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塔不只是开封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文物化”的开封乃至河南人的心态。它折射着太多老开封乃至河南“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遗都心态,这种心态自明清以来,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开封怀恋千年东京梦华,杭州“直把杭州作汴州”,皆因“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都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对赵宋之世的文化怀恋与敬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中华文化之神圣自尊,缘何如滔滔大河,波涛连绵,乃至“宋学”至今而不绝于世,赓续为20世纪乃至21世纪的“新儒学”?且听下回分解。
五 洛学南下掀翻新学、蜀学
“中兴四将”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岳飞都是北方人;“中兴四大诗人”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都是南方人。
“中兴四将”都在黄河边长大,“中兴四大诗人”除范成大外,都没见过黄河——母亲河只能活在诗人的梦里。
陆游没见过黄河——“三万里河东入海……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在陆游的梦里,黄河击天射海三万里!
杨万里没见过黄河——“人到淮河意不佳”,“中流以北即天涯”。
在杨万里的诗里,淮河中流以北的中原,竟是天边!
范成大见过黄河——“忍泪失声询使者”,“父老年年等驾回”。
在范成大的诗里,汴京父老问他这位出使金国、路过汴梁的使者,皇帝几时还驾东京呀!
尤袤没见过黄河——“胸中襞积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语无”。
在尤袤的诗里,胸中话虽多如旧衣褶,但亲人重逢,还是来了个语言窘涩。
而这句诗,用在朱元璋从蒙元手里夺取天下、科举考场却引发出尴尬的“南北榜事件”上,也贴切得很。
1397年会试,以刘三吾﹑白信蹈(均南方人)为考官,录宋琮等五十一名,并经廷试点了状元等。此榜所录五十一名,全是一色南方人,曰“南榜”。
“南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时南方经济﹑文化比北方发达的现实情况。但不取北方一名,却为中国科场见所不见。
北方落第举人联名上书,直指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偏私南人。
之后,朱元璋亲自策问,录任伯安等六十一名并廷试点了状元等。此榜所录六十一人,全是北方人,曰“北榜”。
以岳飞等为代表的北方武将与以陆游等为代表的南方文人,在南宋初年都一门心思,想着收复中原与北方失地。
没想到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却迎头碰上个“南北榜事件”。
洪武年间的“南北榜事件”,开有明一代南、北分别取士的先河。至洪熙以后,遂成定制。
这似乎应了杨万里在宋、金对峙状态下泣血而作的《初入淮河》诗:“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南、北分别取士,可谓北方学人的“洪武之耻”。
在战乱频仍中,北方经济落后了,文化南迁了。
对此,今天的我们也没必要一遇到妖魔化河南人的人,就梗着脖子非说“河南人是中国人的娘”,非再闹出个新南北榜事件。
中原凭什么崛起?凭“河南人是中国人的娘”,就能无端被人家高看吗?
“大宋南迁”主题报道已经回望了八百年前中原塌陷的诸多因素。今天聚焦在“洛学”南迁,看看程颢、程颐的“洛学”,是如何把王安石的“新学”,苏洵、苏轼、苏辙的“蜀学”斩落马下,一学独大的。
这,无疑是中国文化、政治乃至经济生活的大事件。因为这事儿,左右了南宋及其之后的科举考试。而科场选出的官员与其引导的思想,又左右着中国政治、经济乃至文化资源的分配、布局及国家的发展方向。
老开封的“政治横财”梦
繁塔不只是开封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文物化”的开封乃至河南人的心态。
繁塔是一种物质存在,却被开封人附会上了太多怪异的梦想。它折射着太多老开封乃至河南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遗都心态。这种心态自明清以来,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铁塔高,铁塔高,铁塔只到繁塔腰”;“铁塔一十三丈高,抵不住繁塔半截腰”。
从这两句开封人人会说的俗语,就能想见繁塔当年的威风凛凛。但现在,繁塔却比铁塔矮得多。
为什么?
