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36400000014

第14章 邓小平发展观形成的客观条件和理论基础(3)

政治体制是指一定社会中全部国家生活的管理体系调控、方式、管理机构的结构特点和权力的运行机制。政治体制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为一定经济基础服务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和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的。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脱胎于革命战争年代而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基本确立的,是在大规模群众运动和不断强化指令性计划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不适应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正如邓小平所说:我国的“政治体制都是从苏联模式来的。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他还尖锐指出,这种政治体制即使在苏联是百分之百的成功,它也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为了使经济体制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并保障其成果,为了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必须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1980年8月,他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邓小平于1986年9月至11月的四次谈话中,再次强调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他说“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全党日程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原有的政治体制,“存在着一些重大缺陷,主要表现为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严重,封建主义影响远未肃清。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一是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二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调动基层和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邓小平说:“领导层有活力,克服了官僚主义,提高了效率,调动了基层和人民的积极性,四个现代化才真正有希望。”十三大就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作了部署:(1)实行党政分开;(2)进一步下放权力;(3)改革政府工作机构;(4)改革干部人事制度;(5)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6)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7)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十三大以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在全国范围内积极稳妥地展开了,并取得了积极成果。十几年的实践证明,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有利于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正如邓小平所说:“生产力发展了,人民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就增强了,社会主义制度就巩固了。”

3.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基础上,还必须积极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要把我国现代化建设迅速搞上去,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和教育事业。为此,就要积极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

科技体制改革:根据科学技术要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中共中央于1985年3月13日,正式公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的主要内容是:(1)振兴经济、实现四化,是全党和全国人民一切工作的中心。科学技术工作必须紧紧地围绕这个中心,服务于这个中心。(2)改革对研究机构的拨款制度,按照不同类型科学技术活动的特点,实行经费的分类管理。(3)促进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开拓技术市场,以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4)调整科学技术系统的组织结构,鼓励研究、教育、设计机构与生产单位的联合,强化企业的技术吸收和开发能力。(5)改革农业科学技术体制,使之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6)合理部署科学研究的纵深配置,以确保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后劲。(7)扩大研究机构的自主权,改善政府机构对科学技术工作的宏观管理。(8)对外开放、走向世界,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9)改革科学技术人员管理制度,造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这九项改革之中,最主要的是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

《决定》的制定和公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加快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对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起了促进作用。十多年来,科技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表现在:从沿海到边远地区,技术市场蓬勃兴起,科研单位通过技术转让和技术咨询服务,在为社会创造效益的过程中增加了自身的效益;各种形式的科研、教育、生产联合体有了很大发展;科技人员流动更趋合理;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向生产的转移,从军用到民用的转移,从国外到国内的转移,从先进地区向落后地区的转移,正在逐步地展开;科技同经济相结合的机制开始形成;科研基金制度、专利制度、奖励制度得到了健全和发展;科技研究机构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政府对科技人员的政策进一步放宽,为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科研机构领导班子趋于年轻化,科研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开发和科研成果推广工作以及高技术研究得到了加强,科研结构开始趋于合理。我国现有的科学技术体制虽然通过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它在许多方面仍然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科技体制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教育体制改革: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引下,废除了旧的教育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基本参照苏联模式,形成了现行的教育体制。虽然它曾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主要是:(1)在教育事业管理权限的划分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主要是对高校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而政府应该管理的事情,却没有管理好。(2)在教育结构上,基础教育薄弱,学校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合格的师资和必要的设备严重缺乏,经济建设大量急需的职业和技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高等教育内部的学科层次比例失调。(3)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脱离了时代的要求以及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落后于当代科学技术、科学文化的发展。党中央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在党中央正确方针指引下,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是逐步推进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邓小平对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正确论述和决策。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1985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共分五个部分:(1)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2)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3)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4)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5)加强领导,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保证教育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这个《决定》从我国国情出发,为教育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成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里程碑。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的要求,十几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从多方面展开,并已取得初步成效。在办学体制上,逐步改变了由国家大包大揽的严重弊端,开始创建以国家办学为主体、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共同办学的体制。在教育管理体制上,逐步改变了长期形成的过于集中的条块分割的体制,力求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学校、政府教育部门和业务部门这几方面的关系;简政放权,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和责任,增强地方政府发展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高等教育逐步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普遍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基础教育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的地方负责制正在形成。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职称评定制度进一步完善。实行学位制度,国务院设立学位委员会,吸收各学科着名学者参加,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在一些地方和学校还进行了教育综合改革;教育和经济建设相结合的“燎原计划”已开始实施。此外,在教学管理、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高等院校招生分配制度等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改革。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正进一步深化。

总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综合性改革,调动了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使我们的体制更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我国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观最终形成的又一重要条件。

四、邓小平发展观形成的理论基础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作为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邓小平发展观,其理论来源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发展观作为科学概念,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逐步形成。

1.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理论是邓小平发展观的理论根源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大变革。马克思主义从本质上说是发展的理论。在社会理想的阐发上,与以往思想家所提出的发展思想根本不同的是,马克思、恩格斯不是从观念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主要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特别是从资本主义发展所造成的现实状况出发去探寻未来社会的发展,从而得出资本主义一定要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定要胜利的科学论断。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时,对于该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动力、主体、形式、阶段等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力图从中阐明其内在的规律,这一切恰好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这一理论被各国共产党人掌握后,对于后来的社会发展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是立足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现实基础之上的,它的创造性贡献主要有:它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它发现了社会革命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式;它指出了人类社会阶段性进步的前进特点;它找到了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基本规律。尽管在当时还没有一个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但马克思、恩格斯已十分明确地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同类推荐
  • 德国联邦制的演变

