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前,王伟中还是TJ外经局的一名英语翻译。
外经局的办公楼是一幢英国庭院式小楼,是一座民国名人的故居,坐落在市中心的一条幽静的马路上。20世纪初,这里曾经是英租界,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掩映着几十座风格各异的小洋楼。
TJ租界,是鸦片战争以后,英国、法国、德国等国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和协议在TJ相继设立的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的租借地。英国是最早在TJ设立租界的国家,最高峰时有9个国家在TJ设立租界。历史给TJ留下了近千幢漂亮的小洋楼,坐落在曾经的租界地里,它们的主人为了最大限度的还原在自己国家的生活,把它们建成了英式、法式、俄式、意式、德式……各种不同建筑风格的建筑,造型美观,装饰考究。现代的人们送给TJ“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美称。
这些风格各异的建筑,用无声的语言向那些每天从它们跟前走过的人们,诉说着那段屈辱的历史。
早晨,王伟中照例早早来到单位,先到传达室取当天的报纸,信件,传达室的王大爷正在分报纸,抬头看见王伟中进来:“听说你出国了?”
王伟中回答:“王大爷,我回来半个多月了,去非洲一年多。”
王大爷把报纸交给王伟中:“我说你怎么这么黑,跟黑人差不多了。怎么不派你去欧洲。听说你们处的小李去英国了。”
王伟中接过报纸,对王大爷说:“那种好事还轮不到我,能去非洲就不错了。”
王伟中离开传达室,走进办公楼,沿着大理石铺就的台阶来到二楼办公室,擦桌子,擦地板,干的有条不紊,做完卫生,提着4个暖瓶到后院水房打开水。
回到办公室,做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开始处理桌子上堆着的资料。
他大学毕业刚到外经局的时候,着实让他兴奋了好一阵子。外经局是外事单位,在国外有许多工程项目,有大把的出国机会,对一个学外语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单位了。他能够进入到这样的单位工作,得益于他在学校的优异表现和优秀的学习成绩。
他没有关系,只能靠勤奋的工作去争取出国机会。他认真的翻译每一封传真,资料,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时工作,还主动承包了办公室的卫生,同事们上班来的时候,桌子上已经摆好了当天的报纸,暖瓶里是刚打来的开水。他的努力,换来了几次短期出国,给领导当翻译,去国外考察,可是,他期待的长期出国的机会一直没有落在他的头上。他慢慢了解到,在这个单位,人与人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每一个进入这个单位的人,都是奔出国来的,后台一个比一个硬,出国的竞争异常激烈,像他这样没有关系,没有背景的人,连参与竞争的资格都没有。刚参加工作两年的中专毕业生小刘,被派到北非的一个工程了,司机老叶已经在欧洲的一个大使馆工作三年了。一个办公室的前辈点播他,要和领导搞好关系。他狠狠心,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两条进口555香烟,一瓶茅台酒,毕恭毕敬的送到处长家,诚恳的希望处长给他出国锻炼的机会。处长热情的接待了他,告诉他好好努力,机会总会有的。
他耐心的等待,又等了一年,周围的人出国都回来了,还有的同事辞职自主创业了,他还是没有动静。后来,他才明白,领导出国就像出差,家里用的都是进口货,银行存款都是美金,他送的这点礼,在领导眼里就是九牛一毛。
他不想再耗下去了,想自己创业,想赚钱,可是没有本钱。
终于,领导找他谈话了,准备派他到非洲工作。这是一个援助非洲国家乌干达的项目,工作地点远离首都,在乌干达的一个偏僻山区。他知道,工作条件艰苦,没人愿意去。那里卫生条件极差,疟疾是普遍的疾病。可是如果这次他不去,以后恐怕也不会再有机会了,他没有挑选的余地,向领导千恩万谢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在非洲,他每天省吃俭用,从生活费里省下钱来,积攒了3000美金。他不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还能有这样的机会,他要把钱存下来,也许将来用的到。从非洲回来,人变得又黑又瘦,没给家里人带礼物,包括他的妻子陈艳和女儿甜甜,他送给家人的唯一的纪念品,是几个非洲小木头人。
办公室的同事陆续上班来了。
王伟中和他们打过招呼,埋头干自己的事。
办公室有五个人,有两个人出国了。靠窗的桌子坐着的老潘在和对面坐着的陈工说话。
“昨天我去BJ送了个亲戚出国,你猜去哪个国家?”老潘说。
陈工想了想:“去美国?”
