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体布局看,俞源的民居主要围绕由东向西的一条溪流顺势而建,便于充分利用水源。多数建筑都朝向南部的六峰山,既满足了村民精神寄托又可充分利用阳光。建筑高大宽畅,天井开阔,使民居内受光充足,通风良好。建筑的选材也很精美,天井、道路的材料多用就地取材的鹅卵石,图案优美,做工考究。贯穿东西的七星塘、七星井是极周到的防火设施,而且寄寓了消灾祈福的人文精神。如此等等,使村落的布局、建筑的结构既与环境相协调,又利于人类居住,这是“天人合一”生态思想应用的完美范例。
从大的方面来看,俞源村的总体布置,与江南村落布置的基本规律大致相类,但有两点明显不同。首先,村中建筑安排采取街巷式布局。由于统一规划,道路平坦,屋宇整齐,饮水井、下水道和洗濯用水塘池设置得当,保障了村中的安全、卫生条件和民众日常生活的便利,更由于各街巷居民系世代分房按族而居,加强了凝聚力和稳定性,故能经历数百年而基本布局无大的变化。
其次,中国的农村住户,由于子弟成家立业后多另立门户,又由于皇权对民间营建制度有相当严格的规定,故住宅多以一家一宅为单位。但在古代的俞源村,数代同堂或以血缘关系聚族而居所形成的建筑组群颇多。这当与该村的宗法制度严密、豪绅之家众多有关。村中一些著名的建筑群,如裕后堂、上万春堂、六峰堂等,昔日的主人莫不是缙绅巨富和他们的后人。所以,虽说全村千门万户,而他们自认为“聚只一家”。
二、单体建筑平面
单体的住宅建筑平面一般为纵向长方形,极少数作方形或不规则形。绝大多数建筑室内置横向长方形的天井。建筑面阔多作三开间,进深则多少不等,单进者三至五间,两、三进者多达九间以上。依据天井数量的多少、主要天井的位置前后,以及房子的面阔、进深,可将俞源村的住宅建筑依平面布局分为以下五类:
日字形、回字形、“H”形、倒凹字形和口字形。
日字形平面最为常见,它是由上下堂组成的两进式建筑,在下堂前檐步和上、下堂结合处各置一天井。回字形平面者为典型的四水归堂式,亦由上、下堂组成,仅于两堂结合处设一座天井。
“H”形平面者为前后堂的单进式建筑。由于进深尺寸较大,为使前后墙不至于太低矮和利于室内的通风、采光,就于前后檐步紧靠墙壁分别置一天井。这种类型的住宅不多。倒凹字形是单进建筑的典型平面,于前檐步紧靠前墙置天井。“始燕堂”就是这种类型的建筑实例。一般情况下,在前檐步置天井者均是侧入式建筑,以免“入门见井”。日字形平面的“高坐楼”,也是正中辟门、前设天井的建筑,它为了避免“入门见井”,在大门和天井之间设有落地罩式的隔断,使室内路线曲折,并丰富了室内空间的纵向层次。口字形平面者为数很少,是一种不设天井的单进式建筑。具有这种平面的养老轩更为独特:近正方形的室内平面,以纵向木装修分成左窄右宽的两大部分,左为前后两间房间,右为后部置宝壁中甬的厅堂。结构简单、严谨,实用性强。
以上五种平面的布局,清早、中、晚期均有使用。明代住宅实例甚少。就室内厅、房、通道安排而言,无论哪种平面,均以上下堂(或前后堂)的明间为厅堂,次、稍间为正房,前天井两侧,除侧入式者入口一边为通道跨栏,余均为厢房。中天井两侧也均为厢房,后天井两侧多为通道。两山墙辟道门者,上堂前檐轩部作通道。少量住宅左、右、后三面有复壁。
宗祠和书院规模一般较大,常为两进或三进式建筑,由于正面辟门和正脊较一般住宅要高,前后檐步极少置天井,故平面多为日字形,三进者则为目字形。当然,也有平面与住宅建筑大同小异者。它们的最大特点在于主要入口辟于前墙正中,室内运动路线少有迂回曲折。
三、建筑外貌
无论是住宅还是其他类型的建筑,前后多为水平高墙,个别建筑也有前墙作阶级形者,立面显得挺拔高耸。两山面作法有四种:最为普遍通用的是硬山式,山墙不出头,而是循着屋顶的坡度成为人字形;其次是三花或五花烽火墙,即山墙高出屋面以上,作成三级或五级的阶级式,前后端皆起屏,这种山墙在防火、护檐均较其他形式者更有优势;再次为拱背式民宅镇火神物和观音兜式,山墙略高出屋顶,作成弓形,既可护檐防火,又富于变化,造型美观;最后为上覆歇山或悬山顶者,山墙低于屋面,也为水平高墙,多用于庙宇等建筑,民居与宗祠、书院。四周墙体均以青砖砌成,少有粉刷,仅檐下涂白。顶盖青灰瓦,色彩朴素大方。除敞口或带门廊者外,各式建筑的主要入口(大门)几乎都有门楼或门罩。广丁楼多用于宗祠和正中辟门的住宅建筑。一座门楼就是一座四柱三间的砖砌牌楼,以异形砖砌出四棵倚柱、花枋和定枋(部分亦有石枋者),上覆飞檐翘角的歇山式顶。枋部往往有精美的砖雕和石雕,十分气派。门罩多用于侧入式住宅建筑,部分正入者也使用门罩,特别是正立面为马头墙(即阶级形)。除部分早期者以红石作垂柱、柱础外,其他部分均以砖砌构而成。下花枋一般作成横匾,匾文题字墨书或砖雕。至于凹入式门廊者,虽无门楼、门罩装饰,但由于廊部构架多有雕饰,上部轩式顶又往往绘以彩画,所以更是堂皇。至于十分简朴的一字门者,也常于门楣之上的墙体凹入一方作匾额,题上(或镌刻)匾文,或点出宅名,或意寓吉祥,颇富生活气息。
