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14800000022

第22章 乱家太子寒帝心

太子到了加冠之年,可以参政了。但是父子两人秉持着“王道”和“霸道”的不同理念,注定要打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最先出事的东郡太守韩延寿。五凤元年,韩延寿因为与萧望之结怨,被冤死。

介绍一下韩延寿吧,他和他的好朋友盖宽饶、杨恽等都是是士大夫集团的典型代表。(宣帝朝的政治集团下章做个重点介绍)韩延寿出身诗礼簪缨之家,三代人皆是清高士子,属于古代士大夫君子的杰出代表。

他们家的人太清高了,虽说有才华,却不太适合波谲云诡的官场,所以后来的结局都不咋地。

韩延寿的父亲因为反对燕王刘旦谋反,被害身亡。霍光很钦佩韩延寿的父亲,同时也欣赏他的才华。于是提拔韩延寿做谏大夫,调任颍川太守。

这个颍川太守补的是赵广汉的缺(那个时候赵广汉被调去做京兆尹了)。韩延寿发现赵广汉这个酷吏,因为害怕当地风俗聚朋结党,竟然鼓励官员百姓相互举报!(难怪这货能发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报箱[挖鼻])

这导致颍川告发成风,百姓多结成仇怨。身为一个崇尚礼义,爱好古理的孺子,韩延寿对此表示很扎心。[摊手]

虽然他最开始也是想以道德教化百姓,跟人家讲道理。但是,他不像盖宽饶那么迂腐,也还算聪明。

擒贼先擒王,韩延寿找了几十个颍川百姓敬重的郡中长老,跟他们一起讨论实行礼仪教化的方案。最后,大家共同商定嫁娶丧祭的礼仪和等级,百姓相亲相爱,当地民风民俗大为改观。

后来,韩延寿升任东郡太守,修建地方公立学校,对当地贤士以礼相待,在百姓中很有声望。而补任他的颍川太守黄霸,也是因为沿用了他的方法治理颍川,才因政绩出色重新被刘询重视,后来提拔到中央的。

韩延寿绝对是个好官,可惜他碰上了一个愤青。萧望之升任了御史大夫(前文提过,刘询想过任命萧望之做丞相,而宣帝朝的丞相都是从御史大夫上去的)补任他左冯翊官缺的就是韩延寿。

宣帝喜欢考核官员,同时对官员任命慎之又慎。韩延寿升官本来是件好事,可偏偏举报告发充斥朝野。侍谒者福(一个名福的人,官职是侍谒者)跟萧望之打小报告,说韩延寿做东郡太守时,挪用了一千万的公款。

本来萧望之有赵广汉的前车之鉴,对于这种事是不想管的。于是他去问:邴吉,你怎么看?(元芳黑人问号脸2333,皮了皮了)

丞相邴吉认为“更大赦,不须考。”然而,有些时候怕什么来什么的“墨菲定律”总是能让历史惊人的相似。

“会御史当问东郡,望之因令并问之。”——《汉书·韩延寿传》

在被萧望之调查挪用一千万公款的案子时,韩延寿干了跟赵广汉一样的蠢事,他将查到的萧望之做左冯翊时候亏空一百万的事做威胁,想让萧望之不再调查自己,结果萧望之是个愤青。结果就跟赵广汉一样咯,一封举报信把萧望之告上了朝廷。

宣帝当时真的很烦,他一天天为了吏治和外交已经够忙了。你们这些底下的官员还不省心,相互检举揭发,狗咬狗的事一大堆,能不能让我过两天安生日子了啊!于是,宣帝开始着手调查此事。

萧望之查着点什么呢?一堆小毛病。

“得其试骑士日车服侍卫奢僭逾制;又取官铜物,候月食铸刀,效尚方事;及取官钱帛私假徭使吏;及治饰车甲三百万以上。”——《资治通鉴卷二十七》

太子这时候不干了,韩延寿这样的饱学之士是他最喜欢的,赶紧跑到父皇面前给他求情。可惜,刘询当时只得出了一个结论:韩延寿太狡猾了。

韩延寿的结局也是跟赵广汉一毛一样,说他是诬告而萧望之上奏的情况属实。最后“天子恶之,延寿竟坐弃市。”

