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80000000002

第2章 秦始皇篇

秦始皇是善于用人的帝王。他知人善任,唯才是举,用其所长,不论出身:臣有其长,不能不为己所用;臣有其能,不能权重一时。

用高人成就大业

秦王因为用了吕不韦而成了大事。吕不韦是一个很有思想的政治家,秦王重用他为相,让他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秦王统一天下出谋划策。如何治国?如何安民?吕不韦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治主张,这对秦始皇后来统一中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老子认为:用规范的方式治理国家,用变幻莫测的办法带兵打仗,用无为的方法来治理天下。

荀卿认为:做人主的人,应当以能否选用人才作为衡量他能力的标准;平民百姓,是按照个人能力大小来衡量才干。

用人是王者之道,知道怎样办事是为臣之道。这个道理是无形的,却是主宰万物的规律;无端无形的事理,是事物的根本。就像鼓音不在五音之列,却是五音之王;明道之君不做百官分管的具体事,却是百官之主。

开明的君主,往往是知人善任:国家要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其根本在于用人。

吕不韦相秦前后达十三年之久。在这期间他成为秦国的实际决策者,对六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从而使秦国一统天下成为必然之势。

吕不韦原是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后来到韩国经商,以往来货物为主,成了韩国有名的大商人。此人经商有道,但不以经商致富为满足。他在致富之后,所羡慕崇拜的人物是春秋末年的子贡。子贡作为孔子的高足弟子,不仅在经商上发了大财,而且在政治上交结王侯,当上了鲁、卫两国的宰相,在春秋末年的政治风云中大展奇才,即所谓子贡一出,存鲁、伐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常相鲁、卫,家累千金。

吕不韦认为,对于治国,诸子百家都有有用的东西,又都有偏颇之处,也就是“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他想“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基于这种考虑,他召集了家中门客共同编写了《吕氏春秋》,将自己在秦国实施的方针政策加以理论化、系统化,作为秦帝国统一天下后的治国大纲。

秦昭王四十二年(前265),吕不韦做买卖来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一天在街市上遇到了秦国的公子异人。只见异人面容憔悴,表情抑郁。这是一次偶然的相遇,但却又是一次不寻常的相遇,这次相遇同时改变了这两个人的命运。

异人是当时的秦国国君昭襄王的孙子,安国君的儿子。安国君是昭襄王的次子。两年前,太子天逝,昭王立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共有二十几个儿子,异人是位于中间的一个儿子,他的母亲是夏姬,不被安国君宠爱。安国君有一爱姬,被立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虽然被宠,但却没有儿子,将来有希望承继王位的是一个叫子便的公子,但华阳夫人对安国君的这个儿子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和喜爱,所以将来到底谁会被安国君立为太子仍未确定。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时而相互攻打,时而彼此结盟。为了表示结盟的诚意,往往把本国的公子、王孙送到对方国家做人质,称为“质子”。

客居他国的质子的日子是不太好过的,如果两国的关系好还罢,一旦反目,交兵相攻,质子马上会“身为粪土”,惨死他国,所以被作为质子的公子、王孙们,是将自己的性命“托于不可知之国”。异人就是作为质子被送到赵国来的。但秦国并没有因为异人抵押在赵,而放弃对赵国的进攻,这就使异人在赵国得不到应有的礼遇,吃的住的都很不好,出门也没有车,境况窘迫,还时时为自己的生死安危担心。他思念自己的国家,希望能早一天回到咸阳,但他感到这希望是那么渺茫,所以心情很不好。当吕不韦在邯郸遇到他时,只见他形容惟悴,心情抑郁。

由于自己不是长子,母亲也不得宠,眼下又身在远离咸阳的赵国,异人对自己的前途很悲观。至于说将来做秦国的继承人,他连想都不敢想。异人觉得王位与自己无缘,但吕不韦不这样想。吕不韦经常走南闯北。往来于各诸侯国,见多识广,对秦国王室内部的情况了如指掌。所以当他在邯郸一碰到异人这位落难王孙时,商人的神经使他马上意识到这是“奇货可居”。那一天他回到家,他问父亲:“耕田之利几倍?”父亲回答说:“十倍”。他又问:“珠玉之赢(即经商之利)几倍?”父亲说:“百倍”。“那么立国家之主可赢利几倍?”吕不韦紧接着又问。父亲沉思了片刻,严肃地说:“无数倍”。

于是,他下决心要利用异人做一笔利“无数倍”的大生意。吕不韦去见异人,对他说:“眼下秦王已经老了,令尊安国君是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宠爱华阳夫人,但华阳夫人没有生子,但她却有能力确定立谁为太子。现在你们兄弟共有二十几人,你处在中间,既非长子又不受宠,长期在外国做人质,一旦秦王去世,安国君继位为王,那么你根本就没有希望与长兄及朝夕在父君跟前的诸子争立为太子。”

异人说:“是这样,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吕不韦说:“你客居在邯郸,很穷困,无资财交给亲友宾客。我虽说也不太富。但请让我拿出一千金去秦国为你游说,让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立你为太子。”

异人又惊又喜,感谢道:“果真能如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一定分秦国与先生共有之。”吕不韦把五百金留给异人,让他结交宾客,用另外的五百金买珍奇玩物,带上去秦国。一个外国商人,不可能直接见到华阳夫人,于是他就去游说华阳夫人的弟弟和姐姐。交谈中,吕不韦对他们说:“你们已大难临头却还不知。”华阳夫人的姐弟二人又惊惧又不解地问:“不知先生是什么意思,请明白赐教。”

吕不韦说:“你们门下之人均获高官显爵,而子溪门下却无有贵显者,你们府藏珍珠宝玉。骏马盈外厩,美女充后庭。可将来一旦安国君不在了,子溪为王,必用其亲信掌权,到那时,华阳夫人门可罗雀,你们也有危险,朝不保夕呀。”

“那可怎么办呢?”华阳夫人的姐姐问。

吕不韦说:“我有一个办法可以使你们富贵千万岁,安宁如泰山四维,必无危亡之患。”于是,他详细而富于声色地谈论起在赵国做质子的公子异人,说异人如何贤德、聪慧,结交诸侯宾客遍天下,又说异人如何想念秦国,思念安国君与华阳夫人……吕不韦请姐弟二人转告华阳夫人说:“我听说,以色事人者,色衰则爱驰,今夫人事太子(即安国君),虽甚爱却无子,何不趁受宠之时,早早在诸子中挑选一个贤孝者立为嫡嗣,作为自己的儿子,太子在则尊宠,即使太子不在了,所立之子为王,终不致失势。公子异人贤孝,如果夫人能请安国君立异人为嫡嗣,那么异人无国而有国,夫人无子而有子,夫人将终生有宠于秦。”听到传话后的华阳夫人认为吕不韦的话很有道理,就利用自己被宠之机,很容易地说服了安国君,立异人为嫡子,又送了大量财物给异人,并委托吕不韦照顾异人。

华阳夫人是楚国人,当异人返回秦国前去拜见她时,吕不韦又很有心计地让异人身穿楚服,华阳夫人一见特别高兴,立即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并给他改名叫“楚”,人称“子楚”。

前251年,做了五十六年秦王的昭襄王终于死了。安国君即位,这就是孝文王,立子楚为太子。此时孝文王已经五十多岁,身体又很不好,结果正式即位仅三天就死了,太子子楚继位,是为庄襄王。庄襄王果不食言,即位后以吕不韦为相,又封他为文信侯,把蓝田十二个县作为他的封邑,后又改食洛阳十万户。吕不韦家中有僮仆上万人,比起当年阳翟为贾吋富贵多了。

