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571100000014

第14章 血性

魏晋名士的文采风流固然令人无限神往,武夫或士人的雄迈豪情同样让人肃然起敬,如刘琨之枕戈待旦,祖逖之击楫中流,王敦之扬槌击鼓,王述之“何为复让”,庾翼之“辞情慷慨”,生动地表现了一代男儿的雄强豪迈。《世说新语》中描写了面如敷粉的何晏,不胜罗绮的卫玠,同时也记述了“鬓如反猬皮,眉如紫石棱”的桓温,还有“凶强侠气”的周处,书中大量的篇幅给了清谈名流,这些刻画武人的小品弥足珍贵,寥寥几笔就为我们勾勒出一群有血有肉有棱有角的血性男儿,让我们能一睹“另一种”魏晋风度——

1.王敦击鼓

王大将军年少时,旧有田舍名,语音亦楚。武帝唤时贤共言伎艺事,人皆多有所知,唯王都无所关,意色殊恶,自言“知打鼓吹”。帝令取鼓与之。于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音节谐捷,神气豪上,旁若无人。举坐叹其雄爽。

——《世说新语·豪爽》

王大将军即王导从兄王敦,他从小的长相就非常凶狠,时人见他后便评论道:“君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耳。”古人常以“蜂目豺声”形容凶恶残忍的神态性情。成人后的王敦绝非莽撞武夫,史书称他“口不言财利”,性尚简略而识有鉴裁,经略指麾能决胜千里之外,很早就为族兄王戎所惊异和赏识。即使后来手控重兵“滔天作逆”,《晋书》史臣仍然赞叹道:“王敦历官中朝,威名宿著,作牧淮海,望实逾隆……弼成王度,光佐中兴,卜世延百二之期,论都创三分之业,此功固不细也。”

这则小品通过击鼓的细节,为我们勾勒了王敦强悍豪迈的雄风。

文章前面三句交代王敦的音容笑貌:“旧有田舍名,语音亦楚”——操一口土里土气的南蛮乡音,模样更像个呆头呆脑的乡巴佬。这副模样夹在一群风雅的名士中间,使他看起来要多滑稽就有多滑稽。王敦并非楚人,为什么说他“语音亦楚”呢?原来西晋全盛之时,京城洛阳士大夫鄙视外郡人,把外地人的乡音统称为“楚音”。

接下来的场面更让他难堪:晋武帝司马炎召集当世贤达一起谈论歌舞艺术,每个名士都侃侃而谈,大家对艺术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会,举止都很优雅,谈吐更是从容,唯独王敦“都无所关”——他对人们谈论的艺术都没有涉猎过,不只看上去像个粗人,他的艺术修养也很粗鄙。作者用“意色殊恶”写尽了他的尴尬,“殊恶”是说他的脸色特别难看。像王敦这么要强的人,怎能忍受这种被人嘲笑和蔑视的氛围?一股倔强之气鼓动着他自告奋勇地说:“知打鼓吹。”武帝马上令人拿鼓给他,在这种场合要为名士们击鼓,大家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意在逞强,可能出丑。

没想到等鼓一送来,憋了一肚子闷气的王敦马上“于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你看他那“振袖而起”的激情,那振臂“扬槌”的强劲,那“神气豪上”的气概,那“旁若无人”的自得,再听他那“奋击”而出的雷鸣鼓声,那“音节谐捷”的隆隆音响,让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雅士惊呆了,他们由衷地“举坐叹其雄爽”。转眼之间,王敦由一个被人鄙视的粗人,变成了一个被人仰视的豪杰,由一个被冷落一边的莽汉,变成了人们所注目的焦点。整个皇宫都响彻了他“奋击”的鼓点,整个会场他成了主宰的中心。

文章抑扬顿挫的行文手法,跌宕起伏的篇章结构,简洁峭峻的刻画艺术,只用寥寥八九十字,就把这位雄豪的壮士描写得栩栩如生,把那些文弱书生反衬得像小白脸。我们不得不赞叹王敦男子汉的豪气,更不得不佩服作者技巧的高明。

2.壮怀激烈

王仲处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世说新语·豪爽》

王敦人称“王大将军”,字仲处,小字阿黑,是东晋辅佐中兴的开国元勋,也是恃势骄陵图谋篡逆的叛将。他这种有棱有角有胆有识的枭雄,爷高兴时可以让天下安,爷不高兴时可以叫天下乱。你可能不敬重他,但你不可能不畏惧他;你也可能仇视他,但你绝不可能藐视他。

