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70600000004

第4章 疗愈分裂的灵魂(1)

阴影和角色

因为内心满是伤痛,而与之相关的感受和情绪都被压抑着,所以灵魂分裂为两个部分,自己不愿看到或感觉到的部分被称为阴影,而自己可以接受的部分被称为角色。

阴影包括早期的童年经历,这部分实在太过痛苦,以至于当事人根本不想主动回忆。阴影包括人类全部的痛苦和恶念,人们的生活在一种无意识的层面上被这些痛苦和恶念操控着。

角色是自我的一部分,将它展现在外人面前自己会感到很舒适,也愿意将它展现出来。然而为了从别人那里得到自己内心渴望的接纳与认可,就需要不断地完善这个角色,相信如果能使自己“可爱”起来,就会获得爱。凡是喜欢这个角色的人都会变成自己的朋友,而讨厌这个角色的人就是自己的敌人。

角色是一副面具或伪装,目的是为了掩饰痛苦和愧疚感。我们相信如果可以掩饰自己的痛苦,就会更有吸引力,有价值感,并且更加值得被爱。然而,面具只是一个谎言,伪装和假象。带上它只会使自己尝试去做不是自己的人。这副面具是不真实的,并且很不坦诚。当感受到伤口的疼痛时,它还会对别人说:“我很酷,我没有受伤。”

阴影和角色都无法体现自我真实的面貌。

他们都扭曲了真我,仅仅呈现出其中的一部分。

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灵魂才能回到合一的状态,自我的真相才能展现出来。

除非卸下这副面具,否则很难找到隐藏在面具背后的真我。其实最开始,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大部分都是面具与面具之间的关系。但是如果面具脱落或消逝,迟早会在其背后找到真实的自我。通常说来,面具背后并没有什么美好的景致。

每个人的面具的背后都是痛苦、恐惧、愤怒、愧疚、忧虑或者妒忌等等你所能想到的这些东西。它后面藏着一个痛苦的灵魂,每个人都是如此,无一例外。

阴影和角色每个人都有。阴影是 “邪恶”或“阴暗”的部分;角色是 “善良”或“光辉”的部分。事实上,阴影和角色只是夸张或扭曲的自我体现,并不能代表真我,它们只是呈现出自我的一部分。而只有当阴影与角色结合,灵魂回归合一的状态,才能开始获得自我的真实感知。

受伤的小孩

受伤的小孩是阴影的另一个称呼。阴影本身是相当简单、稚嫩又天真的,因此将阴影形容成一个小孩会更容易让人理解。阴影是自私的,它充满恐惧、愤怒、苛刻的态度,很容易抱怨和生气。它总认为自己不够好,觉得自己不配得到爱。就像一个受伤的小孩。

每个人都曾经是受伤的小孩,所以在与人互动中很容易觉察到他人内心的受伤小孩。比如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孩子,如果其中哪个孩子受了伤,总是可以判断得出来的。

如果将阴影看作一个小孩,就更容易理解伤痛,因为大家都知道不管一个小孩怎样努力表现自己,他真正想要的只是爱而已。事实上,这也就是阴影想要的。阴影创造出了角色面具,尽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爱和接纳。但不幸的是,这面具不起作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恐惧中产生的任何东西都无法带来爱。

角色面具的确会吸引一些人来到自己的身边,然而面具一旦脱落,这些人就离开了。他们所能给予的最好的东西就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爱。可是当他们看到面具背后那张因为愤怒、悲痛而受伤扭曲的脸,他们就会离开,而原来的伤痛变得更加深重了。

角色面具根本无法达到当初制作它的目的。制作它的目的是为了带来爱,可是这招完全无效,只好把它摒弃。最终可以认识到,爱只能来自于内在,我们不可能在外面找到它的。

受伤的念头和行为

受伤小孩内化了某种关于自己的错误念头。这些念头就像是一部电脑的操作系统,所有的程序都在这套系统的平台上运行着。

大部分的念头来源于自己的愧疚感和无价值感。它们都在以一种或另一种方式表达着这样的信息:“我是不值得被爱的。”例如,一种念头可能是“我是愚蠢的”,另一种可能是“我是丑陋的”。

这些念头带来了后续的行动,这些行动要验证性或补偿性地针对这些念头。换句话来说,不是将这种念头彰显,就是尽量证明它是错的。

例如,我认为自己很胖,一种行为就是让自己变得更胖;不然就不惜一切代价,竭尽所能让自己变瘦,这样我就戴上了一个面具--我是很瘦的。在这个寻找爱和接纳的过程中,我甚至患上了厌食症或者暴饮暴食而患上其他各种疾病。如果我相信我是愚蠢的,那么我的行为可能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尽量让人看不到自己(验证行为);或者坐在第一排、特别显眼的位置,努力表现自己,以此赢得老师的赞许(补偿行为)。我甚至可能将这种强迫性行为带到成年时代,最终碌碌无为或成为一名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如果是前者,我会辍学,日后连一份工作也保不住;如果是后者,我可能精通多个领域,获得一个又一个博士学位,就为了证明自己值得被爱。

