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571100000013

第13章 深情

通常情况下,情与智好像水火不容——情浓则智弱,多智便寡情。魏晋名士却既长于思又深于情,王弼还为情理兼胜进行哲学辩护:“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王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

因为有了逻辑理性,人才不同于动物;假如只有逻辑理性,人就可能等同于机器——今天大型计算机在逻辑推理上甚至超过了人。过度理性不仅让人成为冷冰冰的动物,而且让人的生命力竭尽干枯;唯有深情才能使我们体验到人生的大喜与大悲,才能使我们走进存在的深度,才能使我们感受到生命卑微与崇高,领略人生的丑恶与壮丽。

当王伯舆登上江苏茅山,悲痛欲绝地哭喊“琅邪王伯舆,终当为情死”,当“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世说新语·任诞》),魏晋名士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开心地笑过,我们悲伤地哭过,我们真诚地爱过,我们本真地活过……

1.年在桑榆

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世说新语·言语》

王、谢两家是东晋最显赫的士族,是东晋前中期政治经济的主宰者和垄断者。谢安的胸襟气量一向为人称道,时人认为他“足以镇安朝野”。在淝水之战前后,他那副镇定自若的神情,使人觉得天塌下来有他来顶,人世间任何变故都难以扰乱他内心的宁静。

可是,这则小品中的谢安像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原来他是那样多情,也是那样容易动情。与朋友聚散别离是人生常态,这种事情也使他一连几天闷闷不乐,以至要跑到朋友那儿寻求安慰。文中的谢安酷似多愁善感的书生,完全没有自我调控的能力。

有一天,谢安对书圣王羲之说:“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哀乐”本来包括悲哀与快乐,但这里它是个偏义复词,侧重于指人悲哀的情绪。“人到中年”是生命的重要关口,刚刚告别青春的激情岁月,已经能够望见人生的夕阳晚景,“人生苦短”的感受特别深切,对亲友的生离死别分外敏感。青年时期可以少不更事,老来以后可以万事由天,而中年是社会的中坚,肩负着家国成败兴衰的重任,所以这个年龄的人精神特别紧张,心情也特别容易烦躁,更要命的是中年人在外面还要装出一副轻松坦然的模样,人们更多地看到他们的成熟老练,很少去触摸和体会他们的脆弱柔情。“男儿有泪不轻弹”,大家平时只看得到男儿的笑脸,“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中年男人特有的孤独,“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是中年男人特有的渴求。谢安“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的心情可能还不便于对太太倾诉,幸喜他有王羲之这么个好朋友。他们有相近的家族背景,有相近的文化修养,有相近的社会地位,当然也有相近的负担烦恼,因而他们对彼此的哀乐能莫逆于心。

在谢安的朋友圈子里,王羲之算得上难得的诤友,他多次提醒谢安“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但这次对谢安倾吐的苦恼深有同感:“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斜照在桑榆树梢,常用来比喻人的晚年。这里要稍加说明的是,王羲之“桑榆之年”在今天只能算中年,他本人还不到六十岁就病逝,与谢安对话的时候大概五十左右的光景。年近桑榆自然容易感伤,王羲之只好靠音乐来排遣苦闷,宣泄忧愁,而且还老是怕儿辈们少不懂事,破坏了自己陶醉于音乐的“欣乐之趣”。儿辈们大多“少年不识愁滋味”,哪能理解父辈们“伤于哀乐”的苦衷?

在重要的政治场合,谢太傅镇定自持,王右军现实清醒,可他们在私生活中又是如此儿女情长,到底哪一个谢安、王羲之更为真实呢?其实,二者综合起来才是他们的“真面目”。

魏晋士人既达于智也深于情,王、谢二人正是精神贵族情理并茂的人格标杆。

2.木犹如此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世说新语·言语》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在孔老夫子看来,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悟道和得道,要是早晨能够悟道得道,晚上死了也毫无遗憾。可到了魏晋,儒家的“道”成了人们怀疑甚至嘲讽的对象,嵇康公开宣称自己“非汤武而薄周孔”,坦言“老子、庄周吾之师也”,并以“六经为芜秽”,以“仁义为臭腐”。儒家的仕、义、道、德通通都不值一文大钱,它们甚至是个人生命的桎梏。思想的权威一旦动摇,精神的锁链一旦解开,人们的思维便日趋活跃,情感也日益细腻丰富,我们不再是作为一种伦理的存在,人成了不可重复的特殊个体。既然孔孟之“道”不值得追求,个人的生活就格外值得珍视,我们的生命更值得留恋,所以人们对自己的生老病死特别牵挂,“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王羲之这句名言喊出了魏晋名士的心声。