史书说他从小凶顽刚暴,不仅胸有大志,而且识多远谋,更加之为人冷酷。《世说新语·汰侈》篇载,石崇每次宴请宾客时都要豪饮,每次豪饮都让美人斟酒劝客,哪次客人要是没有一饮而尽,就令仆人轮流杀掉劝酒的美人。王导和王敦一起拜访石崇,王导向来不善饮酒,怕美人丧命便勉力强饮,一直喝到酩酊大醉。轮到王敦时他故意不饮以看热闹,石崇家连杀了三个劝酒美人,他仍然“颜色如故,尚不肯饮”。王导事后责怪他,王敦若无其事地说:“他杀自家人,干你何事!”王敦之冷血残忍可见一斑。

不过,人是世间最复杂多面的动物,《世说新语》称“王仲处世许高尚之目”,即世人给王敦“高尚”的品评,另一方面王大将军也“自目高朗疏率,学通《左氏》”,就是说将军的自我感觉也非常好,给自己的评价是“高尚、爽朗、疏放、率真,学问上还精通《春秋左氏传》”。品性是否高尚不必较真,学问是否渊博也无从考论,但他与曹操“一见倾心”肯定不会有假。这则三十多字的小品,细腻生动地揭示了他的胸襟、志向与豪情。

王敦每至酒酣耳热,血气奔涌,总要诵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一诗中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公其人雄豪霸气,自然使王敦心存仰慕,其诗同样沉雄骏爽,更能激起他的万丈雄心。曹操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并吞天下之志,王敦也有“手控强兵,问鼎天下之心”,他们的目标都“志在千里”,他们的为人都“壮心不已”,历代诗人中大概只有曹操与他最能“心心相印”。文后这一细节尤其传神:“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如意是古代一种日用器物,柄端制成手指的形状,用来搔痒可如人意,因而被称为“如意”。用骨、角、玉、铁、铜、竹或木制成,长短古今不同,或三尺或一二尺,近似于今天搔痒的“不求人”。唾壶就是今天说的痰盂。《世说新语》有一注家说王敦是“以如意打玉唾壶”,《晋书·王敦传》说“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可见,王敦是边高歌曹操“老骥伏枥”诗句,边用如意打玉唾壶为节拍,歌咏之声与敲击节拍一起有一种金声玉振的共鸣,直到唾壶口全都被敲成一个个缺口。即使当年没有录像和录音,千载之后我们仍能想见王敦那虎虎生气,能够感受他那勃勃的雄心。

俗话说“自古英雄惜英雄”,东晋另一位“久有异志”的枭雄桓温对王敦满怀敬意,《世说新语·赏誉》篇说:“桓温行经王敦墓边过,望之云:‘可儿!可儿!’”“可儿”是当时口语,意即“能干人”或“可意人”,与今天的“好角色”相近。暂且撇下忠君这一道德评价,王敦算得上敢作敢当的“可儿”,有勇有谋的大丈夫,他边歌“志在千里”边打唾壶的情景真叫人神往!

3.正气与霸气

王大将军始欲下都,处分树置,先遣参军告朝廷,讽旨时贤。祖车骑尚未镇寿春,瞋目厉声语使人曰:“卿语阿黑,何敢不逊!催摄面去,须臾不尔,我将三千兵槊脚令上。”王闻之而止。

——《世说新语·豪爽》

很少人不知道“闻鸡起舞”这个成语,但很少人知道“闻鸡起舞”的祖逖。这则小品中的主角“祖车骑”即祖逖。作者用简洁的笔法刻画了东晋政坛上这位传奇人物:写他面对邪恶的凛然正气,写他面对强手的强悍霸气。

不熟悉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祖逖的个性人品,就很难读懂这则小品。

“王大将军”就是那位重兵在握的王敦。东晋经济和军事的重心在荆、扬二州,此时王敦晋职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于是便露出“蜂目豺声”的虎狼本性,已经不满足于“专擅朝政”,正在加速实现“问鼎”野心,希望自己马上从称“臣”变为称“朕”。“始欲下都”是指王敦想从武昌来建康,都城在武昌的下游。来都城的目的是要“处分树置”,也就是要对政府各人事部门进行重新安排设置。“处分树置”四字表明臣强君弱的处境,他一人似乎可以摆平朝政,不只是“目中无人”,简直就是“目中无君”。先派遣军府中的佐僚参军告之朝廷,顺便也向都城贤达委婉传达自己的旨意。虽然暂时还没有废君自立,但要一人进退百官主宰朝廷。

祖逖当时尚未镇守寿春,人正好还待在京城。见王敦如此猖狂放肆,他马上瞪眼严厉警告王敦使者说:“你赶快去告诉阿黑,怎敢来这里撒野无礼!叫他马上收起脸乖乖回去,别来朝廷张牙舞爪。要是稍有耽搁,我要率三千兵甲用长矛戳他的脚,让他滚回武昌。”他直呼王敦“阿黑”小名以示轻蔑。“摄面”就是收起或裹起脸面,“给我放老实点”的意思。“上”与前文“下都”相对,指溯江而上回到武昌。这段话无异于警告王敦:有我祖逖在,看谁敢胡来!

