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5600000006

第6章 银行票据分析 (2)

尤其是在英国——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体系可能并非如此——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开发投资技术5从而有效地利用现金账户。组织严密的大公司倾向于通过透支和暂时的资金余额,以账单或者债务的形式投资于货币市场,从而将其现金账户(加上存款余额并减去透支额)的平均数保持在零或者一个非常低的数额。如果按照协议为补偿银行服务而保留的最低余额被扣除,大公司的平均现金账户只占了通过账户开立的支票额度很小的比例。但是越来越多的个人用户也开始使用透支这一工具。

读者们一定要注意,出现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部分里的,不是客户使用过的透支总数,而是未被使用的透支总数。未曾使用过的透支总数(目前)并不会出现在银行的收益损益表中,并且与现金账户相对应;因此正是现金账户和未被使用的透支的总和构成了现金工具。确切地说,未被使用的透支——代表了银行的债务——应该按照人们认可的做法都出现在账户的贷方和借方中。但是目前并非如此,因此未被使用的透支工具中包含了银行票据,并且银行票据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我们对此并没有绝对总额或者在不同时间内总额上下波动的任何统计性记录。

因此,现金——与货币的价值理论相对应的真正意义上的现金——并不与公开发行了的银行票据相一致。后者有很大一部分是由非货币(比如说短期国库券)组成的,即储备存款;可是在另一方面银行票据并不包括完全意义上的现金工具,即并未使用的透支工具。只要储备账户和未被使用的透支额度在总存款中的比例保持相对稳定,公布了的银行票据总额足以成为可利用现金总额的一个指数。但是,如我们下文中看到的一样,如果二者的比例经受剧烈波动的话,我们就会因为把银行票据等同于现金而产生严重的误解,并且事实上人们已经产生了这种误解。

4.存款规模与交易规模的关系

我们已经知道了人们持有现金存款(不管是收入存款还是商业存款)都是为了支付费用——这与储蓄存款是不同的,人们是为了别的目的而持有储蓄存款的。因此,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现金存款的数量同使用它们而进行支付的费用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会在第二卷中通过数据分析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对该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也是很有作用的。

首先来看收入存款。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弄清各项费用的额度。因为整个社会的总支出,等于构成了用于支付费用的总货币收入减去(加上)收入存款增加(减少)的额度6。一般来说,收入存款的年营业额等于年薪水额加上年工资额加上年租金利息以及年营业收益;或者,也可以说是年生产要素收益。因此,如果当前的产出不仅包括了以交换(包括服务在内)为目的而新近创造的所有商品,还包括了通过使用固定消费资本(例如,房子)7而获得的收入,那么货币收入总额会随着当前产出的货币成本而波动。

那么,整个社会的年货币收入总额与收入存款总额之间又存在什么关系呢?收入存款在年货币收入总额中占有一个差不多稳定的比例。我们把这一比例称作k1,把它的倒数称作V1。

通常来说,我们总会认为一个经济社会的k1平均值每年都会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数额。可是,虽然我们的收入每天都在增长,但如果不能做到每天都获得收入并支付费用,而是每隔一段时间才能获得收入用来应对开支的话,k1平均值的稳定性还是会伴有巨大的周期性波动。比如说工薪阶层:工薪阶层的工资收入都是按周支付的,那么k1在一周中每一天的值都是不一样的,虽然每周的平均值会保持稳定。再看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薪水都是按季度发放的,那么k1会在季度末的薪水发放日达到最大值,并且在下一个薪水发放日之前都会呈现一个不断下降的趋势。不过,我们会从农场经营者身上发现k1值最剧烈的周期性波动。例如,在印度,不同地区对现金需求的周期性波动非常明显,这几乎成了一个屡见不鲜的情况。如果一个社会包括了按周获得收入的工薪阶层、每季度进行薪水结算的中产阶级和农场经营者,我们会明显地看到k1的整体值(请读者注意,我们还包括了纸币以及以收入存款为代表的银行票据)会呈现一个非常复杂的年波动曲线——存在多个最高点和最低点——不过其年平均值还是相对稳定的。

并且,k1的平均值不仅依赖取得收入日期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还依赖整个社会的支付费用习惯——是与消费同步进行的,还是在消费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支付费用,即消费者是每日结算账单,还是在发薪日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集中支付账单。如果某些数额巨大的费用支付都是集中在某些季节中的话,我们就会看到k1值曲线上的季节性下降趋势。比如说,在英国,收入所得税都是在春季进行缴纳的,那我们就会看到收入所得税会引起春季收入存款水平的明显降低。

