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88800000022

第22章 室内空间处理

第一节 议政建筑形态及室内空间

沈阳故宫建筑群中有三处形成于不同年代的议政建筑,分别是东路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皇太极时期建造的崇政殿,以及中路东西所乾隆时期建造的颐和殿和迪光殿。不同时期的建造以及不同的功用带来了建筑形态特色和室内空间的差异。同时,三处议政建筑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形态特色的继承和统一,体现了后代皇帝对先祖的尊崇。

一、东路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议政建筑——大政殿与十王亭

大政殿建于1625年,是努尔哈赤的金銮殿,最早称为“大衙门”,俗称“八角殿”,1636年定名为“笃恭殿”,康熙时期更名为“大政殿”。大政殿位于东路院落正北居中,为八角重檐攒尖顶大木架式建筑,屋顶覆黄色琉璃绿剪边瓦饰,殿身金厢斗底槽外带副阶周匝。南侧的两根外檐柱上圆雕两条金龙,檐下采用体形硕大的五踩双下昂斗拱,柱头处的额枋外贴狮面羊角的兽头雕刻。八面殿身均设隔扇门,每面六扇。殿身坐落在每边长9米,高1.7米的须弥座台基上,从地面算起,殿总高21米。台基东、南、西、北四出踏跺,东西各九级,北为十二级,正南两组十五级踏跺,正中有御路夹云龙石雕,通向阶下月台。

设计者没有采用满族传统的硬山建筑形式,而是打破常规选择了八角重檐攒尖顶的亭式建筑,这种独特的建筑造型用在皇家的主要议政建筑上是很少见的。它一方面象征了满族自建立八旗制度以后,对数字“八”的一种偏爱,也呼应了坐落于东路院落中的八旗亭的造型;另一方面,这种造型也是具有游牧民族特点的军营帷帐形式的一种固定化。

大政殿建立之初的功用是作为努尔哈赤的“金銮殿”,但尚未建成使用,努尔哈赤就病逝了,因此它并未发挥设计之初的功用。皇太极时期将大政殿作为议会、集会等重大活动的最庄严、最神圣的地方,诸如皇帝继位、宣布重大军事活动的进军令、颁布大赦令等重要政令、迎接凯旋将士、举行国宴等重要仪式皆在此举行。史料记载,大政殿的首次使用是在天聪元年正月初一,皇太极在这里举行新春典礼。清入关以后,沈阳故宫作为陪都宫殿,常朝和举行朝贺礼以及东巡谒陵期间颁诏和筵宴均在大政殿举行。

1. 大政殿的室内空间布局、尺度及其与建筑形式的关系

大政殿室内仅一圈金柱,八根9米多高彩绘金龙的结构大柱直插殿顶,形成了由金柱限定的中核空间,以及金柱与外檐柱间的隔扇门围合的外围辅助空间。中核空间为皇帝上朝使用的主要空间,宽敞、高耸;外围空间为宫女、侍卫等役使人员候立的辅助性空间,低矮、窄小。八根内金柱中间的地面空间被木制须弥座式的抬高地坪占据,古代把这种升起的地坪方式称为“陛”,因为官员们见皇帝是要跪在下面,所以才口称“陛下”。陛上四周是仿石雕式样的栏板和望柱,中间布置宝座和屏风等家具。大政殿的室内原来是没有陛的,现状所见的陛是后来增加的。

大政殿的室内空间是与建筑形式相统一而形成的,二者契合完美、相得益彰,使得建筑由大木结构关系直接生成室内空间,加上依附于建筑结构的装饰装修,形成了一种原始空间的粗犷、和谐自然之美。大政殿起承重作用的八根内金柱,在室内充当了围合宝座空间的角色,形成了对边宽度达6.7米(轴线尺寸)的八角形中核空间;室内顶棚既不是彻上露明,也不是通常的统一高度的天花吊顶,而是随攒尖屋顶坡面的变化灵活处理成不同标高的天花平面,由殿缘四周向中心渐次升高,至顶棚中部随着结构自然处理成藻井,加强了中核空间的高大。为了与这种趋势相符合,藻井周围的天花也不是完全保持水平,而是稍向中央藻井部分倾斜,和谐而自然。由外檐廊的檐下到室内正中的藻井,棚顶天花分为四个高度,由测绘的实际尺寸可知,跨中室内地面至顶棚的高度由外廊向室内依次是:6.6米、9米、10.5米、12.5米。因此从剖面的角度看,大政殿由外到内的三个空间的尺度分别是:1.6米(宽)×6.6米(高)外廊空间、3.2 米(宽)×9 米(高)的周围辅助空间以及6.28米(宽)×12.5米(高)竖向中核空间(这里的宽指净宽,高指跨中地面至顶棚的高度)。

2. 大政殿室内中核空间的处理手法

大政殿的中核空间是由柱子、陛、藻井、板壁、几腿罩共同围合限定而成。八根柱子和地面的陛起到主要的限定作用,陛上的屏风、上部的天花、藻井和板壁、几腿罩等家具构件也起到了辅助限定的作用。中核空间的上部采用大木作法,结合椽尖顶建筑室内空间的特点,形成了比例恰当、和谐统一的向心型室内空间,这也成为大政殿室内空间最具特点之处。

大政殿的室内空间从构成手法上看,处处都是为了突出中核空间的重要性。主要的处理手法有以下几点:中核空间的水平向外围由八根结构的柱子限定,对边达6.7米宽的八角形中核空间直接产生了向心性;中核空间地面抬高形成陛,在地面空间上加强了中核空间区域的界定;上部的八角形藻井落于建筑的八根内金柱上,形成了大木式做法的中核藻井空间,不似崇政殿在室内用小木作另外制作堂陛空间的做法。使得藻井这种宫殿建筑顶棚中最尊贵、最高等级的表现形式,在丰富室内顶棚空间的同时,也起到了控制和强调中核空间的作用。大政殿的八角形藻井随着椽尖屋顶中心的升高灵活处理,分为上下两层、内外两环。最上层收缩成圆形井心,井心上有木雕金龙盘于流云之中,龙头向下,威武雄伟;大政殿的中核空间自金柱柱顶向下设置板壁和几腿罩,板壁上绘彩画,几腿罩为雕刻云纹,起到了藻井与柱子之间的过渡作用之外,也加强了中核空间的围合性,使中核空间更加完整。

清末以前,大政殿室内中核空间与现在不同,没有地上的陛,也不是现状所见的七扇雕刻精致的屏风和宝座。而是用室内中堂布置的方式,以位于中核空间靠北的两根内金柱处半高的文字屏风作依托,两侧殿柱上有乾隆皇帝御笔的匾联,由柱底端一直延伸到额枋下几腿罩的下脚,上联是“神圣相承恍睹开国宏猷一心一德”,下联是“子孙是守常怀绍庭永祚卜世卜年”。北面内檐悬挂“泰交景运”的黑漆金字大匾,也是乾隆皇帝书写于乾隆十二年的御笔亲书,书法雍容淳厚,装饰华贵富丽,在沈阳故宫各宫殿匾联中,堪称最漂亮的一幅。只是现状陛上高大的屏风遮挡住了大半的匾联,华丽雕饰的金漆屏风和龙椅的陛上空间式样取代了古朴素雅的中堂式样,原本开阔高耸的中核空间也全被陛与屏风宝座所占据。

大政殿的室内空间是以朝政议事为目的而设计建造的,皇太极即位初期,在中路崇政殿还没有建立起来之前,也曾经使用过大政殿。那么后来它作为礼仪性的建筑使用,是否符合使用需求呢?在清朝乾隆和嘉庆皇帝东巡期间,大政殿被作为盛京皇宫内举行重大活动和仪式的场所。宽大的院落、殿前的月台、宽敞的室内空间以及殿阶空间,正是为这些活动提供了一处再合适不过的宽敞用地。如乾隆东巡时,在大政殿宣告颁布东巡谒陵大礼告成的诏书后举行了一百张跟桌规模的隆重筵宴大典,按照等级地位的高低,分坐于殿内、殿外阶上以及阶下院落中。席间王公大臣还要到殿前起舞助兴,由侍卫表演摔跤、翻跟头等助兴节目,场面宏大、热闹,体现出了非凡的皇家气派,多民族相融的独特魅力,没有这样大的开阔空间是难以实现的。

3. 十王亭的室内空间

十王亭作为东路努尔哈赤时期“诸王议政之所”,是由左右翼王亭和八旗亭组成,分别按照八旗的等级方位分布在大政殿前广场的两侧。十座宫殿的规模、形制、样式几乎相同,为歇山卷棚顶周围廊亭式建筑,青砖青瓦,红柱红门,外廊四角各三根柱子。室内仅一间见方,无柱。亭身平面近于方形,位于11.5米×12米,高约0.5米的低矮台基之上。亭身除正面(面向广场的一面)开设六扇斧头眼式隔扇门外,其余三面均为实墙,不设门窗。

十王亭在外观上是亭式建筑,其周围柱廊和斧头眼隔心式样的隔扇门与大政殿的外观风格保持协调,而在屋顶的瓦饰、建筑的体量以及装饰构件上,却与大政殿形成了很大的差异。十王亭采用的是青瓦,大政殿是黄绿两彩的琉璃;十王亭建筑总高仅8.3米,大政殿总高达21米;十王亭檐下额枋红漆,仅在角科、柱头科及荷叶墩上有少量的“青绿孔晕”彩画。而大政殿檐下则有硕大的斗拱、华丽的金漆彩画等等,都形成了二者的反差,突出了大政殿的中心地位。

在内部空间的设计上,十王亭却与常规的亭式建筑不同,是为充分适应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而设计建造的。首先,十王亭虽然名为亭,但为了保暖的需要,亭身三面做实墙,仅面向广场的正面设隔扇门。其次,十王亭的亭身仅一间,室内无柱,面阔和进深分别为5.90米和5.43米。从亭身后檐墙(背向广场的一面)下封堵的两个烧火口痕迹可以判断出原来室内应是有炕的,当年十王坐殿办公的时候可以坐在面向广场的炕上,这也是不同于其他议政建筑的特点。十王亭的这种实用性的室内空间布局的特点,是与其建筑的使用方式分不开的。这也不得不提到努尔哈赤时期的政治军事体制——“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是一个典型的军政合一的组织,在行政上,满族全体成员分编在八旗之下,“旗”是地方最高一级政权,负责组织旗下各牛录属员的战备训练、生产活动,审理其管辖范围内的诉讼案件,管理本旗人员的社会生活;同时,在军事上,平时准备给养战马和精良的武器装备,战时出兵作战。由此可见,八和硕贝勒就成为身兼地方最高军政首长和本旗大家长的双重身份。作为其执政办公的八旗亭也自然成为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殿亭,所以,其充分考虑的保暖设计也就不难解释了。

十王亭的功用在设计之初是“诸王议政之所”,可是皇太极继位后,不断削弱八旗王贝勒的势力,“八旗亭”变成了八旗合署办公和值班的处所,其作用显然是大大下降了。及至皇太极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设立“内三院”和六部以及都察、理藩二院之后,八旗王公贵族的势力则更为削弱,于是“八旗亭”便只作为八旗值班官员听候传唤之所,即作为一个“值房”的价值而存在了。清朝迁都北京后,盛京官员在此“坐班”、“朝贺”。至规定时辰,经礼部官员点名记录后,仪式即结束,众人各自散去。

二、中路皇太极时期建造的议政建筑——崇政殿

崇政殿俗称“金銮殿”,是沈阳故宫中路的议政建筑,是皇太极举行常朝、接受王臣朝贺、接待和宴请外国使臣以及举行大典之处。崇政殿为面阔五间,进深六间九架椽,前后廊硬山式建筑。檐下额枋雕刻龙纹,柱头饰以狮面羊角兽头。抱头梁则是一条完整的龙纵贯于前檐廊间,龙头从柱头额枋处探出柱外,张牙舞爪,形象生动。屋顶瓦饰为黄色琉璃瓦绿剪边,从庭院地坪到崇政殿正脊高度约12米,加上大吻的卷尾通高达13米多。脊兽、墀头和檐下的木装修等部位的装饰以黄、绿、蓝为主要色调,色彩斑斓、浓烈华丽,体现了崇政殿作为皇太极金銮殿的庄严华美的外观风格。殿身前后檐均开设三交六椀隔心式样的隔扇门。高约1.5米的前后殿阶周围饰有石雕栏板望柱,各出三路踏步,殿前宽敞的月台上两侧分别放置日晷和嘉量。

1. 崇政殿的室内空间布局与室内空间尺度

崇政殿室内无多余的柱子,空间开阔而简洁。空间中唯一的固定构件就是堂陛,尺度适宜,构造精细,形成了整个殿内的视觉焦点。殿内仅在明间后金柱的位置保留有两根柱子,柱子很细,并不起到结构的主要作用,仅是作为堂陛的依托。堂陛宽度与明间宽度相等,堂陛前檐与脊柱的地面投影线取平。堂陛后方一间进深形成走道,作为皇帝上朝时由殿后的清宁宫经凤凰楼进入崇政殿的通道,通过堂陛两侧的台阶登上宝座。堂陛前的空间主要为大臣官员们上朝站立和跪拜的区域,堂陛两侧的区域作为侍从候命和置放记录案几等辅助性的空间。崇政殿上方装有“正大光明”黑漆金字匾,是乾隆仿照北京乾清宫顺治所书匾题写的。堂陛内屏风上的四言十二句铭文,与乾清宫屏风上的完全相同,是康熙皇帝从古代经书中摘出,作为自己和后世皇帝治理国家的座右铭篆刻在御座之旁的。陈设在龙椅前后的鹤式烛台、熏炉、塔式香亭、甪端、“太平有象”等,都是乾隆年间宫中精致的珐琅礼器。

