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04600000012

第12章 六 如何增强责任感?

了解了责任、责任感、责任意识后,我们更加明白了“责任等于机遇”“敢于承担责任才能拥有未来”,但是这并不代表在现实中面对责任时,我们就会义无反顾地承担责任、不再选择逃避,为什么?或许我们自我感觉能力还不足以承担这个责任,或许我们认为承担责任带来的收益小于付出,或许我们认为根本就不想承担责任……

其实这些理由的背后,都只是我们为选择逃避责任所找的借口,说明我们从心理上还不是一个负责任者:能力不够可以在学习、实践、锻炼中培养并增强,人生来都是一样的白纸,只有具有学习的勇气才能不断承担更多的责任;承担这些责任带来的短期收益可能小于付出,甚至是无偿地付出,但是如果从长远来看,我们看到的将是另外一副情形;领导把任务交给你是对你能力、人品的信任,不想承担责任就是选择逃避机会、破坏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

勇于承担责任是一种精神、一种心态,更是一种习惯,而任何习惯都是需要培养的。要培养承担责任的习惯,我们必须首先从根本上改造自己的精神,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

首先,树立职业使命感

在某一个时刻或某一段时间,我们总是有着使命感的,否则不可能完成自己的工作。但让使命感成为我们脑海中一种强烈的意识,深入到工作中的每一点每一滴,并一直坚持下去却十分困难,因为在坚持的过程中,我们要抵抗的诱惑太多。不是所有的时候,理智都能够战胜感情;也不是所有时候,使命都能够战胜懒散。

例一:小常是从技工学校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人,当他在试用期中提到使命问题时说,他自己都闹不清自己在试用期里究竟学到了什么?每天部门主管要求他做什么事情,他就会按照他的要求去交差,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工作是否适合自己,在这个单位能有多大前途。为了生存,他很想在这个单位继续干下去,但对眼下的机械式的工作又感到厌倦,每天都提不起精神,手头的工作对他而言,已经成为平淡无味的东西。

例二:台湾著名的电视制作人陈光陆,当他第一次到电视台工作时,台里只是试着让他担任一个很小的节目助理。在当时那个环境,助理的职务等于是小伙计,所有的杂务必须一手包办,还几乎是没日没夜地工作,而薪水却很低。不久,陈光陆对自己干这些杂活就失去了兴趣,觉得前途暗淡无光,曾经动过跳槽的念头。但他的朋友告诉他,外面的好工作也不好找,还不如先在这一行认真地干下去,边干边等,或许能等到机会。朋友的一番话引起他深思,他从中得到启发,明白了眼下所做的每一件杂活,都是为未来的发展做积累,都是在为获得成功的机会做铺垫。于是他在节目助理的职位上继续干下去,慢慢地也对电视制作产生了兴趣,并决心将来也要走制片的道路,尽管位在助理,但他已经在心里埋下了以影视为业的使命感。紧随制片人苦学两年后,机会终于让他等到了:他策划的名歌星邓丽君的专题节目《君在前哨》,得到电视台的首肯。结果,陈光陆的处女作推出后,在当时的台湾获得了极大的轰动,他因此被提名角逐金钟奖。

老板总是说我们新人缺乏职业使命感,又卡着不让我们插手做重要的事。真是压抑!

无法知道自己能否做到最好,所以我总是不敢去做。

自以为当初选择的单位不差,所以刚来工作的时候信心百倍。可不知为什么,试用期还没满,就已经对工作失去兴趣了。到底是单位比我预先想象的差,还是我自己的能力出什么问题了?

成天重复着一种机械工作,这算是培养新人吗?

想那么多干嘛?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上两个例子中,第一个例子的主人公小常显然是因为缺乏职业使命感,致使自己每天都只是简单地重复机械的工作,找不到自己的努力方向,没有寻求事业发展的突破口;而第二例子的主人公陈光陆则恰恰相反,他在工作陷入迷茫的时候,积极思考并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找到了自己事业发展的方向,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陈光陆之所以后来能成功,就是因为职业使命感催生了他的职业嗅觉,并确定了自己的事业目标,让他把握住了成功的机会。如果第一个例子中的小常也有陈光陆这种职业使命感,想必他也不至于在试用期中“每天都提不起精神”。

现在有很多试用期中的新人患的就是小常这种通病:在求职时煞费苦心,但上岗以后又对工作失去了感觉,心猿意马,朝三暮四,丝毫没有对职业的尊重意识和应有的使命感,一边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一边在私下里四处地打听别人的工作是否比自己更理想。结果职业目标总是飘忽不定,生生地把试用期白白地糟蹋掉,既辜负了用人单位的期待,也耽误了自己的前途。

