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58200000002

第2章 一九七八-一九八二(1)

纪事

1978年在内蒙古一部队机场任施工队副队长、宣传干事,1979年4月到上海空军政治学校理论教员队做学员,将主要的时间用来自学英语,1980年9月毕业分配到北京空军学院任教员,设法到北京一些大图书馆借阅英文书籍,主要阅读存在主义着作,因为几个年轻人的死,对伦理学发生兴趣。

日记选

1978年4月29日,星期六

早晨起来,到田野里走了走。太阳被浓云蒙住了。我的心情也有点如此,有些闷沉沉的。但由于昨天晚上没有加班,休息得好一些了,心情似乎也略为快乐,而且这是在清早啊。

总是继续昨天的思想,我洗脸回来的时候,有一个人很想与我说话的样子,可能是看见我的神态欲言又止。我不由得就冒出这样的念头:难道十年以后,我就要变得和他们一样吗?为自己的一点口才而自得;为家有余裕而自豪;为营一小窝而忙碌;为四两名利而奔波。平平淡淡,没有激越、没有激情,永远是那么一种四方脸、四方的额头、骨节粗大的手……是的,是的,他们都是好人,是好人。但我愿意一辈子过这样的生活吗?

听广播里的《克拉玛依之歌》,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忧伤,在黑暗中有时甚至泪流满脸:

克拉玛依,我不愿走近你,你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你没有歌声,没有鲜花,没有人迹,啊,克拉玛依,你这荒凉的土地,我转过脸,向别处走去……

1979年8月14日,星期二人活着就是因为:他愿意活着。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或者说不要再去追寻什么意义。……很多事都是因为我们的愿望。我们期望爱情就得到爱情;期望成功就得到成功。期望生——这就是生的最大秘密。

而且青春,多好啊。到老年了,“连你也使我感到孤单”。“我是一棵小草,剪掉多少长出多少。”卓别林去世了。多少探究人生的人都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我也会一样。对这点感到吃惊吗?

从来没有见过像卓别林这样把悲剧和喜剧这样好地融为一体。

“习惯过没有希望的生活。”——这就是老年。

1980年12月6日,星期六

孤独。

在这周末的晚上。

离我不远的地方,就在这方圆五里的地方,一定还有一个人像我一样,在斗室里走来走去。

刚刚听了李斯特的几支曲子。

可是我们都不认识。一方面我使自己同外界隔绝,另一方面我又在渴望着朋友。

1981年3月3日,星期二

老杨家属走了,周围更加清静了。

今天超额了一点,看了十多页。另外到政理教研室翻了一下书目,杜威、胡克的书有不少值得一看。

晚上坐在桌前,突然在纸上涂了一首诗,尽管不自信,可是也可以像“小狗一样叫叫”吧……

1982年8月17日,星期二

刚刚做完“八二年研究生英语试题”,不到两小时,得六十九分。错就错在有些动词时态不熟。重要的是完全有了信心,至多用一星期的练习,拿八十分是无问题的。

没处考试,就自己考试。自己长自己的劲!自己知道自己的价值。

今年全国只招了两名哲学的博士生。

不管它了,我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奇怪,我的梦常常会含一种悲怆,像一首悲凉、凝重的诗。中午就做了一梦。

醒来常常感到刚才脱开自身到那里去了。为什么都集中到一些人生的悲凉的画面上来呢?

“耐得住寂寞”。是的,当然耐得住寂寞,简直是自己给自己制造寂寞。目标大起来,于是许多小事,看病的、打菜的慢待也就不觉得是什么侮辱了。

“缺乏幽默感”,真的,有一点哪怕是黑色幽默,松弛我和周围人的关系的弦,使自己显得容易相处。

报上在讨论张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线上》,还是有许多对“圆的人物”的“扁的评论”。