“不是,东欧,匈牙利。”
“去干什么?”
“做生意。”老潘故作神秘说:“听我亲戚说,现在有好多中国人争着去匈牙利,已经去了几万人,那里的钱特别好赚。”
“是吗?到那能做什么生意?”陈工疑惑的问。
“做国际贸易,”老潘解释说:“从中国出口产品到匈牙利,在当地批发,服装,鞋帽,五金,百货,什么都能做。”
“匈牙利好进去吗?”
“你不知道?中国和匈牙利现在互免签证,不用办签证就能去。”
王伟中看着手里的资料,老潘和陈工的话不断钻进他的耳朵里。
“这可是刚听说。”陈工说。
“是呀,欧洲国家只有匈牙利免签证。我要是没这份工作,我也去,说不定能发大财。在这干,就挣这点死工资,一个月100多块,撑不死也饿不着。”
王伟中没有抬头,眼睛看着资料,心思已经飞远了。刚听到的消息如果是真的,那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万万不能错过,要赶紧弄清楚。
他开始找各种关系,打听匈牙利的情况,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他从同学那里要来了林跃的电话,林跃和他是大学同学,不在一个班,他学的是英语,林跃学的罗马尼亚语,现在罗马尼亚定居。罗马尼亚和匈牙利接壤,可以向林跃了解一下那边的情况。
王伟中的办公室有一台传真机,可以打国际长途电话,等办公室的人都下班走了,他给林跃打了个国际长途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林跃的声音。
“老同学,你的消息太晚了。”林跃的声音显得很遥远:“从去年,中国和匈牙利就签了互免签证协议,现在匈牙利是欧洲对中国人唯一免签的国家,也是中国大陆新移民的主要目的地。据说:“免签前在匈牙利的中国新移民大约2万人,中匈互免签证协议签订后,还不到两年,进入的中国新移民,据说已经有4、5万人了。听说:“来的华人太多了,匈牙利政府要收紧政策。现在已经有华人在匈牙利呆不下去,到罗马尼亚来了。”
“是吗?我刚从非洲回来,刚刚听说这个消息,现在去匈牙利行吗?”王伟中问。
林跃在电话里劝王伟中:“匈牙利的中国人太多了,竞争激烈,你到罗马尼亚来吧,这里中国人很少,但我敢肯定,用不了多久,中国人就会蜂拥而至。这里刚刚经过了89年巨变,现在市场上什么都缺,赚钱机会很多,就看谁下手早了。”
王伟中一边听林跃说话,一边想,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原来都是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刚刚经过了社会巨变,情况差不多。到罗马尼亚有林跃在,比匈牙利人生地不熟要强。
他问林跃:“罗马尼亚要签证呀,你能帮我办吗?”
林跃很爽快的说:“签证没问题,我能帮你办。”
王伟中一听林跃这么说,心里一阵兴奋,如果签证能解决,马上就能走了,还是同学之间有感情,虽然不是一个班的同学,但只要是校友,就好办事。
“好,那就拜托你想想办法,去罗马尼亚找你,我们哥俩一起做生意。”
一个多月以后,王伟中收到了林跃邮寄来的罗马尼亚留学邀请函。
他还清楚的记得拿到邀请函时激动的心情,也忘不了那天和他们处长的谈话。
处长50多岁,稀疏的头发整齐的向后背着,已经发福的身体挤在办公桌后面的椅子里,身上的西装笔挺,一副养尊处优的样子,听王伟中讲完,表情严肃的对他说:“小王,你想办理停薪留职,要自费出国,很有闯劲,年轻人就应该这样,但是,停薪留职只给在国内自谋出路人办理,出国的人是不能办理停薪留职的,这是公司的规定。”
“我要出国怎么办呢?”王伟中紧张的问。
“只能办辞职。”处长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
“处长,您看我这是特殊情况,”王伟中向前弓着身子,恳求着说:“您帮我和公司说说,照顾一下,我在公司工作8年了,给我留条后路,我出去几年,还想回来呢。”
处长笑了笑:“你赚了钱,还能回来上班吗?你这话只能哄小孩。你只有在外边混不下去了,才可能回来,我说的对吧?为了给你留位置,局里就不能招人进来,这不影响工作吗?”
