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9700000020

第20章 朝鲜(5)

他写信告以陈兰彬,说幼童目无尊长,“其学难期成材,成亦不能为中国用”。还把容闳鼓励幼童参加各种社团说成是鼓励他们入“秘密社会”(黑手党?)。

陈兰彬阅信后立刻上奏,在他的极力抹黑下,李鸿章也扛不住压力,任由朝廷分批次撤回了幼童。

耶鲁大学校长、马克·吐温,甚至格兰特总统亲自写信,也没能改变幼童们被召回的命运。

李鸿章失败了。

曾国藩死后,李鸿章为留学事业保驾护航了近十年,对陈兰彬列举的幼童们“荒废中学”等所谓的“罪状”不感兴趣,他关心的是为中国培养一批懂技术和外交的新式人才。

最崩溃的当属容闳,他又气又急,四处奔走,也未能拯救自己业已破灭的理想。

于是,一腔怒火发泄到了陈兰彬身上。

在容闳笔下,陈兰彬抱残守缺、食古不化,浑然一冲锋陷阵的卫道士,整天图谋搞垮留学事业,阻挠中国进步。总之一句话:坏到掉渣。

这是事实,但并非全部的事实。人性之复杂,远远超过《罗生门》的讲述。

还原历史现场后,有两点值得注意:

1. 陈兰彬是第一任清朝驻美公使;

2. 陈兰彬是郭嵩焘的粉丝。

由于早生了二十年,郭嵩焘(1818—1891)的人生就是一场悲剧。

在他之前,公务员队伍里还有两个不要命的,一个是官至福建巡抚的徐继畲(音同“余”,1795—1873,一个是死在两江总督任上的张树声1824—1884)。

作为最早的自由主义学者,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一书中首次系统地介绍了欧美的议会制度,并表露出强烈的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艳羡之情。

不仅如此,他还把华盛顿捧上了天,说自己见到他的画像时被他“雄毅绝伦”的气概惊呆了。对华盛顿“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的事更是佩服得一塌糊涂。

三十年后,张树声临死前上了一道《遗折》,称自强运动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引入议会制度。

这是对洋务运动变器物不变制度的否定性总结,由于环宇之内皆是昏睡者加装睡者,真话,似乎只有留给快升天的人来讲。

幸好还有郭嵩焘。

1875年,在英国的施压下,清廷极不情愿地向西方派出了第一位驻外公使。

此举等于承认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身份,因此,“英使”一职,众官皆视为羞辱和畏途。当然,郭嵩焘也不例外。

装病、辞职,能使的招都使尽了,总理衙门就是咬紧郭嵩焘不松口。这是因为郭当过广东巡抚,思想出名的右,如果连他都不去,那真是掘地三尺都找不到敢赴任的了。

慈禧两次召见郭嵩焘,百般劝导,终于把他哄去了英国。

既来之则安之。早就对士大夫“背后骂洋人,当面被洋人骂”的愚蠢行为失望透顶的郭嵩焘决心利用出使的机会,寻根究底地找到西方强大的真正原因。

富丽堂皇的白金汉宫,整齐干净的城市街道;叮当作响的有轨电车,光怪陆离的化学实验。不用看《致命魔术》你也能想象出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是多么的生机盎然,而这一切带给郭嵩焘的无疑是震惊和倾倒。

于是便有了后来那本闹得沸反盈天的《使西纪程》,又名《得罪你没商量》。

得罪人群一:传统知识分子。

郭嵩焘说,我们有圣人,西方没有。但我们靠圣人治国,圣人不能代代常有。西方靠民众自治,却可推衍无穷。我们视西方为夷狄,西方还视我们为夷狄呢,可悲的是,中国的士大夫尚无人知晓。

对此,自带干粮的五毛王闿运编了副对联献给郭嵩焘: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领皇粮的五毛李慈铭叫得更卖力:“极意夸饰,诚不知是何居心!”

