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640800000001

第1章 新版自序

这部学术著作,原先的书名是《戏剧审美心理学》,同时注明“又名《观众心理学》”。现在选定后一个名字,以示新版。此书曾获1985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一算,整整二十年了。

这是一部教材。出版前先在学院里讲,立即产生不小影响,受到四川、河南、浙江、江苏、黑龙江、广西、湖北、湖南等地的戏剧家协会和文化机构的密集邀请。那时年轻,哪儿也不敢推拒,于是就成了一次延续几年的巡回讲课。听讲的都是各地的艺术实践家,因此讲课也就变成了切磋和研讨,使我获益良多。

后来,还在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新加坡实践艺术学院、新加坡电视机构讲课时使用过这部教材。

我的其他几部学术著作,也都是这样的教材。一个人竟然独自编了那么多教材,现在想来连自己也吃惊。

编教材,对我来说,简直是一个魂牵梦绕的奇特使命。

20世纪60年代我进大学读书的时候,几乎没见过正式的专业教材。那个年代天天都是极“左”政治,高等教学名存实亡,连专业课的老教师也不得不满口都是与专业无关的激进语言。时间一长,连他们也渐渐忘却何为专业,何为教材,何为课堂了。正是在这种气氛中,遭遇了“文革”灾难,我面对家破人亡、饥寒交迫的困境,连最后一丝有关课堂和教材的向往,都全然粉碎。

到了70年代前期,极“左”势力一度受挫,高校蹒跚复课,只得由我们这些没见过什么教材却又在心底企盼着教材的人来编写教材。可惜灾孽未尽,文事破陋,黑影环视,实在写不了什么,只得徒叹奈何。稍后黑影再度成灾,我潜身逃到故乡半山避祸,却如得天助,撞到一个神秘的藏书楼,由此憬悟到中国或许还会迎来一个需要文化和教育的时代,便埋首典籍,为那个尚未谋面的时代作一点准备。

到了80年代,大地回春而又春寒料峭,我自知所等待的时代已经来到,便再度投身书海,开始大规模补课,并把补课笔记写成教材,好让学生一代拥有一个真实的课堂。那些年月生活极度贫寒又极度困乏,我专心做这些事情,既有一种“不惜捐血饲幼”的悲情,又有一种“一切从头做起”的豪迈。书堆如丘,窗外如沸,我隐身噤声,一年又一年,几乎忘了时间。

说“一切从头做起”,并非夸饰之言。几十年的兵荒马乱、你争我斗,实在没有给中国的文科课堂留下什么。记得当时好不容易等来一本颁发全国的艺术教材,所有立论,都出自革命领袖,所举实例,都重复《白毛女》和《兄妹开荒》。我所在的专业,则在“戏剧起源于劳动生产,成熟于阶级斗争”的教条下,展开一次次既琐碎又无聊的概念争论,当作“学术研究”。据我所知,其他文科专业,除了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如外语之外,也基本如此,或者更坏。

岂能让中华文化,退回到60年代的空白、70年代的破陋?我掂出了80年代的分量。

但是,这种内心感悟,除了以自己创建的事实来表述,没有其他表述方式。

我当时的表述,就是那一部部的教材。

现在要说说这部教材本身了。

观众心理学,其实是从接受美学的方位切入的戏剧学和艺术学。在伪论、空论拥塞的年代,最有必要去寻找事物的最终依据来进行全方位的破解,就像当时改革家们不得不以人民群众的最终生存需求来破解极“左”高调。我当时为戏剧学和艺术学找到的最终依据,就是观众的审美心理。

这个无奈的探底行动,正恰与国际学术潮流紧相吻合。我深入地钻研了这些学术潮流,但又明白,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哪怕是青年教师,我也失去了独自迷醉某些学术新潮的自由。在文化救荒的年月,我希望把一些能够连接古今中外的美学通理带给课堂。

因此,我以当代思维,进入国际经典。国际经典出现在教材中身份合适,何况连它们也大多在中国初次面世。

同时,我又懂得,教材中的全部论证是为了学生今后的创作,因此又应该把中国的艺术实践纳入分析的范围。中国艺术的当代形态受政治和潮流的干扰太深,但在历史上,包括在民间艺术中,却确实存在着大量经得起细细品味的作品。可惜这些作品过去很难在高校教材中占据地位。

