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39600000041

第41章 唯识学的实践理论(2)

3.身业的现业果化:世间众生由于有领受身业,所以能领受过去所作的善恶业而感得苦乐果。当知如来的成所作智,现变化身领受化业也是如此,就是如来示现种种身,领受变化可作的一切本事、本生、难修诸行。佛于过去生中所做的事叫本事,佛于过去生中所受生类的差别叫本生,佛于过生中所修种种难行苦行叫做难修诸行。或佛在现生中发现有类行者以修苦行为解脱因,佛为化导这类众生,特先现变化身,示修种种苦行,进而告诉苦行行者,非唯苦行能得菩提,还要定慧才能至菩提。如来以是善巧方便,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语化亦分为三,即:

1.庆慰语化:世间众生,特别是人类,总归是要说话的。但每个人说出来的话,使另外一个人听了感到欣慰欢喜,如是辗转相传的,大家论说这个“话”,没有哪个不生大庆慰,是为庆慰语。当知如来从成所作智起变化身现微妙音,使一切众生,亦变现佛的音声,并且听到佛的这样微妙音声,感到有种说不出的欣慰欢喜,哪怕是浅智小慧的众生,听到佛所宣畅的种种随所乐法,亦认为说得很好,生起清净的信心。至于智慧高的众生听了,自是更加欣慰无已。如来以是善巧方便,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2.方便语化:世间众生用方便语,能令其他一切众生,从不正当的道路上,走上正当的道路上来。如说这是应该做的,那是绝对不可以做的,以此方便对人演说,使人知道这是对的,从而依你所说而行,这就达到运用方便语所达到的目的。当知如来从成所作智起变化身,作种种方便语以教化众生,也是如此。如佛所建立的正学处,告诉人们戒是佛弟子所应学处,假定不如法遵守清净戒行,佛就对放逸懈怠的人加以毁责,希望他能改过,从此如法守持;对不放逸的人加以赞叹,使他更能戒行严净。如来以是善巧方便,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3.辩扬语化:世间的众生亦经常辩论,从不断的辩论中,使不清楚的道理更为清楚,所谓“真理愈辩愈明”就是此意。所以正当的辩论,在显示真理方面,是有其重大作用的。当知如来依成所作智起变化身,从变化身发出种种辩论语业,也是如此。佛陀说法,有时不免使众生发生疑惑,为了解除众生的一切疑惑,不得不用辩论的方式,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宣说种种的义理,务使众生疑惑得以消除,确认佛宣说的是最契合于正理的,是值得人所信受的。如来以是善巧方便,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意化分有四种,即:

1.抉择意化:世间众生有抉择的意业,就是运用意的抉择力量,认为对自他有利的事,就尽力去做;如觉与自他有损的事,就避免去做。像这样的避恶以行善,就是意的抉择作用。当知如来的成所作智与意相应时,生起意业,同样有种抉择作用。但佛所抉择的,就是抉择众生的心行,有八万四千这么多的差别,而这八万四千诸垢尘劳心行差别,能障八万四千波罗蜜多、陀罗尼门、三摩地等。为了对治心行差别的诸尘劳垢,佛陀特别说八万四千法门。如来以是善巧方便,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2.造作意化:世间众生有造作意业,因而能造种种不同的善恶业。任何善恶业的造成,都是由意识的构画分别。假定没有这样的意识,所有的善恶业是不能造成的。当知如来成所作智相应的意业,亦能从变化身上,造出种种意业,以化度不同种类的众生。为什么会如此?因与意识相应的成所作智,能观察众生所行之行,而众生的所行所为,不出身、口(语)、意的三业活动,而这种种行为活动,如来能一一观照清楚,告诉众生十恶业是不可行的,十善业是可行的。行善有得,作恶有失。如来以是善巧方便,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3.发起意化:世间众生有发起的意业,所以有发起诸业的功能。诸业,在此主要指身、语二业。众生的身、语活动,不论是身体上的往来进止的种种动作,还是口头上的种种语言的吐露,都是由意业的推动而后才成的。当知如来成所作智相应的意业,能起化意业也是如此。特别是佛陀语言的宣说,都是宣说种种对治法,以对治众生各式各样的烦恼病障,使诸众生听到佛所说的华丽而巧妙的语句,生起高度的爱好之心,并且乐意依照佛所指示的去行,对治自己内在不良的心理。如来以是善巧方便,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4.领受意化:世间众生有领受意业,所以能领受由善恶业所招感到的苦乐果。如所造成的是善业,就领受快乐的果报;如所造成的是恶业,就领受痛苦的果报。当知如来成所作智的相应“思”能起受意化业,不但领受三世无量法义,且于一一法的实体,亦能如实了知。所以对于一向、分别、反问、默置的四种记别,都能无颠倒地记别恰到好处,使诸众生所应领受的分别领受。由此证知佛的化业,时常在随逐一切众生,没有一时一刻离开众生。如来以是善巧方便,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第二节) 转依义