庄襄王死后,秦王嬴政即位,这就是后来的秦始皇,秦二世胡亥的父亲。秦王赢政即位时只有十三岁,不能亲政,尊吕不韦为相国,并效法齐桓公尊管仲故事,让吕不韦以“仲父”的身份辅政。一直到前238年,秦王赢政二十二岁亲政时为止,吕不韦在秦国为相掌权共十二年。

吕不韦执政,促进了秦国对外的发展,促进了秦国统一的过程,最主要的是组织人才撰写了《吕氏春秋》,制定了统一天卜的必要的治国大纲,在这十几年中,秦同灭了东周君,攻韩建立了三川郡,攻赵建立了太原郡,攻魏建立了东郡,攻占韩、赵、魏三国各几十个城,挫败了韩、赵、魏、楚、燕五国的合纵攻秦,从此再也没有联合抗秦之举。秦灭六国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

打破常规用人

秦始皇知人善用,这正是他的用人之道。他提出“常格不破,大才难得”的用人策略,为成就秦朝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嬴政在创业之初,多用招降纳叛等手段网罗人才。在他有了显赫地位之后,便凭借手中的权力,公开树起了一面不看身世,只要有才便吸收录用的旗帜。

他提出“常格不破,大才难得”。

因嬴政求贤若渴,“唯才是举”,从而吸引了大批有志之士从四面八方拥进秦国,造成了秦国鼎盛时期高朋满座,雄兵百万,战将千员的局面。

赢政“唯才是举”的方针,使一大批出身低微、“经”不明“行”不修、甚至曾经反对过赢政的人也能被吸收到嬴政周围,成为嬴政的重要将领和僚属。

秦惠文王至秦昭王在位的八十九年间,秦国的历代国王继承了秦国重用来自国外贤才的传统,逐渐形成了以客卿为将相的制度,并在秦国的中央政权中确立了布衣将相格局。这一期间,先后受到重用的著名客卿有:张仪、公孙衍、司马错、范睢和蔡泽等。

范睢、蔡泽二人,均以布衣身分分别由魏、燕人秦,由客卿升为丞相,同是因惧诛而清归相印。范睢、蔡泽以及白起等文臣武将的宦海风波表明,秦惠王以来的重用客卿的传统,在秦昭王结束魏冉后的十五年中,已形成为由客卿为丞相、将军的制度。布衣将相格局在秦国已得到了初步的确立。

范睢、蔡泽由客卿而丞相,又由丞相而谢病请归相印,这种“走马灯”式的上台卸位,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布衣将相格局所固有的一个特点,即它的“流动性”。然而,正是这种走马灯式的流动性,使得商鞅以来的法治路线被认真地付诸实行,使秦国保持了法治路线的连续性和战略、策略上的正确,从而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求才若渴

秦始皇曾为得到一个人才动用武力,可见他的求才之心多么迫切。但他后来又偏听偏信,失去了韩非,这也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事后他又能及时反省,把韩非的理论奉为法宝,终于在兼并战争中获得胜利。

秦王贏政为招纳天下贤士来辅佐他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以致于达到了思贤若渴的程度。秦王对韩非的渴望,便是其中的典型。

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流传至今的《韩非子》一书。便是他的法治理论的结晶。

韩非喜好刑名法术之学,但他口吃,不善于说道和议论。而善于著书立说。他与李斯一道从学于荀况,同是战国后期大学者荀况的高足弟子,但李斯自认不如韩非。

韩非学成后回到韩国,“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然而韩王没有采纳韩非的意见,使韩非空怀报国之心而无用武之地。韩非认为韩国的弊端在于“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于功实之上”。韩非有感于韩国的现实,忧心如焚,感慨万千,“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现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

不久,韩非的著书便流传到秦国。当秦王嬴政如饥似渴地读完韩非的《孤愤》、《五蠹》时,不禁拍案称奇,起身感慨地说道:“哎呀!寡人如能得以见到此人,并同他一道交游,死而无憾!”

此时,恰逢秦王的长史李斯人内办事,见大王如此感慨,便向前询问何故。秦王赢政请李斯阅读案上的竹简,并说道:“先生博学,请看案上的书简。竟是出自何人之手?”

李斯遵命披览书简,片刻间便抬起头来,笑着对秦王赢政说:“禀报大王,此书简乃韩国公子韩非所著,韩非同鄙人曾一道受学于荀卿先生多年,故能一望而知。”

听了李斯的回答,秦王赢政陷入了沉思之中。

究竟是韩非的哪些高论,使得秦王赢政发出了上述的那一番感慨?其各篇文章的论述分别有侧重点,但最有代表性的是《孤愤》和《五蠹》。

在《孤愤》篇,韩非尖锐而明确指出,国家与君主的最大危害,来自那些“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的“贵重之臣”。而能够明察贵重之臣阴情和矫正贵重之臣好行的,则是“智术能法之士”。韩非指出,在贵重之臣与智能之士的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斗争中,贵重之臣由于“力能得其君”,而往往处于有利的地位,智能之士却往往惨遭杀害。

在《五蠹》篇,韩非提出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以斩首为勇”的富同强兵的治国方案,以为如此便可“国富”、“兵强”,积蓄起统一天下的“工资”,一待时机有利,便可以借此建立起一个崭新的“超五帝、侔三王”的大帝国。

可见,韩非在《孤愤》篇指出了加强君主权力的要害所在,在《五蠹》篇又规划出富国强兵的具体方案,并且提出了兼并天下、建立超越五帝三王的大帝国这一战略目标。加强君权、富国强兵、兼并天下、建立帝国,这正是秦王嬴政所日思夜想的悠悠大事。韩非为秦王所日夜思念的大事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每句话都说在了他的心坎上,使秦王犹如夜见明灯。既然如此,他怎能不发出“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而无憾”的感慨呢?

那时,秦王贏政连日翻阅韩非的书简,读其文而思其人。为早日见到韩非,使其为己所用,秦王嬴政在急切的心情之下作出了决定,于前三年发兵攻打韩国。韩王见秦国大兵压境,惊慌得手足无措。危难中,韩王想起了韩非。尽管以往从未采纳过他的意见,这次却决定派韩非出使秦国,让韩非劝秦王首先伐赵。

韩王哪里知道,秦王赢政此次发兵的目的,不是要在此时灭亡韩国,而是要借此得到韩非。因此,当韩非出使秦国时,秦国便撤兵而归。

韩非到达秦都咸阳,受到了秦王赢政的盛情接待,韩非的使命是劝说秦国伐赵,停止进攻韩国。其实,泰国攻韩就是为了得到韩非,现在韩非既已到达秦国,秦国当然暂时停止攻韩。至于是否伐赵,秦王自有自己的安排,怎能听取韩王及其使者说三道四。由于秦王赢政的挽留,优礼有加。韩非便留在咸阳。

秦王贏政渴望韩非能成为自己的智囊,更多地为秦国出谋划策。然而,这位动笔时文思泉涌、文锋严峻的韩非,在秦王面前却比较谨慎。这不仅因为他有口吃的缺陷,主要是他深知入主的“喉下有逆鳞”,一旦触动着就要遭受杀身之祸,他为此著有《说难》一篇。一段时间过后,秦王觉得韩非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为自己出谋划策,不免有些失望,这也许是秦王在拜读过韩非的大作之后,对他的期望值太高了。

当时,秦王贏政周围有来自各国的客卿,诸如李斯、姚贾、尉钦、茅焦等等。可谓贤士如云。其中有些人如李斯之流,对于秦王器重韩非,怀有嫉妒之心,伺机对韩非落井下石。而韩非性格内向,清高孤傲,对这些客卿包括自己的老同学李斯,也很少与之往来交游。

韩非受到秦王的器重,不能不对秦国的政事发表自己的意见。一次,燕、赵、吴、楚四国预谋联合攻秦,客卿姚贾为秦王出使四国,使四国预谋未成。秦王以姚贾为上卿。韩非得知此事后,向秦王非难姚贾是“以王之权、国之宝,外自交于诸侯”,请秦王明察。

