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02000000031

第31章 微软最高层华人——李开复(5)

李开复:影响很大。尤其对我太太,我感到她真的是一个很坚强,甚至很伟大的女性。过去我们感情一直很好,生活一切都很顺、很平稳,没有碰到这么大的挫折,在这个过程,我感觉到她知道我的艰难,她把整个家的担子都扛下来,每天只有4个小时的睡眠,后来都生病了,身上出了疹子,但是当她看到我很苦恼的时候,依然很坚强地支持我,这可能对我来说是最大的收获。另外,孩子对我也很支持,当我试着和他们解释一些新闻的误导的时候,她们都说不需要,她们很信任我、爱我。还有母亲,我感到这件事给她带来很大的影响,母亲常打电话给我,她告诉我希望我快乐,但是40多岁了,我还带给她担心,这让我觉得很不孝顺。

主持人:您母亲最开始的时候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

李开复:我直接告诉她,我这样做的决定,她也很支持我的决定,但是我也没有料到会发生这件事情,她已经85岁了。

主持人:她最担心你的是什么?你的情绪吗?心情?

李开复:她担心的是我能否继续快快乐乐的,没有别的。她现在许愿每个月吃素,为了这个官司能够过去。

跟家人连线……

主持人:李太太您好。我们正在跟您先生聊天,讲到这次工作的变化,您对他的支持,他非常激动,这次的事情对你的影响大吗?

李太太:当然大,这个事情影响我们全家,有很大的变动。

主持人:在这当中你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帮他出出主意,还是说只要是你的决定我都支持你?

李太太:我们结婚这20多年来,他作出的决定我都会支持。

主持人:但是他这个决定对家庭的影响也挺大的,要搬家,要从西雅图搬到加州,还可能会回到中国,这种影响对家庭也很大,担子直接落到你身上了,这些你想过吗?

李太太:想过了,既然我支持他,这些后果我都想过,所以我都愿意承担。如果再发生这种事情,我还会同样做。

主持人:您的女儿也在旁边是吗?

李太太:是的。

主持人:你好,你是老大还是老二?

二女儿:老二。

主持人:现在你爸爸就在我们旁边,你想跟他说点什么吗?

二女儿:很想爸爸。

主持人:如果爸爸工作变动,你可能就要离开现在生活的地方,要到中国来,到北京来,你愿意吗?

二女儿:我愿意。

主持人:你有没有跟爸爸提什么条件,其实我不太愿意走,但是你只要满足我什么条件我就跟你一起去了?

二女儿:没有。

李太太:我当初答应她,如果搬回北京,我就让她养狗。

主持人:祝你们今后的日子顺利,谢谢你。

Google的吸引

主持人:您到Google之后重要的工作是要创建Google的中国研究院,当时创建微软研究院的时候,第一步就是招揽人才,现在您的工作已经开展了吗,似乎我们听到的并不是很多。

李开复:开展了,我一个多星期以来,在网上发布了许多招聘的新闻,开始和高校有一些联系,在这个消息发布的5个小时之内就收到了1000份申请书,我们感觉还是很踊跃的。

主持人:您觉得这1000份申请书是冲着Google来的,还是冲着李开复来的?

李开复:这无法分清楚,希望两者都是正面的吧。

主持人:Google真正吸引您的究竟是什么,您刚才提到团队的年轻,能够到中国来工作,还有什么呢?

李开复:还有就是平等的风气,在公司里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一个大学毕业生可能会发现,坐在隔壁的那位白发老先生居然是我在大学时候崇拜的一个科学家,他就坐在我旁边和我共用午餐,晚上跟我打台球,甚至成为好朋友,享有平等的待遇,每一个人都能创新,没有从上到下的官僚制度。

主持人:能不能到中国来工作好像也是您职业选择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

李开复:有很多原因,我希望能够近距离帮助中国的学生,我办了网站,写了5封信,最近写了一本书,但是我总觉得能够面对面地接触,无论是讲座或是交谈。很多学生也常常表达他们希望我能够面对面和他们接触。

主持人:在美国也有年轻人,年轻的学生希望你去帮助他们,帮助他们也会带给你一定的满足感,这有什么不同吗?