韩延寿被斩首那天,“吏民数千人送至渭城,老小扶持车毂,争奏酒炙。”连百姓送葬的桥段都这么像,感叹,又一个赵广汉。

虽然韩延寿僭越了车马服饰、私取官钱,但他治绩不错,颇得民心,而且罪不至死。奈何,运气不好,偏偏碰上了讨厌耍赖狡猾之人的汉宣帝。

而萧望之也因为反对利国利民的常平仓政策,让刘询大失所望,于是把他打发去做太子太傅(又一次的两败俱伤)。而黄霸则升任为御史大夫、候补丞相。不曾想,让萧望之去教导储君,才是真正埋下了更大的祸端。

这样一桩案子让刘奭非常不满,盖宽饶、赵广汉、韩延寿等人血淋淋的栗子摆在眼前,太子和皇帝之间就像是一个炸药桶,一触即发。

很快,导火索就来了。

还记得杨恽吗?就是那个司马迁的外孙,弘农杨氏的士族公子。他们一家子名人:姥爷是《史记》的作者,父亲是前丞相、华阴杨氏一世祖,母亲是个才比诸葛的奇女子,而杨恽自己是个文学家。

司马迁因为在《史记》里写了很多汉朝皇帝的缺点和错事,导致在成书之后他不敢发表。于是传给了自己的小女儿,也就是杨恽的母亲司马英。

司马英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她很清楚父亲的遗愿是希望史记能全部面世,没有任何删减。

所以在司马英带着《史记》初稿和相关资料一起嫁进杨家(这真是全世界最珍贵的嫁妆了)之后,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她与丈夫杨敞商量,决定将《史记》送往老家——华山脚下的华阴县珍藏。

这就是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说的“藏之名山”一事的真实意义。

杨恽自幼熟读史记,身为文学家,他对外公的这部旷世巨作爱不释手。

等到孝武、孝昭、霍光三任国家名义或实际上的领导人都去世以后,孝宣皇帝刘询隐忍灭霍,大权独揽。

终于,杨恽等到了一个对巫蛊之祸恨之入骨的皇帝,等到了一个能创造中兴盛世的明君。

于是,带着外祖和母亲的遗愿,杨恽将《太史公书》奉献给了汉宣帝刘询。(史记成书的时候没有名字,就叫《太史公书》,直到三国才取了名字,改称《史记》)

刘询也是自幼熟读儒家经典的人,他很清楚自己面前是怎样一部传世名作。他答应了杨恽,不溢美不隐恶,将《太史公书》完整的收藏在了皇家图书馆,这也为后来石渠阁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杨恽有才华,可惜,挫折才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因为他这一辈子太顺了,所以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傲。他的桀骜不驯已经到了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的地步。

本来一切都好好的,内朝被杨恽治理的井井有条,直到出了戴长乐的案子。

韩延寿狗带之后不久,太仆戴长乐被人匿名举报渎职枉法,正在接受廷尉(于定国)的调查。说起这货,那真是硬生生把自己给笨死了。

戴长乐会被弹劾其实一点也不冤。事情是这样的,宣帝要到太庙祭祖,彩排的时候安排戴长乐做替身。结果戴长乐回去的时候跟朋友吹嘘说:“我亲面见受诏,副帝肄,秺侯御。”(潜台词就是:老子过了把皇帝瘾!)

这话可真是太欠揍了,于是很快就被举报了。偏巧,杨恽恃才傲物,喜欢讽刺和挖苦别人。于是戴长乐以为是杨恽说了自己的坏话。

这个戴长乐其实没什么才华,他能混到太仆这样的官衔,完全因为他是宣帝的发小,俩人一起在鸿固原做游侠。重情重义的陛下念着跟他轻剑快马、年少驰骋的情意而已。

杨恽跟韩延寿关系不错,所以戴长乐就跟于定国说,杨恽他因为韩延寿被冤死而“以主上为戏,语近悖逆”(拿皇帝开玩笑+诅咒)

廷尉府对这种事当然要调查啊,就去问杨恽说没说过,杨恽当然否认。

可要知道,杨恽说话相当刻薄。不管对方是同僚、下属还是上司,得着机会,他总是使劲儿说对方的缺点,刀刀往人心口上捅,受的都是内伤。

因为少年得志,眼高于顶,杨恽得罪了不少人,结果凉凉了。[吃瓜]

出言轻蔑的话换谁谁不生气啊,更何况宣帝是九五之尊。最后,对于戴长乐、杨恽的互撕事件,宣帝各打五十大板:都撤职了事,贬为庶人。(值得一提的是,就这么一场撕逼大战,《汉书·杨恽传》还诞生了一个成语——一丘之貉)

