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37300000031

第31章 众说纷纭的传说、(3)

基督教本来只是犹太教的一个新宗派,最早的基督教徒大部分都是犹太人,因而各类福音书的记述无不受到犹太教的影响。《马太福音》之所以要把耶稣说成是犹太国王的后裔,是因为这样就能为这位神明的“救世主”披上合法的外衣,从而号召更多的信徒。后来,随着基督教在世界各地的广泛传播,为了把耶稣说成是全世界所有地方民众的“救世主”,只好再把他改成是上帝耶和华的独生儿子。然而,这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广大教徒心目中的上帝是威严神圣而又高尚纯洁的,他怎么会与凡间的女子生儿育女呢?于是,福音书又编造出“童女玛丽娅尚未出嫁便受圣灵感应而怀孕”的新说法,把耶稣变成了一个“神的儿子”。

学者笔下的耶稣形象也是众说纷纭。19世纪60年代之前,欧洲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分成了所谓“唯物主义”、“理想主义”和“自由主义”等诸种学派。18世纪之后,自由主义学派占了上风。正统派坚持耶稣教会神人两性说,非正统派排除神性,坚持人性。但作为具体人的耶稣说法并不一样。《新约》上说,耶稣的父亲约瑟是木匠,他本人也是木匠(或石匠)出身。可是,法国神学家和历史学家列南(Joseph Ernest Tenan)在1863年出版的《耶稣传》中认为,耶稣是一个普通人,农民布道者,有与人共同的感情。并称《新约》中关于耶稣的各种神迹都是反科学的,毫无根据。巴顿(Bruce Barton)在1925年出版的《不为人知晓的人》一书中则称,耶稣是一个经商能手,是现代商业的奠基人,他的座右铭应是:“从不抱怨,从不退却,从不认输,干!让他们嚷叫罢。”

这类例子还可举出很多。尽管其中有些说法未必有多少根据,有的甚至荒唐可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从教会资料还是从非基督教资料中,人们都找不出一个关于耶稣的统一形象。因为从现有资料看,历史上根本就没有一个所谓具体的耶稣存在。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作为一个抽象概念,耶稣的形象是有的,而且近两千年来一直为不少人所信奉。有人或许会问:既然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基督不存在,岂不是说连基督教的存在也成问题了吗?不然。基督教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它的存在与否与耶稣基督的存在与否并无必然联系。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历史是群众创造的,基督教作为一个群众运动也不是由个别人制造出来的。

有学者这样说道:“耶稣基督并不是基督教的创立者,相反,它是在基督教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传说中的虚构人物。”耶稣在历史上并没有其人其事,他的形象是后人编造出来的,是基督教会塑造出来的“一个没有生命的偶像”。

疑窦重重的新大陆“发现者”

哥伦布(Columbus)“发现”美洲似乎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哥伦布这个众口流传的人物,直至现在,在许多方面仍然还是一个谜。已故的福斯特在他的《美洲政治史纲》中,转引权威的拉美史专家喀尔蒂斯·威尔格斯和罗尔·德加合的话说:“我们不能确定知道他是什么时候生的,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出世,他的早年生活究竟如何,他的面貌怎样,他能不能读写,他最初登陆美洲究竟在哪里,也不知道他死后葬在何处。”美国历史学家艾·巴·托马斯在他的《拉丁美洲史》中说到:“哥伦布其人是一个谜……关于他的生平,很少能说得确切。”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发现”美洲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1年生于意大利城市热那亚。他的祖父乔凡尼·哥伦布是一个手工业者,在意大利经营毛纺织业作坊。哥伦布的父亲多米尼科·哥伦布在热那亚开设了一个呢绒作坊。哥伦布就诞生在这个作坊里。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从14岁起到海上生活,当过海盗。后来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与他的弟弟一起开始了从欧洲到美洲的航行。

但这种普遍说法却一直缺少证据支持。围绕哥伦布的身世这一谜题,世界一些国家的研究人员正展开一项大规模的DNA调查。人们期待着借助当代先进的基因检测技术,获得有关哥伦布身世的新发现。

对于哥伦布的出生年份,有学者认为应在1436—1451年之间。

哥伦布自己在1498年2月22日写的遗嘱中写道“我出生在热那亚”。在这份遗嘱中提到了一名热那亚商人,而这名商人的名字也在1479年的一起诉讼案件中出现过。在这起诉讼案件中,哥伦布被传唤为其作证,在证人宣誓证词和证明自己的身份真实的过程中,哥伦布宣称自己是热那亚人,居住在葡萄牙的里斯本。

一些历史学家发现哥伦布可能不会写意大利文,因为他的私人信件中使用的都是西班牙文。“西班牙说”还认为,哥伦布应该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人而且出身贵族之家。他在去世时被称为“哥伦”,这是加泰罗尼亚语。哥伦布的航海日记都是用拉丁语写的,而拉丁语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会使用的文字。