姚贾又在秦王面前发表了一通高论,秦王认为姚贾说得有理,再度派姚贾出使诸侯。

工于心计的李斯,对韩非的得宠很是嫉妒。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秦王对韩非的态度已有所冷淡。此次韩非责难姚贾,在秦王面前碰壁,被李斯视为时机已经到来,便同姚贾一道在秦王面前诬陷韩非:

“韩非是韩国的一位公子,今大王想要兼并诸侯,但韩非最终还是为韩国着想,而不会为秦国谋划,这是人之常情。现在大王不重用韩非,却又将他留在秦国,使他得以了解秦国的虚实。韩非久留于秦而后再回到韩国,这岂不是自己给自己留下祸患吗?不如找他一个过错,将他依法诛杀,免留后患。”

秦王见李斯、姚贾讲得有道理,感到人心难测,联想到韩非人秦以来,并没有在重大问题上有所贡献,此次又对出使四国有功的姚贾提山非难,而且又不在理,便听从李、姚的意见,将韩非下狱问罪。

韩非入狱后,李斯派人送毒药给韩非,让他服毒而死。韩非感到冤枉,不肯服毒自杀,想要向秦王陈述自己无罪。然而在李斯的控制下,韩非无法得到面见秦王作自我申辩的机会。

事后不久,秦王对将韩非下狱问罪的决定深感不妥,察觉到李斯、姚贾是报私怨,如此处理不仅会失去韩非,而且会产生令天下贤士因此而不敢前来秦国的严重后果,很是后悔,便当即派人到狱中宣布赦免韩非。然而传令的使者晚了一步,当使者到达狱中时,韩非已自尽而死。

秦王得知韩非死于狱中,痛感失去一位贤才,心中甚是悲哀,同时也对李斯、姚贾陷害异己的行为深为不满。然而,秦王不想为一位已经死去的人再去惩罚活着的李斯、姚贾,自砍手足。在兼并天下的大业中,他还用得着李斯与姚贾。秦王把对李、姚的不满深深地埋藏在心中,对韩非充满着无限的哀痛和思念。

会用人才能成为赢家

有善于发现人才的伯乐,才有了能让人才闪光发热的环境。在现代社会,用人与择主往往是双向选择的,人们展示自己才华的领域很广,可以选择的机会也很多,只有会用人,能识人,才能成为赢家。

一个人言行不一,弄虚作假,便会自己断送前程。

说话中肯,行为坦荡,忠诚无私,性情忠厚可察,外貌拙朴安详的人,是有仁心的人;那些办事灵活有效,能在困境中谋出大路的人,是有智慧的人;那些身处富贵而能勤俭恭敬,虽威严却有礼不骄的,是有德行之人;那些隐退出世却不畏权势,身处安乐而不奢侈腐化,有功勋而无骄色,喜怒之情皆能节制的,是有操守之人;那些事君恭敬,事亲恩爱,即使君王性情乖戾也不会改变忠心,奉养双亲已竭尽全力,仍不会违父母之意的,是忠孝之人。

这是用德行的方法来检验人。

圣贤最大的长处就是聪明。聪明之所以可贵,贵在知人。能够知人,了解他们的智慧,才可能使人才各得其所。

孔子以“六蔽”为训戒,以戒偏才,想通过偏激之才来变通拘泥呆板之人。他讨厌老实到迂腐无能或不讲信用的人,讲明似是而非的东西难以持久,明察这种种问题的出处和原因。目的是让人们通过正确的途径去鉴别和求得人才。

如果采用上述方法。人才又怎能隐藏不出呢?

秦王用人便是有意运用了“知人术”。

孟尝君在秦国有难,其追随者中有许多能人,也不能解其难,最后是一些平时被称为鸡鸣狗盗之徒为之解难。所以,三十六行,行行有能人,对他们决不能轻视,不然,就可能与成功失之交臂。

孟尝君人秦,秦昭王准备任他为相。

有人对昭王说:“孟尝君贤,但他是齐国的宗族,让他相秦,他必先为齐谋利益,不会顾及秦的利益,这是很危险的。”

秦昭王便不让他为相,反而将孟尝君关进监狱,准备把他杀掉。孟尝君使人求昭王宠姬帮助,宠姬说:“我想得白狐裘。”

孟尝君原有一白孤裘,值千金,天下无双,已献给昭王。现在没白裘,孟尝君发愁,不知怎么办,就使人遍问门客,都束手无策,门客中有一狗盗之徒说:“我能得白狐裘。”

他在夜间装作狗,窜人秦的府库,偷出献给昭王的白狐裘,献给昭王的宠姬。宠姬便向昭王说情,昭王释放了孟尝君。

孟尝君释放后,怕再发生事故,立即设法逃离秦。他改变姓名出关,夜半至函谷关,昭王后悔释放孟尝君,派人再捕他,而他已逃走,便命人去追捕。孟尝君到函谷关,关法要鸡鸣才开关,孟尝君很是焦急,门客有能为鸡鸣的,便做鸡鸣,群鸡随之都呜叫起来,守关的打开门,孟尝君与其追随者都便出了关,秦追兵只得望关兴叹了。

当鸡鸣、狗盗之人来投孟尝君时,孟尝君不轻视他俩,将他俩列入门客之中。门客中认为与鸡鸣、狗盗之徒为伍,都以为耻辱。在秦遇难时,门客都无法解难相救,只有此二人解救孟尝君于难,门客才佩服孟尝君不拘一格用人才的长远目光。

用人有战略眼光

秦王善于发现人才,这是一种战略眼光。也是一种气度。

秦之强大,主要是由于秦穆公能用贤才。他不仅在奴隶中提拔百里奚,并通过百里奚的推荐而得蹇叔,用二人辅政。而后又得由余,为之山谋献策。

百里奚是虞国的大夫,因晋向虞国借路伐虢国,得胜后回师伐虞国,俘虏虞君与百里奚。晋君女出嫁秦穆公时将他作为陪嫁仆人,百里奚出逃,被楚国人抓去做了奴隶。

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有贤才,想以重金赎回去。但考虑到奴隶的价格只值五张黑羊皮,如以重金赎怕楚人起疑心。于是,便派人对楚人说:“我夫人的仆人在你们那里,请以五张黑色公羊皮赎回。”

楚人同意交换,百里奚就回到秦国。

当时百里奚已七十多岁了,穆公与其谈国家大事,他说:“我是亡国之臣,哪有资格谈国家大事呢?”

穆公说:“虞君不知贤臣,不听您的谋略,所以亡国,亡国和您无关,不是您的罪过。”

谈了三日,见他确实有见识,所论都很精辟,很是高兴。便委任他负责国政。

百里奚谦让地说:“臣不及臣友蹇叔,蹇叔有贤才而世人不知道。我流落时曾在齐乞食,蹇叔收留我。我欲事齐君,齐君无知,幸亏蹇叔劝我不去,后来齐乱杀无辜,我不去才得免于难。后到周,周王子颓喜欢斗牛,我用养牛术说他,他想用我,又亏蹇叔劝止我,后来子颓作乱,我因不与他干才得免被杀。我去事虞君,蹇叔劝止我,我为了俸禄,以解决吃饭问题,不听蹇叔话,便做了虞国的大夫,但虞君不听我的劝告,致被晋所灭,我做了俘虏,当了奴隶。我二次听其言,得免于难;后一次不听,遭了大祸。他是个很有远见的人,很有学问的人。”

于是,穆公派人带厚礼去请蹇叔。

秦穆公任百里奚为卿,任蹇叔为上大夫,由他二人负责国政。他俩立法敬民,兴利除弊,秦国很快强大起来。

用人之长

能够鉴别人才,才能算真正精通了治人之道。用人不求全责备,才能发挥其所长。姚贾这番议论,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

姚贾是魏国人。出身低贱,其父曾任赵国看管城门的小卒,姚贾本人曾为盗于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又曾为臣于赵国而被逐,人秦后姚贾位列秦王嬴政的宾客。

韩非人秦后不久,燕、赵、吴、楚四国预谋联合攻秦,秦王嬴政闻讯后深感恐惧,召集群臣宾客六十人,询问对策。

秦王说:“现今燕、赵、吴、楚四国谋划联合攻秦,寡人国内百业待兴,士卒连年外出作战,百姓疲惫不堪,如何是好?”