没有想到,开始不可一世的王敦竟然“闻之而止”;更没想到,王敦不害怕皇帝却畏惧祖逖!

祖逖何许人也?史称他从小就“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年轻时邀好友刘琨“闻鸡起舞”练剑,国家大乱后“常怀振复之志”。他率领军队过江北伐中原,中流击楫对大江发誓说:“祖逖此去定要驱除敌寇,重整山河!”见将军“辞色壮烈”,士卒无不慷慨激昂。他不只是豪爽英武,处事“又多权略”,可惜天不假年,五十六岁便病死于战场,没有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

《世说新语·赏誉》篇载:“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曰:‘少为王敦所叹。’”他的挚友刘琨称赞他开朗豪放,很小便为王敦所赞叹不已。可见,枭雄王敦对祖逖的霸气、胆识和才华敬畏三分。《晋书·祖逖传》说“王敦久怀逆乱,畏逖不敢发”,等他死后“始得肆意焉”。

小品中祖逖这几句威严的斥责警告,避免了国家动乱和生灵涂炭,也让我们见识了什么是民族的“血性男儿”,什么是英雄的“浩然正气”,什么是国家的“中流砥柱”。

4.何必谦让?

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文度曰:“故应让杜、许。”蓝田云:“汝谓我堪此不?”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世说新语·方正》

我国向来称为“礼仪之邦”。在建构、塑造、规范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礼”作为一种文化模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使人自身的自然不断人化,使人的行为举止合乎社会要求。假如没有一定的礼节,全社会就会像火车没有铁轨,人的一言一行完全出于生理的冲动,社会势必由于混乱冲突而解体。总之,是“礼”使社会机器能正常运转,使人越来越成为“人”。

但是,又正是“礼”使人日益成为“非人”,使自我日益成为“非我”。人类制定出许多礼节来,其本意是要它们为人类服务,使人类不断远离兽性而完善人性,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化,“礼”有时成了人自身的桎梏,人成了繁文缛节礼教的牺牲品。人必须扭曲自己以合乎礼节,高兴了不敢开怀大笑,悲痛时不能号啕大哭,于是,人日益僵化、贫乏、枯萎、虚伪……

魏晋人的觉醒本质上就是对礼教的反叛,从虚伪的名教世俗中返回到生命的本真。王述就是一位嫉恶虚伪任性而行的可爱人物。王述字怀祖,袭爵蓝田侯,人称“王蓝田”。晋简文帝常说王述“以真率胜人”。当时的权臣王导每次讲话,左右的人总要肉麻地吹捧一番。王述见此十分讨厌地说:“人非尧舜,何得每事尽善!”

此文是王述升官后与儿子王坦之的一则对话。

王述每次接受朝廷的委任都不虚情假意地推让,假如推辞就真不想或真不能任职。这次升任尚书令,任命一下来他便就职,绝不像其他世故同僚那样,假惺惺地再三“固辞”,内心明明想高升想得发疯,表面上却装出一副恬退淡泊的模样。他那位字文度名坦之的儿子,反而比父亲世故得多,认为就职前应该谦让一番,无论如何要做做样子给人家看。王述问儿子说:“你是认为我不能胜任此职?”儿子回答说:“爸爸怎么会不胜任呢?但克己谦让总是一种美德,这一套程序是少不得的。不妨表面上推让给杜、许二人。”可见,礼的力量多么强大,它把人一层层地包裹起来,使人像模子里铸出来的标准产品。大家操同一种腔调,说同一种套话,持同一种态度,人们都像机械那样应世观物,最后彼此都成了被礼教塑造出来的木偶。

王述对儿子这般圆滑大为恼火,“既云堪,何为复让?”——既然觉得我能够胜任,又何必还要去谦让呢?他甚至毫不隐讳地表达了自己对儿子世故的鄙夷:“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既云堪,何为复让?”王述的回答真掷地有声,可惜,像他这样方正刚强又豪爽坦荡的血性男儿,今天的神州大地上实在太少了!