转依,梵文ās′rayaparivr·tt或as·rayaparavr·tti,为转所依之意思。亦作所依已转、变住。转,转舍、转得之义;依,指使染净迷悟等诸法得以成立之所依。转依,即转舍劣法之所依,而证得胜净法之所依。由修圣道,断灭烦恼障、所知障,而证得涅槃、菩提之果,此二果即称为二转依果或二转依妙果,此乃修习之最殊胜境界。所断除之烦恼、所知二障,即是所转舍之法;所证得之涅槃、菩提二果,即是所转得之法。故《成唯识论》卷一谓:“由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证无上觉。成立唯识,意为有情证得如斯二转依果,或依即是唯识真如。”从中可以看出瑜伽行学派的转依宗旨,用作为解脱的代替语。所谓“转依”,就是从人们与生俱来相续不断的意识着眼,认为人们的意识、认识的转变,会影响行为,亦会使整个的认识和环境都发生转变,众生亦随着这种转化而成佛。这是佛学中最有典范意义的哲学,将佛教哲学发挥到了的极点,达到了宗教思想的高峰。

《成唯识论》卷九对“转依”之解释有二说:(1)依,乃染净法之所依,即指“依他起性”;转,乃转舍“依他起性”上之“遍计所执性”,而转得“依他起性”中之“圆成实性”。此系从三性上说明人之思想应如何自世间转向出世间,对于缘起现象不应执为实我实法,而应见到唯识真性。(2)依,指生死与涅槃所依之唯识真如;转,乃灭除依于唯识真如之生死,而证得依于唯识真如之涅槃。此系直接从对唯识真如之迷悟的认识上,说明如何自生死苦而达涅槃乐。此种转依,均通过阿赖耶识中种子之消长生灭来实现,转舍烦恼障种子即转得涅槃果,转舍所知障种子即转得菩提果。据此,可以得出如下三点对“转依”的认识:

第一,转依是唯识学上的不共义。唯识的主张,凡是世间、超世间的有漏和无漏法,都不能离开能变的识而独自存在。这一理论在唯识学上是肯定而不许否定的。宇宙中的现象界和国家、社会、种族、阶级以及天堂地狱,一切的一切,都是众生各自本识中的共相种变现的共同或非共同的现行;出世间的如无漏的菩提与涅槃,亦由修行者尽舍识上的杂染种现而显而生。总而言之,举凡所有,莫不以“识”为存在的根本。那么,无上的佛陀和三界的众生,都是建立在一“识”字之上,不待更言了。心识圆明就是佛,心识迷昧就是众生。虽有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说教,然而又有一定的界限,此界限盖即已转依与未转依而已。如是之理,求之佛教其他宗派(学派)绝不可得!在非唯识学的经论中,寻获对“转依”二字的诠释甚深之义,殊胜之义,纵然有相同的意思或者诠释,但绝没有唯识学的诠释圆满。