群臣默然无语。这时,姚贾向前说道:“贾甘愿为大王出使四方,使四国放弃预谋,按兵不动。”

秦王见姚贾自告奋勇出使四国,便赏给他车百乘、黄金千斤,将自己的衣、冠、宝剑赐给姚贾,以壮其威。姚贾出使后,果然使四国先后放弃进攻秦国的预谋,分别与秦国建立起了睦邻友好关系。

姚贾出色地完成使命后回到咸阳,秦王为此十分高兴,封姚贾千户,以姚为上卿。

韩非得知姚贾出使归来后受封千户、爵为上卿,很不以为然,便向秦王贏政进言说:“姚贾携带珍珠重宝,南面出使楚、吴,北面出使燕、赵,三年之间,四国未能同秦国建立起真正的睦邻友好关系,而珍珠重宝却已用尽,这是姚贾凭借大王的权威和国家的珍宝,在外国为自己私下结交于诸侯,愿大王明察。况且姚贾不过是大梁守门人的儿子,在赵国担任官职而被驱逐,今日大王与出身如此低微、品行如此不端的人一同谋划有关国家社稷的方针大计,韩非私下以为这不足勉励群臣宾客的。”

秦王赢政此时正为姚贾出使四国所取得的成功而沉浸在兴奋之中,闻听韩非此言,感到十分惊诧,便立即召见姚贾,向他问道:“我听说你用寡人给予的资财私自结交诸侯,有这回事吗?”

“有。”姚贾答。

“既然有这么回事,那你还有什么脸面回来见我?”秦王面带怒气地问。

“大王,曾参孝于其亲,天下人无不愿以其为己儿;伍子胥忠于其君,天下君主无不愿以其为己臣;贞女手工精巧,天下人无不愿以其为己妃。今姚贾忠于大王,而大王有所不知。姚贾如果不归资财于四国诸侯,那将如何完成出使的使命?姚贾如果不忠于大王,那四国的君王怎能会相信臣下,并与秦国合好?当年桀听信谗言而诛杀了自己的良将关龙逢,纣听信谗言而杀害了自己的忠臣比干,最后,这两位君王一一身死国亡。今日大王如果听信谗言,那左右就不会有忠臣了。”

姚贾的一番回答,使秦王的怒气消释了大半。秦王又接着问道:“那我再来问您,你到底是不是监门之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

姚贾回答说:“当年的姜太公,在齐国时曾被他的老伴以不治产业为由,将他赶出家门,后来到朝歌以卖肉为生,可是无人买他的肉,以至于案上的肉腐臭生蛆;子良用他为臣,不久又被逐;在棘津垂钓,但鱼都不食饵上钩;不得已去出卖苦力,可是却无人雇佣,然而文王见太公而用以为军师,终于称王于天下。齐国的管仲,原不过是乡间的一名小商贩。后来隐居于南阳,穷困潦倒;他曾辅佐公子纠,事败被俘,成为一个囚徒,然而齐桓公用以为国相,九合诸侯而一匡天下。百里奚曾在虞国沦为乞丐,传说是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从楚国赎回来,秦穆公以百里奚为相,用其计谋终于称霸于诸侯。

“明主用人,不看他是否有污点,不听信他是否有过错,只是考察他对自已是否有用。所以,凡是力能存社稷、保国家的人,虽然有外人诽塄,不予听信;而那些徒有高世之名而无有咫尺之功的人,不予赏赐。如此,群臣便不敢以虚名企望君主给予功名利禄了。”

秦王嬴政认为姚贾讲得很对,便再次派他出使四国。

大度之心成大业

秦王用人大度,同时识大义,明大体。在大是大非面前忍痛割爱,在大义面前牺牲自我,经过刻苦的磨练,终成大业。

秦王贏政很重视对楚国的战争,他召集秦国的著名武将,商讨作战方案,确定担任这场战争的秦军统率。在军事会议上,秦王贏政春风得意地环视他座前的各位虎将,开口说道:“诸位爱卿,这次对楚作战,需要动用多少物资和人马?”

“最多不过二十万人,便可平定楚国!”

抢先回答的这位年轻将领便是李信。李信是秦将中的少壮派,在不久前追击燕军的作战中,曾以数干铁骑在辽东追逐燕太子丹,立了奇功,此时,他正为自己不久前所取得的胜利而气壮志满。在秦王心中,他对这位年轻将领也颇为欣赏。秦王听了李信的豪言壮语,高兴地问王翦:“老将军,您看对楚作战需用多少人马?”“非六十万不可。”王翦不冷不热地回!答。

秦王赢政见王翦竟说需动用六十万大军。禁不住笑着说:“王将军确是有些年老了,何以如此怯敌?李将军果然是气壮勇武,其言很合寡人之意。”

军事会议至此结束,秦王当即命李信及蒙武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伐楚,届日出发。

王翦见自己的建议不仅没有得到秦王的采纳,反而在众将面前受到奚落,心里很不是滋味,便向秦王请求告老还乡,秦王批准王翦的请求,王翦回到家乡频阳东乡。

前225年,李信所统率的秦军进攻楚国的平舆(今河南平舆北),蒙武所统率的秦军进攻楚国的寝(今河南沈丘东南)。进军之初,秦军进展顺利,两军在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会师,合兵一处。此时。楚王命名将项燕率大军抵拒秦军。

项燕是楚国的名将,下相(今江苏宿迁东南)人,勇而有谋。他见李信、蒙武接连攻下十余座楚国城池,气势正盛,便避免同秦军正面交锋,转向进攻秦国的南郡(即鄢郢),以调动秦军,又乘秦军兵骄不备,跟踪反击,三日三夜不停战,大破李信军。项燕所率的楚军杀人秦军的壁垒,斩杀秦国的七名都尉,秦军大败而逃。

李信的大败使秦王嬴政大为震怒,同时也使他很快冷静下来,后悔当初没有听取老将王翦之言,低估了楚国的军事实力。这时,秦王嬴政为了他的统一大业,不得不屈尊亲自到王翦的家乡请求老将军出山,由他来统率秦军对楚作战。

项燕统率楚军乘胜由东向西挺进,秦王嬴政感到形势紧迫,便乘车急驰,风尘仆仆地来到频阳王翦家中。宾主落坐后,秦王嬴政面带愧色地向王翦道歉说:

“寡人未采用将军的计谋,李信出师后果使秦军蒙受耻辱。听说楚军正日夜由东向西扑来,老将军虽然身体欠安,怎能弃寡人与秦国而不顾?”