这事儿,被开封人“链接”了朱元璋乃至他的儿子,蹦出了个“铲王气事件”。
繁塔建于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它见证了大宋的崛起、辉煌,也目睹了中原王气黯然而收。加之它傲视整个汴梁城,因此开封人总是把它和京师、帝王死死地连结为一体。
朱元璋驾崩后,由于太子朱标早死,帝位便传给长孙朱允炆。
此事引发北京的燕王朱棣与开封的周王朱橚的不满。于是,他们联手推翻了小朝廷。朱棣登基并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了他的地盘北京。
朱棣觉得:开封王气太重,其弟朱橚,实乃心腹大患;繁塔太高,实乃凝结王气。于是,他下令把九层的繁塔铲去六层。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铲王气事件”。
“铲王气”还有另一说,就是朱元璋担心周王朱橚在他百年之后觊觎皇位,下令把繁塔削掉六层,谓之铲王气;把周王府围墙扒掉,谓之剥龙鳞;把王府门封死,谓之锁龙头;把王府大殿拆掉,谓之挖龙心……
尽管“铲王气事件”就写在明清时期开封的“古典名著”上,但这无疑还是“胡说八道”——因为繁塔是在蒙元时期就被雷电击倒的呀。
不过,从这些传说上,我们倒能读出开封“父老年年等驾回”的心情。
既然迎不来南宋的皇帝,那就迎接明代的吧。
谁知朱元璋不但不回来,还铲掉开封的王气,这实在太令人生气。
还有朱橚,怎么就斗不过朱棣呢?如果朱橚胜了,开封不就成帝国首都了吗?
当然,元和清的皇帝,是不能来祸害开封的。
所以,又有了个新中国选首都之新说——
1948年10月开封解放后,建立中共开封特别市委员会;11月6日,又成立开封市特别市政府。
新中国成立之前,为什么开封设“特别市”?老开封会说:那时毛主席在西柏坡请专家、学者开了个座谈会,征求定都意见。有的说,新中国的首都应选在北京,元明清首都在这儿不说,民国时期首都在南京,北京还是“特别市”呀。有人说,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北京离天津港太近,不如开封好;开封已设“特别市”,况且“夷门自古帝王州”、“得中原者得天下”呀。
争执不下,来了个举手表决,结果开封以一票之差,没能成为新中国的首都。
新中国成立前夕,设“特别市”的城市不少。
这似有根据的传说,当然是新的胡说八道。
事实是,开封不但没有成新中国的首都,连省府也没保住,迁到郑州了。
最近,网上闹腾着中国行政区重新划分,郑州要直辖,开封人似乎又看到了希望:这次,省会该回开封了!
开封不再争首都,降格以求,寄希望于一省首府了。
假设郑州直辖,开封的省府梦是否就能成真呢?
其实,郑州直辖本身就是个猜想——在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独占其四,这不能不是河南人的骄傲。但中国已有四个直辖市,河南还是没轮上,这让某些河南人很失落、很郁闷。
“议论,就是希望,就是不忍心这样下去,就有可能被谁伸出手拉一把。你忍心看着开封这样下去吗?不灰心,就有希望!”学者孟宪明说。
下部粗壮、上头太小、有些异样的繁塔,实在是有过东京梦华的开封再也难以看清未来的写照。
开封不是资源性城市,它的出路,就只能寄托在发“政治横财”上吗?“南蛮子”翻新“洛学”
和开封一样,甚至还不如开封。
杭州只发了一次“政治横财”,还是偏安的南宋。
但政治中心走了,经济、文化中心为什么就能留在人家那儿呢?