崇政殿的面阔是19.12米,室内梁下的高度是5.2米,对比北京故宫太和殿的室内空间尺度(面阔60.01米,进深33.33米,天花高度约14米)要小很多。为了扩大室内空间感,崇政殿采用了以下几种办法:一是在殿内采用了减柱造,使堂陛及宝座空间不受视线的遮挡,使室内主要空间水平向扩大;二是采用了彻上露明造的做法,不饰天花,在垂直量度上加高了室内空间感;三是从装饰色彩上,整个室内以蓝、绿、红为主色调,局部点缀以金色,椽间望板上所绘的蓝天白云,更加推远了屋面的高度,使室内空间扩大。而不似太和殿大面积金色的运用,特别是在明间的粗大柱子上运用了满贴金的做法,扩张了柱子的粗度,与大尺度的太和殿室内空间相吻合。

2. 崇政殿室内的二次空间限定——堂陛空间

在殿内正中北侧,是二尺多高的红漆木制须弥座,被称为“陛”。陛的平面形状呈方形,前三侧二共五组台阶,上部是平面为“凸”字形的华盖,被称为“堂”,与起高的地坪被统称为“堂陛”。堂陛之内的屏风宝座并非皇太极时期的原貌,而是乾隆十二年(1747)乾隆特命仿北京故宫乾清宫所用加以缩小精心制作的,宝座屏风各以九条龙作为主要装饰,全部罩以金漆。

堂陛空间类似一个缩微的小型开敞建筑,在崇政殿室内形成了一个类似“殿中之殿”的二次限定空间,点明了室内核心空间的存在,并通过堂陛的装饰将皇帝的宝座衬托出来,增强了皇帝升入御座之上的一种威猛、华贵的气势。在水平向度上,堂陛空间由前面的四根柱子和位于御座屏风后面的板壁限定。柱子在支撑上部华盖的同时,也起到了限定空间的作用。特别是在前部两根圆形柱子上雕刻金龙,龙头与龙爪远远探出柱外,打破了由台面、柱子与堂陛上檐形成的呆板框景;在垂直向度上,堂陛空间由升起的地坪和上部的华盖限定,堂陛地面标高比殿内地坪高出四步,在室内外高差不大的情况下,创造出由室外到室内的步步升高的层次,增加了皇威至上的气势。华盖的做法与崇政殿饰瓦的檐下装饰相统一,也有额枋、叠经枋等构件和装饰,只是尺度小得多,位于室内七架梁的下方。前部由两圆两方四根小柱支撑,上部的华盖式样一如崇政殿建筑,檐下采用叠经枋。堂陛外罩金漆彩绘,加饰行龙兽面等精美雕刻,并特意保持与殿内外原有装饰风格一致。通常用于建筑天花上的藻井在这里也随着做到了堂陛的内部顶端,点明宝座空间至高无上地位的同时,也使皇帝的座位上方不至于形成过度的压抑感。

堂陛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解决了人与大空间尺度要求的崇政殿室内空间之间尺度差异的矛盾,使人、堂、殿三者尺度有一个自然的过渡,使空间的矛盾得以缓解。皇帝坐于较小尺度的堂陛空间中,使其相对尺度变大;而立于堂陛之下的群臣百官相对整个崇政殿室内空间而言,相对变得更加矮小,通过这种反衬的空间对比手法,愈发体现出君臣之间的差距。

崇政殿在空间的处理手法上,既有对大政殿空间处理手法的继承与移用,也有着再创造的改变。崇政殿与大政殿室内中核空间的作用都是相同的,但与大政殿室内堂陛做法不同的是,崇政殿的堂陛采用了小木作为主的方式建造,在室内脱离于大木结构,单独制作出堂陛,不同于大政殿的大木做法直接对中核空间的限定与加强。

崇政殿堂陛顶部藻井的做法和堂陛前檐盘龙柱的装饰都是对大政殿藻井和檐柱盘龙做法的移用与继承。原本崇政殿堂陛顶平面为“凸”字形,在正中方形井口天花内,应顺应其形状设计成方形或圆形的藻井,而崇政殿则是八角形斗口,顶部收缩成圆形井心,井心置一木雕降龙,其风格和装饰色彩与大政殿完全相同。此外,崇政殿堂陛檐柱盘龙与大政殿前檐柱的盘龙做法也几乎完全相同,只是尺度变小,原来舒展的升龙,在堂陛檐柱上演变成降龙状。可见,崇政殿在将大政殿广场上朝空间缩微到殿内的同时,也将大政殿建筑的尺度缩化到崇政殿的堂陛空间中,使得二者保持了风格的一致。

3. 中路的辅助议政(候朝)建筑——大清门、左右翊门与东西朝房

大清门是中路的正门,在皇太极时期没有正式命名之前,惯称为“大门”,也被称为“大内门”或“朝门”。是皇太极即位后建造的早期建筑之一,因此其建筑显示出了清早期建筑粗犷的风格。大清门面阔五间,进深六间,九架椽前后廊硬山式建筑。屋顶铺黄琉璃瓦,并饰以绿剪边。檐下装饰与崇政殿和大政殿比较相似,也采用了狮面羊角兽头,梁端为龙头状。前后檐明间和两次间设门,前檐设栅栏式门,后檐设镜面板门,两尽间为一码三箭的直棂窗,南北都设有三出台阶。紧贴两侧房山外各有一四柱式小门,分别称为东翼门和西翼门。当时规定,自亲王以下所有官员,都只能由左右台阶出入,中间的御道只有皇帝才能通行。至于两旁的翼门,应是供平时官员及宫女、太监等因事进出宫殿之用。大清门是一个典型的屋宇式大门形式,原大清门室内设有火炕,为冬日文武百官在室内候朝时取暖之用,现已不存,仅前檐阶上现仍保留两处烧火的坑口。从史书记载也可推断出大清门原室内有炕,如枟大清会典事例枠记载:“各官及侍卫、护军,晨夕入朝皆集于大清门,门内外或坐或立,不许对阙”。天聪六年三贝勒莽古尔泰死,皇太极“坐于正中侧门下”,指的也是大清门。大清门同时也是辅助的候朝场所,还兼有接见、领赏、谢恩、校射等临时的功能。皇太极就曾多次临御大清门颁赏文武官员及外国使节,康熙、乾隆等皇帝东巡盛京时亦在此多次举行活动。因而此处宫廷禁地,有重兵把守,戒备森严,不令闲杂人等靠近。

崇政殿两侧山墙紧连左翊门和右翊门,是平时进出殿北宫廷区的通道。左右翊门为三间前后廊硬山式建筑,殿身明间开板门,次间设槛窗,屋面为黄琉璃瓦饰以绿剪边。两侧次间是值班的地方,原来设有火炕,现已不存,火炕的加火口位于南北檐廊槛窗下的台基上。

另外在中路大清门外东西两侧的奏乐亭南侧原各有一处面阔三间的单层东西朝房,作为官员们的候朝场所。乾隆时期将东西朝房各加两间,分别改为现在所见的面阔五间的东西朝房。

三、中路东西所的议政空间——颐和殿、迪光殿

1. 颐和殿的室内空间

颐和殿位于中路东所垂花门之内的第二进院落,建于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间,殿的命名是取“颐养和平”之意,是东巡驻跸其间皇太后接受朝贺之所。

按照乾隆年间的制度,每次皇帝亲祭盛京三陵之后,要在皇宫内举行隆重的庆贺典礼。当皇太后在此居住之时,皇帝于崇政殿接受群臣朝贺,庆祝祭祀祖陵大礼告成的当天早上,先要率王宫大臣到东所皇太后宫中行礼祝贺。这时皇太后便坐在颐和殿的宝座上接受叩拜,皇帝登上殿行三跪九叩头礼,众文武官员则在大清门外排班,在司礼官的导引下同时行礼。礼毕,太后回介祉宫,皇帝也回到西所,再举行朝贺皇帝的典礼,由此可知皇太后地位的重要。

颐和殿为面阔三间前后廊单檐歇山顶建筑,黄琉璃绿剪边瓦饰屋顶,明间前后开四扇隔扇门,次间前后设灯笼锦式样的支摘窗。殿内明间设有宝座,后置六扇隔扇式屏风,用来界定前面的受拜空间和屏风后面的通道。明间与次间的柱间用雕刻精致细腻的黑色雕花落地罩分隔,次间沿东西山墙有炕,西墙上原有乾隆御书联“福凝东海增芝算,祥拥西池长鹤龄”,表达乾隆皇帝对母亲多福多寿的祝愿。

2. 迪光殿的室内空间

迪光殿位于中路西所垂花门之内的第二进院落,建于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间,作为东巡期间处理日常政务和受拜之所。虽然当时中路已有崇政殿,但这处“先皇正殿”除庆贺大典等重要礼仪活动于此进行外,一般是不使用的。因此,1743年,乾隆第一次东巡盛京后,便开始营建东西所,到乾隆十九年第二次东巡的时候东西所已经修建完毕。西所建成以后,包括嘉庆皇帝在内先后六次东巡皆在此居住,驻陛期间皇帝处理政务,召见官员,接见和受拜等都在迪光殿举行。乾隆四十三年增建的迪光殿前东西配殿(现西配殿已不存),可能为随行之内阁、军机处等官员议事和候传之所。

迪光殿的建筑形制与东所的颐和殿几乎相同,均为面阔三间前后廊单檐歇山顶建筑,檐下出五踩斗拱,额枋饰以和玺彩画,黄琉璃绿剪边屋顶,明间前后开四扇隔扇门,次间前后设灯笼锦式样的支摘窗。所不同的是迪光殿后檐廊通过院落两侧的抄手游廊与后面的皇帝寝宫——保极宫相连,西侧山墙外还连建一处面向后院的净房(厕所)。

迪光殿室内明间为宝座空间,宝座后立有直抵棚顶的板壁式屏风,作为宝座的屏障之外,也起到了界定屏风后通向迪光殿北门走道空间的作用。板壁上有“继序其皇”、“迪光殿六韵”等乾隆御书匾联。殿内尚置有黑漆描金书桌、条案等,上放陈设品。据枟光绪十九年翔凤阁存贮器物清册枠记载,迪光殿内所陈珍玩书册,可见其当年陈设物品之丰富、精致。“紫檀嵌五镶玉如意一柄 添漆痰盂一个 掐丝珐琅炉瓶盒一分 红花白地甘露瓶一件 官釉圆洗一件 鸂鶒木盒二件 宗室祥麟宝册页一册 瑞麟宝册页一册 景瑞册页一册 青白玉双凤笔架一件 青花白地水盛一件 青白玉墨床一件 沉香木笔筒一件 嵌玉黑漆盒石砚一方 定窑蒜头瓶一件 生员记肇忠诗一部 梅花式盒二件 写册通鉴辑览十二套 朱漆小盒四个 高宗纯皇帝御崇政殿诗一张 掐丝珐琅兽面花囊一件 青绿出戟双管樽一件碧玉把金皮腰刀一把 青白玉山子一件 青绿蚕纹双耳樽一件 汉玉素璧一件掐丝珐琅夔龙耳三足鼎一件 龙泉釉撇口樽一件”。

议政建筑结语

形成于三个不同年代的议政建筑虽然受到使用方式和工程做法等因素的影响,在布局、形制、装饰等方面呈现了很大的差异,同时由于对先祖的尊崇,三期议政建筑在空间处理的手法上,却有很多的继承与演化,形成了功能使用上的互相弥补,空间处理上的继承演化,装饰风格上的协调统一等特点。

中路崇政殿的建造参照了中原宫殿建筑中常用的“前朝后寝”式的建筑群布局,建筑形式也采用了“惟我独尊”的“一殿式”,与东路的大政殿在布局和建筑样式上差别很大,虽然二者的建造时间相差仅十几年。但是二者在室内空间的处理手法和使用方式上却如出一辙,崇政殿是将大政殿与整个殿前广场的使用方式和空间限定手法缩微到了殿内空间。崇政殿的堂陛是乾隆时期仿造北京故宫乾清宫添置的,但是其装饰细部很多手法都与大政殿建筑的装饰手法相似,就像是大政殿建筑的缩化——堂陛内顶部藻井是大政殿建筑室内天花正中斗八藻井的缩化;堂陛前檐柱上的盘龙雕饰是大政殿建筑前檐盘龙柱的再现;堂陛华盖的檐下装饰及色彩也有大政殿檐下装饰的痕迹,例如柱头兽面、叠经状额枋的沿用等等。使得两座议政建筑在装饰样式和色彩上保留了满、蒙、藏等少数民族凶悍造型、浓烈色彩等粗犷装饰风格特点,保持了风格的一致性。

东西所乾隆时期的迪光殿和颐和殿在建造时间上与前两者相距100多年,在装饰风格、建筑形态和建造准则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乾隆皇帝在建造时,很多方面表现了对先祖所建宫殿的尊崇。主要有几方面:一是在建筑的等级地位上将新建的两座议政建筑放在了很谦逊的位置上,仅仅作为行宫部分的一座附属性办公的场所,附庸于中路的东西两侧,而并非另建一处“金銮殿”;二是建筑规模、尺度大大地缩小,采用了三开间,仅通过采用歇山顶的屋顶形式以及大木架式做法以及檐下的和玺彩画等手法来区分其与寝宫的等级;三是构造做法和装饰上力求节俭,红漆门窗和柱子,不饰奢华;四是在屋顶琉璃瓦的色彩上尽力取得与早期建筑的协调,采用黄琉璃瓦绿剪边的瓦饰。

此外,三期议政建筑在后期的常朝和清帝东巡期间的使用上担当了不同的角色,大政殿用于颁诏并于殿前举行君臣筵宴,崇政殿前百官朝贺,而迪光殿和颐和殿则作为东巡期间处理政事、召见和受拜的场所,保持了使用上的等级差别和对先祖宫殿的尊崇。

