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14800000023

第23章 国本动摇暗争锋

刘询对太子彻底失望了,甚至公开表示了“乱家太子”这样的神预言。很明显,宣帝动了改换太子的念头,而他看好的继承者新人选是淮阳王刘钦。

刘钦是宣帝最宠爱的妃嫔张婕妤的儿子,刘奭的弟弟。刘询曾经想过立张婕妤为皇后,可他永远都过不去平君那道坎,最终还是改立了没有子女的王氏为后,让她全心全意抚养太子。

陛下对张婕妤心中怜惜,所以刘钦子凭母贵,从小就特别受宣帝的宠爱。最难得的是这个孩子没有被宠坏,而是聪明伶俐、精通律法。(刘钦应该是很有才华的,他曾经作赋二篇(《汉书·艺文志》有载),可惜今已不存。)

刘钦长得强壮高大,喜欢经书法律,聪明有才气。宣帝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了曾经那个游遍京畿三辅、上下诸陵的自己,看到了当年轻歌走马、年少轻狂的游学生活。

于是,刘询每每见到刘钦,都会感叹:“淮阳王明察好法,宜为吾子。”“真我子也!”(这才是身为我刘询的儿子该有的样子!)

联想起陛下曾经对仁懦重儒的太子刘奭“乱我家者,太子也!”的斥责,和如今对喜欢法律、聪达有材的淮阳王刘钦“淮阳类我”的肯定。其中的政治含义不言而喻——宠妃爱子,刘询真的打算另择继承人了!

陛下心思的改变惊起了朝野的动荡,太子党危在旦夕,刘奭的太子之位甚至是身家性命,在此一搏!

可事情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呢?

要说清宣帝执政后期,太子和皇帝之间的矛盾,首先要介绍一下政治形势。刘询会动摇国本,起了改立太子的心思,不仅仅是因为刘奭的政见与他不和,更牵扯了许多政治集团的纠纷与制衡。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咱们先来看几对好朋友:浩星赐和赵充国是好朋友。魏相跟许广汉是好朋友。韩延寿跟盖宽饶关系好。杨恽跟韦玄成关系好。张敞给严延年写过劝告信。冯奉世终生感念韩增的知遇之恩......

至于邴吉?他不能算结党,因为......他跟所有人都是好朋友??连皇帝都把他当成父亲一样去尊敬。简直就是个无政敌、无私仇、人品逆天的bug[允悲]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孝宣中后期的几大政治集团,了解一下时代背景:

首先,外戚集团。宣帝朝的外戚以许(恭哀皇后的亲戚)、史(刘询奶奶史良娣的亲戚)为尊。

然后是陛下的亲信集团,这个可以和外戚归为一类,比如金家(金日磾为首的显贵),张家(张安世为首的士族)。

许史这样的外戚在汉宣帝执政期间是怎样的地位,我只要提到另一对姓氏你们就明白了——“卫霍”!

“许史”指汉宣帝时外戚许伯和史高的并称,常用来借指权门贵戚。后世许多诗文曾经出现过的“金张许史”一词,则是指汉时的豪门四姓并称,借指权门贵族。(这四姓指:金日磾、张安世、许广汉、史恭、史高)

如果你将“金张许史”理解为《红楼梦》里的“贾史王薛”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金张许史比起红楼梦里的荣宁二府,地位还要更高一筹。不信我们来感受一波~

许史世家外亲贵,宫锦千端买沉醉。——唐.李贺《许公子郑姬歌》

丰貂长组金张辈,驷马文衣许史家。——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金张及许史,夜夜尚留宾。——梁?简文帝《长安道》

金张与许史,不知寒士名。——宋?陈与义《八音歌》

黄金买笑歌,用钱不复数。许史相经过,高门盈四壮。——唐.王维《偶然作》诗之五

李贺,杜牧,王维这样出现在语文课本上的名字我们不会不知道,而他们以“许史”或“金张许史”为典故作诗,足以证明外戚集团的显贵与势力。

下面是士大夫集团,代表人物如盖宽饶,韩延寿,杨恽等。其实这个集团才是人最多的一个,以孝廉或太学为晋升途径的官员士子都可以归为此类。但是,正如萧望之曾经说过的“各从其志”(人各有志),这些白衣卿相日后选择的道路却截然不同。