中原有战乱、不沿海、不沿边等因素。但“洛学”南迁,无疑也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北宋末年,蔡京等打着王安石“新学”与改革的旗号,把北宋送上了断头台。
靖康年间,“洛学”创始人,河南洛阳人程颢、程颐的弟子杨时乘机攻击“新学”。
对此,时人甚至对理学(“新学”)派这种不顾国家、只顾学派的做法,进行过无情的讽刺:“不管太原(金兵正在围城),却管太学(学派的思想阵地,国家干部的摇篮);不管‘防秋’(秋季金兵南侵),却管《春秋》(‘新学’与‘洛学’争执学术价值高下的焦点);不管炮石,却管安石(王安石);不管肃王(钦宗弟弟,质于金营),却管舒王(在蔡京的倡议下,王安石被绘像于显谟阁,追封舒王)。”
当然,蔡京与王安石不可同日而语,更不能混为一谈。
尽管蔡京把王安石变法的交响乐演绎成腐败亡国的交响曲,但他毕竟只是披着王安石变法的外衣,唱着“新”调子而亡北宋的。
以至于鲁迅先生,在八百年后还在《老调子已经唱完》中发了一通议论:“宋朝的读书人讲道学,讲理学,尊孔子,千篇一律。虽然有几个革新的人,如王安石等,行过新法,但不得大家的赞同,失败了。从此大家又唱老调子,和社会没有关系的老调子,一直到宋朝的灭亡。”
杨时作为“洛学”的继承人、著名理学家,借靖康之难,攻击王安石与“新学”,想的当然是挽救大宋。
但没等理学派扩充政治势力,北宋就玩完了。
南宋建立之初,赵构与朝中大部分官员在北宋灭亡的原因上,都附和了杨时“王安石毁了北宋”的说法,并以此掩饰徽宗腐败误国。
而此时,“新学”、“洛学”之争,已经演化为扩充政治势力的工具,并不断为投机分子所利用。
绍兴元年,秦桧由参知政事升任右相的次日,即称“洛学”创始人之一的程颐“自得于正心诚意之妙”,理学派为“高名自得之学”,以此暗指王安石的“新学”为“曲学”。
一时间,形成了以大理学家胡安国为首的“桧党”二十多人。
秦桧罢相后,绍兴四年任宰相的赵鼎,还是扶植了理学派势力,甚至连“桧党”人物胡安国等,都被起用。科举考试,只能录取理学学派的士子:“向者朝论专尚程颐之学,有立说稍异者,皆不在选。”
而秦桧再次复相后,由于理学派的正直人士反对他杀害岳飞、与金议和,秦桧开始打击理学派势力,扶持当时还是显学的“新学”势力。
就此,秦桧的倒台,为理学派提供了个口实:秦桧与王安石“新学”派的人,是穿着一条裤子的呀!
理学获得发展机会,但“新学”、“蜀学”(以苏洵、苏轼、苏辙为代表)和理学一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然是南宋的三大学派。
1241年,距南宋将亡还剩三十八年,在穷途末路上奔走的朝廷,将王安石从孔庙中“删除”,程颢、程颐、周敦颐、张载、朱熹五位理学领袖,一下子从祀孔庙,理学就此完成了走上官方统治思想地位的历程,并渐次成为元、明、清士子走向仕途的科场“标准答案”。
而环顾中原大地,在“洛学”“出口转内销”上唯一有过贡献的,也许只有在蒙元一代重新梳理河洛之水的一代大儒许衡一人而已。
但南方,却一直是“洛学”沃土,宗派纷呈,各争潮头。
20世纪初直至21世纪,在“洛学”赓续为“新儒学”的思潮中,河南人的思想身影,已然难见难觅。
“新学”命运多舛,对中国来说,绝对是一大不幸;“洛学”异乡落地生根,对河南来说,绝对是一大不幸。
1904年,全国会试意外地在开封进行了最后一次。
1905年,科举制度废止。
这一年,是中国社会的一大分水岭。
1912年,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美预备学校,在辛亥革命新思想、新文化的阳光普照下,在开封明清时期的贡院旧址诞生。
但命运多舛的河南大学并没有发展成中国新思想、新文化,德先生、赛先生的摇篮。
在新中国,我们又把中国科技大学拒之门外。时至今日,河南最为优秀的学子,只能求学在外,并最终大都扎根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