明清建筑的墙面很少开窗,这除了防盗之用以外,自然寓有留气聚财的传统内涵。不过,许多建筑还是在墙体高处辟几个高、宽仅30厘米-50厘米的小透窗,于通风、透光虽只有小补,但石雕的各式窗花嵌于平整的墙体之中,给建筑的外观增添了不少活泼的因子。加之檐下往往有风格自由的白底墨绘,使原本朴素的民宅,透出几分灵动的气息。
四、建筑结构特点
俞源村建筑的结构,与江南各地民间建筑大致相类,但也不乏自己的特点。墙体与地面:村中各种建筑的墙体均以青砖空斗砌成,砌法以一斗一眠的单丁斗子为主,亦有少量空斗到顶的大、小合欢式或两眠一斗的简化花滚式。有的建筑墙体较高,采用复合砌法:下用花滚式、上用单丁斗子,或下用单丁斗子、上用合欢式。青砖尺寸,明代和清代前期者较厚重,长度在30厘米以上。
早晚期的大型建筑的墙角下部常立角柱石。室内地面除极少数使用麻条石和卵石外,大多都在明间以青条砖横排错缝拼铺,个别建筑的厅堂中央铺砌菱形方砖。铺地青条砖尺寸一般与同一建筑墙体用砖相同,故一些后代大修的建筑,其地面用砖常比墙体上的厚重。正、厢房地面铺砖者不多,常以三合土夯平。
柱网、立柱和柱础:几乎所有建筑都是对称性的柱网。为使厅堂开阔和避开天井的雨水、潮气,明间前檐柱或金柱常向两侧移位,是该村四水归堂式建筑的通常作法。同样通行的是,省去山柱乃至前后檐柱,个别小型建筑完全以墙代柱。宗教性建筑的代柱墙上,还以彩色绘出柱、枋构架,十分别致。立柱,在民宅之中基本是木质圆柱,宗祠、书院之中石柱颇多,还有立柱之上续以木柱者。石柱多为八角形和抹角四边形。除大戏台中的四角亭外,未见立柱有收分和卷杀者。柱础均石质,多作鼓形、八角形、仰盆形、四方形和圆形。大型者常有雕刻纹饰,早期者疏朗、简单,晚期者略显繁缛;小础大多素面。带硕者不多,硕厚。
构架:俞源古建的木构架几乎全为穿斗式,虽有部分加以改造或与抬梁式相结合者,但始终未见有使用斗拱的大式建筑。大部分宗祠和一些较大的住宅,上、下堂明间梁架,往往省去中柱,以纵向柁梁联结前后金柱,双层者上立数棵蜀柱,柱头承楼栌;单层者上部续以穿斗式构架。部分明代和清代早期住宅,以月梁代替二穿枋。主要厅堂和前檐步,往往作成覆斗或卷棚轩式,绘有彩画。横向,以硕大粗壮的关口梁联结,代替常用的阑额。纵向,以月梁式的柁梁承托上部构架和出檐。住宅建筑的主要厅堂的后金柱间立两棵宝壁树,置装修、辟甬门。
屋面:一般坡度缓和,略有举折。椽下多无望板,更不见望砖。顶盖青灰瓦,瓦下无苫背。正脊迭瓦而成,两端无鸱吻,许多住宅建筑正脊中央立纱帽。
装修:室内装修一般是在柱与柱之间的空档内,用具有边框、内装木板的长型板壁所拼成,但早期者(尤其明宅)喜为编竹造,即在空档中编以竹片,敷泥涂白灰而成,就是晚期建筑,在一穿枋以上的空档中,亦多以此法填充。天井两侧的厢房,纵向往往以数扇桶扇装修,早期者多为四抹,以后为五抹,隔心和绦环板的木雕、木刻,早期较晚期者简朴。
俞源村的整体形态和各种类型的建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明、清、民国等历史阶段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方面的状况。
要进一步认识这一历史时期浙江社会发展史和中国宗法制度下农业社会经济、文化特点,俞源村的完整形态以及众多的古建筑为我们提供了一批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俞氏家族与李氏家族和谐相处,一代一代前赴后继,奋斗挣扎,既不为名,也不为利,而苦苦奋斗的只为构筑一个安乐的家园。他们要躲避天灾,更要与兵匪、流寇作斗争。从俞源古建筑的发展演变中,我们不难发现,战乱才是毁灭人类文明的天敌。
聚居制度是决定古村落建筑形态的基本因素。就整个宗族来讲,生活秩序和居住形态是由宗法关系维系的,古村落的传统建筑形式就是对这种关系实质性的建构。俞源古村落的公共建筑不仅在空间上是村民活动的公共活动场所,而且是古村落宗族文化的组织形式,它们承载着凝聚族人的功能,并作为显示这种功能的载体而存在。传统的厅堂组合式院落则是宗法文化的具体实现形式,对一家一户来讲,家庭秩序与宗族发展息息相关,家庭的发展维系正是宗族发展的具体化。总的来说,俞源古村落传统的建筑形式反映了宗法制度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由于地方民俗的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