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36400000032

第32章 邓小平教育发展观(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反复强调指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根据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创造性论断以及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为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许多重大决策。党的十三大提出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位”,“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四大提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制定了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重大政策和措施。依据这些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各类专门人才。“九五”期间,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艰巨任务;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继续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熟练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高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到2000年,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100万人左右,毛入学率从1995年的7.2%提高到11%左右。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同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15年直至21世纪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1996年,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科教兴国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1997年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科教兴国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分析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趋势,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为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措施,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对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思想的重大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根据世界新科技革命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针对当时我国教育同现代化建设严重不适应的实际,在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中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教育思想也是邓小平教育发展观的精华所在。“三个面向”高度概括了关于教育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战略,充分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指导方针。这一战略思想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的构想是一脉相承的,反映了他从当代世界发展和民族历史命运的高度,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提出的总体要求,即教育要为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服务,为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服务,并为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为我国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中华民族振兴服务。

1.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面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主旨是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求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相适应,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足够数量的合格人才,提高我国国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在面向现代化的问题上,邓小平强调了人才培养的广泛性问题。他指出:“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才能不断地涌现出杰出人才。也只有有了成批的杰出人才,才能带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这就充分说明,坚持教育为现代化服务,必须着眼于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现代化建设,既需要一大批数以千万计的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人才,同时也需要相当数量高水平高素质的劳动者,一个数以亿计的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充分体现了邓小平这一思想。《决定》明确提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要造就数以亿计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具有开拓能力的厂长、经理、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和其他经济、技术工作人员。还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要求的教育工作者、科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新闻和编辑出版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外事工作者、军事工作者和各方面党政工作者。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纲要》提出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到20世纪末,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发展;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此后,国务院有关部门又根据这一基本要求,提出了“两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重”(集中力量办好100所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即211工程)的教育发展方针,使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和成人教育等几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加强,从而推动了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步伐。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还要求我们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育结构,合理安排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布局,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体系,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教育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教育要面向世界,坚持开放政策

在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邓小平通过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的敏锐观察,通过对中国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入分析,明确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此,教育要面向世界,教育不仅要立足于中国,而且要放眼世界,坚持开放政策。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总体战略思想。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使我国的教育能够顺应和跟上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教育发展的潮流,大胆地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先进的经验,同时也研究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积极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教育友好往来,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使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够逐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首先,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吸收人类共同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以及当代科学技术文化最新发展的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新时期,邓小平多次明确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我国的教育事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资料表明,无论是科技人员在职工中的比率,还是每万人中接受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的人数,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某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我国国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据联合国开发署1994年《人类发展报告》,我国的人文发展指数(HDI)位次为世界第94位,平均上学年数为5.0年,不到美国(12.4年)、加拿大(12.2年)、法国(12.0年)、英国(11.7年)、日本(10.8年)等国的一半。这是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也是制约我们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利因素。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差距,变压力为动力,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先进文明成果,通过教育过程,逐渐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只有基于人类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之上,我们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为了吸收和借鉴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以及当代科学技术文化最新发展的教材和教学内容,1977年邓小平就教材问题专门作了指示:要进口一批外国教材(自然科学的),要结合本国的国情编写教材,要组织一个很强的班子,编大中小学教材,要进口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法国的、联邦德国的自然科学教材,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编好教材,以后就按新教材来上课。并强调:“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教育要面向世界,向国外学习好的东西是一个长期的方针,决不是权宜之计。但是要注意,作为自然科学范畴的科学技术是没有阶级性的,而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是有阶级性的。所以,我们在努力向外国学习好的东西的同时,也要自觉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种种腐朽东西的侵蚀;坚持立足中国的实际,反对生搬硬套。邓小平指出:“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我们要向人民特别是青年介绍资本主义国家中进步和有益的东西,批判资本主义国家反动和腐朽的东西。”“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因此,教育要面向世界,不是全盘吸收世界上所有的东西,特别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东西,要有分析,有鉴别,有选择,有所取有所不取,吸收有益的,排斥和批判有害的腐朽的。这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只有在扬弃的过程中,教育才真正能达到面向世界。

