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58200000001

第1章 自序

这本书是我从1978到2008年这三十年的一个文字结集。按照稿约的要求,尽量避免了“苦涩冷僻的内容”,也少选不太好读的学术论文,而是想尽量反映我从事思想学术工作后面的一些心路历程。下面就是编选这本书的一些基本考虑。

我把从1978至1982年的头五年放到了一起,那还是一个在学界之外的“学徒时期”。这四年我每年选择了一则日记;读者或还可从《四个女孩》这篇散文看到当时我是从什么年代和环境里走出来的,以及心底一种忧伤的同情;而《给洋溢的生命力一个适当的出口》这篇未刊稿则表现了一个年轻人洋溢的生命热情和自我警醒。1983年的《试析萨特的自由本体论》是我第一篇发表的论文,虽然不太好读,也还是有意放到这里,以纪念我由此走上了一条学术之路。1984年我考上了北京的研究生,但家还在南方,《列车上》反映了当时奔波两地之间的一些思绪。

1985年开始的《都市散步》则是更惶惑或许也更深入的一些思考。1986到1988年的三篇文字,表达了我对心仪的几位哲人的仰慕,他们除了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又还有宗教和文学的维度。那也是一个我比较专注于西学的时期,但我对自己从事的专业——伦理学领域和体系的独立思考也渐渐有些眉目,这见于我在1989年初发表的“提供一份草图”一文。

1990年和1991年是寂寞的两年,我转向中国的历史和古典的心灵。1992年写作的《蚂蚁的寓言》描述了一个人一生的某种困境。1993年社会又开始热闹起来了,这回是热市场经济。《我们什么时候有了一个海?》就是想描述和分析这一现象。当年秋天我去哈佛访学,年底写的《山中日记》展示了我对西方基督教文化的一些感受。1995到1996年我专注于写作解释中国三千年社会结构演变的两本书,解释传统中国如何从世袭社会演变到选举社会。1997年发表的《一种普遍主义的底线伦理学》则是对我1994年出版的《良心论》的一个解读,就此我也提出了“底线伦理”的概念。1998年我花了一段时间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1999年就临近新世纪的门槛了。2000年冬天我去南极,在那里写了一些散文和随感,现选了其中的两篇。

2001年我编了有关“公民不服从”的一本书。2002年罗尔斯去世,我写了《罗尔斯的思想遗产》,以纪念因翻译《正义论》而和他的思想结缘。2003年写了一篇时评,关注孙志刚之死,同时也开始关注国际政治的伦理,而无论国内国外,我最优先关注的都是保存生命的原则。这种对时政的观察和评论在2005-2006年开始比较集中地形成文字,这两年仅在《新京报》就发表了五十篇时评。

同时我也在考虑道德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这类思考可见于《道德哲学的可能性与限度》等文。2007年我主编“大家西学”三十种,其发愿和宗旨可参见“观念的力量”这篇总序。2008年则写了一些有关20世纪心灵史的一些文字。

最后在“附录”中有一篇在1997年发表的我对自己学术工作的一个回顾和自省。

这三十年中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体制,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虽然变化巨大,时常让人觉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至少社会和个人还是相当平安,没有战争和大的内乱外患,变化也多是积极的,中国正在相当程度上趋近了近代先贤所抱的“富强”梦想,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善,向世界开放的文化和知识生活也早就走出了再往前的三十年的禁锢状态,这就要相当感激上苍了。

至于反省自己在这三十年里扮演的角色,觉得无论是在思想启蒙、政治改革还是经济大潮中,我都不是一个中心的弄潮儿,而基本上是一个处在边缘的旁观者,当然还是一个心里有承担、行动有努力的旁观者,不会完全冷眼,但的确总是与众人瞩目的聚焦点保持一段距离。这可能也就是一个学者的恰当地位,但即便从学者的身份来说,我也觉得自己越来越回归到一个传统的读书人,而不是一个能与国际接轨的现代新型学者,如果说还是受了时代的一些影响的话,那就是有了更多的反省意识。在思想上,我想我主要是一个提问者,我更愿意提出问题而不是解答问题。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世界还会有什么大的变化?甚至会不会有根本的转折?我无法预言,但或希望这以后的三十年能稍稍放慢一些变化的速率,以便给人们留出比较从容思考和选择的时间。这当然只是我个人私下的愿望,与滚滚的“历史洪流”无关。

