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一般喝葡萄酒来配菜。葡萄酒有很多种类,大体上分为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配餐的原则大致是:“白肉配白酒,红肉配红酒。”也就是说,白葡萄酒大多用来搭配海鲜以开胃,红葡萄酒则在吃肉时用来佐餐。其中的意思是:味道清淡的食物要配清淡的酒,味道浓厚的食物要配浓厚的酒。不过,这也并非一概而论,同样的葡萄酒也有甜淡之分,如何搭配可以依据个人的口味。比如说,用清淡的红酒来搭配白肉(海鲜或鱼),也是可以的。
外交官告诉你
“醒酒”的艺术
有的主人直到客人上桌后才开启瓶塞开始倒红葡萄酒,其实这是不对的。红葡萄酒适合在室温(约25摄氏度)状态下饮用,应提前1~2小时开启软木塞,让酒接触到外部的空气,充分“呼吸”一番,这个过程有个很形象的名称叫“醒酒”。也可以把酒倒在专门的醒酒器(肚大颈细)里醒酒。白葡萄酒则只有冷饮才能品出它的味道和香气,用冷藏或加冰块存放20分钟左右的白葡萄酒搭配鱼或海鲜,是一种绝美的享受。
有的代表团到了国外后,对主人“抢先”品酒的行为感到非常不理解,认为自己的身份、地位都比对方高,何况还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按理应该由自己品尝第一口酒。尤其是当在座的还有中国方面的领导时,就更不太能接受外国人先品酒了。
这里有个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
在国内,喝酒时为表示尊敬,主人会让在座的客人首先品尝,至少也会彼此推让一番。而到了国外,品酒是主人的专利,这也是外国人的一种礼貌。在他们看来,主人理应为客人献上最纯正美味的好酒,如果酒的口感不好,是绝对不能让客人喝的,因此才要第一个品酒:如果开启的是好酒,主人便会点头示意服务员可以给客人倒酒了;如果酒的品质有问题,主人会马上要求服务员换酒。
喝葡萄酒并非中国人的传统,所以到了国外,即便对酒一无所知,你也不用感到不好意思或者尴尬。如果请客的是你,记得叫上一位懂酒的朋友,或者让客人中精通葡萄酒的人代你品酒就可以。我在国外请客时,通常会请在座的法国人代为选酒和品酒,对方通常乐意效劳。
外交官告诉你
品酒的方法
品酒时先要看看酒的标签,看看葡萄是哪一年收成的,酒的名称和产地是什么,核实是否是自己要的酒。接下来,往酒杯里稍微倒一点酒,晃动一下,根据酒的挂杯情况判断酒的黏稠度。然后举起杯子,观察酒的颜色是否漂亮,再闻闻酒的香味,最后喝一小口品尝。
说到葡萄酒,法国的葡萄酒在品质上被认为是世界第一,其中产自勃艮第和波尔多地区的红葡萄酒更是闻名于世:勃艮第的酒浓烈厚实,波尔多的酒优雅细腻,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高级葡萄酒,成为法国葡萄酒业的两大支柱。
酿造葡萄酒的方法据说是罗马人传给高卢,即现在的法国地区的,而法国独特的气候和适度干燥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栽种葡萄。能大量出产高质量的葡萄,才能酿造出高品质的葡萄酒,因此,法国葡萄酒逐渐蜚声世界,甚至比葡萄酒的原产地--意大利酿制的葡萄酒还要好。
我在法国的时候,发现在法国家庭中,葡萄酒、香槟、白兰地等几乎常备不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法国人除了用酒佐餐,还以酒入菜。不同于我们在做菜时偶尔加一点料酒调味,在法国大餐中,由于所加入的葡萄酒的品质差异,而会使一道菜的价格出现天壤之别。
一道酒焖子鸡的价格
酒焖子鸡是法国人非常喜欢的一道菜,从字面上说,这道菜的做法就是用葡萄酒来炖鸡肉。在炖煮的过程中,酒精会持续挥发出去,葡萄酒特有的香气和香味渗入鸡肉中,能使鸡肉无比鲜美。通常情况下,一只鸡大概需要用到一瓶或两瓶葡萄酒。
一只鸡的价格在不同的地方差异不会太大,但因为用到了葡萄酒,酒焖子鸡的价格便比普通的鸡肉菜贵出许多。据说,依据所用葡萄酒品质的差异,这道菜的味道和香气会截然不同。因此,同样是一道酒焖子鸡,如果放入的是昂贵的葡萄酒,价格出现成倍的上涨,也就不足为奇了。
餐桌上的突发状况
生活的丰富多彩就在于总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突然发生。哪怕在餐桌上,也经常会出现种种“意外”,比如突然被呛到、噎到,突然想打喷嚏、咳嗽等。尤其是对于那些初次吃西餐的人来说,类似因为不会使用刀叉而发出巨大的声响、冒冒失失地泼洒了汤汁等更是常见的失误。
那么,应该如何应对餐桌上的此类突发状况呢?