第二节 居住建筑形态及室内空间

因努尔哈赤时期的居住寝宫不在故宫的院落中,故沈阳故宫中只有两个时期的居住建筑,即皇太极时期的台上五宫和乾隆时期东西所的介祉宫、保极宫和继思斋。由于两个时期居住建筑建造的时间不同、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不同以及后期工部做法的规制,使得两个时期的居住建筑呈现了截然不同的室内空间格局和装饰风格,早期的台上五宫处处体现了满族民居的固有特色,而后期东西所的寝宫体现的则是中原汉族民居的特点。

一、中路皇太极时期居住空间——台上五宫

沈阳故宫台上五宫建筑指的是位于中路中轴线上崇政殿和凤凰楼之后的寝宫部分,包括正房清宁宫和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以及次西宫永福宫,五宫共同围合成合院式的院落布局。此外,清宁宫东西墙外靠北侧有两座小配宫,应为没有名号的妃子和宫女居住的宫殿。这一组居住建筑形成于1627~1632年间的后金时期,是清初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的寝宫。因此,在建筑形制、外观和室内外空间上保留着许多早期满族的建筑及装饰特色。

五宫建筑在外观样式上基本相同,均为面阔五间前后廊硬山式建筑,屋顶覆黄琉璃绿剪边的瓦饰。五宫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因地位、等级的差别,五宫的房屋举架、面阔进深略有区别,如东西次宫的规模仅次于清宁宫,而次东宫和次西宫又小于东西二宫。至于清宁宫以北东西两侧无名号的两配宫,无论规模、举架、进深等均小,仅为三间硬山式建筑。二是因使用的性质有所差别,使得清宁宫与四配宫的室内格局不同。四配宫仅作为各宫之主率众多的庶妃及宫女居住所用,均为明间开门,室内两侧次间和稍间形成两个“万”字形炕面,共计七铺炕(含暖阁内的一铺炕)。而清宁宫除了作为皇太极和皇后的寝宫外,还兼做皇宫内家祭和家宴的场所,因此将其入口开在东次间,形成了东稍间,封闭成“东暖阁”用于居住,西侧四间贯通成适宜于祭祀和家宴的“口袋房”式的室内空间布局。

1. 清宁宫的室内空间布局

清宁宫是中路后妃生活区的主体,在台上五宫中居中面南,为面阔五间前后廊硬山式样,屋顶覆黄色琉璃绿剪边瓦饰,正脊和垂脊为行龙飞凤纹饰的五彩琉璃,其纹饰中间为五彩火焰珠,显示出了居住者的贵宠地位及皇家气派。建筑立面殿身装设“直棂码三箭”式样的大尺度支挂窗和相对尺度窄小的实心红漆板门,柱头仍采用早期建筑中所见的兽面雕饰。清宁宫建筑前设有一个不对称的小型月台,应是在院落中举行索伦杆祭天时摆祭和举行仪式所用。清宁宫的西北角,立有一座具有满族特色的“跨海烟囱”,烟囱截面为方形,由下至顶逐级上收,共十层,灰砖砌筑,也是沈阳故宫中唯一的一座烟囱。整个建筑的布局、样式、空间及装饰都脱胎于满族民居,是适合满族人传统生活习惯而形成的,显示出了浑厚、庄重、古朴的具有早期满族建筑风格的特点。

清宁宫东次间开正门,室内主要分为两部分——“口袋房”空间和“东暖阁”空间。贯通西侧四间的是一个大的口袋形房间,俗称“口袋房”,是用作皇宫内家祭等活动所需的空间,具有典型的满族民居室内空间布局特色,同时还兼作皇太极召见、会客和举行家宴等功能使用。室内南、西、北三面有成“匚”形的“万字炕”,炕面低矮宽大,炕上铺红白毡条,有炕桌,冬季还添置火盆,以供取暖之用。西山墙上设有家祭的神架,俗称“祖宗板”,前面的地上放置供桌。东次间虽与西三间共处一个口袋房内,但在炕面上用半高的板壁分隔出来,安放灶台和大铁锅,用于祭祀时煮杀祭品之处。室内施以青绿色调龙凤图案的平綦天花,梁枋满绘红底沥粉双金龙的大包袱形式彩画,形成了色彩上的鲜明对比,衬托出整个室内空间高贵、优雅的格调。东尽间用墙围隔起来,墙正中设有板门一扇,俗称“东暖阁”,是皇太极与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的寝居空间。暖阁内又用厚实墙分隔成南北两个面积相等的小间,仅20平方米左右,分别设置南北炕,用于皇太极和皇后的寝居。

2. 清宁宫的室内空间尺度

从建筑的尺度上看,作为皇家寝宫的清宁宫与民居相比,屋宇高大,室内空间开敞,充分显示出了皇家寝居建筑的气派。这一点可以从清宁宫与辽宁新宾县上夹河镇的肇宅的比较中清楚看出,两个建筑的面阔均为五间,通面阔尺度相差不大,而在建筑的高度和进深上清宁宫却大出了一倍,相应产生了开敞的室内空间。清宁宫室内的“口袋房”占据了整个西侧四间的面阔,形成了长约 17.5 米,宽约11.9米,净高(地面至天花底面高度)达4.7米的宽敞、高大的室内空间。在这个高大的空间中,炕的尺度也相应增大,南北两面大炕长度贯通三个开间,长达12米多,较宽的南炕宽度竟达到了近2.2米。同时,炕面较为低矮,加上“口袋房”的整个南侧设置大面积的支挂窗,使得室内空间愈加开阔。

在立面比例关系上,屋顶的比例关系对建筑整体的风格影响较大。清宁宫屋宇高大,殿身相对矮小,屋顶的高度(从檐口到正脊的高度)是殿身高度的1.7倍。

3. 清宁宫寝居空间的创造手法

作为寝居空间,清宁宫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上采取了许多适应北方气候特点的防寒设计手法,这些手法都是来源于满族民居的传统处理手法。

手法一:大空间用于祭祀、家宴、召见等活动,小空间用于居住。清宁宫的室内空间有250平方米之大,而真正作为皇太极和皇后寝居的空间仅仅40多平方米,其余的面积都作为祭祀空间使用。为何会有这样的情况呢?这是由北方的寒冷气候决定的,采取了缩小寝居空间,减小供暖面积并防止热量损失的有效措施。清宁宫就是运用了这样的防寒处理手法,将“东暖阁”内又分为南北二室,二室各有炕,称“龙床”。枟黑图档枠乾隆八年之一枟京行档枠记载了炕的尺度:“南炕长一丈二尺二寸五,宽五尺四寸;北炕长一丈二尺二寸五分,宽五尺六寸”。“东暖阁”及其内部的隔墙均由厚厚的实墙围合,实墙上仅开设一扇很窄的实心板门。枟黑图档枠乾隆八年之一枟京行档枠记载了板门的尺寸:“正门口面高七尺一寸五分,宽三尺三寸,中门(即东间门)口面高六尺七寸六分,宽三尺一寸二分”。这样寝居房间就被划分成了面积仅20平方米的小空间,夜晚只需要将板门关上,加热室外窗下的烧火口,暖阁内的室内温度很快就会升高,四周厚实的围墙和窄小的板门有效防止了室内热量的散失,由炕面散发的热量足以维持房间内一夜的温度。

手法二:室内采取火炕、火地、火盆等传统的采暖设施。清宁宫的室内南北侧均设火炕,“口袋房”的火炕通过东次间的灶台加热,烟气通过火地炕面内的烟道,通向位于清宁宫房屋西北侧的烟囱,其热量通过炕面散发出来,达到提高室内温度的目的。“东暖阁”的南炕通过位于窗外檐廊阶上的室外烧火口加热,位于窗下墙面上的出烟口进行了专门设计,为了不影响立面,窗下墙上建有八层砖的成“△”状塔形灶门,灶门高50厘米,门宽45厘米,两个出烟口位于这个塔形灶门内部顶侧。烧火者在窗下一个70×70厘米方形的灰坑中烧炭,由于南炕并不连接建筑后部的烟囱,因此烟气经火地到炕内烟道,盘旋后从烧火口上方的两个出烟口冒出两股青烟,俗称为“二龙吐须”。此外,北方民居中冬天在室内的炕上,往往要放置铁制的火盆,内部盛放烧红的炭火,用来取暖。清宁宫的室内炕上,也采用了这种传统的取暖方式。

手法三:入口空间设锅灶的传统民居布局手法。北方的满族民居中,往往将入口的一个空间当做厨房空间使用,筑有锅台、炉灶,常称为“外屋”、“堂屋”。烧煮时候灶台空间散发的热量用来抵御从入口门贯穿进来的寒冷空气,使得室内保持温暖的环境。虽然影响了一些入口处感官上的整洁效果,但从保暖上考虑,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处理手法。清宁宫作为皇家的寝居建筑,仍然沿用了这种传统的布局手法。只是使用炕端的木制板壁,分隔了炕面空间和灶台空间,十分直接和简朴。

手法四:窗门的接纳阳光与防寒保暖设计手法。清宁宫的门均采用宽度不大的实心板门,而不是采用汉族民居中常见的隔扇门,有效减少了其热量的损失。在建筑立面上也采取了民居中常见的手法——大面积南窗接纳阳光,小面积北窗防止北面冷风渗透。“口袋房”的三开间的南墙上,高度达2.6米的大扇支挂窗占据了两间半,为大进深的室内空间冬日接纳充足的日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北面墙上仅开设了两扇做通风用的直棂窗。

此外,清宁宫在功用上还作为皇太极常朝和便宴之所。例如天聪六年,皇太极刚刚“面南独尊”的第一个春节,以本家主人的身份迎请其兄代善,“皇太极请代善居中而坐,代善不肯,折中之后,皇太极和莽古尔泰坐在御榻左侧,代善右侧。饮茶已毕,皇后和妃子以及诸王福晋给大贝勒代善拜年,然后开始排摆酒席,共设宴三十桌。按照满族人当时的风俗,设宴时主人要跪地向尊长敬酒。代善不肯,于是改为皇太极跪在御榻上向他敬酒”。可见,清宁宫作为皇太极自己的家,仅召见本族的兄弟子侄和皇亲国戚以及举行家宴和受拜。在这个特殊场合本来的臣事君的“国礼”也暂时服从弟敬兄的“家礼”了。

4. 清宁宫祭祀空间的创造手法

清宁宫除了作为寝居之外,还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作为皇宫举行萨满家祭的神堂。满族人信奉萨满教,萨满祭祀一直是清宁宫宗教活动的主角。清宁宫的口袋房、万字炕、神龛等室内空间的布局特点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宗教祭祀活动而形成的。皇太极时期就曾多次在清宁宫举行萨满祭祀活动,清入关后,历代皇帝凡东巡盛京,必在清宁宫举行跳萨满祭神的活动。

满族信仰的神灵极多,特别是后期,僧、道、喇嘛、观音菩萨、关帝圣君等等无所不信,但最原始最古老的宗教仍属萨满教。清朝初期的祭祀活动很频繁,主要分为祭天和祭神两种,祭天主要是在“堂子”,祭神就是在清宁宫,清宁宫的祭神又被称为家祭。皇宫内的家祭亦分两种,一种是不杀猪,不请萨满,仅家人供献糕酒、磕头三遍的小型祭祀,被称作“磕头祭”,从史籍上看,皇太极元旦祭堂子后回清宁宫拜神,所举行的就是“磕头祭”;另一种是每逢元旦举行的大型祭祀,除在清宁宫供献糕酒外,还要举行杀猪、请萨满跳神的祭祀活动,被称作“使唤猪祭”,包括朝祭、夕祭、背灯祭等。

清宁宫室内西侧贯通四个开间的“口袋房”正是为了适应满族举行祭祀活动而形成的特色空间,室内的空间格局是围绕祭祀而设的。首先,因爱新觉罗家族以西方为贵,因而用于祭祀祖先神的位置设在“口袋房”尽端的西墙处,墙上设有祖宗板和祖宗匣,其下方连接南北大炕的是较窄的顺山炕,一般不许住人、坐人,顺山炕前摆设祭桌和供品,并设置跪褥。“口袋房”内的南、西、北三面围以宽大低矮的炕面,由炕面围合的地面空间,是祭祀时萨满唱神歌跳神舞的空间,而炕面则是祭祀后族人围坐吃“福肉”的空间,这些“福肉”是由入口堂屋处的几口大锅烧煮出来的。

我们从满族的祭祀活动中可以看出,“口袋房”内的各部分空间是如何在祭祀活动中被占用的。祭祀时,身着吉服,头戴神帽的主祭萨满(或男或女)口唱神歌,双手击鼓,耸动腰铃,在“口袋房”室内地面中间的开阔处回旋起舞,啷啷锵锵,气氛热烈。萨满唱毕,皇帝及家人跪于西墙下供桌前的跪褥上向神行礼。然后开始“领牲”,将无杂色的黑公猪,即“神猪”抬入清宁宫西间,皇帝等向神猪跪下。这时萨满以热酒灌入猪耳,猪由于受热而摇头,表示此猪已能够沟通人神,传达人意,司俎者即高声喊“神已领牲”,主人叩谢神灵,然后杀猪并煮吃“福肉”。祭神的第二天,在清宁宫的院落中的索伦杆前举行祭天活动。

为了形成较为完整的地面空间,满足祭祀跳神的需要,室内柱列的排列进行了特殊的考虑。一般在小进深硬山式民居建筑中,室内常用嵌入隔墙的中柱支撑,而沈阳故宫清宁宫室内进深方向的柱列在不同轴线上对应不同檩条的位置作了不同的布局。“口袋房”内保留了前后两排金柱,进深跨度形成2.18米、8.2米、2.18米的三间,两排金柱的位置恰好与炕面的宽度基本吻合,形成了使用空间与结构空间的完美结合。这种巧妙的做法既解决了清宁宫较大的进深跨度,又形成了室内空间的完整界定。

