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66600000069

第69章 考前问题防患于未然(2)

在学生时代,学习才是我们的最大责任。然而,感情却是需要时间去培养、经营的,所以不要急于在此时做任何决定。面对朦胧的感情,我们不妨先从做朋友开始,让大家都专注于学习,不至于因感情的变化分心,又有可以相互理解的异性朋友,生活、学习将因你的理智而变得更顺利。

让老师满意不是我们的学习目的

在老师的心目中,学生可以分为好学生、差学生、听话的学生和难管教的学生……

同样,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也有个按等级排列的顺序:有最喜欢的老师、比较喜欢的老师、没有什么感觉的老师等。

对老师的不喜欢绝不是对老师的冒犯,因为人是感情动物,只要一接触,就会自然产生好恶的情感。

常发生的情况是,你不喜欢这位老师,连带着也会不喜欢他讲的课。你在课堂上会不由自主地产生逆反心理,讨厌他的声音,讨厌他的教学,讨厌他对你所表达的关心。如果这样的情况继续发展,逆反的情绪愈演愈烈,最终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困扰,老师很平常的言论和举动,你会认为是老师故意与自己作对,师生关系急剧恶化,厌学情绪空前高涨。

但是,有些同学的情绪太偏激。如果不喜欢某个老师,出于对这个老师的反感或恐惧,一上这个老师的课就开小差,因为他不愿意看到这个老师,不愿意听他的声音。

程程今年高一,他的数学、英语成绩都不错,只是语文成绩不稳定。他的语文老师是一个急性子的女老师,身为语文组长,她特别想让所教的学生都学好语文。

有一次,在课堂上,老师连着两次提问,程程都不会,老师一下子急了,把程程过去的“罪过”加上现在的,全都数落一通,整整批了他半堂课,当然语言也有过头的地方。

从此以后,程程一见到语文老师就又讨厌又憎恶,无论语文老师大声呵斥谁,程程都觉得受不了,都觉得是在指向自己。终于,在期末考试前一个星期,他逃学了,在街上逛,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个老师“狰狞”的面目。后来程程不仅不上语文课,索性连其他课也不上了。

像程程这样产生过激反应、拒绝上学的学生一定是个别现象,但如果你遇到这样的老师,是不是有意无意地不好好学这门课了呢?你对这门课的兴趣是不是受到妨碍了呢?相反,如果你喜欢这个老师,你是不是上课就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呢?实际上,学生学习不可能不受老师的感染,老师对你的态度会影响你对某门课的学习也是正常的。

然而,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应该明确,我们是为了谁学习。

同学们心里一定要清楚自己是为了谁而学,不要以为不学这门课就是对老师的报复。有这种想法的同学大多数都认为自己学习是为老师而学。如果老师对他好,就信心百倍地学,学习热情也倍增。他们非常崇拜老师,因而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

可是,同学们还小,难免会犯错误,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要求严格的老师就会批评他。这时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为老师而学习,就会产生对老师的偏见,以为老师对你不好,因而就不愿意学习这位老师所教的课。

一般情况下,同学们不会无缘无故就不喜欢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当有的同学说“我不喜欢英语”“我不喜欢物理”等,其实那只是学习兴趣问题,因为没有一个人天生就厌烦知识。

所以,同学们要把老师和学科分开,要认清一点:你是来学习知识的,对老师的印象可以有好坏之分,但老师所教授的知识没有好坏之分;你可以离开老师,但不可以离开知识;你可以拒绝老师,但不可以拒绝知识。

只要想清了这一方面,就可以更好地学习,进而把“不喜欢”变为“喜欢”。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找老师好好谈谈,或以书信的方式与老师交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让老师有机会了解你,并把他的想法告诉你。

这样就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师生沟通,进一步消除学生对老师的偏见。

学生还应当清楚老师不会因为被某个学生排斥,就失去教书的资格,你可以提意见,但却无法改变你们的师生关系,他还是教他的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果你是一个聪明的学生,要做的不是去改变老师,而是去改变自己,使自己尽快适应老师的教学。如果一味排斥老师,整天牢骚满腹,损失最多的还是学生自己。

其实,这是一种学习心理的调节过程,只要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态度,改变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就一定会有所收益。

面对你并不喜欢的老师,要设法去想象他的优点,他的长处,做善意的理解,你会逐步接纳并喜欢上你的老师。老师很凶,说明他认真,难道你喜欢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吗?他讲课不清楚,可能你还不适应他的语言,其实老师讲的内容还是很有价值的;他长得很难看,说明很有个性,很多有个性的人都相貌不佳;老师责怪你,批评你,说明他重视你,对你特别关注……

