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36400000031

第31章 邓小平教育发展观(1)

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任何一个民族的振兴,都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伟大的战略家、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正确分析和把握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以及世界范围内教育、科技发展新趋势、新情况的基础上,从我国人口众多而人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的基本国情出发,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出发,高瞻远瞩地指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科学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新鲜经验,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精辟地阐述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构成了完整的教育发展观。它博大精深,内容涉及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教育的性质、方向和培养目标,教育体制改革等各个方面。邓小平教育发展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一、要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确立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邓小平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提出的战略思想,是邓小平教育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他反复强调,党的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他说:“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并且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突出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也是教育发展理论上的重大变革。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发展中国家办大教育,要振兴中华,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有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振兴中华的一个具体奋斗目标。1997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这样一个有12.5亿人口,却有几千万文盲的经济、科技、教育都较为落后的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非常艰巨的事情。我国的重要特点是人口多、底子薄,这也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这一基本国情和受其制约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教育发展的两个基本现状:一是教育的发展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教育整体发展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这两个基本的现状就构成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说,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基本因素。还在1977年,邓小平就明确指出,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20年。因此,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才能使我们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人才资源方面的优势。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生产技能和生产经验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经济发展的进程和速度。所以,从根本上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无论是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还是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数以亿计的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数以千万计的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取决于全民素质的整体水平的提高。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这就是说,要发挥我国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一些国家的经济腾飞历程已经证明,通过教育使人民掌握科学文化和现代科技知识,对国家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育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实现现代化的奠基工程,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必要条件。日本就是如此,在近代的明治维新中,就已把教育摆到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的位置,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从而加速了日本现代化的进程。在当代,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一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为何能成为经济大国,这与其高度重视教育,重视人才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是分不开的。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在1977年1月的施政演说中说:“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基本。”《日本经济新闻》曾发表一篇题为《资源大国——日本》的文章。日本历来被认为是资源贫乏、领土狭小的国家,何来的资源大国?其依据就是:日本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16人,相当于美国的20多倍,并且人们的平均教育水平较高,其具有高等文化程度的人数和研究生人数,每万人中所占的比例是我国的10倍多,所以其人才资源十分丰富。而且知识水平较高的人口密集之地,必是信息涌流之地,因此,日本的信息资源也十分丰富。这种高度注重教育,把对人的智力的不断开发、把人才资源看作是“资源大国”的资源,并不断地开发利用,可以说是日本经济腾飞的关键所在。日本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状况,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1995年,世界各国平均大中小学的入学率分别是22%、66%、87%。其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万美元以上的高收入国家,在全面普及中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大学毛入学率高达46.9%(而我国只有7.2%),人口预期受教育年限平均为14年,大学学历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接近20%(一些欧美国家超过30%)。而同一时期,我国国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为8年左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3年,只是略高于低收入水平国家的平均水平。1999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为70%左右,文盲率仍然高达10%左右,尤其是大专以上的比例不到4%,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些都直接制约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为了开发我国的人才资源,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人才资源素质的差距,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况且,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快,日新月异,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人类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方式。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等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正在迅速崛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任何民族、任何国家对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劳动者智力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先进的劳动技能的获得,一步也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

2.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要靠数以千万计的人才,这就是说,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必须依赖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由现代化生产和现代化社会进步的特点所决定,科技和教育的作用日益突出,教育越来越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逻辑结论。但是,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作为生产力的独立要素而存在,而是一种“知识的形态”上的生产力,即潜在的生产力;只有把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三个要素合理地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只有把科学技术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生产工具、劳动资料和劳动技能之后,科学技术才能成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不仅如此,依据生产力同质组合规律,生产力的诸要素必须在质上处于同一层次,相互适应,才能实行有效的组合,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这就是说,仅有先进的仪器设备,而无与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相适应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管理人员和劳动者,亦即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时,仍然很难形成现实的生产力。所以说,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只有依赖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培养大量的各个方面的人才(领导人才、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等),并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才可能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也才可能实现四个现代化。

从当代世界各国的情况看,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趋势。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突出的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由人来掌握的,而人才是由教育培养的,教育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为了提高国家竞争力,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教育,开发人才资源,提出了各自的人才开发战略。发达国家在此问题上大多采取两手策略:一是积极培养人才,二是努力吸引人才。1998年2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美国科学年会上提出,为了保持美国的科技优势,必须大力培养人才。为此,美国制定了“培训21世纪美国人”的计划。日本提出了“培养世界通用的21世纪日本人”的目标,并于1996年7月通过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提出强化人才培训以及加强独创性基础研究的新措施。欧盟于1999年7月发表的《2000年议事日程》明确要求:“将知识化放在最优先地位。”新加坡出台了“最大限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政策。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认为,在国际竞争中“引进人才是取胜的关键”。韩国提出要建设以科技知识为推动力的“头脑强国”。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高度重视国内人才培养的同时,还积极制定有关政策,在全球范围内争夺人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现在我国人口已经达到12.5亿,在校受教育的人数为2.4亿,这个成就是了不起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人才队伍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一支规模较大、门类较为齐全、整体实力逐步增强的人才队伍。到1999年底,我国各类人才(指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总量达到6075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914万人。经济和社会发展亟需的专业人才数量逐步增加,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提高较快,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格局初步形成。在21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当前我国人才资源状况还存在如下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才总量不足;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农业、信息、金融、外贸、法律、现代管理等行业人才严重不足;人才资源地区、所有制之间结构失衡;人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高层次人才紧缺,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偏低、短缺与积压现象并存;产学研脱节现象严重;竞争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各类人才的潜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等等。

