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地说,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从课程内容上看,形成了以现代语文为中心,同时注重古典人文教育内容的课程结构。人们在回顾16、17世纪的教育发展时曾把它们称为语文知识最多的两个世纪,的确,在现代语言兴起后,现代人文主义占据重要地位,其中文学的地位尤其卓着。然而,随着科学的兴起,实科教育内容及与生活有关的知识进入学校,语文教育的地位又发生了重要变化。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曾经宣称:“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回答是科学。”在他所设计的课程理论中,文学课程被排到了末尾。这反映了当时一些教育家对教育及课程改革的看法。同时,它很快在学校教育中得到了反映。虽然,希腊语、拉丁文课程逐渐被学校改革压缩,但在欧洲的主要国家,其地位仍然毋庸置疑。德国的文科中学、英国的公学、法国的中学,其古典语教学(希腊语和拉丁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源头及核心。虽然,它所占的课时及内容远没有现代语文的份量重,但其地位一直比较稳定。在文艺复兴及欧洲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科学作为理性及改造社会的重要力量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
它一方面促进了学校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又改变了学校课程的结构。如前所述,英国经验主义强调,文学作品不仅是一种丰富经验的来源,而且是认识社会,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分析矛盾、剖析人生的重要手段。在英国语文教材里,特别是15-18岁学生的课本中,进入我们视野的,不仅有20世纪以前的英国优秀作家的作品,还选入了相当数量和质量的当代着名作家作品,比如萧伯纳的作品。在英国的文学教育中,除小说、诗歌、散文作品外,戏剧受到格外青睐。而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作品更是语文课文的重中之重。在戏剧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讨和评价剧本中的基本道德问题,戏剧冲突的构成和发展问题以及主人公在特定情况下的行为方式问题,等等。比如《哈姆雷特》是个人悲剧还是社会悲剧?《李尔王》里对自然界的描写引起你哪些情感体验?英国的戏剧教学不仅仅是学习戏剧文学作品,还要求通过表演的方式学习其他作品。10-16岁学生的语文教学,即倡导所谓寓于戏剧的学习,同时,文学教育又强调表达自我感受,报告个人的反应以及表达自己感觉到的和想象出的东西。以法国为例,逐渐形成了注重阅读、写作和语法,课文以法国作家的作品为主,力求反映法国的文化与文学传统的特色。“掌握法兰西文化的基本要素,并且形成鲜明的个性。”这些内容包括中世纪的英雄史诗,16世纪的狐狸列那的故事,17世纪的古典戏剧,18世纪的启蒙哲学,19世纪的小说诗歌等等。
第二,从课程形态上看,呈现出小学为综合课程,中学为学科课程的方式。现代语文课程的确立,结束了过去古典人文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而成为学校教育内容的一门重要学科而存在。就现代语文课程本身而言,文学教育又构成了其主体。而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特别是在中学课程中,出现了以古典语言和现代语文不同专题的选修课程。这些选修课程大大地丰富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内容。
第三,从教学目标上看,逐渐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养论过渡到现代语文教育的技能主义。技能至上一度曾为各国语文教育所追捧。由于书面文字时代的特点,现代语文教育基本形成了注重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教学目标,特别注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这是它与文艺复兴时期注重教养,特别是注重演说能力及辩论能力的重要区别之所在。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科技的发展,现代语文教育中的语言技能概念又不断更新发展。传统语文教育倾向于将语言知识和技能“原子化”(将语言技能深度细化)、“技术化”,比如英国中小学的英语课程要求8岁学生能区分明喻和暗喻,9岁学生能识别被动语态,12岁学生能分析分号的用法。而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所谓“快速资本主义”(fast capitalism)迫切需要强适应性和灵活性强的技术人才,从而对他们的“团队意识”、“创造能力”、“在压力环境下学习的能力”等方面提出要求。因此,英国学者冈瑟.克雷斯指出,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他还强调,随着信息传播媒介的电子化,我们必须重新定义“基础技能”。
第四节 现代与后现代:消费社会与语文课程重构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科学与理性的发展,西方语文教育进入了现代人文教育时代,形成了所谓欧洲中心的理性主义传统。所谓现代人文教育的理性主义传统,主要是指课程内容渗透着浓厚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体现资产阶级的价值和审美趣味,强调创造性和想象力,与“自由主义个人价值紧密相关”。总之,充满着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与精神理想。在近代社会变迁中,语文教育现代人文主义传统形成的重要标志是,以欧美重要作家的经典文本为主要内容的语文课程结构的形成及定型,尤其集中在26位欧美作家的身上(哈罗德.布卢姆认为,26位作家主要包括但丁、乔叟、塞万提斯、蒙田、莎士比亚、歌德、华兹华斯、狄更斯、托尔斯泰、乔伊斯和马塞尔.普鲁斯特等)。现代人文主义教育认为,“对所有学生来说,最理想的教育是以普遍真理和人类长期的困惑为中心,以发展人们对自己最好生活方式的理解为目的。”具体地说,就是使学生通过语文教育,掌握富有独创性和想象力的语言,获得“审美质量的判断标准”,总之,用资产阶级思维文化及精神财富把个人武装起来。因此,在20世纪中叶之前,进行文学经典教育几乎构成了现代人文主义教育的全部内容。在此基础上,人们还提出了判断与衡量经典文本的六个标准,即:“(1)密度(thickness),指每一句话都含有一个观点——整部作品充满了大量的思想和情感;同时,这些思想和情感可以给予我们思考周围世界的新方式;(2)适应性(adaptability),指我们关于他人很久以前的情境的知识必须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的境遇或存在;(3)耐久性(endurance),指作品已经经受住了长期的和深入的批评;(4)创新性,指它是开创性的、预见未来的作品,或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作品;(5)艺术性(artistry),指作品在形式上非常优美或明白易懂;(6)教育学价值(pedagogic),指投资于学习的时间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同时,经典文本也形成了西方社会所喜爱的母题,比如为迎合航行文化而形成的诸如进步、追求知识、作为自由迁徙的自由、作为奥德修斯式事业的自我认识、作为有待到达的目的地(通常是直而窄)的灵魂拯救,等等。现代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形成以后,经典教育就占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以英国为例,语文教育界就声称:“传授和保护英国文学的经典是我们的职责,因为这正是问题的要旨。”如果说这一“伟大传统”形成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时期,体现了资产阶级精英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现代主义,那么,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发生了重要变化,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进入了所谓晚期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现代人文主义教育的理性传统逐渐解体,后现代主义构成了整个时代的精神特征。
自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大量的生产指向了消费、闲暇和服务,同时符号商品、影像、信息等的生产也得到急速的增长。”总之,消费构成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方式。一方面,消费主义观念盛行,休闲、时尚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话语;另一方面,影像文化、媒体文化、网络文化等大众文化兴起,特别是电视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所谓后现代“无深度”的消费文化主导着社会文化的潮流,在此形势之下,现代语文教育的理性传统开始解构,一场语文课程的重建运动悄然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