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957800000002

第2章 应该每天写

应该每天写,这是增加敏感性,也是降低敏感性,增加手的敏感而降低判断的敏感。不利于写作者的情况是,手生而不敏感但判断敏感以至于过敏。这里的确存在此消彼长的情况。所谓讷于言而敏于行,不是说不说了你就能写,而是写了就无须再说。

写作过程中尽量让你的手去思考,头脑的工作尽量消极。头脑最大的任务是阻止妨碍手思考的因素。一个积极判断的头脑是有碍写作的。

三十岁的时候我推崇天才,四十岁仰慕大师,如今我只向匠人脱帽致敬。

在我们这里有天才和自诩的天才,有大师或预备大师,只有匠人寥寥无几,一般来说大家也比较不屑。

匠人是这样一种存在,如果你平庸也会发光,如果你是天才那就光芒耀眼。

写作可以职业化,我的意思是就像上班一样。它不应该是一件特别的事,而是日常之事。不写作对写作的人而言才是特别的,可以这样去体会。否则每写一篇东西都如临大敌。尽量做到日常、平常,做到不假思索,甚至做到机械和自动。

不要为写一篇好东西而努力,而要为随便写一篇好东西而努力。目标不是好东西,是那个“随便”。写作人生就是一个“写”字,好东西出于意外。

眼前有无价之宝,不该你拿你拿不拿?拿,那还用说吗?我想持这种态度的人不在少数。但一般而言,当你伸出手去就知道拿不着了。只想拿好东西是一种写作态度,从不问你凭什么。我认为写作的目的至少不完全在这里,不在于要占个大便宜;或许在于剥离了目的的人生,剩下的是一个可以有所作为的过程。

无论体制内、体制外,网上、网下,流行的大多是天才式的散文化写作,一稿成,成败在于临场发挥。似乎这是不言自明的。写作亦可以成为一项工程,是有流程的,有工序之美。前期、中期、后期……至少通过写作建构作品的意义在这里。

前面拉着你的力量和后面推动你的力量是不同的,在写作中这种感觉很微妙。实际上,源源不断的是来自你身后的推力,似乎所写不受控。而前面拉着你的力量,比如某个目标或某种标准,像要把你给掏空了。越写越感觉无限,就是背靠你身后的推力了。越写越艰难,感觉无以为继就是拉力已经失灵。

……

运动员讲状态,写小说讲究无状态。无状态,亦无事,饱满沉实而后自然流泻。时间一刻一刻地过去,与时间同步,不要超前。写作就是度过时间。

身体是写作的条件。安静的身体比较适合写小说,安静既指身体也指心理,身心条件。为完成一部巨著把自己写死那是开玩笑,愤怒出诗人那也只能出差诗人。写得不能自已、号啕大哭太业余了。

身体有阴阳两面,阴指本,阳指用。阴是固定资产,阳是流动资金。不少人用阳在写作,而阴虚弱不已。阳亢是普遍流行的文风,也是一代人的身心实况,但根本上说是时代的病兆。

写小说是度过时间的方式,不是成功的方式。是一人独处不至于孤僻的方式,不是和众人分享荣耀的方式。

写小说是专业,学者的优势一无所用,就像官员的优势一无所用。学者、官员的认知偏差倒在其次,可怕的是来自作家群体的主动献媚,置专业荣誉于不顾,使藐视写作的人有可乘之机,以为那是凭借余勇便可成就的事。

发生了很多事,要在局限的时空里加以表现,于是就需要编排。所谓的戏剧化便是指此。局限的时空或者尽量压缩的时空是获得戏剧性的方法之一。信马由缰的小说是建立在散漫的时空之上的,模仿时间的自然流逝。那是另一路。

编剧是对小说写作最好的训练。前景、现在时、对白、局限的时空、戏剧化构造、再现而非叙述等等。有一种看法是,写小说的天然可以胜任编剧,我不以为然。但好编剧起码可以写出合格的小说。

都不愿意从最基本的开始,按一些人的说法,要蒙就蒙个大的。关于小说写作,至高点谈论得太多,最低点(必须达标的范围)很少有人感兴趣。不可为的大家都在为之,而可为的都不屑一顾。真的是满眼皆天才,看不见一个老实人。老实人被自卑窒息,天才被幻觉引领。都是设计大师,不见缝衣匠……

一个绝对不能完成的任务是一个好任务,比如印第安酋长疯马的雕像,穷其一代人或几代人的一生都无法完成,于是就认了。而我们的任务一般来说是可以完成的,完不成就根本不干了。所以说,这是一个由目的、效果、结局左右的世界,因此难觅伟大。

渴望即时性的效果伤害写作,使作品的质量直线下降。就此而论,写长篇是一种磨炼。但长篇还不够长,还有结局,并且由于投入过大,对结果的渴望也相应增大。如何将对结果的渴望转向对正在进行中的工作的渴望?就像不是爱上了某人而是爱上了爱本身。所以说写作是修行,或者可以是修行。