不是强调自己的主要念头,就是找个方法掩饰它;不是把伤痛写在脸上,就是戴一副面具以自己的方式把不足掩藏起来。假如真想治愈伤口,就要卸下这副面具。每个人都需要时间来觉察伤痛、体会真情流露。如果认识不到面具衍生出来的念头,就无法改变自己的行为。如果看不到在它背后的愧疚和无价值感,就没有转化这个念头的可能。

不相信自己的谎言

所有人都依赖面具,原因是以为如果他人真的知道自己内在的愤怒、悲伤、恐惧、悔恨和愧疚,自己就会遭到拒绝。于是就把受伤的情绪掩埋在灵魂深处,以确保别人看不到。

这个伪装装得太像了,以至于自己都开始相信自己就是如此。如果透过面具来观察自己的生活,是发现不到任何伤痛的。已经拥有宽敞的住房,漂亮的伴侣,令人羡慕的工作,聪明的孩子,数目可观的银行存款,还有什么可奢求的?

这副精细的,紧紧包裹的面具会在一段时间发挥作用。也许是一年、五年,也可能是二十年。然而,面具上的裂痕迟早会出现;隐藏在灵魂深处的潘多拉魔盒早晚都会开启。亲人去世,遭遇车祸,人际关系遇到了重大挫折,都会真实地戳到痛处,幼年时留下的伤疤被揭开了。

一旦潘多拉魔盒被打开,所有的妖魔鬼怪都跳将出来。犹如《变身怪医》中的哲基尔医生见到海德博士,又像是鸡蛋男孩从墙上摔下来,跌得粉身碎骨。伪我就此崩溃了,而面具也开裂并露出了后面那张扭曲的脸庞,大声责骂、百般抱怨。

精神分裂症疗愈了,立在角色和阴影之间的铜墙铁壁最终消融了。通过墙上露出的洞,可以看到也可以听到自己的伤痛。

不再继续否认伤痛,也不再假装自己的生活完美幸福。破裂处透露出光来,伤口被揭开了。

我常说,这一生我只遇到过两种人:承认自己伤痛的人和否认自己伤痛的人。我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一生中一次都没有疼痛过的人。

正如尼罗河不是埃及的一条河流一样(即使是,也是因为它是一条国际性的长河,仅有一段经过埃及),否认实在不是什么高明的做法,或许这会让你付出一生的代价。我们不要迂回地从心到大脑,而是可以节省大量时间直接到痛处去治愈它。凡是这么做的都可以得到治愈;而不这么做的则不能得到治愈。简言之,只有卸下面具,才能开始治愈伤口。现在,你愿意卸下面具,呈现真实的自我吗?你愿意成为一个有缺点的、会被伤害的、真实的人吗?假如你愿意的话,疗愈就可以开始了;否则,从前的循环还将继续。这就是转换之旅要求你做到的,有时候甚至会更多。

隐藏在面具背后的墙

当卸下这副面具,就会碰触到伤痛。这样的情况不适用于一位有某种不良嗜好的人。如果对某种东西(食物、酒、药片、性等等)上瘾,就会想方设法寻求它,以麻痹自己或者转移对疼痛的注意。但这种“修补”的方法只能暂时起到作用,因为接下去就需要更多的东西来“修补”自己的疼痛了,并且需要的次数也会越来越多。

这样下去的话,上瘾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无论多么努力的去掩盖这些上瘾的欲念,最终非常明显的、自我毁灭性的行为还是会产生。生活会变得极度不正常,最终导致崩溃。而这些上瘾的人也会变成需要帮助的对象。

幸亏有了宽恕12招,对于大多数瘾君子来说它是有帮助的。但是停止上瘾只是恢复的第一步。真正的治愈需要直接面对上瘾行为背后的心理痛苦,而不是仅仅是“戒除”,因为上瘾的产生正是为了转移对伤痛的关注。现在如果不再迷恋某种东西,就不得不面对着伤痛,逃避伤痛是不能剔除导致上瘾的原因的。

瘾是立在自己和伤痛之间的一面墙。如果要戒除上瘾,就必须努力推倒这堵墙。否则,就会回到原来迷恋的状态。真正的治疗就永远不能开始。

请记住,上瘾仅是众多否认伤痛的其中一种形式,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多种形式:埋头工作,迷于赚钱,沉溺于电视或者整天上网等等。任何事物只要让人占据了头脑,远离了内心,就是一种否认伤痛的工具。不断寻找新的嗜好或强迫工作的方法来代替旧的方法,只要不愿去感知疼痛,就总是会有办法的。我们会树立一面墙,并把疼痛隐藏在墙的后面。