王翦见秦王嬴政屈尊前来。心里早已明白了大半。秦王言谈间又向他赔礼道歉,请他复出,自知难以回绝。只是秦王不久前傲慢无礼,当众羞辱他年老胆怯,这口气实在难以下咽,便说道:

“老臣年迈多病,已常常胡言乱语,还是请大王另择良将吧。”

秦王嬴政见王翦对往事仍然耿耿于怀,便再次向他赔礼说道:“那件事就让它过去吧,老将军不要再讲下去了。”

王翦见秦王赢政一再地向自己赔礼,诚恳地请自己复出将兵,觉得难以推辞,况且自己为秦王已多年征战沙场,屡建奇功,戎马一生,如今在楚军压境之际,怎能坐视不顾?为完成灭楚的这一艰巨使命,王翦再次郑重地向秦王提出条件,说道:

“承蒙大王不弃,一定要老臣出征,但非六十万人马不可,”

在一次战役中,交战的一方一次出动六十万大军,这在战国时代是前所未有的事,无怪乎上次秦王笑话王翦。然而王翦却不是小题大作,他不仅是充分地估计了楚国的军事实力,而且意识到这次军事行动的特殊性,即并非是像当年白起那样攻陷楚都、重创楚军、占有楚国的部分领土,而是要灭亡楚国。完成如此重大的使命,没有六十万大军怎能成功?这时,也只有这时,秦王答应了王翦所提出的条件,说道:

“那好,一切都按照老将军的计谋行事。”

王翦与秦王嬴政同车回到咸阳,秦王立即调选六十万精锐部队归王翦调遣指挥,届日出征。出征的那天,秦军旌旗敝天,士气昂扬,秦王羸政送王翦至咸阳城外的灞上。辞别时,秦王问王翦:

“老将军难免辛苦了,不知还有什么事要嘱托的?”

“为国效力,这是老臣分内的事。不过,回师后请大王能多赐给些上好的田宅园地。”

秦王嬴政闻听王翦向他请赐田宅园地,便回答说:“老将军只管前行就是了,何忧贫乎?”

王翦说:“为大王将兵作战,有功终不能得到封侯。所以趁着大王以为老臣还有用的时候,臣不得不及时地请示赐给田宅园地。我已经年老了,不能不给子孙留下点产业啊!”

秦王嬴政闻言不禁开心大笑,二人就此作别。

王翦率大军东进,在出关之时,先后五次派出使者,请秦王落实赐给田宅园地一事,王翦麾下的人见老将军为请赐田宅一事竟接连五次派出使者,很不理解,便有人问王翦:“将军如此请求田宅,不是有些太过分了?”

王翦回答说:“不像你说的那样。秦王多疑而不信人,今秦王将近全国的甲士都交归我指挥,我不向秦王多多请求赐给田宅,说是为子孙留些产业,以此来使秦王对我放心,难道坐视秦王曰后对我产生疑心吗?”

前224年,王翦率大军抵达前线,在李信面前取出秦王交给的兵符,取代李信而获得指挥全部秦军的大权。

楚王闻知王翦率大军前来,下令调动楚国的全部军队,命项燕统率全军来抵拒秦军。

王翦到达前线后,下令将士们构筑工事,令将士们坚守壁垒,不得出战,有敢违犯军令者,一律斩首。

楚军连日来多次到阵地前沿向秦军挑战,无论楚军士兵们如何辱骂,秦军始终不肯走出壁垒应战,楚军也无可奈何。

王翦与项燕都是当时的名将,秦楚大军的暂时对峙,实际上是二人的一场斗智。王翦的坚壁不出,是因为秦军远道而来,行军疲倦、立足未稳,而不久前又兵败于楚,故坚壁以养精蓄锐,然后以六十万大军的优势兵力伺机而动。项燕的挑战,并非是求胜心切。他深知秦军的作战勇猛、王翦的老谋深算以及秦军数量上的优势。他急于求战,是想趁秦军立足未稳和楚军新近获胜后的士气高涨,以暂时的优势取胜。项燕清楚,王翦和他的六十万甲兵这本身对楚军在心理上便是一种威慑力量,而且将随着相峙时间的延长而加强。

在王翦与项燕的智斗中,王翦以坚壁不出而把握了主动权,并渐渐形成优势。

在两军相峙的日子里,王翦令士卒好生休息,在热天里每日沐浴,用可口的饮食来供应士卒,常常到营帐中看望士卒,问寒问暖,与士卒吃同样的饮食。士卒们爱戴自己的统帅,感恩不尽,个个都摩拳擦掌,只等统帅一声令下,为国杀敌。与此同时,王翦一再告诫麾下那些急于求战的将士,每日要加强军事训练,不可轻敌。

两军相峙已久,一日,王翦派人到军营视察,问军中是否在进行训练。使者向王翦回报说:

“各军营中正在练习投石、跳跃。”

“士卒可以使用了。”王翦胸有成竹地说。

这时,项燕见王翦一直坚壁不出,急切之中,便下令楚军向东移动,想以此来牵动秦军。然而,项燕这一决策为时已经太晚了,而且给楚军带来了灭顶之灾。

王翦见项燕移师向东,便抓住这一时机,在楚军拔营之际下令秦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全线出击,穷追楚军不舍。秦军的前锋壮士,个个勇猛无比,大破楚军于蕲(今安徽宿县东南)。项燕见楚军主力被歼,知道大势已去,便自杀而死。残余的楚军见统帅已自杀身亡,便四处逃散。秦军乘胜追击,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楚国的大片土地已尽人秦军手中。

前223年,王翦率秦军攻人寿春,俘虏楚王负刍。

前222年,王翦率秦军平定原属于楚国的江南领土,降服越君,设置会稽郡。

秦军攻人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以及秦军降服越君、设置会稽郡,标志着秦灭六国的第五个战略目标已经完全实现。

知人善任

在古代,有为的君王,在知人用人问题上,都有其独特之处。游说之士,其智辩超人,精彩纷呈;谋臣策士的谋略,非凡卓绝。古人云:“智莫难于知人”,识人之所以难。在于观察一个人需要有两个过程,而要考察一个人的内在气质。明了一个人的个性更需要方方面面的观测分析。

顿弱并非秦国人,而是其他国家人秦的游说之士,其身份相当于宾客,与秦王嬴政不存在君臣的关系。

秦王赢政闻知顿弱的大名,想要召见他,同他讨论天下大势,便派使者向顿弱转达这一意图。顿弱得知后,请使者向秦王嬴政说:“臣客居秦国,按理相见时不能参拜秦王。秦王如能允许臣相见时不行参拜之礼,臣可以奉召晋见;如不允许,那么臣就不敢前往晋见了。”

使者一字不漏地向秦王转达了顿弱的回话,秦王赢政觉得此人虽然有点奇怪,但闻知出语不凡,揣想其人必有奇谋妙计,故意出此难题来试探寡人是否诚心招贤纳谏。想到这里,秦王便向使者说:“你转告顿弱先生,寡人答应他相见时不行参拜之礼的要求。”

使者转告顿弱,顿弱便前往宫中见秦王。宾主落坐后,秦王躬身向前说道:“久闻先生大名,今日有幸相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想必定有良策赐教于寡人。”

“天下有其实而无其名者,有无其实而有其名者,有无其名无其实者,不知大王是否知晓?”顿弱开头大谈“名”与“实”,而没有谈具体的事。秦王赢政被顿弱弄得莫名其妙,不知顿弱想要说些什么,便只好回答说:“不知道。”

“有其实而无其名者,那是商人,商人手不扶持农具而耕田,却拥有积粟之实,这就是有其实而无其名的人。有无其实而有其名者,那是农夫。农夫在大地解冻后便从事耕种,于烈日之下赤膊锄草,无积粟之实,这就是无其实而有其名的人。至于无其名又无其实者,那便是国王。太子一旦立为万乘大国之君,至尊至贵,便无有孝敬双亲之名;以地方千里奉养双亲,亦无有孝养双亲之实。”

秦王嬴政此时刚刚平息繆毒叛乱。一怒之下,将母亲从咸阳迁到雍都阳宫,并发誓今生母子永不相见。秦王贏政见顿弱借着大谈名实,拐弯抹角地把话题扯到自己的头上,说自己不孝,羞辱君主,不由得“勃然而怒”。顿弱见自己的言语已触到秦王的痛处,便临危不惧地立即切人正题。顿弱向秦王说:“山东有六个强国,以大王之神威,不掩袭山东六国,却施之于母后,臣私下以为大王不会采取如此下策。”

顿弱的寥寥数语,使秦王贏政认识到摆在自己面前的大事是兼并天下,而不是对生母的怨怒。于是秦王的怒气顿时消失,欠身向顿弱询问道:“山东六国可以兼而有之吗?”