小说就是要世俗,人间烟火,温暖人心。不世俗,小说就否认了起源,也缺少缘起(对一篇具体作品而言)。《金瓶梅》世俗,《红楼梦》世俗,巴尔扎克、福克纳、辛格、雷蒙德·卡佛无不世俗。世俗不是庸俗。正是庸俗之人的避俗才产生了平庸、可怕之作。

小说不是虚构一个和这个世界相似的世界,而是呈现另一个世界。所以说,虚构没什么了不起,不虚构也没什么了不起,另一个世界的特质是关键。甚至,这个“另一个世界”可能是业已存在的,只是等待被揭示。

满足于这个世界的人不读小说。探究这个世界的人只读现实主义。逃避这个世界的人喜欢超现实主义。我所希望的小说读者至少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世界感兴趣。

一个人不可能不读小说,好在今天我们有电视剧可看。电视剧就是这个时代的小说,它的普遍水准要高于当代小说。这是公允之论,但有人不爱听。

……

文学创意是这样一种东西,无论你写成小说、拍成电影或者排成戏剧,或经过翻译,都不会丢失。创意是经得起转换的,有时候它的价值就在于可供转换。

这代人大多缺乏创意的概念,他们喜欢说“故事”,相形之下,故事的概念比较暧昧,也等而下之。

创意不仅是故事,甚至可以不是故事。它是核心构造,不可以被抽走,甚至不可以被改变(在“载体”变化时不变)。创意是可以转译的,从小说到戏剧到电影……它具有原生性、原型性、生发性,就像酵母。好的创意张力十足,巧妙而天成,能够凝聚能量,吸引想象。

故事的概念是线性的,创意则凝结成一个点,供发散、爆裂之用。

自然时间里有故事,但无创意。创意里有自然时间,但超越时间,不依仗时间。

创意不完全是戏剧性,比如《雷雨》的戏剧性就很强,但创意很弱;也不完全是故事,比如金庸的小说,故事强悍,但几无创意;也不完全是情节,比如《水浒》,情节惊心动魄,但并不要求创意;也非细节,比如《追忆似水年华》,是伟大的细节文本,但与创意无关。当然,像如下的构造却是典型的创意:一个老人打到一条大鱼,费尽千辛万苦拖回海边,却被鲨鱼吃得只剩一副骨架(海明威《老人与海》)。

……

修改小说,仍然需要顺从时间的流逝,就是说要一路改下来。就像油漆一张桌子,是一遍一遍地上漆,最好不要一块一块地涂抹。当然可以多改几遍,但每一遍都应从头至尾,并允许过程中的不尽如人意。

在一个大的“气场”中是允许有瑕疵的,甚至可以将欠缺变成某种优点。这和粗制滥造无关。就好像手工产品总是有个人印记,就算不规范也优于机械制造的光滑平整。

不修改就是将自己变成写作机器,满足于机械作业。很奇怪,你花了多大的力气是完全可以看出来的。说到底,写长篇是一个力气活儿,不仅体现于宏观规模,甚至,也许是更重要的,体现于你对每一部分的尽心尽力。

修改非常必要,但有其方法,需要尊重工序流程。只有在流程中,我们才不是机器,是掌握了机器的人。

忆明珠曾对我说,在修改的时候他才觉得是在写作。这是得道之言。

……

很想写诗,但不想像以前那样写了。五十岁的人写的诗应该是什么样的?招魂也招不来逝去的状态。唯有诚实,才能广大。

某种艰涩、质朴、幽深、广大、严谨和玄妙之诗令我心向往之。

写作需要老师,但和传统的宗派或行业传承不同,你最好不要认识你的老师。即便认识了,也应该了解对方是否需要你。如果他需要你成为他的学生,那就凶多吉少了。这件事上只有你需要他而非他需要你的份儿。

纯文学不应有天然的优越感。高级形式下掩饰的平庸,有时比赤裸的平庸更可怕。

同类推荐
  • 巴黎伦敦落魄记(奥威尔纪实作品全集)

    巴黎伦敦落魄记(奥威尔纪实作品全集)

    《一九八四》与《动物农场》的作者、反乌托邦的先知乔治·奥威尔在他的一生中却始终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这一点或许会令不了解政治光谱变迁的当今读者有些困惑,但对于奥威尔来说,这却是一个理所当然的选择。《巴黎伦敦落魄记》是奥威尔正式出版的第一部纪实性作品。对英国殖民体制感到彻底厌恶绝望后,奥威尔的文学梦在几经挫折的情况下终于首度得到文学界的认可。巴黎和伦敦的经历可以看成是奥威尔为自己曾经为殖民体制服务的忏悔和救赎之旅。奥威尔曾是社会主义体制的忠实信徒,或许奥威尔刻意选择流浪和挨穷是对自己能否坚持贯彻社会主义理想的考验。巴黎和伦敦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最繁华之地,社会底层的贫穷和困顿令人触目惊心。奥威尔愿意深入社会底层,与劳苦大众平等相待的真诚态度在英国左翼文学作家中实属另类,也正是这份精神,使《巴黎伦敦落魄记》读来分外真实,时至今日依然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 碎簪记——苏曼殊作品精选

