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9700000031

第31章 军队(8)

张:八大家喜读何家?

陈:韩昌黎。

张:韩文最喜何篇?

陈:《原道》。

张之洞连声道:原道、原道……

语未终,举茶送客。

陈三立得到的反馈是,陈锐不佳。

《原道》是韩愈为了扬儒抑佛而作,虽被奉为经典,但主旨异常保守(圣人出而救万民于水火)。

张之洞的思想显然不保守。他是保守中的前行者,前进中的保守派。

常年搞意识形态使他对西方的认识比一般的洋务派更深。体用分离让他敢在教育上实施改革,培育新式人才,舆论相对宽容。但一涉及政治现实,立刻勒马回缰。

因此,把两边各打一棒的张之洞(旧者因噎而废食,新者歧多而亡羊)其实需要的是完全能为己所用的良材。

72、一切假知识,比无知更危险

康有为看完《今古学考》,非常震惊,立刻跑回广州找到廖平,诉说自己如黄河泛滥延绵不绝的崇拜之情。

廖平面无表情地听他叨叨完,摸出两篇草稿,说自己已经推翻了原来的观点。

康有为狂晕,抢过稿纸一看,标题是《知圣篇》、《辟刘篇》。

治《公羊》的你伤不起。

在遥远的秦代,始皇进行了“书同文”的改革,尽废六国文字,统一使用秦国的隶书。

焚书坑儒后,“挟书之禁”的法令规定,民间私自藏书可罪至“族诛”。这就造成了文化断层。

到了汉初,从春秋战国流传下来的“古书”近乎绝迹—除非你扛着洛阳铲去盗墓。

就算真的挖出来两本,拿到孔夫子旧书网去晒,望着天书一般的六国古文,恐怕也没人敢买。

《公羊传》的情况比较特殊,虽被归在“今文经”里(用的隶书),但其思想渊源成形于战国时的齐国人公羊高。

此人据说是子夏的弟子。“孔门十哲”之一的子夏被普遍认为是孔子之后最早具有法家倾向的儒家学者。

而这,也深刻地影响了公羊高。

作为家学,公羊学一直口传心授。传至汉景帝时,公羊高的玄孙公羊寿将之付诸纸面,定稿出版,是为《公羊传》。

时至武帝,独尊儒术,释《春秋》的比比皆是,又以公羊派和谷梁派为泰山北斗,宛若少林武当。

当年华山论剑,谷梁派高手瑕丘江公败给了公羊派高手董仲舒。在武帝的钦定下,公羊学从此成为官学。

君之所向,天下趋焉。加之公孙弘以草民之身精研公羊,竟官至丞相,这对读书人的刺激实在太大了。一时间人手一本《公羊》,以求朝廷供养。

供养之所便是官办的太学,在里面混个“五经博士”当,外放内迁均可做大官。久而久之,潜心学术者寡,征逐名利者众。

有识之士开始寻求突围。

比如东汉最牛的学者郑玄,就因不满太学里的官僚主义和课题贫乏,四处求学,遍览群经,终成一代宗师。

早在郑玄之前,西汉末年的刘歆(公元前50—公元23)就对这帮学霸发起过猛烈的挑战。

刘歆是皇室宗亲,其父刘向乃著名学者。家学渊源使其素有神童之名,受汉成帝召见后,随刘向整理国家图书馆的馆藏。

图书馆作为人类智慧的宝库,待久了往往有意想不到的奇效。博尔赫斯就因常年担任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写出的作品汪洋恣睢,被称为“作家中的作家”。

西汉的国家图书馆保存了许多稀世的六国古书。刘歆皓首穷经,先是整理出一本《山海经》。又将图书分门别类,撰写目录和简介,搞出一本《七略》,堪称目录学始祖。

工作之余还研究一下数学,将圆周率推衍到了3.15。

最重要的发现是《左传》。

此书在民间一直有流传,但影响不大,读者皆以寻常史书视之。但刘歆不这么看,他重新校勘了馆藏的古本《左传》,认为终于找到了对付以研究《公羊传》为生的今文家的利器。

确实很利。

作为今文经学,代代相传的公羊学其主旨是否发生流变?而且,即使公羊高真是子夏的弟子,隔了两代人,《春秋》的真义他能洞悉多少?