必须清醒地看到,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在教育方面与世界各国的差距不仅仅在于教育的普及程度,更在于教育的水平和层次。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没有一定规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积累,就不可能建立知识经济的社会基础,也不可能有占据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优势。根据有关资料分析表明,1999年,我国每10万人口中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594人,比1990年增长了82.2%,但也只相当于我国一些周边国家五年前的水平,而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更大(美国、日本、以色列1995年分别为5046人、1943人和2742人),这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特别是在科技迅猛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的今天,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社会对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独生子女增加和高中阶段适龄人口高峰的到来,从而对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力争在“十五”期间使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总之,教育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大事,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只有教育事业发展了,才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科教兴国战略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思想的重大决策

科教兴国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邓小平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思想,结合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科技的发展及中国国情提出的发展战略。科教兴国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也是邓小平科技发展观、教育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类推荐
  • 公务员制度新解

    公务员制度新解

    本书是一部关于公务员制度的实用教材,内容包括公务员制度概述,职务与级别,录用、考核与培训,职业任免与升降,奖励与惩戒,工资、福利与保险,辞职、辞退与退休,申诉、控告及法律责任几个部分,适合广大公务员参考学习。
  • 我们台湾这些年2

    我们台湾这些年2

    关于真正的台湾,你又了解多少?这是我常常问大陆朋友的问题。我明白,对于很多大陆朋友来说,台湾往往只是一个空洞的政治概念;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台湾过去30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台湾普通民众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在这本书里,作者以一个台湾平民的视角,向您讲述三十多年来台湾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事件与小八卦。
  • 求真务实:通往中国现代文明社会2

    求真务实:通往中国现代文明社会2

    《求真务实:通往中国现代文明社会2》是《求真务实》系列丛书的第二部,收录了多位研究学者对中国社会转型、中国社会风气,美国网络、能源战略对中国的影响等方面系统分析、解读和建议。专著在研究方法上展现了青年研究学者多视角、多思路的特点,并本着科学严谨、求真思想的治学精神,从客观的角度剖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自北京大学、芝加哥制度经济研究中心等多位知名学者,对专著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 学思集

    学思集

    《学思集》按文章内容,分类编为:拔乱反正、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城市改革、乡镇企业、个私经济、对外开放和决策咨询等10篇。其中除拔乱反正篇内容涉及政治、理论、宣传、教育等方面外,其它9篇均专属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内容。
  • 公务员制度教程

    公务员制度教程

    一般来说,公务员是指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工作人员。在各国,它有不同的名称和范围。公务员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尽管它在各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都是实行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管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正日益完善。
热门推荐
  • 天使的钥匙

    天使的钥匙

    天魔之战一触即发,在个关头,王成被一位神秘女子盯上,告诉了他一件不得了的事,且看王成如何打败恶魔。新人新作,多多指教
  • 小强的法师系统

    小强的法师系统

    一个假正经的末日系统追求冒险之旅,少年系统带你飞。
  • 反派至尊

    反派至尊

    为什么反派就必须要输,为什么反派就是天命主角的陪衬,注意了,从现在开始反派要逆袭了……
  • 吴亦凡,我要赖你一辈子

    吴亦凡,我要赖你一辈子

    “喂,好歹也是同桌,说句话会死啊!”伊雪嚷嚷道。“再嚷嚷信不信我下课把你连课本一起扔出去!”吴亦凡头也不抬得说到。伊雪白了一眼,“切╮(╯_╰)╭,不就是长得高吗,我要是长你这么高的个,早把你拧成麻花了!”伊雪在心中愤愤地说到。好啦,这只是其中的小片段,我是新人,写得不好的地方多包涵啦!蟹蟹大家了!(九十度深鞠躬)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犹馀辜

    犹馀辜

    乌托邦,九十九世纪最繁华的生化城市,所有人类都梦寐以求的天堂,
  • 地理奇观未解之谜

    地理奇观未解之谜

    本书为少年课外阅读,补充少年知识的教学课外辅助读物。本书选取了适合少年阅读的关于科学奥秘的知识问题。
  • 帝王咒

    帝王咒

    轩辕一门一千三百余人惨遭灭门!我叫轩辕朗,我的梦想就是推翻这帝国,因为仇恨,我不希望再有这种事情发生,所以,我会尽量做一个好的帝王,我会统领百族,相亲和睦,如果有人要反对我,那么,只有——杀
  • 生化征服者

    生化征服者

    这是一个平凡的世界,有着一个不平凡的人,一场灾难,改变了他应有的命运,孤身于这世上,他是强者!
  • 小爷就是澜小箬

    小爷就是澜小箬

    自从澜小箬懂事以来,几乎身边所有的朋友伙伴,男的嫌弃他,女的调戏他。男:我说你一个男的名字起什么不好,偏偏叫个什么澜小箬,这下不仅长得娘炮,连名字都不像个男人。【你妹的,你们这些人就会说风凉话,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我名字这么容易改掉,小爷我还容你们这群小人在这里笑话,这名字可是我爷爷当年在我还呆在我妈肚子里时就已经决定了的,我懂事以来为换名字哭闹了几次无果,只好就此作罢。】女:喂喂,澜小受来嘛,过来好好让姐姐们调教你一下,放心,我们都会温柔的疼爱你的。【我靠,你们这些死女人,都说了小爷叫澜小箬,不叫澜小受,再叫错小心我XX你。老天啊,求你睁开眼赐一个男人,替我收了这些疯女人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