    碎簪记——苏曼殊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床尾的兰花

    床尾的兰花

    诗无定法,是写诗写到一定时候,忽然的了脱。了脱形式,如山巅的树,不在乎山风的方向,了脱内容,如大海的潮汐,不在乎岸边浊水。我崇尚自然、自由、自主的快乐写作,用诗的锹镐一天天一点点地挖掘内心的诗意。感而后思,动而后发,以真作我,以情动人。
  • 诗论

    诗论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著有《大堰河》(1936)、《北方》(1939)、《黎明的通知》(1941)、《新诗论》(1952)、《海岬上》(1957)、《归来的歌》(1980),《艾青谈诗》(1982)等。《诗论》是作者最负盛名的诗论集,写作时间从20世纪30年代延伸至80年代,《诗论》内容有对于诗的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创作经验总结,以及部分诗评等。
  • 落花生

    落花生

    本书为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许地山的经典散文选集,精选收录《空山灵雨》《山响》《春的林野》《落花生》等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地山散文精炼隽永,质朴清新,富含哲理,兼具浓郁的异域色彩,是广大学生和喜好文学的读者必备的经典读物。其中,《落花生》入选教育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反派从良记

    快穿之反派从良记

    楚若谷是《狂女修仙记》的主角,她一朝重生后,在玄幻世界一路虐渣打怪撩美男,爽的飞起!!!然后……楚若谷为此付出了代价——再次重生。楚若谷穿越成了各个世界中的楚渣渣。楚渣渣拍桌:“我不是这样的辣鸡!我会尽己所能,让世界充满爱。”系统:“没错,爱↑”经过第一个世界的洗礼,楚若谷迷茫了:“我能力就是做个舔狗?”系统沧桑点烟:“不,那是深情。”
  • 超神学院之我的外挂是凯莎

    超神学院之我的外挂是凯莎

    作为资深穿越者的凌霄在进行第三次穿越的时候不幸遭遇意外,系统挂了。好在系统还算称职,在临挂前拉了一个土著充当替补。只是,系统好像有点儿近视,拉来一个来头有些大——她好像叫凯莎,还是个天使。群号:701816770
  • 活在人间三千年

    活在人间三千年

    【已签约作品】人生不过百年长,在修道者眼里,活的越久,才是大道所往。我在仙侠的世界里谋长生的故事,你若有酒,便来听上一听。
  • 虚现至尊

    虚现至尊

    家世显赫人见人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才少年凌风因偷喝了父亲的宝贝红酒而被罚进入大学学习,机缘巧合的认识了美女林思妍并做了她的男朋友,谁知女朋友是个游戏迷为了要保护自己的女朋友他毅然进入混乱天下从此他凭借着他过人的才智和胆识踏上了成为现实与虚拟霸主的征途。
  • 穿越时空的少女:紫陌铅华

    穿越时空的少女:紫陌铅华

    来自现代的女孩木清清一觉醒来已经身在古代,究竟是可以像众穿越那样玩转江湖,还是被江湖玩转,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总之,江湖有风险,穿越需谨慎。故事既已开始,那就接招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随遇月上音

    随遇月上音

    (重生+架空,不考究。)可能我的文,风格比较毒,大家习惯习惯,应该也就……习惯了吧?玖月音,她长在贫农之家,虽贫尤乐。养父母待她如亲生。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找回自己的亲生父母,是盛家自己找上门来的,也是他们因为那个代替她享了这么多年福的“白莲花”把她赶出家门。到死玖月音都不明白,她回到盛家对盛诗薇没有任何影响,为何盛诗薇要处处算计她针对她,就连最后,她已经被赶出盛家了,盛诗薇还要对她赶尽杀绝……重活一世,玖月音只想和养父母一家在一起,不管养父母怎么赶都不会走,只要一家人一起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就好,不管是谁,都不能够破坏!
  • 御灵圣尊

    御灵圣尊

    灵者,万物之本也。紫氏古族,承上古血脉,继御灵之能,掌万界轮回。紫懿轩,家族之变中被送出的少年,踏出一条自己的成圣之路。御灵圣尊交流QQ群:255603244,新建交流群,欢迎大家加入,先到者得管理哦。
  • 异界之召唤死神

    异界之召唤死神

    朽木真一有着最纯净的王族血脉,统治着降临异世界的瀞灵廷,本身实力就解禁了所有破道和缚道,斩魄刀为最古老的雷系斩魄刀雷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