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70000000045

第45章 陕北的桥

陕北的河流少,且河流的季节性非常明显,冬春细如一条线,碎娃娃一步都能跳过去。到了发洪水的时候窑门高的浪头能卷走牛羊。大部分时间来说,水都不深,人们都是卷起裤腿蹚河。要是村子里的人稍微勤快些,在水面上排开一列略略平整的石块就能过河了。水再深些,就要搭个过水桥,只需要搬来几块大石头,上面再搭几块木板,铺一些秸秆垫上细土就可以了。可到了夏月时候,说不定哪一天下暴雨发洪水,一个浪头就把木板卷走了。

陕北没有真正的桥,所谓的桥,多半就是这么简单粗陋。

凉水崖

凉水崖,黄河岸边的最苦焦的地方。

隔河和山西相望,对面的村子崖崖洼洼里站着拦羊吆牛的,哪家窑背上晒辣子、晒萝卜条都能看得清清的,就是不得到跟前。过黄河,那是一件大麻缠事,要搬船哩,除过万万不得行谁也不过黄河。坡底下一条河又把村子和公路隔开,对面公路上跑的汽车看得真真的,就是不得到跟前,遇集逢会到街上买油盐酱醋,就要褊起裤腿蹚河,夏天还好说,水也不甚凉。冬天封了河能在冰上过。最难过的是初春,冰凉刺骨的河水能渗到皮肉里去。

村里人多半都有关节炎,很多老人得靠拐杖走路,腿疼的厉害哩,吃止疼片都不顶事。驮水、下地苦重的活都干不了,光景过得是没棱没沿。山洼洼上的拦羊娃娃扯着嗓子唱:“长腿鹭鸶山梁梁上站,有朝一日我走大川。”走大川的梦想不知唱了几代人,几辈辈的受苦汉没有一个真的走出去的。一条河先把念书娃娃的路给断了,满村子打眼望,没有念中学的。不是娃娃们笨,念不动书,学校太远了,在10里路外的东沟村,要是平路捎带的也走了,路上还能拾把引火柴。可是这条不识眼色的河偏偏横在当路上。唉,老先人咋就安扎在这么个地方!

毛眼完小毕业了,还想念初中,跟她大商量,买牛想算了半天点点头,老师说毛眼是个念书的好才才,荒了就太可惜了。是哩,毛眼4岁上就能认得毛钱。本地人都管人民币叫毛钱。她妈遇集引上她最放心,买东西该付多少找多少,毛眼的大花眼忽闪忽闪两下就给算出来了,一分不差,比卖货的也快。旁边的人都说这娃娃大了出息呀,肯定能当个站栏柜的。站栏柜就是售货员,在70年代光荣着哩。

毛眼虚岁13了,个子却不高,小伙伴常常笑她像个灯柱柱。灯柱柱就灯柱柱,毛眼心想等我念完中学到街上站栏柜,你们还爱不上哩。

学校离得远,毛眼天天背个书包早起五更,刮风下雨一天也不敢耽误,比村里的拦羊娃娃还苦重。放假回来给她大她妈挣回来一张红艳艳的奖状,一家人围在炕上看稀罕,“什么叫三好学生?”奶奶问。毛眼给奶奶解释,奶奶一满是解不开。

夏月天的雨水说来就来,毛眼放学正蹚河回家。山洪说来就来,漂浮着河柴的黑浪头一下子把毛眼盖住了。

从此,凉水崖的娃娃就断了念书的想头。那条该死的河呀,咋就偏偏挡定了人的出路?

30年过去了,凉水崖就没出过一个中学生。

有一天,村里来了些人,拿着些说不上名堂的家什,在那里比比画画,又是量哩又是写哩,村里人凑前一问才知道是修桥呀。已经白了头的买牛嗐了一声说:“甭费那个事了,我们修一回叫水推一回。”“不是咱们修的那种过水桥,人家准备给咱修的是钢筋水泥桥!”

一条彩虹一般的桥横跨在凉水崖坡底的河面上时,全村人出动了,那些架着拐杖的老爷爷、老奶奶一遍一遍从桥的这头走到那头,嘴里咕叨着“梦着哩还是醒着哩?”掐掐胳膊上的肉,哈呀,疼死了!