得罪人群二:洋务派官员。

被慈禧视为“同治中兴”样板工程的洋务运动都敢骂,还是需要一定勇气的。郭嵩焘认为,办了这么多年洋务,修个铁路还吵来吵去修不成。洋枪洋炮倒是积极仿造,就是不肯深入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

最后,来了句超前一百三十多年,一直超到今天还显得振聋发聩的话:

今言富强者,皆视为国家本计;殊不知西洋之富,专在民,不在国家也。

47、人最大的悲哀,在于不愿做他自己

走在时代前面的人,把时代拖得气喘吁吁。

还得防着后面的人放冷箭。

郭嵩焘就是被冷箭给扎残的。放箭者,驻英副使刘锡鸿。

刘副使一向以守旧派的面目示人,反对修铁路之类拖时代后腿的事没少干。这次,他潜伏在郭嵩焘身边,事事打小报告,处处与郭为难。连郭嵩焘披了洋人的雨衣都被他当成罪行来告发,还恶狠狠道“即令冻死,亦不当披”。

郭嵩焘写《使西纪程》,他就写《英轺私记》;郭嵩焘说英国好,他说那是因为英国最早进入中国,得闻圣教所致。

总之,刘锡鸿的种种举动让郭嵩焘觉得他就是不想让中国“窥见西洋的好处”。

在一片喊杀声中(挺郭的不过李鸿章、沈葆桢区区数人),郭嵩焘被召回,仕途也因此画上了句号。

这场争斗表面看是中西文化冲突,刘锡鸿坚定地站在“排西”的立场上。然而,真相永远超出你的想象。刘锡鸿不是瞎子,耳濡目染之下,他内心深处其实根本就不排西!

赴英时,船上有洋客对刘锡鸿的仆人无礼。低人一等惯了,刘倒没在意。不想英国船长却很愤怒,中途停靠也门,要把该洋客赶下船,经刘求情方才作罢。

使馆开张后,某馆员出去购物,被一英国醉汉当街羞辱。中国人不敢出头,却有四个英国人路见不平,把醉汉扭送到警察局。法院判了他两个月徒刑,中国使馆致书英国首相,请免其罪。伦敦的报纸在谴责醉汉的同时赞扬了中国人的大度。

刘锡鸿慨叹不已,在日记中说,以前以为英国人“唯知逞强”,现在才发现人家上下一心,懂得礼让。

在微服私访,低调参观了监狱、学校和养老院后,刘锡鸿不禁心服口服地说,这个国家“无闲官,无游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无虚文相应之事”。

他甚至发现,英国人也忠君孝父。民主社会承认子女自主,不等于教唆六亲不认;维护公民权利,不等于纵容弑君犯上。真孝子,何须父权恫吓?真忠臣,何必生杀予夺?

于是,刘锡鸿悲哀地发现,谈民主我们固然理短,谈曾经引以为豪的仁义道德还是不如人家!

认识这么深刻,让人不禁怀疑刘锡鸿是一个披着五毛外衣的右愤。就凭他日记里那些对英式民主的褒扬之词,郭嵩焘要想告倒刘锡鸿易如反掌。

那么刘锡鸿为什么要言不由衷地诋毁和他立场相同的郭嵩焘呢?

因为个人恩怨。

刘锡鸿只是一个举人,早年给郭嵩焘当幕僚,“亢直无私”,受到郭的青睐,成为其得力助手。

郭嵩焘被任命为驻英公使时,副使一职空缺,刘锡鸿以为非他莫属,没想到郭只提名他为低一级的从四品参赞,梁子就此结下。

后来,刘锡鸿因为滥支经费遭到郭嵩焘参劾,矛盾集中爆发。

两人都是直性子,刘锡鸿心眼更小。在他看来,郭嵩焘学英语是错,不喝茶是错,效仿洋人用伞不用扇是错,在宴会上随英国人起立欢迎到访的巴西国王更是错上加错。总之一句话:动辄得咎。

而反观那个在《留美幼童》中饰演大反派的陈兰彬,于《大清公使郭嵩焘》一剧里竟客串了一把正面角色!

