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11400000035

第35章 国学经典(6)

柯劭忞(1850-1933),清末民初的史学家,字凤荪,山东胶县人。光绪年间考取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京师大学堂总监督。民国初年,为废帝溥仪侍讲,以遗老自居;北洋军阀政府请他主持一些学术机构,他除接受主持纂修《清史稿》的职务外,其他都不肯承担。他一生用了较多的时间研究元史,成就以此为最大。

《清史稿》

《清史稿》是记述清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所记之事上起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下至1911年清朝灭亡,共296年的历史。共536卷,其中本纪25卷,志142卷,表53卷,列传316卷。为民国赵尔巽主编。

《清史稿》修于民国初期,自1914年起修,1928年刊印,历时14年。当时共刊印1100部,其中700部存放在北京,号称“关内版”,另外400部存放在东北,号称“关外版”。

《清史稿》详细叙述了清代的人物、史事以及典章制度,是一部比较重要的大型清史著作。但是因为其编写者主要有赵尔巽、缪荃孙、柯劭忞等,大多为清朝遗老,站在清王朝的立场来写清史,诬蔑农民起义以及辛亥革命,对列强入侵以及清朝的反动统治多处隐瞒。再加上本书成于众人之手,彼此照应不够,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核改,刊行时又不认真校对,是以体例不一,繁简失当,以至于错误之处甚多。所以,没有得到官方承认。不过因为后来没有新修权威的清史,所以也有人把它与二十四部正史合在一起,成为“二十五史”。

【史部·别史·杂史】

《列女传》

《列女传》,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行为的书,为西汉刘向所编撰。西汉时期,外戚势力强大,导致宫廷动荡。刘向认为王教应当从皇帝周边的人开始教育,因此写成此书,以劝谏皇帝、嫔妃及外戚。

《列女传》共分七卷,共记叙了105名妇女的故事。这七卷是:《母仪传》、《贤明传》、《仁智传》、《贞顺传》、《节义传》、《辩通传》和《孽嬖传》。选取的故事体现了儒家对妇女的看法,其中有一些所赞扬的内容现在看来属于糟粕。

《列女传》对后世影响很大。有一些故事流传至今,如“孟母三迁”等故事。客观上,刘向把古代著名妇女事迹,“种类相从”搜集起来,便于人们查考和研究。而且《列女传》对于提高妇女的地位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山海经》

明刻本《晋郭璞注山海经》插图《山海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在古代一直被当做历史看待,是各代史家的必备书。传说为禹、益所作,当代学者一般认为并非一人一时所作,最早编写时间应当是在战国,经后人逐渐附益,至秦汉成型。

《山海经》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山经”五卷,内容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二,主要记述各方名山大川、动植方物;“海经”十三卷,主要记载海内外殊方异国传闻。

《山海经》是中国神话的基本来源,这些神话传说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羿射九日、共工怒触不周山、鲧禹治水等故事。《山海经》还是一部科技史,记载了古代的创造发明以及科学实践活动,还反映了当时的科学思想以及已经达到的科学技术水平。例如,关于农业生产,《大荒海内经》载:“后稷是始播百谷”,“叔均是始作牛耕”。

总而言之,《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著作,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涉及地理、物产、医药、神话、宗教、民俗、巫术、民族等多个方面,保存了珍贵的上古社会的资料,兼具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水经注》

《水经注》是中国北魏时期的地理著作,为郦道元所撰。《水经注》是在三国时的《水经》基础上扩充成书。

郦道元把自己看到的地理现象同古代地理著作记载的进行对照、比较,发现其中很多地理情况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将地理面貌的历史变迁尽可能详细、准确地记载下来,郦道元以《水经》为蓝本,以作注的形式写成了这一本《水经注》。

郦道元以《水经》为纲,对原书做了大量的补充和发展,实际上已另成专著。全书共40卷,约30万字,所记水道1389条,逐一说明各水的源头、支派、流向、经过、汇合及河道概况,并对每一流域内的水文、地形、气候、土壤、植物、矿藏、特产、农业、水利以及山陵、城邑、名胜古迹、地理沿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都有具体的记述。郦道元“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旁征博引,详加考求,态度严谨,引用书籍多达437种。其中以叙述北方水系最为精详,通过亲身调查研究,对前人讹误进行纠正。南方个别水流,因当时南北政权对峙,情况不熟,不免有某些疏误。《水经注》一书集我国6世纪以前地理学著作之大成,为历史地理学、水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考古学、水利学等方面的重要文献,也是魏晋南北朝山水散文中的佳作,其文笔深峭清丽,精妙优美。《水经注》的研究历来受到重视,在清代已成为一门内容广泛的“郦学”。