《左传》则不然,成书于春秋,作者左丘明是孔子的生前好友。《论语》中有“巧言令色、足恭(以过度谦敬取媚于人),左丘明耻之,丘(孔子)亦耻之”的记载。

谁的可信度更高,一目了然。

刘歆的发难太学里的腐儒无法回答(“不肯置对”),对他要求把《左传》列入官学的呼吁更是惧恨交加。于是打出一张“党同伐异”,将刘歆排挤出了京城。

回到文本本身,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杰出代表《公羊传》与《左传》,其间的差别不啻天渊。

《公羊传》可谓六经注我的典型。

打着阐释《春秋》的旗号,发挥出孔子做梦都想不到的“微言大义”,不禁让人想起小学语文课上归纳中心思想的套路。

深谙此理的汉武帝在准备同匈奴开战时,面对跪阻的群臣,便祭出了《公羊传》。

他援引的是“庄公四年”的事,《春秋》上记载了一句话:

纪侯大去其国。

寥寥六字,《公羊传》解释出了三百多个字……

首先补充了一些史料,说“大去”就是灭国的意思。纪国被齐国给灭了,下手的是齐襄公。

之所以隐去“凶手”的名字,是为贤者讳。齐襄公谈不上贤良,但在这场戏里的表现值得肯定。

他和纪国没什么过节,下此“毒手”是为了替祖宗报仇。当年,九世祖齐哀公被周天子下令扔到锅里给煮了,原因是周天子听信了纪国领导人的谗言。

也许你会问,当今纪国的国君又没得罪齐国啊,襄公把人灭国了,这不是迁怒吗?

《公羊传》杀气四溢地回答你:“话不能这么说。要是齐哀公被冤枉时,中央有一位圣明的天子,早把奸佞的纪国领导人给处理了—纪国能传到现在等于是白捡的。而且,齐襄公在位时,天子仍然昏庸,要搞死纪侯,唯一的办法便是快意恩仇,灭掉纪国。”

这就是著名的“九世复仇”。乍一看的确符合《春秋》血亲复仇的原教旨。但是你信吗?反正我不信。

齐襄公又不是齐桓公。此公征伐无度,言而无信,跟自己的妹妹乱伦,享国十二年就把卫国、鲁国、郑国打了个遍,灭纪国怕只是嗜杀成性的结果,而非报什么一百八十年前的世仇。

刘彻引用此例就更可笑了。当年“白登之围”刘邦确实遭匈奴欺负,但毕竟完好无损地回来了,跟齐哀公被煮成熟肉不可同日而语。

况且,《公羊传》描述的是先秦封建社会的现实: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齐襄公再不济也能以“替天子行道”的名义伐纪,刘彻征匈奴喊喊“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没问题,搬出《公羊传》则显得生拉硬套。

73、公羊三世说

如果和萧望之的故事对比着看,更显荒谬。

汉宣帝时,匈奴发生内乱。朝臣议论纷纷,都主张趁此良机狠狠地教训一下这帮蛮夷。

宣帝拿不准,请教御史大夫萧望之。萧是海内名儒,按理说打击落后文明、维护华夏正统应该责无旁贷,没想到他抛出三个字:打不得。

萧望之引述的是《春秋》里关于士匄(音同“盖”)的一则事例:

晋士匄帅师侵齐,至榖,闻齐侯卒,乃还。

晋国的士匄率军攻打齐国,行至榖这个地方,听说齐侯翘辫子了,于是收兵回国。

表述非常平静,《公羊传》却又不淡定了,说《春秋》在表扬士匄不攻打正在办丧事的国家。

以当孔子肚子里蛔虫为荣的公羊氏振振有词道:“玄机就在那个‘还’字里。这是个好字眼啊,真是寓褒贬于一字之中。”