于是,当代思维——国际经典——中国艺术,这三者成了我的学术之鼎的三角支撑。

总的说来,这部《观众心理学》,是一部“经验论证型”的著作。即由古今中外艺术实践家的大量经验之谈,论证这门学问的存在,并赋予结构,赋予观点,赋予实例。这样做的结果,当然要比自己推衍出一个复杂的玄思体系来有价值得多了。

在《观众心理学》的书名下,本有多种写法。既可以是对不同观众面对不同作品时的心理实验数据的归纳分析,又可以是对国外同行的学派介绍,也可以是对心理学知识和戏剧学知识的两相拼接,当然,更可以是作者自己以观众的身份来漫谈艺术欣赏时的心理感受。我的路向显然完全不同:为艺术表现寻找观众的心理依据。找到了心理依据,艺术表现也就找到了美学自觉。

与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相比,本书的最大“实验”是广泛调查了中外艺术实践家留下的文书档案中有关观众心理的思维记录。我想,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现代心理学的相关实验,才有意义。

很多读者希望我再版这些早年的学术著作。为了负责,我又把这本书重读了一遍。重读时最懊恼的,是发现当年理论表述的啰唆。这可能是因为此书写成于讲课的同时,舍不得丢弃课堂上口头表述时形成的话语逻辑,其他几本学术著作也有这个毛病。因此,我一边读,一边删,一边感叹:啰唆决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反倒是年轻时最容易进入的怪圈。时间能删削青春活力,也能删削赘词冗章。删完此书我笑了,今天它与我一起上了年岁。

重读时也有一点安慰,觉得这部教材今天继续在课堂上使用,也还没有完全过时。给一般的读者看看,也还可以。二十几年下来,当年的开拓至今仍感寂寞,尽管开拓时的斧锄已经锈迹斑斑。

如果要对青年读者作一个自我推荐,那么我会说:此书的理论构架尚可斟酌,此书的艺术感觉足可信赖。

理论构架的可斟酌处,是相对于我现在的认识来说的。如果这本书由我今天来写,我一定会以更大的篇幅说明,观众的集体心理是一种人性的聚集,而要点化人性,一半要靠人性本身,一半则要靠神性。历史上最杰出的艺术家就是在神秘而至高的神性领域与广大观众对晤的。我不赞成“观众就是上帝”的说法,只认为观众灵魂深处有上天埋下的珍宝,艺术家正是要千方百计地让这些珍宝闪亮,使人类的精神不堕落,不溃散。

二〇〇四年十二月

同类推荐
  • 心理健康五年级(下)

    心理健康五年级(下)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把握青少年心理规律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把握青少年心理规律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把握青少年心理规律》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 观众心理学

    观众心理学

    中国第一本从观众心理入手,系统地研究戏剧家如何了解观众、适应观众、征服观众、提高观众等问题的专著。余秋雨认真钻研了以德国为基础的接受美学和艺术心理学,融会贯通后,由此编成一部教材,并把长期被滥捧或狂贬所歪曲的中国艺术,作为与接受美学碰撞的重要素材。为了避免过于抽象,举了古今中外艺术家的实践来证明。作为学科,它们是新的,但作为学科所传达的审美心理范畴,却从人类拥有艺术以来就一直在发挥作用。因此,它们与艺术实践的遇合,将会两相滋养:既让艺术获得全新的思维高度,又让学术获得悠久的感性支援。
  • 你的思路价值百万

    你的思路价值百万

    本书分为思路成就出路、做最好的自己、心态左右一切、学会为人处世、突破常规束缚、善于思考与发现、创新其实并不难、新思路打造成功、让你的思维作锻炼、人无自信不成功、给自己好的改变、逆境之中显英雄、做个受欢迎的人、好口才带来好人生14个部分,从心态、观念、环境、为人处世的方法以及口才交际等方面,对人们在人生定位、心态、思维模式、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做人做事、能力培养、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和解决,并针对思维定势这一难题进行突破,旨在帮助人们寻求发展与成功的正确思路。开启人生的成功之门。
  • 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

    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

    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心理保健:公务员的精神大餐;重构你的认知;做情绪的主人;管理你的意志;驾驭自我意识;轻轻松松与人相处;应对压力等。
热门推荐
  • 爱在光年外