萧望之是士大夫,但是他打击韩延寿等人所在的集团,选择了给孝宣皇帝当枪使、做亲信。魏相是士大夫,但是他和外戚集团、尤其是许家关系亲厚(参考盖宽饶不给平恩侯许伯面子,魏相直接笑他耍酒疯)。

像魏相、萧望之这样与外戚关系密切的官员,并不能严格算在士大夫的集团里,而是皇族集团。

皇族集团和士大夫集团才是刘询和刘奭争执的根本原因。士大夫不受信赖,却因为孔孟之道认为自己有权利去插手治理国家,皇帝应该由儒生来教治国安邦。

皇族集团又是一个大概念。《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其实不然,皇帝也是人,他不可能操纵所有人心。

虽然刘询乾纲独断,但也会有责任的枷锁限制他。他是老板,也要考虑员工福利,而家国天下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做的买卖。

皇族集团的信仰是陛下所带来的惠利,刘询被人诟病任人唯亲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他用外戚和亲信获得了好处(灭霍),就得给人家发工资(封侯)。

外戚是一把刀,聪明的宣帝用它来打击权臣大权独揽,而能力不足者则被其反噬,造就王莽之乱。(还好宣帝控制得住外戚,不然就又多衍生出一个集团了)

士大夫则不然,他们的信仰不是皇权,而是儒家。甚至可以说,迂腐的士大夫,是瞧不起皇帝的(比如杨恽)。

他们尊崇孔孟这样至圣先师,且自命清高。他们认为想要实现治国理政还万民以康乐,关键在于皇帝是否听自己的话。

在士大夫的心中,仁义礼教和圣人先哲才是最重要的,皇帝的自身能力与国家发展关系不大,国家应该交给儒生治理。

读书人其实是一种很可怕的力量,他们书读得多就能受到广泛尊重,但有时却会提笔写死人,以舆论力量败坏社稷。

可最令人崩溃的是,士大夫清高、重气节。也就是说,他们符合人民群众对于清官的基本要求,可以得到百姓爱戴。哪怕他们做错了,该死,处于弱势的无知百姓都会认为他们是对的,杀了他们的朝廷是在冤枉好人,皇帝就是个昏君(参考赵广汉)!

而我们结合一下宣帝自身,就能明白。明明是自小学习儒家的太学生,读书人出身的刘询,为什么会疯狂打击士大夫集团,哪怕被后世之人口诛笔伐(《资治通鉴》里司马光的评语就是站在宣帝不应该杀杨恽、盖宽饶等人的立场上的)

宣帝短暂的人生,经历过的事情太多了!巫蛊之祸、宗室谋反、西羌叛乱、权臣震主......法尧善舜,神文圣武于他而言不过是用来忽悠百姓的笑话。否则,他又怎么会失去心中挚爱?[伤心]

所以,他选择了汉家制度,选择了传扬千古的霸王道杂之。真的不能怪他对喜好儒学的太子发那么大的火,儒家政治理想的完全实现是绝对的空想。哪怕是如今的二十一世纪,都不算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社会。

所谓的皇族和士族争斗,其实是从高祖开国就开始了的。祖辈没有解决的、绵延了几百年的烂摊子,宣帝能做的只是尽己所能去缓和。你总不可能指望着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去推翻封建社会吧!