使命感要靠自己去树立,而不能指望别人给你。新人应该明确试用期是一种考验自己“能屈能伸”心理品质的测试,所以要自觉自愿地给自己出些模拟的难题,锻炼自己处理难题的能力,从中提升自己的成就意识。有了这种意识,无论你的眼前所做的工作在别人眼里看起来是多么的单调,多么的琐碎,都不会影响你对工作的激情,并能从这种激情中进一步激发自己前进的动力。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使命感已经出现缺失,那么,请从如下方面加以补救:

如果你感觉到自己选择的工作单位同预想存在差距,那就立即对该企业相关的企业文化以及企业战略做必要的深度了解。

深度了解是为了自己更能有目的地实现自身的角色转换,使自己尽快的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和良好的职业心态;尽快获取各项基本职业技能,尽早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新人要在思想上树立这样一个理念:找到了好的工作,那也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千万不要以自己的兴趣、好恶去衡量工作,而是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企业,这样才能稳住情绪,树立职业使命感,接受单位对你的试用期考察。

你不妨自问一下,你是不是认为使命感只与单位的领导有关,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的员工,而且是一个新员工,有没有使命感无所谓?

如果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使命感绝不只是领导者的专利,而是全体员工都应该拥有的。要充分意识到个人使命感对企业同样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你来到这个团队,就要承担起发挥这种激励作用的责任,不能回避;事实上,即便想回避,也回避不了。

其次,培养自己的荣誉感

美国著名咨询专家费拉尔·凯普说,一个没有荣誉感的团队是没有希望的团队,一个没有荣誉感的员工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毕业于西点军校的他,常常将母校的《荣誉准则》挂在嘴边:“每个学员决不说谎、欺骗或者偷窃,也决不容许其他人这样做。”西点赋予的荣誉意识,让他在任何一个团队中都大受欢迎。

在西点的教育中,荣誉教育始终处于优先的地位。西点将荣誉看得至高无上,要求每一位学员必须熟记所有的军阶、徽章、肩章、奖章的样式和区别,记住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和奖励,同时还必须记住皮革等军用物资的定义、西点会议厅有多少盏灯,甚至校园蓄水池的蓄水量有多少升等诸如此类的内容。这样的训练和要求,会在无形中培养学员的荣誉感。这值得企业所借鉴,一个优秀的员工是不能不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所效力的企业有一个全面清楚的了解的。

军人视荣誉为生命,任何有损军人荣誉的语言和行为都应该绝对禁止。同样,如果一个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足够的荣誉感,对自己的工作引以为荣,对自己的公司引以为荣,他必定会焕发出无比的工作热情。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对自己的员工进行荣誉感的教育,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唤起对自己的岗位和公司的荣誉感。可以说,荣誉感是团队的灵魂。如果一个员工没有荣誉感,即使有千万种规章制度或要求,他可能也不会把自己的工作做到完美,他可能会对某些要求不理解,或认为是多余而觉得厌倦、麻烦。

有一次费拉尔在希尔顿饭店住宿。早上起床打开门时,走廊尽头站着的漂亮的服务员就走过来对他说,早上好,凯普先生。他觉得很奇怪,就马上问她怎么知道他叫凯普。“先生,昨天晚上你们睡觉的时候,我们要记住每个房间客人的名字。”后来他从四楼坐电梯下去,到了一楼,电梯门一开,有一个服务员站在那里,“早上好凯普先生!”“你知道我叫凯普?怎么可能?”“先生,上面有电话下来,说你下来了。”吃早餐的时候他指着一个点心问服务员中间红的是什么。服务员看了一眼,后退一步说,那是什么什么,旁边那个黑黑的是什么;她又看了一眼,后退一步说,那只是什么什么。她为什么后退一步?因为为了避免她的唾沫碰到菜。

也许很多人碰到这样的经历后,会觉得很正常而忽略过去了。但这些看起来是很小的事,却体现出很深刻的道理。如果那个服务员没有一种以希尔顿饭店为荣的荣誉感,她能表现得这样尽职尽责吗?成绩可以创造荣誉,荣誉可以让你获得更大的成绩。一个没有荣誉感的员工,能成为一个积极进取、自动自发的员工吗?如果不能认识到荣誉的重要性,不能认识到荣誉对你自己、对你的工作、对你的公司意味着什么,又怎么能指望这样的员工去争取荣誉、创造荣誉呢?