今天一天没上班,看了三十页,估计这礼拜能完成此书。没有回头看过笔记,但估计收获是不少的。

四个女孩

“文革”后期,那时我还在塞外一座大山的山脚下呆着,见到的人不多,更少见到生动的脸,但有四个女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最小,是个出生不久的婴儿。记得我坐在门槛上,看她的父亲抱着她逗她玩。我试着瞪大眼睛注视她,看她怕不怕。孩子的眼睛总是那样清澈,黑白分明,瞳仁里闪着亮点,纯真无邪地望着你,她们大概是世界上最弱小而又最无畏的人了。她并不哭,并不躲避别人的眼睛,如果她不望着你了,是因为另外有个什么东西吸引住她了。她有时也会疑惑,嘴里“咿咿呀呀”地说着什么。她们的眼睛绝不会像大人的眼睛那样浑浊,鼓突、布满血丝,黑的地方发黄,白的地方发青。

“蓬蓬——飞!”当妈妈抓住她的小手,做出飞的动作时,她乐不可支,口水也流出来了。

她刚才还手舞足蹈呢,一会儿又睡了。母亲把她抱到了双人床上,上面轻轻地盖上一小领毛巾被,在大床上尤其显得娇小,她匀畅地呼吸着,小鼻子轻微地翕动着,我忍不住弯下腰来细细欣赏她的睡相了。

“她睡得多么甜啊!”我说,“吃晚饭的时候让她起来吗?”

“不!”她父亲说,“她什么时候醒就什么时候不睡了。”

“她什么时候醒就什么时候不睡了。”我一直觉得这句话很好。

第二个女孩子五岁,是我在回部队的火车上遇到的。我下车的地方是个很小的车站,天刚下过雨,我一下来就踩到泥泞路上了。我手上拎着沉重的行李,虽然努力躲着水洼走,鞋有时仍不免沾上泥浆。当我从站尾往站中走,终于踏上水泥路时,后面逐渐加速的火车追上了我,就在这“轰隆”作响的火车从我身旁一闪而过时,我看见了我在列车上遇到的那个小女孩,她站在两个车厢之间的过道上,脸刚刚够上还沾有大粒大粒雨痕的玻璃窗,两只手放在脸旁,一动也不动地望着我。

我的心头一震,我与她在车厢里已经道别过几次了,我们的友谊也很短很短。

早上我醒得晚,然而一会儿就注意到车厢里走来走去的她了。她大概是半夜上车的,我拉住她的手,问她话,她用带浓厚土腔的普通话回答我,她说她叫“叶家名”,“五周岁六虚岁。”当我们都因她咬字不清而笑她“六十岁”时,她也笑,她笑的时候老把脸埋在手掌里。我给她戴发夹、穿袜子,听她讲她的故事,看她跳舞做操。一会儿,她又离开我们,跑去数车厢的卧铺号码,还打一个谜语给我们猜。说了两遍我才听清,而一听清也就猜中了,是“猪”,“一条辫子在后甩”嘛。我又让她把一个手指放在鼻子上,然后我喊什么,她的手马上指什么。当碰到我喊“眼睛”,她的手却紧张地错指到“耳朵”上去的时候,这回连邻座那庄重的老头儿和另一位矜持的母亲都欢笑起来了。

第三个女孩子叫小霞,大概七八岁了,是一位即将转业的干部的女儿,暂时就住在我的隔壁。她是个乡下女孩子,说着淮北那边的土话。逗她玩,她太腼腆了,高兴时只用手指甲掐着你的手。有时她恰好站在家门口,我停在门前掏钥匙开房门时对她一笑,她就羞得躲进去了,可是当我拿出一个排球来,在地上拍几下,她又探出头来,然后慢慢蹭到我身边,玩了几下,马上就又笑又喊了,这时,她才变成了一个孩子。可惜这样的时候并不很多,大多数时候她是沉默的、怯生生的,因此得到了一个外号叫“小童养媳”。她有一双灵巧的小手;我看过她做的一个小布人,剪了两小块圆圆的黑绒布做眼睛,穿出一点红线结成了嘴巴,头上还戴着一顶用开司米细绒线结成的小帽子,下面是一块红碎花布做成的小裙子,靠脖子下边不远,一边开了个小洞,露出两只小得不能再小的小手。

有一天,我坐在窗前,听见她哭泣着,她父亲粗声威胁着要她闭嘴。我想象得到,那眼泪一定已经流到了脖子。我深深地叹了口气,心里换了件事情想。她长大了会记得这小时候的事情吗?记得迢迢千里来到这塞外吗?记得这总是晴朗明净的天空,记得当大半个中国都裹在暑热中时这凉快的一角吗?记得她父亲常忙碌着,把什么都往里塞的笨重的行李箱吗?那箱子缠上了几道粗铁丝,再用草袋裹上,用厚实的木条稀疏地钉成最外面一道保护层。