廖公桥

在茂密的树影里,廖公桥静静地横卧在那里,像一头反刍的老牛,缓慢地咀嚼着那些点点滴滴遗落在记忆之外的片段。廖公桥跟廖公有关,廖公是谁?村子里说大事了小事,评理分家拿事儿的李老汉说:廖公,名叫廖均,清朝康熙年间来安定当的父母官。八年时间里,修建了学塾,请了私塾先生,培养咱们安定的子弟读书,可给安定人做下了好事。

原先安定城东5里处,一条深沟截断道路,老百姓出门常常要绕远路,初春坚冰融化,村里人只能蹚水而过,水能冰到骨髓里。廖均看到百姓的苦,就捐资修建了这座长10米、宽5米的石拱桥,后人称为“廖公桥”。

人是速朽的,但是他的善举伴随着这座桥被流传下来了。

廖公桥村的人说,多亏了这座桥,村子的出路方便多了。村子的出路就是人的出路,遇集上街,下地干活就不说了。娃娃们上学从这座桥上走过,越走越远,上延安、上西安有的是。李老汉的孙女蹦的最远,蹦到北京当了央视记者。

一年一年地,年深月久,廖公桥渐渐衰败了,桥上的石栏也风化了,透露出一股沧桑味道。桥面上深深浅浅坑坑洼洼,那是无数车辙和脚步留在岁月里的痕迹,桥默默记录着那些隐藏或者消散在往昔生活里的细节。美丽的拱形还在,像半个月亮掩映在浓重树荫里。7月里,陕北的庄稼正旺相,绿油油的庄稼们在饱满的阳光和充足的雨水滋养下,拼命地生长,好像谁不这样就对不起这么好的时光,空气里弥漫着喜洋洋的感觉。

如今,村里有了新桥,不用走这座桥了。可是谁也没想到拆了桥上的石头给自己家垒院墙。下地回来,村里人端上老碗吃晚饭,抬抬头就能看见桥,就像自家的老伙计,安心而妥帖。

东关大桥

东关大桥的知名度很高。之前,延安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桥,过河要么是提鞋卷裤腿蹚水,要么是河里一字排开放几块石头,人在石头上一跳一跳地走。遇到七八月发洪水只好“望河兴叹”。

20世纪50年代,东关大桥刚建成那会儿,很是热闹了一阵子,十里八乡的老百姓赶着车、骑着驴来看稀罕。“哈呀,人公家真能哩,咋价底下连一根柱子都没有?”

渐渐地,东关大桥融入了人们日常琐碎的生活。70年代,延安本地俗语中有“三硬”之说:玉米面钢丝饸饹硬,服务员的态度硬,东关大桥的风硬。究竟谁最硬?不好说,各有千秋。不过东关大桥的风最出名。我的表哥相对象,头次见面,嫂子的态度不怎么热情,回到家里我外婆问起,表哥恼悻悻地说:势子硬得和东关大桥的风也似!还有,如果延安人笑话谁不会过日子,胡吃乱花,人们就会说:“两个敲狗脑钱花干了,叫到东关大桥上吃风屙屁去!”

那时外地人来延安总爱站在桥上照张相,胸前别着毛主席像章,背景是巍巍宝塔,脚下是滚滚延河,要是手里再举一个红宝书,就别提多神气了。那时候到延安就像到北京一样自豪,回家拿着照片少不了炫耀一圈,啧啧,人家都到过延安呢!

80年代,东关大桥更加热闹,桥头解放剧院成了本地农民工的集散地,外县进城打工的农民都聚集在这里,手里拿着泥页、瓦刀或者石灰滚子,表示自己的专长。很多人还没来得及洗掉脚上的黄泥,就成了某个工地上提灰抱砖的建筑工人。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主人公孙少平不甘心一辈子生活在闭塞乏味的乡村,渴望着外面陌生而新鲜的生活,于是只身出门闯荡。头一站就是这东关大桥。

东关大桥是许多人辛苦而甜蜜的记忆,从这里出发,他们赚到了比种庄稼多得多的钱,也从这里开始,他们与土地的关系渐渐疏远。

总理桥

这个名字是老百姓起的。为的是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如今总理早已作古,可是延安的百姓每天打总理桥上来来往往,谁能将他忘记呢?

延安的老百姓似乎有一种“领袖情结”。领袖的故事多得说也说不完。随便一个上了年龄的老人都会给你讲半天。比如这总理桥的故事。1973年,总理陪外国友好人士来延安参观,想上宝塔山俯瞰延安全貌。上宝塔山得先过南河,可南河没有桥,平时老百姓都是双手提了鞋子,卷起裤腿蹚河过。总理的吉普车过河的时候一下子陷在了泥泞里,老百姓看见了从四面八方拥来抬车。硬是连人带车抬过了南河。据说有人看见总理在车上掉眼泪。总理为什么掉泪一直是很多老人争执不下的问题,有人说是总理得知延安的老百姓还吃不饱肚子,难过地掉泪。也有人说是看见延安老百姓自发给他抬车感动地掉泪。也有人说是看见延安解放这么多年了,除了东关大桥外,再没个像样的桥,心酸地掉泪。反正这个问题一直到现在还没有说清楚,不信,你到阳崖根底下听听,那些老汉汉还在讨论着这个问题哩。