5. 四座配宫的室内空间

四座配宫分别位于清宁宫前东、西两侧,是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元称帝后晋封的四位皇妃的寝宫。东宫关雎宫住宸妃,西宫麟趾宫住贵妃,淑妃居住在东次宫衍庆宫,庄妃居住在西次宫永福宫。四配宫均为五间前后廊硬山式建筑,黄琉璃绿剪边屋顶。不同于清宁宫的是,建筑明间开门,室内为外三间里两间的格局,即正门内明间搭设锅灶,和南侧两间相连,设有连通两间的万字炕。北侧两间内设有暖阁用于居住,外间则是接待客人和用餐等日常活动之处。四配宫经推断也有火地的做法,在2004年维修台上四宫的过程中,就曾发现室内地面的烟道。因此,四配宫和两个小配宫都是采用一个灶门、一个灰坑的办法,从室外灶门填入干柴后,使燃烧的烟火先通过火地,再升入炕道后回旋而出。

关于四宫内炕面不知何时被拆除(现状所建的炕是1986年复原而建),原室内的格局不得而知。因乾隆初年在修建四宫时,同时还配做各宫门帘和铺炕用的白毡条,一般外面正门皆配置粗红毡帘,内门则用夹绸门帘,连带“绉水”轻便美观。因此在档案资料中曾见做炕毡和门帘时丈量四宫炕面尺寸的记载,“关雎宫正门口面高七尺零四寸,宽三尺二寸九分,……中门口面高六尺七寸八分,宽三尺二寸七分,……西炕长二丈二尺八寸,宽五尺六寸,……南炕长一丈九尺七寸,宽四尺六寸,……东炕长二丈六尺三寸,宽四尺五寸。……暖阁内西炕长一丈零六寸,宽六尺六寸。暖阁外西炕长一丈一尺,宽六尺四寸,……北炕长一丈三尺三寸,宽五尺一寸……”

麟趾、衍庆二宫与关雎宫的规模、室内格局完全相同,只是朝向不同,规模略小。永福宫原来的室内格局与上述三宫略有不同,在枟盛京皇宫枠一书曾对室内格局有所推断,“该宫并无暖阁,除靠南面辟有正门外,进正门还有一内门,将一宫分为内外两室。这大约是因为福临称帝后,虽在冲龄不能离母,但毕竟已贵为天子,所以将一宫辟为两室,以便福临独居一处”。档案上关于永福宫的室内格局是这样记载的:“永福宫南面正门口面高七尺一寸五分,宽三尺四寸,……南炕长一丈七尺四寸,宽四尺五寸,……东炕长二丈零六寸,宽六尺五寸,……西炕长二丈二尺,宽四尺四寸,……北面正门(应为内门)口面高六尺八寸二分,宽三尺三寸五分,……东炕长一丈四尺七寸,宽六尺二寸,西炕长一丈四尺七寸,宽六尺七寸”。

自清朝迁都北京后,四大配宫久无人居住,“除清宁宫五间(实为四间)祭神外,所剩关雎、麟趾、衍庆、永福、两配宫,具百年有余,并无熏炕”。康熙帝三次东巡盛京均未在此驻跸,故乾隆初期已有百余年无人在此居住了。乾隆十一年,因重修飞龙阁、翔凤阁,遂将二处原藏金银瓷器以及书画、鞍辔等物“移至凤凰楼门内两边配宫存贮”。于是,四大配宫又成了宫内仓库。

二、中路东西所居住空间——介祉宫、保极宫与继思斋

1. 介祉宫的室内空间

介祉宫位于故宫中路东所的第三进院落中,建于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间,是供随驾东巡的皇太后驻跸的寝宫。面阔五间进深七架椽前后廊硬山式建筑,屋顶覆黄色琉璃瓦加饰绿色剪边。前后檐墙明间设隔扇门,次间和稍间均设灯笼锦的支摘窗,台阶南北明间处各一出踏跺。

室内中堂有乾隆御题的“式训徽音嗣,颐神景福绥”。西侧四间为敞间,各间之间由雕花落地罩进行分隔,西稍间沿山墙设炕,为皇太后休息和接受皇帝等问安之处。在此居住期间,皇帝和随驾前来的诸后妃、皇子皇孙每天早晨和晚上都要到介祉宫给太后请安,有时还要陪着进膳。东稍间用隔扇门围合成封闭的寝房,沿北檐墙处设有汉族式样的宝床,并挂以幔帐。宫后另有小园,未建屋宇,仅栽种花木,供太后休息和观赏。

从建成到清末,这里只有乾隆十九年和道光九年随驾而来的两位皇太后,总计居住时间十余天,其利用率远低于西所。

2. 保极宫的室内空间

保极宫位于故宫中路西所的第三进院落,建于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间,是东巡期间皇帝的寝宫。有时候召见个别官员,也会在保极宫西稍间内举行。

保极宫的形制与东所的介祉宫基本相同,均为面阔五间进深七架椽前后廊硬山式建筑,屋顶覆黄色琉璃瓦加饰绿色剪边。前后檐墙明间设隔扇门,次间和稍间设灯笼锦的支摘窗。所不同的是保极宫前有高出地面的御路将保极宫和迪光殿相连,两侧还设有游廊与迪光殿后檐廊相通,加强了两个建筑之间的紧密联系。

保极宫的室内明间和次间三间开敞贯通,仅沿柱间顶棚处设有简单的几腿罩分隔界定,东西稍间则用隔扇门分隔围合成封闭房间。明间中堂正面设有床榻式样的宝座,并设有炕罩的隔断进行装饰,两侧的配柱上高悬高宗的御书联:“帝命式于九围本支百世,天心佑夫一德承叙万年”。东稍间为寝宫,北檐墙处设有宝床,并装设炕罩和幔帐。西稍间为皇帝读书、休息和召见重要官员之处。从东稍间屋内南窗左右楹柱有联“保佑命申丰邑亿年垂裕,会归建极箕畴五福用敷”,可推断南窗处原应有炕或床榻。

3. 继思斋的室内空间

继思斋位于西所保极宫之后,是谒陵期间后妃们的居所。枟黑图档枠曾载,乾隆第三次东巡盛京(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带了六位妃嫔同行,其中“容妃”即传说中闻名的“香妃”,在西所继思斋住过一段时间。

继思斋平面近于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无外廊,仅在南檐明间开一个出入口,其余南北檐墙上开支摘窗。南面正中有一三楹的直廊,将继思斋的入口与保极宫北门相连。屋顶形式十分特殊,是三波浪的卷棚式勾连搭。室内格局也自成特色,各柱间采用隔断和几腿罩等木装修分隔成九间,俗称“九宫格”。九间中有五间置有宝床、炕案等,并备有“暖净”“凉净”,即坐式马桶。另外四间公用房间有置佛桌佛像的,有陈设书画卷册的,有布置文房四宝的。东西山墙上正中各开小窗一扇,故九宫格内除位于中心的房间外,其余八个房间均有良好的自然采光。斋中悬挂两副皇帝御笔楹联:“每以念功崇继序,益为图易凛思艰”、“谟烈远垂钦善继,治安长守凛深思”,把“继思”二字嵌入其中,表达仰慕先皇功绩,实现长治久安的政治含义。

居住建筑结语

由于使用上的不同需求以及建造时期的不同,两个时期的居住建筑室内空间和室内装饰风格的差异很大。

从室内空间上看,台上五宫沿用了满族民居中的“口袋房”式的特有室内空间格局,贯通几间的“口袋房”内的宽阔地面空间,是为了适应萨满祭祀活动和当地生活习惯的需要;室内砌有三面相连的“万字炕”和火地,扩大了散热面积;同时,采用了厚重的砖墙做间壁,分隔出小而封闭的暖阁空间用于寝卧等措施,都是为了适应东北地区冬季的寒冷气候。东西所的室内却没有“口袋房”、“万字炕”,而是代之以制作精美的“宝床”,只是从窗外檐廊下的烧火坑和出烟口还能判断出仍是火炕。

从室内装饰风格上看,早期的宫殿以实用为主,室内的隔断采用厚厚的间壁墙,起到保温的作用,门也采用实心的板门,不加花饰,耐用坚固,简洁朴实;后期的东西所是用雕花嵌画的楠木隔扇以及雕刻精细的几腿罩、落地罩等加以分隔,装饰图案繁冗细致。前后檐均采用空透轻巧的隔扇门和支摘窗,门窗棂格都做成灯笼锦、步步锦等花样,曲直穿插,美观别致。反映出典型清式风格的建筑室内装饰特点,还带有江南园林建筑的些许韵味,给人的印象是小巧幽静,清雅别致。

而在室内陈设方面,早期宫殿一般摆放炕桌、大柜、火盆等实用品,而行宫则是强调古董奇珍、翰墨书香的典雅高贵,金、玉、铜、瓷、书画、碑帖无所不有。

当然,为了表示自己对祖先宫殿的尊崇,乾隆皇帝也对行宫宫殿的建筑和外观装饰做了某些限制。其规制力图简练,不似北京宫殿那样铺张奢华。立面多采用红漆,殿顶都和早期建筑一样,均用黄琉璃瓦镶绿剪边的琉璃,使得嵌建于早期宫殿院落中的后期建筑保持了总体色彩的协调一致。

第三节 娱乐祭祀建筑形态及室内空间

沈阳故宫早期的东路和西路建筑都是以实用性质的议政和居住为主,唯一一座带有一定娱乐性的建筑只有中路皇太极时期的凤凰楼,作为设宴、纳凉、观景的场所。此外,从格局和形制上看,还具有一定的防御、眺望的功能。而形成于太平盛世乾隆时期的西路建筑则体现出更为纯粹的娱乐性质,娱乐类型也大大增加。这组娱乐建筑主要包括观戏的嘉荫堂、戏台一组建筑和皇帝读书吟诗的仰熙斋。

沈阳故宫的祭祀空间包括太庙和清宁宫,原位于抚近门外的太庙是作为爱新觉罗家族的宗庙,移建至沈阳故宫中路东南角以后,仅用来供奉历代先皇和皇后的玉宝、玉册,并未依制安设清帝列祖列宗神位并享祭。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非规制健全的宗庙。而另一处祭祀空间——清宁宫在清朝入关前一直作为家祭的场所,在前文已经有所叙述。

一、中路皇太极时期建造的观景宴饮空间——凤凰楼

凤凰楼位于中路议政建筑崇政殿之后,坐落在后宫区的高台之上,是进出台上五宫的主要门户,为皇太极时期营建的早期建筑之一。建筑为三层三滴水歇山顶楼阁式样,屋顶覆以黄琉璃瓦绿剪边。平面正方形,楼身面阔、进深各三间,周围出廊。底层明间前后开设板门,作为进出台上五宫的主要出入口,南侧有二十几级的台阶通往台下地面。二、三层建筑四周设置围廊勾栏,外檐由较通透的直棂支挂窗构成,仅南向明间开设四扇斧头眼式的隔扇门。楼梯并未设于室内,而是设于东西两侧的周围廊内,由高台院内可以直接登上楼阁,不需要打开凤凰楼的北门进入室内再登楼。楼阁各层角柱内收,外形轻盈、挺拔,各层的黄绿两色琉璃瓦与红漆柱、窗、栏杆相映衬,颇为美丽壮观。檐下的兽面柱头、宽厚雀替和直棂马三箭的窗棂式样等仍旧保持与早期粗犷古朴的建筑装饰风格一致。

凤凰楼位于后宫高台上的南端,其功用之一是作为后宫的大门。由于建造凤凰楼时皇太极刚即位,与中原的征战尚未平息,自我防范的意识体现在建筑中,形成了具有防卫、眺望功能的门楼形式。加上高台四周设置的高墙和用以巡逻的更道,以及凤凰楼底层设置封闭性很强的实墙和厚厚的板门,这些都增强了建筑的防卫作用。

同时,凤凰楼又是整个宫殿建筑的制高点,在当时的盛京城堪称最高的建筑物,曾以“凤楼晓日”被誉为“盛京八景”之一,站在凤凰楼上可以统览全城。所以凤凰楼的另外一个主要功用是作为帝后饮酒设宴、聚会议事和观景休憩的场所,皇太极就曾多次在凤凰楼上议事、宴请、小憩。后来历代皇帝东巡沈阳故宫时,凤凰楼就成了他们观景赋诗的最佳所在。有些诗被制成金字横匾,悬挂在凤凰楼内,至今仍然保留。史料曾记载的室内陈设置有锦边壁子横匾一面,前檐有乾隆御题的“紫气东来”九龙斗匾一面。

清迁都北京后,凤凰楼因其在沈阳故宫中的居中位置,又是适宜于储藏的楼阁形式,曾一度成为供奉和尊藏皇家最珍贵的列帝圣容、玉牒、玉宝、玉册以及圣训、实录等使用。供藏之物主要包括三项:一是乾隆八年(1743年)将太祖(努尔哈赤)至世宗(雍正)五朝满汉文国史枟实录枠一部送来盛京尊藏,因当时还未建造敬典阁和崇谟阁,即放于凤凰楼上、中层的三十顶大柜之中,直至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才移至崇谟阁;二是“圣容”和“行乐图”,也是乾隆特旨命送至盛京“供奉”,都精心收贮在特制的大画箱中;三是清初皇帝玉玺,1746 年从北京交泰殿移往此处。上、中两层各设御床两张,每床各铺红白毡各一条。

凤凰楼的室内各层格局和装饰均有不同。底层仅作为通过式大门使用,较为封闭,四周由墙体围合,前后均设板门,仅东西两侧各开有一个小方窗。棚顶梁、枋、板均涂饰红漆,没有装饰彩画。二层和三层是主要的使用空间,据枟盛京皇宫枠记载,楼内“有锦边壁子横匾一面,前檐有九龙斗匾一面,上中两层各设御床两张,每床各铺红白毡各一条”。后期在尊藏圣训和圣容期间,分别沿周边放置十五顶金龙大柜。二层室内梁枋间的楼板底面彩绘具有佛教色彩的天花,图案有莲瓣团成的彩凤祥云、梵文佛字及汉文纂书“万”、“寿”、“无”、“疆”等圆光图案。顶层彻上明造,梁架椽望施以红绿主调的祥云彩绘,是明末清初关外的一种装饰风格。