还有历史学家认为,哥伦布是躲避西班牙宗教迫害的犹太人,他为此不得不隐瞒身份。在当年的西班牙,即使改变了宗教信仰的犹太人也要被驱逐出西班牙。

哥伦布身世的另一个假设是希腊东部的希俄斯岛。当时在热那亚控制之下,他还曾说自己是“红土地的哥伦布”。希俄斯岛就是以它南部的红土出名,现在这里还有很多居民都姓哥伦布。

葡萄牙的历史学家则认为,哥伦布是因为出生地葡萄牙的Alentego有一个城镇名为古巴,后来才命名了美洲的古巴。还有更奇的说法——哥伦布原是一名法国海盗,但后来他试图掩盖自己这一身份。

不过,大多数学者仍坚持认为,哥伦布是意大利热那亚人。他的祖先早年定居在热那亚,后来哥伦布又在葡萄牙和西班牙学习航海知识,并长期在那里生活。当时,整个欧洲的民族迁徙一度十分活跃,种族的混合也非常频繁。意大利在当时的地位十分重要,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国家,近代欧洲的先驱和当时世界贸易的中心。其他国家深受意大利风尚的影响。意大利航海业发达,很早就发现了西非沿岸,到达了附近的一些群岛,后来的西班牙舰队只是在意大利基础上的“重新发现”。

意大利的科学技术当时走在西方的前列,后来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海上崛起,大量吸取了来自意大利的精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不分”的格局。这可能也是哥伦布的身世这么复杂无序的重要原因。但有学者肯定地说:“即便哥伦布不是意大利人,也有意大利背景,要推翻这个背景并不容易。”

但是,委内瑞拉历史学家埃尔马诺·内克塔里奥·马利亚却提出了另一说,他认为有两个“哥伦布”。他在1964年任委内瑞拉驻西班牙大使馆文化参赞期间,查阅了西班牙丰富的历史档案,继续进行历史研究。1978年4月19日,他在马德里“西班牙美洲合作中心”发表了题为《美洲发现者哥伦布是西班牙犹太人》的演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内克塔里奥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提出哥伦布不是意大利人而是西班牙的犹太人。他认为,“发现”美洲的是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西班牙马喀牙卡岛人;这是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上很古老的一个姓,取自犹太人家庭的祖姓。这个哥伦布不懂意大利语,只讲西班牙语。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同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搞混了。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确是意大利热那亚人,生于1451年,在地中海从事商业航行。但是,“发现”美洲大陆的不是他,而是西班牙的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

据说,第一个踏上美洲大陆的西班牙人还不是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而是另一个西班牙人阿隆索·桑切斯·德韦瓦尔,他大约在1481年就登上了美洲大陆,返航时还在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家中停留,后来在哥伦布家病死。他在去世前,把全部航海资料交给哥伦布。当时哥伦布家住桑托港。10年后,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才开始第一次航行,成为人们公认的发现新大陆的人。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搞不清究竟是哪一个哥伦布“发现”的美洲,所以,在一些介绍哥伦布的著作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哥伦布的肖像是一个胖子,有些肖像却是一个瘦子。19世纪末以前的智利邮票甚至把哥伦布画成一个留大胡子的人。由此看来,到底是那个哥伦布“发现”美洲确实值得推敲考究。

除此之外,美洲发现者这个问题上还有别的疑窦:真的是由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吗?有些学者认为,事实并非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而是有别的人先于哥伦布到达美洲。

1976年,美国拉特格斯大学语言学教授伊万·塞尔蒂玛在《他们在哥伦布之前到来》一书中,比较系统地研究并肯定了非洲黑人在哥伦布之前到过美洲这一论断。根据西班牙史料记载,1513年,西班牙人在巴拿马地峡发现一处印第安人住地有很多非洲人战俘。虽然这些非洲人是以什么身份又是怎样来到美洲的,人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他们先于西班牙人到达美洲。

1975年2月,美国斯密森研究所考古发掘队在美国维尔京群岛发现两具尼格罗人骨骼,地层年代在1250年左右,这表明至少在1250年已有非洲人生活在美洲地区。从洋流、风力、人力等技术方面证实了通过大西洋漂向美洲的可能性。

1969年,挪威探险家海尔达尔按照古埃及王墓壁画上的芦苇船样式,制造了取名为“太阳神一号”的木筏,从北非摩洛哥的萨菲港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西印度群岛的巴巴多斯。