5.生气懔然

庾道季云:“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人皆如此,便可结绳而治,但恐狐狸猯貉啖尽。”

——《世说新语·品藻》

有的人在一个寝室同窗四载,一分手后就记不起他的模样;有的人哪怕只有一面之缘,一辈子也忘不了他的音容笑貌。个中缘由是前者既无生气又无个性,后者则个性鲜明又生龙活虎。

就给人们留下的鲜明印象而言,不仅熟人常常不如生人,而且还可能活人不如死人。晋朝庾龢就曾毫不客气地批评自己的两位同辈说:廉颇、蔺相如虽然是作古一千多年的死人,但他们懔然刚烈的形象好像至今还活着;曹蜍、李志现在虽然还活着,但他们了无生气的模样活像九泉之下的死人。要是人人都像他们这个样子,我们可以退回到结绳而治的远古时代,完全用不着语言文字和聪明才智,不过,大家恐怕被狐狸、野猪、貉子等各种野兽吃个精光。

让庾龢赞不绝口的廉颇和蔺相如,在战国后期,一为赵国的名将,一为赵国的名臣。廉颇几乎是一位常胜将军,他率军讨伐齐国大获全胜,长平之战前期成功抵御了强大的秦军,长平之战后粉碎了燕国的入侵,并打得燕国割让五城求和,这一连串胜仗不仅使他成为赵国的中流砥柱,也使他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蔺相如更是既足智多谋又虚怀若谷,“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成语至今仍有极强的生命力。他和廉颇在历史舞台上的英姿至今仍让人热血沸腾,他们的英气至今仍旧虎虎生风。与庾龢同时的曹蜍、李志,如今几乎没有人记得他们的名字,要不是庾龢鄙夷地提到他们,估计谁也没有兴趣去考查他们的身世。曹茂之字永世,小字“蜍”,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卒年不详,东晋穆帝司马聃时偶尔有人提到他。他的祖父曹韶西晋末为琅邪王司马睿镇东将军司马,父亲曹曼仕至尚书郎,说起来要算是“官二代”。李志字温祖,东晋江夏钟武(今衡阳)人。官至员外常侍、南康相,是与王羲之同时的书法家,《晋百官名》《墨池巢录》都有与他相关的记载。“曹蜍李志之才”当时就是庸才的代名词。

庾龢字道季,东晋外戚和名臣庾亮之子。他为文下笔琳琅,谈吐更敏捷机智,一时名流显宦对他语多赞美,连谢安也称赞“道季诚复钞撮清悟”(聪明敏捷),这一半可能是其门第高贵既让人不敢不服,一半可能是其文才口才也让人由衷佩服。当然,他对自己的才华自然十分自负,对别人的评价也很少敷衍奉承。我们来看看他如何论己论人:“庾道季云:‘思理伦和,吾愧康伯;志力强正,吾愧文度。自此以还,吾皆百之。’”(《世说新语·品藻》)康伯即吏部尚书韩伯,东晋公认的清谈高手;文度即王述之子王坦之,为东晋清谈名士和政坛显要。虽不能说完全目中无人,多少也有点眼空四海。没有十足的底气和傲气,断然不会对曹蜍、李志两位同辈作出如此苛评。

现在无从得知庾龢谈话的具体语境,从史料的粗略记载来看,这俩人算不上天才,但也绝非笨蛋,曹蜍、李志和我们大家一样属于“中人”或“常人”,单拿他们两人说事无疑有失公平。就《世说新语》有关庾龢的几则小品来看,他喜欢“仰望自己”而“俯视他人”,不仅背后论人十分刻薄,就是当面也不假辞色。不过有一点大概可以肯定:曹蜍、李志这两位老兄,被礼法名教调教得没有个性,没有棱角,没有胆量,没有才情,是那种我们都很熟悉的“老好人”。

且不说庾龢对曹蜍、李志的酷评是否冤枉,单说说庾龢这则短文所隐含的论人标准。假如找不到德才兼备的贤人,你愿意与四平八稳的庸人为伍,还是选择与狡猾能干的人精共事?庾龢显然宁可与人精共舞,也决不会与庸人同行。周围若全是驯良听话的庸人,社会可以退回到结绳而治的时代,可以像老子所说的那样“弃圣绝智”,但用不了多久大家都将被老虎豺狼吃光,庸人标志着民族人种的退化。做大恶没胆,积大善无才,这是庸人的典型特征,这也是社会停滞的原因。推动历史巨轮前进的动力,不是退让善良,而是贪婪占有,所以有人欣赏老虎的奔跑,却不喜欢看肥猪的蠢动。连对弱者满怀仁爱的伟大诗人杜甫,年轻时对俗物庸人也是满脸不屑,他老来在《壮游》一诗中说:“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饮酣视八极,俗物多茫茫。”早年的咏画诗《画鹰》更说:“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什么时候让凶猛迅疾的雄鹰,去搏击那些平庸可憎的凡鸟,把它们的毛和血洒在草木丛生的旷野上。