这则小品中桓温的感叹,便是对王羲之名言的呼应。

文中的“桓公”就是东晋权臣桓温,他总权戎之权,居形胜之地,很长一段时间专擅朝政,是东晋中期政坛上呼风唤雨的人物,随便举手投足都能叫江左地动山摇。他曾经放出“豪言壮语”说,此生纵不能“流芳百世”,也一定要让它“遗臭万年”。一生志在收复中原,为此前后三次统兵北伐。文中这次“北伐”指太和四年(369)伐前燕,与桓温做琅邪内史时间相距约三十年。金城在今江苏句容县北,当时属丹阳郡江乘县北,地当京口(今江苏镇江)与丹阳(今江苏南京)要冲。琅邪故址在今山东临沂,东晋时其地久已沦陷于异族,成帝在丹阳江乘县侨置南琅邪。桓温咸康七年(341)为琅邪内史时出镇金城。“十围”中的“围”是计量圆周的约略单位,即两手拇指和食指合拢起来的长度,也指两臂合抱的长度。十围柳树直径大约三尺,径长三尺而不朽的柳树极为少见,“皆已十围”是约略或夸张的说法。

桓温原本一赳赳武夫,《晋书》本传称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猬毛磔”。东晋士族一向轻视武人,桓温求王坦之的女儿为媳,还被其父王述骂作“老兵”。真没想到,连这样雄豪的“老兵”对自己生命也如此依恋。当他北征前燕途经金城,看到自己三十年前手种的柳树已大到十围时,不禁感慨万端地叹息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边说边拉柳树枝条,眼泪不由夺眶而出。柳树已由当年细枝柔条变成现在的老枝拳曲,“十围”参天,种柳人更由青春年少变成白发皤然,世上一切生灵都逃不脱老朽的宿命。桓温从昔日手种柳树的变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和未来。“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八字之中,既有大业未成而英雄迟暮的感伤,更有岁月不居而人生易老的喟叹,它不仅展露了桓温精神世界的丰富,也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执着与留恋。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成了后世的成语名言,庾信《枯树赋》就以此为典:“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桓温这句名言之所以能够打动一代一的代读者,是由于它在对岁月匆匆的无奈与感伤中,表现了对自己一生的珍惜与回味。

只是“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稍嫌沉重,陆游老来的喟叹更加迷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年轻时喜欢展望未来,老来后乐于回想往昔,抚摸满脸的皱纹,翻翻过去的照片,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青春的生命恰似朝霞满天,我们一定要拼尽全力让它光彩夺目,这样,老去的日子就会像陈年老窖,让你的一生回味无穷。

3.一往有深情

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世说新语·任诞》

桓子野(子野是桓伊小字)兼具军事干才和音乐天才,《晋书》本传说“伊有武干”,在决定东晋命运的几次大战中屡建奇勋,并以军功拜将封侯。他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清谈时又出言机敏常屈座人,特别是对音乐有极高的天赋,史书称他“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他是东晋的笛子演奏家,是音乐史上有名的“笛圣”。《续晋阳秋》载,袁山松也有很高的音乐造诣,将北人《行路难曲》歌词进行润色,又对原有的曲调进行加工,每当酒酣耳热便歌此曲,听者莫不痛哭流涕。起初,谢安外甥羊昙善唱乐,桓子野善挽歌,袁山松喜歌《行路难》,时人把它们并称“三绝”。

子野有勇有谋有情有趣,是东晋士人中一位难得的奇男子。

这篇小品说桓子野每次听到清歌,就要喊“奈何”“奈何”!谢安知道后感叹道:“子野可算得一往情深!”