北欧人在哥伦布以前到过美洲,这一观点在学术界也有一定影响。据考古资料和历史传说,北欧人9世纪时在冰岛、10世纪时在格陵兰殖民,公元1000年前后到达北美大陆寻找木材和捕鳕鱼。相传986年赫尔霍弗逊从冰岛航行前往格陵兰,被风吹向南方,发现几处新地方。1001年,他返回格陵兰,卖给埃里克森一只船。埃里克森乘船到了这几个新地方,分别命名为赫鲁兰(扁石之地)、马克(森林之地)、文兰(葡萄之地)。后来,冰岛人卡尔西弗里船长从格陵兰向南航行,据说到了巴芬岛、哈得孙海峡、圣劳伦斯湾、拉布拉多半岛等地,并试图建立殖民地。据说,1117年埃里克主教曾航行到文兰,并在此地住过一段时期。

1960年,挪威探险家英格斯塔德在纽芬兰北部海岸发现一处遗址,经碳14测定,大约是7—11世纪的遗物,估计是古代北欧人的居住地。1965年,美国耶鲁大学宣称得到一张由15世纪中叶瑞士僧人绘制的地图,该图左上角北大西洋中绘有一些岛屿,有“巴西”、“文兰岛”等地名。

另外,“中国人最先到达美洲”这一观点最初由法国汉学家德·吉涅提出,迄今已有200多年,尚无定论。近年的一些考古发现使得这一观点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1975年,美国潜水员在加州洛杉矶附近人工近海海底打捞起9件人工石器,美国考古学家经过研究后认为,这是中国古代海船遗留下来的石锚和附具,根据石锚表层的锰矿外衣推断,它们沉入海底已有两三千年之久。

一些欧美学者经过考证认为,大约在3000年以前,即中国殷商末年,中国人就已达到了美洲。在今天的墨西哥拉文塔地区发现许多具有浓厚商代文化特征的遗物和遗迹。从拉文塔土墩中挖出的石雕,以及至今仍保存在危地马拉博物馆的奥尔梅克赤陶头像,都是中国人的脸型。

他们还认为,奥尔梅克文明的兴起,与殷商的影响有关。史书记载,武王伐纣前,纣王曾把大军驻扎在“人方国”(今山东省),后来周公旦攻占“人方国”,当地殷军战败纷纷逃亡海外。殷商时代崇拜虎神,这种文化特征通过奥尔梅克文明还传播到了秘鲁,形成了有名的查比因文明,在今天秘鲁安第斯山上的神殿里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獠牙、狞笑的半人半虎石像。

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江南两处原始遗址中出土了花生种子,经14内测定,年代都在距今4000年以上。一些学者据此并结合越人造筏航海、宗教信仰、战争和迁徙等情况分析认为,石器时代的中国东南地区古部落,由于在战争中失败或太阳崇拜等原因,东渡太平洋,到达南美洲大陆,后来又将印第安人培植的花生种子带回了故地。但对于这两种因“石锚”和“花生”而引起的新见解,学术界有不同意见,至今仍处在争论中。有人认为,石锚的质料是灰岩,除台湾外,中国东部不产这种石料,因此它并非来自中国;还有人说它是18世纪末期在北美近海捕鱼的美洲华人的遗物。

关于究竟是谁发现了美洲,几个世纪以来,不同国家、不同职业的人们都为它吸引,付出过时间、精力、钱财甚至生命,但都未能解答这个复杂的问题。至今,它仍是个“谜”。

尽管谁是第一个美洲发现者争论复杂,但都无法掩盖哥伦布发现美洲的重要性。哥伦布的发现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开辟了大西洋贸易。此前,资本主义只是以西欧为中心的一个狭小区域;之后,哥伦布开辟的大西洋时代,第一次超越了西欧和欧洲的范围,到达了美洲。也由于大西洋贸易经济的诞生,最终发展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一位学者这样说道:“大西洋体系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范围的大资本主义体系。它为持续发展的资本主义提供了动力和开端。因此,怎么评价哥伦布的开拓意义和贡献都不为过。”

揭开伊凡雷帝父子死因之谜

伊凡雷帝·瓦西里耶维奇(1530~1584),即伊凡四世,他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沙皇,1533—1547年为莫斯科大公,1547—1584年为沙皇。伊凡四世3岁即位,母亲暂时摄政,却苦于大贵族们的横暴。当时各集团激烈争权、倾轧和谋杀,对伊凡四世性格的形成及其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1547年加冕称沙皇。

伊凡四世是个富有才智、英明能干之人,具有远见和坚定的目的性,在沙皇俄国的开国史上占有非常特殊和重要的地位。不过,他生长在阶级斗争和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极其复杂的环境中,自幼即养成意志坚强和冷酷无情的性格,有很强的猜忌心理,好激动,生性残忍,对贵族们镇压严厉。13岁时就下令处死了反对他的世袭大领主。传说他盛怒之下,竟然用手杖打死了长子伊凡太子,使人感到特别惊骇和恐怖。“雷帝”(“恐怖的伊凡”)的外号由此而来。