此类影响收入和支付发生的时间以及季节的惯例或者习惯,一旦遭遇变化——当然,这些变化很可能会比较缓慢——通常会影响k1的年平均值以及贸易或者价格水平的波动,不过对前者的影响会更大一些。实际收入的减少会降低k1值,因而能够在实际收入减少的同时维持以前的消费水平。如果对货币失去信心(比如说战后通货膨胀时期的欧洲,人们不再信任本国的货币价值),人们就会疯狂进行消费,k1的值也就很可能远低于其正常值。但是如果排除这些异常原因的话,k1的年平均值一般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

由于缺乏可以使我们区分收入存款和商业存款的统计数据,我们很难推测出k1稳定的平均值到底是多少。不过,这一问题我们将在第二卷中进行更为详细的探讨,因此,在这里,我们只需要了解在英国,k1的平均值很有可能占整个社会年收入总和的5%至12%,并且其目前的比例差不多就在8%左右。

现在,我们再来看商业存款。我们会发现商业存款不如收入存款那样稳定和有规律。商业交易的履行都是通过周转商业存款来进行的,而商业交易总量是由用于支付货物、契约和票据的流通交易而开出,并且在商业经营者之间流通的支票构成的,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由于生产职能的划分而产生的交易,包括:

[1] 企业家支付的作为生产要素的收入存款的交易

[2] 负责已完成的加工阶段(开采、制造、运输或销售)的企业和负责下一阶段的企业或者负责组装不同零部件的企业之间的交易

2.对资本货物和商品进行的投机性交易

3.金融性交易,例如:赎回或者补充短期国库券,改变投资等

分类1中的交易,就像收入存款交易一样,是当前产出的货币价值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函数;分类1中的[1]实际上就等于收入存款信贷项目中的收入,因为增加到收入存款中的支票就等于商业存款在支付费用时支付出去的支票,反过来也如此。但是消费者直接向生产商购买商品的除外,因为这涉及到了个人服务。分类1中的[2]也会引起年产出的货币价值的上下波动,不过[2]会随着生产性能和技术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也会依据企业家是不是能够预测到对生产的需求而在短时期内变化。而且,我们接下来还会注意到,适于[2]的物价水平不会与用收入存款来支付的消费所对应的物价水平完全同步,因此交易[2]的货币价值的变化可能不会与消费者同时进行的消费开支的货币价值完全相符。用本书第15章中的话来说,就是以交易[1]为目的而持有的商业存款,加上交易[2]和收入存款共同构成了“产业流通”。

另一方面,交易2和3并不需要,实际上也没有受当前产出总量的限制。一项财富或者对财富的要求权在金融家、投机者、开发商之间不停易手,但是他们并没有生产、也没有消费,而只是交换而已,因此这与当前的生产率并没有关系。此类交易的总额很可能会产生广泛的并且无法精确计算的波动,而且交易额很容易就会翻倍,这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投机心理等因素,尽管此类交易很可能受到生产活动的刺激,或者因为生产活动减少而受到抑制,但是其波动程度与生产活动的波动程度区别很大。而且为生产活动而购买的资本货物的物价与消费品的价格波动也并不一样。以交易2和3为目的而持有的商业存款加上储蓄存款就构成了我们在15章中所称的“金融流通”。

不幸的是,这些交易的可变性是非常高的,并且同那些为生产和消费而进行的交易的变动区别很大。并且由于前者比后者的数量更大,因此很容易会引起数据上的误解。例如,在英国,1927年所有的支票交易总额接近64,000,000,000英镑(当然这其中包括了使用纸币作为支付手段的交易),是年收入的16倍多。由于当期产出中的每一项不可能平均易手16次,所以很明显,当前的生产和消费引起的交易被其他形式的商业交易所覆盖了。金融交易的数额巨大,并且变化多端,由此引起人们对生产和收入数据的误解,并且严重妨碍人们去找寻解决现代货币问题的有效途径。

美国在1926年的支票交易总额达到了7,000亿美元,这几乎是美国年收入总额的10倍。

商业存款平均水平在商业交易总额中占的比例,我们称为k2,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k2与k1(收入存款在收入交易中占的比例)有着重大区别。并且二者可变性非常高,而且变化差异非常大。我们将会在第二卷中详细介绍人们对k2和其倒数V2的各种观点。