凤凰楼的室内采用了减柱造和移柱造的做法,以获得开敞、完整的室内空间。这是为了适应休闲聚会等多种功能的需求而进行了灵活设计的体现。一层和二层室内柱子由原本的四减为二,并移至中柱的位置,到了三层甚至将室内的柱子全部减掉。因凤凰楼方形平面的楼身部分开间、进深均为三间,每间3.34米,室内面积近100平方米。三层室内由于减去了中间的两根柱子,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方形室内空间,为三层室内空间的灵活运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建筑外观轻巧的逐层内收造型相结合,各层的高度由下至上逐层减小,这导致了建筑室内空间的高度也逐渐变小,分别为4.5米、3.7米和3.45米。

从楼板的结构上看,凤凰楼由于减柱和移柱的做法对结构承重的削弱,故在楼板底部,用纵横向的枋条加强楼板的承重。因建造之初并非为储藏建筑的性质,故枋条的密度远不及储藏类建筑楼板下枋条的密度。梁和枋条的层次比较分明,而天花彩画直接绘制于楼板底部的梁与枋条之间,没有另外搭设天花梁和枝条,这些直接而原始的做法在沈阳故宫早期的建筑室内空间中处处可见。室内的柱子和枋条还根据受力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灵活的变化处理。例如一层室内的两根柱子的柱径粗于二层室内的两根柱子的柱径,三层索性取消了室内柱子;而且一层楼板下的枋条断面高宽比也小于二层枋条的高宽比,这些做法不仅对室内空间的开敞有利,还减轻了建筑的自重,这完全符合现代建筑结构力学的原理。

二、西路乾隆时期建造的剧场——嘉荫堂、戏台、观戏廊和扮戏房

西路靠南平行于迪光殿院落的位置有一处建筑组群,是沈阳故宫专门为演戏看戏而设的场所,还可读书赏画和举行小型的便宴。史书记载,嘉庆皇帝两次东巡住在故宫时,都曾在此设晚宴,款待随驾东巡的王宫大臣和盛京、吉林地区的高级官员,席间还有戏曲演出助兴,这种赏戏赐宴,比起崇政殿大政殿要轻松随和得多。

建筑组群包括坐北朝南的嘉荫堂、居南面北的戏台和扮戏房以及周围的转角房。建于乾隆四十六年至四十八年(1781~1783),建筑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与北京、热河等处宫中诸戏台(楼)的规模相比,应属中型戏台。格局上采用的是清朝宫廷戏台的基本形式——戏台(楼)坐南朝北的四合院式格局。这种格局见于颐和园的德和园戏楼、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戏楼、紫禁城的宁寿宫戏楼等。从建造的年代上看,紫禁城的宁寿宫畅音阁戏台建于乾隆三十六年至四十一年,沈阳故宫的嘉荫堂、戏台建筑组群是继北京故宫宁寿宫的戏楼建筑组群建成五年后开始建造的,沈阳故宫的戏台、嘉荫堂一组建筑应是仿自畅音阁戏台的图纸而建,其平面布局和样式有很多相似之处,包括观戏楼(房)和转角房格局,围廊的开间数目,围廊的围合形式等。不同的是北京故宫宁寿宫的戏楼单体建筑规模比沈阳故宫的戏台建筑组群大,戏楼的构造更加复杂,装饰更加华丽。畅音阁(戏楼)为上下三层的楼阁形式,三层戏台设有天井、地井、活动台板、辘轳滑轮等装置,供表演时演员的上下。而阅是楼(观戏楼)为两层,面阔五间带前廊式楼阁。

1. 赏戏房——嘉荫堂的室内空间

嘉荫堂是皇帝和后妃们赏戏和筵宴的地方,建筑为面阔五间,进深八架椽卷棚顶硬山式建筑,前带廊。建筑总高度为7.58米(院外地坪至屋脊高度),嘉荫堂五个开间的尺度分别是明间3.85米,次间3.54米,稍间3.20米,室内的净高(地面至天花下的高度)约为4米。原来室内面阔方向柱子的轴线上都设有雕花落地罩,将室内沿自然开间分隔成五个单元空间,东西稍间做成暖阁,因现状室内格局已经改动,从稍间室外南窗下保留的烧火口可以推断暖阁室内原来设有加热措施。更换戏目时,帝后们可从中小憩。据嘉庆二十二年为维修文溯阁,将书籍移至嘉荫堂时安置书籍的清单可知,当年嘉荫堂东里屋(东稍间)、东外屋(东次间)以及西屋都设有“木床”,此外,室内还摆设有“地桌”和“东条案”、“西条案”等家具。在进深方向,金柱之间5米进深的空间主要为观看区,其后部由后檐金柱与后檐檐柱界定的宽仅1.32米的狭长空间作为交通空间,侍从们的走动也不至于影响帝后们观看。明间在后檐金柱处设有一道屏蔽门,这种做法在后期的西路和东西所北面开门的建筑中普遍应用,既可以遮挡入口的直接视线,也对北入口的冷风有所遮挡,更重要的是作为明堂的完整背景,在视觉上起到了衬托的作用。

嘉荫堂室内装饰风格休闲典雅,各间悬挂皇帝御书对联多副,如明间东西壁联分别为“妙理静机都远俗,诗情画意总怡神”、“一室有余含峭茜,八窗无尽启吟披”;东次间西壁和东暖阁内东壁的对联则分别为“何处不堪体物理,于斯亦未忘民艰”、“对时真惬农桑庆,宁道非关视听娱”。

2. 观戏廊的室内空间

戏台东西两侧,各有转角庑房及围廊十三间,是供皇亲国戚和王公大臣伴驾赏戏时使用的地方,这里称为观戏廊。观戏廊南北两端分别与嘉荫堂、扮戏房的山墙相连,构成一个围绕戏台的四合院。观戏廊外侧由砖墙环绕,使演出时有效地将声音收拢,可以获得更好的音响效果,设计得十分合理。东西两厢七楹的观戏廊面向四合院的一面开敞,每楹开间3.2米,进深4.5米,面向戏台院落的一侧开敞,柱间下部设有低矮的灯笼框式样栏杆,上部设同式样的楣子。皇亲国戚和王公大臣们在铺好棕毯和毛毡的地面上盘腿而坐,面前有放置茶点的矮桌。因观戏时廊内王公大臣是坐于地面观戏,故廊内高度不需要太高,从地面至梁下皮高度仅2.6米,这样形成的观戏廊总高度仅5米,远低于嘉荫堂的高度,这样既在外观上突出了嘉荫堂的主体位置,也显示出其等级的差别。

3. 戏台的室内空间

戏台在嘉荫堂的对面,是唱戏时的表演区。背南向北,青瓦歇山顶亭式建筑,进深六架椽卷棚顶。戏台平面正方形,面阔、进深均三间,明间3.85米,次间1.75米,台面约9米见方,台基高0.95米。东西北三面开敞,柱间额枋下设楣子,原为宝瓶式样,后维修时改为现状的灯笼框式样。檐下红色彩绘的垫板衬托着蓝绿色调的五彩斗拱,色彩热烈,烘托出建筑的热闹气氛。台面四周有十二根柱子,台口的四根柱子及柱间上方的楣子形成舞台的景框——中部明间宽4.5米,高2.5米的主景框和两侧宽1.4米,高2.5米的次景框。戏台内部设天花吊顶,中间向上形成藻井,天花处的净高度为4.5米,藻井深0.47米。

4. 扮戏房的室内空间

戏台背倚五间卷棚硬山顶的扮戏房,与扮戏房屋面相连,共用一排檐檩,形成“凸”字形平面格局的一个整体。其功用与现代剧场中供演员化妆候场的后台功能相同。扮戏房的面阔五间尺寸与嘉荫堂完全相同,而三间进深的尺寸为8.23米,大于嘉荫堂7.72米的通进深,扮戏房的屋顶距离院外地面总高度达8.45米,高出嘉荫堂近0.9米(图 5- 嘉荫堂、戏台、扮戏房剖面)。扮戏房明间与戏台明间等跨,戏台的次间是扮戏房次间面阔尺寸的一半,与戏台共用的后檐柱间都做成隔扇门,作为由扮戏房上下场时的通道。剩下的后檐柱间设成实墙,仅在东西稍间各开设方窗一扇。这样,扮戏房简洁无饰的灰砖后檐实墙便成了戏台的背景墙,更加衬托出戏台精致华丽、细腻灵巧的装饰装修风格,也使戏台成为全部的视线焦点。扮戏房是用来排练、化妆和换装的场所,因此其室内空间更为有效利用是其最主要的目的。因此,扮戏房未设前后廊,全部纳入室内空间。与嘉荫堂的室内空间柱列相比,扮戏房室内尽量将两排金柱向外推,形成金柱间较开阔的使用空间,其面积是戏台台面面积的两倍。室内采用彻上露明造,梁下高度达4.9米,愈发显得室内空间的开阔。

5. 嘉荫堂、戏台一组建筑的功能分区与流线分析

嘉荫堂、戏台建筑组群作为故宫建筑中一处不同等级人员综合使用的场所,在建筑功能分区处理上,严格界定不同等级人员的使用空间及流线组织。帝后们使用位于视线最佳的嘉荫堂内空间,王公大臣居于侧面视线相对较差的两侧观戏廊内,而作为表演的艺人仅能在扮戏房和戏台区域活动,与皇帝和大臣们使用的建筑空间没有交通联系。此外,建筑出入口的设置也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区分,不同等级人员使用不同的出入口。皇帝进出嘉荫堂走北门,观戏廊东西山墙上有供王公大臣出入的侧门,观戏廊的外墙设有专门供仆役们出入的便门多个,例如在嘉荫堂两侧山墙北端设有小门,服侍人员可由此出入嘉荫堂和观戏廊,演戏艺人则由扮戏房南侧的出入口单独进出,直接出宫,与帝后们和王公大臣的交通流线绝无交叉。此外,由嘉荫堂和观戏廊还有台阶可以直接步入低于院外地坪约0.5米的戏台院落中。

三、乾隆时期移建的祭祀建筑——太庙

太庙是封建帝王奉祀祖先之所,沈阳故宫的太庙位于大清门东高台之上,为移建而来。原建于崇德元年(1636年)的太庙原址在盛京城抚近门外东五里处,清迁都北京的最初几年,因供奉肇、兴、景、显“四祖”神位而改称“四祖庙”,并时常遣官致祭。顺治五年(1648),“四祖”神位奉入北京太庙,盛京太庙停止使用。乾隆四十三年,奉高宗皇帝谕旨,移建太庙于大清门东侧的“三官庙”(也称“景佑宫”)位置。乾隆四十八年,皇帝传旨,把京师太庙中所供奉的太祖至雍正五朝的玉宝、玉册复制,原始一份送至盛京太庙尊藏,以后历朝循制续送。移建后的太庙并未依制安设清帝列祖列宗神位并享祭,因此并非规制健全的宗庙,它只是有太庙之名而无太庙之实。

太庙是由一组围合成四合院的建筑组成,院落中共有正殿五间,东西配殿各三间,配殿之南各连建“耳房”两间,正南面为三间山门,两旁角门各一,正殿前西侧有焚帛砖楼一座。整个院落位于高台之上,院内地面高出墙外地面两米左右。不同于故宫其他建筑之处在于,太庙各殿屋顶皆满覆黄琉璃瓦,而并非其他建筑采用的黄琉璃绿剪边的顶饰,寓意“以崇典祀”之意,再加上采用了等级较高的歇山顶屋顶式样,充分显示了建于乾隆年间的太庙遵从了清代“官式”做法,显现出了建筑的等级概念。

太庙正殿为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进深九架椽前檐廊建筑。正殿坐北朝南,屋宇高大,殿身矮小,在立面比例关系上,屋顶的高度(从檐口到正脊的高度)与殿身的高度相比,达到了6∶4.檐下采用了两层蓝绿色主调的雀替,规格精巧,色彩搭配质朴而清新,增加了檐下的层次感,与檐下的额枋一同形成了立面色彩的过渡。殿身东、西、北三面围以实墙,南面廊下金柱间设门窗,明、次间采用隔心为直棂马三箭式样的隔扇门,稍间设单扇直棂窗,风格古朴。殿身位于低矮的台基上,南侧对应明间和次间为三出踏跺。

太庙正殿室内空间充分考虑了其作为祭祀空间使用的需求,界定出两部分不同功用的空间——中部开敞高大的空间用来摆放祭桌和进行祭拜,东、西两稍间与北面一进较为低矮窄小的外围空间用来置放宝柜。两部分空间通过室内的柱列进行界定,殿内中部开敞空间的正中放有香案供器,以备皇帝东巡时入庙行礼。外围空间的跨度仅4.5尺(合现在的1475毫米),不足次间的一半。两部分的天花高度也有差别,中部天花的高度为4.6米,而外围的天花高度为3.4米,低于中部天花,形成了三面窄廊围合开敞大空间的室内空间格局,窄廊空间的尺度恰与用来尊藏玉宝、玉册的宝柜尺度相契合。

金柜在殿内排列成“凹”字形,其摆放的位置是按照从殿正面正中开始,依昭穆之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摆放。乾隆四十八年三月二十二日档案曾载关于太庙尊藏由京运来的册宝位置的请示,“盛京太庙三间,共面宽四丈三尺,所有册宝金柜十六分,每分连案长三尺一寸,计共长四丈九尺六寸”。通过量视地面,拟将太祖、太宗、世祖册宝共八分敬谨于正面尊藏,圣祖、世宗册宝共八分敬谨东西相向尊藏。至光绪十四年(1888)最后一次由京师送来册宝,盛京太庙正殿共贮太祖至穆宗朝诸帝后玉册、玉宝各三十二份。

太庙东西配殿为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椽硬山顶建筑。其高度和面阔进深都比正殿小。殿身面朝院落一侧设门窗,其余三面为实墙,配殿室内为彻上露明造。