第四个女孩最大,我最后一次见到她大概有十三四岁了吧。那天我走过堤岸,正好看见一队妇女去上工,她也走在中间,从脸相上,我记起以前见过她两次。

四年前,她和一群小女孩在一起玩,那时她瘦骨伶伶,但脸很秀气,圆脸,端正的鼻子,小巧的嘴唇,一副天真烂漫的样子,并透露出几分灵性;过了两年我又遇见她一次,她已经是在上工的队伍里了,拿着和她身体很不相称的镢头。我猜想得出:

也许就在不久前某一天她正要上学去的早上,父亲叫住了她:“该自己挣饭了。”自此,就走上了上工的这条路。而今天看到她时,她已经与她们有着同样发胖的腰身,同样粗大的手脚,同样的脸色,脸上肉很厚,眼神显出呆滞。

时光又过去了很久,当年的这四个女孩子,我再也没有见到过她们了。

原载《美文》1993年第9期

给洋溢的生命力一个适当的出口

《当代英雄》的主人公皮却林是一个易遭非议的人物。我们得感谢作者莱蒙托夫,他以明快有力的风格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形象,以致使《当代英雄》成为这样一种书,它会使人发出赞叹:我一辈子能写这样一本书也就够了!

仅仅这一本书,就可以使莱蒙托夫在19世纪——一个俄国文学史上群星璀璨的时期,也仍然保持足够明亮的光辉。

皮却林是个什么人?一个在百无聊赖中渴望冒险和新奇事物,不断寻求新鲜刺激的军官,一个对什么事都不再动心的虚无主义者,一个大胆有为的宿命论者,一个恶作剧者,一个玩弄别人感情者,一个游戏人生者……这样一个人能说是英雄吗?他值得写吗?是的,正像书中所说的:“人的心灵的历史,哪怕是最渺小的心灵的历史,也不见得比整个民族的历史来得少一点兴味和少一些用处。”历史哲学家为了方便地解释历史,抓住某种共同、一般的东西而不得不舍弃许多细节,因此常常牺牲掉历史的丰富性。文学家注意的则是“这一个”,而只有在个体那里,才保存着生命的全部复杂性。

同类推荐
  • 寻觅旧痕

    寻觅旧痕

    《寻觅旧痕》作者李林海是一位在一线刑警岗位战斗多年的同志,业余爱好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省内报刊,《寻觅旧痕》辑录了其三大类创作,包括有微型小说、诗歌、散文,大多是和自己的人生经历相关,同时体现一种浩然正气,相信对年轻读者有所启发和触动。
  • 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

    女娲氏是五氏之四,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她和伏羲同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华大地经过三皇的辛勤努力,中华世界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人们的生活依然艰难。这时,伟大的各种神祇人物,应运而生。就在三皇之后,又经过漫长的若干年代,出现了下列五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五氏的“氏”的原意也是神祇,但神性比“皇”更少些,可列入第三个级别神祇。女娲氏;一位美丽的女神,身材象蛇一样苗条。
  • 唐诗宋词三百首

    唐诗宋词三百首

    本书针对中小学生的阅读特点和实际需要,精挑细选了在当今仍然极具艺术价值和符合时代思想的三百余首唐诗、宋词,力争做到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而又不失原诗的语言意境和艺术风格。为解决读者对整体语意不能充分理解的缺憾,《青少年纯美阅读:唐诗宋词三百首》特地安排了“文意解读”,让不了解古诗词的朋友,找到一条快速而方便的学习捷径。同时书中还插入了作者简介,帮助读者加深对诗人、词人的了解,增加对古诗词的兴趣。
  • 吸毒人群成瘾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以江苏为例

    吸毒人群成瘾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以江苏为例

    吸毒成瘾问题是当今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它不仅严重影响个人生活,同时也威胁着整个社会的和谐。本书以吸毒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吸毒人群吸毒成瘾的社会成因。作者运用个案访谈的社会学研究方法,沿着扎根理论的研究思路,通过对吸毒人群生活世界的描述,深入挖掘吸毒人群走上吸毒道路、成瘾及难以再社会化的深层社会根源,并试图寻找他们回归社会的长效机制。
  • 世间万象

