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27400000018

第18章 禅与企业管理(2)

第一种素质大智慧。哪些智呢?我们要有自知之明,要有知人之明,这个都是大智慧。首先是我们要能够有自知之明,然后要知人,自知和知势,知道这个潮流。

以前香港有个文人张立,张立在香港的电视上曾经有做过一个节目叫做"平常谈",每一天晚上讲五分钟。我略略看了几集,我觉得还可以,那个人也懂一点佛法。他就曾经有说过,"一个人可以不信邪,但是不能不信势。"

你不可以不信势,但是你可以不信邪。因为你不信邪没关系,邪它是个别现象。而势是天下大势,是潮流,是社会发展的潮流。如果你没有这种智慧,你不能够了解整个社会发展的潮流,不管你怎么努力,也是很难成功的。

把握潮流很重要,你能够把握潮流,你顺着这个潮流走在前面,那肯定成功,你不需要怎么费力都成功。我们世间人有一句话,成功是等于99%的汗水加上1%的天才。但是如果从知势的这个角度来说,我说要反过来,成功是99%的天才加1%的汗水。可以明白我说什么吗?你把握这个势,你不需要怎么努力就成功了;你把握不住势,你再努力也白搭,很辛苦。所以要知势,要知道社会发展的潮流,要有敏锐的眼光,这个是最重要的。

怎么去知势?一个是知道我们社会发展潮流;再一个是知道我的长处在哪里,我适合于做什么工作,你不要迷糊。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郞。其实也是有道理,如果你入错行就很难发挥你的才能,很难发挥你的天赋;如果你选对你的位置,选准你能够做的事情,契合你的天赋,那你就能够扬长避短,就能成就。所以你欢喜做什么,你应该看你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有的话努力去做,这样子就好了。攻其一点,不计其余,你一直努力地去做,在这个领域成为专家,这样子的时候肯定有成功的机会,所以要能够审时度势。

我们去成都武侯祠,看到一个对联是称赞诸葛亮的,"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诸葛亮他治理蜀国,为什么要七擒孟获?对于少数民族的首领为什么要那么优待,抓住他又放掉他?因为要攻心。你征讨他,你去一次只有一次,但是他要反对你,他随时可以。如果你不能攻心就后患无穷,怎么可能太平?不能够审时度势,你宽也不对,严也不对,都会误事,所以后来治理蜀国的人要深思熟虑。事实上就是说我们要攻心,我们要审时度势。

这个是我们说要知势的一个基本点,我们要有智慧,首先也要知势。

第二个要自知,有自知之明。首先应该要有大志向,一个人要成大气候,一定要有大志向,不管你世间、出世间都是如此。

我们说刘邦和项羽好了。表面看起来,刘邦的能力跟项羽没法比,这个刘邦是地痞无赖,做一个小小的亭长,等于现在的乡长,一点本事都没有,又贪杯,又好色。但是项羽看起来他的个人优势很大,又是楚国贵族的后代,然后自己的力量也很大,生得很魁梧,力气很大,力能扛鼎,又读过兵书,学过万人敌,打起仗来很厉害。但是你看秦朝灭亡以后,后来主要是两个人争天下了,为什么刘邦他个人来比,比不上项羽,他反而成功了,项羽个人那么优秀,反而失败了?原因是什么?刘邦这个人很厉害,他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是他有很多优点,有很多优势是项羽没有的,项羽无法比的。所以仅仅用了八年时间,刘邦就重新得到天下了。

当然两个人都有优点,是什么?首先一个共同的优点是两个人都有大志向。曾经有一次,秦始皇东巡,到达会稽山(浙江绍兴附近)的时候,项梁就带着项羽去看热闹,看到秦始皇的排场,这个气势、气派,那时候项羽他还是个十几岁的小孩,他马上就冲口而出说,"彼可取而代也",我是可以代替他的,我也能够做皇帝。这个志向,这个气势,从世间来说就很大的。

