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102700000002

第2章 我和水泥

我曾被要求定一篇题目是《关于电的联想》的文章。并没联想到国外去,也没涉及电造福于人类的历史,只不过回顾了一下在中国从前的年代,城市居民用电的种种小事。当然,还写到了后来我下乡那个地方,由无电到有电的过程。

现在我自愿来写一篇关于水泥的文章。索性,题目也起作《关于水泥的联想》吧。

我的父亲是一九四九年后第一代建筑工人中的一员。具体说,是一名“泥灰工”。“泥”,即指“水泥”,“水泥”在从前的中国又叫“洋灰”。沾了一个“洋”字,又容易使人联想到“洋火”“洋蜡”“洋油”“洋铁”什么什么的,似乎都是中国原生没有的,舶来的。“洋火”即火柴;“洋蜡”即烛;“洋油”即汽油;“洋铁”则只不过是黑白两类铁皮。其他的我不敢说,那烛,我敢肯定,虽曾被中国人叫作“洋蜡”,却分明不是外国推销到中国的东西,中国人自己很早就用烛了。我请教有学问的,告诉我原因是这样的——民国以后,外商涌来中国,开办各类大小工厂。他们资金雄厚,成批挤垮民族企业。连中国人早就用着的烛,也几乎全由外商办的厂生产了。所谓占领了市场。结果中国人,反而只能用外商在中国境内,雇佣中国人生产的烛了。所以烛就渐渐在中国人意识里变成了“洋蜡”……

而建筑行业“泥灰”工种的那个“灰”字,既包括水泥,又不仅仅指水泥,还包括石灰。石灰在从前的中国,其实也叫“白洋灰”。

我父亲成为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中的“泥灰工”时,才三十几岁。他六十五岁退休。因为家庭生活困难,他那把年纪了,仍是主要劳动力。经申请,被照顾延缓了五年才退休。退休时他是四级“泥灰工”。

父亲生前,我曾问过他:“爸,您怎么当了一辈子建筑工人,退休了还仍是四级呀?”

父亲叹口气道:“我不是泥灰工嘛。这一个工种,在建筑行业里,到我退休为止,最高也就是四级呀!”

何谓“泥灰工”呢?据我父亲说,当年一般建筑工地上,是少有搅拌机的。搅拌机被视为是很高级的机械,非重点工程的工地,是无幸派用的。于是“泥灰工”便负担起工地上的全部泥灰料的供给。在木板的或铁皮的巨大槽子里,按比例倒入整袋的水泥、石灰、粗沙或细沙,注水搅拌。搅拌工具,类似农民锄地的锄。那也是要求较严的一个工种,倘比例不准,泥浆或干或稀,水泥的成分或多或少,都将直接影响砌起之墙的牢固。不要以为我父亲当年只不过是什么小小施工队的一名“泥灰工”。不,他们在的建筑单位,叫“东北建筑工程公司”,是建筑行业的省级队。后来搅拌机在建筑的工地上比较普遍了,我父亲改行成了“抹灰工”。勾砖缝,抹墙,都是他的专业。

我父亲虽然与水泥打了一辈子交道,我家的屋地,从我记事时起却始终是土地。我小时候曾多次听到母亲对我父亲说:“你就不能搞回家半袋水泥,把咱家屋地抹成水泥的么?”

而这时父亲总是瞪着母亲严厉地反问:“水泥是公物,你叫我犯错误啊?”

从前的年代,在中国,水泥是稀罕的。某一个时期,甚至连国家重点建筑工程的工地,也每因缺少水泥而旷日持久地停工待料。

六十年代中期,我父亲随他们在的“东北建筑工程公司”奔赴大西北,加入“大三线”建筑的行列。那个年代,水泥和汽油,成了中国的短缺物资。我父亲还为此搞过“发明”,土法上马,实验出了什么“土水泥”,并获得过建筑行业颁发的二等发明证书。那证书,他保存了三十几年,视为极大的荣耀。当年我小,看到过那小小的红皮的证书,也曾替父亲感到荣耀。于今想来,却每每暗叹中国从前的贫穷落后。用父亲实验出来的那一种“土水泥”砌的墙,怎么能牢固呢?