再次,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刚入职的新人很少在工作中有意识地投入自己的热情和智慧,大多都是在被动地应付差事。诚然,他们遵守纪律、循规蹈矩,但这也同时造成他们工作却缺乏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只能机械、被动地完成任务。

现代社会,听命行事的工作态度相当重要,但个人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更应该受到重视,许多公司都愿意把自己的员工培养成能主动进取型、富有创造性工作的人。所谓主动,就是没有人要求你、强迫你,你却能自觉而且出色地做好需要做的事情。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曾经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在签名的时候署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标准石油公司的员工守则里并没有注明这一条,但阿基勃特在工作中却主动地做了。也许在他看来,身为标准石油公司的职员,无论职务高低,都有为公司的产品做宣传的责任和义务。

和阿基勃特一样,对于善于思考的人来说,主动、创造的开展工作并不需要理由。

对待一件很具体的工作,我们可以做好,也可以做坏;可以做成60分,也可以做成80分。但只有表现地更主动、更有创造意识的人,才会把工作做的尽善尽美。所以,他们从不缺少加薪和升迁的机会。

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零售店铺,并且拿同样的薪水。

一段时间后,叫约翰的小伙子青云直上,而叫汤姆的却仍在原地踏步,汤姆很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终于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儿发牢骚了。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约翰之间的差别。

“汤姆,”老板开口说话了,“你今早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汤姆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老板问。

汤姆赶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40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

汤姆又第三次跑到集上问来了价钱。

“好吧,”老板对他说,“现在请你坐到这把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别人怎么做。”

约翰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并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袋,价格是多少;土豆质量很不错,他还带回来一个让老板看看。昨天那个农民铺子里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要进一些的,所以他不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此时老板转向了汤姆,说:“你现在肯定知道为什么约翰的工资比你高了吧?”

工作需要一种积极主动、善于创造的精神。主动地工作的员工,将获得工作所给予的更多的奖赏。无论是无时无刻不努力宣传“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阿基勃特,还是自觉向老板详尽地汇报几种蔬菜市场信息的约翰,他们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工作无小事。普通人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在有心人的眼里看来,却可以做得别有一番天地,但这需要行动者具备一种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一种主动的责任心,一种善于创造的意识。

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像汤姆那样只做老板交代的事的人。这类人不但不会主动去做老板没有交待的工作,甚至老板交待的工作也要一再督促才能勉强做好。这种被动的态度自然会逐渐降低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久而久之,会变得即使是被交待过甚至是一再交待的工作也未必能把它做好,成为一个任何公司都不欢迎的“撞钟和尚”。

这样的员工,对自己来说,不追求上进,没有事业心,或许可以躲过公司裁员,却很难得到晋升的机会,注定要碌碌无为;于公司来说,是可有可无甚至拖后腿的人,如果赶上公司裁员,这类人肯定首当其冲。

有些责任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所有时候都想承担的,但这不能构成我们逃避责任的理由。或许这份工作不是你的兴趣所在,甚至可以说对它有些讨厌,但是只要你在这个位子上,你就有责任把这份工作做好,是为“在其位,谋其政”。只有具备这种责任感的人,才是一个可以让老板和员工信任的员工,才是一个可以让朋友和客户信任的人,才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

负责任是一个成功的人必须具备的的首要的素质。我们要想获得自己的事业成功,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就要从今天开始,从现在的工作开始,不必等到遥远的未来的某一天找到理想的工作再去行动;就要自觉地、创造性地去做自己认为需要做的事,而不仅仅做上司交代的事。

同类推荐
  • 影响力:非凡主控与引导的艺术

    影响力:非凡主控与引导的艺术

    优秀、卓越之人往往具有非凡的影响力。凭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在谈笑间引导、改变他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掌控局势的发展。影响力是优秀、卓越的重要组成元素,是每个不甘平庸、渴望优秀、有所作为的人都应该自我培养的关键能力之一。《影响力:非凡主控与引导的艺术》由廖振宇编著,凝聚强大的气场,让他人乐于被引导,被改变:掌控局势主动权,摆脱平庸现状,走向非凡人生。提升影响力,从合格到优秀,再到卓越的个人成长之路,从平庸到成功,再到辉煌的成功之路。
  • 品周易,学管理

    品周易,学管理

    本书内容包括:周易领导素养、周易管人之道、周易决策智慧、周易变革思维、周易和合精神、周易经营理念、周易平衡艺术。
  • 销售靠嘴订单靠“抢”