刘邦也是如此,他做一个小小的亭长,后来因为出公差,就去到首都咸阳,看到秦始皇出来的排场,他就感叹地说,"大丈夫当如是也",做为男子汉大丈夫应该是这个样子。

两个人都有大志向,虽然两个人都不怎么读书。但是中国古人有一首诗,最后的两句"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秦始皇焚书坑儒,以为实行愚民政策,这个天下就太平了,没有人会起来造反了。但是"坑灰未冷山东乱",因为刘邦、项羽本来就不读书,"刘项原来不读书"。但是他们有志向,刘邦说过一句话很精辟,他说,你可以不识字,但是你不可以不识人;你可以不看书,但是你不可以不看人。所以他能够得天下,因为他知人善任。所以这个应该是关键,这是志向。

然后要有自知之明,要知道我们有哪一些缺点。我们分析一下项羽为什么会失败,他有哪一些缺点,韩信后来就有讲过。韩信本来是在项羽这边的,后来他跑过去了,项羽不重用他,看不起他,让他做一个卫兵,守在帐蓬,营帐前面拿一个武器作为一个卫士,当然不得意了,他就跑到刘邦那边去了。

韩信这个人也还是有知人之明,但是没有自知之明。他一进去就单刀直入跟刘邦说,"大王,你想一想,你的能力跟项王的能力比起来哪个能力强?"

刘邦想了半天,最后还是很老实说,"我的能力比不上他。"

既然是刘邦的能力比不上项羽,为什么这个韩信还要离开项羽来投奔刘邦呢?韩信就分析了项羽的两个致命的弱点,然后说,"得天下者一定是刘邦。"

哪两个弱点?第一个是匹夫之勇,第二个是妇人之仁。

匹夫之勇,你作为一个领导,一个统帅,不可以单单搞个人英雄主义,单单逞自己的这种匹夫之勇。你看公元前207年,那是与秦朝的军队斗争最艰苦的时候,当时秦军已经围困了赵王的军队,然后很多的诸侯国的军队都很害怕秦军的威势,不敢出来打仗,作壁上观。而项羽还是很有勇气,很有勇力,破釜沉舟,以一当十,打败了秦军。先后就厮杀九次,那些诸侯的军队听到他们厮杀的喊叫声都吓得发抖。所以项羽自己的勇力还是很可以的。

但是他作为一个统帅的能力就不够,他很喜欢打起仗来身先士卒。这个肯定错了,你不能够把握全局,自己跑去打仗去了,就好像我们做一个合唱队,你本来应该做指挥的,却跑去做演员去了,怎么唱得好呢?他很喜欢自己去身先士卒去打,所以这个是他的匹夫之勇。乃至于后来离心离德,很多的部下、忠臣都跑了。最后在安徽这个垓下之战,最后一战的时候,已经差不多要走到尽头了。这个时候项羽他想的不是怎么去转败为胜,他后来就说,"我从江东起兵八年以来,身经七十余战,战必胜,攻必克。现在这一次恐怕是天要亡我了。你们看看,看到底是天亡我,还是我自己力量不够?"

他又冲出去跟汉军打起来了,也杀掉很多的汉军将领。但是这个没有用,是匹夫之勇。他没有去考虑怎样转败为胜,也没有考虑怎样暂时避开,东山再起。

你看刘邦他就能够屡败屡战。而项羽是每次都胜,最后一次失败他就受不了了。一次失败他就受不了,其实这个人心理素质还是不行的,心理素质还不是非常成熟的。你看他没有想这些,想的全部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我的宝马怎么办呢,虞姬怎么办呢,他最后那个偈子就是说: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种整个就是一个悲剧性格,自己不知道怎样去把握这个大势和大局。这个是他的弱点,匹夫之勇。

第二个是妇人之仁。你看当时的会稽太守叫他一起起兵,后来他就把会稽太守杀掉了,实际上这个还是很残忍的。然后那个楚王立起来,本来是一个放羊的小孩子,他也不放心把楚王杀掉了,这个都是很残忍的,让他失去人心。但是在鸿门宴上他又有妇人之仁,又不忍心杀掉刘邦,他那个时候如果是杀掉了,哪里是一个樊哙可以阻止得了的?但是他放跑了,这是妇人之仁。气得当时他身边的谋士范增就说,"竖子不足与谋也。"哎呀,这小子,不值得跟他共事,不值得跟他做事。这些其实都是他的弱点,我们要能够知道自己的弱点。