庾龢这则小品还给我们提出教育宗旨这一大问题,我们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应该培养乖乖听话的绵羊,还是应该造就刚烈勇猛的虎豹?如果教育是为了扼杀学生的个性,磨光学生的锋芒,打掉学生的棱角,让他们没有质疑的精神,没有挑战的勇气,没有昂扬的激情,满眼全是低眉顺眼的奴才,到哪里去找廉颇和蔺相如这种卓尔不群的豪杰?

6.自励自新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世说新语·自新》

这是一个失足青年的励志故事,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典型。

周处是三国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市)人,父亲周鲂曾任鄱阳太守。因年幼时父亲就离开了人世,又因他生得膂力过人,更因他为人“凶强侠气”,青少年时期就没有人愿意也没有人敢来管教他。成人后他在乡里横行霸道,乡亲们无不对他又怕又恨。那时义兴水里常有蛟龙害人,山中常有邪足猛虎出没,再加上常常行凶斗狠的周处,义兴人把这三样一起称为“三横”,“三横”中又要数周处为害最大。有一乡民忽然心生一计,鼓捣周处杀虎斩蛟,本意是想以毒攻毒,希望能使“三横”中只剩一横。周处没有看出这是对付自己的“阴招”,一向要强逞能的周处还真的上山杀了猛虎,又跳入水中去斩击蛟龙。人与蛟相搏十分激烈,时而沉入水中,时而浮出水面,这样一直在水里相持几十里远,周处始终与蛟龙厮杀扭打在一起,经过三日三夜后,周处没有从水中钻出,蛟龙也没有在水面浮起,乡里人以为周处和蛟龙一起完蛋了,于是大家奔走相告相互庆贺。哪知周处力大命大,他杀死蛟龙后又冲上岸来。回家见到乡邻因自己死去而欢天喜地,才知道自己在乡人眼里是一大祸害,明白他们对自己痛恨到了什么程度,于是便有了悔改之意。这样,他跑到吴郡去找陆机、陆云兄弟,不巧陆机外出,只见到陆云,便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告诉了他,还向他倾诉了自己的困惑:“很希望能改邪归正,又觉得自己老大不小,人生最好的光阴已经虚度,恐怕最终还是一无所成。”见他真心弃恶从善,陆云便鼓励他说:“古人从来重视‘朝闻夕死’,何况你还正富年华,将来前程未可限量,而且人最怕的是不能立志,不用担心美名不能传扬。”

周处从此便改过自新,史称他后来励志好学,志存义烈,言必忠信,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忠臣孝子,还撰有《风土记》《墨语》和《吴书》。仕吴为东观左丞、无难都督,吴灭后历任新平太守、广汉太守、散骑常侍等职,在地方任上除暴安良,居近侍时不避权贵,朝臣大多畏处强直。刚好氐人齐万年谋反,那些被弹劾过的大臣想置他于死地,便派他作为前锋攻打叛军。伏波将军孙秀知道此去凶多吉少,劝他以家有老母加以推辞。他谢绝了孙秀的好心劝告:“忠孝之道,安得两全!既辞亲事君,父母复安得而子乎?今日是我死所也。”既然辞亲事君就难再做孝子,既然走上前线就没有打算活着回来!征西大将军梁王肜正是他纠弹过的污吏,与敌交锋后处处给他设阻,最后他因寡不敌众战死沙场。《晋书》本传称他为“轻生重义殉国亡躯”的“志节之士”。

这则小故事艺术上写得十分精彩,情节上不断波澜迭起,结局上更让人“拍案惊奇”:乡人把他与蛟龙猛虎合称“三横”,可他凭一己之力杀猛虎斩蛟龙,舍身为乡民除害;搏杀蛟龙三日三夜见不到人影,都以为他已经与蛟龙同归于尽,谁会料到他却安然无恙上岸生还;斩龙杀虎不仅没有得到半句感谢,乡亲还为他的死亡举杯相庆;看到乡亲们对自己“恩将仇报”,凶杀成性的周处非但没有大开杀戒,这反而成了他改邪归正的契机。