作为郭嵩焘的骨灰级粉丝,陈兰彬自始至终为偶像鸣不平。所有人都怀疑郭在美化西方,开明如薛福成亦不信,写信垂询当过驻美公使的陈兰彬,陈回道:

其说不诬。

陈兰彬出使美国后,内心感受一如郭嵩焘,私下里经常“叹羡西洋国政民风之美”。何以在公开场合就变成了另一个人,莫非他是双重人格?

薛福成说,陈兰彬之所以反复无常是因为胆小怕事。他怕留美幼童真的全盘西化,怕不顺着吴嘉善的话说最后捅了娄子自己要承担责任。

言及此,唐绍仪告诉袁世凯自己在对比了中美朝三国之后的一个发现。

三个国家的壁画和传说中都有“飞天”这一意象,体现出人类对飞行和自由的憧憬。而这也说明,即使肤色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对于一些特定价值观的渴望却是相同的。

“中国没有宪政思想的基础”是一个伪命题。中国人还没发明飞机呢,结果中国上空的飞机比哪个国家都多。

同样,民主宪政也不是西方的传统,路易十六、查理一世就恨民主恨得咬牙切齿—都是从茹毛饮血的非洲草原走出来的猿人,谁也不比谁进化得更快。

民主也是陈兰彬和刘锡鸿的渴求,然而我们看到,内心的恐惧和仇恨腐蚀了他们对民主的坚持。

在私欲和公理之间,如果百分之九十的人选择私欲,那他们只配被专制奴役;如果一半的人选择公理,那他们可以享有君主立宪;如果百分之九十的人都选择公理,那他们就是民主共和国的公民。

48、寓教于乐

带路党并未死绝。金玉均等残余势力日夜盼望着东山再起,见闵妃联俄拒清的意图越来越明显,一帮人如蚁附膻,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

亲华派由于大院君归国,也凝聚成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以金允植和闵泳翊为代表,朝中遍布着袁世凯的眼线。

金玉均晚上睡不着觉时经常在想:要是袁世凯他爸妈当年把那十分钟用来散步该多好。

不喜欢袁世凯的人多了去了,金玉均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远的不说,各国驻朝公使就都不喜欢大头。

袁世凯晋谒国王,乘舆可以进到宫内,坐在侧面同李熙谈话;而列强公使觐见,则必须在王宫门口下车,步行入内,谈话时须肃立面对国王。

各国使节的聚会袁世凯也很少出席,只派下属到场,以标榜自己“上国”使臣的地位。

其实,洋人看袁世凯不爽,袁世凯看洋人更不爽。

在大头看来,要不是这帮洋人整天在汉城晃来晃去,给他一千人马,把朝鲜收为郡县不过弹指间事。倘若真能出此奇兵立此奇功,则又离他的理想近了一大步。

挑起战端也不怕,仗打得越多才升得越快,不冒险怎么上位?毕竟看过的兵书已车载斗量,这点儿自信还是有的。

当然,决定权在李鸿章手上。李鸿章又不亡清,也无需“不世之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所以只希望袁世凯积极推行自己的“控制论”,即对朝鲜政治上干预,外交上监控,财政上扼制。

取其高者得其中。正因为李鸿章只要半块饼,而袁世凯想要一整块,故其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在带路党的鼓荡下,李熙频繁秘会俄国公使韦贝,说朝鲜不日将独立,要求军事保护。

韦贝迟疑未许,说朝鲜近中远俄,动起兵来俄国占不了先机,容他三思再定。

正逢闵泳翊回宫,李熙便找他商量决断此事。这一举动充分暴露了李熙的智商在平均线以下。

闵泳翊假装赞同,敷衍了几句,出门就跑去报告袁世凯。

袁世凯深感事态严重。之前的换约只是通商条约,而现在竟然准备驱虎吞狼了。他一方面嘱咐闵泳翊搜集证据,尤其是文字密约,一方面急电北洋,在略表危局后献策说只要其引俄主张暴露,中国就迅速派水师东渡,废了这个昏君(原话),另立贤者(大院君)。