你说咱都贬职回家的,就消停待着呗。他偏不!杨恽不仅不思悔改,还变本加厉的说话不积德,负能量满满。不仅大肆置办田宅,还对朋友和侄子的忠言逆耳置若罔闻,大加反驳。

因为他最崇拜的人是姥爷司马迁,所以他干脆仿照太史公的《报任安书》写了一篇《报孙会宗书》来回应自己每日的大宴宾客,寻欢作乐。

此信中,有对皇帝的怨恨,有对孙会宗的挖苦,还为自己狂放不羁的行为辩解。整封信写得锋芒毕露,与其外祖司马迁《报任安书》桀骜不驯的风格如出一辙。

而最离谱的是,杨恽居然还开了个讲坛,整天给人讲他外祖父的《史记》,大谈帝王隐事。事情做得这么过分,倔强如杨恽,怕是要把路走到头咯。

果然,五凤四年四月,天上出现日食,杨恽的末日来了。根据天人感应学说,是时候找一个替罪羊出来整顿吏治了。于是就有人上书将日食归咎于杨恽骄奢不悔,他再次被捕入狱。

最惨的是,廷尉搜出了《报孙会宗书》。那可是皇帝啊,他能忍你骂他一次,不代表可以忍第二次。于是,杨恽被腰斩,孙会宗免职。

其实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韦玄成和杨恽是好朋友,结果被正在气头上的刘询免了职。后来,又因为陪祀惠帝祠庙时犯错,被剥夺爵位。韦玄成生性至孝,失去爵位让他觉得对不起父兄,嚎啕大哭。(我就说这小子是分散蹦哒的嘛[摊手])

太子喜欢杨恽,喜欢盖宽饶,喜欢韦玄成,喜欢韩延寿......结果。。。都被他爹给干掉了![笑cry]

他给那么多士大夫求情,换来的却还是父亲对于他们无情的打击,刘奭愤怒了。而杨恽之死就是压倒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

终于,父子之战爆发。

元帝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汉书·元帝纪第九》

这段话实在是太出名了,所以我直接贴原文。翻译一下就是,因为之前那些士大夫的狗带,伤害到了太子刘奭的幼小心灵。有一回陪父皇吃饭的时候,就委婉的表示:“陛下使用刑罚略有点过分了,应该多多重用儒生。”

就这一句话,宣帝怒了。

如果刘询没记错的话,上一个这么说的人是盖宽饶,然后他在宫前北楼下自刎,已经凉透了。杨恽、盖宽饶的死不仅没能点醒太子,甚至还差点令他们父子反目。宣帝的心都碎了!

那是他这辈子发的最大一次火,连义渠安国惹得西羌叛乱他都没有这么失态过。

不仅仅是愤怒,还有寒心。

他和平君的儿子,他最看重的嫡长子,这个国家的太子,竟然会如此迂腐!刘询可以剁了义渠安国,可以杀了那些酸腐儒生。可是,现在那个天真的大谈仁孝治国的人是自己的亲儿子,宣帝真的崩溃了。

刘询终于说出了那句彪炳史册,贯穿他一生的执政理念——“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是的,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不是“修儒以饰法”,而是“霸王道杂之”!

“霸道”意味法家,以法律立政,以刑名束民。“王道”即是儒家,以仁义治民,以道德教化。最简单通俗的解释就是“胡萝卜+大棒”“打板子给甜枣”。

刘询所尊崇的汉家制度,其影响甚至可以穿越历史长河,直到今日之社会。“霸王道杂之”,难道不是跟我大天朝在强调法治社会的同时,还积极鼓励民众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的行为大同小异吗?!

一句话,将治国之根本点透。次卿哥哥,中宗宣帝,你这样的政治天才不将汉帝国推向巅峰都说不过去啊!

可惜,这些道理,刘询明白,太子不懂。刘奭沉醉在那群崇尚周礼、不能洞察世事变化却喜好厚古薄今的俗儒为自己编织的“天下大同”的美梦里。刘奭不想要大棒,他只想捧着胡萝卜去跟人家讲礼仪道德!

宣帝的心在滴血,他是惩处了很多儒生,但那是不得已而为之。孩子,你的父亲不想让你被舆论道德左右,他希望你明辨是非。他希望你知道,身为一个国家的储君,是不可能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匈奴讲道理的。

可惜,刘奭只知道父皇处置了他欣赏的人,只知道陛下最近杀伐过重了。刘询看着自己已经成年的儿子,无力感直达心底。

刘询瞬间变了脸色,发出了他这一生唯一做过的一次神预言:“乱我汉家者,太子也!”(可惜一语成谶,汉元帝刘奭在位期间,因为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西汉由此走向衰落。)

父子关系为何会到了这样的地步?刘询到底会不会废太子呢?刘奭又会否能明白宣帝的苦心呢?