品不出“还”字隐含了什么爱憎情绪,你也只有怪自己眼拙。《公羊传》上的是公开课,不是家教,不会等你揣摩清楚了再往下讲。人扯完历史,图穷匕见,马上抛出一句“大夫以君命出,进退在大夫也”。

这才是要表达的主题: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萧望之以“不能乘人之危”劝阻了皇帝打匈奴;汉武帝用“世仇不共戴天”论证了必须打匈奴。同一本书里得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看来对汉朝人而言,学好《公羊传》,走遍天下都不怕。

理论只是一张皮,真相往往出自现实的考量。正因为有刘彻的穷兵黩武打下的基础,汉宣帝才敢言“王霸杂糅”。

汉匈之争延绵一百多年,双方都已打疲,亟须一个转机。就在萧望之借公羊之酒浇汉家块垒的二十年后,昭君出塞,汉匈结好。

如果只因为“能不够”,“发展”了一下《春秋》的义理倒也罢了。更严重的问题是,《公羊传》为了服务于政治,时不时还夹带私货,曲解经义。

比如说“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从《春秋》里“发掘”出来的这八个字,前四个确实贴合周礼以及宗法制的社会现实。

如果你的母亲是国君的正妻,其他兄弟的母亲都是侧室,那他们会很自觉地退避三舍,不与你争储君之位。

像《宫》那样一群阿哥为了抢皇位打得头破血流,在《春秋》看来就是没文化真可怕的样板。

关键是后四个字。先秦时代根本就不存在“母以子贵”的现象,这是汉代公羊家为了迎合权力,在《公羊传》付梓时添加进去的。

在春秋时,诸侯满街走,大夫多如狗。只要你是“士”以上的贵族,找个门当户对的女人当妻当妾都很容易,犯不着去强抢民女。

到了汉代,社会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异姓诸侯如韩信等早被剪除殆尽,同姓的藩王又不能通婚,皇室需要大量的后宫佳丽,除了去民间海选,别无他法。

这就给了许多原本出身低贱的女人以机会。

例如刘彻的生母王娡。

王娡的父亲乃一介平民,王母倒是名门之后,但所谓的“钟鸣鼎食之家”早已是遥远的回忆。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王娡进宫前是结过婚的。

考虑到《甄嬛传》里后宫争宠的明刀暗枪,刘彻母子受到的非议不难想象。

直到一天,从众口铄金中杀出了一条血路的刘彻终于手操权柄、口含天宪。这时,董仲舒拿着一本《公羊传》跑来告诉他:皇上,母以子贵。

那种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真是一言难尽……

《公羊传》的衰落,标志性事件是东汉的一场辩论。结果是,主治公羊、人称“学海”的何休败给了《左传》专家、有“经神”之称的郑玄。

意料之中。

今文家的阅读量总体上不如古文家。口才再好,没有论据作支撑,也只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两相对比,《公羊传》重政治正确,轻事实考据,严定纲纪,爱憎分明,具有强烈的法家意识;《左传》正好相反,重史实而轻义理,小心求证,客观陈述,罕见偏激的情绪。

因此,今文学家攻击《左传》的说辞是:不过是一本史书,孔子的精神一点儿没宣扬,不配称“经”!

古文家的回击不甘示弱:那也比你打着红旗反红旗,穿凿附会,篡乱《春秋》强!

