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强调完美的人性,其内涵是让人关爱、合作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童年感情的正常发展如遇到障碍,长大后就很难向着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健康的人格意味着既能接受爱,也能给予爱。
因此,要让孩子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不被不良的习惯性格所羁绊,家长应重视对孩子进行爱的能力的培养,尊重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
那么,具体来说家长应怎么做呢?
1.在孩子面前适当地示弱
处于以自我为中心时期的孩子还没有学会去理解别人的感受。比如说妈妈生病了,孩子尚不知道处于病痛中的妈妈是何感受。如果此时让孩子为病中的父母做些简单的事,对孩子来说是有益的。当孩子用积极的行为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爱,并获得接纳和赞美时,爱就开始在他心里生根发芽了。
如何提出让孩子为自己做些简单的事呢?比如当孩子要求生病的妈妈陪自己玩游戏的时候,病中的妈妈可以对孩子说:“妈妈也很想陪你一起玩,但你看妈妈生病了,觉得很难受,真希望你能给妈妈倒杯水。”再比如妈妈累了一天回到家里,可以撅着嘴向孩子“撒娇”:“宝贝,妈妈好累呀,都没人给妈妈捶捶背。”这样的话语,很容易激起孩子的责任心,使他像个小大人。
归结起来就是,家长应学会在孩子面前适当地示弱,让孩子在为家长“服务”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爱的能力。
2.欣然接受孩子的好意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场景上演:吃饭的时候,妈妈给做了可口的红烧鱼。妈妈把大块的肉都给了孩子,自己吃鱼头。孩子觉得鱼肉好吃,便夹给妈妈吃。妈妈常常会说:“真乖,你自己吃吧。妈妈爱吃鱼头,就像你爱吃鱼肉一样。”孩子尚无法理解妈妈的苦心,便会真的认为妈妈喜欢吃鱼头。
实际上,当孩子主动提出让父母分享他喜欢的东西,或者要送给父母东西时,其实是他生活中创造爱的举动。孩子是想通过主动的“给予”来体验自我的生命力,父母不应只在口头上夸奖孩子而在行为上拒绝,孩子会认为父母真的不需要,以后也就不会再有分享的想法了。
其实妈妈可以这样对孩子说:“这是给妈妈的?太好了,妈妈也觉得鱼肉很好吃。以后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好吗?”父母欣然接受并欣赏孩子送上的东西,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充满力量和自信。
此外,孩子步入校园以后,同样需要在教育环境中锻炼爱的能力。让孩子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核心便是立德。家长要让孩子懂得,只有尊重和关爱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相信,只要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爱的潜能发挥出来,培养一个性格健全的孩子便不是多难的事了。
43.拒绝感恩:觉得对妈妈不用说谢谢
家长倾诉
由于太慌张,小敏在上楼的时候一不小心摔倒了。顿时,鲜血流了出来。小敏疼得直哭。妈妈看见出血了,抱着小敏就往医院赶。
回来之后,妈妈把小敏抱到床上,来回两趟,还得爬楼梯,累得气喘吁吁。
“小敏想吃什么?”妈妈顾不得自己的累,一想到女儿受伤了就一心想着让孩子好好补一补。
“妈妈,我想吃上次你给我买的草莓蛋糕。”脸上还带着泪痕的小敏说道。
“那小敏在家里好好躺着,不用害怕,爸爸马上就回来了。妈妈去给你买蛋糕,好吗?”妈妈抚摸着小敏的头发柔和地说。
小敏点了点头。
妈妈很快下楼打算到上次的蛋糕店去给小敏买蛋糕。由于妈妈只记得大致的区域,忘记具体的位置了,就只好在大致的范围内一条街一条街地找。最后终于买到了小敏想吃的蛋糕。
回家之后,守在小敏身边的爸爸看到妈妈累得满头大汗,连忙接过蛋糕递给小敏。
“快跟妈妈说声谢谢吧,妈妈多疼你呀。”爸爸说。
“对妈妈才不用说谢谢呢。”说完小敏就开始享受美味了。
专家分析
感恩是美好心灵的守护神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每个人都应该有感恩之心。但有不少家长都反应孩子从来没有对家长的心血表达过感激,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礼貌问题,而是一种情感的缺失。那具体又如何来定义感恩呢?“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这是词典的解释。
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心理能力,它不仅让孩子懂得回报,也让孩子在感激他人的时候获得了自我幸福感的提升,并维护了宁静的心灵。感恩的品质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美好心灵的守护神。懂得感恩的人会爱护花草树木,因为它们装点了人间;懂得感恩的人会努力付出,因为自己接收了别人的付出;懂得感恩的人会坦然地面对挫折,因为他将它看成是生活的恩赐……感恩之心能带来这么多的东西,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去拥有吗?