同类推荐
  • 写轮眼纵横三国

    写轮眼纵横三国

    铁马卷起了风沙,血泪堆积得天下,只为守护心中的人。黄沙百战一去不复返,挥刀断剑战死稳江山,犯华夏者,虽远必诛!身负诅咒之眼,我愿用这双眼睛看破虚无,打破命运的桎梏!
  • 安歌行

    安歌行

    公冶仰起头望着云隙里散出的冷凉日光,微微眯起了眼,唇角弧线冷厉,清冷的嗓音在风里断续破碎:“苏祈年你还真是绝情。”——我的征途是九州
  • 君临天下之刘宋风云

    君临天下之刘宋风云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东晋末年,朝廷已是风雨飘零,内有门阀、流民和五斗米道之乱,外有五胡十六国虎视眈眈。风起云涌之际,刘裕从社会最底层强势逆袭,最终成为南朝宋王朝开国之君。
  • 重生之学霸在三国

    重生之学霸在三国

    21世纪有志青年意外穿越到战乱纷飞的东汉末,成为丁原的苦逼儿子,托身成官二代的文艺青年当面对曹黑子,刘跑跑,和孙策碧眼郎等群雄,又如何在夹缝中生存……
  • 诛元路

    诛元路

    赵府门房的儿子沈润,亲眼看着赵府被灭门,母亲惨死眼前,沦为乞丐后,意外救下昏迷倒地的朱元璋,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旅程,就此展开......
热门推荐
  • 情封远古

    情封远古

    穿越是偶然还是必然?神话时代的神仙都是仙风道骨一本正经的么?神话时代的凡人都是封建死板食古不化的么?
  • 时光电影院

    时光电影院

    这是个系列故事,每个章节都是自成一体的小故事,以某一个人或者几个人为主,而每一个故事之间又相互串联,密不可分,每个故事的主角都可能是另一个故事里的配角或者背景,就像每个人也都是他人故事里不可或缺的要素。在阿榕的记忆里,那是一场很大的火,伴随着烟,但他们却说,那只是燃烧的几张作业纸;老中医说,“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走的时候不要哭,只要没哭,以后你就不会再生病了”,但阿策终究还是哭了;多年前,蚊子与小雄看了一场奇怪的电影,兴高采烈回来的他们,却被家人训斥,那里根本不会播放电影……10个无法解释的奇妙现象,10篇奇幻而难辨真假的秘密记忆……
  • 明天你好,请多多关照

    明天你好,请多多关照

    微小说,大约一万字。一个名为冷语的小女孩和另一个女孩雨中璃的偶然相遇,扯出许多事来。冷语永远的离去了,但雨中璃还在。她,会好好活着,连着冷语那份。
  • 世子的侯门悍妻

    世子的侯门悍妻

    上一世她是宅斗戾悍妻,却免不了家破,被人报复毒瞎眼,夫君另娶他人,她悍然休夫,流产而亡,前一世他是个被夺走世子位的侯门嫡子,错信骨肉亲情,临死才幡然醒悟。两个人重生归来,她本想着随心所欲的重新来过,却被前世所救小叔子十里红妆不放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星恋靡宝:樱花树下

    星恋靡宝:樱花树下

    她来到A市,原本是来找寻那个他,谁知道楚梦轩闯进了她的生活,那个他和她相识后,她却不爱他了,可他却固执的爱着她,而她爱上了楚梦轩……
  • 捭阖的梦

    捭阖的梦

    人的一生中有无数次的梦,有搞笑的、悲伤的、惊悚的等等,现在我就把这千奇百怪的梦写下与你分享。
  • 生化世界

    生化世界

    在这个世界,没有任何进化,人类想要活下去,依靠的只有自己手中的武器,自己的体力,速度,以及活下去的毅力,加油吧,明天一定要活下去。
  • 神佑异世

    神佑异世

    他是一个世界的神王同时也是另一个世界的创世神,他是个管理者又是一个创造者,就在他打算创造一个新世界的时候,遇到了他始料未及的事情,所有的努力,一切的汗水都付诸东流,所有的一切将会怎样发展,请关注神佑异世。
  • 唯我独尊之十神使

    唯我独尊之十神使

    即使是人类也有未知的领域,五个科技顶尖城市,却不道危险一直笼罩着
  • 诛天反派

    诛天反派

    正派主角:“我是气运之子,你不能杀我。”曹玄:“可我是个反派,不杀你不配做反派。”正派主角:“……”曹玄:“既然你不说话,那我就当你认命了,为了感谢你的牺牲奉献,我会替你好好照顾你心爱之人。”意外穿越到异世修武世界,曹玄下定决心要做一个人挡杀人、神挡杀神的反派角色,看他如何睥睨天下,成就自己的反派传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