处长的一席话,说的王伟中哑口无言。
处长点上只希尔顿烟,慢悠悠的说:“不是我不替你说话,这是局里的规定,我也没有办法。小王啊,出国机会不多,失去就不会再来了,再说:“听说到东欧的中国人挺多,都发财了,你去了,赚了钱,还留着这个工作有什么用,我这是为你好,你自己决定吧。”
王伟中暗自思忖,看来处长是不会为自己说话的,这是挤兑自己断了退路啊。只好说:“我回去考虑考虑。”
临走,处长握着他的手:“小王,前途无量呀,以后当了大老板,可别忘了我这个老领导。”
王伟中下班回到家。他的房子是一个伙单,两家住一个单元,各有一间住房和一个厨房,共用一个厕所。这间房子是王伟中结婚时候,家里给他准备的。那个时候,年轻人结婚都靠单位分房,等上几年才能分上房子的有的是,能分到的也都是一间别人替下来的老房子,实在等不及的,就只能和父母一起住。像王伟中这样的住房条件已经相当不错了。
陈艳已经下班回来了,在厨房忙着做饭,见王伟中回来一言不发,进屋就躺在了床上,知道他有心事,没有打扰他。一会,陈艳从厨房端出做好的饭菜,放在屋里的茶几上,叫王伟中:“来吃饭吧。”
王伟中起身坐到沙发上,这才想起回来后没看见女儿:“甜甜呢?”
陈艳撇了他一眼:“你刚看见甜甜不在家,她让姥姥接走了。”
王伟中没说话,默默地吃着饭。
陈艳实在憋不住,问他:“你今天找领导谈了?”
“是。”
“谈的怎么样?”
“不怎么样,不能停薪留职。”
陈艳着急的问:“啊,那怎么办呢?”
“只能辞职。”王伟中阴沉着脸回答。
陈艳看着王伟中问:“你还打算走吗?”
“我还是想走。”
陈艳有些急了:“你工作没了,将来怎么办,你原来说出去干两年,赚了钱就回来接着上班,这要辞了职,你回来到哪上班?我不同意你辞职。”
王伟中知道她是怕他走了不回来:“你想让我出去赚钱,又怕我不回来,你让我怎么办?如果真的在外边干不下去,就回来找个工作,实在不行当个个体户,没什么大不了的,还能没饭吃。”
陈艳听不进去:“你说的简单,这么好的工作说不要就不要了?多少人削尖脑袋往里钻,你到好,说辞就要辞了。”
王伟中见一时也说不通,不想和她争论,就说:“我再想想。”
他辗转反侧了一个晚上。
自己已经三十出头,往四十上奔了,前途在哪呢?自己这样没关系,没后台的人,再努力也还是个翻译。退休前如果能捞个一官半职那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可遇不可求。看看周围的人都在想方设法发家致富,有下海经商的,有出国打工的,我怎么办?在这个单位继续干下去,每月工资只有一百多块,下次出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轮上自己。这样的工作还值得留恋吗?
再说罗马尼亚,在前社会主义时期发展的不错,有经济基础,现在的困难应该是暂时的,只要挺过去,一定有发展前途。70年代的时候,电影院放映过好多罗马尼亚电影,像《沸腾的生活》,《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那是个多么美丽的国家,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家家有小汽车,漂亮的住房,舒适的生活,曾经让我们羡慕不已。现在这个国家出了问题,经济严重倒退,市场短缺造成老百姓生活困难,他们迫切需要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这不正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吗?抓住这个商机,就一定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过去都是国家安排每个人的学习,工作,乃至于一生,现在国家改革开放,有了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为什么不敢放手一搏呢?退一万步讲,我真的失败了,回国我还能当翻译,也不会没饭吃。
想到这些,王伟中暗暗下了决心,俗话说舍不着孩子套不找狼,断了后路,也就没了裹足不前,没了优柔寡断,没了回头的念头。
第二天王伟中把辞职信放到了处长办公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