不久以后,宝塔山下的南河上就开始修建这座桥了。忘了说一句,那桥的正式名字叫宝塔桥。

洛川高桥

说起洛川高桥,那可是鼎鼎有名——亚洲最高的桥。从桥上看地下,路上跑的汽车和甲壳虫似的。人感觉就好像在天上飞。

洛川高桥是延西高速公路的一段,从延安到西安,必经洛川塬。陕北的塬地和丘陵地貌不同,边缘陡峭,中央高而平。丘陵和塬地之间往往有崾岘,所谓崾岘就是沟谷之间又深又大的弯子,翻过洛川塬上的崾岘最快也要半天。抗日战争时期,许多热血青年,千里迢迢投奔革命圣地延安,光是翻这个崾岘就得费老大工夫,要是碰上敌匪,那还不止三五天哩。后来虽说修了一条沙石土路,可延安人到西安还是个大麻烦。20世纪80年代,我表哥结婚前和嫂子到西安买东西,那时刚刚兴起到省城买结婚用品,好像不这样就显得不隆重似的。早上星星还挂在天上,就要出门,沙石路上,车把人颠得肠子能拧成麻花。最要命的是上厕所,嫂子是个年轻姑娘,很腼腆,内急了也不好意思说,只好忍着。忍得脸都成了白色,还不见司机有停下来的意思,哥哥只好喊停车,司机听见了训斥道:“咋恁多事,不晓得要出门?”原来,大凡要上西安的人都有个经验,一天以内决不进水进食。走到半晚上,车停在了铜川,旅客还要在路边的大车店里歇息一宿。几十个人睡一个大炕,被子上散发着无数人的体味,爱干净的嫂子拿起被子先要使劲地抖,无奈被子上的虱子是抖不完的,想一想没啥好招干脆翻过来盖,旁边的老板娘就笑:算啦,人人都是翻转盖的。

现在,延安到西安的高速公路修通了,3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西安,一天往返不成问题。在这300多千米的路上,架起了好几座高桥,像一座座飞跨南北的彩虹,如今路过洛川高桥,你不妨体验一下,那仿佛在天上飞翔的感觉。

同类推荐
  • 打开另一扇窗户

    打开另一扇窗户

    此书中相当一部分篇什作于立勤生病前后。生动地记录下她面对疾病、面对死亡的心态和她向疾病和死亡抗争的经历。生与死本是人生难免碰到的课题,然而,当一个正处于人生灿烂季节的二十九岁的女人面对死神狰狞面目时,她的心灵该承受着何等的重压和磨难呢?
  • 论“京派”

    论“京派”

    《论“京派”》共20章,是作者“京派”研究20余年的一个论文集。在书中,作者选取了“京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如废名、冯至、卞之琳等人的现代诗歌,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析。同时,改选取了一些与“京派”有关的文学论争,在再现这些文学论争的时候,对事件的起因并没有因循传统研究观点,而是结合当时的论争情况,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如,高恒文认为,梁实秋与“京派”的论争,除了文学观点的差异,人事上的分歧也是引发论争的重要原因。民国时期,几乎每一个文学群体都有自己的文艺刊物,“京派”也不例外。高恒文相信论述了《大公报》文艺副刊在“京派”发展史上作用,这一点很少有研究者关注到。《论“京派”》对“京派”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刊物、文学论争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对“京派”的一次全方位呈现。
  • 寂静忘机

    寂静忘机

    《寂静忘机》是一本诗词文集,本书包含三个章节:诗词、诗歌、小文。本书以江南的笔触宋词的底蕴,展示了生活在喧嚷都市中一种独具本色的情怀,在物欲横流的红尘中,修筑一处心灵的桃源地,描摹与万物遇见离散的悲喜、眷恋、怅惘、苍凉、虚无……在自疑与释疑中轮回,追逐一种从内到外的本真,析透出当下社会人文、自由、延展的精神向度。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3)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3)

    现在有谁经过西长安街一带的,总可以看见几个衣履破碎的穷苦孩子叫卖报纸。记得三四年前,在他们身上偶而还剩有制服模样的残余;再早,就更体面,简直是童子军的拟态。
  • 叙述的走神

    叙述的走神

    东西的叙述就像一匹马在奔跑。但是他知道这匹奔跑的马常常会离开他的意思,一路撒欢而去。这种自我的出卖或者说变节,也许是缘于一次心跳、一个电话、一个响亮的喷嚏以及一阵冷风,但更多的是走神,也就是叙述在叙述时开了小差。七十篇散文随笔,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条分缕析,谈文学写朋友,或智慧,或幽默,是作者从文三十年的忠实记录和深刻思考。
热门推荐
  • 暗之门