上瘾导致的严重后果迫使我们必须要卸下面具,并且不想再去找另外一副新的带上。

疗癒本身也可以是一副面具,我们用它来掩藏痛苦,并建造一个心灵的港湾。

如果我们想得到痊愈,我们就必须阻止打造一副新面具的想法;必须自愿地袒露脆弱无助的自我。然后我们可以开始拆除这面墙并且看到我们的伤痛。

认识到我们的伤痛并直视伤痛,就是通往疗癒之旅的第一步。

与伤痛邂逅

一旦不再忽视伤痛,就可以开始了解伤痛形成的原因。先以问题“我为什么受到感到疼痛?”作为开始。这个问题的简单回答就是因为受过伤,所以会感到疼痛。每一个人都有很多伤痛。有一些是表面的,有一些是深层次的;有一些是近期的,有一些在童年时留下的,还有些是从娘胎里带来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带着前世的伤痛,这要归于上辈子的原因了。

进入伤痛的一个方法是问:“现在什么伤害自己最深?”例如,三个月之前,你的婚姻破裂了,另一半搬出了你们的住处。这就是近期的伤痛。但是在那个伤痛背后会有另外的伤痛存在。例如,你和一个女人结婚,这女人就像你的母亲那样苛责你。所以你不仅仅经历着婚姻破裂的伤痛,你也在经历着母亲曾经带给你的伤痛。又如,你最年长的孩子可能吸毒,逃学,叛逆情绪严重,就像你年轻的时候。如果你认识到儿子的行为触发了你对于以前的自己的愤怒,那么你对他生气的严重程度就不会让你感到震惊了。

每一种伤痛都可以回溯到核心伤痛。如果确定想要疗愈这些伤痛,对核心伤痛的理解和对它的反应是极其重要的。

核心伤痛

核心伤痛通常导致某种愧疚或者无价值感。这里有一些核心伤痛的例子。

抛弃(身体和精神方面)。包括父母死亡或患病,或因父母离异而无法尽责,服兵役,吸食毒品或酒精上瘾等等原因。

背叛(信任建立后,又被摧毁)。包括监护人的感情矛盾,情绪不稳定,原因包括父母精神或身体上的疾病。

虐待(身体上,精神上,性方面,礼节方面)。

乱伦(情感上的,肉体上的)。包括缺少恰当的距离感,或者由父母,兄弟姐妹及其他家庭成员的不恰当行为。

限制,囚禁,控制。

缺少自由/太多自由。

童年缺少欢乐或在孩童时就被迫承担成人的义务,需要照顾父母或兄弟姐妹骄纵,宠溺,期望值不高,被过度保护。

骄纵,宠溺,期望值不高,被过度保护。

危险/缺乏安全感(身体上的或精神上的)。

负罪感,承担本不是自己的职责(因为父母或兄弟姊妹的死亡或患病等)。

出生时的创伤,先天缺陷,早产。

幼时的重大疾病。

意外怀孕。

被父母拒绝,例如:患有产后期抑郁症的母亲。

被兄弟姐妹伤害。

不断地遭受父母或重要人士的羞辱,挑剔,嘲讽,责怪。

一些伤痛可能来自于父母,兄弟姐妹,其他家人或某位重要人士。一些伤痛可能来自一个全然陌生人或只是因为命运波折。

伤痛分为母亲伤痛和父亲伤痛。母亲伤痛包括来自母亲的过多,过少,或不恰当的关注;父亲伤痛包括来自父亲的过多,过少,或不恰当的关注。

同类推荐
  • 温文尔雅的文明礼节

    温文尔雅的文明礼节

    温文尔雅的文明礼节内容包括:接电话的文明;与父母和谐相处;与爷爷奶奶和谐相处;尊重、关爱老年人;微笑面对他人;维护环境讲文明;文明是一种习惯;文明故事;文明礼貌创奇迹;记得别人生日;发言应讲礼貌;演讲过程的礼仪要求;教室里的文明;拜访的礼节;行为举止要文明等内容。
  • 三千年来激荡人心的发家史

    三千年来激荡人心的发家史

    莎士比亚说:“历史就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回顾中国历史上那些风云人物的发家之路,那些值得我们去回味的人和事,你会看到,历史真的就在我们身边。《三千年来激荡人心的发家史》选取大量影响中国历史的杰出人物,通过对每一位人物发家历程的精要归纳和分析,让我们领略到他们独具特色的个性、敏锐的商业意识、各不相同的经营谋略、不屈不挠的开拓精神,找寻到实现我们心中财富理想的各种各样的成功之路。
  • 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没有不带伤的船