西汉到了孝宣朝最令人崩溃的两股势力其实是外戚和士大夫(是的,没有宦官。重用宦官是从刘询儿子刘奭开始的,等到了东汉才最为猖獗,成为了另一股庞大的政治势力)

外戚问题绵延整个西汉,从开国时的诸吕之乱到孝武皇帝一手扶持的卫霍家族再到如今的金张许史。他们是皇帝夺权的资本,同时也是下一任皇帝揽权的障碍。(之前没出事真的是因为皇帝太优秀了:前七任皇帝出了四个庙号!等到元帝开始走下坡路,就控制不住他们这群外戚了,最后导致王莽篡汉。当然,卫霍和金张许史这几家也都是善良的小天使,不作妖还建功立业,皇帝信任他们也是他们自身人品过硬。)

外戚问题很头疼,可真正想让刘询骂娘的是儒生问题。这个烂摊子是他曾爷爷汉武帝刘彻和霍光留给他的,尤其是霍光!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名义上的主流地位。(是的,名义上的。)而实际地位的提供者是霍光(盐铁会议)

武帝虽然将治国方略从黄老改为儒家,但他骨子里其实是法家。武帝朝的儒生,都是“外修儒以饰法”。也就是说,武帝朝的士大夫官员,虽然接受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但依旧是为了以法治民、自身名利而从政,想要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参考桑弘羊)

虽然武帝淘汰了一部分的酸腐儒生,但太学的建立、儒家经典的大力推行依旧使得国家儒生比例猛增。而这,只是愤青误国的开始。

不学无术的霍光,虽然不喜欢儒生,却给了儒生一个日后作妖的机会。霍光为了打击同为托孤大臣的对手桑弘扬,努力夺取政权而不顾后果召开了“盐铁会议”。

虽然盐铁会议打破了国家过分垄断经营的市场经济,缓和了社会矛盾并做到了部分还利于民。却也大大提高了儒生的社会地位,为国家埋下了隐患。

因为霍光能取得盐铁会议的胜利,靠的是那六十个代表发言的“贤(酸)良(腐)方(儒)正(生)”。是他们跟御史大夫整整辩论了五个多月,唇枪舌战才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舌战群儒”的桑弘扬击垮。(别被小说《三国演义》给骗了,诸葛亮从来没有舌战群儒过)

这件事就像宣帝灭霍。霍光和刘询都是聪明人,他们也清楚外戚和腐儒可能会误事,但是却不得不重用这些人。因为你靠人家帮你夺权才能有今天的地位,不给发工资的话,以后谁还给你干活?

这些问题等发展到了宣帝朝的时候,已经根本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了。(毕竟刘询是人不是神[摊手])

宣帝重情义,而且有能力控制住外戚,任用有才华的官吏治理国家,所以他真正要打击的是士大夫集团。

这些人虽然清高却会误国,甚至掌握舆论的力量蒙蔽人心。武帝和霍光留下的这个烂摊子,刘询收拾了一辈子,被压的喘不过气来。

所以他恼怒太子是腐儒,所以他一遇到士大夫集团的问题就毫无耐心,甚至罔顾真相。这才有了盖宽饶、韩延寿、杨恽等人的死。

汉宣帝累的快吐血了,才一点点缓和了朝廷里腐儒过多、士族做大、外戚干政的问题。现在刘奭身为他最器重的长子、一个王朝的皇太子,居然跟他说要重用儒生!这意味着他曾经所有的心血都有可能在这小子的手里付之东流,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守住的汉室百年基业也将由盛转衰。(可惜一语成谶了啊!)

在这一刻,为了国家,为了天下百姓,刘询开始认真思考,是不是该换一个和自己一样:以法治民、以德育人的储君来带领未来的大汉走下去呢?

可惜,人是思维动物更是情感动物。刘询这一生,几乎所有的错误都是为情而犯。几乎所有关于许平君的决定都是毫不理智的。[伤心][伤心][伤心]

《大秦帝国》里有一句名台词:“为王者,不可有被别人牵制的软处!”