第三个是要有知人之明,知人谓之智,我们要能够知道人的才能,要知人善用。刘邦后来得天下以后,也曾经与他的大臣们一起探讨,说为什么我能够得天下,项羽为什么会失败?他就说,"关键就在于一个能不能够用人",刘邦就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统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天下最优秀的三个人才都给我用上了,都能够为我所用,我当然成功了。"

而项羽很多人都从他那边跑掉了,韩信也从他那边跑掉了,就剩下一个范增,唯一的一个智囊,一个谋士他都不能用,你说他怎么会不失败呢?项羽这个人有时候确实也很没有头脑,刘邦略施小计,离间计,就让他把范增逼跑了。

有一次项羽派一个使者到刘邦这里来,刘邦预先就摆好很丰盛的酒席,看到项羽的使者以后,就故意装作很慌张的样子说,"哎呀,我不知道是项王的使者,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

亚父,就是项羽那个时候很尊重范增,叫他做亚父,就是干爹,或者说是叔叔,干爹这么一种性质。

然后马上把丰盛的酒席撤掉,换上很差的酒席。那个使者回去马上就转告项羽,项羽很生气,就怀疑范增肯定跟刘邦串通起来了。你想想范增是何等聪明的人,他立马就说,"天下已大定也,大王自为之。"拂袖而去,中途这个背上的疮发起来就死掉了。

所以事实上,这个都是启发我们要有知人之明。一个企业要成功,一定要能够运用大众的智慧。你看项羽是个人英雄主义,而刘邦能够调动和运用集体的智慧,所以他自己虽然一无所能,但是可以说他又是无所不能。

所以企业管理者应该是能够让一切有智慧的人都为我所用,而又能够安心,这样用人的智慧是大智慧。这个世间最有智慧的,不说出世间,说世间,最有智慧的不是科学家。为什么?科学家还是要给人打工,要么给政府打工,要么给企业家打工,对吗?肯定是这样的。所以最有智慧的应该是懂得用人的人,有这种智慧,这个是最有智慧。当然出世间的智慧我们不能比,那不用讲了。从世间来说必然如此,所以要有这种智慧,这个是要有知人之明。

第二类是要能够知人善用,而且所用的人要比自己高明。

中国有一个《反经》,是李白的老师赵蕤曾经教过他的。那上面就有说过,怎么用人呢?"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你用的都是你的老师,智慧比你高明,样样都是给你学习,那你能够王天下,能够统一天下,能够内圣外王,这个是儒家的理想。

再次一等,你用的是你的朋友,跟你智慧相当,旗鼓相当的,你也用朋友的礼节来对待他,你不会限制他,而是调动他的积极性,那怎么样?能够霸天下,能够成就霸业。你看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他们用的那些谋士,那些大臣都是很有能力的,用友者霸。

用徒者亡,如果你好像武大郎开店一样,用的人一个比一个都比自己要矮的话,你说你怎么搞得好呢?不可能。如果说我们用的人都只是那些唯唯诺诺,只会听话,你推他一下,他动一下,他根本上没有主观能动性,也没有智慧去处理事情。他要去推销一个产品,件件事情都不能够随机应变,打电话回来向你请示,你说你累死了、忙死了,你怎么会做得好?不可能做得好的,用徒者亡。

还有我们要有容人之量,哪怕是敌人,只要他有才能,我们都要能够用,这样子的典范很多。那些有成就世间事业的人,好多都是如此。你看齐桓公、曹操,他们都曾经把是敌方阵营的人为我所用。

齐国本来有几位公子,大公子后来继位就做齐襄公,齐襄公无道,荒淫好色,所以就给国人赶跑,国家起内乱。另外有两个公子,一个是公子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一个是公子纠。当时管仲和他的朋友鲍叔牙两个是分别辅佐这两个公子,管仲他就辅佐公子纠,鲍叔牙就辅佐后来的齐桓公,就是当时的公子小白。