李开复:一方面,我的身体里流的是炎黄子孙的血液,我希望能够贡献给中国的学生。另一方面,中国的学生更愿意接受我的帮助,所以我觉得在这里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主持人:这是一个怎么样的追随呢?

李开复:这可能是一种从小的价值观,我的父亲也是一直秉着这样的态度度过了他的一生。他曾经从军、从政,爸爸妈妈觉得政坛不是能忍受的,或者不能真正发挥他的影响力的时候,他就改变了职业。在他70岁的时候改变了职业,成为一个教授,影响了几十位学生,他这么做应该说放弃的比我更多,比我更勇敢,也是我学习的一个很好的模范。

主持人:其实这种追随是要付出不小的代价的。

冒险的值得

李开复:是。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不敢做想要做的事情,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只有后悔。当然追随我心必须是要在负责、守信、守法的前提下,在这个前提之下,如果我冒了一些风险依然是值得的。如果我冒了风险,我可能会度过一段比较困难的时间,但是如果我不去做这件事情,我10年、20年以后可能会后悔终生。

主持人:常常当一个人成熟之后,特别是成家立业之后,可能会更希望稳定多于变化。

李开复:稳定是好的,但是如果稳定是一种枯燥,是一种不能够让自己再推进自己,没有在学习,没有在进步,变成在原地踏步,那还不如冒一些风险。当然冒风险也必须要算好风险的概率,能不能承担最坏的可能。

主持人:这次有没有失算呢?或者说把这个风险的数值算得低了一点。

李开复:当我和Google开始谈的时候,我没想到有任何的风险,但是当我辞职的那一天,我是百分之百地知道会被告。因为我还没有离开微软他们就已经开始诉讼了,我也知道了这件事情,在那几天之内,被告的可能从5%突然变成100%,那是很大的一个震撼。但是什么事是对的,只要你没有做错事情,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必担心风险的高和低,正义终于会得到伸张。

主持人:这种敢于改变是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

李开复:可以说是这样,他并没有用说教的方法告诉我,但是当我看到他做事的执著和他变为教授的那种欣慰感,让我觉得我也应该这么做。

主持人:这次遵循了心的选择,在情感上、精力上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今后你还会依然随着心去选择吗?会不会多考虑一层?

李开复:不会的,这次让我更确信追随心的抉择是正确的。首先现在我已经可以开展我的工作了,终于得到了于情、于理、于法我应该得到的东西。

另外,我虽然付出了很多代价,但是我得到的更多——看到了我的家人对我的真情,看到了学生对我的信任,我得到的远远比失去的更多。做任何事情并不只是最终的结果,而一个旅途是你最终的收获,这段的旅途虽然走得很坎坷,但是我收获的也很多。

旅途是你的收获

主持人:您经常会给年轻学生一些人生的建议,你通过这次自己的经验,会告诉他们什么呢?

李开复:我会告诉他们的就是,人生的每一个经验都是学习的过程,人生的旅途并没有最终点,最重要的是你怎么走,这个旅途是你的收获,你的旅途过程的每一个收获是你学到的东西,而每一个你失去的,每一段走错的路也都应该是你能够学习的教训,所以不要把任何的挫折当做惩罚,而应该把它当做一堂课,一个学习的过程。我觉得这是人之常情。在最困难的时候我这样想过,如果不是我家人的支持,肯定会有更多这样的想法。

主持人:有家人的支持,挺过去,就不再有这样的想法了。你自己呢,除了家人支持之外,还要靠自己去想很多事情,然后想明白它。

李开复:对,当然在面对很多困难的时候,想明白是不容易的,但是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价值观,要以不违背这个原则和价值观作为前提,你应该对自己有信心,碰到了挫折,你心里应该很清楚自己有没有做错任何事情。我没有,所以我从来没有放弃对自己的信任,当然我要做最坏的打算,但是应该把它分开来,对最坏打算的担心或者担忧,或者是准备和自己对自己的信任、和自己对正义的一种把持,这个是绝对不可以放弃的。

主持人:在这整个过程中,你从没有怀疑过,我的决定到底对不对,是不是做错了?