第二,转依是唯识学的最高目的。要想得圆满的转依果,除非成佛;而成佛又非得圆满的转依不可。那么,圆满的“转依”也就是无上的佛果了。一般学大乘佛法的最高目的在成佛;而学唯识的最高目的在转依,所以“转依”是唯识学上的最高目的。这绝不是夸大狂言,如《成唯识论》说“由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证无上觉。成立唯识,意为有情证如斯二转依果”,是任何人也不能否认的。从《成唯识论》的全部组织上看,也可以得到一个确实的了解,以转依义置于修习位之末稍,究竟位之起,介乎两位之间,作为佛与菩萨差别的关键。半得转依者谓之菩萨,满得转依者谓之佛陀,于此可见转依在《成唯识论》之地位和价值,那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第三,转依是唯识学产生的根源。佛陀出世的目的,是为救度一切人、非人类之众生,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默,无不是摄化的方便。他所遗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无一不是教导有情修心办道而趋佛道。《解深密》、《华严》、《楞伽》等经,都是在教导众生成佛,然而成佛必须得到圆满的“转依”。所以《解深密》广示三自性和三无性,为非空非有中道之教。而三自性中,以依他起性为遍计、圆成之所依,非三亦非一,非一更非三。有情善了通达,观见遍计之迷,便得圆成了悟。在《楞伽》则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圆满遍说,正智与真如乃遣虚妄之分别而证;二无我理,乃除三性中之遍计以显。而《华严》则曰“三界唯心”,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总而言之,凡是唯识的经教,都是为众生得到“转依”而宣说的。无著、世亲等菩萨,秉着一贯的宗旨,而造《摄大乘论》、《唯识三十论》(《成唯识论》)等,扫荡印度各种外道及遍执粗劣的二十部小乘,圆成近代佛法应付新思潮的独特的瑜伽行学派之唯识学。《成唯识论》说及转依,论说为“为劝有情,依智舍识,故说转八识得四智”。《摄大乘论》说得更好:“为转所依,为欲证得一切佛法,为欲证得一切智智,入唯识性。入唯识性,非先说唯识不可,而说唯识结果在为入唯识性。”换言之,为得“转依”而说唯识。所以说“转依”是瑜伽行学派产生的源泉。

转,是一件事;依,是一种法;转依两件事合成的一个名词。转,又有能转智,所转障,所转得之三法;依,复有染净依,迷悟依,或依他起之三说。《成唯识论》卷十,举出转依有四义:

一、能转道:指证悟转依之智,即厌制烦恼、所知二障种子之势力而使之不作用之能伏道及断灭种子之能断道。

能转的法,就是一种能断烦恼的力,明白点说就是“智慧”。因为智慧能够观察“事”和“理”;并能判断其是或非;有断惑证真之力故,总称为无分别智。指舍离主观,而达平等之真实智慧,即菩萨于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法之真如,断离能取与所取之差别,境智冥合,平等而无分别之智。亦即远离名想概念等虚妄分别之世俗认识,唯对真如之认识能如实而无分别。此智属于出世间智与无漏智,为佛智之相应心品,此智有加行智、根本智和后得智三种之别:

1.加行智:是准备阶段的智慧,以闻思所成慧和修慧一分为性,缘于诸佛菩萨所说正法教理;依教修习观察法性,渐遣一切世俗假相,能够引发根本智故,名加行智。亦称寻思之慧,乃道之因。

2.根本智:乃相对后得智而言,由加行智遣相既尽,而起真实无漏之智,亲证真如,乃正证之慧,乃道之体。此后能生后得智,故名根本智。此智乃诸智之根本,以其能契证真如之妙理,平等如实,无有差别,故亦称无分别智。于《摄大乘论释》卷八中,称此智乃为正证之慧。盖于此智远离各种推求考证之行解,亦无分别之智用,然此智之任运可烛照法体,契会真理,故为正证之智慧。又以此智为智之正体,而非化用,故又称为正体智,乃十波罗蜜中之般若波罗蜜。