“六国之中,韩国地处天下的咽喉,魏国是天下的胸腹。大王如能出资万金,听任臣下东游韩、魏之臣,韩、魏的大臣如能臣事于秦,则韩、魏从秦。韩、魏从秦,则天下可图。”顿弱振振有词地说。

“寡人之国贫穷,恐怕难以给你万金。”秦王有些为难地回答。

“天下从来就不会安然无事。天下大势,非‘合纵’便是‘连横’。‘连横’成功,则秦称帝于天下;‘合纵’成功,则楚称王于天下,如果秦称帝于天下,即以天下的资财恭养于秦:如果楚称王于天下,即使大王虽有万金,却不得以为私有啊!”

秦王赢政闻听顿弱此语,点头称善。

于是,秦王出资万金使顿弱东游韩、魏,使韩、魏将相人事于秦;北游于燕、赵,赵国名将因赵王中了离间计而被杀;后来齐国又入朝于秦,这全是顿弱的计谋。

重用范睢

秦王接受范睢的“远交近攻”的战略,为秦国完成统一大业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范睢是魏国人,出于爱国,他想在魏国贡献自己的聪明才干,并想游说魏王以图振兴祖国之策。他因无人推荐,就暂在魏中大夫须贾手下工作,以等待时机。

有一次,范睢跟贾奉魏昭王命出使齐国。在齐逗留数月,任务还未完成。齐襄王见范睢有口才,使人赐他十斤金及牛酒,范睢辞谢不敢受。须贾知道了,大怒,以为范睢将魏国秘密告诉齐国才得到赏赐,命令范睢接受牛酒,退还金。回到魏国后,须贾将此事告诉魏相。魏相是魏国公子,名叫魏齐。魏齐不查问清楚,就使人毒打范睢,打得他肋断齿折,昏死过去,就以席包其身放在厕所。睢醒来,哀求守卫说:“如能救我,当以厚报。”守卫便向魏齐说需要清理掉尸体,魏齐说:“可以。”范睢才得以逃出。

范睢化名张禄到处藏匿,后得同乡郑安平帮助,暗中被推荐给来魏的秦使王稽,王稽便带他人秦。王稽向秦昭王汇报使命后,说:“魏有张禄先生,天下的辩士。他说:‘秦王之国危如累卵,他有办法化解危险,但不能用书面说明。’所以,我带他来。”秦王不信,使暂留客舍,给下客待遇。由于秦昭王最讨厌辩士,对他的话不相信,所以,他待命一年多,毫无消息。

于是,范睢便上书秦昭王说:

“我听说,明主执政,有功劳的不得不赏,有能力的不得不官,功劳大的俸禄多,功劳多的爵位高,能治众的官职就大,而无能的就不任职,有能力的也不埋没他的才能。俗话说:‘庸主赏所爱而罚所恶。明主就不是这样,赏必是有功的人,刑罚必是有罪的人。’如果您认为我的话对国家有利,就照此实行,如认为我的话不可行,把我留在秦国是没有什么用的。

“天下有明主,诸侯就不能擅权。贤明的圣王能预见成败,有利就行,有害就弃,有疑就稍加尝试,以探明究竟。

“话说深了,我不敢写在信上;话说浅了,又不足听。我的希望是,大王能抽出一点游览观赏的余暇,我当面进言,如说无效,愿受惩处。”

秦昭王看了信很高兴,派王稽用专车迎接范睢。

范睢来到秦宫,宦者不知是秦昭王召见,逐赶范睢,说:“秦王到!”范睢佯说:“秦国哪有大王?只有太后、穰侯罢了。”想以此激怒昭王。昭王到,听他与宦官争论,便出来迎接,说:“我久当受您的教导,适急于处理义渠国的事,而我每天早晚要向太后请安。现义渠国的事已处理了,我才有空向您请教。”秦昭王以宾主之礼接待范睢,范睢谦让。这天见到范睢的人,莫不肃然起敬,另眼相看。

秦昭王叫左右人退下,只有他与范睢交谈。秦昭王跪下请求说:“先生有何见教?”范睢只是“啊啊”了两声。过了一会儿,秦昭王再次求教,范睢还是“啊啊”了两声。就这样一连三次,秦昭王又拜请说:“先生不肯教我吗?”

范睢说:“我不敢。当初吕尚遇文王,他只是一渔夫钓鱼于渭滨,他们交情疏远。既而立为太师,载他归去,这是因他们谈得很深的缘故。后来吕尚终于辅佐文王、武王有了天下。如文王疏远吕尚而不与他深谈,文王与武王就不可能成就帝业。现在我只是旅居在秦国的宾客,与大王交情疏远,而所谈的都是纠正君王政务的事,且还要干预骨肉之亲,我想尽我愚忠,又不知大王的心意如何,所以大王三问不敢答。我不是不敢说,我明知今日说了,明日会遭杀身之祸。身死不足忧,人死是免不了的,如有补于秦国,这是我的最大愿望。我所担心的是。只怕我死之后,天下人见我尽忠死,因而闭口不言,裹足不前,不肯到秦国来。大王上怕太后的尊严,下惑于奸臣的伪诈,居于深宫,不离保傅之手,终身迷惑,不明察世间的好恶。大则使国家覆灭,小则使自己处境危险,这是我最担心的事。我死不足怕,我死而秦治,我死比生还好。”

秦昭王说:“先生怎说这话。秦国僻远,我又无才能,幸得先生来,使我能保存先王的功业。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希望先生一一指教,不要对我有疑惑。”

范睢说:“大王的国家,四面险阻,北有甘泉、谷口,南绕泾水、渭水。右有陇抵、蜀山,左有函谷、崤山,有勇士百万,战车千辆,利就出攻,不利就固守。秦卒之勇,车骑之多,凭这实力对付诸侯,就像驱使良犬去追逐跛足兔一样,霸业垂手可得。现在您闭关十五年,不敢出兵山东,是因为穰侯魏冉为秦谋不忠,而大王计有所失。”秦昭王跪请说:“希望指出我的失误。”

范睢怕左右偷听,不敢谈国内事,先谈国外事,以试探秦昭王的态度。在这里他指出穰侯采取“越国远攻”的战略决策的错误,提出“远交近攻”的新战略决策。

范雎说:“穰侯越过韩、魏去进攻强齐,这是很大的失误。因为少出兵就不能损伤齐国,多出兵又对秦国有害。我猜想大王的计谋是自己少出兵而使韩、魏多出兵以攻齐,其实这是不对的。盟国是不可依赖的,越过别国去进攻敌国的计策可行吗?这是大失算。从前齐泯王去攻打楚国,结果是尺寸之地一无所得。难道齐泯王不想扩充土地吗?这是形势使他不能占有土地。齐国因伐楚疲惫,君臣不团结,诸侯便乘机伐齐,结果齐国兵败主逃。这是因齐国越别国进攻楚国,却让韩、魏得利。大王不如实行‘远交近攻’的战略,得一寸土地就是大王的一寸土地,得一尺土地就是大王的一尺土地。现在,您却不这样做,不是太谬误吗?韩、魏居于天下中枢,大王想称霸,必须使韩、魏亲附,秦就可居于天下中枢,以威胁楚、赵,楚强就使赵国亲附,赵强就使楚国亲附。楚、赵都亲附,齐国就害怕秦国,齐害怕必卑辞重币来讨好秦国。齐亲附,灭亡韩、魏就容易了。”秦昭王认为范睢说的对,从此就抛弃“越国远攻”的旧战略,实行“远交近攻”的新战略。

范睢的“远交近攻”的战略顺利推行,秦昭王日益重用范睢。这时他为客卿已数年了,已获得昭王的信任,他便对昭王说:“我在山东时,只听说齐国有田文,没听说齐国有齐王;只听说秦国有太后、穰侯、泾阳君、华阳君、高陵君,没听说秦国有秦王。能掌握国政的才算是君王,能决定利害的才算是君王,能操纵生杀大权的才算是君王。现在太后独断专行不顾一切,穰侯出使也不汇报,泾阳君、华阳君肆无忌惮,高陵君自作主张。‘四贵’这样横行,国家哪会没有危机呢?大王身居‘四贵’之下,所以我说秦国无王啊!这样,大权旁落,国家法令哪能出自大王之手?