李开复:我没有怀疑过。有人问过我,就像你现在问的一样,我觉得这个决定是对的,因为它是追随我心的抉择,而且它于情、于理、于法都没有任何错误。

链接2:央视谈职场:情商重在与人沟通……

时间:2005年11月9日16∶09

地点:CCTV《对话》栏目演播厅

主嘉宾:李开复Google公司中国区总裁

次嘉宾:宋立新《英才》杂志总编辑

吕本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

李新玉: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副秘书长

徐小平:新东方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主持人: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经济频道的《对话》。在我们今天这个开放的时代里,我想每一个人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到退休,也许都会面临着工作岗位的频繁的变动。那么在我们人生最精华的日子里,在我们的职场生涯当中利益、情感、理想常常都会交织在一起,也衍生出形形色色的职场困惑。其实这些职场困惑说到底也就是这样的两个问题——我们究竟渴望得到一些什么,而与此同时我们又不得不失去一些什么。在今天的《对话》节目当中我们为大家请到的就是一位因为选择和舍弃而闻名的职业经理人。

好了,现在让我们用掌声请出我们今天《对话》的嘉宾、美国Google公司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博士,有请!

你好,李博士。

李开复:你好,你好!

主持人:欢迎您来到《对话》,掌声特别热烈,您是少有的几位跳着来到我们舞台上的嘉宾。

李开复:是吗?

主持人:为什么会这么充满活力呀?

李开复:因为在Google公司有非常多的充满活力的同事,还有就是见到了这么多充满活力的青年学生。

主持人:原来有一个朋友托我问一下您最近这段时间心情好吗?我看这个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了。

李开复:最近这几天心情很好,前一阵差一点。

主持人:前一阵差一点。其实大家都知道,您离开微软走近Google公司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李开复:没错。

主持人:您自己也说过这两个月可能是让你感到最惊讶和最痛苦的两个月,能不能告诉大家什么让你最惊讶,什么让你最痛苦?

李开复:最惊讶是我觉得我做了一个很简单的职业转换,居然碰到这么大的风波。

主持人:痛苦呢?

李开复:我想一方面是我需要和一个我曾经热爱和服务过的公司对簿公堂;另外的痛苦是我觉得对我来说诚信是最重要的,比生命更重要,我在这方面受到一些质疑,我觉得是不实的质疑。但是因为我个人在诉讼过程中作为当事人不能发言,所以感觉非常无奈,我们这种积极的无奈是最痛苦的。但是很高兴的是最后澄清了,一切都过去了。

主持人:提到您和青年学生之间的这种关系,大家都非常地熟悉。您给大学生写的5封信,在校园当中是非常流行的,而且您也自己开办了开复学生网。在很多的学生朋友心目中李开复博士就是一个非常儒雅的、师长的这种形象,而且常常能够给他们传授一些成才之道。4年前您到我们节目的时候,大家就觉得您已经是这样的一个形象了,那4年以后来到节目当中我们还希望您继续延续这一角色。

李开复:你希望那我就尽量做吧。

主持人:其实这可能是您本来就特别会做的一种工作,不过今天跟4年前有一点不同,就是围绕在你身边的这些新闻事件都是因跳槽而起的。所以如果说4年前您更多的是言传的话,今天可能就是身教了。我们希望您能够把自己职场生涯当中的许多经历和感悟拿到今天的《对话》节目当中,跟所有的观众特别是一些青年的学生朋友共同来分享,好不好?

李开复:好的。

主持人:好,我们掌声请李开复先生入座,有请!我感觉开复博士帮助人从来都不是虚拟的,都是有些针对的对象。比如说来自网上的一些来信,来自校园当中的一些来信。今天我们也采取这样的一个方式,让李开复博士在现场也来帮助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只不过这个人是我的一个朋友,他在IT圈工作了好长的时间,一直都在一家很知名的大公司里面工作,而且也做到了中层。那现在是有另外一家颇具潜力的公司向他抛了一个橄榄枝,许诺给他有一些更好的条件,可是他自己也觉得这家公司好像规模也不像原来的那么大,又多少有那么一点风险。所以他蛮犹豫的,他知道你今天要来《对话》就特别委托我说,可不可以向你求教一下到底他要留还是要走。