3.后得智:又作无分别后得智,乃根本智后之所得,乃出观起用之慧,乃道之果。智体无漏而有分别,变似真如,观其空性(空性之体,即是真如,又名法性),而与根本智有异。于十波罗蜜中,与后之方便善巧等四波罗蜜相配。据无性之《摄大乘论释》卷八载,此智可分为五种:(1)通达思择,于真决定,于真现观,故称通达;由后得智思择如是所得通达,即于中自内审察此事如是,故称通达思择。(2)随念思择,谓于后时随念通达,念言“我曾通达是事”,故称随念思择。(3)安立思择,谓从此出,如所通达为他宣说,故称安立思择。(4)和合思择,谓以总相观缘一切法,由此观故进趣转依。或转依已,重起此观,故和合思择。(5)如意思择,谓智现前,随意思惟,一切如意如令地等变成金等,故称如意思择。后得智与断道有关,《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后思惟所缘故,令彼所断(根本智断),更不复起。又前智能进趣修道中出世断道,第二智(后智)能进趣世、出世断道,无有纯世间道能永害随眠。”

加行智为有漏智,根本、后得二智为无漏智。这三种智,也就是断惑证真的道体,所以在《成唯识论》中,统名之为“能断道”及“能伏道”。能断道者,其道永断二障之种子与现行;能伏道者,其道仅能渐伏或顿伏二障之现行。能断道为三智中的根本智,兼取后得智;能伏道则通三智。加行智有漏,后得智带相,不能正断惑故,说为能伏道摄,乃当然之理,自不待说。而根本智性唯无漏,正能永断“二障种子”,如何亦说为能伏道摄呢?据实而说,根本智可以全断二障,但程度上有尚未能全断二障的,如初地见道时之根本智,只能断除一分。可确定是证真的,不能不说是根本智,所以亦可将其摄入能伏道中。

二、所转依:指转依时之所依;有保持染净法种子(持种依)之“根本识”,及为迷悟法所依(迷悟依)之真如。

1.依他起性:现在探讨转之“所依”。依,在唯识学有两说,第一种说法为依他起。因为依他起性的本身,具有遍计执和圆成实的两面。在凡位以遍计所执为主,圆成实则隐而不现,而依他起则随之成染;在圣则圆成实尽露,遍计全归乌有,依他起亦即成为圆成实之依他起,全是清净。随遍计执的染依他,就是烦恼、所知二障;随圆成实的净依他,就是涅槃与菩提。转舍了依他起上之烦恼遍计,便得依他起性上圆成实之涅槃;转舍依他起性上之所知,便得依他起性上圆成实之菩提。以依他起性,乃转舍得之所依止,故立转依即依他起。

2.持种依与迷悟依:此是第二种说法。“持种依”者,就是第八根本识,能含藏一切有漏无漏的种子,故又名“种子依”。有漏种子称为杂染种子,无漏种子称为清净种子,这两类种子,阿赖耶识中无始以来,平等具有。但在凡位因为有漏种子有强力的熏发,唯是有漏现行,全无无漏。若有一时圣道生,灭除所有染污种子,熏发无漏,则无漏种子现行,即是“四智菩提”。“迷悟依”者,就是真如,就是清净法界。真如何以为迷悟之依呢?因为众生烦恼殊胜,真如隐覆,不达真理,便生一切有漏有过失之法,因此迷昧愚痴,永远流转于生死轮回,故真如为迷悟依也。这两种所依,非是对立的两法,而是互成关系的,如舍去二障种子,菩提能生,涅槃亦能显,舍除真如之迷,亦复能生菩提,能证涅槃。然而一定要说两种,盖显大菩提果,由阿赖耶识净种子出生,大涅槃果,由弃烦恼自显也。

同类推荐
  • 伊斯兰文化散论

    伊斯兰文化散论

    本书介绍了:《古兰经》名称考释;《古兰经》与圣训的文学价值;当代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述评;回族穆斯林对中国阿拉伯语教学事业的历史贡献等。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文字版)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文字版)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道家智慧一点通