因此,自立之船在启航之际需要感恩和其他美德一起为其导航。
当家长们发现孩子对自己的付出从来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并因此抱怨的时候,是否想过背后的原因?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妈妈决定准备火锅招待要来家里做客的表姐和她的小女儿。表姐长住在国外,这次恰好带了三岁的女儿回国度假。这位妈妈一番大采购后,就是烦琐的摘、洗、切。女儿文文在客厅里看动画片。快到中午的时候表姐带着女儿天儿到了。天儿一进门,就和文文打闹在一处。两个孩子年龄差不多,很快就玩儿到一起了。但当碗筷摆上了桌,两个孩子之间的差别就显出来了。
天儿很快地在桌边坐好,等着开饭。而文文却在一边专心地玩一块橡皮泥,任妈妈怎么叫就是不挪窝。吃饭时,天儿吃什么都香,自己动手,不要大人帮忙。而文文却要妈妈帮忙拿这个拿那个,闹腾了半天才吃一点青菜就溜走看电视了。天儿则一直乖乖坐在餐桌边,吃完饭后还甜甜地说了声:“谢谢姨妈!”然后跑过来吻了姨妈一下,才去玩。
这位妈妈想到如此一桌普通的饭菜、平常的滋味,却收到孩子如此隆重的谢意,一下子觉得自己准备饭菜的种种辛苦都消失了,只剩下被人肯定的快乐。这位妈妈对表姐说:“孩子太客气了。”表姐却正色到:“不是客气,要从小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
这个故事里有两位小朋友和两位妈妈,故事的背后还有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这位表姐的女儿天儿不仅仅是懂得感恩,其一系列的行为举动将外在的礼貌和内在的修养都表现得很好。其实任何品质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虽然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递进关系,但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交融在一起的。就像故事中的文文一样,即使妈妈告诉关于感恩的道理,但孩子仍旧是吃饭要妈妈帮忙、挑剔食物等,她即便会对妈妈说“谢谢”,也并非是真实情感的表露。因此,感恩无法独立存在,要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还需要家长有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念,从细节出发规范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在体验中真正领会感恩的内涵,并将这种品质移植到心灵深处。
教子处方
让孩子重新认识“谢谢”的内涵
童年是塑造性格的重要时期,很多情感都将在孩子的心中以印记的形式存留一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在童年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若孩子常怀感恩之心,便会要求自己去回报,进而督促自己勤勉向上、与人为善,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让孩子学会感恩对其一生的发展很重要。
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孩子去体味或琐碎或博大的情感,怎样对生活心存感恩之情呢?
1.培养孩子美好的心境
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阳光和水分,同样,一种情感也需要某种心境来提供滋养。那美好的心境又从何而来呢?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吧。节假日,经常带孩子到郊外走走,感受风的声音、阳光的温度还有花儿芬芳,它们虽是无形,却在无形之中为孩子的心灵世界涂抹了几抹亮色……秋天的时候让孩子到田野之中欣赏硕果累累的景象,冬日在雪地的奔跑追逐之中驱走严寒……当孩子从大自然中感受到了生活的斑斓,其心境也就达到了美好的状态。孩子会开始感恩大自然中的一切,那此时,孩子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感恩呢?
2.让孩子习惯说“谢谢”
如果妈妈送给了孩子一份生日礼物,爸爸就要提醒孩子说“谢谢”;当孩子成绩进步时,告诉孩子对教导自己的老师说“谢谢”;生病后对帮助自己补习功课的同学说“谢谢”……好的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对美好品质的塑造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3.让孩子知道劳动的辛苦
有些孩子之所以不懂得感恩,是觉得别人的付出不值得自己表示感谢。比如让孩子去体验一下从买菜做饭,到最后收拾饭桌的过程,孩子会懂得妈妈在无数个日月中付出了多少辛劳,懂得向妈妈表达感恩。再比如当孩子走在干净的马路上时,家长可将清洁工人无论严寒酷暑,天不亮就要推着清洁车扫地的事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对清洁工人心存感激等。
感恩之情就如同涓涓细流一般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缺失了这样的感情,等待孩子的是心灵的干涸。这样的孩子既不爱人,也不自爱,也根本谈不上自立。因此,请家长们给孩子一个感恩的童年吧。
44.太“单纯”:一点儿防范意识也没有
家长倾诉
妈妈去接学校接坤坤回家,到了学校门口怎么也看不见坤坤。妈妈一下子慌了,因此平常坤坤都是在门口等着自己。
妈妈赶紧到办公室去找老师说,老师说坤坤和平常一样放学就离开教室了。
妈妈又跑到教室,也没看到坤坤,急坏了。