其次,教育要面向世界,还要充分利用外国智力。基本做法就是邓小平一贯主张的“走出去、请进来”这样两条。可以预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走向信息化、国际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为了更广泛、更深入地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邓小平提出,我们一定要走出去,要向国外派留学生。1977年邓小平就说:“接受华裔学者回国是我们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具体措施,派人出国留学也是一项具体措施。”1978年邓小平提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1988年他又强调指出:“我们的留学生有几万人,如何创造他们回来工作的条件,很重要。否则,这些人不回来,实在可惜啊。”遵照邓小平的指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年均向国外派遣了大量留学生,相当数量的人已陆续学成归国,不少人已做出突出贡献。其实,向国外派留学生,世界各国都是这么做的。另一条重要措施,就是充分利用外国智力,把外国专家、学者请进来。1977年,邓小平就提出:“我们还要请外国着名学者来我国讲学”。1983年,邓小平又说:“要利用外国智力,请一些外国人来参加我们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请来之后,应该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在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人才的争夺特别是信息技术人才的争夺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加剧。面对这一形势,利用外国智力就显得更为紧迫。据有关资料表明,欧洲在2000年缺少123万名信息技术人才,2001、2002年这个数字将增加至156万和173万。美国称,2000年在化学、生物、物理等学科的科学和技术人员缺少45万人;而信息技术人才更为缺乏,将有100万个新岗位需要具有软件技能的人才。面对这一现实,发达国家纷纷利用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各种综合优势吸引人才,鼓励本国大学吸收外国留学生,对急需的专业人才实行开放的吸引政策,为其提供优厚的工作条件。1995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五国就接受了100万名留学生,其中相当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主要发达国家的做法,无疑对我们很有启迪,也增加了我们的压力。

3.教育要面向未来,必须从娃娃抓起

教育要面向未来,是指教育发展的超前性。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前瞻性事业,即今天的教育要立足于明天,立足于未来。这是教育自身发展的特点、内在规律和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所决定的。邓小平曾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新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因此,教育必须走在经济建设的前面,教育必须超前发展,必须超前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做好人才、高素质劳动者以及技术的准备和储备。

21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江泽民语)。邓小平说:“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按照中小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的教育内容。”教育是未来的事业,从一定意义讲,21世纪既然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也必将是教育大发展的世纪,这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同类推荐
  • 国家行动

    国家行动

    百万三峡移民工程足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大事件,被称为世界级难题。本书以此为背景,通过历史人物的梦想与抉择、移民家庭的悲欢离合、移民干部的呕心沥血、各级社会矛盾的冲突碰撞等一个个真情故事,塑造了一大批动人的形象……
  •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要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本书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迫切需要、党的政治建设的深刻内涵、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路径和基本抓手等方面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进行了阐述。
  • 《哥达纲领批判》导读

    《哥达纲领批判》导读

    《<哥达纲领批判>导读》共五章,分别为“《哥达纲领批判》的问世缘起”、“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之一:何谓劳动解放”、“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之二:“铁的工资规律”与生产合作社”、“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之三:现代社会与现代国家”和“《哥达纲领批判》的文本学意义”。《<哥达纲领批判>导读》以《哥达纲领批判》的写作背景和内容结构为切入点,引领读者对《哥达纲领批判》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研读,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也有助于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缺陷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
  • 寒冰访罗明

    寒冰访罗明

    本书作者以对话的方式记述了罗明先生一家与中国、与北京大学的情缘,更是通过两国领导人的一些交往细节的回忆和当时国际背景的描述,展现了一部活生生的当代中罗关系史。
  • 关键在党: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记事