这里还得先掉书袋,解释一下什么是“清歌”。“清歌”通常指清亮的歌声,如晋葛洪《抱朴子·知止》:“轻体柔声,清歌妙舞。”古人在诗文中经常说“清歌绕梁”。有时也指无乐器伴奏的歌唱,古代诗文中经常说“咏诗清歌”。当代个别学者认为该文中的“清歌”即挽歌,这种解释有点牵强附会,在训诂上和文献中都难找到证据,就个人有限的阅读范围看,迄今还没有发现谁说过“清歌”即“挽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解释呢?这可能是对古代文献的误读。东晋学者葛洪说南方人哭丧模仿北方人的哭法,《艺文类聚》收《笑林》这样一则佚文:“有人吊丧……因赍大豆一斛相与。孝子哭唤‘奈何’,以为问豆,答曰:‘可作饭。’孝子哭复唤‘穷已’,曰:‘适得便穷,自当更送一斛。’”唐长孺先生怀疑孝子哭丧唤“奈何”、唤“穷”,是洛阳及其近郊的一种哭法。《世说新语·任诞》篇载,母亲下葬时阮籍也“直言‘穷矣’”。其实,“奈何”是常用的感叹词,不只古代北方哭丧时唤“奈何”,各地人遇上悲喜之事都唤“奈何”,意思是“无可如何”“无可奈何”“怎么办呵”等。另外,《古今乐录》说“奈何,曲调之遗音”,一人唱众人和以“奈何”。

由于桓子野本人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每次听到清歌时便唤“奈何”,是因为歌声深深地打动了他。“清歌”并不限于哪一类的歌,无论是欢歌还是悲歌抑或挽歌,只要它们清亮悠扬都能拨动他的心扉,使他不由自主地喊“奈何”“奈何”!当然,魏晋名士一般都喜欢唱悲歌和听悲歌,嵇康在《琴赋》中说:“称其材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正如钱锺书先生所说的那样,当时“奏乐以生悲为善音,听乐以能悲为知音”,而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生死之痛,正如王羲之所说的那样,“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魏晋士人个体的觉醒,使他们对生死特别敏感,名士们往往通过对死的哀伤,来表现对生的执着与依恋。袁山松是与桓子野同时的另一音乐家,他出游“每好左右作挽歌”。

当然,魏晋名士不独对生死敏感,他们对自然景物、人世沧桑同样会触景生情,引发他们对人生意义的探寻,对生命短暂的感伤——

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世说新语·言语》)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世说新语·言语》)

王戎丧儿王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世说新语·伤逝》)

“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正是王戎“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的回响,他听到清歌“辄唤奈何”,正表明他的情感极为丰富,也表明他对音乐的感受敏锐细腻。“魏晋风度”的本质特征就是智慧兼深情,桓子野为人足智而又多情,他堪称“魏晋风度”的理想标本。

“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逐渐由特指变为泛指,由“一往有深情”凝缩为“一往情深”,而“一往情深”至今仍是使用频率极高的成语,子野参与了我们民族情感本体的建构。

4.子敬首过

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云:“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世说新语·德行》

王子敬即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书圣王羲之第七子,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二王”。《晋书》本传称他“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门第、才华、气质、风度、财富,一个男人希望拥有的王献之样样都有——除了他的爱情和婚姻生活以外。

这样近乎完美的男人怎么可能没有美满的婚姻呢?

王献之前妻是比自己略长一岁的表姐郗道茂,他们从小就青梅竹马,婚后这对小夫妻也十分恩爱。后尚简文帝女儿新安公主司马道福,当上了世人艳羡不已的当朝驸马。不过,王献之本人好像没有人们猜想的那样得意,事实上第二次婚姻使他饱受精神的折磨和灵魂的拷问。他与前妻仳离的原因已不可知,只能从正史和野史记载中寻找一点蛛丝马迹。新安公主的第一任丈夫是桓济,他与兄桓熙参与了杀害叔父桓冲的阴谋,事败后被流放长沙,孝武帝废除了他这位驸马。到底是王献之休妻在先,还是公主寡居在前?公主寡居的时间可以确考,子敬休妻的时间史无明文。遗弃恩爱的前妻而改尚独居的公主,到底是他出于世俗的仕途考虑,还是迫于政坛的强大压力?