作弊,一失足成高考恨

考试作弊的现象在学生中相当普遍。在学生中甚至有这样一句话:“考试不作弊,来年当学弟。宁愿没人格,不要不及格。”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比考试更重要的是做人,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人品。”考试作弊,可能会得到高分,但一定会失去尊严。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应凭“本事”,而不能靠作弊。诚实做人体现在各个方面,同样体现在考试上。如果考试不及格,可以补考,但做人如果不诚实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高考如黑云压城般来到我们头顶,这种压力是人生中难得一遇的。当这种压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个别考生的“动作”就“变形”了。

他们在成绩面前贪图虚荣,为了取得高分不择手段抄袭作弊,他们企图以作弊这种非正常的方式挤过高考这座“独木桥”。虽然可能会取得高分,但失去了最为宝贵的东西——“真”。

作弊真的那么有效吗?事实并非如此。作弊如同偷盗,抄袭会使你心跳加剧、神经紧张,时时有一种负罪感;因为紧张,又常常使你抄错地方,这时往往又后悔不迭。

试想,在这种心态下,能取得好成绩吗?与其考前贼头贼脑地“拷贝”、心存侥幸地幻想、忧心忡忡地等待、慌慌张张地偷看,做这种“大海捞针”式的准备工作,还不如考前周密制订复习计划,并严格执行这一计划,满怀信心地走向考场。

把精力放在作弊的准备上,结果多少宝贵的复习时间就这样浪费了,到头来是“扁担没扎,两头打滑”,“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考试作弊有很多原因,我们主要就其主观上的错误认识进行一下分析。

1. 对一些作弊行为存在模糊认识

有同学认为高考不考的科目是可以作弊的;帮助同学作弊不能算是作弊;作弊行为可以谅解(尤其是差生);甚至有同学认为作弊是“英雄行为”,表明自己敢于向权威(考试制度)挑战……可见,让同学们明确何为作弊是很有必要的。凡是考试中不真实地表现自己或使他人不真实地得以表现的行为都是作弊行为。

2. 强烈的虚荣心所导致

学生具有强烈的成人感和自尊心,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在伙伴和成人中获得一定的地位。与此同时,他们的价值观念尚未成形,价值取向不够准确,往往以得到同学们的羡慕和尊重、老师的表扬为最大光荣,由此产生虚荣心。

面对考试成绩,优等生希望锦上添花,中等生希望一展拳脚,差生不贪图虚荣,却希望摆脱同学、师长的冷遇。于是,必要时刻,只要有机会作弊,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达到目的的“捷径”。

3. 存在侥幸心理

学生作弊难道不怕被当场抓住吗?怕,可他们有时会毫无道理地认定某些事情,正如买彩票的人总觉得大奖是自己的,乘飞机的人总认为飞机失事与自己“无缘”一样,作弊的同学总认为自己能逃过监考老师的法眼。

4. 被环境所污染的跟风行为

很多学生的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还明显不够,在活动中表现为感情用事、易受暗示、轻易改变决定的特点。许多同学开始考试时,并未想过要作弊。然而一旦考试中发现有同学作弊,而监考又不够严时,就会一改初衷,加入作弊者的行列。

这些都需要学生自身加强自我管理,从意识上认识到作弊的危害,踏踏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地考试。

高考是一次特殊的成人仪式,它不仅要测试以上内容,更要测试你的综合素质,测试你近20年的整个人生状态。假如你作弊了,你就失去了一次检验自己的最好机会,你就看不清自己,你的前20年的“人生检验报告”就存在着种种虚假的信息,当你凭借这些虚假的信息去建设自己的未来时,毫无疑问会出现很多问题。生活本身的惩罚比卷面上的惩罚要严厉得多!

一个人从上学起直到走上社会,一生要经历无数场考试。在学校里,有各种测验、期中期末考试和升学考试。走上社会,考试也不轻松。既有自学考试、研究生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学历水平考试,也有司法考试、会计师、经济师考试、职称外语考试等职业资格考试,考试仍然是竞争和淘汰的主要手段。所以,“考试人生”的说法也许并不过分。既然要经历如此多的考试,可能一次作弊成功,但却不可能次次都有“好运气”。

考试作弊,是学生学习的大敌,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表现,若不提高认识,加以改正,还会影响自己的一生。我们知道,真与假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假易造,真难求,假可以乱真,假可以丧志,意志稍微薄弱的人,就会被假所诱惑,会因一时造假的得逞而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就会丧失进步的机会,最终又会被假所抛弃,成为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假”人。

考试作弊是一种不诚实、不道德的行为,它的危害不仅在于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

同类推荐
  • 青年必读-时间的观念

    青年必读-时间的观念

    有人调查了100位世界名人的成功经历,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们的成功经历并非按照一般的成功模式进行,在成功者眼里,时空限制并不能左右他们。
  • 工薪族理财必上的十六堂课