事实上,像羚羊一样好斗的《公羊传》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在复古传统严重的中国提出了震撼的“公羊三世说”。

在研究《春秋》时,公羊氏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孔子也怕文字狱。

根据怕的程度,《公羊传》把《春秋》记载的十二位鲁国国君的世代由近及远地划分为所见世、所闻世和所传闻世。

董仲舒解释说,所见世就是孔子出生后的襄公、昭公、定公和哀公四个他亲身经历的时代。

所闻世是从襄公上溯的四个时代;所传闻世是再一次上溯,直至隐公的四个时代。

董仲舒指出:对所传闻世的坏人坏事,孔子批起来不留情面;对所见世则含蓄委婉。

董仲舒还流露出变态的欣赏,说这是一种谨慎的处世态度,进能安邦,退能全身。

何休见董仲舒睁眼说瞎话,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貌似恶人最多的所传闻世定为“据乱世”,恶人稍少的传闻世定为“升平世”,无比和谐的所见世定为“太平世”。

这就指鹿为马了。

从春秋到战国,分明是越来越乱,怎么倒升平而太平了?

何休也知道漏洞很大,敷衍说所谓的太平世暂时是“文致太平”,其实还比较乱。孔子先把太平的构想画在纸上,以待来者。

由此可见,在今文家笔下,孔子是一个政治家,作《春秋》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变革;而在古文家笔下,孔子不过是一个史学家,述而不作,整理国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于是,问题可以简化为:尊重事实与尊重事理,到底哪一个更重要?

74、人人想改造世界,无人愿改变自己

东汉以降,公羊式微。五代之后,士大夫都去玩宋明理学了,搞经学的逐渐边缘化。而《左传》名为经,实为史,凭借其扎实的史学功底,影响反倒越来越大。

及至清朝,章学诚甩出一句“六经皆史”,把经学的地位大大降低了。

乾嘉学派寻章摘句的考据癖也是信仰崩溃之后的结果—倘或《春秋》真有那么多大义,则崖山之变、满人入关又作何解释?然而,万马齐喑的局面还是被龚自珍和魏源打破了。此二人重提公羊,发廖平之先声。

而廖平显然将今文家一惊一乍、耸人听闻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说走火入魔也不夸张。

《辟刘篇》就是一部阴谋论,说刘歆是史上第一骗,骗了中国人两千年,他探佚出来的那些以《左传》为首的“古文经”都是自己一手伪造的,整个一经学妖孽。

《知圣篇》又成了《达·芬奇密码》,把孔子打造为预言帝,说《春秋》不可小觑,你要是把它当作鲁国的编年史来看那就白瞎了圣人的一番苦心了。《春秋》其实是现代世界的一种想象,郑国代表中国,秦国代表英国,而鲁国则是日本,鲁哀公就是明治天皇……

当疯子遇到神经病,历史便充满了喜感。

康有为先是故作惊疑状,责备廖平标新立异以求出名,又一脸循循善诱的过来人表情,劝他焚毁草稿,以免惹祸。

真要信了康有为的话,那才是自取其祸。

因为他转身就剽窃了廖平的观点,用半年时间赶出了两部怪书—《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考诸经学史,再也找不到比这两本更离奇的考了。

第一本是“破”。按照廖平的思路,痛骂刘歆篡改六经。

同类推荐
  • 你应该知道的世界文学名家100人

    你应该知道的世界文学名家100人

    《你应该知道的世界文学名家100人》精选最具代表性的100位世界文学大师,通过翔实的生平介绍,精辟的写作特点分析,生动的代表作解读,呈现世界文学大师独特的精神面貌及其代表作熠熠生辉的艺术魅力,便于轻松掌握广博的文学知识。
  •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

    居里是著名的女性物理学家,两度获得诺贝尔奖,与其夫共同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爱因斯坦自述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爱因斯坦自述

    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很高天赋和独特风格的德语写作家、音乐爱好者、哲人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传奇人物,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丈夫、父亲、儿子、情人、良师、益友、犹太人、世界公民、社会良心、和平主义者、业余小提琴手、统一场理论的独行侠……总而言之,是“生活在他自己世界里的个古怪天才”。本书将通过爱因斯坦的自述和其书信,真实地反映他的生活经历、事业理想、喜怒哀乐、特立独行及其辉煌的一生。
  • 民族铮骨:成怀珠

