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课外、校外活动的实施与管理,日本文部科学省专门成立了“生涯学习局”,并设青少年教育课主管全国的校外教育,对开展青少年校外活动团体进行督促与指导,与此相应,地方上,市、区(町)、街道(村)一级一般也设立了青少年校外教育场所,如各种博物馆、公民馆、少年之家,等等。总之,日本教育改革越来越重视课外活动。
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中小学教育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据日本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调查研究协会的一项调查,“由于经济条件的丰厚,生活环境的优越,在少年儿童中出现了人际关系淡薄,意识行为消极、间接信息过剩而直接信息不足,个人目标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生活节奏过于散漫等现实问题。”有些学者也指出:“欧美的教育自由支配时间多,可以通过自由活动来实现心灵的教育;日本的情况是重视心灵的教育,但仍然偏重知识,由于自由支配的时间少,对心灵的教育没有真正的体现。
今后是进一步体现心灵教育的时候了。”就整个教育状况而言,社会对日本教育普遍感到不满的是,日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效能低下,整个教育过度依赖学校,未能培养学生的卓越个性。针对这一情况,日本开始进一步思考与探索通过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加强学校与家庭及社会的联系,以改进中小学教育现状。在这一形势下,日本教育界认为,中小学设立的各种课程过于偏重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作为家庭和社会生活的综合的体验性活动则显得薄弱,于是,针对目前书本知识过剩而实践经验不足提出来的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再度受到人们关注。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在综合实践活动教育中,不同年龄团体更有利于互相影响、互相帮助而促进生活与经验的深化。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除强调尊重学校的主体性,减少必修学科的科目及时数,增加选择机会等之外,还强化并修改了特别活动教学计划,试图以此建立宽裕和充实的学校生活,培养学生“探索生活的方式”,实施发展学生个性和能力的教育。为达到这一目标,日本进一步改革与强化设立已久的特别活动。
日本初、高中设立的特别活动,包括班级活动、学生会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等。班级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努力充实班级和学校的生活,养成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生活态度,培养他们处理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能力。
学生会活动是由学校全体学生组成的学生会,开展包括充实和改善学校生活的活动、联络和协调学生的各种活动,同时配合节日开展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原则上超越所在年级和班级,由具有共同兴趣和关注点的学生组成的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可以开展文化的、体育的、生产性的或义务服务性的活动。在以上三类特别活动中,文化的活动,实际上与语文关联,可以视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1993年起实施的日本中学学习指导要领中,初、高中特别活动的目标分别是:
初中:通过良好的集体活动,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作为集体的一员,为创造更好的生活而自主活动的习惯。同时,加深对人生的认识,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高中:通过理想的集体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和个性的协调发展,养成学生建设美好的集体生活的态度。同时,深化人生观,生活观的教育,发展自身的能力。
从活动方式看,日本的特别活动主要有以下两种:自然教室活动。1984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开展“自然教室活动”。文部科学省之所以作出此项决定,主要源自日本那须甲子“少年自然之家”的一次调查。这一组织调查发现,日本青少年学生未在黑暗中走过路的有8%,没有在河川湖海中游过泳的人达到22%,没有爬过比自己高的树木的人有18%。这些调查数据引起了文部科学省对中学生自然活动的关注。文部科学省要求日本全国各地中学将自然教室列为中小学教育的一部分,让中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用一定的时间,以住宿形式到远离闹市的国立和公立“青年之家”,通过切身的实际体验,进行各种在学校难以实施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后,这项自然教室活动逐渐在日本许多学校推广开来。
自然教室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除了涉及语文学科之外,其道德教育的特点也十分明显。如通过一些集体生活以及各种分工和协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团体意识、时间观念和基本生活习惯等;通过观察动植物,观测天体和气象,考察地层构造和岩石,访问发电站和参观博物馆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本地区自然情况的了解;通过给亲友写信、作诗、写文章和朗诵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并提高其写作和表达的能力,等等。
修学旅行。修学旅行是把广阔的生活世界作为学习对象,把学生组织起来,到校外参观、学习。简单地说,就是集体外出旅游。和课堂教学不同,修学旅行通过活动,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增加对祖国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认识。
日本修学旅行的安排,初、高中略有不同。初中学生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一般安排2至3次,每次时间为3至4天。高中学生则有3至4次,每次时间为1周。日本修学旅行包括参观名胜古迹、风景名胜以及滑雪及登山等运动。总之,在增加学生的文史等各种文化知识的同时,陶冶其情感,调节其精神和丰富其生活。就各地开展的修学旅行考察,有些涉及较多的语文学科内容,有的则活动的成分更重一些。比如,冲绳县东风平町初中的一份作文计划指导,是配合修学旅行安排的。其计划要求是,教师要带学生到九州去旅行,回来后让学生完成一篇《我所观察的九州》的游记,然后制成个人文集,交年级或班举办的展览会展出。这就是一份语文内容成分较浓厚的修学旅行。当然,也有纯粹活动性的修学旅行,其中滑雪修学旅行最为典型。这一活动最早始自日本关西一带的学校,以后很快在全国各地推广。长野县是日本修学旅行的理想场所,其中的志贺平原和管平高原等着名的滑雪胜地长年接待学生的游览,可谓盛况空前。
修学旅行是一种集运动和体验于一体的新鲜教育活动形式,学生的情感及思想在活动中得到了释放,从而保持了旺盛的学习精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修学旅行中,教师往往还肩负有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责任。比如,有一份有关修学旅行计划,就开宗明义地道出指导的理由:(1)使某些往往因为不顺心的事就锁住了自己思想的中学生,经过指导重新向父母和教师敞开心扉。(2)使某些考虑问题易带片面性,而往往带冲动性举止的中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严肃思考的习惯,并培养起他们的创造性。
实际上,日本中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止此。除了以上述及的特别活动外,学校还鼓励并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地到地方公共教育机构学习,其中包括公民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在这些场所,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任意地选择学习内容,没有时间、范围、要求等任何限制。同时,通过这些场所举办的一些集体活动接交朋友,走进大自然,增长见识,培养技能,形成集体意识。以日本的公共图书馆为例,作为法定的社会教育设施,其开展的活动十分丰富,诸如收集乡土资料、地方行政资料、美术品、纪录片、图书;举办读书会、研究会、鉴赏会,资料展示会,以及介绍和提供关于时事的情报及参考资料,等等。此外,学校还安排各种实地参观与考察活动。
但是,总的说来,随着日本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日益发达,日本的综合实践活动教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内容,开始步出日常生活圈,进入更为广阔的社会,他们在注意寻找与搜集写作素材的同时,更为重视活动本身的体育与娱乐的功能。因此,特别活动,尤其是修学旅行逐渐受到师生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