古代上层社会的婚姻,原本就是一种政治联姻或权力嫁接的附属品,个人的恋情必须服从于权力的争夺。不过,王献之毕竟不是冷酷的政客,一方面他是朝廷的中书令,另一方面他又是感情丰富修养深厚的艺术家,离不开权势的尊荣,同样离不了爱情的温暖。那位娇贵的新安公主可以满足他的前者,而甜蜜的爱情只能从前妻郗道茂那儿得到。不管是出于何种不得已的苦衷,一个男人休掉自己心爱的妻子,他对前妻必定会终身愧悔和隐痛。大家最熟悉的例子可能就是陆游,他的前妻唐婉没有讨得婆婆的欢心,陆游只得忍痛与爱妻分手,那首《钗头凤》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诗人直到八十多岁入土之前还在写诗表达对唐婉的愧疚和思念,一遍又一遍地说“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遗弃前妻同样是王献之一生的巨痛,我们来看看他与前妻的短札:

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类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匹,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

这封短札向前妻暗示了自己与新安公主婚后生活不和谐的苦闷,并表达了自己对她的思念与忏悔。本愿与郗氏“偕老”,却又不得不和她“乖别”,违心地将自己的爱妻休弃,这给王献之造成难以平复的精神创伤,每当念及前妻就“俯仰悲咽”,这种痛苦“惟当绝气”才能“已已”。

这则小品便是“绝气”之前,王献之以自己将断的气息来倾诉自己无尽的忏悔。文中的“道家”指信奉五斗米道的人,大概相当于后世所说的“道士”,史载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都笃信五斗米道。“上章”是道家去病消灾之法,依阴阳五行推测人的寿命吉凶,写成表章后烧香陈读上奏天曹,祈求天曹为人除厄去祸。道士上章的时候病人必须首过,也就是忏悔从七岁有意识以后自己所犯过的错误和罪行。此处的“由来”指七岁以来。道士问王献之七岁以来有哪些过失,他回答说只想起和郗家女离婚这件事,此外自己没有发觉有其他过失。可见,“与郗家离婚”是他一生最大的亏心事,临死他还觉得自己有愧前妻。

离婚让王献之十分痛苦,对郗氏更加不幸。郗道茂嫁给王家不到一年,她父亲郗昙便病逝,没过多久女儿夭折,接下来又被丈夫休弃,转眼之间,她从万人羡慕的贵妇变为孤苦伶仃的弃妇。被休后的郗道茂无人可靠,无家可归,据说后来在叔父家中度过余生。

郗道茂这一切是谁造成的呢?

王献之能无愧吗?

同类推荐
  • 读《金瓶梅》品明朝社会

    读《金瓶梅》品明朝社会

    《金瓶梅》问世以来,围绕着它是不是“黄”书的争论,一直是个无法避免的论题。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这种现象虽有些改观,但仍然没有停止过。值得欣慰的是,这已经不是研究《金瓶梅》的主要问题了。大多数人越来越接受《金瓶梅》,关键是书中涉及,借古讽今、针砭时弊、世俗风情、人文地理以及人性、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等众生百态的明朝社会风貌。研究《金瓶梅》不仅仅是研究它的文学性,关键是能够从书中找到明朝社会的缩影,这就赋予了它社会性。
  • 事事关己

    事事关己

    本书主要呈现艺术家靳卫红的创作实践,包括艺术家的日记、随笔、访谈以及评论文章,还附有作品图片约二十幅。本书是艺术家个人在这个时代对生存境遇的抒发,也是对自我与他者,乃至整个艺术世界的观察与思考。
  • 山林

    山林

    胡冬林留下的一部文学绝唱。他深入长白山在原始森林里观察体验、走访调查,记下了50万字的森林笔记。他深情记录森林里的草木生灵,也揭露了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在遭受的侵扰和加速灭亡。本书是一场生命之旅的享受,也是一场挽救大自然的战斗。
  • 心潮集