郦道元(约466-527),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涿县)人,他出身仕宦之家,喜好游历,后承袭其父爵位,利用任职机会,周游各地,细心勘察水道形势,广泛搜集资料,完成了地理名著《水经注》,晚年因遭谗言被雍州刺史所杀。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口述,门人辩机记录编辑而成。《大唐西域记》共12卷,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为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其中包括了新疆至南印度140多个国的都城、疆域、地理、历史、语言、文化、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等,还有许多佛教传说故事等,内容全面系统翔实生动,提供了大量的印度史料。

玄奘,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县南缑氏镇)人,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出生于一个世代儒学之家,出家后法名玄奘,敬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印度。他的足迹几乎踏遍全印度,他刻苦钻研佛学,赢得了极大声誉。贞观十七年(643年)春,玄奘谢绝了戒日王和那烂陀寺众僧的挽留,携带657部佛经,回到长安。唐太宗得知玄奘回国,在洛阳召见了他,并敦促他将在西域、印度的所见所闻撰写成书即《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是中国佛教史最重要的文献之一。书内详细记录了当时新疆与印度各地的佛教流派,除佛教之外,亦记录了印度其他宗教在印度的分布,如耆那教、印度教等,对研究中世纪印度宗教的流布起了很大的帮助。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全书共294卷,另有《目录》30卷、《考异》30卷,为北宋司马光所撰。

司马光奉宋英宗诏令评论历代名臣事迹,以便为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司马光遂编撰《通鉴》8卷,从战国至秦二世,深受赞赏。于是英宗下诏在崇文院设置书局,继续编撰。后来司马光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退居西京洛阳,历任闲职,以书局自随,专志修史,历时19年修成。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意在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旺的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遂钦赐书名《资治通鉴》。

《通鉴》征引史料极为丰富,除历代“正史”外,还采用各类大量的“杂史”、文集、笔记、行状、小说等有关著作,据考所引杂史诸书达320余种。书中叙事,往往一事用数种材料写成。遇年月、事迹有歧异处,均加考订,并注明斟酌取舍的原因。《通鉴》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尤以《隋纪》、《唐纪》、《五代纪》史料价值最高。

《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但书中在叙述历代统治阶级活动的同时,也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通鉴》于叙事外,还选录了前人的史论97篇,又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写了史论118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

《资治通鉴》是一部集体编写的史学巨著,初由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分段撰写,最后由司马光删削润色,统一修辞,所以全书文字优美,叙事生动,全书读来如一人手笔,很少有自相矛盾之处,历来与《史记》并称为中国古代史家“双璧”。

《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共220卷,含宋纪、元纪两大部分,起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以编年体的形式记载宋、辽、金、元的历史,共411年。《续资治通鉴》与《资治通鉴》相衔接,是一部较完备的宋辽金元编年史。为清朝史学家毕沅所著。

全书史料完备,并仿《资治通鉴》体例,本文下分注考异。编者以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为基础,以宋、辽、金、元四朝正史为经,参以李寿《续资治通鉴长编》、叶隆礼《契丹国志》及各家说部、文集约百数十种,凡四易稿,历二十年而成,记述详明,文字简要,其中北宋部分较精,元代部分较为简略。

《续资治通鉴》在时间上承接《资治通鉴》,体例上借鉴《资治通鉴》,故得名。

《通典》

《通典》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记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的史书,记录了上起黄虞时代,下至唐玄宗天宝末年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全书共200卷。为唐代杜佑所撰。

《通典》规制宏大,大量引用古代文献资料,上自《史记》八书、《汉书》十志,下至晋、宋、齐、魏、隋书诸志,皆所取资,并参照了《隋官序录》、《隋朝仪礼》、《大唐仪礼》、《开元礼》、《太宗政要》、《唐六典》等典制政书。对于历代典章制度,都详细地叙述了它们的源流,有时不但列入前人有关的议论,而且用说、议、评、论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通典》的九典依次为食货典(12卷)、选举典(6卷)、职官典(22卷)、礼典(100卷)、乐典(7卷)、兵典(15卷)、刑典(8卷)、州郡典(14卷)、边防典(16卷)。《通典》与前代的史志不同,没有天文、律历、五行、释老等卷,将前代的地理志内容改编为州郡典,把原属地理志的人口内容收入食货典,单开“历代盛衰户口”子目,另增边防典。并在食货典中增加“轻重”子目。全书详尽地叙述了有关历代政治制度、经济措施、州郡建置以及边防政令等,略于远古,详于当世。