    道家智慧一点通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探寻一个哲学命题——终极拷问。我到底是谁?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宇宙究竟是什么?而这个到底、究竟正是老子所说的道。在思辨分析中锻炼着我们的思维和大脑,从而使我们产生智慧,这也是道之为道最有趣的地方。不过经过这一番思考追问,虽然没有得到答案;但是你会发现你变得豁达了,轻松了,透亮了。这就是“道”的道理。
  • 爱语的力量

    爱语的力量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是浮澡的,人们常常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本书通过一系列富有哲理的故事,讲述了如何让人欢喜的道理。本书稿是“星云大师人生修炼”系列丛书之一,主题为说话的艺术。“爱语”可以成就无量的好事、好因与好缘;“乌鸦嘴”的无礼之语,势必毁掉大好前途。大师提倡“说好话”运动,让每一句话都像芬芳的花香、美妙的音乐让人欢喜,“说好话,慈悲爱语如冬阳,鼓励赞美,就像百花处处香”,用善良的语言、慈悲的语言,促进社会的和谐。
热门推荐
  • 媛定幽蓝

    媛定幽蓝

    我,丘歆瑗在双子星宿下出生,在17岁这年很多事情改变了,我又何去何从。梦中的男子在现实中出现,口口声声说着爱我。莫名其妙的走进了“幽蓝阁”,神秘人赠予我一串幽蓝手链,说能帮我找到命定的恋人还能帮助我度过一次大劫。在学院内和四大校草扯上了关系。风风雨雨过后是不是其中暗藏杀机,最终命运又会是如何的安排……
  • 腹黑逆天四小姐:清华无双

    腹黑逆天四小姐:清华无双

    一本无名书带她到了异世界大陆,废柴?白痴?从来不是她的代言词,腹黑,狡猾,机智才是她的真面目。双属性很珍稀?淬炼师很稀有?别逗了,看她如何颠倒你的感官。他出生那日有紫云金光,天赋秉异,十岁被封为墨王,十三岁带兵出征。那一日她在梧桐树上看戏,怎料却遇见了一辈子的良人。当沙漠留住雪花,你是否记得我?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 留出过冬的粮食

    留出过冬的粮食

    管理决定未来。本书从管理的角度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高运营效率出谋划策,以求从容应对市场困境和经营挑战。过冬,活下来是目的,但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活得更好。所以,企业一边为活下来绞尽脑汁,同,时还要寻找发展的良机。所谓危机,既是“危”,又是“机”,在这个经济隆冬,注定将有一部分企业死去,也注定将有一部分企业崛起,抓住危险背后的机遇,就是崛起的根本保证。
  • 盛夏夕阳亦尘埃

    盛夏夕阳亦尘埃

    她是一个暗恋师哥六年学霸娇妹会在帅气同桌的强力温柔攻势下,被征服吗?答案未知。一个夜晚,一夜之间,发生太多,感受太多,她会做出何种选择?也不知道。是暗恋已久的儒雅学长,还是帅气迷人的温柔同桌呢?她不敢想。一个是自己爱的人,一个是爱自己的人,谁才会是那个陪伴自己一生的人?这个嘛……天知道。一个学业有成,开始思春的花季少女;一个儒雅文学,妹子最喜的优秀师哥;一个情窦初开,帅气青春温柔同桌;是你,你萱(喜欢)谁?
  • 霸道总裁:萌妻你别跑

    霸道总裁:萌妻你别跑

    传说越纪集团大boss不近女色,嘿嘿嘿,怎么可能?“大神,染儿的衣服脏了。”某boss皱眉,“放下,我去洗。”“大神,染儿饿了。”某boss皱眉,”坐好,等我二十分钟。”“大神,染儿还想吃你做的饭。”某boss大笑,“既然如此,那就跟我回家吧。” (新文已开,欢迎大家来围观!《待墨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 海浪帆扬

