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领导者而言,“台上”与“台下”的功夫都要硬;光有“台上”功而缺乏“台下”功,便相当于一个人一条腿健康,另一条腿残疾。
领导者发挥“台下”交往的技能,对于探明下情,了解下属心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台下”交往的轻松气氛中,领导者向下属阐释各项指令、部署的意义,晓以完成任务的“利”、不完成任务的“害”,就会更容易使其茅塞顿开和乐于接受。
有些下级在台下由于对上级领导者的敬佩,对领导者在“台上”所做的指示肃然景从,甘于效命。久而久之,下级感到每做一件事都是为自己所敬佩的领导而做,总感到如果工作做得不好,就对不起领导。当然这里面有个引导的问题,但这种融洽的上下级关系、深厚的上下级友情,对总体工作是非常有利的。
领导者是以做人的思想工作为核心的,而人是有情感的。管理心理学揭示:在实践活动中,人们为达到预定的目的需要有强烈而深刻的情感作为动力,好的情感体验能激励人们积极地探索和大胆地创造。正如哲人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上的融合比思想认识上的一致更能使人接受。
领导者要说服人教育人,首先就要在情感上打动人。而领导者的“台下”交往,则是沟通与下属情感的极好场合。因为,领导者与下属在“台上”接触的过程中,注意的往往是道理的一面,而忽略情感的一面,相互之间只是“公事公办”的关系。有时甚至下属虽然形式上接受了指令,思想上还是不通,感情上更是接受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工作没有不打折扣的。但如果领导者充分发挥“台下”交往的作用,对下属有爱心,使下属在思维活动中用情感这个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带动其他心理因素,工作就会做得自然而又欣然了。当上下级之间有了隔阂时,领导者主动接近下属,接受下属意见中合理的成分,谅解下属的错误,这种感情交流犹如寒冬里的温暖,它能化冰融雪,使矛盾消除。
领导者为使令行禁止、指挥畅通,有必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强化角色功能。但领导者“台上”的威信要靠“台下”的言行予以支撑。否则,领导者的形象就显得单调,让人感到威而不慈、畏而不敬,从而形成隔膜,使大家敬而远之。因此,领导者应给下属一个严慈有度、刚柔相济的完整形象,使大家感到既可畏又可敬。
领导者难免有时言行出现差错,或判断欠准确,或指挥欠妥当,或言语欠分寸,然而事后对待自己工作中差错的态度却因人而异。有的人认为,领导者在下属面前主动认错有失尊严,因此,对自己的差错总是不注意补救,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其实,领导者不文过饰非,敢于自责,非但不影响自己的威信,反而还会使下属觉得你胸怀坦荡,严于律己,从而增强大家的亲近感和信任度。高明的领导者总是善于运用“台下”交往的机会,对自己的缺漏给以校正和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