“我听说,善于治国的君主,对内要巩固其威信,对外要加强其权力。现在穰侯操纵王权,任意征伐,战胜得土地财物都归其封地,国家财物都流入‘四贵’手中;战败,百姓埋怨大王,归祸于国家。《诗》说:果实繁盛压断树枝,树枝压断会伤树心,封邑太大则会危害国家,臣下尊贵就使君主卑下。淖齿掌齐国大权,就抽王筋,将王杀害;李兑专赵国大权,使赵王父饿死。现在秦太后和穰侯在秦国专权,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之眼中无秦王,他们亦是淖齿、李兑一类人。我眼见大王处境孤立,深为大王担心,恐‘咱万世之后,掌握秦国大权的不是大王的子孙了。’”

秦王听了大惊,夺了太后的权。驱逐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出关外,免除穰侯的相位,使其归封地陶邑。秦昭王从此任范睢为相。

不能听信小人之言

秦王称李斯的《谏逐客疏》一文“真是绝好的文章”,并改变了主意,又将李斯请回来,这是英明之单。如果没有李斯,也许秦王一统天下的步伐就不会那么快。

除掉吕不韦后,有些大臣对秦王进言说,外国来的客卿都靠不住,此话正合秦王的心意。于是,有一天,秦王根据群臣的提议作出决定。

第一,郑国渠立即停止建构,秦国力量主要放在对外发展上。只要能够征服天下,兼并各国,就会有耕种不完的肥沃土地,到时各国俘虏都是用之不竭的人力。

第二,外籍客卿一律驱逐,限期出境,小生意人可留下,有垄断利益及大批田地的外籍商人兼地主,全部限期归国,产业收归国有,田地分给原佃农价购,折价分期归政府。

第三,客卿李斯掌管的情报业务交由车府令赵高掌管,李斯亦在驱逐之列。

第四,吕不韦畏罪自杀,门客窃为厚葬,并有数千人送葬和尔后前去祭墓,这些人全部登载记录。若是外国人,则全部驱逐出境,秦人送葬或是哭祭者,六百石以上官职者夺爵,谪迁房陵守陵:五百石以下,不夺爵亦迁房陵。凡是未参加送葬或祭墓的秦籍舍入门客,不夺爵,但迁居房陵。

秦王嬴政为了表示决心,在作完决定以后。不再像往日一样询问群臣有何意见。

蒙武对由宦者掌理情报总感不安,这表示秦王的情报网不再是针对外国,亦将用在国内各大臣身上,这会造成宦官掌权,乘机挑拨君臣彼此的信心而遂行自己的私欲。

李斯接到了秦王的逐客令,并限在三天之内离开咸阳。于是,他挑灯写了一份上秦王赢政的疏: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散六国之合纵,使之西面事秦……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此数宝者,秦不生一,而陛下悦之,何也?……大击瓮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声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应,故能明其德。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者,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者,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书写完毕,李斯掷笔而起,胸中郁闷消除不少,他在室内走动,一面在心中感叹:

“此疏上去,未必见效,吕不韦和嫪奏事件给了秦王太大的打击,而吕不韦到底是商人出身,凡事只讲求利润,只顾图一己私利,不懂治天下之道,甚至动摇了秦国以农为本的基础,限制了秦国一统天下的国力,难怪秦王要这样做!”

秦王细读了由蒙武呈上的李斯《谏逐客疏》看到深得其心之处,还敲击几案兴叹。最后他将疏交给侍立身后的赵高说:

“你拿去看看,真是绝好的文章!”

接着秦王转向侍坐左侧的蒙武说:“李斯的确是宰相之材,可惜不是秦人。”

“大王认为他书中的话是否正确?”蒙武恭敬地问。

“再正确也没有了。”秦王说。

“既然正确,就表示大王认为逐客之举有商榷余地了?”蒙武紧紧迫逼。

秦王赢政一时语塞,不知如何答复,他转脸看看赵高,赵高已看完卷好,又再双手递还秦王赢政,秦王问道:“有什么意见?”

“文章绝佳,只是立论不合时宜!”赵高回答。

“哪个地方不合时宜?”秦王问道。赵高弓身说:“秦国昔日国小地窄,没有人才,所以要借重外才,但如今地大物博,人才众多,再借用外才,不但会引起旧臣怨气,形成对立党派,而且有的的确是在为敌国做间谍或游说,将故国利益放在秦国利益之上。”

“你的话很有道理,”秦王又转向蒙武问,“蒙卿的意思呢?”

“赵侍中也是赵国人,难道就对秦国不忠?”蒙武指着赵高叫阵。

“奴婢虽是赵国人,可却是大王的旧臣,蒙大人不要忘记。”赵高下面半句话不敢说出来,“我还是自小和秦王一起长大的总角之交!”

秦王嬴政和往常一样,微笑着看他们争论。

“蒙武。”秦王嬴政突然发声,将焦急等候的蒙武和赵高都吓了一跳。

“臣在!”蒙武恭敬地回答。

“派你迅速查看李斯是否已走,不管现在何处,都要找来见寡人!”

“赵高!”秦王又喊。

“奴婢在!”赵高回答。

“拟诏书,撤回逐客令,待寡人看过后用玺,即办!”

蒙武急忙赶往李斯府邸,在路上他还一直在想如何跟他李斯解释,因为蒙武认为李斯虽为客卿,官并不大,但偌大府第,说要解散善后,总得费一点时日,诏命上限三天,应该是在第三天走。

谁知道李斯做事干脆利落,一天之内就将诸事处理就绪,第二天就走了,信到他手上时已是下午的事,现在秦王命他留客,李斯已经走了好几个时辰。

他急忙又赶到东门,找到司阍察问。门监告诉他,早上李大夫就带着一个家人,驾着一部单马车出了城。

门监问:“秦国什么系统最严密,办起事来最快?”

“缉拿人犯系统吧?”蒙武不懂他问话的意思。

“对啊!”门监说,“蒙大人去向廷尉报案,说李大夫盗了机密文书出秦,不出三天,哦,他才走没多久,不出几个时辰,不管他在渭水上钓鱼也好,在官道上赶路也好,包管有人送他回咸阳,你只要坐在家里等好了。

于是,他向廷尉报案,说是他有份机要文书为李斯借阅,他不小心带走了,希望搜查李斯下落,并暂时扣留,不准出境。

蒙武是秦王的心腹大臣,这项机要文书当然非同小可,廷尉立即下令全国侦缉系统,搜查李斯下落。

蒙武离开廷尉,找了两匹快马,带着一名家人沿途赶去。他快马直追,沿途打听,一天一夜以后在丽邑县尉衙门见到李斯。因为李斯是名臣,只受到软禁的待遇,准备押送咸阳,但也忍受了几个时辰的惊吓。

李斯看到蒙武来,高兴地站起来,大声向他说:“武兄,你来得正好,我奉秦王命离境,这里的县尉却说我私带机要文书出国,将我的行李搜遍了,搜不出还是不让我走,这是怎么一回事?”