2009年2月27日于北京

同类推荐
  • 莎斋笔记

    莎斋笔记

    本书主要为吴小如先生读诗词札记、书法和碑帖题跋之作、谈京剧的短篇随笔、治学手记、燕京谈片等杂文。
  • 晨曦在歌唱

    晨曦在歌唱

    本书分为眼神、背影、动作、物语、行吟五辑,主要收录了晨曦在歌唱、白露的姿态、秋天在高树、再见了,后园、无端想起一个人等作品。
  • 雁塔作证:楚雄师范学院校友

    雁塔作证:楚雄师范学院校友

    本书收录了80篇楚雄师范学院校友文集,抒发了他们对母校的眷恋、师恩的感激、求学的收获、奋斗的干苦、人生的感悟。
  • 砥砺前行

    砥砺前行

    本书回顾与总结了西南科技大学组建成立以来所取得的主要成就,记录和反映了学校十年来的奋斗历程。分“综合篇、发展篇、学院篇、专题篇”四部分,包括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教学、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技产业、合作办学与国际交流、学生工作与校园文化、图书与校园信息化建设、基本建设与后勤改革、抗震救灾与恢复重建等方面内容。
  • 董大中文集·第9卷:文化圈层论

    董大中文集·第9卷:文化圈层论

    《董大中文集》由作者自己选择篇目,按时间顺序和研究课题分10卷本结集出版。文集总结了董大中在鲁迅研究、赵树理研究、”山药蛋派”作家研究、民间孝文化研究、文化哲学研究方面的成果,编辑成8卷本,又将其对新时期文学的宏观考察和所写的批评文章编辑成2卷本。这些创作成果均是作者深入实地、图书馆、资料室、档案室,走访当事人,经过认真调查、核实,在掌握了丰富资料基础上笔耕不辍、勤奋创作而成。凝聚了作家的大量心血。文集不仅为中青年作家创作提供了参考,更重要的是为研究鲁迅、高长虹、赵树理、“山药蛋派”等文学史上重要人物和流派提供了丰厚的资料。
热门推荐
  • 糖糖超级甜

    糖糖超级甜

    “糖糖,大晚上的,在这里站着做什么?”万羽臣回来时,正好看见大哥家的这个小侄女在宅院门口站着发呆,耷拉着脑袋,像是犯了错误。万梓贤听见声音,当辨别出是谁,猛的回头,“小叔,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小叔快救我!”小姑娘三步化作两步跑过来环住他的腰,万羽臣眸色微微一变,也只是一瞬,便恢复平常。
  • 我真的是个废柴啊

    我真的是个废柴啊

    “我真的是个废柴啊,为什么你们都不相信我!”面对着诸多势力的吹捧,林天的心里发出了愤恨的怒吼。
  • 神武九天

    神武九天

    大千世界,万族林立,前世默默无闻的叶辰,带着执念重活百年前,杀仇敌,夺取逆天功法,修炼一路狂飙,将无数天才踩在脚下,从此踏上武者巅峰,翱翔九天之上!
  • 爱无声:唯爱你

    爱无声:唯爱你

    那年,我11,遇见了她。一场争吵,让我与她结缘。无止尽的“报复”,让我听见爱的蜜语。我的“第一次”都给了她,第一次受辱,第一次被扇,第一次受挫……我们从“仇家”成了“冤家”……
  • 我爱巨星

    我爱巨星

    台湾作家[凯琍]的免费全本小说《我爱巨星》。
  • tfboys之十年之后

    tfboys之十年之后

    一个关于tfboys的小说,不介绍了,自己看~~~~~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文明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文明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绝世倾后

    绝世倾后

    不管在现代,还是在异世,我璎小沫一样能如鱼得水。在宫里虐白莲花,秒渣男。但这个帅的人神共愤的男人是谁?虐不过他,秒不过他,打不过他,特么的连骂也骂不过他?你这是要逆天?“璎小沫气得握紧拳头,忍耐忍耐,对待神一般的皇帝要拿出猪一般的宽容来!
  • tfboys盛夏未央

    tfboys盛夏未央

    我们还不是情侣你就让我和你带情侣手链,我这辈子都只想和你做同桌,你觉得呢?
  • 一恋向西

    一恋向西

    遇见一个人,笃信一段缘,世间所有的相遇都不是偶然,每次相遇的背后都存在一种叫缘分的东西将两人相互牵扯着。吴易杨自以为人生走到尽头,在他下定决心与世界告别之际,周雅的出现挽救了他。这让吴易杨笃信与周雅存在着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然而随后却发现自己与周雅之间更加惊奇的因缘。在一切浮出水面之后,周雅羞愧之下踏上了蕴酿已久的骑行川藏线之旅。而吴易杨随后也跟着骑上单车踏上川藏线,他决定把他所笃信与周雅之间的缘分交给长达2150公里的川藏线,吴易杨能否在川藏线上遇见周雅呢?两个失路之人,一段奇绝的缘分,一条最迷人的向西之路,缘起缘灭只在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