在任何一个经济社会中,k1都可以被看做是国民收入的货币价值中很稳定的一部分,但是k2并非如此。因为影响k2的交易的数额和价格水平会出现很大的变动,而且并不与国民货币收入的变化相一致。因此,那种认为现金存款总额(即收入存款与商业存款的总和)与国民货币收入之间有什么稳定的或者必然的关系的观点,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读者们或许已经发现,k1和k2各自与我们通常所称的收入存款和商业存款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下面我们将耗费诸多笔墨详细解释银行体系创造存款与物价水平的关系。首先,我将利用本文的第二篇——本文中心论题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节外篇——来分析货币价值的含义以及衡量货币价值中的问题。

同类推荐
  • 总经理必读的法家12大管人绝学

    总经理必读的法家12大管人绝学

    本书从法家思想的宝库中,选取了涉及现代企业管理的智慧绝学,并提炼出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管理技巧。
  •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干到死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干到死

    理念培养一群善于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自己去解决所有问题!原则:员工的方法可以解决问题,哪怕是很笨的方法,也不要干预;不为问题找责任,鼓励员工多谈哪个方法更有效;一个方法走不通,引导员工找其他方法;发现一个方法有效,那就把它教给你的下属;下属有好的方法,记得要学习!7个步骤:创建舒服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有更好的积极性、创造性去解决问题;调节员工的情绪,让员工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帮员工把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动作,让目标清晰有效;调用你的资源,帮员工解决问题,达到目标;赞美员工的某个行为,而不是泛泛赞美……
  • 我在联想的七年

    我在联想的七年

    本书是一本联想人写联想的书,全书以联想的技术发展为主线,对其发展战略进行剖析和总结,进而一层层揭开其问题所在。
  • 江右商帮

    江右商帮

    本书介绍了唐宋时期的江右商人与商业、明清江右商帮的兴起及人员构成、多元化发展中的江右商帮、多元化经营中的江右商帮、明清江右商人兴起的缘由等内容。
  • 当孔子遇上企业

    当孔子遇上企业

    本书从孔子对企业影响的七大思想入手,将“仁”“义”“德”“礼”“忠”“信”等儒家思想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并以“学而不厌”“敬事而信”为主线来引导管理者提高企业的学习力、竟争力和执行力。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靛尘洗风

    靛尘洗风

    蓝遇星系河,尘遇风染海。遇见你之前我是快乐的,遇见你之后我是幸福的。“吾思追极……”
  • 意行元武

    意行元武

    史上最年轻杰出的物理和化学家沐宇,在一次实验中意外魂穿到一个废柴身上,在这个修炼元气的世界,看一个无法修炼元气的少年如何在一部神秘的功法帮助下用前世的知识崛起,洗尽冤屈,走帝路,败尽英豪,登上诸天之巅,证道不朽.......
  • 西遁马嘶鸣

    西遁马嘶鸣

    张宝瑞,笔名磐石、秋凉、雨亭等。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悬疑推理小说代表作家之一。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历任新华社北京分社总编辑,高级记者,新华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金蔷薇文化沙龙主席。1971年开始从事长篇小说和影视剧本创作。
  • 夕阳过后若有星

    夕阳过后若有星

    她等了他好多年,别人问她为什么不选择顾xx,她不知道。问她是不是喜欢顾xx,她也不回答,因为她的脑海,出现了他的身影……他为她做过好多好多事,她都知道,不然她怎么会喜欢他呢?但是啊,他们都没有勇气,直到后来的男孩,教会了她开口,但他已不在。
  • 观人学

    观人学

    本书共三篇。上篇述观人术之原理,中篇叙观人术之实用,下篇集观人术之评论。
  • 他是她的小太阳

    他是她的小太阳

    她以为他们的初识是在那次夏令营。谢以思看着眼前姑姑讲课的身影,头越来越沉,心里想着:好困啊。终于,忍不住趴在了桌子上。然而……一股风油精气味的出现,令她猛然清醒。一睁眼,少年如太阳般灿烂的笑映入眼帘,女孩的心漏了一拍,随后便感觉好似有一头小鹿在乱撞……
  • 网游之火的解释

    网游之火的解释

    现今现实中的不公平太多了,富二代,官二代基本上充斥着这个社会。一般的学生毕业后没有点人际关系想找工作实在是难啊,就算找到了还不一定做得了多久。无伤就是属于这种的,毕业后没多久算是找到份销售的工作,可是公司里勾心斗角,你争我夺让让他无奈的退出了。正当他没事闲在家里的时候紫风送给他个《现虚》的全息头盔,刚开始他是反对的,可是紫风给了讲了个他以前不曾重视的事情,就是游戏里其实有很多的职业玩家不是为了升级也不是为了装备的,他们创建个号纯粹是为了赚钱。群号:109725388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全职小商人

    全职小商人

    一款神秘莫测的新游《训练营》,正在改变全球人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