这则小故事的内容也引人回味:周处杀虎斩蛟只是由于乡亲的鼓动?是由于他想在乡亲们面前逞能才使出匹夫之勇,还是他自己早有为民除恶的善良动机?周处后来不只是驰骋疆场的将军,也不只是精明干练的能吏,还是一位著书立说的学者,可见杀虎斩蛟之前不可能不知道这一行动的风险,也不可能看不出乡亲叫他杀虎斩蛟的用意,周处并不是使力不动脑的莽夫。他弃恶从善的契机是受了乡亲庆贺自己死亡这一事件的刺激,可是这一事件完全可能引出另一相反的情感反应,他也可能更加仇恨“恩将仇报”的乡亲。看到乡亲庆贺自己死亡满面羞惭,并由此而对自己进行深刻反省,其内在动力是由于强烈自尊,还是由于他的良知未泯?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好像是说“胚子坏了”便一生坏,永远也别想改变他,狗子至死都喜欢吃屎。可我们还有个成语叫“脱胎换骨”,这好像又是在说“胚子坏了”并不可怕,只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就可以使自己改头换面重做新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争论了几千年,其实脱离了具体的人事和环境,对此的争论毫无意义。流氓地痞有时也心存善念,圣贤大德有时也偶有恶意,行善作恶往往只在一转念之间。“三岁知老”这种说法值得商榷,从前的恶少老来可能成为善人,过去的好人后来可能变为恶棍,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可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的志士可能变成卖国求荣的汉奸。天气预报尚且经常出错,对人的预判错误更多。周处一生的变化为我们提出了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哲学等复杂课题。

可惜,这则小品虽为充满“正能量”的好故事,但完全不符合历史的真实。周处死于晋惠帝元康七年(297),时年六十岁,生年当在吴大帝赤乌元年(238),陆机的生卒年是261至303年,周处比陆机年长二十四岁,他杀虎斩蛟的时候陆机也许还没有出生,更别说他的弟弟陆云了,所以他与陆云对话纯粹是小说家虚构。

作家编的故事不合史实,但情节发展很合情理,读起来更非常有趣,所以我们甘愿做一个乐意受骗的傻子。

7.兄弟道别

周叔治作晋陵太守,周侯、仲智往别。叔治以将别,涕泗不止。仲智恚之曰:“斯人乃妇女,与人别,唯啼泣!”便舍去。周侯独留,与饮酒言话,临别流涕,抚其背曰:“奴好自爱。”

——《世说新语·方正》

周叔治就是周谟,历任少府、丹阳尹、晋阳太守、侍中等职。周顗字伯仁,袭父爵武城侯,人称“周侯”。仲智是周嵩字。东晋这周氏三兄弟中,周顗老大,周谟老幺。他们父亲周浚是晋朝开国元勋,所以周氏兄弟在东晋并受重任。

小弟周谟不知何故外放晋陵太守,大兄周顗二兄周嵩前往送别。今天哪怕沙尘暴和雾霾再厉害,大家打破头也要挤进北京,古人也同样喜欢做京官不愿外放。小弟离开京城时心情抑郁感伤,在两位哥哥面前撒娇流泪。离别落泪本属人之常情,没想到二哥周嵩如此不体恤人情,不仅不安慰伤心落泪的弟弟,反而气愤轻蔑地指责他说:“你怎么像个娘儿们,与人分别就只知道流泪!”说罢撇下弟弟掉头而去。老大可不像老二那样不通人情,他一个人留下来与小弟饮酒话别,临别时自己也泪流满面,还抚着周谟的背说:“小弟,好好照顾自己吧。”“奴”是当时长辈对晚辈或兄长对弟弟的昵称。

小品通过兄弟道别这一简单场面,生动地刻画了兄弟三人的性格特征:老大宽厚慈爱,老二偏激狷狭,老三多愁善感。

《晋书》载,周顗为人直爽而又宽容,周嵩性格狷侠爽直且恃才傲物。一次,周嵩酒后瞪着大眼对周顗说:“君才不及弟,何乃横得重名!”意思是说你的才能比不上我,怎么无故得到这样的盛名呢?说着,以所燃的蜡烛投向老兄。周顗神色平静地对二弟说:“老弟火攻,实出下策。”周顗神明秀彻恳挚,与人为善却不媚俗阿世,位居显位又能清约自守,因此以雅望令誉蜚声士林,是东晋初期政坛上的核心人物。周嵩则因其矜豪傲慢和轻侮朝官几次被黜。周谟无远略宏图,终生只居官守职而已。

“性格即命运”,谁说不是呢?