    民族铮骨:成怀珠

    成怀珠,又名成神保,1914年生于山西省蒲县仁义村,祖籍河南林县。其父成立志,其胞弟成怀德(又名成全保)毕业于保定军校,曾担任阎锡山“亲训师”参谋长。
  • 邓宝珊传

    邓宝珊传

    本书对爱国民主人士邓宝珊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讲述了他所参与的一些地区性的历史事件,如新疆伊犁起义、陕西护法运动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脱进行时

    超脱进行时

    隐世家族少爷,外出历练。这里没有系统,没有重生。只有一个来自未来的主角投影。且看陈奕破解即将到来的死局。并完成超脱。超脱之后的陈奕,抱怨道:“别给我钱了,别给我介绍对象了,别给我权利了,太麻烦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位大佬有点强

    这位大佬有点强

    一觉醒来,叶萌发现自己突然无敌了……一个鼻青脸肿的反派哭着说道:“各位各位,你们千万别招惹那个人啊,那位大佬好恐怖的……”
  • 前几生后几世

    前几生后几世

    一座贴上他标签的城市,却守护不住自己的女人,是冥冥中的注定只能相约不能相伴,还是人心叵测的算计。相信因果的他,如何面对抉择,面对感情?坚信心中的信念的他有些难引刺痛的舍,有些艰难坎坷的得。
  • 我进入你的世界

    我进入你的世界

    我们就好好在一起不好吗?为什么要分手?为什么?你告诉我,为什么
  • 异世界图书馆

    异世界图书馆

    超大型游戏《星空纪元》的公会,艺术家的图书馆。图书馆作为一个氪金场景,里面摆满了,强者之书,病理之书,魔法书,道简等。只要是与书籍有关的物品都会出现在这座图书馆中。在游戏的最后一天,满级的虚空领主带着他的公会艺术家的图书馆穿越了。上午11点到15点是午餐时间,18点到21点是晚餐时间。特征是足足有一百二十层,在时空间隙中。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图书馆。
  • 毒宠公主闯世实录

    毒宠公主闯世实录

    出生前夕,父皇因一碗毒药,撒手人寰。出生之夜,宫中黑影带来浩劫。其母难产而亡,杀父凶手悬梁自尽。呵!好一个克字了得。后宫佳丽三千,独宠公主一个;神医变毒医,亲授下毒秘诀;闻风丧胆玄面人,惨成小儿陪练——最强公主横空出世——襁褓之中,喝退权臣;皇城内外,唯我独尊;升平楼,硬核追爱;安西府,所向披靡。郎情妾意,心绪绵绵;呼朋引伴,情比金坚;却不料尽是道貌岸然、口蜜腹剑......千人千面,拓跋祜甚是疲倦玄面冷心暗影,你在掩盖什么?苦口婆心任义,你在找寻什么?遗世独立杨永清,你何以献殷勤?花天酒地萧星朗,你何时止算计?凶手之子,你怕什么?承诺守护一生的皇兄,究竟想得到什么?淇奥,你的身世又是如何?那澄澈的眸为何难见湖底?那层黑影,笼罩在皇城之上,如影随形,凝阻不化。你,到底是谁?宫闱秘史、权力倾轧、国仇家恨......面皮之下的人到底是什么表情?躯壳之内真心若何?毒宠公主闯世实录,最毒不过人心。
  • 荣宠小姐本倾城

    荣宠小姐本倾城

    传言东荒一国丞相之女诞生之时祥云满天,百鸟齐鸣余音绕梁,传闻鲜少出现在众人面前的丞相之女乃是天定之女,传闻此女惊才艳艳,传闻此女...这一女民间流传甚广,但真正了解她的又有多少?人们只知皇宫盛宴此女与皇帝平座,不知此女子在寻亲路上之艰辛,人们只看到她的风华和盛宠,却不知道此女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