李开复:我可能有好几个答案。我想第一就是我觉得选一个工作不要只看职位和薪水,更要想到这个工作是不是你喜欢做的。还有就是说,不要那么消极地说谁打电话给我、找我,我就考虑他这个工作,不是Google公司找我,是我找Google公司的。还有我想讲最后一点就是可以冷静地做一个利弊分析表,现在的公司有什么利,有什么弊,写出来之后看看这些利和弊是不是符合自己的理想。

主持人:在你帮我这个朋友分析整件事并告诉他应该怎么做的过程中,我的脑海中一直重叠着你的个人经历,我觉得他的经历跟你的经历有点像。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你刚才告诉我这个朋友,说他一定得列一个利弊分析表,也就是说他必须要做一些判断取舍。可是你没有提到有关薪水的问题,虽然不提到薪水但还是要有一定的要求的啊。

李开复:就是说一个新公司总不能让你降薪去工作吧。如果在达到不降薪的情况下,我不会去考虑是多10%、20%,还是50%或零。

主持人:是不是有一个这样的潜规则,即薪水应该是越跳越高的。所以你不去考虑结果肯定会这样。

李开复:也不是,我也接受过一些工作,薪水降了很多,但是有好的学习机会。而且酬劳不只是钱嘛,还有股票、公司的学习等,其实很难衡量的。

主持人:我觉得我那个朋友可能听到这儿能稍微放心一点。他每次在跟我谈到他是否要跳槽的时候,其实也很关心钱的问题,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跳槽的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所以我也想请教一下台下的宋立新女士,因为我知道在你的杂志社也曾采访到非常多的企业的高层,当然也包括一些跳过槽和打算跳槽的人,你觉得在你和他们的交流过程中谈到跳槽这个问题时,他们主要关心哪几个方面的情况?

同类推荐
  • 威廉·考珀传:今又一泉

    威廉·考珀传:今又一泉

    他不善于社交,乏知识能力;他外表谦和内心却极度抑郁。一个面临绝望崩溃的人,一个努力尝试各种方式自杀的人,一个饱受灵魂煎熬的人,最终得释放并成为他人的祝福。他是《奇异恩典》作者约翰·牛顿的良朋益友,他与牛顿同创的《奥尔尼诗集》千古流芳。考珀创作了《宝血活泉》赞美诗,广为流传。作为一个饱受抑郁症困扰的人,他所蒙的恩典,所做的大工,都在赞美那大能的手。他的经历对每个人,尤其是跟他一样抑郁的人,都是极大的鼓励。
  • 谋定天下

    谋定天下

    本书介绍了大清幕僚的故事。他们是: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一生怀抱几曾开——离嵩焘,霄汉常悬捧日心——薛福成,世变关心意不平——沈葆桢,曾公帐下一卧龙——刘蓉等。
  • 发明圣诞节的人

    发明圣诞节的人

    一览英国文豪狄更斯如何用六周时间写就重新定义圣诞节的作品,结构严谨,史料丰富,文笔生动,情节巧妙,给你险小说般的畅快感,丹·史蒂文斯和克里斯托弗·普卢默主演电影《圣诞发明家》原著。1943年,31岁的英国作家狄更斯在人生低谷中写出了家喻户晓的《圣诞颂歌》。这部作品不仅帮他重塑了公众形象,还深刻地改变了圣诞节在西方国家的地位和庆祝方式。家庭团聚、互换礼物、圣诞大餐,包括那句热情洋溢的问候语“圣诞快乐”,都是由此流行开来的。
  • 王明传

    王明传

    王明,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凭借苏联的扶植,在20世纪30年代一度操控中共最高领导权,可谓中共高层内的“通天教主”。王明,一生瞻左顾右,歧路徘徊。他堪称中共“左”倾第一人,以他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共中央占据统治地位的时间长,危害大,给革命造成严重损失。悖论的是,抗战时期,王明又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晚年踏上留居苏联的不归路,著书立说攻击中共和毛泽东。
  • 德约科维奇:一发制胜