后来齐襄公死了,两位公子都马上就跑回来,哪个先到首都,肯定哪个就先做国君。当时两个公子在路中途就相遇了,当然各为其主,所以管仲就张弓搭箭,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衣带。公子小白还是很机灵,他马上就倒在车上,大叫一声,他就故意装死,其实是没有受伤,就射中衣带而已。这个公子纠就放松警惕,就跑得比较慢。

当然公子小白和鲍叔牙就星夜兼程赶到首都,首先继位,就是齐桓公。继位以后,当然这个公子纠就没戏了,两个人又跑回鲁国去。鲁国是个小国家,齐国是个大国。马上新继位的国君齐桓公就派鲍叔牙去跟那个鲁国的国君传令,说,"我们现在新的国君跟公子纠恐怕是不能相处了,但是两个又是兄弟,我们齐国不好处理,还是请你鲁国自己处理好吧。"

鲁国的国君马上就把公子纠杀掉了。

但是鲍叔牙他和管仲是朋友,他就知道管仲才能很好,他就对鲁国的国君说,"管仲我们要提回齐国去审讯。"用囚车把他押回来。

鲍叔牙这个人很大公无私,朋友之间相处,他没有妒贤嫉能的思想。好像我们佛教里面所说的随喜功德一样,他知道自己的才能比不上管仲,他就主动向齐桓公推荐,说,"管仲虽然曾经有射过你,但是其实他是很有才能的,你应该用他。"

一开始齐桓公他没有反应过来,不同意。他说:"那不行,他的动机是要杀我,我怎么可能用他呢?"

然后鲍叔牙就说了一句一针见血的话,说,"如果大王你不想成就霸业,那就可以不用他;如果你要成就霸业,你非用他不可。因为举国都没有超过他的人,我的才能也比不上他。"

齐桓公也确实是气度不凡,马上就醒悟过来了,下令赦免管仲,然后拜他为大臣,而且拜他做宰相。他们就有过一次很精彩的谈话。

首先是齐桓公他有自知之明,他说,"我有三个缺点,你看看值不值得你辅佐我?能不能够做国君?"

管仲他当然知道。他就故意说,"臣未之闻也。"我没有听说过。

这个哪里没听说过,肯定知道了,不过是说一个冠冕堂皇的表面话,让这个齐桓公好下台。

然后齐桓公就说,"我有哪三个缺点呢?第一个缺点是我很喜欢打猎,有时候我会连续几天都跑去打猎,不管什么国家大事,什么诸侯使节,我统统不理他,这是我的第一大缺点。第二个缺点是我很贪杯,我喜欢喝酒,逢喝就必醉,有时候喝得醉熏熏,几天都没醒过来,所以国家大事也处理不了。第三个缺点是我很好色,家族里面那个长辈的,好像阿姑那一辈,平辈的姐妹这一辈,有好一些都曾经为我所污,然后她们不能出嫁。你看看,我这样子有没有资格做国君,值不值得你辅佐我?"

然后管仲就说,"这一些作为国君来说都还不是根本致命的弱点。做一个国君要成就事业,根本致命的弱点是两条——优及不敏。如果你有这两个缺点,你不能成就,不能做好国君,你自己有一些其他的小才能,小聪明都没用。"

"优"是优柔寡断。"不敏"是反应迟钝。

优柔寡断,所以你不能够知人善任。你就明明知道他是个人才,你都不能够马上去拍板用他,发挥他的才能,不能用人。

同类推荐
  • 成大事男人必悟的秘密心机

    成大事男人必悟的秘密心机

    心机不是不正当的手段或手腕,也不是背地里的黑招、阴招。而是成大事必备的一种谋略、一种智慧、一种气度。本书将指导男人前进的智慧,震撼男人成功的灵魂,教你如何耍“心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幸福的智慧