同类推荐
  • 上海诗歌四十年(1978-2018)

    上海诗歌四十年(1978-2018)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诗歌的重镇,有其自身的品格、特点与坚守。改革开放四十年,上海的诗歌又取得了重要成就,涌现出了一批重要诗人和优秀诗作,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诗歌现象和流派主张,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论述、研究和总结,以利于上海诗歌更好地走向未来。本书便想做这样的一种努力和尝试。书中把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诗歌分为三个阶段:一、改革开放之初(1978-1989);二、困顿与涣散(1990-2000);新世纪的曙光(2001-2018)。为了较全面地反映出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诗歌发展状况,书中对上海的旧体诗词创作、散文诗创作、网络诗歌,乃至一些重要的诗歌批评家及其诗歌批评家队伍的形成,也都分别列有专节论述,从而更完整地体现出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诗歌发展的整体面貌。
  • 书香国税

    书香国税

    本书是一部作品集。书稿从甘肃省国税局开展的“善读书、净心灵、强素质”全员读书活动中遴选出优秀作品,包括读书心得体会和读书感悟等,经汇编成册。凸显了甘肃国税人的知识与思考、智慧与文采;反映了甘肃国税人良好的社会形象与精神风貌。
  • 超越生命的选择

    超越生命的选择

    本书是萨特哲学及生活的通俗汇编,全书内容是从萨特大量的哲学著作、戏剧、散文、随笔、传记的精选摘录而成的,并将存在主义哲学的精髓贯注其中,重点突出萨特的人道主义情怀及高昂的人生态度:对抗任何可能压制我们生命本身的外部力量,实现我们自由的选择并承担。本书在保留原作思想深刻的同时,力求行文浅显易懂,与读者的现实人生紧密联系。
  • 爱丽丝漫游奇境(英文版)

    爱丽丝漫游奇境(英文版)

    《爱丽丝漫游奇境》系英国19世纪最有名的作家刘易斯`卡罗尔代表性作品,最早出版于19世纪。作品讲述了一个名叫爱丽丝的小姑娘掉进了一个兔子洞里,然后进到了一个幻觉世界里的故事。故事情节尽管听上去有些荒诞,但总体上说,很符合逻辑的。作者的文笔读起来十分流畅,是少见的很值得享受的英语读物。
  • 不是不念只是不见

    不是不念只是不见

    宋诗研究第一人——偃月公子,倾情写意宋诗里的最美时光。“浅笑盈然,顾盼流转,惟愿与君听风望月,看尽花开花落,赏潮起潮生。”唐诗以神韵意趣取胜,以形象丰满见长;宋诗则多有学问知识、议论说理,仔细咂摸,情韵悠长。每一阙诗词,都会说话;每一个文字,都有情感;每一个作者,都有故事。本书以此为出发点,领悟品读宋诗,写下自己对宋诗的体会和感受,启迪读者品诗不是刻意探寻事理,不是为了明辨是非,而是赏玩诗歌,感触万象,鲜活生命。在不知不觉之中,顿悟人生哲理。在诗文中寻找快乐,体验情意。
热门推荐
  • 一重天地轮回间

    一重天地轮回间

    一世坎坷,一念执着,一生坚守,一爱成祸。故事的最后,有人懂得,有人悔过。是谁的声音唱起一段悲伤:————冰雪寒彻,潇潇若歌,云月星风,梦醒江陌……
  • 盗墓高手在校园

    盗墓高手在校园

    本故事以山东为大背景展现山东百年的齐鲁文化。从而引发出惊心动魄的故事、展现主角如何与神秘组织而强大的组织,斗智斗勇的精彩故事,主角与千年不死公主之间所发生的爱情故事、兄弟友谊和生死离别、朋友背叛、和暗藏杀机、故事精彩不容错过.(请支持小飞作品!)
  • 老公不是人:命定新娘

    老公不是人:命定新娘

    只因救了只波斯猫,她便被邪魅的妖孽庄主缠上!哇哦!心中白马王子惨遭车祸!死死纠缠的情敌离奇死亡!老天!昔日闺中蜜友视她为敌!简直是妖男一现,世界大变!虾米!这什么情况――“我这么美的男人你都不要?”妖男妩媚横卧,墨绿猫眼轻佻,冲她妖孽一笑。“让我做你老公吧!”
  • 五神器之幻世镜

    五神器之幻世镜

    在时间的长河中,无数纪元不断产、不断毁灭。任何人,任何物皆无永恒,唯独五把神器在这不断轮回中永垂不朽....星源纪元毁灭后,看进入新一轮纪元的星源主宰如何从一个小镇的无赖如何一步步重回主神之境。又看一向不干涉纪元命数的五神器是如何与这新一纪元所结缘,而作为神器的幻世镜为何会对一个人类产生感情。
  • 邪君的天才宠妃