    暗之门

    李云发现,面对权贵,他所能做的反抗微乎其微。
  • 剑与火的大宋

    剑与火的大宋

    我读过很多关于穿越军事之类的小说,其中不乏很多大红大紫的书,但是在我看来很多书写的并不真实,就比如说写杀鞑子,这群马背上长大的武士要么被写的像是蝗虫一样铺天盖地,要么就像大熊猫一样金贵,死一个士兵主帅都要心疼好几天,在我看来这都不真实;再比如说打仗最重要的粮草问题小说家们为了简单往往都是一略而过的,所以我想打造一本自己喜欢的历史,这里没有一个人可以战胜一支军队的超级勇士,也没有主角长枪一挑敌人就被吓得两股战战的意淫,我在尽量的去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战斗场面。
  • 你是我的水墨人生

    你是我的水墨人生

    锦瑟,你等等我,小心被哪个神仙拐跑了,我是从天宫偷跑出来的,我不想刚下来就让我父君给我抓回去啊
  • 觅影追凶

    觅影追凶

    有一种人,从事着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职业。这部小说通过展现这种人的智慧和理性,把一个个匪夷所思的恶性刑事犯罪案件,演绎的细致入微、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真正的凶手,不管隐藏的多深,都会在他们夜以继日的侦查过程中暴露无遗。
  • 盘生

    盘生

    一场轮回即是一场席卷诸天万界的浩劫,谁又应运而生成为这场浩劫的掌控者?最终审判又会降临到何人身上?人界才是诸天万界最终的归宿。九华宫炎雷山上华宫,宝华宫,天华宫,地华宫,人华宫,丹华宫………,每宫各有一名宫主,其修为最低也是踏道三重天以上的修为;十八殿包括兽王殿,天心殿,执法殿,刑殿,转轮殿,天位殿,长老殿,封魔殿………,每殿各设正副殿主两名,其修为同样是踏道秘境……。”自在天宫,五雷盟、七色地狱,妖宗、血海、天巫教、万魔岛玄尊\十二岛岛主、轮回仙山、生死殿踏道秘境第一重——道化境踏道秘境第二重——炼神境踏道秘境第三重——返虚境踏道秘境第四重——道合境踏道秘境第五重——通神境......踏道秘境第十重——盘生境(人仙)
  • 一本书畅游世界顶级景点

    一本书畅游世界顶级景点

    在亚洲篇里,北京天安门、日本京都、韩国济州岛、度假天堂马尔代夫、世界第一庙宇吴哥窟、印度泰姬陵等等,领略东方的神秘;在欧洲篇里,大英博物馆、法国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艺术家的殿堂卢浮宫、古老的艺术之城巴塞罗那,享受西方的繁华;在北美篇里,自由女神像、电影之城好莱坞、玛雅古迹、夏威夷以及郁金香之城渥太华等,相约北美的风情;在南美篇里,科隆大剧院、葡萄酒王国门多萨、云中之城马丘比丘……追寻冒险的畅快;在非洲篇里,太阳城、好望角、金字塔、肯尼亚树顶旅馆……体味原始美的淳朴;在大洋洲篇里,新西兰皇后镇、墨尔本、悉尼歌剧院、汤加宫……爱上精致的生态美。
  • 花千骨之穿越情生阡陌

    花千骨之穿越情生阡陌

    现代女黎偌穿越进了花千骨的剧情,成为杀阡陌的手下,为他预言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她对他有情却不能说,并且拒绝了杀阡陌让她当妹妹的要求,小心翼翼地跟杀阡陌的心保持距离。但是最后,她还是为爱成魔……
  • 召唤帝国时代四之农民

    召唤帝国时代四之农民

    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以报受人涌泉之仇,定当翻江倒海以复之。一个召唤与武力的大陆,一个残酷与铁血的世界;一个贫穷的家庭,一个穿越的人士,一个不入级的召唤内天地,一个毫无战斗能力的召唤兽——农民,帝国时代四《国家的崛起》之农民。他会什么?种地、伐木、挖矿、建设基地。于是一个“迷你的国家”形成于召唤内天地之中,短短百年,从远古游牧时代迅速演进至信息时代。《国家的崛起》九个时代,数百兵种、战略工事,对上各级召天士,世界奇迹的特殊功能、将军技、间谍技对上诸多法宝,趣味无穷,妙趣横生。灵兽圈?看我间谍技——收买!隐形羽?看我将军技——伏击!追风靴?看我将军技——急行军!顺风耳、千里眼?看我间谍技——安插线民没有玩过帝国时代IV《国家的崛起》的书友,也可以放心阅读,文中各时代兵种都有介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一林肯传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一林肯传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