等妈妈又跑到学校门口的时候,发现坤坤像平常一样在门口等妈妈,心里的石头一下子落地了。
“刚才你去哪儿了?可把妈妈急坏了!”妈妈说。
“刚才有位阿姨向我打听路来着,我看她打听的地方离这儿不远,就带她去了。”坤坤解释道。
“下次不许这样了,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妈妈严肃地说。
“那阿姨不像坏人……”坤坤觉得自己做了好事,本以为会得到表扬,没想到还被批评了,心中十分不快。
妈妈一下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向孩子解释她的担忧了。
专家分析
提高孩子的防范意识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觉得十分矛盾,比如有的家长在带着孩子过天桥的时候,常能遇到行乞的人。当然,有的人是真正需要帮助的残疾人,但其中也不乏一些佯装成残疾人模样行乞的骗子。孩子的心灵如同清澈见底的溪水,看到这样的情景,便觉得那些人十分可怜,会很自然提出想要帮助他们。如果拒绝的话,家长担心会使孩子的爱心受到损伤,而如果允许的话,又无法让孩子明白明辨真伪的重要性。毕竟,社会的大画板不是由一种颜色构成的,如果孩子没有警惕性,认为一切都是透明的,难免会上当受骗。这样一来,孩子就无法自立地去洞察表象背后所隐藏的本质,当表象与真相相背离时,就会令自己陷入困境。
这种矛盾的心情是可以理解,针对具体的对待行乞者的态度,还是建议家长淡化孩子对那些人的关注。因为,当家长给孩子灌输行乞者“鱼龙混杂”的道理时,孩子往往会要求父母提供根据,即指出到底那些是假的。但事实上家长根本无法准确地指出那些行乞者是伪装的,因此道理就显得过于干瘪,没有任何分量。因此,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然后从其他方面提高孩子的防范意识。
孩子防范意识的缺乏主要是由于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尚不成熟,但警惕性的形成记忆分辨能力的增强也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自然发生,而是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以及自己在实践中逐步地总结经验教训才能获得。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会出现什么意外,便帮助孩子做好一切防范措施,在“安全圈”以内,孩子的确可以高枕无忧,但没有哪位家长可以将自己的保护范围扩及到孩子所处的每一个角落,而意外的隐患则是随时可能爆发的,因此家长还是应该让孩子拥有防范的意识,以及预见危险、辨别真伪的能力,这样才能自立地去应对各种问题。
除了一些人为因素可能带来的危机之外,也有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的人身安全。因此防范意识一定要抓全面,不要让孩子因为贪玩或冲动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另外家长不能为了让孩子提高警惕,就像孩子描述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这样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整日处于忐忑之中,而且还会让孩子在真正处于危险情景中时失去求助的机会。
教子处方
寻找一个平衡的支点教育孩子
在矛盾心情的支配下处事是有一定难度地,每位家长都担心自己把握不好尺寸给孩子带来伤害,有什么办法能让家长通过平衡的方式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呢?
1.给孩子讲故事
现实中很多由于缺乏防范意识带来后果的例子,很容易让孩子产生畏惧心理。家长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寓理于故事。故事的“狡诈”、“阴险”等字眼因为有一层“童话氛围”的笼罩不至于对孩子的心灵造成过大的冲击,因此讲故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比如有这样一个故事:两只狗在路上捡到一大块肉,都抢着要吃,差点就要打起来。
一只狐狸看见了那块鲜肉,就开始转动脑筋,想把肉弄到手。
“你们不要为了一块肉而伤了和气嘛!”狐狸和善地劝解说,“要不我帮你们分肉吧,保证你们两个人得到的肉大小相同。”狐狸说。
两只狗觉得狐狸的话很有道理,也很公平,于是就答应了。
第一次分出来的肉大小不一,狐狸连忙说:“对不起,年纪大了,手容易抖,这样吧……”说着它就在那大块上咬下一大块。一只狗抗议说:“不行,这块又比那块小了!”狐狸看了看说:“这好办!”然后又在多的那块上咬下一大块。狐狸就这样在两只狗的抗议下,左咬一口,右咬一口,等它吃饱了肚皮,抹抹嘴巴,把剩下的两块肉递给两只狗,说道:“现在是一样大了,你们应该满意了,举手之劳,你们就不用多谢了,再见!”
那两块肉的确大小相等,但是只有拇指般大小了。
给孩子讲完故事之后,可以向孩子提出几个问题,比如“狐狸是好人吗?”、“狐狸为什么要帮助两只狗分肉呢?”、“两只狗为什么会上当呢?”等问题,让孩子去思考狐狸的动机、狐狸的行骗方式以及两只狗的受骗原因。最后告诉孩子对于对于别人无端给予自己的好处,要学会拒绝。
2.以恰当的方式让孩子认识人性
当家长想让孩子对生活有全面客观的认识的时候,家长可以采取先肯定再转折的方式,比如可对孩子说“从友善的人那里,我们可以获得帮助,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友善”,“商店的叔叔阿姨给我们提供了购物的便利,但总有人想多赚小孩儿的钱”等。这样的说话方式可以让孩子明白社会的光明面总是主流,防范意识针对的对象是少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