    世间万象

    《世间万象(散文)》内容丰富,闪现着思想光芒的书系读者群相信也会非常庞大,学生、上班族,文学爱好者、一般读者都可以阅读和收藏。这些文章能使我们站在大师的肩上,感受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直接欣赏水平和阅读品味。
热门推荐
  • 心事l

    心事l

    我渴望遇见你又害怕遇见你,你是不是也同我一样
  • 少帅你的小娇妻掉线了

    少帅你的小娇妻掉线了

    笑笑,小心。跟在我身后大哥,我没事,快去看看二哥若瑜,你怎么样了,没受伤吧若瑜顿了一下:回家吧,我没事转身踉跄的先走了…
  • 开局收徒九阴圣体

    开局收徒九阴圣体

    星耀大帝:我是太玄道体,求求你收我为徒吧!洪小宝:滚!这么垃圾的体质也想拜我为师?九川大帝:我我我!纯阳道体,师父您收下我膝盖吧!洪小宝:太垃圾了,一边凉快去!荒古大帝:我是亘荒圣体,求师父您收留我。洪小宝:亘荒圣体,勉强收来看门吧!………………这是一个地球小伙收徒浪诸天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灵性塑造

    灵性塑造

    本书从日常生活及生活细节的各个方面介绍如何培养幼儿的智商、情商、财商;如何培养孩子的天赋,启迪孩子的心灵,及早发现孩子天生具有的优势。
  • 开道

    开道

    一个山村贫苦少年,从小受人欺负,出生时天出五色祥云,并伴有劫雷降下,被人看作灾星,十二年后,一次意外,竟被告知,自己竟是修真者后代,同时父母为了自己放弃大道,其后他决定走上修仙路,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从一个无名凡人,成长为修真界顶尖强才,其中的心酸几人能说清,有几次险些丢掉性命,中有红颜,有诱惑,有威胁,有杀机,
  • 专宠唯爱小妻子

    专宠唯爱小妻子

    她本无心,不想去想那些有点没的,其余不属于自己的不强求,但是为什么有人要来招惹她。这个男人,搞不懂,为什么一心来打扰她,让她不能安分过着平淡的生活
  • 这是假的系统吧

    这是假的系统吧

    穿越到动漫世界,身怀超级系统,王陌尘YY着自己纵横世界的样子。系统说我才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所以我该用什么果实的能力呢?收哪些人当小弟呢?咦,等下,天上那飞来飞去的是忍者吧?那远处有好几个人物头像的是火影岩吧?得知了真相的王陌尘陷入了沉思,你不会是假的系统吧?
  • 未来神级战王

    未来神级战王

    因为弱小,韩轩尝遍世态炎凉,品尽人间冷暖,甚至连感情也被别人扔在地上践踏。然而这天,一位绝美女神却毕恭毕敬的叫他轩王,还有人说他未来是无敌的存在!就在韩轩慢慢了解到事情真相时,才发现这仅仅只是开始……十年蝼蚁无人问,一朝化龙天下惊!
  • 魔学少女与千法之书

    魔学少女与千法之书

    对文学少女的常见认知误区,之其一:只要是喜欢读书的少女就是文学少女。【注答】: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现实、表现心灵世界的艺术。喜欢读书的少女,不一定就是文学少女,也可能是理科少女或者女学霸。文学少女也不一定只读文学类的书籍。确切而言,文学少女是指那些能够从书籍之中感受到文学之美的少女。无论那本书是朱自清的散文集,还是《有关于卡尔特魔法的十三种常见拓扑结构》。【以上内容全部划去】……………………不,仔细想想,即便是一天没书看就会要死要活的奇怪体质,但是一边喊着“邪法师,你的魔力储备还足够吗?”一边用各种法术花样吊打对手,真的还能算是文学少女吗?这已经是魔学少女了吧喂!PS:请不要在意低血糖、重度阅读强迫症、腹黑、污、以及喝红茶方糖一定要放十三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