娱乐、祭祀建筑结语:

以娱乐建筑为主的西路建筑是沈阳故宫中最后大量兴建的建筑群,主要是为当时的乾隆皇帝在沈阳东巡谒陵期间的文化、娱乐生活而建,虽然使用过的次数并不多,却使得沈阳故宫的建筑整体从性质上和建筑类型上更加完善。这些娱乐型建筑在建筑形式、空间格局、室内装饰上,都表现出轻快、灵活、淡雅娴静的风格。建筑采用的都是卷棚顶,呈现出柔美的屋顶曲线。室内空间尺度较小,进深都不大于8.5米,净高(天花下或梁下皮高度)多在4.5米以下,使得室内空间变得亲切。室内空间格局的组织充分与流线相结合,并运用连廊、御阶灵活地将同类型建筑有机联系在一起,使得建筑空间的流线变得自由、灵活。同时,又不失不同等级人员流线空间的严格界定。建筑室内外装饰苏式彩画,色彩格调清新悦目。室内的木装修与结构、雕刻、室内陈设融为一体,匾联的应用更是赋予了建筑空间以书法和文学的艺术气息。

作为祭祀建筑的太庙和清宁宫,则力求在建筑的空间上取大尺度,在建筑的形制上取用较高等级,来突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例如在室内空间尺度上,清宁宫的通面阔和通进深比永福宫分别大5米多和3米多,室内作为祭祀跳神空间的“口袋房”面积约为200平方米,而永福宫作为寝居用的“口袋房”面积仅约为100平方米。在建筑形制上,太庙采用了歇山顶,整个屋顶在立面上分量很大,再加上深远的出檐和檐下的装饰,以及室内较粗的列柱,天花梁架浓郁的装饰色彩,都烘托出整个建筑形式和空间的浑厚、凝重和庄严气氛。在室内空间的布局上,祭祀建筑更多地表现为功能和空间的统一。例如在太庙室内,周围列柱的布局是充分考虑陈列格柜和祭拜空间需要而设定的;而清宁宫室内柱列的布局也是地面空间和炕空间的界定,使室内空间利用达到最大化。

第四节 储藏和厨用附属建筑

沈阳故宫的储藏和厨用附属建筑数量较多,主要集中在中路和西路,包括早期的部分建筑和大量乾隆时期建造的建筑。按照藏品的类型不同,储藏类建筑可分为四大类:一类是作为藏书建筑的文溯阁及其附属的仰熙斋;第二类是供奉国史秘籍、皇氏族谱的敬典阁和崇谟阁,具有一定的礼仪性质;第三类是贮存文物和珍宝的飞龙阁、翔凤阁及东西七间楼;第四类是数量较多的存放宫廷日常使用器物的一般性库房,包括日华楼、霞绮楼、师善斋、协中斋、銮驾库等主要建筑。

此外,还有供生活和祭祀所用备品的厨用附属建筑,这一类建筑现存已不多,仅有的几处是位于中路最后端的碾、磨房和二十八间仓一组重修建筑。

一、藏书建筑——文溯阁

沈阳故宫的文溯阁位于西路,建于乾隆四十六年,是专门存放枟四库全书枠的七座著名藏书楼之一。其建筑形制是以宁波天一阁为蓝本模仿建造而成,是一个面阔六间,进深五间九架椽的楼阁建筑,黑琉璃瓦绿剪边硬山屋顶。前后檐均做成隔扇门和槛窗,并运用了风格质朴的直棂马三箭的隔心式样。一层出前后廊,前檐廊两山各有卷门,其上悬砌绿琉璃垂花门罩,门下各有四级踏跺。后檐廊在两山墙处有抄手游廊与后面供皇帝读书阅览的仰熙斋相连。文溯阁外观两层,室内分三层,中层是在五大间的北侧和东西两间加构“凹”形的“仙楼”,既扩大了一层中前部的高度空间,又增加了摆放书架的面积,并与带有腰檐的两层外观相适应。阁中悬挂七十三岁的乾隆第四次东巡时写下的两幅楹联,分别是“礼乐仰承基绪万象沧溟探大本,古今并入含茹三江天汉导洪澜”和“由监古以垂模敦化川流区脉络,本绍闻为典学心传道法验权舆”,此外还有“圣海沿回”的一幅匾额。

作为一座藏书楼,文溯阁在装饰色彩、平面形制以及空间和构造等多方面显示出了与功能相适应的灵活做法。

1. 文溯阁建筑为防火而采取的象征性手法:

文溯阁同其他六阁一样,名字与其建筑的藏书性质相吻合。“文溯阁”之名是取“溯涧求本”之意,以表达自己“不忘祖宗创业之艰,示子孙守本之模”的用心。其中又都带有三点水旁的字,如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中的“津”,北京故宫“文渊阁”中的“渊”,以及“源”、“澜”、“汇”等,这些字都运用了我国汉字的“形与意”的转化手法,达到以水克火的寓意。

文溯阁不同于古建筑一般采用的奇数开间数,而是在五间的基础上,在西侧增加了一个不足其他面阔尺寸一半的第六间,在功能上作为楼梯间。这是按照枟周易枠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建造的,其目的就是借这种观念“以水克火”,避免藏书楼失火而使珍贵的书籍受到损失。一个大屋顶下的六间房屋,即是象征“天一”和“地六”的。

文溯阁的彩画、瓦件等装饰色彩以清新淡雅的蓝、绿等冷色调为主,例如屋顶不用黄琉璃瓦而是黑琉璃瓦绿剪边,廊柱用绿色而不是红色,门窗也漆成绿、黑、蓝、白的色调,这都是从观念上防止火灾。因为龙、金色、红色都是火焰的象征,而黑色、绿色、蓝色则是水和木的象征,用在藏书楼上自然更为合适。这些都是古人对防火无能为力的条件下采用的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也正是由于这个因素,使文溯阁同其他宫殿相比显得与众不同,更带有清新素雅的意境。

2. 文溯阁室内空间的创造手法:

手法一:各层的图书分类编目,放置有序。文溯阁藏有乾隆年间编撰的枟四库全书枠六千一百四十四函三万六千多册,康熙时所修内负写本大型类书枟古今图书集成枠五百七十六函五千零二十册。这么多册的图书要想分清楚,并放置有序,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阁内书架都是为枟四库全书枠专门制作的,上面刻有“四库全书某部”“第几架”,并将枟四库全书枠按“经”、“史”、“子”、“集”四部按次序排列在各层。底层放枟四库全书枠经部二十架共九百六十函;中层仙楼放枟四库全书枠史部三十三架一千五百八十四函;顶层放枟四库全书枠子部二十二架一千五百八十四函、集部二十八架共二千零一十六函。底层另有枟古今图书集成枠十二架共五百七十六函。此外,还编撰有枟四库全书枠的总目、考证、简明目录和分架图等辅助类书籍,放置在底层,以便于查找和阅读,这样就很容易在这么多的图书中找到想查阅的书目了。

手法二:柱网设置与书架空间的统一。从文溯阁上层室内空间布局来看,柱网布置充分考虑了书架和交通空间的需要。从测绘的数据得知,进深方向的三个跨度分别是 1.57 米、5.92 米和 1.57米,前后金柱之间的5.92米跨度的空间用来置放书架,两侧1.57米的跨度空间用来通行;面阔方向的柱跨明间稍大,约为5米,其余四间均为4.36米。结合柱子每柱列处沿进深方向布置一长排书架,两长排书架间中部还置放一组书架,使长书架间净宽近三米的空间局部缩小到1米。还可以置放一些宝座、桌、香几等,供皇帝御阁内时使用。这样使室内空间不至于过于拥挤,张弛有度。此外,将书架垂直于开窗的外墙布置,这种方式有两个好处,一是在书架间查找书籍时不会遮挡由窗户投入的自然光线;二是有利于对书籍的保护,防止日晒对贮书的不利。

手法三:中层仙楼空间的有效利用。文溯阁一层层高达6.2米,一、二层之间室外设有一层腰檐。为了有效利用室内的贮书空间,在一层室内东、西稍间增设了一个夹层空间,明、次间北侧通过回廊的形式将东西稍间的中层空间连通,俗称“仙楼”。从而形成中部一个面阔三间、高两层的共享空间,使室内空间形成中部开敞,四周紧凑的格局。从测绘数据看,底层和中层的室内净空高度分别是 2.85 米和2.71米,这个高度恰好用来置放书架而不至于浪费室内的净空高度,与现代图书馆建筑中的书库空间处理手法如出一辙。

手法四:室内装修精致、陈设儒雅。文溯阁室内除布置高大的书架外,柱间多采用精美的木装修,有夹纱隔扇门、隔扇窗、落地罩、望柱栏杆和楣子等多种分隔和界定空间的方式,都是统一的福山寿海灯笼框式样,局部还加有幔帐。这些装修不仅界定和丰富了室内空间的层次,增加了儒雅的气氛,同时对于空间流线的组织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底层的室内柱间有七槽设有木装修,分别位于后檐里围金柱的五槽以及稍间的前檐里围金柱间。七槽木装修有三种样式,后檐里围金柱的明间是10扇灯笼框夹纱隔扇窗,次间是10扇灯笼框夹纱隔扇门,上部均有横披窗。因次间和稍间中逢布置书架,出后门或通向两侧的稍间只能通过此处的隔扇门才能通行。夹纱的隔扇门窗形成了御榻的屏蔽,轻盈雅致,与两侧的书架围合成完整的敞厅空间,同时也界定出隔扇后的走道空间。稍间的前后檐里围金柱间装设灯笼框的落地罩,与柱间置放的书架等宽。中层有九槽木装修,三种样式,后檐里围金柱的明间和次间均设有灯笼框式的栏杆和楣子,次间和稍间的中逢设有落地罩和栏杆,稍间的后檐里围金柱间设落地罩,前檐里围金柱间设落地罩和栏杆。上层除进深的明间置放书架外,其余的柱间均设置灯笼框落地罩。

底层敞厅内置有御榻、书案、香几、鸾翎宫扇等陈设,东西稍间及隔扇后夹道,也分别置有紫檀炕案、琴桌、挂屏等,再加上殿内北面悬有高宗御书的匾联,愈加衬托出文溯阁书香墨浓的文化韵味。

在文溯阁之后,是乾隆时期建造的仰熙斋。如果将文溯阁比作皇家御用的图书馆,那么仰熙斋就是皇帝的书房,是皇帝读书吟诗的场所。仰熙斋与文溯阁的功能关系比较紧密,在布局上通过高于院落的御阶和院周的抄手游廊将仰熙斋与文溯阁相连,形成了西路围合的又一组院落。仰熙斋为面阔七间前后廊硬山式建筑,进深8架椽卷棚顶,屋顶覆黄琉璃瓦绿剪边。仅明间前后各开四扇隔扇门,其余六间均设支摘窗。建筑通面阔约23米,室内进深很小,仅5.7米,地面至棚顶高4.3米,较小的进深和较高的净高为室内带来了良好的采光效果。仰熙斋的东西两侧还建有耳房两间,作为侍从候传之处。东耳房与仰熙斋通过东尽间南向的小隔扇门联系,西耳房则通过仰熙斋东山墙上的旁门之间联系,通过院两侧的抄手游廊取用书籍很是方便,即便在阴雨天也不会影响书籍的取阅。

二、收藏国史秘籍、皇氏族谱的楼阁———敬典阁、崇谟阁

1. 崇谟阁

崇谟阁位于西所最后一进院落中,为二层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屋顶覆黄琉璃绿剪边瓦饰。面阔进深均为五间,周围设廊,因一层北廊设有楼梯,被厚墙将北廊围入室内。檐下采用五踩斗拱,额枋运用了等级最高的金龙和玺彩画。阁身一层较封闭,南向正面设门窗外,东、西、北三面为实墙,实墙上各设一扇小窗作室内采光,后檐墙明间开隔扇门;二层较开敞,阁身四周均设斧头眼隔心式样的槛窗。

一层室内的两个次间由隔扇分隔成纵深方向的长型房间,明间南北贯通,形成交通空间;二层室内开敞不分隔,沿四周的槛窗置放盛放枟实录枠和枟圣训枠的大柜。

崇谟阁的功用是专门存放枟实录枠、枟圣训枠等国史秘籍。这些用满汉文精心抄写的书籍,也是根据乾隆皇帝的旨意专程从京师运到盛京来的。所谓枟实录枠,是以皇帝为中心记录一朝史事的国家文献。清朝入关后修枟实录枠的同时,还将这一朝皇帝的谕旨分类选择,编辑成枟圣训枠,一同完成并收藏。枟实录枠、枟圣训枠原缮写四份存于北京内廷的乾清宫、皇室宬和内阁(两份)。乾隆十五年(1750 年)将一份枟实录枠、枟圣训枠运抵沈阳尊藏。先存于凤凰楼,乾隆四十三年(1778)正式移入崇谟阁。此后嘉庆至光绪各朝修纂前朝枟实录枠、枟圣训枠,也按制送满、汉文本各一份入崇谟阁,至清末阁内共有清太祖至穆宗(同治)历朝实录一千五百一十三包,圣训三百八十包。