    幸福的智慧

    全书从为什么不幸福、你是否迷失了自己、谁绑架了你的幸福、幸福是自己找来谈起,又谈及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家庭,以及与社会的关系等几大方面,通过对正反两方面生动案例的解析,来说明幸福在哪里,我们如何修炼到幸福的智慧,找到幸福生活的钥匙。从关注现实说起,归结到调整自己的心态,平衡好自己与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和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保持一颗积极的、向上的、充实而宁静的心,把握当下,珍惜所有,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 智谋观止

    智谋观止

    中国人研究智谋,运用智谋,相关的故事浩若繁星,数不胜数,有的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有的是后人的夸张演绎的,但无论是否真实,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书从无数中国智谋故事中选择了一小部分,用通俗的方式加以讲述,并在故事后进行适当的点评,以便读者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智谋的精髓,并运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
  • 情商决定成败

    情商决定成败

    100%的成功=80%的EQ(情商)+20%的IQ(智商),情商是开启心智的钥匙,是影响个人命运最强大的力量。情商主宰人生。本书揭示出情商决定人生成败的深刻生活哲理,提出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读者迅速提高情商,在人生旅途中左右逢源,顺利走向成功。
  • 不一样的犹太人

    不一样的犹太人

    本书从生意的实际运作角度,从眼光、口才、胆识、人脉、金钱观、学识、思路等方面总结了犹太人赚钱做生意的与众不同之处。
热门推荐
  • 一剑净胡尘

    一剑净胡尘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义军蜂起,朝廷统治岌岌可危。忽又洪水泛滥,黄河决口,河北、山东一带变成千里泽国。百姓颠沛流离,生不如死。少年生于北地,随众人南下避难。偶遇义军与朝廷势力纷争,遂卷入其中。江湖凶险、人心易变,他将如何面对这纷至沓来的考验,推动民族、历史的前进巨轮?本书的三个部分将逐步揭开分晓,期待您的阅读。
  • 她似魔

    她似魔

    简介无能,请自行摸索。这里有坑,请自带避雷针哦。
  • 超游戏大陆

    超游戏大陆

    意外来到游戏的世界,(作者)不给金手指就混成咸鱼的林克,带着游戏修改器,哪里不对改哪里。
  • 月下花现

    月下花现

    温柔深处都隐藏着一份极美故事,虐心或者美好。就让柳书柔带你做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走向南亚:南亚国家经贸指南

    走向南亚:南亚国家经贸指南

    为推动云南省对外开放工作的深入发展,四川省人民政府成立了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力度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组织力量完成《走向东南亚》一书的基础上,又与长期从事南亚研究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合作,撰写《走向东南亚》的姊妹篇《走向南亚》一书,全面介绍南亚各国的概况、经济发展现状、经济政策和法规,详细分析中国—南亚经贸合作的领域和前景,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南亚经贸指导用书。《走向南亚》的出版,必将为四川乃至全国企业开拓南亚市场,扩大与南亚的经贸合作,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帮助作用。
  • 解念了凡

    解念了凡

    很多人会把他们称之为鬼,但是像我们这类人习惯叫他们灵体,人需要靠吃饭来获取能量,将能量储存在细胞里面,但是灵体不同,它们自身就是能量,靠着一股执念将它聚集在一起,凭着这股执念的支配做事,我们这类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散去这一股执念,解决这些灵异事件,因此我习惯把我们这类人叫做解灵师。
  • 欲白成墨颍

    欲白成墨颍

    原来你不是真的爱我,只是把我当做她的替身一一《欲白成墨颍》
  • 惹上妖孽皇帝:皇后在上

    惹上妖孽皇帝:皇后在上

    一场莫名奇妙的穿越,醒来后成了冷宫的弃后。爹爹不疼,娘不爱,好在衣食无忧,就是太冷清,无人问候。但随后,问题一个个接踵而来,让她措手不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碰到了一个身份尊贵英俊的男人,是她的希望还是噩梦?她不得而知。每个人都在她穿越后的生命中填上浓重的一笔,她的心会给谁?谁又是她最后的良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