    德约科维奇:一发制胜

    本书由德约科维奇(昵称小德)亲笔撰写而成。书中描述了他是如何在塞尔维亚的战火纷飞中走上网球之路的,此外,还包括小德回顾历届大赛中的精彩瞬间和夺冠时的心路历程,并提供了可供读者实际操作的身心调节方法以及健身、减重、饮食秘诀。
热门推荐
  • 生戮道

    生戮道

    天才少年刘云早早便定为下任家主,谁成想意外卷入一场屠杀之中,光环尽除,修为停滞不前。身处乱世,不喜纷争,却又麻烦不断,想保护所有人,却失去了保护的能力。强者的世界,弱者没有选择。没办法,只好走上强者之路。
  • 帝临天:嫡女女狠嚣张

    帝临天:嫡女女狠嚣张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梦,佛奈我何。
  • 永恒之至

    永恒之至

    在楚家出生的楚逸,因家族地位不利而又被动的局势,被迫抱到远在南方卧龙岛的主山峰——卧龙山,拜在于卧龙山“剑庐”之主的张楚天门下……且看楚逸的xxxx故事……
  • 校花姐妹爱上我

    校花姐妹爱上我

    一个在佛山寺庙长大的和尚,一个帅气凌然的少年,为了追寻自己的身世,而步入都市红尘,在一系列的生命碰撞中,众多不同领域的美人与他邂逅,红颜芬香,群芳争妍。这个充盈佛性的少年,在那飘香四溢的情爱交缠中,能否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完成上天付予他的责任。
  • 妖妃萌宠折煞冷酷皇

    妖妃萌宠折煞冷酷皇

    妖妃萌宠,折煞冷酷皇的简介:乐彤彤很蛋疼一朝穿越,高中生居然成了太后!顿时间,乐彤彤被雷得外焦里嫩的!轻纱罗帐中,某绝色女子步步后退着。一双可怜兮兮的美眸,正满是防备的看着眼前步步逼近的俊美男子。“你,你想做什么!?你别乱来,哀家可是你母后啊母后!挑眉斜睨的看着比自己小的小女子“你还生不出朕这么大的儿子吧!?”说完,狼扑…看着眼前十几个衣着清凉,某男子嘴角不由一抽,斜睨了一眼在身旁,看戏的某女子怎么回事!母后这是关心皇帝你呀!正为皇帝选妃呢!瞧,这个脸蛋长的真好,养眼!这个也不错波涛汹涌摸着舒服脸色越发阴霾,最后,更是忍不住,一手拉过了某女子,便狠狠吻上了娇嫩小嘴哼!让他选妃!他就先吃了她再说
  • 零零后女生自救记

    零零后女生自救记

    关于作者的本人经历,所受的委屈。自救记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 摊天下

    摊天下

    不爱修仙爱摆摊?我就是修仙大道上的练摊手!一个修仙界的小人物,如何一步步成为三界至尊?上古旷世大战,湮没多少惊才绝艳?修仙?入佛?炼魔?那一场万年悲伤的邂逅,化为多少次蓦然回首?
  • 全球缉捕:前妻别想逃

    全球缉捕:前妻别想逃

    为完成爷爷的心愿,她嫁给了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新婚当天被放鸽子,她一人淡定举行完整婚礼。婚后自己的老公时不时出现在电视上,却是因为与别的女人产生绯闻。原以为两人会这样度过一辈子,没想到,长时间的相处,不知是谁先动了情……“说好婚后各不相干,某人你这是做什么?”看着把自己压在身下的慕瑾深,阮悠然面露不满。“你是我老婆,你说我做什么?”某男得意地笑了笑,然后履行丈夫的义务。一纸离婚协议,;两人各自无关。她说:“若有来生,请不要再相见。”
  • 暗夜战纪

    暗夜战纪

    因人陷害入狱,却遇到了一心为了暗夜精灵复兴而努力的暗夜少年,看似巧合的监狱相遇,命运的齿轮已经旋转。当我手握权柄,让鲜红蔷薇重新绽放在这个大陆每一个角落的时候,一个种族的复兴!
  • 十方帝界

    十方帝界

    这个世界由十帝创办的世界,十帝会探索未知世界和扩大自己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