    海浪帆扬

    我知道你都知道。就算海明是扬季的世界,海明的世界里也不会存在永久的盖世英雄。她是海明啊。没心没肺的海明。扬季看着对面一次次欺骗她的女孩,闭上眼睛说:”你走吧。“为什么非要爱上你。为什么。
  • 穿越之至尊逍遥王

    穿越之至尊逍遥王

    闲着没事学人家玩穿越!跟一个王八斗法,最后的结果我们真的穿越了!穿越就穿越,不知道走什么狗屎运,认了个皇帝当老哥,认了个太后当老妈!又认了一个太皇太后当奶奶!最后,也无缘无故当上了王爷!穿越就穿越,至少给穿越一个强者云集的世界啊?现在好了,这个世界,除了武功外,哪里有斗气和魔法的(我——轩辕风,穿越来自一个魔法,斗气,高科技高度发展的世界!)?我想回去,但是,却没有办法!算了,不能回去,就好好的享受一下吧!有空拿王爷的权利欺负一下人也不错!再则,跟美女调侃调侃也不错的!至少在这里泡妞,这里的妞一个不爽,也不会给你来个魔法轰炸!最后,老子虽然长的像书生,但是,老子却一点也不书生!最好别惹老子,要是惹怒了老子,后果很严重…………
  • 只道寻常0a

    只道寻常0a

    “我喜欢你。”“好巧啊,我也是。”这便是摩羯,我不是享受孤独,我只是,在给拥有入场券的ta一个主动的机会。女孩从来就不期望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恋,她只希望,能够与相爱的人携手,平平淡淡的走过一生,一同走到奈何桥边,喝下桥边人递来的孟婆汤,再道一句,下辈子再见,便足矣。男孩从未想过,自己这毫无亮光的未来会缀女孩的身影,是就此妥协,还是依旧按照之前的计划完成此生夙愿?人们总会忽略平凡,但是,每一个平凡的瞬间都意味着生命的火热,生生不息
  • 许你一生期诺

    许你一生期诺

    男主因为女主出车祸回到大学时期,因为男主的穿越,人两个原来本没有交集的人走在了一起。看两个来自未来和现在的人一起守护属于他们自己的白月光。“我以前没有遇到你我没能守护你,现在我回来了,我一定不会让那些事再次伤害你。”未来的许毅然。“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愿意为了你,放弃我自己”现在的许毅然。“许毅然,我喜欢你!无论现在,还是未来。我的未来,只能是你”这是那满心爱意的林期诺我爱你,无论现在还是未来。这一辈子除了你,谁都不行。
  • 缘定今世之媚骨生香

    缘定今世之媚骨生香

    京兆尹府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在京都长街打架生事。问曰:闹事者谁?光华公主江萳燕,公主侧夫:公子兰玉、公子花容、公子凤弦歌。还有公主未婚夫太子楚陌熯,丞相千金魏雪容。倒霉催的京兆尹府大人差点摔下了怀中刚满月的孙子!这里面没有一个人是他能够惹得起的。——▼——“这世间之人总是想要娇妻美妾,齐人之福,一个持家有道,一个红袖添香!可我偏就要做个红颜祸水,让你只守着我一人!”“红颜祸水又如何,谁敢说三道四,我定要他血染碧天。”——▼——江萳燕对着那些百姓、士兵和奴隶们说道:“你们为那些贵族卖命,能得到什么?鞭子!屈辱!或是黄土白骨!我向来只信一句话,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看你们自己如何选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句话,让天下之人皆有了反抗之心。“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抬手高呼,应者云集!——▼——某人傲娇道:“我才不会把那人的赐婚圣旨放在眼里!爷我要娶你,定然会十里红妆,以天下为礼。”“那你当时为什么当着众人面,接旨叫我爱妃”“为了调戏你啊。”……——▼——我心有善意,却偏要杀伐天下。我心有苍生,却偏要绝情寡义。我身份微贱,却偏要君临天下。你成,我陪你傲世天下!你败,我陪你碧落黄泉。------------------------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超宠超爽文!求收藏、求留言、求包养,但不接受恶意拍砖,大家看文愉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