可惜,刘询有,而且屡试不爽。

陛下动了改立太子的心思,最先坐不住的是萧望之。(邴吉做了五年丞相之后,在五凤三年正月就死了,继任者是黄霸。魏丙有声的神话是过去式了,陛下想要动摇国本的时候也没几个老臣能跳出来阻止了[伤心]PS:韩增死的更早,五凤二年就没了[伤心])

萧望之作为铁杆太子党(虽说他最后被自己最得意的门生给渣了[汗]),开始发挥他的愤青专长,给太子宣传造势——根据天人感应学说,有舆论说太庙失火是因为陛下要改立储君。

然后是郑吉处理的、西域乌孙因为改立王子造成内乱的汇报奏折也让刘询心里“咯噔”了一下:王位继承人的更换可以引发国家内乱,乌孙小国尚且如此,更何况泱泱大汉?!

最后是邛成太后王氏,她拿出了杀手锏:“陛下还记得恭哀皇后吗?!”

原本最恭谦、最没存在感的皇后娘娘,居然成为了太子党的最后一张王牌。

许平君,这三个字是刘询这一生的劫数。

从故剑情深到南园遗爱,从厚荫许氏到乱家太子。宣帝的每一个决定或对或错都是为了她。这种时候,他忘记了理智忘记了抱负,只是许平君一个人的丈夫。[伤心]

上有意欲用淮阳王代太子,然以少依许氏,俱从微起,故终不背焉。——《汉书·卷九·元帝纪第九》

每次看到这,真的是又感动又心碎T^T。刘询忘不了许平君,忘不了此生唯一爱过的女人。所以,哪怕刘奭与他政见不合,哪怕他并不适合做储君甚至皇帝,宣帝都要保住刘奭的太子位,只因为他是平君的儿子![伤心](可是男神,如果你不立刘奭做太子,也许西汉不会亡的那么快啊[泪]呜呜~刘秀要是你儿子该多好!T^T )

太子风波平定,刘询的身后事如何他自己也猜不到,儿孙自有儿孙福吧~现在的陛下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既然上苍给了他治国理政才华,那就去把大汉帝国推向巅峰吧!

同类推荐
  • 方道

    方道

    方,道也。为大方之家,至治道之士。
  • 興国传

    興国传

    “皇上,该用膳了。”旁边的公公恭敬的对着站在荷花池边的人说道。柳叶随风摆动,轻轻的掠过他的脸颊。他向身边的公公问道,“你说,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公公弯下腰,“老奴迂腐。”他嘴角微微一笑,道“用膳。”转身向殿内走去.....
  • 决战垓下

    决战垓下

    乌江?垓下?好心人重生项羽,悲催发现已然四面楚歌,再有不到一个月就该退往乌江了……为了先祖的荣光,且看霸王如何逆天改命,带领西楚,再创辉煌!
  • 商手

    商手

    青年创业者云海创业失败,负债累累……经受不住压力选择自杀,却意外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这里还是农业封建社会,云海的商业王朝就此建立。然而,穿越后的身世之谜,却让云海……
  • 血色大周

    血色大周

    网络时代孕育的博学广见之士,无意间穿越到战国时期,成为大周纯正的皇族后裔——卫国王子姬黛时值公元前346年,以姬黛的记忆秦国尚在变法初期;齐国邹忌谏言已过五年;魏国已经不复昔日的强盛;楚国只满足于称霸南疆那时候西帝秦国、东帝齐国、南帝楚国,尚不能左右各路诸侯姬黛机缘巧合之下,拜入鬼谷门,成为鬼谷子唯一的亲传弟子,得授其全部本领。鬼谷高徒:庞孙苏张,每每谈起,无不羡慕异常一个弱小的诸侯国,在王子殿下的领导下,竟然扭转乾坤,一统华夏;现代商业支配着古代战争的发展;千年的军事战略在战国时期大放异彩;连横、合纵还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且看一个把古今智慧融会贯通的男人如何争霸诸侯,创造一个传奇。
热门推荐
  • 罪恶花

    罪恶花

    “罪恶、吝啬、谬误以及愚蠢,纷纷占据我们的灵魂,折磨我们的肉体,犹如乞丐养活他们身上的虱子,我们居然哺育我们可爱的悔恨。”——夏尔·波德莱尔《恶之花》社会是一个花园,我们是花园里的罪恶之花。
  • 战争征服者

