会场景的学习更理性,范围更宽广,内涵更丰富,从而实现了从传统学术为中心的语言学习模式的转换。
3.言语学习模式以“兴趣”和“需要”为基础出发点,进行有价值的必要的言语经验的教学,这些经验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直接联系在一起。
4.言语学习的模式在于,过分地注重学生的经验学习,在实施中较少考虑将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如习惯、态度和能力联系起来,因而不少国家在推行过程中,往往导致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下降。日本在总结言语学习经验和教训时指出,实施言语学习,正确的态度和立场是树立“言语教育的立场”。“言语教育的立场”区别于“言语的教育”在于:强调言语教育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和态度,根据语文科的性质设计、组织和实施,其中,文学教育和思想教育不可或缺。换句话说,语文教育是技能教育和价值教育的结合。恰如日本学者所警告的那样:“我们在思考国语科的使命、意义和目标时,如果不把握住‘言语和人’、‘言语和文化’、‘言语和精神’等相互间的深刻关联,视野就是狭窄的。”
(二)文学鉴赏教学模式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永恒话题,也是语文教育的魅力所在。虽然,近代以来,国际语文课程历次改革,文学教育经常处于被审判的地位,但结局总是以回归文学教育或以重新认识文学收场。实际上,这与文学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密不可分。马尔库塞说,在物质和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已变成一种统治力量乃至意识形态,人在物质和技术的压制下,成为只讲物质,不求精神,只顾现实,不讲未来,一切按照技术理性行动,失去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单面人”。文学教育恰恰是一种给人以灵魂守护和精神慰藉,以及生活丰富性的重要力量。因此,受到各国的重视就不难理解了。罗格.比尔德认为,文学教育能让学习者了解思想表达和情感交流的一些独特方式,因此英语课程能促进“鉴赏能力”发展。美国教育改革绿皮书曾引用莱昂内尔.特里林的话说:“文学是教会我们人类多样性的范围与这种多样性之价值的唯一武器。”就很有代表性。因此,文学教育在各国受到重视就不难理解了。
就发达国家看,基本形成了以本国文学为主,兼顾世界优秀文学的文学教育的格局。在西方语文教育历史发展中,一直以来比较重视古典文学的教育,这一传统在近代以来随着各国本国语教育的兴起开始发生了变化,文学教育的重心开始从古典转向了现代,其理由是,现代生活与我们的精神更接近,容易走进我们的内心世界,因此,文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应该放在现代作家作品的教学上。然而,这种取向现在也开始有所变化。
一些国家认识到,强调现代作品的教学是必要的,但不能过分。事实上,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学作品正是文学教育的丰富性及价值所在。
文学教育不仅要学会将作品与自己生活的世界与周围人生活现实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学,与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的生活联系。
说到底,文学是我们获取或弥补文化与经验的工具。
各国文学发展历史及传统的不同,对文学教育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那些具有悠久历史和伟大传统的国家,文学教育根深蒂固,生生不息。他们关注的是,历史上伟大时代作家的作品,其教育有比较稳定的文学形式和体裁。如法国文学教育重点放在17、18、19世纪作家作品,尤其是批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家作品上。英国则重视20世纪以前的诗歌、戏剧和小说作品,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教育的重头戏。而那些历史不太悠久的国家,文学教育的地位仍然相当牢固。在这些国家,一方面,大多聚焦于近代以来本国重要作家经典,当然,不会像具有伟大文学传统的国家那样有严格的编年史线索;另一方面,他们热衷于通过多种艺术形式、体裁风格的作品及手段认识五彩世界,如美国、加拿大文学教育对体裁要求有诗歌、神话传说、幽默故事、冒险故事,戏剧与电视及广播脚本,等等。
文学鉴赏经验的获得,始终伴随着语文课程的学习。在最初接触文学作品阶段,文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文学的兴趣和初步感知文学作品的能力,具备文学的基本知识;进入较高学习阶段以后,文学鉴赏教学的任务主要集中在发展学生稳定的阅读兴趣和保持文学的爱好上,在这一阶段,学生应该获得阅读文学作品的基本技能和感受文学的主要方法,如正确、流利地有表情地朗读文学作品,初步分析作品的能力,具备体验和评述文学作品及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戏剧作品能力;到了高中阶段,文学教学的任务则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文学修养,用基础深厚的文学理论和趣味对课文从思想上、美学上给予准确的评价,洞悉作品的表面意义和主题的深层意蕴。
实际上,文学鉴赏与批评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代,其理论基础不同,因而,很难找到一个共同的模式,但综观近年来各国文学教育的理论与经验,大致包括以下部分与环节:首先,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初步阅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并获得有关文学作品的第一手资料和印象。用日本学者的话说,即朴素的鉴赏。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介绍与作品有关的背景知识,如作家的生平、创作道路及风格,以及课文中的疑难与词语是必要的。解释学理论认为,本文是一种开放性的结构。对课文的理解实质上是历史视界与现在视界的“视界融合”。对课文的理解和诠释就在于本文对于解释者所具有的陌生性和熟悉性之间那个中间地带。
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分析课文。理解是学生诠释和分析课文的基础。理解不充分,就没有解释的根基。所谓理解性的阅读,就是要分析作品的“意义”,包括分析作品的结构、表达的主题、确定作品的价值,“从作品的表面意义和深层主题、态度等方面理解文学作品。认识和欣赏作家运用语言的方式。”此外,还要对具有种种韵味的语言表达手段进行理解,如理解语调对于含意、言外之意、本义与比喻之意具有什么影响,“进一步说,应该了解文体与内容的关系”。
第三,从思想价值、性别取向、种族冲突与艺术形式等方面对课文或作品进行批评。比如,认识和品味作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结构艺术,对作家在作品中表现的主题与偏见提出批评和评价。值得注意的是,在评价阶段,个人的偏见构成了他的存在的历史现实性。偏见是理解的前提,它构成了特定的“现在视界”,理解是在偏见中进行的,审美理解的偏见是“合法的偏见”。
最后,发表感想,交流反复阅读文学作品所获得的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报告个人的独特反应或完成作业。有的文学鉴赏与批评的模式在完成阅读与批评课文之后,需要有相应的文学作业,如英国教科书《新起点英语》第一册第三单元是“什么是戏剧”,其中一个书面作业是要求学生创作自己的戏剧脚本。在介绍有关编剧知识之后,编者写道:“现在,开始编自己的剧,祝你好运,你可能是未来的莎士比亚!”就把文学鉴赏与批评和创作联系了起来。
下面是一位美国高中语文教师文学鉴赏课之片断,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颇有分寸。
今天我们讨论《推销员之死》这篇课文。重点探讨威利(willie)自杀的原因……当讨论失去方向时,教师插话进行引导……“我已经听说了至少十五种关于威利自杀的解释……想一下,如果你能回忆起西瑟亚(Cynthia)的问题,那将是这场讨论的一个转折点……”当讨论越来越热烈而陷入混乱时,教师则用一种探讨的语气打断他们:
“让我来问你们一个非常难的问题,在你的梦想破灭后,会发生什么?
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或者你认为你还非常年轻并有希望实现自己的梦想吗?”
一个女孩充满激情地说:“人的生活不应该受制于一种观念。”
另一个同学不同意她的观点:“那不是一个观念,而是他们活着的全部理由。”教师没有把他们导入一个简单的结论,学生们只是围绕根本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和意味深长的困境进行争论……教师只想让他们体会到威利的痛苦。下课了,留给学生的是困惑、思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