    爱在光年外

    你会找到和你一样的人,你会找到和你指纹一样的人,他的左手就是你的右手。相信你自己的影子,不要相信任何占卜。
  • 丑医

    丑医

    穿越后发现自己中毒,而且中的还是媚药,然后又看见一个男人,你会怎么办?这问题要是放在以前啊,作为黄花大闺女的李云然肯定是面不改色,斩钉截铁的回答,“呵呵!何必恶心自己,便宜男人?我不是还有好姐妹,五姑娘吗?”李云然就属于说大话不怕闪着舌头的主儿。只可惜……命运多舛!她还真碰见了这么一事儿!只不过,当她看见那个赤着上身,侧脸有些俊朗的男人时,哪里还记得以前的那些大话,于是乎,她很愉快的这样做了!按着故事发展,这时候男人不就该从了?可谁来告诉她,她怎么被扔进冰冷的溪水里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风血迷途

    风血迷途

    上古时代,一场惨烈神战打得天地破碎、灵源尽毁,仅剩的一隅也沦为了战败者的牢笼,无数的人想要逃离其中,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冰冷残酷,真正的真相又有多黑暗血腥!数万年后,幸或不幸,一个意外身陨的少年,无意中离开了这个巨大的牢笼,正式开启了命中注定的迷途之旅,最终于腥风血雨之中挣脱命运的枷锁,悍然崛起成为一个绝世的强者!
  • 魔与荣耀

    魔与荣耀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巍然矗立……
  • 鱼媚一生

    鱼媚一生

    他是不起眼的矮人,淳朴善良清纯得让人头疼,却死心塌地的追随她;他是耀眼的精灵,冰冷骄傲拒人于千里之外,固执的选择守护,却换来她不平等的对待;他是如墨般的好看男子,执着变态又强大,最终却被她所抹杀,且看这位传奇女子,怎样将她的桃花一个个拿下……
  • 有你作伴

    有你作伴

    腹黑骚男VS甜蜜猫女能变成一只白猫的乔郁,在她14岁的暑假以猫身遇见了在公园喂狗的容肆。后来才知道他和已经上大学的哥哥在同一个学校。那之后她经常以猫身去找容肆玩,同时也在哥哥的关系下,与容肆认识。不久容肆知道她就是那只白猫的秘密,和乔郁达成保密协议。在和他的相处中,乔郁内心冒出隐隐的爱情萌芽。随着容肆大学毕业,乔郁也忙于学业,又得知容肆有女朋友之后,两人的联系渐渐变少。乔郁考上了他以前的大学,努力在他生活过的地方寻找他的痕迹。两人在心的年龄段重新认识,新的生活,新的开始。
  • 快穿后我的人设崩塌了

    快穿后我的人设崩塌了

    “叮,统设修改成功”自从被绑定后,月初不愁攻略男一男二反派,也不愁女主时时刻刻崩人设,更不用愁没钱花。但是,成为女主闺蜜,保护女主,守护女主,为她找到一个好归宿是个什么鬼?!这不是男一男二男三男n号做的事吗?她一个美若天仙的淑女,为什么要做为女主撕逼、干架这种暴力的事情?*本书又名《女神的打脸日常》男主捧着花走来:“阿初,送你的。”某女主目光鄙夷,嘲讽道(我瞎编的,女主当然不会这么早就崩她的女神人设):“这他妈是月季!玫瑰花没有这么大!花期也不是现在!送人都不好好了解一下自己买的是什么,不收!”n个世界之后:男主再次捧着月季出现,“阿初……”某女主(嘴角微抽):“这是给我的?谢谢阿落。”以及……青铜号:“宿主,谈恋爱吗?”某女主:“恋爱是什么?是零食不好吃了,还是女主不软萌不可爱了?还谈恋爱?谈个鸡!”n个世界之后男主:“啊初,零食和我,你选哪个?”某女主内心小纠结,嘴上斩钉截铁:“你!”本文仅供娱乐,最大的逻辑就是没有逻辑。女主吐槽不过脑子,有时还前后矛盾。千万不要学女主,容易没朋友的。
  • 佛说大集法门经

    佛说大集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晴语修仙记

    晴语修仙记

    一个暖如阳,一个冰如霜,看性格迥异的姐妹俩,是怎样走自己的修仙路
  • 超强对决:魅影重重

    超强对决:魅影重重

    拥有高智商大脑以及身怀武艺的他,面对恐怖的刺杀;巧妙的离间,临危不惧。外,冷血无情;内,情深意重。国际神秘组织的侵入,令他险些丧命。三大国际组织的超强对决,歼灭——他的一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