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素质教育的现状
高校艺术素质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工科高校在我国高校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艺术素质教育状况直接影响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国外高校开展艺术素质研究较早,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走在我国前面,我们应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理论和成功做法,分析我国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厘清制约我国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以便推进我国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国外理工科大学生
艺术素质教育的现状概述
国外理工科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早,发展很快,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操作方面,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认真研究国外相关理论,学习借鉴发达国家艺术素质教育实践和做法,对推进我国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国外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
(一)美育自律论
艺术素质教育是作为美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其从属于美育的范畴,必然需要遵循美育的原则与规律。因此,美育理论是艺术素质教育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率先从理论高度对美育自律性作出了系统阐述。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认为鉴赏判断是审美的,“为了分辨某物是美的还是不美的,我们不是把表象通过知性联系着客体来认识,而是通过想象力(也许是与知性结合着的)而与主体及其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相联系。所以鉴赏判断并不是认识判断,因而不是逻辑上的,而是感性的(审美的)。”逻辑判断是联系于客体,对客体的认识,审美判断是关联于主体,求得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它不涉及任何概念,只涉及快感和不快感。受康德美学思想影响,18世纪著名哲学家席勒在划时代的《审美教育书简》中,“从主动与自觉的高度将美育与人性及人格的完善与完美融合起来”,深刻指出了审美教育是“感性的人”与“理性的人”相统一的必由之路。从而把美育提高到改造社会、改造人类的高度。此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进一步明确强调人是遵循“物种的尺度”和“内在固有的尺度”、“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同时指出:“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如果说康德把自律当做人的一个基本条件或最高本质,提出了审美判断对于人的独特意义,为培养自律的人建立了一个认识论的基础的话,那么席勒则从教育学的角度为这一认识基础的实现提供了教育学的依据。马克思则继承并扬弃了康德、席勒的美学精义,从人类审美创造高度,从挖掘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力量的深层内涵角度出发,深刻揭示了创造美的对象世界和人化自己的感官及心理结构“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是人的主体性的最终成果”。这就进一步阐明了美的教育和美的实践对人的本质对象化的重要性。可见,无论是康德的自律美学思想,还是席勒的美育观以及马克思的美学思想,都从不同角度深刻阐述了美育对人的求真、向善、爱美的主体能动性的培养与建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美育的自律性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它需要学生通过接受完整的美育教育,激活学生审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学生主动积极地接受美育会促使美育迅速由他律向自律转变,这种转变没有外力的强制,是学生心悦诚服地自然而然的转变。因而美育能在他律与自律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形成学生的审美自律意识和审美自律能力,最终表现为学生的自律行为。艺术素质教育美育的定位,决定了艺术素质教育教学实施要遵循美育自律性的规律,即艺术素质教育要真正达到其教育目的,就必须让学生真正地用心去接受,而不是外力的驱使,否则艺术素质教育就无所为。
(二)“人格本位”的教育目的理论
艺术素质教育的目的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人格本位”的教育目的理论是艺术素质教育研究的教育学基础,因此,“人格本位”的教育目的理论在国外艺术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位置。
19世纪瑞士民主主义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他在《林哈德与葛笃德》一书中借毕立夫斯基伯爵之口说:“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20世纪20年代,日本近代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以其“全人教育”主张而著称,他在柏拉图的“和谐就是善”以及裴斯泰洛齐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塑造健全的人格,亦即塑造和谐的人格”的全人教育理念。其教育理想在于创造真、善、美、圣、健、富六方面的价值,目的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生活六个方面协调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使人的知、情、意等心理品质得到圆满的陶冶。他认为,艺术是挽救人类道德堕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主张通过吟咏和玩味名著名文,通过美术、音乐教学鉴赏好的绘画和音乐,认为演剧对人格的修养有着巨大的力量。此外,他特别重视自然美对学生的艺术陶冶作用。他说,就是到了科学万能时代,还是要尊重自然,亲近自然之美。
“人格本位论”的教育目的理论,为艺术素质教育在大学中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依据,同时也确定了艺术素质教育的目的。大学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其不是简单的职业教育场所,其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塑造人的全面发展与人格的完善。艺术素质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就是要实现这样的教育目的。在“人格本位”的教育目的理论的影响下,国外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发展很快,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