李鸿章的应对措施是三条:

1.袁世凯同大院君筹商计议,随时准备帮助其接管朝政;

2.上奏总署(总理衙门),获得首肯后命丁汝昌率北洋舰船赴朝鲜近海巡视,一俟袁世凯抓到李熙联俄的铁证,便下令登陆;

3.命驻日公使知照日本外务省。

小旋风袁世凯的特点是快,不待上命就行动起来。

俄使韦贝,比较点儿背,给国内发电报时发现电线损坏未能发出。袁世凯大眼珠一转,马上找到邮政局的报务员,告其:以后凡是俄国人发电报,均以电线没修好对之。

大头怀疑韦贝发的就是朝俄密约,为抓住证据,敦促闵泳翊去宫里盗出密件。结果密件没找到,倒找着一封署名领议政大臣沈舜泽致韦贝的密函,大意是要求军事保护。

当然你会问,沈舜泽不是亲华派吗,怎么也勾搭上俄国人了?

因为这封密函根本就是假的。

英国人在风闻李熙准备投俄的传言后,为了进一步离间中俄,伪造了这封密函。

蒙在鼓里的袁世凯一边火速电告北洋,一边设宴邀请朝鲜军政大员,席间出示密函,威胁说北洋水师不日即到,何去何从,你们自己掂量。

接着又进宫面见国王,要求其“索还文约,查办小人”,不然天朝将兴兵问罪。

一连数日,沈舜泽往返于王宫和袁府,反复解释实无此事。袁世凯就是不信,拍桌子瞪眼,把这个年长他35岁的老臣训得悚惧交加。

李熙无奈,只好将一干主张联俄的大臣就地免职。但密约一事系子虚乌有,李熙死活不认,形成僵局。

袁世凯觉得李熙纯属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遂接连致电李鸿章,请求速派钦差,率兵查办。并激进地建议说,要是给自己五百士兵,必可废黜国王捉拿群小。

可惜这次大头栽了。日本人不支持,俄国人不承认,李熙更是哭爹喊娘说冤枉,李鸿章也不禁怀疑密函的真实性。

拖到最后,以朝鲜政府宣布密函作废,派使臣赴北洋谢罪了事。

袁世凯犯了众怒,尤其是日俄公使,闹得很凶。总理衙门也颇为不满,若非李鸿章力保,说人才难得,大头非翻船不可。

对此,袁世凯感佩于心,在给哥哥袁世廉的家信中写道:傅相(李鸿章曾受封太子太傅)知遇之隆,虽肝脑图报,亦说不了。

最倒霉的还是朝鲜,刚联上俄国就被打断了。

李鸿章写信给李熙,说你要再不惩前毖后,亲贤远佞,老夫都忧虑你无以为国。

而袁世凯觉得,李熙之所以不学好,问题出在教育上。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满脑子都是反动思想你还指望他当个明君?

深感再穷不能穷教育的袁世凯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培养李熙身上。

第一课,类比法。袁世凯形象地把朝鲜比喻为一条破舟。

同类推荐
  •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刘季。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定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刘秀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 永不放弃:特朗普自述

    永不放弃:特朗普自述

    在漫长的从商生涯中,特朗普遭遇过无数高潮和低谷。在《永不放弃》中,这位全世界最有名气的生意人将向你真诚地讲述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挑战、低谷和斗争,以及他是如何将所有这些挫折转化为成功的。特朗普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众所周知。他在早期从事房地产时就明白,每项过程都会遇到无法预计的延期、阻碍和问题。他对逆境毫无畏惧,总是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准备。这样的态度能够给你克服困难的力量,并最终帮助你取得成功。本书每一章都包含了一个特朗普职业生涯中的励志故事及其心得,其智慧的行事哲学将帮助你更好地处理自身的缺点和失败。通过对自己各种戏剧性的故事讲述,特朗普给出了职场成功的几点经典建议:从失败与挫折中伺机反击;将巨大的挑战转化为更大的机遇;将敌人与对手变成朋友和盟友;利用暂时的失败激励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相信自己,尤其是在面对风险和恐惧的时候,这是帮助你战胜逆境、实现梦想的金钥匙。有创新意识的生意人都应该知道,逆境与成功总是相伴而行的。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杨度与梁启超