建造崇谟阁之初,同时打造了置于二层的二十二顶金龙木柜,沿二层四周的槛墙置放,正面南向排列金柜六顶,坐东西向和坐西东向金柜各六顶,南面因设有隔扇门出入,故坐南北向金柜四顶,置于明间隔扇两侧靠墙处。金柜约高 3 米,宽1.6米,厚0.8米,每柜四格,格高二尺(约合现在的64厘米),后因原有阁柜不够又增设顶柜二十二架。“阁内除盛装枟实录枠、枟圣训枠外,还有枟满文老档枠、枟满洲实录图枠、枟汉文旧档枠等珍贵的清入关前的官修档案。枟满文老档枠,是清太宗时期以满文记录的国史,时间从1607年到 1636年,原本以老满文(也称无圈点满文)书写,是研究当时满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最重要的资料。清入关后带往北京,至乾隆时期,皇帝命将原本用老满文和通行的新满文(也称加圈点满文)各抄写两部,其中一部被指定送往老档的诞生地——盛京皇宫,珍藏于崇谟阁中,共五十二函,三百六十册。枟满洲实录枠共八卷,修成于清太宗天聪九年(1635),用满、汉、蒙三体文字合璧书写,并绘有图画八十七幅,所以也称作枟满洲实录图枠。原只一部,深藏宫中,乾隆皇帝七十二岁那年传旨重抄两份,一存于北京宫中上书房,一送至盛京崇谟阁。枟汉文旧档枠形成于清太宗时期,其中既有当时一些朝臣的奏章,也有与朝鲜国的往来公文,应是入关后由北京送回收藏于阁中的”。

2. 敬典阁

敬典阁位于中路东所最北侧一处相对独立的较大院落之中,是尊藏皇室族谱——枟玉牒枠之处。敬典阁建于乾隆十一年至乾隆十三年(1746~1748),为面阔五间,进深11架椽,周围廊重檐歇山顶建筑,屋顶覆黄色绿剪边琉璃瓦。是沈阳故宫中具有礼仪性质的最重要储藏类建筑,其建筑的形制、装饰色彩等都显示出了其至高的等级地位。

敬典阁与崇谟阁形制相同,在室内空间格局的做法上稍有不同:一是敬典阁一层北廊未被纳入室内,而崇谟阁将北廊纳入室内置放楼梯,敬典阁的楼梯位于西次间的进深明间内;二是敬典阁在室内一层的东西次间内部未作木装修来分隔进深空间,而崇谟阁却将纵深方向用落地罩分隔成几重进深。是否这些不同是建造之初的差异还有待考证。

敬典阁二层室内的二十二顶红漆金龙大柜,是随建筑的建造便打造好的。沿周围槛窗置放,东、北、西每面六顶,南面四顶,与崇谟阁的二层大柜摆放方式一致。这些金龙大柜是当年依照京师礼部所提供的九份已有的枟玉牒枠尺寸定制打造的。大柜约高3米,宽1.6 米,厚0.8 米,与室内空间的长、宽尺寸也契合得很好。可见,敬典阁建筑的面阔与进深在设计之初也是充分考虑了这些大柜的尺寸的。

乾隆皇帝初次东巡盛京后,出于对祖先宫殿的深厚感情,决定将礼部所藏的一份枟玉牒枠移至盛京,礼部遂行文奉天将军等部衙门打造盛贮枟玉牒枠的格柜。当时曾拟将枟玉牒枠与枟实录枠同藏凤凰楼,后经有关官员商议,由皇帝最终决定兴建“敬典阁等处工程”,作为存贮包括枟玉牒枠在内的皇家内府秘籍的场所。敬典阁于乾隆十三年秋修建完毕,乾隆十五年(1750)第一批枟玉牒枠送到盛京,置入当时阁中已备好的金柜二十二顶中。清朝的枟玉牒枠从顺治十八年(1661)开始,直至光绪年间,历朝续送从未间断,共修枟玉牒枠27次。如果加上1921年溥仪组织人力做的最后一次补修,共计纂修过28次。因此,敬典阁内共贮“清顺治十八年至光绪三十四年历次所修枟玉牒枠黄档一百五十二包、红档二百三十五包”。“后因上层大柜不敷存贮之用,又于下层增设十六顶,全部枟玉牒枠即分盛此三十八顶柜内”。清朝因凤凰楼修整,敬典阁还曾暂时存贮过“圣容”、“行乐图”和玉宝。

三、贮存文物的飞龙、翔凤阁和东、西七间楼

1. 飞龙阁、翔凤阁室内空间

在崇政殿前院落东西两侧,对称布置一座式样相同的二层楼房,东为飞龙阁,西为翔凤阁,是乾隆十一年到十三年在原来的西侧银库和东侧库房的位置重建而来。两阁是盛京故宫最重要的藏珍贮宝之处。

两阁均为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九架椽,青瓦硬山顶二层楼房,设前后廊,一层后檐廊被实墙围入室内,仅明间设隔扇门,前檐明、次间设隔扇门,稍间设槛窗;二层殿身前后均设门窗,隔心式样为斧头眼。建筑檐下檩枋上饰以蓝绿色调的旋子与和玺混合型彩画。阁身位于低矮的四级台基上,阁前台基三出踏跺,阁后明间一出踏跺。从檐下的装饰彩画和槛窗的形式以及隔心的斧头眼式样,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是储藏类的次要建筑,但因其所处的位置以及贮存物品的重要性,在建筑的装饰上也运用了些许体现等级的手法。

两阁室内面阔五间跨度相等,均为 5.92 米,阁身两进均 3.91 米,前后檐廊1.62米。室内的空间高度分别为一层3米(梁下皮高度),二层2.92米(顶棚下高度)。为了满足储藏类建筑的承重需要,除山墙外的前后金柱和中柱均加粗,其直径达480毫米(檐柱柱径仅380毫米)。室内一层通向二层的楼梯沿北山墙设置,坡度亦很陡仄,占用面积很少。

飞龙阁内上层,原用作存放清历朝皇帝所用武备,即皇帝们生前用过的各种弓箭、鞍辔、甲胄、刀剑中的一部分,从太宗朝至穆宗朝(同治)共有四千多件,绝大多数是乾隆至光绪年间陆续由北京送到这里来的。皇帝东巡盛京时,往往要亲自登楼阅视这些先帝遗物,以示珍视和敬重。飞龙阁下层的主要藏品,是乾隆四十七年(1782)奉旨从北京运来的一批古代青铜器。包括商、周、汉、唐历朝所制鼎、彝、盂、盘、爵、钟等共八百件,按编号存放在十三座大柜中。在清末民初的一篇名为枟奉天行宫游记枠中描述了飞龙阁内的情景:“已而入飞龙阁。正中有鹿角椅三张,左右熊皮标本各一,闻系乾隆手所猎得者。又木柜十,藏商、周、汉、唐鼎彝铜器数百件之多,楼梯旁有一石灰池,内腌锁子甲百三十副,楼上藏马鞍十柜,弓四十九件,剑二十一箱,盖皆武器也”。存放这些藏品的器物还有木箱、桌案、大榻等。

翔凤阁内贮存的,主要是供皇帝东巡期间使用和赏赐的物品,基本上都是乾隆时期从北京宫中调运至此。其种类之多、历史和艺术价值之高,比飞龙阁内所藏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供各宫殿内陈设的御用器物,包括玉器、瓷器、漆器、珐琅器、金银器、竹木牙角雕刻制品、文房四宝等,连同备用品在内共两千多件,大多是清代宫中御用珍品;二是备皇帝至盛京时穿用和赏赐的服饰、衣料、荷包等,共四千余件;三是供皇帝驻跸期间查阅和欣赏的古籍、舆图、书画等近千件,其中唐、宋、元、明、清历代名家作品三百余件尤为著名,后人曾有枟盛京故宫书画录枠一书专门记述。

以上所举两阁藏品,大多属于民国初年袁世凯统治期间被运往北京,抗战以后又流散各地。1929年沈阳故宫博物馆正式开放后,飞龙阁、翔凤阁成为清宫文物陈列室,以至于现在已很少有人知道,这两座外貌并不十分引人注目的楼阁,曾经是收藏过上万件宫廷御用珍品的皇家宝库。

2. 东西七间楼

在飞龙阁和翔凤阁之后,各有一座面阔七间前檐廊二层硬山顶建筑,是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1746~1748)增建东、西所行宫时,在原来非对称的两座楼基础上改建而成对称布局的。建筑装饰风格比较朴素,青砖青瓦,板门方窗,窗棂与栏杆均直棂无变化,而且没有描龙绘凤的彩画和雕刻装饰。

东西七间楼内存放的物品,虽不像飞龙阁、翔凤阁所贮那样种类繁多,价值珍贵,但也都是皇帝东巡期间使用或由北京专门送往这里的宫廷文物。

东七间楼的主要藏品是大约十万件清宫瓷器。其运来盛京的时间是乾隆四十四年(1779)。当时因为北京宫殿瓷器库存过多,而且品种比较单调,所以皇帝命将库存的瓷器移送热河行宫(承德避暑山庄)和盛京故宫各十万件。该年六月,这批瓷器到达沈阳后,便存放在东七间楼中,直至清末。所以从那时起,这座楼也被称为“瓷器库”。根据当时档案的记载,此次运来盛京的十万件瓷器,都是景德镇烧制的官窑瓷,其中康熙朝的三万五千件,雍正朝的二万五千件,乾隆朝的四万件,内有许多是尚未挂彩釉的黄、白色素瓷盘碗,有的一种款式就有上千件。除此之外,楼内还有一些乾隆以后陆续由北京运入的瓷器,共约四千多件,既有清代制品,也有明代制品,其种类和质量都要优于前项。这十万多件瓷器,在民国初年袁世凯当政时也被运往北京,以后又辗转运往各地,现南京、台湾等地博物馆中都有收藏。

西七间楼在清代也称为“书籍墨刻楼”或“档子房”,其用途主要有两项:下层是主管东北地区皇室事务的盛京内务府存放档案之处,据民国时期统计,共存放有满、汉文档案六万件(册)。楼内上层即为存放书籍墨刻之处,根据乾隆年间的规定,北京故宫内武英殿修书处新刻的内务府图书(俗称“殿版”),必须送一部或数部至盛京收藏。至清末,楼内有这类书籍近五百种、一千一百多部、一万五千多册。此楼内的藏品因价值略逊于其他楼阁,所以在民国初年并未外运,侥幸保存下来,现分别收藏在辽宁省档案馆和省图书馆。

四、存放器物的日华楼、霞绮楼、师善斋、协中斋、銮驾库

1. 日华楼、霞绮楼与师善斋、协中斋

在中路崇政殿与凤凰楼间的院落两侧,有东西对称的两组建筑。靠南边各有一座二层的小楼,东名日华楼,西名霞绮楼;楼北各有一座单层五间房,东名师善斋,西名协中斋。这四座建筑,都是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1746~1748),在旧有建筑基础上,重新增饰和命名的。关于这几座建筑的用途,根据档案中记载的有关这些房子中存放门神、对联、毡片等宫内所用一般物品,加上这四座建筑采用的青瓦而非黄色琉璃瓦以及室内并无匾联和题诗的装饰等方面,按清宫制度分析推断这些建筑应是供存放宫中一般物品的库房性质,并非居人之所。

日华楼和霞绮楼的格局和形制相同,均为面阔三间,进深七架椽前檐廊的二层硬山式楼阁建筑,屋顶覆以青瓦。东、南、北三面实墙,仅正面明间设灯笼锦隔心式样的隔扇门,次间为灯笼锦式样的支摘窗。檐下也饰以和玺与旋子的混合彩画,二层采用斧头眼式样的隔扇门和槛窗。整个建筑古朴大方,没有过多的装饰。室内三间面阔均为3.6米,室内柱列为单槽布置,由于进深较小,仅6.55米,因作为储藏类建筑结构上的承重需要,中柱采取加粗柱径的做法,这样做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跨度小没有加设柱列的必要,另一方面当是为了尽量保留室内较完整的贮藏空间。由一楼通向二楼的楼梯位于室内的一角,单跑的楼梯仅在3.6米的次间一跨中解决,形成了坡度近45度,净宽仅0.6米的陡仄楼梯,楼梯前距山墙的空间只有约0.7米宽。

师善斋、协中斋的格局和形制也相同,均为面阔五间前后廊卷棚顶硬山建筑,屋顶覆以青瓦。

2. 銮驾库

銮驾库位于大政殿正北,面阔十一间前后廊硬山顶建筑。清代乾隆初年以前的銮驾存于崇政殿前的东七间楼,当时称为“銮驾音乐楼”。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增建行宫时,因东七间楼需挪改,将其内存放的銮驾乐器等移至现址,并把原有的五间正房扩为七间,后又扩为十一间,乾隆十四年又增修为十三间,后又改回成十一间,即为现状。銮驾库中存放的物品,主要是皇帝东巡时所用的仪仗和乐器。这些仪仗和乐器,绝大多数是乾隆年间从北京运来,专门供皇帝在盛京期间使用。

五、厨用建筑及附属用房——碾磨房、仓房、值房等

在沈阳故宫中,除了皇帝后妃们使用的主要建筑外,还有太监、宫女、侍卫等供役使人员使用的值房和为生活需要而附设的一些厨用建筑。厨用建筑和库房主要分布于中路最北端的服务性厨用院落中以及大清门外两个区域。台上五宫之后的院落中分布着碾房、磨房和二十八间仓库等附属建筑,原来还有御膳厨房、肉楼等建筑,现已不存,只有档案中还有相关情况的记载。在大清门外还设有一组附属用房,用来贮放干果、粉蜜等御用品。枟黑图档枠嘉庆二十二年之一枟部来档枠载“大清门外有熬蜜房,放炭楼,东果楼五间,西果房五间,粉子房三间,蜜库二间”。

1. 值房

在中路西所和西路之间,有一个南北向狭长部分是比较集中的值房区域,分布着几座规模比较大的值房。此外,在一些主要的院落中或主体建筑旁,如西所第一进院落的东、西厢,迪光殿前的西厢,西所仰熙斋后的东、西厢等皇帝主要使用建筑旁,都设有供皇帝随时召唤的役使人员暂处之所。这些次要的值房建筑大都东西朝向,进深很小,红漆门窗,青砖青瓦。在主要院落或建筑旁的值房一般设有前廊,而在值房院落中的值房就没有前廊,形制非常简单。

