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亦犹蜃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是以苏秦刺股,董生垂帷。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
——《贞观政要·崇儒学第二十七》
没有人是不需要学习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圣人尚且如此谦虚好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的人,他们都很注意学习以提高自己的。
太宗曾对中书令岑文本说:“上天虽然给予人好的品性和气质,但必须博学才能有所成就,也就像大蛤蜊本性含水,要等月光照射才喷出水来;木材本性包含火的因素,要靠发火的工具才能燃烧;人的本性中包含着聪明灵巧,要等学业完成才显出美的本质。所以苏秦刻苦学习时用锥刺大腿,董仲舒讲读时放下帷帐。不在道德和技能上勤奋努力,功名就建立不起来。”文本对答说:“人的天赋是相近的,后天的情感是可改变的,必须用学习驾驭情感来成就人的本性。《礼记》上说:‘玉石不雕琢就不成其为对象,人不学习就不知道做人的道理。所以古人勤奋学习,称之为最美的德行。”
唐太宗何其聪明,他认识到“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的道理,这大概就是他在位期间一直孜孜不倦地学习的思想动因。即位之初,太宗就提出了“文武之用,各随其时”的观点,“守成以文”是新形势下的治国原则,而这一原则也向执政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偃武修文,推行文治,就要求执政者具备必要的文化素养。而这方面正是太宗的弱项。太宗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知道出师征战,与群雄角逐是自己所长,但正因为长期征战,影响了他文化修养的提高和上进。他坦诚自己“自幼不精学业”,后来也“不暇于诗书”,但他决心补上这一课,提高文化修养。在以武功定天下之后,“以文德绥海内”。此后他“披览忘倦”,勤奋学习,有时“披玩书籍,中宵乃寝,”由于天资聪慧,他的文化修养很快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唐太宗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是值得当代的管理者学习的。在当代的组织机构中,要想机构有长足的发展,无论是机构的管理者还是员工,他们的学习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山东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的管理者就很重视学习。世纪天鸿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能取得那么大的进步和发展,在业界受到广泛的关注,这跟他们公司成员的学习理念有很大关系。
很多时候,学习的动力是来自于企业发展的需要。在世纪天鸿经营规模急剧扩大后,所辖团队壮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的管理人员明显感觉到知识不够用,于是让公司所有的骨干都参加了管理培训学习,而且把合作伙伴也请来参加了培训,世纪天鸿还组织了很多批次的员工到海尔去参观。现在他们公司高层的管理能力比较强,就得益于第一阶段向先进企业去学习的结果。这种观摩性的学习,对他们发行企业来讲非常重要,他们的管理者说过:“宁可影响业务,也要留出时间去学习。”他们还多次派人出国考察,在不断的学习中,他们的公司越做越大,越做越好。这就是为什么在滨州这样一个小地方能诞生今天的世纪天鸿的原因。
小地方的组织机构往往很难吸引得了人才,机构要想得到高速发展所需的人才,就得靠自己内部的培训学习来完成。所以说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机构尤其是在发展领域政策逐步放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候,就更需要避免出现决策的失误。这对于具有学习能力的人来说就是一个机遇。组织机构若能通过观摩学习和从工作当中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是组织机构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之一。工作当中的学习实际上就是一种思考、领悟。管理者应该有一种通过工作去吸收新东西的能力。
当然,从当前来讲,做一个学习型的管理者是很有现实的意义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观念会得到不断地更新,使你对所在的机构有更杰出的驾驭能力。
《贞观政要》还记载,贞观元年(627年),由于秦王府已经裁撤,文学馆原来的秦府十八学士多已调任出府。但太宗感到这样的一个政治智囊团和文化教师队伍不可或缺。于是他又在显德殿东边,创立了弘文馆。精选天下文儒之士虞世南、楮亮、姚思廉等人,请他们在担任各自的朝廷之职务的同时,兼任弘文馆学士,让他们轮流值日。这些人都是“可以为帝王师”的人才,他们对太宗的政治才能和学业修养方面的提高所起的重大作用是无可估量的。
唐太宗在听政之暇,引入内殿,讲论经义,商讨政事。有像当年的文学馆一样,有时到半夜才结束,由此可见唐太宗求学态度的认真。另外,唐太宗是一位读史成癖的帝王。他读史的直接动机就是为了学习自古以来治国的道理,他特别嘱咐魏徵等人编纂《群书治要》。书成后,唐太宗细心阅读,在《答魏徵上〈群书治要〉手诏》中说:“朕年少时崇尚威武,不精学业,先王之道,茫然不知所措。现在看到你们所写的书,内容广博而且切中要害,是我从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我从古人那里寻求治理天下的道理,遇见棘手的事情也不疑惑,你们的功劳不能说不够大啊!”唐太宗还广泛阅读其他史籍,如《尚书》、《诗经》、《礼记》、《论语》、《史记》、《汉书》、《哀江南赋》、《晋书》、《北周书》、《北齐书》、《经典释文》等等,并能从中引出有益的教训来,作为治理天下的依据。
管理者发展一个组织机构,如同一个国君管理一个国家,都涉及管理理念,无论是大的企业还是一个很小的组织机构都能从唐太宗的管理思想中学习到一些理念。那就是管理者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并善于自我提高 。根据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这样的管理者总是能延续一种创造性的张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并能带动机构的其他成员学习,终究会对机构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的。
作为现代的管理者,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更是日新月异,不学习就落后,落后即使不挨打,但也会遭遇被淘汰的命运。所以说做个学习型的管理者,于己于人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