    心潮集

    灿烂的中国文学史上,诗与词是非常难以驾驭的两种体裁。本书作者军人出身,多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他诚恳、正直、豁达的品性。在戎马倥偬的岁月当中,他却对诗词情有独钟。
  • 树号

    树号

    《树号》是阿斯塔菲耶夫创作轨迹的记录,他在文学的莽林里一面探索,一面砍下自己的“树号”,这些记号又引导他向创作的原始森林纵深前进,向陌生的领域开拓。阿斯塔菲耶夫继承了俄罗斯民间诗学传统,通过拟人观描写大自然。在这部难以定义文体的作品中,共同的主题是对人生意义的探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思。这一切使阿斯塔菲耶夫不仅在俄罗斯文学界,而且在世界文坛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本书由《树号》、《俄罗斯田园颂》和刊登在俄罗斯报刊上的一些作品精选而成。经作者后人独家授权出版,并由译者修订审校全书译文。
热门推荐
  • 晨光不及你温暖

    晨光不及你温暖

    我自小亦步亦趋,步步为营,怕爹娘不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成熟稳重,后来,他们似乎忘了我也只是个十七岁的少女,也需要被爱,他们眼里、心里只有妹妹。你的出现,就是我的晨光,我自小就没有被爱过,被爱对我来说是奢求,但你却给了我青春缺少的爱,你是我寒冷的冬天里,唯一的光,即便遍体鳞伤,我也愿意
  • 重生之全球封狂娱乐

    重生之全球封狂娱乐

    上辈子的三好青年一觉醒来就神奇的穿越了?好吧,有个逗比系统告诉他,他是重生了12岁的小屁孩儿不适合当明星,16岁的富二代?嗯,条件很符合,就你了!另一个“地球”,他是那个让全球人都疯狂的天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火辣千金的贴身保镖

    火辣千金的贴身保镖

    学校里,他与极品校花,绝色女老师等形形色色的校内美女发生暧昧不断;在校外,他又与美女总裁、冷艳女杀手、暴力女警花等美女纠缠不清。唐杰被迫成为超级家族的大小姐当贴身保镖,并随其上学读书。为了保护美女雇主,他用其强硬的作风,冷酷地打击敌人,横扫都市的同时也俘获了美女芳心!
  • 黑烬时代

    黑烬时代

    ‘地面史前文明’衰落之后,世界陷入永无止境的‘黑夜’当中。寒冷逐渐侵蚀着大陆生物的皮肤,侵之骨髓。黑暗吞噬着卓德大陆的疆土,海洋、森林以及天空。人类为一己私欲,野心勃勃的互相残杀,贪嗔痴三魔逐渐蚕食着人类的脆弱心灵。残暴凶狠的兽人虎视眈眈的觊觎着人类的城池以及女人。善于制造的矮人们不断的向人类和兽人提供源源不断的武器,坐山观虎斗。善良厌战的精灵为防御强敌,也拿起那些埋没在地下的寒兵利刃。圣洁的天使为拯救饱受苦难的人类而降临世间,隐匿于黑夜中血族和狼人战火连天,你争我斗。难火过后,余烬漫天。在这黑暗寒冷硝烟弥漫的几个世纪中,后世称为,黑烬时代。
  • 为人仙师

    为人仙师

    苏生本是凡俗中一流落他乡的书生,因意外获得一诡异空间从而踏上了修仙之路。
  • 上清太玄集

    上清太玄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潜伏的恶魔

    潜伏的恶魔

    她是教廷的天才,她是人类的骄傲,她是世界的宠儿……在这种种华丽荣誉的背后,所有人想不到。她是敌人,是所有人族的敌人,一个潜伏的恶魔!
  • 引领互联网时代

    引领互联网时代

    重生在1995年,我是商界的一棵毒苗,不死的小强!....这是一个互联网刚开始的时代,我将引领整个互联网时代!----我的目标:进军互联网科技,超越巴菲特!----以下有三大注意:第一,合伙人注意:在我这里没有回扣、没有红包、没有后门、没有假账....第二,应聘者注意:我这里面试不要经验,只看潜力和志向!第三,风投注意:公司融资,绝不出卖控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