(三)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Howard Gardner)创立了“多元智能理论”,迄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已经逐渐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并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作为个体,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其分别是语言智能、节奏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但每个人身上的这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绝对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他认为,在这八种智能当中,至少有四种智能即“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和“身体—动觉”智能是与艺术有着直接联系,是音乐、视觉艺术和文学创作等的基本因素。每一种智能在运用过程中都能导向艺术思维的结果——创造力和表现力,因为各种智能的每一种形式的符号都能但不一定必须按照美学的方式排列。从某种程度而言,对学生多种智能的开发实际上就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而艺术素质教育正是开发多元智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多元智能理论”在美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前美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它以其独到而科学的体系,给传统的“智商式思维”和“统一的学校教育”模式以有力的批判,通过构架“多元”代替“一元”的开放式的理论体系,提出对人真正素质的重视,从素质教育的角度为美育开辟了道路,将艺术教育提到十分突出的位置。
(四)情商理论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萨洛维和梅耶首次提出了“情商智力”的概念,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1995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感智商》一书,对情感智力的内涵、生理机制、对成功的影响以及情感教育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理论阐述,并建立起一套体系。
美国心理学家还通过一系列科学试验方法对情商进行了研究,包括设计测验,如非言语敏感测验(PONS)、乐观态度测验等;跟踪调查对比,如优秀学生的事业成功调查,果汁软糖实验跟踪等,并在此基础上还吸收了神经生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得出了“情感智力决定了我们潜能的发挥程度,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成就”这一重要的结论。从美国心理学家认定的情感智力内容上看,其主要包括了五个方面:一是能够觉察自己的情绪,并能准确地了解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二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善于克服自己情绪的冲动,摆脱忧郁、焦虑、沮丧和消极;三是能够调整自己的情绪,激励自己,不怕挫折,不惧困难,努力朝着目标奋进;四是了解别人的情绪,真诚地去理解他人,帮助他人,富于同情心;五是能够建立和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而这些都与智商无关系。
戈尔曼认为:“情感潜能可以说是一种中介能力,决定了我们怎样才能充分而稳定地发挥我们所拥有的各种能力,包括我们的天赋智力。”而情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挖掘和培养来提高,情感教育是提高情商的最好途径。而情感教育又必须要有具体的实施形式和载体,艺术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方式,在情感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方国家都非常注重艺术素质教育在学生教育中作用的发挥。
二、国外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成功做法
国外高校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工作,美国是较早开展艺术教育的国家之一,也是艺术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这里我们主要以美国为例,从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实践研究、艺术素质教育模式、艺术素质教育机构与课程设置以及校园艺术活动和校园艺术氛围等四个方面对国外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做法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艺术素质教育提供些许借鉴。
(一)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实践研究方面
早在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就启动了《零点项目》,该项目旨在研究和提高艺术教育的地位,研究创新教育发展的模式。该项目创始人哲学家古德曼教授认为:艺术作品不仅仅是灵感的产物,艺术也不仅仅是情感和直觉的领域而与认知无关,艺术过程也是思维活动,艺术思维是与科学思维同等重要的一种认识方式。科学需要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艺术同样需要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对于大脑的工作来讲,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很多共同之处,可以相互弥补、相互促进,这两种思维都是人类的重要思维方式。过去数百年花费大量的精力和金钱,研究的只是科学教育,对艺术和思维教育的认识却基本为零。因此,古德曼教授立志从头开始,弥补科学教育研究和艺术教育研究之间的不平衡,由此将项目命名为《零点项目》。
《零点项目》研究的对象非常广泛,涉及不同年龄和学历的人群。但所有研究课题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应用艺术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目前,其已成为美国和世界教育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研究课题,并在心理学、教育学、艺术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1991年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院长莫非(Murphy)发表文章称赞说:“这个项目对人类的智能理论发起了挑战,使我们对创造性和认知的理解更进了一步。它还使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思考教育的内涵、思考未来教育的模式。”
(二)艺术素质教育模式方面
在艺术素质教育发展中,美国当代的艺术教育理论界也已经逐渐认识到艺术教育是一门学科,艺术被看做是内容可教可学的课程,人们期望艺术教师能用书面的、系统的课程来教学生,学生进步能够得到准确的评估。在高校的艺术素质教育过程中,艺术素质教育的目标、过程与评估都专门针对艺术的内容,但又与普通教育的各方面协调一致。20世纪80年代,美国保罗·盖蒂信托公司出资成立盖蒂艺术教育中心。该中心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学科为中心”的理论基础上,提倡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推行正规系统的艺术教育,要求一种均衡的艺术课程,对来自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与美学这四门学科的内容给予同等重视,并将相关的学科有机联系起来,一同应用于艺术教育的课堂实践之中,以期在互动互补之中提高艺术教育的有效性,为学生提供一个浑然一体的体验和经历,培养和发展学生理解与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解决美国艺术教育系统存在的学科运作与教学内容单一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