    工薪族理财必上的十六堂课

    本书根据不同的理财阶段,通过简明通俗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示例,介绍了六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理财之启蒙篇,主要介绍了工薪族为什么要理财,以及理财的重要性。第二部分:理财之初级篇,介绍了一些简单的理财知识。第三部分:理财之低级篇,告诉工薪族开源与节流的重要性。第四部分:理财之中级篇,介绍了几种存钱的技巧、银行卡的一些使用常识与技巧。第五部分:理财之高级篇,从理财的几个投资类型方面讲理财。第六部分:理财之终极篇,介绍投资房产的一些知识、购车知识,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商。
  • 教你能说会道

    教你能说会道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是一部论述说话艺术的实用著述。书中用生活中大量常见的整合告诉读者:如何把话说到他人的心坎上,如何会说打动人心的话,如何使自己的谈吐风趣逗人,如何巧言他人为自己办事。
  • 见利思义(中华美德)

    见利思义(中华美德)

    《论语·宪问》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见利思义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义和利问题,讲的是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义,一般地是指合乎正义和公益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利,就是指物质利益。见利思义,不是一般地反对“利”,而是指见到利益,应首先想一想符不符合道义,该取的可以取,不该取的不应据为己有,即义然后利,亦即孔子说的“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 读《坛经》学生活

    读《坛经》学生活

    我们的佛经是第三种文化,怎么说呢?三种文化指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中国佛教文化,而我称佛经为第三种的中国佛教文化,乃因其文法不太像中国文法。譬如《妙法莲华经》或《华严经》根本不是使用中国文法,有些印度倒装句仍掺杂其中,但我们看久也习惯了,蛮能接受的,但是注意看它的思想,那个意境就是印度的意境,虽然文字是中国字,内容却是印度的。所以我说它是第三种文化、第三种语言,既非中国的,也非印度的。而这部《六祖坛经》例外,这是中国的语言,同时也是中国的文法。
热门推荐
  • 擎天战尊

    擎天战尊

    老魔重生,追寻长生!逢黄金盛世,遇天地大劫,布精妙神局,破无尽杀戮,携神笔,战天下!原来,天地尽在局中……
  • 做人越简单越好

    做人越简单越好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不伪饰自己:外圆内方,坚持自己的底线;不苛求自己:做人有性格,做事有风格;不放弃自己:不可有傲气,不能无傲骨;不强迫自己:制定规则而不是遵守规则;不欺骗自己:做独一无二的自己等。
  • 逆转时光之原来

    逆转时光之原来

    关昕陪闺蜜选婚纱,却再次与他相遇,他穿着燕尾服依旧帅气,而身边却站着一位穿着定制婚纱的女子。她痛苦的逃离,他却步步紧逼。邀请她为他的婚礼致辞,搬到她公寓的对面,逼她当他的合约女友。从来没有忘记过他的心,越来越不受控制……此文短虐,也会有小温馨,看前自备板蓝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

    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别惹白小白

    别惹白小白

    白小白是个被画在手心上的简笔画小人儿。怎么逃?是要做个追求自由的人?还是安心的做朱子怡的狗腿子?
  • 铁憨憨的修真旅程

    铁憨憨的修真旅程

    全球灵气复苏,世界开始变的奇妙起来,一个莽撞的铁憨憨,在其中独领风骚,骚操作满满
  • 总裁大叔,爱你不容易

    总裁大叔,爱你不容易

    她,一个豪门大家族背后的穷人,孤傲而坚强,他,一个豪门企业总裁,游戏人间的花花公子。为了商业利益,而不惜娶了一个他不爱的女人。第一次相遇,他,一个31岁的已婚男人,对17岁的她一见钟情。再次相遇,她因为父亲的去世而在酒吧买醉。”他以为是她给了他幸福……
  • 夜晚中的小天使

    夜晚中的小天使

    她们,白天是天使,晚上是恶魔。他们,始终是让人看不懂的恶魔,唯一不变的就是宠着她们。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直到步入婚姻的殿堂,他们之间有过误会,有过分离,甚至差点死亡,他们兜兜转转,却还是等到对方。直到某一天,她问:“你为什么要和我在一起?”他笑了笑,随即说到:“我们是一类人,我不和你在一起,难道等着你去祸害别人吗?我们这几个恶魔不是绝配吗?”小包子出生后,便问他的爸爸,“你什么都听妈妈的吗?”“不,白天,我老婆说了算。晚上,我说了算。”她,从不委屈自己,有仇必报。也是她,拯救了陷在绝境的他。她是他生命里的一束光,却也是他12岁所认定了的人。
  • 我真的吞噬无敌

    我真的吞噬无敌

    《超火爽文》一不小心就穿越了,还穿越成宗门少主,急,在线等,我是按部就班的继承宗主之位,纵横一方,还是逆天崛起,征战天下?江辰皱眉说道:小朋友才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