    邪君的天才宠妃

    【全书免费】再一睁眼穿越废物身上,看姐如何玩转世界。左手上古宝物,右手上古神兽,外加护徒师傅。看姐怎么玩转古代。。某天莫男来临怒道:“晴儿,你缺男人。”“我不认喜欢男人。”某女说道。“哦,是么。我也不喜欢男人”“滚!”某男听闻,喜笑颜开。抱着某女滚床单
  • 北棠洛

    北棠洛

    苏星洛本是A市第一美人,苏家的掌上明珠。一次意外,苏星洛丢失记忆,化身丑小鸭,在尹音一中就读。看丑小鸭如何找回记忆,走上人生巅峰!!
  • 梦遇乾隆之清龙汉凤全集

    梦遇乾隆之清龙汉凤全集

    【公告】梦遇乾隆之前世今生,等待影视签约【简介】谢瑶池特别喜欢清朝乾隆年间的古董,她的家中到处是古董,因为一张床,一枚戒指她穿越到乾隆年间,成了一个内务府的包衣奴才,由于选秀进宫成了一名宫女,无意间巧遇乾隆,成就一段清龙汉凤的姻缘。她生前贵为皇贵妃,死后追封为皇后,是葬入裕陵地宫的最后一位妃子。她的儿子成了皇位的继承者。她的前世与香妃哪一个是乾隆的专宠?她到底有什么魅力?乾隆曾说过今生欠来生还,二百年后,他们重逢,乾隆的后世赵宏利,是会爱貌似香妃的何香竹,还是谢瑶池,他们间的恩怨情仇还将有什么样的继续呢?盟上三生约,不求同世生,但求同归土。朋友情弘昼头也不回地道:“不了,说了半天话,渴了,回府喝水去。”“我们家有水。”我回头盯了眼桌子上的茶壶。“我知道你们家有水,可是没人给倒呀,还是回家喝吧。初遇乾隆篇本以为是蒙混过关了,这晚上我终于睡了一个安稳觉。没想到次日刚进宫,太监过来传旨,皇帝要亲自阅选。半晌,听到一个浑厚的声音响起:“此次阅选秀女,竟有仿汉人妆饰者,实非满洲风俗。在朕前尚尔如此,其在家,恣意服饰,更不待言。嗣后但当以纯朴为贵,断不可任意妆饰。”说我吗?我低头看了看身上穿的,绿衣红裙,衣服袖口镶白底全彩绣牡丹阔边,镶滚云肩,裙的镜面上绣少许折枝花。可是刚刚选中的秀女里,衣服面料还有闪缎和妆缎、颜色还有几个胜过我的,偏偏到我这儿,宣扬不可随意妆饰。接着乾隆又道:“旗妇一耳带三钳,原系满洲旧风,断不可改节,朕选看包衣佐领之秀女,皆带一坠子,并相沿于一耳一钳,则竟非满洲矣,立行禁止。”结果回去衣服被大太太没收,又补了两个耳眼,对乾隆第一印象不太好。试膳篇总之,他是眼睛看着哪道菜,我就吃哪道,等到他二十几道菜全盯遍了,一口也没动,倒把我撑得腰都直不起来,还机械地他看哪儿,我吃哪儿,等到第三次吃肉丝山菜时,我才想起来,一道菜吃一遍就行了乾隆看着我直摇头说:“啃得乱七八糟的,朕怕狗都不肯吃。”我一本正经地说:“狗年岁大了,牙口不好,奴婢
  • 中国历代诗词名句鉴赏大辞典

    中国历代诗词名句鉴赏大辞典

    本书能为读友提供一条了解中国诗歌体律常识的捷径,让读友在最短时间内鸟瞰我国诗词千古绝唱,可谓事半功倍。本书可供古典文学爱好者、文艺工作者、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大中小学生及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广大读者使用。并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值得终生典藏。
  • 死亡之城

    死亡之城

    在一个没有隐私的,充满杀戮和绝望城市,每个人都在里面痛苦的生存,直到后来发现一切都是虚幻的。
  • 长风万里远

    长风万里远

    我在年少时曾经喜欢过一个人,满心欢喜地,天不怕地不怕地喜欢他,我以为我们会结婚,生两个孩子,老了还能像楼下的爷爷奶奶一样牵手散步,可是这都是我以为。不过时光从不曾亏待我,不然我怎么会遇到你呢?我还是像年少时一样期待与你白发苍苍时,左手牵狗,右手牵你@长风万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