《通典》资料丰富,其中许多文献今已亡佚,赖有《通典》得以部分保存。如《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就有近九百条材料是从《通典》中辑出的,所以该书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通典》的体例仿效正史纪传体中的志、书,将断代体改为通史体,是专门记载历代政经等制度沿革变迁的典志体史书,开辟了史学著述的新途径,发展了史书自注方法。

杜佑(735-812),唐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唐京兆府万年县杜曲(今陕西省西安)人。家庭累世仕宦。杜佑历事六朝,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比较了解,对朝政弊端也有所认识。为了寻求解决时弊、拯救危乱的方略,博览古今典籍和历代名贤论议,考溯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废置、损益变化的过程,探讨利弊得失和所以变革的道理,以“往昔是非”,“为来今龟镜”,撰《通典》。从大历元年(766年)起修,直到贞元十七年(801年)始成,前后花了他36年的时间。

子部经典

【子部·诸子】

《老子》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成书于战国中期。全书共五千余言,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为老聃所撰。

《老子》一书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在书中,老子以其独有的视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国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和政治问题。发前人所未发,述前人所未述,并且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成为中国哲学的基石之作。

《老子》以“道”来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包含着大量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

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楚国苦县厉乡(今河南鹿邑)人。老子在民间被称为太上老君、道德真君,传说他“从母左腋出”,一生下来就能讲话。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熟知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孔子就曾向他请教过关于“礼”的问题,并称他为“龙”。他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史记》)。

《庄子》

清光绪刊本《庄子》《庄子》又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由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全书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共33篇。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法自然”的观点,把“道”作为世界的本源,认为“道”是自足的和永恒的,事物之间的差别只是相对的。与这种宇宙观相适应,庄子提倡“自然无为”的人生观,主张保持个人身心自由,追求一种无拘无束、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在庄子的哲学中,“天”与“人”是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庄子》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它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文风汪洋恣肆、意出尘外,论说诡谲神秘、奇妙瑰丽,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是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影响很大。自宋玉、贾谊、司马迁以来,历代大作家几乎无一不受到它的熏陶。在思想上,或取其愤世嫉俗、不与统治者为伍;或随其悲观消极,自解自嘲。对《庄子》的艺术,或者赞叹,或者仿效,或者从中取材而化为己意。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在思想和艺术上都从《庄子》那里汲取了许多营养。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交通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交通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古文观止(国学大书院)

    古文观止(国学大书院)

    《古文观止》是清代文人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一个古文选本,上起先秦,下迄明代,共十二卷,选文二百二十二篇。本书所选以古代散文为主,间收少量骈文、韵文,绝大多数称得上历代古文的精华,而且篇幅长短适宜,又有注释评析,便于初学者熟读记诵,反复揣摩,从中领悟文章立意、布局、措辞、造势等,找到学习写作的门径。正是由于具备以上优点,本书自康熙三十四年(1695)刊行以来,广为流传,深受学者喜爱,影响至今不衰。
  • 读史悟玄机:中国历史中的铁血规则

    读史悟玄机:中国历史中的铁血规则

    本书将展示给您历史中的种种玄机:关于攀升的学问,关于明哲保身的计策,关于统驭天下的智谋,关于处世的哲学,关于政治与道德的关系,关于君子与小人的争斗……带给您的必是耳目一新的感受!当您掩卷而思时,您会发现这是历史、文化与智慧最完美的融合体!
  • 历代状元(下)

    历代状元(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24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中国人的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在多种文化相汇时,善于融合,不偏颇、不怨尤,尚调和、主平衡,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文化如百川之海,浩淼无垠。
  • 世界文化生活百科

    世界文化生活百科

    智慧创造着文明,知识丰富着社会,好像太阳和月亮,照亮我们绿色的地球。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全能王妃求收徒