    德国联邦制的演变

    本书把1949年后德国联邦制的演变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德国联邦制具体的制度安排、联邦与各州的复杂的职能划分、联邦制实践中的运作方式及其发展变化。
  •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守拙斋学术作品系列)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守拙斋学术作品系列)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汇集了作者陈先达教授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的文章。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结构和功能,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等等。其中《论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获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有的文章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原国家教委“高校理论战线”优秀论文奖等。
  • 宪法学习大参考

    宪法学习大参考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要以设立国家宪法日为契机,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增强宪法意识,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更好发挥宪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大作用。
  • 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收入分配等各重大领域进行改革,其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无不彰显了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推动政治民主、完善社会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决心。《中国国情报告》从时点和节点入手,全面监测中央政务、地方政务及媒体报道,用最简单、最清晰、更条理、更丰富和更有规律性的信息,全方位立体化地向各级领导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 第三条道路(第3卷)

    第三条道路(第3卷)

    本书从阐发“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理论体系入手,重点研究马尔库塞的马克思观、社会发展观和意识形态批判观,着重分析哈贝马斯对马尔库塞的继承发展、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及其技术意识形态观,进而对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第三条道路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和批判之批判。
热门推荐
  • 我的异界特效馆

    我的异界特效馆

    【这是一个比国产特效还要惨烈的世界,准确的说,是一个没有充钱的世界!】在拳头上盖上一层浅红色内力就是烈焰神拳……寒冰九剑只能射出九股冰蓝色气流……洞虚神眸只是让人眼球全白,看上去毫无威力……但,它充钱之后呢?————————(PS:作者是一条放弃挣扎的咸鱼,这本书就当是练笔了。我都这样说了你还要看的话,请保持一颗平常心……因为练笔,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所以本书的风格很容易变——前一章还是吐槽,这一章就可能变得有些中二热血。还是因为是练笔+兼职的缘故,所以作者的更新贼不稳定。但完本的字数一定不会让你们太失望的。)
  • 都市降头师

    都市降头师

    因为身中毒降遭到毁容,不得已他远赴东南亚寻找降头师解降,却不料意外的成为了降头师的传人。从此进入了一个神秘而又阴毒的世界,飞降、鬼降、天蝎降、痴情降纷至沓来。各路降头师纷纷出手,更有茅山术士、佛门宗师,夹杂其中。且看他如何问鼎降头术之巅峰,成为从古至今无可睥睨的降头宗师,除魔卫道,号令群魔。
  • 十境天

    十境天

    东陵城叶溪,对于木雕雕刻技法已然达到超凡入圣之阶段。在与东疆同样久负盛名的天才方齐羽一次比试中,二人竟双双以木雕引得天地异变,天雷地火迸发,使得观战的两位仙家仙人都大为称赞。而后,二人被两位仙人收为徒弟。而后,他们二人便开始了不一样的修仙之路,承载了不一样的浩大使命!
  • 南粤剿虫记

    南粤剿虫记

    这是一个记录南粤地区关于蛇虫等毒物的民间传奇故事。
  • 三国之北蛟龙

    三国之北蛟龙

    东汉末年,烽火连烟,群雄并起!试问天下谁主沉浮?一个偶然的穿越,东汉末年的风云又有何变化?北疆有蛟龙,威名摄胡虏!盘龙扫六合,声名震寰宇!三国鬼神飞将吕布是他义兄,长坂坡喝退八十万曹军的张飞是他义弟!而他与义兄该如何沙场对决?又与自己的红颜知己演绎什么样的故事?蛟龙一日腾空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三国之北蛟龙新书求收藏,推荐,点击,求包养!书友群:127197647,喜欢吕布和本书的书友欢迎加入!
  • 单刷王者

    单刷王者

    单刷爽,一直单刷一直爽。组队没有我自己单刷快,为什么要组队?
  • 步步为营:美人血泪

    步步为营:美人血泪

    她是前朝公主,他是当今太子。她活着只为复仇,他活着只为皇位。一场机缘巧合下两人相遇,从此便有扯不清的关系,到底是各自为营完成自己的私心,还是各自的为彼此沉沦......
  • 海印三昧论一卷(并序)

    海印三昧论一卷(并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奇宝贝之智娜之缘

    神奇宝贝之智娜之缘

    来自关东的他,和来自卡洛斯的她,在各个地区之间来往,补捉到各个pokemon,在战斗中得到提升,在训练中加强羁绊。今年的冠军会是谁呢?就是你!大师之路,就在眼前。注1:以神奇宝贝为主体改编的智娜文。希望能吸引一些口袋迷。注2:学习任物平常较多,不定时更,在周末和寒假更的机率大,平常不定时更。
  • 祝生与安

    祝生与安

    祝生和林予安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林予安是个完美的人,他成绩优异,篮球打得好,钢琴弹得好,唱歌唱得好听,写得一手好字,更关键是他长得也好看,这样的人就活该出名。然而这样的完美男神旁边总是会出现一个女生,他们天天一起回家,一起上学,教室里做同桌,回家了就是邻居,从小一起长大,这样亲密的关系,如果换成别人,可能还会遭人嫉妒,但是这个人祝生就完全不用担心。因为祝生又矮又胖,长得虽然不丑,却在林予安这里完全不够看。所以,他们不可能,除非林予安瞎了。之后,林予安进入娱乐圈,知道他的人就觉得并不惊讶。只是在当红小生恋情曝光时,他们看到那个女孩的名字却傻眼了。自卑柔软后期成长女主×优秀傲娇不断追妻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