从前北方城市居民,大部分所居,也都像农村一样是土坯房。住砖房的人家,是非常受羡慕的。即使是很老旧的砖房,一到雨季,土埋房的外墙根和外窗台,是根本经不起淋的。雨季一过,许多人家的外墙根和外窗台,皆塌毁不堪。哪一户人家不盼望着有朝一日搞到半袋水泥,一劳永逸地砌出水泥的外墙根和水泥的外窗台啊!从前大部分北方人家里的灶台,也少是有用水泥砌的。

六十年代,一条街上可能有几户人家平时口挪肚攒的,为过春节从定量的口粮中节省下半袋大米或半袋面粉。

但是半袋水泥,那是连想也别想的事。一般人家根本没处搞到。除非偷。而建筑工地上,存放水泥的仓库,是严加管理的。出一袋水泥,保管员要登账。少了一袋,是严重失职。夜晚,工地上的值班人员,严加看守的首先是存放水泥的仓库,连偷都不容易得手。

于是人们为了家屋,就开动脑筋;想出种种替代水泥的办法。那个年代沙子也是宝贵的。最普遍的办法是,积攒自己家的炉灰,掺入黄泥。那样抹出的泥面,有一层较光滑的壳,耐淋一点儿。

我的一名中学同学的家,住在一处铁厂废墟旁。那废墟周围长年累月积了一层厚厚的铁末子。同学的父亲,就尝试将铁末子掺人黄泥,抹他家的外墙根,外窗台。干了以后,是朱砂那一种暗红色的。不但光滑,而且结实。屈指敲敲,竟有金属之声。那是我们知道的,由从前的中国老百姓们发明的,最佳的一种“土水泥”。然而,却只用以抹泥面,砌砖是不行的。太缺乏黏度,砌不住砖的。整条街上的人家一看,是好经验,于是都出动了去收集铁末子,也照样砌自己家的外墙根和外窗台。没几天,废墟周围的土地由红变黑了。被人们犁地三尺地铲尽了铁末子,铲出土地的原色来了。我那同学家,也老少齐上阵,再次去刮回了几盒铁末子,以备日后所需……

当年我也去刮回了一盒铁末子,对黄泥重抹了自己家的烛台。效果很美观,令邻居们赞不绝口。有邻家的大孩子端了盒也去,沮丧而归。因为面积相当于小学那么大的废墟,再连一盆铁末子也刮不起来了。而同学家住的那一条街,几乎人人家的外墙根和外窗台,此后一律变成了土红色的,仿佛一道街道风景。谈不上有多么美观,但毕竟耐雨淋了。其实,即使在从前,以我少年的眼看,整条街的人家的外墙根和外窗台都是土红色的了,反而使我有恐慌之感。因为我十分不喜欢土红色。土红色在从前往往是旧棺材的颜色。我对土红色太敏感。它往往使我联想到死亡……

现在,我家有两间屋子的屋地,什么也没铺。袓露着水泥面。水泥窗台也没刷颜色,也没贴瓷砖。常拖常擦,倒也日渐光滑。

父亲住在我家时,曾说:“这么光滑的水泥地,还铺这个铺那个干什么?我睡这间屋子什么都不必铺,我就瞅着这水泥地面顺眼,挺好。”

于是什么也没铺。

父亲这一名中国建筑行业的老“泥灰工”对水泥有太深的感情。或可说是一种“水泥情结”吧。

而我这一个老建筑工人的儿子,具体说是老泥灰工的儿子,也多多少少地有一种“水泥情结”。见了哪儿堆放着水泥,便本能地想端一盆或拖半袋子回家。那时,我的意识,显然又回到了从前的年代。

从前的中国,许多北方城市除了主要市区,一般平民居住区哪儿像城市啊!

倘对人说,从前的我,少年的我,曾为家有耐雨淋的外墙根外窗台,有抹面光滑的内窗台、灶台和地面,连做梦都常梦见水泥,梦见而醒后终不可得,谁信呢?

现在,大约中国的建筑行业,早已没了什么专门的“泥灰”工种了吧?

现在,几乎中国的一切大、中、小城市,无不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大城市,简直可以说,一座座都极其地壮美起来了摩登起来了。

现在的中国城市建设大军,比的已不仅仅是施工的速度,同时更是质量水平和美观水平了。

中国的城市建筑大军,正在完成的是一项项城市美的工程。“工程”二字的理念,也与父亲是建筑工人的那个年代不能同日而语了。

现在,不会有谁家的少年,做梦都梦见水泥了吧?