    全能王妃求收徒

    清冷淡漠不近女色的沉王身边忽然冒出了一个年轻俊美的侍卫,二人同车共骑,甚是亲密。有一天有人发现这小侍卫竟是个女子,还是相府的二小姐,一众女子不由松了口气。相府二小姐爹不疼娘早死,长于边陲小城,举止粗俗,不通诗书,不精六艺,王爷怎么会喜欢上她?太子洋洋得意,“幸亏本太子早已与她取消了婚约,不然如今成为全京城笑柄的不是他夜西沉而是本太子啊!”可当一无是处的陆二小姐一重重身份揭开,全京城傻了眼……沉王捡到宝了!太子悔不当初:“鸿雁帮、食客居、醉云楼……这些原本都该是本太子的啊!”精彩片段:“神医扁鹊、陆帮主、西爷、陆军师、叶西、熹儿、陆二小姐……本王称呼你什么为好呢?”朦胧月色下,夜西沉把玩着手中的酒杯,声音缱绻含笑,饶有兴致地盯着面前的女子。陆熹扶了扶额:“这个……王爷随意。”夜西沉不知想到了什么,目光忽然变得灼热,“那就夜熹吧。”陆熹心猛然漏跳一拍,这是她偷偷写在纸上的名字,以君之姓冠我之名……
  • 听说我是个小可怜

    听说我是个小可怜

    浓浓黑暗中,一辆破旧的列车缓缓驶向无尽的深渊。前方,有无尽的力量与财富,也有无法预料的危险与死亡。你准备好了吗?
  • 一叶南柯

    一叶南柯

    一觉醒来,记忆苏醒,那是游戏,是梦,还是前世?温水不懂,他只想做个普通人,可是随着他不断前行,不得不做出抉择,世界在他面前开始展开,光明在笼罩,黑暗在复苏,星辰在闪烁,传说……开始了
  • 爱到情深自有归处

    爱到情深自有归处

    【本文先虐后宠】“报告BOSS,太太被绑架了!”“谁?这么胆大包天?”“那人自称姓凌,名为君鸣,还有个女帮手。”“哦?谁?”“说也姓凌,叫樱可来着……”某男一脸惊愕过后是随便:“没事,让那俩人绑着去。”“……”
  • 盛宠二婚,宋先生好幸孕

    盛宠二婚,宋先生好幸孕

    四年前,梁锦橙听婆婆的话,用自己的子宫给宋轶贤生了一个孩子,四年后,这个男人带着孩子逼她离婚。宋轶贤近九年的时间,都在找一个鲜嫩的女孩儿。那是第一眼就让他沉迷其中的女人。梁锦橙顶着“宋夫人”的名号为非作歹的时候,宋轶贤只轻飘飘的一句:“我惯的!”羡煞旁人。
  • 我的表弟会捉鬼捉妖2

    我的表弟会捉鬼捉妖2

    我叫上官云,今年22岁,是上官家少爷,我家住着这样的三个人,一个是半魂半妖的段岩飞,一个是狼族的大公主,还有一个就是我的表弟端木泉,我特别佩服我的表弟,因为他既然会捉鬼降妖。
  • 从缠足到美容手术:中国女性身体的建构

    从缠足到美容手术:中国女性身体的建构

    该书描述了女性身体形象经历了哪些变化,对中国女性身体建构的时间性行了分析,探讨了背后的驱动因素,对中国女性身体管理和规训的技术行了分析,并对未来中国女性身体建构的可能性行了展望,包括中国女性身体建构的个性化,多元化以及动态化的趋势。本书旨在研究中国女性身体的建构历程,以及背后的驱动因素和自我生产的印刷,或者说社会结构与个体行动之间关系的相互作用是怎样的。该书描述了女性身体形象经历了哪些变化,对中国女性身体建构的时间性行了分析,探讨了背后的驱动因素,对中国女性身体管理和规训的技术行了分析,并对未来中国女性身体建构的可能性行了展望,包括中国女性身体建构的个性化,多元化以及动态化的趋势。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研究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研究的理论新视角——要素优势综合动因假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的基本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的实证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的发挥等。
  • 诸天圣尊

    诸天圣尊

    灵气纵横,化为诸天之域大荒无垠兮,亘古永初天地造化兮,万物为铜蛮荒斗兽兮,凤翔龙腾三境三天兮,玄始元动一个来自古老宗族的不凡少年,跨越诸天,斗战神魔,以天为鼎,以地为炉。翻云覆日月,覆雨收星辰,有灵之万物,皆入我鼎炉。如此这般,是为诸天之主!我有超云志,欲达无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