请!看!下!集!233333

同类推荐
  • 大明帝国设计师

    大明帝国设计师

    明这个字不仅仅代表着光明,还代表着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她的灭亡有太多的因素,整个大明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刚强、悲情!崇祯十七年随着天子煤山上悲情殉国,更加给这个朝代增添了悲壮的色彩,真正做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 这个男人来自盛唐

    这个男人来自盛唐

    这是一本不一样的历史小说,讲的不是争霸,不是杀戮,不是天下无敌的武功,更不是风花雪月。这本书讲的是人。有一个人,一个从盛唐而来,要给这个昏暗的世道,带来自由。这本书讲的是很多人,血溅宫门的三百太学生,披麻骂君的十八大学士,让两国止战十年的汉相马如龙……他们,也只是为了自由,为了有朝一日,人可以是人。
  • 大明海事

    大明海事

    大明的倭乱自洪武而始,自万历而终,这期间整个明朝都处在南倭北胡的处境里看一个现代人魂穿嘉靖年的东南沿海,力挽天倾,从扫平倭寇开始,荡平天下,势如猛虎,改天换地,挽大厦之将倾,为国续命,建设一个全新的大明朝!
  • 清君则

    清君则

    天下纷争,鬼王出世。林中有鸟,自言凤凰,非醴泉而不饮,非梧桐而不栖……
  • 高宫之城

    高宫之城

    时至战国乱世,纷乱不已;高高在上的贵族公卿已无权利;武家原本的秩序已经分崩离析,一个新的时代将在这个废墟中诞生!
热门推荐
  • 隋朝诡案录

    隋朝诡案录

    因为一次整容手术,温晴意外穿越到隋朝,她接二连三的遇到一些诡异的事,那些事,简直匪夷所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地玄奇录

    天地玄奇录

    银汉滔滔,少年冥梦。百川归海,扶摇九霄。君不见,仗剑寥廓天地远,江天雁落月明圆。君不见,纵横千山砺剑气,夕阳不与人长还。一位不学无术、放荡不羁的在校穷公子,意外穿越到万里之遥的西阿图大沙漠,等待他的将是什么?
  • 倾世异瞳

    倾世异瞳

    等我长大后,我会拼尽全力不择手段,来报复这整个世界。然后,把那些失去的爱,恶狠狠地夺回来。——巫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白玛的宝藏

    白玛的宝藏

    19世纪60年代,柬埔寨开始陷入法国的殖民保护当中。就在同一时期,吴哥窟遗迹即被世人发现。此后,由高棉人创造的吴哥文明吸引了众多来自欧洲的考古学家,探险家来到此地。其中有一支法国考古学家临时组成的考察队却意外找到了北部一个高棉人的古国禁地——轮回城!经历了原始丛林里层出不穷的原始鬼怪之后,他们终于来到了这座叫轮回城的婆罗门禁地,然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梵为什么毁灭?城墙浮雕上为何会出现一个唐朝人?轮回城内为何出现如此多的鬼怪生物?跟着他们一起探索吴哥王朝历代婆罗门的往生之地,探寻高棉王国的失落宝藏,当然,还有探秘他们将如何轮回与重生......
  • 女妖的能量

    女妖的能量

    一个女妖来到现代社会后的进化奋斗历程,她带来的是战争,她要做的也是消除战争,她做到了吗?永远做不到!人类比她更爱战争。
  • 苟剩的修真之旅

    苟剩的修真之旅

    现实主义的修真世界,吃与被吃,绝不会赤裸裸地表现出来。
  • 末世之狐妖降临

    末世之狐妖降临

    作为一名狐妖,为什么母亲风情万种,父亲风华绝代,而自己就像一只被拔毛的丑小鸭!!我到底是不是亲生的啊!而且,为什么人类世界如此恐怖!丧尸来临啦!!男主??男主你有女朋友啦!?没事,我不要你的人也不要你的心,只要把我的东西还给我就好啦!
  • 异九天

    异九天

    遭人暗算无法修行?那就用异于常人的方法成为强者!
  • 秀林

    秀林

    誉满金陵而又谤走天下的林大姑娘,一朝重生,仍旧是那崖岸之花,刺的仇人生疼、奸佞避之。人人都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那姑娘今生,便要遇风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