父亲如果今天活着,并正当壮年,也一定会想再当一回建筑工人的吧。自然,“泥灰工”他怕是当不成了。搅拌机已普遍得比鸡还普通了呀!而且,中国再也不需要他发明什么“土水泥”了!……

同类推荐
  • 大地情怀:陈孟东纪念文集

    大地情怀:陈孟东纪念文集

    孟东去世后,有不少老同志、老朋友,在安慰我的同时,还再三叮嘱我说要保存好孟东生前写的东西,诸如工作上起草的各种文件、报告和工作日记等,这些都是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它反映出陕西文物工作几十年走过的历程。希望我能把它整理出来。
  • 永修历代诗词选

    永修历代诗词选

    本书收录了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寒松、咏筝、咏青苔、别范安成、玩庭、初春、秋夜、咏桃、春思、咏月、行园诗、咏雪应令、咏湖中雁、和王中书德充咏白云等作品。
  • 一曲胡笳动中原:蔡文姬

    一曲胡笳动中原:蔡文姬

    本书是“倾城才女系列”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八章,按时间的维度记述了东汉末年的一代才女蔡文姬坎坷曲折的一生,她出身名门,屡遭大难,但是凭借绝世才华和坚强意志扼住了命运的喉咙,最终得以归汉,完成先父兴文治、续汉史的遗志。
  • 我的快递王子

    我的快递王子

    毕业季到了,同学们纷纷北漂南下,而颇受校花关注的刘德志却选择了“日子还在继续,每天送着快递”的生活,加入了万邦快递。他与房东的养女含月、马小婵演绎了一幕幕啼笑皆非的故事。任务描写活泼生动,故事条理性强,值得一读。
  • 青春雕像

    青春雕像

    本书主要内容为:红玫瑰,少女,读你,知音,星,网,你的眼睛,你的眼睛,颤栗,季节。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二流传

    二流传

    小爷当太监的时候被乱棍打死,当皇后娘娘生孩子的时候难产而死,难道还会在乎“二流子”这种道号?!哎不对,这个好像是梦…“你道号二流子,从此以后你就是我徒弟了…”“贫道二流子,看太子你似乎有些亲切啊。”“麻卖批人家练武你修仙,你还让不让人活啦!”“卧槽,原来真的会死啊…”原来,这不是梦啊……
  • 踏歌寻途

    踏歌寻途

    纵使长路漫漫,荆棘遍地,我心欲往,便可高歌,踏、也要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 我的修为全靠借

    我的修为全靠借

    顾真怎么也没想到,穿越异世,连修为也能直接借!一秒借贷,一秒99999!一秒连升十阶!十年修行,不如一秒借贷。为什么还要修行?
  • 混沌兵道

    混沌兵道

    大陆从未出现的先天五属性兵力的少年,“兵醒”结束后,却只得一把铁级神兵,无法附加更多的属性于神兵上。是天才的损落?还是废材的极致升华?且看一人一刀,如何划破苍穹,斩尽世间不公。
  • 一武之尊

    一武之尊

    少年天生残魂,不能修行。但自父亲离去,留下神秘黑棒,少年得以重拾修行天赋。成为初级武徒,步步崛起,走出了青阳镇,跨过了荒芜城,最终站在帝都之巅。然而,这一切,才仅是开始。帝都外的世界更是辽阔,高手如云,天地奇物令人惊叹。而父亲的身影也若隐若现,真相扑朔迷离,林铭一路追随。凝武魂,封皇者,破帝君,终成一武之尊。
  • 客落江湖

    客落江湖

    “我护的是这天下,不是那些虚伪狡诈的人,只是有些人顺带在其中而已。”手持折扇的年轻男子淡淡地说。“我不愿杀人,但为了你,我愿一剑破苍穹。”少年紧了紧手里的墨剑。“这天下与我何干,我在乎的从不是与我无关的人。”邪魅的男子摩挲着手里长剑。江湖纷扰,我欲乘风。
  •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

    本书,就是要将思考力和参与权还给经济高墙外的普通大众——《盗梦空间》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中国经济增长《绿野仙踪》与金本位复辟打开电影看经济,我们能发现不同空间里的同一种逻辑!40余篇文章就着电影品经济,内容涉及经济思想、全球经济、中国经济、美国经济、欧日经济、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经典理论,在电影与经济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对经济感兴趣的普通人,更轻松、更直白、更感性地理解经济世界打开一扇窗户,放飞畅想!
  • 邪鬼神尊

    邪鬼神尊

    喂,老子是盗墓的,你再啰嗦信不信老子将你家祖坟挖个底朝天,你祖宗是神是仙又怎样?和老子有什么关系?惹了我同样挖,我是谁?我是专业盗墓十年的屌丝,顺便盗个美女玩玩的屌丝,看不惯我?你来咬我啊。完本灵异小说《鬼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