    销售靠嘴订单靠“抢”

    本书从销售人员的切身体验出发,阐明做好销售的难点,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书中教你如何跨过新手“门”,打造出一个值得客户信任的形象,将自己推销给客户;如何成功约见客户,做好销售陈述;面对各式各样的客户,怎样做到量体裁衣,选择合适的销售策略;告诉你销售过程中,哪些问题是可以规避的,摆脱销售误区;为你解析销售环节中应该注意的细节。
  • 前沿管理:13位中国商界大师的经营理念

    前沿管理:13位中国商界大师的经营理念

    本书是继《大败局》之后又一人文管理之作,CEO的圣经,所有梦想成功人士的必读书。13位中国商界大师的经营理念,他们有眼光、胆子大,会做人以及勤奋和执著,当然,运气的因素也不可避免。他们的发展历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也都遇到过挫折,尝过失败的滋味。然而他们却凭着自己的双手,艰苦奋斗,努力打拼,才由昔日的一文不名到今日的商界大师。
  • 小产品·大市场

    小产品·大市场

    经营小产品是致富千万条路中的一条捷径。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国家,都少不了小产品,针头线脑、纽扣别针,人们日常生活少不了它;螺钉垫圈、合页插销,社会生产需要它;对小产品,一般的大公司不屑于做;很适合一个人单枪匹马或几个人合伙来做,需要的资金少,风险又不大,船小好调头,随时可以调整经营方向,只要瞄准了市场,抓住了商机,人人都可以做,人人都可以通过经营小产品圆自己的致富梦。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任何事业都是从小开始一步步做到大的。如果你真想拥有一份完全属于自己的成功事业,就要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脚踏实地地从小做起。通过小产品,开拓大市场,赚得大财富,照样可以圆了自己的致富梦。
热门推荐
  • 昆仑双艳录

    昆仑双艳录

    人说,昆仑净衣宫有两艳。一是翩翩白衣少宫主慕容光,风月浪子,红尘亲昵。他的心上人一生不肯将他原谅。一是红衣怒马少年时的潋滟,鸦鬓春云,钗头金凤。她的心上人早已有了娇妻在侧。然而他们依然能冲破层层阻挡,与心上人双飞双宿。这本书记载了他们各获幸福的经过。
  • 仙界代购王

    仙界代购王

    郭辰坐在南天门的废墟之上深感寂寞如雪看看背包里给月老带的某岛啤酒,给嫦娥带的香水口红,给杨戬带的新品狗粮……不禁仰天长叹:代购至此,夫复何求……
  •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享誉世界的文学瑰宝。全书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行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降妖伏魔,终修成正果的故事。作品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形象,将神魔世界的善恶情仇和现实社会巧妙结合,充分表现了作者现实主义的情怀以及宣扬正义、惩处邪恶的思想主题,是中国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 丫头的迷彩梦

    丫头的迷彩梦

    我愿为了梦想放弃一切.我志愿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即使前方炮火纷飞,我仍勇往直前。当兵曾是梦想,现在却是我永远不会割舍的一份终身使命。
  • 我的父亲邓小平:戎马生涯

    我的父亲邓小平:戎马生涯

    邓小平光辉伟大的一生贯穿整个二十世纪,他七十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犹如一部壮丽辉煌的史诗。本书作者毛毛是邓小平的女儿,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对邓小平戎马生涯的历程、他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深入思考以及他的家庭悲欢离合,作了生动的记述,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节。以一幅幅精致的画面,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展示了邓小平传奇般的革命经历和人生历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伟人邓小平的思想、品格、气节、胸怀和胆识。
  • 第一次

    第一次

    在汽修厂做学徒工的我,却遇到这样一个女人,我的人生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生充满这意外,我带着这些意外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最后,随着意外,我离开了带我走向意外的领路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巫族圣王

    巫族圣王

    偶得神物,意外解开上古魔神的封印,放走了巫族圣王,从而引发了一场三界之战。且看游好闲如何扭转乾坤,名动山河,震撼九天!
  • 我真不是真人

    我真不是真人

    一次意外,患有祖传神经性大脑间歇性失缺重度综合症的易三,成为第375代系统传(入)承(坑)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校花女儿成了我青梅竹马的同桌

    校花女儿成了我青梅竹马的同桌

    【整本免费】校花女儿成了我青梅竹马的同桌,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面对一群想撩自己女儿的豺狼,叶微尘只能含泪踏上守护女儿的道路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