2. 碾房、磨房

碾磨房位于距高台北墙几米处,碾房在东,磨房在西,各有三间。现状的碾磨房是依据乾隆年间所建位置于1986年重建的。因满族以面食为主,白面和黏米面加工制作的饽饽种类繁多,再加上清入关前祭祀活动非常频繁,清宁宫祭神要做糕酿酒,均需经常碾米磨面,在沈阳故宫建筑中缺不得加工制作之所。在故宫的早期建筑中就有碾房和磨房。枟黑图档枠乾隆十年之二枟京行档枠记载的清朝初年的三间碾磨房并不是在这个位置,而是位于清宁宫西女墙外。直至乾隆十年在盛京规划、增建宫殿楼阁及其附属建筑时,才将这三间碾磨房拆除,改在院北二十八间仓前。

3. 仓房

仓房位置在现在沈阳故宫的北大墙中段处,始建年代不详,约在康熙二十一年重建。用作存放当地皇庄交纳的粮食,以备供给其所属人丁口粮和做牲畜饲料。二十八间房中,有六间是通道门(称“后宰门”),其余二十二间“每间进深一丈五尺 ,宽一丈(合3.2米),一间仓廒可盛粮六百余仓石(约合六十万斤),共可贮粮一万二三千仓石”。清末民初,这些仓房因失火烧毁,现有仓房是1986年根据地基重建的。因为原基址有一半在大墙下和墙外,所以只恢复了前半部分。

4. 御膳房

据枟黑图档枠嘉庆二十二年之一枟部来档枠载:“仓后阿母孙房东西二所十四间”。这里所说的“阿母孙房”是满语,在枟盛京皇宫枠一书中将其译为(御)膳房,其位置“设在碾磨房之后,宫仓的两侧,且此处尚有十间肉楼”。而在枟盛京故宫枠一书中将“阿母孙”译为“祭神的酒食”之意,阿母孙房是用来“为清宁宫内祭祀时备办供品之处”,其原址在“现北墙之外数米”。阿母孙房到底是故宫中的御膳厨房,还是仅供祭祀所用,抑或是二者兼而用之,还有待考证。

5. 肉楼

肉楼重建于康熙十八年,与宫仓一同照旧仓、楼规模式样建造,位于台上五宫后的院落中。据康熙十八年北京总管内务府奉旨行文盛京内务府文载:“院北面建正房粮仓二十八间,肉楼正五间、厢五间,此十间楼要盖成角楼”。所谓角楼,也就是俗称的“拐把子楼”。

储藏、厨用附属建筑结语

从1625年迁都沈阳建立沈阳故宫到1644年清朝入关,沈阳故宫作为皇宫建筑仅十九年,而从1644年到清朝末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沈阳故宫都是充当陪都宫殿的角色。沈阳故宫并非像北京故宫那样作为日常理政和宫廷生活的宫殿,而更多的是作为东巡祭祖和尊藏器物的场所,储藏功能的重要性和储藏空间的需要直接导致了沈阳故宫储藏建筑数量最多的结果。同时,储藏类建筑多以楼阁式样出现,这两点构成了沈阳故宫建筑类型上的主要特色。

1. 沈阳故宫的主要建筑中,储藏类建筑数量最多,且多为楼阁形式

乾隆八年以后,乾隆皇帝对这座先祖创制清朝之地的重视,加大了东巡的规模和次数,东巡祭祀活动的增加带来了仪仗器具的增加;同时,为了表示对先祖的尊敬,提高沈阳故宫的地位,乾隆命将北京故宫最重要的国史秘籍、皇氏族谱等重制一份运来沈阳故宫尊藏。这些举措都直接导致了沈阳故宫储藏类建筑数量的增加。在沈阳故宫现状的六十多座主要建筑中,就有四分之一的建筑属于乾隆时期增建和翻建的储藏类和厨用附属建筑。

在沈阳故宫现状的十二座主要的储藏类建筑中,有九座为楼阁建筑;而沈阳故宫的楼阁式建筑只有十座,另外一座是位于中路的早期建筑凤凰楼。虽然这座建筑在建设初期是作为宴请、观景和眺望的性质,但是在清朝入关后的二百多年中,却是作为储藏性质使用的。因此可以说,沈阳故宫楼阁式建筑都是储藏类建筑,这也反映了清朝时选用楼阁式建筑作为储藏建筑的特有习惯做法。

这种储藏类建筑使用楼阁式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在满族的传统民居中,为防止禽畜和防止潮湿,常用的贮存建筑常采用楼阁形式;二是清帝东巡祭祖需要的大量仪仗和用品,以及乾隆皇帝历次从北京带来的大量重要文物,包括玉牒玉宝、圣容圣训、玉器书画等,所有这些都需要一定量的贮存空间,而在沈阳故宫较为狭小的既成整体院落中,填建楼阁式储藏建筑可以节约很多的空间和用地,因此形成了沈阳故宫建筑群中楼阁式储藏建筑的典型特点。

2. 储藏类建筑室内空间处理的手法

储藏类建筑室内空间以实用为主,储藏物品多用大柜,室内空间多开敞不做分隔,尽量留出较规整的空间用以置放大柜。手法之一是以不增设柱子,而以增大柱径和增设板底枋条数量的方式满足结构承重的需求;手法之二是楼梯在储藏类建筑空间中占有很次要的位置,占用最少的室内空间,仅满足上下楼的通行需求而设。因此多窄仄高陡,常置于室内的一角或靠近山墙处。有的建筑中将楼梯置于廊内,在一层将廊封闭,直接通向二层的外廊。手法之三是在有固定藏品的重要储藏类建筑中,柱网和室内空间的布局充分结合藏品的需求而进行了专门的设计考虑。例如,在文溯阁建筑中,柱网的尺寸充分考虑了室内书架与过道的尺寸;在崇谟阁和敬典阁中,建筑的开间进深依据置放玉宝玉册、圣容圣训的大柜量体裁衣,形成了大柜与室内空间尺寸的完美结合,更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贮藏空间。

3. 储藏类建筑的装饰装修风格特点

沈阳故宫中储藏类建筑的装饰装修多风格质朴简洁,红漆青瓦,没有过多繁冗的装饰。因当年乾隆皇帝在增建、改建这些储藏类建筑的时候,表现了对先祖的尊崇,力求俭朴,不饰奢华。而这类建筑中有两座建筑因其藏品的重要而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们分别是敬典阁和崇谟阁,尊藏历代先祖的玉宝玉册、圣容圣训,在地位上当数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同时,因其地位不同而在装饰风格上与一般的储藏类建筑有着很大的差别,其建筑的形制、色彩等都采用了最高等级的形式,例如屋顶采用了黄色琉璃瓦绿剪边的瓦饰,檐下采用了多攒斗拱,额枋运用了金龙和玺彩画等等。每逢清帝东巡和由北京运来尊藏的时候,都会在这里举行隆重的行礼、安奉仪式。

同类推荐
  • 红色传奇

    红色传奇

    一个21世纪的历史研究生回到了1895年的俄国,与乌里扬诺夫谈论革命,与托尔斯泰谈论文学,与威廉二世商谈战争,一切的一切都已改变!他成了人民的自豪与智慧的象征,他成了人民的心脏和良知,他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他建立了一个红色帝国,他就是瓦西里·鲍里索维奇·维特!
  • 隋唐史论-牛致功教授八十华诞祝寿文集

    隋唐史论-牛致功教授八十华诞祝寿文集

    本书是牛致功教授八十华诞祝寿文集。书中收录了《牛致功教授的良师风范》、《“仁政”“民本”是“贞观之治”的特质》、《“汉制”与汉唐学礼制度简论》、《李德裕军事思想研究》、《大唐气象览胜》等数十篇学术研究文章。
  • 中国历史大事表

    中国历史大事表

    本书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同时契合历史发展的脉络,将上下五千年史事撷英取华,既展现重大历史事件的本来面目,又注重整合历史的内在关联,力求内容条理清晰,利于读者阅读,成为一部集知识性、工具性与编写体例独特性于一身的历史读物。
  • 天下安康

    天下安康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是一个被误解和丑化的王朝,北击突厥,西灭吐谷浑,南并林邑,东征高句丽,举世强者,尽皆臣服。这也是一个伟大而传奇的时代,开科举,通运河,立三省六部,定隋律,三十七年国运,功泽后世。身为隋臣,将燕然勒功,布汉威于异域。乱世枭雄,当马踏天下,逐群雄在中原。寒门小将,当乱世来临之时,能否争雄于关陇豪门,凭手中钢枪铁马,当争出一个万世太平。读者群:636899359
  • 唐风再起

    唐风再起

    强汉盛唐,大唐在玄宗治理下经历走向了梦幻盛世也从那时开始走向了没落,李景身为皇室后裔能否使大唐避免安史之乱后的国力不振将帝国带向另一个巅峰。
热门推荐
  • 弗洛伊德5:爱情心理学

    弗洛伊德5:爱情心理学

    此卷收录八篇论文,是弗洛伊德早期关于性本能论的主要专著。《性学三论》包括“性变态”“幼儿性欲”和“青春期的变化”三部分。《儿童性理论》对儿童期的性表现及其与心理活动、神经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神经症》论述了现代社会的性道德与文化的关系。《爱情心理学》包括三篇文章,分别探讨了男人的性变态、“心理性阳痿”以及女性的“贞洁”。《论自恋:导论》探讨了自恋的起源、本质、形式、作用等。《本能及其变化》分析了本能所涵盖的内容以及描述的方法等。《压抑》探讨了压抑的本质、因果及其与神经症的关系。《力比多类型》将人分为性欲型、自恋型和强迫型等三种。
  • 校草有p了不起

    校草有p了不起

    这里有讲述‘女王受’苏媮潇,‘高富帅’苏邺鉑乃是一对龙凤,只差三分钟哦!!!心机无限的‘伪软妹’宣美凡,最最霸气帅气‘冷无理’顾焕,最最暖的‘温柔正太’乔冉,最最邪肆的‘妖孽美男’宫汐等等等等八角恋!!!哇塞!一个是貌美如花非常霸道的‘大老板’,一个是倾国倾城如沐春风的‘小学弟’,一个是你来我坦然接受你走不好使的‘美少年’作者尚且不知怎样选择!!!这是要扑街的节奏啊!苏媮潇该怎么选择?敬请期待,你就知道哦!!!
  • 战神联盟之群魔乱舞

    战神联盟之群魔乱舞

    这是一个混沌的世界——背叛的原因?“你是说,他们背叛并非本意?”梦幻战联从不存在过?“你是说,你们这没有叫梦幻战联的队伍?”卧底是谁?“你是说,我们之中有卧底?”到底是谁在操控这一切?“你是说,妖界不是背后的主使?”……一个个的迷题出现,又有一个个的谜底浮出水面,随之而来的,是他们不愿接受的真相,还是从不曾想过的答案?战神联盟,该何去何从?前篇请看《战神联盟之魔灵万千》。
  • 血欲

    血欲

    这是一个喋血森冷的异世界。这个世界并不瑰丽,却异常精彩,每行一步,都可谓是步步惊心。在这里,有最残酷的嗜杀、最阴狠的算计,亦有最真挚的感情。正因为有念念不忘的真情,所以,他们才放任自己步入这混乱的纷扰中,一路向前,一路厮杀。他们游走于世间,却异于常人,就像夜间的蝙蝠,隐匿于沧茫的天地间,冷眼看尽世间百态,在亦真亦假亦敌亦友的是是非非中周旋着。这就是存在于他们心底最挚热的真情。即使穿越时空,即使时间倒转,即使生死在即,也不离不弃,永远都不会放开紧紧牵着的双手。生生死死,生生世世,相知相系……一段情,一份爱,穿越时空,再续万年情!(本书有些嚣张,有些奇缘,是收藏极品)
  • 妃乃戏精爷太腹黑

    妃乃戏精爷太腹黑

    一夜之间,都城中肆意妄为,惊世骇俗,人人厌恶的女子落水而亡,与此同时,惊才绝艳的女子坠入异世,重过一世,再非当年之人!此世,她是局外人,他是戏中人,本应两不相干,奈何他摇身一变,成为布局人,至此她成为他戏中一角,她不甘示弱,重开一戏,把他拉入此间,从此沦陷。 从争斗到两厢携手,从蜉蝣到人间至尊,风雨也过,烈日也行,若是逍遥世间,不羡鸳鸯,也不羡仙。(戏精跳脱女主与腹黑奸诈男主的互掐互爱实现理想的颠簸历程)
  • 在柯南里召唤大蛇丸

    在柯南里召唤大蛇丸

    林嗣带着大蛇丸穿越柯南世界,开局抓走了灰原哀。“你也在研究长生不老吗?好巧,我们也一样。”“你真是个天才,居然能够让自身返老还童。”“我就不行了,只能通过更换身体来实现永生……”灰原哀一脸懵〇,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多了几个盟友。读者Q:180750478
  • 易烊千玺的冷酷公主

    易烊千玺的冷酷公主

    小时候的她温柔可爱,长大后的她冷酷无情,女主和男主从小就认识,在男主走后的这段时间里女主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当长大时的他(她)们相遇了,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期待吧☆*:.?.o(≧▽≦)o.?.:*☆
  • 英雄联盟之野区神皇

    英雄联盟之野区神皇

    一次冒着生命危险的包夜,云霄点开了关于EDG新人培训计划的报名表,当一个电话打破了云霄逗笔一般的生活,自己踏上了职业之路!他要让知道谁才是野区的霸主,不!是神一般的存在!ps:(不稳定更新。)
  • 虚妄之徒

    虚妄之徒

    异能的世界,误打误撞闯入的苏生会有怎样的旅程。
  • 如果晴天

    如果晴天

    她曾经以为那段刻骨铭心的初恋已经用完了她生命中所有对爱的希冀。而他也曾经认为他终将在灰黑色的寂寥中和事业走完一生。他却娶了她,宠溺入骨。某夜,争吵之后她打算带球跑,半路就给截了回来。“她回来了,我走了不就成全你们这对狗男女了吗。”“我对她没兴趣。我不想再重复。”“你对她没兴趣还带她去买东西,带她去看病。”“我让你知道什么是有兴趣!”她逃家计划再次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