最重要的是保持镇静,尽量不要使周围用餐的人感到不快。当你吃到不合口味或难以下咽的东西时,应该镇静地用餐巾或手遮住嘴,轻轻地把它吐到纸巾上,放在一边,尽量不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如果你不小心把酒水、汤汁一类的东西洒了出来,尤其是打翻了碗碟等,若是只洒出一点儿,可以用纸巾吸干垫盘里、桌上的污渍,麻烦的是把桌子、椅子都弄得很脏,或是溅到邻座的人或自己衣服上--发生这样的“事故”,必定会“惊动”主人和其他客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慌乱地收拾打翻的餐具,或是用餐巾、纸巾努力地在桌上、身上擦拭,真是狼狈不堪。
弄洒汤汁之后
如果发生这样的状况,我的应对之道是:先向“受害”的客人以及主人道歉,然后根据情况,巧妙地说几句自嘲的话,比如“看来这汤可真够美味的,连我的衬衫也想来一点”,同时小心地用餐巾或纸巾清理桌面和椅子,把洒在衣服上的汁液吸干--通常情况下,只要你是无心的,主人和客人都不会太介意,坐在你身边的人还会主动帮你收拾,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显得太窘迫,镇静从容地收拾残局就好。
不过,在一些西方国家,主人用来招待客人的桌布的面料非常昂贵,必须用专业的方法加以清洁。如果你把这样的桌布弄得很脏,一定要主动把它送到洗衣店里清洁干净;如果打碎了主人的餐具,也应该主动予以赔偿。这样得体懂礼的客人才能受到主人的欢迎。
此外,如果就餐过程中突然想打喷嚏或擤鼻涕,绝不能“肆无忌惮”地大声进行,这会显得很粗俗,也很不卫生。如果想打喷嚏,请用手或餐巾掩住嘴,把头扭到一边侧身进行;擤鼻涕最好是去盥洗室,或者先跟邻座的人说句“对不起”,然后侧转头用纸巾擦拭。不要产生太大的声响或动静,以免引起其他就餐者注意,影响他人的食欲。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正式的宴会上,应该避免吃下类似蒜、洋葱、韭菜这样容易使口腔产生异味的食品,这会使你在席间面对面地交流时变得不受欢迎。万一不小心吃下了这样的东西,或者因为身体状态不佳而口气不清新,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救场”:
外交官告诉你
去除口腔异味的方法
◎喝一点加了果汁的冰水。
◎喝一点茶水或咀嚼几片茶叶。
◎嘴里含一小片柠檬。
◎用专用的漱口水漱口。
有的中国人喜欢随身携带口香糖,饭后嚼一片来清洁口腔,但在正式的场合,这样做会削弱你的职业感--穿着西装嚼口香糖,看上去有点儿不伦不类。如果情况不是太严重,建议你还是喝点儿茶水或含一片柠檬,既简单又有助于消化。
旅行小贴士 中国人与欧美人用餐习惯的区别
◎有的人喜欢在就餐过程中抽烟,在国内还有“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的说法。但很多国家都对抽烟有严格的限制,尤其是在美国,即使在饭店的可吸烟区,要抽烟也必须征得同桌人的同意。
◎一边吃饭一边接打电话在国内比较常见,但要是商务会餐,这么做就不合适了。除非在等非常紧急的电话,在就餐时最好将手机关闭;即使要接电话,也要先跟周围的人说对不起。
◎中国人吃饭时不太使用餐巾,即使餐桌上备有餐巾也喜欢把它压在盘子底下。对欧美人来说,餐巾则是用餐时的必备品,他们入坐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桌上的餐巾拿起来放在膝盖上。
◎在吃有骨头或刺的食物时,中国人喜欢把不吃的东西吐在餐桌或地板上。而欧美人大多只在野餐或十分随意的聚餐上才这样做,他们通常会把骨头等放在碗中或盘子的一角,这样服务员更换盘子时就能把“垃圾”清理掉了。
◎中国人饭后大多杯盘狼藉。而欧美人对于餐桌的整洁、卫生有很高的要求,桌布一般直到饭后依然保持得很干净,如果不小心在吃饭时弄脏了桌子,也会用餐巾等盖住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