“斯兄,事情一时说不清楚,我这里先道歉,你受的委屈我日后会补偿。”

蒙武拿出证件证明自己就是报案人,县尉一听是蒙武,连忙多行方便,把李斯交给蒙武带走。

李斯回来了,秦王很高兴。他和李斯谈了一天一夜,他佩服李斯所学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更精通刑名经济,真是个难得的人才。

李斯说:“经过秦国这多年的用计和挑拨分化,诸侯各国合纵之约已解,近年来更是互相征伐,血战不已,秦国如今应趁各国兵连祸结,民生凋敝之际,迅速出兵平定天下。

“不错,”秦王嬴政有所悟地接着说,“先攻占韩,在我可以解除尔后出兵赵楚侧背的威胁,在韩也可免去多少年来借道及战祸波及之苦,这是一举两得的事。”

李斯跟着话题一转,谈到秦国内政的种种得失,他总结说:“秦地民风淳朴,怯私斗而勇公战,重法纪而不徇私,这是孝公变法所留下的遗风,但自吕不韦当国这多年后,官民风气逐渐败坏,常发生官商勾结共谋利益的事情。由于工商业发达,各国商人云集,将各国尤其是楚赵的颓废淫乱之风带来,民风走向唯利是图,追求个人享受,而置国家乡里于不顾,财富逐渐集中于少数人之手,特别是外国商人之手,这种情形继续下去,再过若干年,就会出现农村破产,农民无以为生,集体流人城市,而城市无法容纳,种种乱象将由此而生。

“再用商鞅之法,并予加强,重农抑商,以维国本。”李斯说,“发展国家经济,节制私人资本,以积国富。”

“请先生助我。”秦王嬴政说。

“臣愿意。”

事实证明,有了李斯在身边出谋划策,秦王在后来的战争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这正是秦王善于用人所带来的好处。

同类推荐
  • 资本奴役全人类

    资本奴役全人类

    从美国独立战争、南北内战到两次世界大战,再到今天的次贷危机、欧债危机、人民币升值风波……通过一次次的高抛低吸,资本洗劫、掠夺并重新分配了全球财富,不断地在人类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展现它巨大的威力。不管是股市、楼市、汇率还是物价,每一次的波动都跟资本脱不开关系,而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欧美为什么总逼着人民币升值?
  • 如何经营特定消费层

    如何经营特定消费层

    本书针对市场营销学,具体讲述了特定消费层的划分,以顾客关系为中心,一对一的营销,个性化服务,启动一线人员的作用等方面内容。
  • 向特种部队学习执行力

    向特种部队学习执行力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问题也好、困难也罢,都是我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想要移开这些绊脚石并不难,只要我们拿出特种部队的精神,学习他们的执行力、意志力、凝聚力、协作力等,进步会在一点一滴中实现。宣扬特种部队的精神,学习特种部队的执行力并改造自己,将之带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正是出版这本《向特种部队学习执行力:高效行动指南》的初衷。
  • 转型经济中的企业家制度,战略能力和企业绩效

    转型经济中的企业家制度,战略能力和企业绩效

    本书的研究目的是,在中国转型经济情境下,从制度视角分析转型经济对企业家主导性能力的要求,根据管理研究情景化要求,深入剖析企业家主导性能力的内涵并加以科学测量,并以“浙商”为实证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企业家主导性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为转型经济情境下中国企业的可持续成长提供企业家能力角度的理论启示和管理举措。
  • 销售不狠,业绩不稳

    销售不狠,业绩不稳

    《销售不狠,业绩不稳》借助动物仿生学原理,从鹰的眼睛、狼的性格、豹的速度和熊的力量四大角度出发,折射出其在销售中所必备的敏锐洞察力、坚韧意志力、强大说服力和果断成交力,深入浅出地对销售中的重要环节做了缜密的逻辑分析和阐述。通过诸多行之有效的营销案例揭示现实销售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如何参透消费者的心理,如何进行客户的开发、如何抓住顾客的心理需求、如何运用相应的销售技巧,如何积极地促成交易等,最实用的销售攻略秘笈,本书将一网打尽。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娇俏小红娘:腹黑王爷不要撩

    娇俏小红娘:腹黑王爷不要撩

    别人穿越都是公主王妃,到她穿越就成了为别人牵红线,老天,这不公平啊。诶等等,为什么师傅看向她的眼光一点点的变质,为什么主线人物突然把攻略目标改成她?这和最开始说好的不一样啊!
  • 临时工

    临时工

    电视台临时记者孟想,接下了“卧底”拍摄超市制售变质肉食品的任务,但他不知道这间超市是女友夏晓炎父亲的心血之作。命运多舛、心地善良的中年寡妇刘小菊,迫于生计进城打工,却收获了一份难得又不健康的爱情,与同是养老院护工的老马越走越近。孟想费尽周折拍摄的揭黑节目即将播出,却又被无限期搁置,这里到底有什么隐情?老马媳妇找上门来,对刘小菊百般羞辱,刘小菊儿子护母心切将老马打伤昏迷,将被诉上法庭,事情还能否转圜?孟想最终能否担起记者的社会责任?他不惧怕“临时工”的身份,但他无法面对自己揭露的人是心爱女友的父亲。面对男友承担的道义和父亲的所作所为,夏晓炎又该何去何从?
  • 棠梨盛放

    棠梨盛放

    大雨滂沱砸进肌理,冷如寒冰里结冻的冰凌。这场无尽的雨,也挡不住少年的炽热“在下亦珩,愿一生一世守护您。”少年虔诚地说道,黑亮的眼眸在夜里似是天上的星辰,华光流转然而“走走走,别挡我回房的路。”沈锦棠看着这只突然蹿出来的傻冒,不禁翻了个白眼本文1v1,宠文,男主重生,女主穿越排雷,甜虐未知,作者琉璃心,第一次写文不喜勿喷。
  • 我的江山美人

    我的江山美人

    他爱钱,爱江山,但他更爱美人!
  • 我在天界当国宝

    我在天界当国宝

    苏音重生了。当她看到自己重生后的样子时,她只想仰天大笑三声!因为她重生成了一只熊猫!熊猫啊!国宝啊!只要她进入人类的世界,那还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是,为什么这里的人都穿着古装?手里还拿着粪叉和锄头。苏音转身就逃,却险些撞到人。面前这个绝美的年轻人是谁?“吾乃仙界至尊。”要带自己去哪里?“仙界。”…
  • 刘小果的相亲之路

    刘小果的相亲之路

    刘小果普通、平凡,长相普通、身材平凡,学历普通、家庭平凡。但刘小果对爱情一直充满期待,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加上亲戚朋友的狂轰乱炸,刘小果能否能坚持内心,一如既往的对爱情充满洁癖性的期待吗?
  • 猛兽回头

    猛兽回头

    追寻力量的山间少年踏上注定精彩纷呈的旅途,神奇的属性能力成为他奔向世间至高至强的强大助力。是在半路倒下?还是在战斗中成就令九天十地恐惧的斗战圣者!血与火中沸腾的,永远是人类本能深处的兽性!
  • 终极神皇系统

    终极神皇系统

    宅男晨光穿越到一个废物身上,但是有终极神皇系统之后,什么都不怕,金钱,美女都会有。一个废物正在崛起。
  • 天庭互娱

    天庭互娱

    只想做个普通上班族的李钰,第一天便被“主角”了穿越平行世界的八年前,成为“孤儿院”的一员。但行事小心谨慎的他,就这么安稳平静的过完了八年,谁知道,又在即将成为普通上班族的时候,接到一份奇怪的面试邀请。《天庭互娱》李钰被迫成为打工仔。“为神仙打工,其实也没啥,老板天天喊着给我加薪。”李钰如此的说道。“神仙下凡只为娱乐?为何天庭互娱做的节目没有起色?秦时明月是秦、明两朝创立的横跨三界的娱乐公司?仙秦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