    关键在党: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记事

    本书主要反映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抓党的建设的要事、大事。第一部分为要事综述,详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抓党的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重大的事件包括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反对腐败斗争等方面)第二部分为大事记,概述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党在抓党建过程中发生的大事。这部分全面、突出地反映全党抓党建的氛围。
热门推荐
  • 回溯山海

    回溯山海

    疾病,火灾,蝗灾……似乎不止于此地球进入回溯,山海经成为纪实百科,智慧不再是人类的专利,食物链崩塌。人族是否能如同五千年前以血肉之躯覆灭妖族,成为天庭之主,重塑食物链!玄黄气回归,修炼的篇章重启。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 汽车黑科技

    汽车黑科技

    李凡愚在课堂上睡了一觉,醒来便发现熟悉的汽车品牌都不见了。没有宝马奥迪,没有路虎宾利,没有保时捷法拉利...民族汽车更是倒退了十年,国内市场被外资霸占。更离谱的是手机里多了个Xapp,牛掰的技术,自带黑科技的工具,甚至能直接兑换汽车生产线!李凡愚拿着装满了黑科技的手机,对着一众汽车厂商宣战了。“不是我针对谁,我的意思是,在座的都是辣鸡!”鱼儿离不开海水,花儿离不开太阳,豪车离不开美女,人生怎可不装逼。新书《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已发,欢迎老爷们试读。书友群:485820794,VIP全订群:616955079
  • 历总裁和顾特工

    历总裁和顾特工

    时隔七年,历煜熙和顾晨汐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东京喰种之黑与白的对比

    东京喰种之黑与白的对比

    这是一个正太杀手穿越到东京喰种里的故事......(好吧,你们可以弃文了,这其实是很久很久以前某作者看完东京喰种中二病犯了写出来的傻比文,连作者之后看到都不忍直视......你们可以尽情无视......)另外,中二病好了的某作者重新写了一本《都市神级变身系统》,如果无意中点开了这个简介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喜欢的可以收藏一下......
  • 破灭修真之大符仙

    破灭修真之大符仙

    一令聚灵化天地,挥笔符纹凝乾坤。符法一脉如今已经沦落到民间卖艺,可又有谁知,万古以前符师们指尖凝千纹,一念搬重山,挥手填沧海!这天地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为何符道遭此大劫,符气难聚,仙路崩塌?修真为恶,强占他界,吾定以符法之威,杀出一条属于符道登仙的血路!(这是一本颠覆传统仙侠的网文,结合了复苏流和玄幻构架下的庞大世界观,传统的仙侠境界将会在这里统统打破,全新的道家体系彻底踏碎修真之路!)
  • 情商管理课,优秀的人如何掌控情绪

    情商管理课,优秀的人如何掌控情绪

    情商并非是一个高深莫测的哲学命题,主要是表达自我情绪、识别他人情绪、自我激励、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情绪能力。那些情商高的人所表现的品质为:人格健全、情感稳定、身心和谐、理智豁达、内在平和。他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准确的掌控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被内在的情绪所控制;在与他人共事或交流时,他们不会强迫自己和对方,而是找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方式将自己的情绪妥善的表达出来;他们在自我认识、自我激励时,会用一种变通的方式面对眼前的现实,哪怕身处逆境或人生的低谷之中,他们不会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用一种积极的心态与现实对话,相信明天会变得更加美好。
  •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理论教程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理论教程

    本书阐述了大学生应从哪些方面入手锻炼身体,才能达到健康的目的。
  • 东云大天尊

    东云大天尊

    花非花,雾非雾,道法存心间。虚空间,明真义,长路漫漫行。看世间,破名利,方解心中惑。除心魔,纳天地,终成大天尊。凡人云天经历重重磨难,终成大天尊,叱咤风云,傲视天下。后人称呼他为,东云大天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污女正传

    污女正传

    作为高颜值的宅女,小柒同学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性情大变,成为一个在猥琐方面有着高修为的少女。高深莫测的白净少年,家庭背景深厚的双胞胎兄弟……在阅帅哥无数的过程中,小柒会开启怎样的污女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