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康熙下令撤藩,是有一定武断的成分的。康熙以为撤藩令一下,三藩必然拱手就范,不会从中阻拦,更不会叛乱。这是康熙的自信之处,所以当吴三桂举起反旗的时候,清廷猝不及防,竟没有一点军事准备。反观吴三桂,一面和朝廷派来的官员虚与委蛇,蒙蔽康熙;一面调兵遣将,积极准备起兵,表现得非常老谋深算。
清朝裁撤三藩的决定彻底粉碎了吴三桂“世镇云南”的幻想。为了自保,吴三桂暗中指使其党羽向撤藩使者请愿,要求停止撤藩,继而又以各种借口拖延时日,与心腹将领密谋叛乱。在吴三桂看来,云南虽偏居一隅,却经过自己十几年的经营,此时兵精粮足,而他的党羽则遍布各省,如云南十镇大帅、贵州提督李本深、四川总兵吴之茂、陕西提督王辅臣等,只要起兵,这些人必然响应,而清廷开国老将所剩无几,康熙乳臭未干,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吴三桂还想到,儿子吴应熊虽然在北京,但其是额驸,况且自己实力强大,“朝廷必不杀,以为之招”。
吴三桂还让他的党羽们以“九天紫府刘真人”的名义宣传自己是“中国真主”,为反叛大造舆论。在经过一阵精心的准备后,吴三桂决定铤而走险,他杀掉朝廷任命的云南巡抚朱国治,自号“周王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令部下“蓄发,易衣冠”,举兵反叛于云南。
为了出师有名,吴三桂还拉出了“复明”的旗号。发兵之前,他率领部下祭扫被他亲手杀害的桂王,在桂王陵墓前,他“恸哭,伏地不能起”。起兵反叛之后,他发布檄文,指责清朝是“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号召天下汉人要“共举大明之文物,悉还中夏之乾坤”。
起兵反叛刚开始的时候,形势一片大好,叛军接连攻下贵州、湖南,气势如虹,各地的一些起义队伍也群起响应,如四川之郑蛟麟、谭弘、吴之茂,广西之罗森、孙延龄,还有陕西的王辅臣、河北的蔡禄等也先后纷纷响应。在吴三桂看来,自己的军队的战斗力远远胜过清朝朝廷的八旗军,他举起反清的旗帜,更可以争取广大汉族士民的支持。就指挥才能而言,年轻的康熙皇帝又决非自己的对手,他以为自己就可以稳操胜券了。
但吴三桂起兵,貌似顺利,其实隐伏着几个重大不利。首先,吴三桂以“反清复明”为号召,是站不住脚的,他在老百姓心目中大汉奸的形象早已确立,他引清兵入关,甘愿做马前卒,手上沾满了农民军和汉族人民的鲜血,他骗杀明永历帝朱由榔的场面还历历在目,这就使得他不得民心,即使一直坚持反清复明的一些士大夫也不肯与吴三桂同流合污,顾炎武就曾坚拒为吴三桂写檄文。其次,吴三桂即使在云南养精蓄锐多年,跟清廷实际控制的地方相比,毕竟是偏居一隅,以一隅抗全国,无异于以卵击石。再说,吴三桂年事已高,虽然其本人具有一定的指挥才能和威望,但和年轻气盛的康熙相比,毕竟稍逊一筹。果然,后来吴三桂一死,叛军群龙无首,很快就被清军各个击破了。
占据湖南之后,这时吴三桂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使得朝廷赢得了足够的时间来调兵遣将。攻占岳州之后,吴三桂自以为凭长江之险,可以和清朝分庭抗礼,其本人也做着割据南方的美梦,所以面对属下的建议,他既没有“疾行渡江,全师北向”,也没有“下金陵,扼长江,绝南北通道”或“出巴蜀,据汉中,塞淆函自固”,而是分兵湖南、江西、湖北,逐地争夺一些战略价值不高的城镇。这就贻误了战机,给了清朝政府以从容布置反击的时间。
清廷连续接到吴三桂举兵反叛的消息之后,朝廷上下都震动了。大学生索额图趁机建议康熙杀掉主张撤藩的大臣,以便同吴三桂罢兵和解。但康熙拒绝了这一请求,并且主动承担责任,认为撤藩是自己决定的政策,不能因为吴三桂举兵,就诿罪于大臣,况且杀掉大臣也并不能解决问题,西汉的七国之乱就是证明。汉景帝杀了晁错,却不能使叛军放下武器,这样做只能起到示弱于敌的作用。后来,康熙回忆说:“忆尔时唯有莫洛、米思翰、明珠、苏拜、塞克德等言应迁移,其时并未言迁移吴三桂必致反叛也,议事之人至今尚多,试问当时曾有言吴三桂必反者否?及吴逆倡叛,四方扰乱,多有退而非毁,谓因迁移所致。若彼时诿过于人,将令议言应撤者,尽行诛戮,则彼等含冤泉壤矣。朕素不肯诿过臣下……岂因吴三桂反叛,遂诿过于人耶!”正是在这紧要关头,康熙表现出了一个成熟政治家的风范,自己承担责任,从而团结了朝堂上的不同势力,为一心打败吴三桂的叛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吴三桂的贻误战机相反,康熙迅速从初期失利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调兵遣将,运筹帷幄,遏止了吴三桂前进的步伐,形成了暂时相持的局面。康熙调遣八旗劲旅占据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荆州,并把荆州作为征剿吴军的前线大本营。同时,他任命多罗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大将军,与将军多罗贝勒察尼、觉罗朱满等一大批满洲八旗及部分汉将前往荆州,然后,由荆州挺进常德,以逼叛军。康熙命令有可能受到叛军攻击的地方做好警备,特别是保证朝廷的东南税赋地区不被侵犯,尤其后来耿精忠叛变,吴三桂企图同耿军打通一气、合力攻打江西时,幸亏清军早有准备,使叛军的阴谋受挫,把耿军限制于浙赣交叉地带,不得向长江伸展,从而有利于清军各个击破。
在对敌人的策略上,康熙始终把吴三桂作为主要敌人,而对于其他人,不管是同谋,还是胁从者,均根据具体情况加以不同对待,动摇分解敌人,最大限度地孤立吴三桂,加速消灭敌人的进程。整个平叛过程中,康熙剿抚并用,取得了很大成效。比如,尚之信胁迫其父尚可喜,也加入了反叛大军,但康熙对待他从来没有放弃,不断地晓以利害,封官许愿,同时也不放松正面战场的进攻,后来尚之信果然动摇,倒戈向吴三桂,可见康熙策略的灵活。值得一提的是,平南王尚可喜始终没有反叛朝廷,坚决反对吴三桂的所作所为,并建造“尽忠楼”以明志,直到病死,受到清廷的抚慰和优待。
康熙的这些部署,及时有效地遏制了叛军的前进步伐,但“三桂蓄力已久,天下皆震其威声”,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四川巡抚罗森、提督郑蛟麟、总兵谭洪、吴之茂等据四川叛附三桂,孙延龄叛于广西,耿精忠据福建反,后来陕西提督王辅臣、广东尚之信也相继反叛,给清廷造成了巨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