    杨度与梁启超

    杨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富争议性的人物,才华卓越,抱负不凡。国学名师王阁运授予帝王之学,又东渡日本研究君主立宪政体,立志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杨度与梁启超》把杨度作为引线,串起袁世凯,袁克定,曹锟,汪精卫,梁士诒,孙中山,黄兴,蔡锷等诸多人物,展现出整个波澜起伏的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救国之路,引人深思,大开眼界。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下)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翡翠神书

    翡翠神书

    饱受失恋折磨的凡女周紫菱,在生死一线之际巧与即将崩溃的神器翡翠城结成契约,在守护者青龙的帮助下,努力修炼,修复神器保住小命,同时与酷帅强大第一门派长老边谈恋爱边对付暗魔保护世界和平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神奇有趣、曲折浪漫的故事。
  • 西方古代世界奇遇记

    西方古代世界奇遇记

    加油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2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新那失落的古屋之幻影传奇

    新那失落的古屋之幻影传奇

    一个奇怪的古屋,一位神秘豪门小哥和朋友们无意间一个穿越来到神秘的一个玄幻之地,为了修神,他们被高手选中带到玄元门,最终他们的结局如何?
  • 我写的书实在太毒了

    我写的书实在太毒了

    王大力,非著名网络作家,资深扑街写手;这是一个扑街挣扎的心路历程。
  • 重生农女要翻身

    重生农女要翻身

    林佳重生回幼年,得到了一个万能商店,这一次她再也不会渴望那些虚伪的亲情,既然曾经抛弃,就注定此生陌路。这辈子她只愿用上天的恩赐努力生活,如果有人胆敢再来打搅她平静的生活,这一次她绝不手软!周末至少双更,其他每天一更或不定期加更。
  • 驯夫日记

    驯夫日记

    第一次,她与他酒吧相遇,她强吻了她。第二次,她与他酒店相遇,她睡了他。一觉醒来,她问:“帅鸭鸭,睡你一夜要给多少钱”某男邪魅一笑:“宝贝,睡我不要钱,只要被睡老婆一只”
  • 空间魔法师

    空间魔法师

    空间是无形的,亦是有形的。空间是可怕的,又是无处不在的。空间可以让人消失,也可以让人出现。空间可以让距离变短,也可以让距离变长。空间可以让任何东西都变成杀人的利器。而我已经掌控了这可怕的空间。无尽之峰:“你为何这么吊?”站在无尽之峰峰顶的伊莱,微微一笑,纵身一跃。无尽之峰:我见过牛逼,没见过你这么牛逼的,无尽之峰你也敢跳!伊莱:怕什么,速度=力量,见过人形炮弹没,懂不懂科学!瞬间移动,重力魔法,空间减速……(群号已建:471036516)
  • 喜欢你在任何时候

    喜欢你在任何时候

    “哎呀,女娃娃!不要想不开嘛!人间还有很多好的东西值得你留恋啊!”妍希左看右看,桥边只有她,看来是站太久了,竟然幻听了,想揉一下站麻了的腿,刚弯腰,就有个人从后背猛得抱住她!妍希一下就爆发了,使出了格斗的反扑,一下就把那人摔在地上!“嗷!!!疼疼疼,放手啊放手啊”妍希挑眉看她擒拿的是个长的很萌的小女孩,也就十七八的样子,头上的两个“小丸子”也可爱得紧,妍希松开了手,语气平淡的开口“小朋友,你要干什么?”小丸子气愤得一边撅嘴一边起身,拍了拍身上根本不存在的灰,用娇气的声音道“咳咳,你听好了!我—是—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