    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没有不带伤的船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
  • 人生是一场修行

    人生是一场修行

    人生在世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每一个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意义和痕迹,而这种意义和痕迹是其他人无法取代的。于是,《人生是一场修行》的作者王丽丽精心写了这样一本凝聚人生智慧的书,提炼并且汇聚了把握人生的哲学道理,充分利用人生的智慧箴言,并且将之与故事有机结合,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展示出来,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之余获得更多、更有益的启迪。作者希望,读者能够通过对《人生是一场修行》的阅读,学会从容地应对人生中的种种问题,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同时,更希望在读者未来的人生中,多一些成功,少一些懊悔;多一些精彩,少一些落寞;多一些积极,少一些懈怠。
  • 好习惯·卖火柴的小男孩

    好习惯·卖火柴的小男孩

    成也习惯,败也习惯,习惯大于天。很多事情,我们做一次也许不习惯,但是只要反复去做,终究会成为我们的习惯。很多成功的人,从小就拥有好习惯,所以说这些习惯成为了他的品质,促进了他的成功。《卓越青少年成才励志馆:好习惯·卖火柴的小男孩》是一本讲述好习惯的书,拥有无数关于习惯的小故事,《卓越青少年成才励志馆:好习惯·卖火柴的小男孩》从学习、做人、生活、品行等各个方面讲述了拥有一个好习惯对我们的人生多么重要。
热门推荐
  • 万年历程

    万年历程

    2020年新世纪中二少年,二次元忠实粉,斗罗大陆忠实粉。
  • 珩温

    珩温

    温柔永远想象不到自己会爱上这个偏执又阴狠的男人,温柔从学生时代就幻想自已以后会嫁给一个善良,爱笑,眼里有光的男孩子,他们平淡却又浪漫的生活。可乔斯珩打破了她所有的幻想。他不善良,也不爱笑,眼里没光,因为他的眼睛里全是她。“温温,我疼。”“温温,给我抱抱。”“这就是我,你害怕的我。“别不要我,行么。”........“你为什么不要我们的孩子。”“我以为你是爱我的,原来你还是这么讨厌我,讨厌我们的孩子?”“你走吧,我再也不想见到你。”........“温温,好久不见。”我好爱你,一如既往。
  • 观弥勒菩萨上兜率天经题

    观弥勒菩萨上兜率天经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暗雷玄灵

    暗雷玄灵

    故事发生在一个异界大陆,几个主人公们为了同一个目标,汇聚到同一个地方;上演着神奇的事情......
  • 末世之萧萧

    末世之萧萧

    我叫萧萧,姓萧名萧!她不过是个感叹人生如此的高智商学生,当面迎来了突然的末世?!按小说大纲,本有精神系异能,又有先天传承,虽然都不怎么靠谱……更有每一本小说主角的标配——神秘身世!可为什么是力量型异能?到处都是奇怪的设定?空间呢?金手指呢?男主呢?!!陌辰泽:“咳咳,那个……”蓝风:“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不许早恋!”两人:“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恶魔天使:花心男友大战呆萌妹纸

    恶魔天使:花心男友大战呆萌妹纸

    当天使遇到恶魔他们会蹭出怎么样的火花呢?血色床单,冰冷的房间,腐烂的尸体,一切一切都是她,抢走了我的幸福,抢走了我的孩子。
  • 飘(共2册)(英文版)

    飘(共2册)(英文版)

    《飘(共2册)(英文版)》是一个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爱情故事。小说的主人公斯佳丽·奥哈拉是美国佐治亚州一位富足且颇有地位的种植园主的女儿。父亲杰拉尔德是爱尔兰的移民。刚到佐治亚州时,杰拉尔德身无分文,靠赌博赢得了塔罗庄园的所有权。于是就开始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创业,编织着他的美国之梦。直到43岁的时候,他才和芳龄15的埃伦——一个东海岸法国移民的女儿——结了婚。杰拉尔德心地善良,但脾气暴躁,而年轻的妻子则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严格的道德观念。她亲手操持着整个庄园的日常事务,甚至还为庄园里的黑奴看病,接生。因此,夫妇俩受到周围白人庄园主的尊敬,也深得黑人奴隶的爱戴。女儿斯佳丽在这种环境中慢慢长大了。
  • 店里小魔女

    店里小魔女

    人生是什么,就是在你活了很久以后,等了很久以后,突然发现,原来自己都忘了最初的意图,我还是那个我吗》
  • 能珠之次元之战

    能珠之次元之战

    在未知的领域,能量的变化对世界产生了畸变的影响,为稳定次元平衡,古老的能珠监察者开启了守护稳定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