    战争征服者

    他本来与战争绝缘,但是因为一次的巧合,他成为了一个穿越诸多战争,并且需要征服这些的人。生化危机,异世界末日到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现代战争……诸多本来“不存在”或者是他所知道的战争,成为了他一个个足迹的印记。他无意改变历史,但是他的存在,却逐渐影响着这些世界。丧尸的嚎叫,子弹的纷飞,天空,大地甚至是海洋的钢铁巨兽,演奏出战争的旋律。而他张士心,则是成为了这一幕幕的战争旋律的征服者。
  • 书灵纪之南疆千雪

    书灵纪之南疆千雪

    梁晨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同时也是一位三流小说家,没名气没人气,笔耕数年成绩总是不尽人意。为了让新作品可以大卖,她决定在开书前将塑造好的主角拿去寺庙里开开光。谁承想,这一开光竟让书里的主角儿梁千雪复活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由于梁晨塑造的不够完整,梁千雪居然是个半成品,言行举止活像脑子缺根筋,不仅处处模仿她的言行穿着,更是要抢了她的男朋友!不过,直到校园里接连出现邪魔,故事情节才发生扭转,原来梁千雪小有法力,正是上天派来帮同学们打败邪魔的!欢迎来到书灵的世界,且看千雪如何战胜邪恶,改变命运!
  • 怪诞眼睛系列

    怪诞眼睛系列

    天生就能看到它们的怪诞眼睛,成长之中一系列的故事,你身边,也许就有这么一个唐木。
  • 触摸快乐

    触摸快乐

    经历万般坎坷,仍旧奔跑在追寻幸福和快乐的路上。
  • 校霸女神看看我

    校霸女神看看我

    【猫系校花vs兔系少爷】安乐作为金铭私立的校花加校霸,连老师都把她供着的小公主,日常就是逃课睡觉玩手机,无人能阻。可调班后,她多了一个爱管闲事的同桌。“安乐,这是今天的试卷……”“安乐,这是这节课的笔记……”“安乐,把这些英语单词背一下,明天要考试!”“安乐,老师在讲重点,你抬头听一下……”“安乐,下节课要讲试卷!你不能逃课!”可谁又能告诉她,这天天一脸无辜纯良的少年管她学习还不够,为什么还想要斩她桃花,断她情缘!“安乐,昨天有人想往你桌洞里塞东西”“什么东西?”“他说是情书”“然后呢?”“我怕里面会有对你不好的东西,所以我给阻止了!”“……”这人是不是活腻了找死啊!
  • 九千魈

    九千魈

    十年前,她叫毛瑞。一场车祸使她结缘正在躲避天劫的九千魈,它是为了避难而借用她的灵胎仙体,而她是为了再多活十年而与它订下契约。17年后,她已经改名换姓,可为什么本该在十年后死去的她还活着?随着封印一点一点的解除,一场接一场的阴谋算计,鬼怪侵袭随之而来,是巧合还是特意为之?这诡异莫辨的背后到底隐藏什么?
  • 盛世双婚:腹黑太子来破案

    盛世双婚:腹黑太子来破案

    睁眼醒来,她发现自己穿越成扬州苏家嫡女。一纸告书,让她成了人人唾弃的杀人犯。好在从天而降个太子爷来救命,只是这太子爷……看她的眼神有点怪!“你叫苏落,寓意落子无悔,那就别想反悔,”太子爷笑眯眯看着眼前气急败坏的人儿,心情愉悦道,“是你先开口和我表白的,所以我娶你不过分!”苏落梗着脖子强辩,眼神心虚的四处瞥,“我这不是以为自己快寿终正寝口不择言,不算!”扬州悬案频发,怪事不断,究竟是谁在背后搞鬼?且看两人携手,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终成眷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生是超级选择题呀

    人生是超级选择题呀

    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都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人生的选择,爱情的选择,工作的选择等……只有每个选择经历过才能知道自己要走的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