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应该多干工作,自加压力”,很多领导常对员工如是说。但是这样的话无异于一个推销员对顾客说:“你买这个产品吧,没什么坏处”,这显然是不够的。
一提到“压力”和“多干”两个词,很多人都会紧皱眉头。为什么呢?因为活在现代太累了,快乐和休闲简直成了奢侈品,而压力和繁重的工作常如影随形,任你怎么甩都甩不掉。并且还让你不堪负荷,无法逃避,亦无从很好地解决。这就是现如今很多人为什么身心疲惫的主因。
有时我也觉得人活得很不容易。很多人寒窗苦读数十载,盼着考上名牌大学,考上了之后又发现前途依旧渺茫,因为竞争太激烈,面对未来不知何去何从。结果,费劲千辛万苦找了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后,原以为可以喘口气了,终于可以享受人生了。熟料,工作也让人不堪重负,此时方知,现在人做什么都不轻松,都有压力。
2007年华为一名员工因过劳死而引起了人们巨大的反响。据说,华为一直奉行的枕头文化、狼文化,而这种文化的起源就在于残酷的生存压力。虽然华为的月薪不菲,但是每一个都要付出百分之二百的精力去工作。在华为,人人都是拼命三郎,人人都把所有的时间全部用在工作上,缺少运动,缺少活力,缺少生机,在这样一种氛围中,人没有压力也不会很健康。
这种压力固然让人感到紧迫和充实,但非我所提倡的。我觉得,人没压力也不好,俗话说,“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喷油”,没有压力,人就没有动力,便无从前进了。但是“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压力太多了也要学会释放,否则得到的会远远大于失去的,这也符合适者生存的道理。
在这里,我所说的“多干工作,自加压力”,并非像华为员工那样为了工作宁可牺牲健康,而是指要培养「主动」寻找工作的习惯,最有效的方法是挖掘对工作的兴趣和热忱,又或者自我制造「压力」,「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因为「热忱」和「压力」是股巨大的力量,它是行动的主要推动力,它好像是「火车的蒸汽」。要培养“主动”寻找工作的习惯,挖掘对工作的兴趣和热忱,又或者自我制造压力,“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因为“热忱”和“压力”是股巨大的力量,它是行动的主要推动力,它好像是“火车的蒸汽”。没有它,你就像一个没有了电的电池。没有它,你就像一个没有了电的电池。
常常有一些人,在工作中,缺少主动性,每接受一个工作时,总爱推三阻四,得过且过,把困难摆在前面,再向困难低头;更有甚者,上司布置一件工作,干了第一步,不是主动干完这件事,而是等上司来催,再干第二步,再催一下,再干一步,引得上司不满,有人甚至为此丢了工作。
这种不主动工作,不积极解决困难的人自然难以在企业中很好地生存下去。相反,那些善于多干的人就不一样了。因为多干就会多得,当然,得来的范围就大了,包括工作经验、领导的赏识等。可见,多干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每个员工都不要消极倦怠,在完成本职工作的时候,还要自己找些事做。
优秀员工就是那“多干”的人。从表面上看,他们比平庸者拥有更多的智慧、能力和机遇。但实际情况是,他们之所以拥有这些,是因为他们能在没有领导命令的情况下,主动挖掘自身潜能,从而慢慢拉开了与平庸者的距离。
小李是某商店的员工,一直觉得工作很轻松,因为他每次都能很快地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一次,领导让他把客户的消费记录整理出来,他又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完了。之后,他就坐在椅子上,一边喝水,一边看当天的报纸。这时,领导进来了,看了这个人一眼。然后一言不发地开始整理那些已经定出的货物,又将柜台等地方打扫地干干净净。
这件事让他感慨颇深,他从中意识到自己原来的行为有多么愚蠢,他明白了一个人不仅要将本职工作做好,还要经常多干一些工作,即使领导并未吩咐你去做。这一观念的改变,使他更加努力地工作,而且有时候当他看到领导在加班后,他下班后自愿留下来,陪同领导一起工作到很晚。他说:“没有人要求我这么做,但我认为自己应该留下来,在需要时为领导提供一些帮助。”虽然额外的工作占用了他的休息时间,并且没有任何报酬,但是,他非但没有感到压力增加了,反而还从中学到了更多的东西。一年之后,他的工作能力突飞猛进,他也最终得到了领导的重用。
此类的事情不胜枚举,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是这样在主动做事中得到了能力的加强,自然也重新树立了在领导眼中的形象,从而被委以重任,走上了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微软公司在中国的总裁唐骏就是这样走向成功的。刚进入微软的时候,唐骏在微软的12000名员工中,只是个处于底层的普通的软件工程师。
1995年,王志东带着自己研发的中文平台RichWin去美国与微软洽谈合作。没有RichWin,微软在中国很难推广,因为微软做不到中文系统和英文系统同时进行。唐骏听后感到此事的重要,但在研究的过程中他发现一个技术问题必须解决,就是切换代码。当时唐骏有一种想法,就是要设计出一个代码让所有的技术自动变换。但是这个问题无数的员工向领导反映过了,谁都知道问题在哪里,却都不愿面对困难,花大力气好好研究,找出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来。
在没有任何领导的吩咐下,唐骏主动地去挑战这一难题了。经过一番摸索之后,他将自己的解决方案给了公司的最高层,最后到了比尔·盖茨那里。
微软一直想处理这个问题,无奈没有主动请缨,但唐骏做了这个项目,并且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
后来,公司让唐骏组建了一个20人团队,让这20个人去教1900名软件工程师,让他们学会唐骏的引擎开发模式,从而培养一个尖端部队出来。而唐骏就是这个团队的领导者。
正因为毫无怨言地并且主动去解决问题,唐骏才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员工一跃而成为一个技术部门经理。
从上述的两个事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多干必然多得,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企业都有害无益。
多干工作,就是要求员工对企业有责任感,因为责任感必然会产生动力,一个有责任感的员工不可能不会尽心尽力的工作,根本不需要企业管理者再去施加什么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产生的动力才会有高效率,才会长远利于个人和企业的发展。可以说这种压力已经是隐性的,更是通过责任感而表现出来,因此它不会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厌离,不会使员工感到压力的痛苦,相反,它会使员工在努力工作中获得安慰和自豪,这就是责任感得到满足后的心境。
多干工作,有助于增长个人才干,能够提升你的专业水平。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真本事。工作能力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源于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实际的工作中,通过个人的努力,来把握工作规律,获得社会经验,增长实际本领。另一方面源于主动做事,在闲暇的时候,知道主动给自己施加压力,找些事做,或是和其他同事一起解决所面对的难题。
有时看到别人干某项工作,自己认为很简单,但一旦自己来做,可能会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这就要自己想办法、动脑筋、多摸索,这些多掌握了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工作能力,而你只不过是牺牲了一些休息时间而己,何乐而不为呢?
也许你会说,“一个萝卜就在一个坑里,给我这些钱我就干这些活;多干,干别人应该干的,那我岂不是很吃亏?”但是,在工作中不能过多计较个人的得失。你用“多干点”的付出换来的是珍贵的实践机会,这种“吃亏”不但合算,而且符合职业生涯的规律。所以说,所谓“多干”在某种意义上可能本来就是“应该干”,判断的原则是:“只要是单位和其他员工许可的实践,那就都是应该干的”;你一旦能够有这样的认识,形成开放的心态也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变化,希望每个员工不要总以“这不是我的分内工作”为由来逃避责任。“多干工作,自加压力”是你在给自己提供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你应将其视之为一种机遇,一种锤炼。若是有这种意识,当的员工考虑今天怎么过时,你已经走在他们前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