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总爱自寻烦恼,这是何故?美国心理学家曾提出四点假设:
1.自寻烦恼是人的本性。人并不完全是理性的动物,人常为情绪所困扰,而困扰的原因多半是来自于自己,很少是由于外界因素造成的。
2.人有思考能力,但在考虑自身问题时,则多表现出心态上不平衡的倾向。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往往做过多的无谓思考,这是困扰自己的根源。
3.没有事实根据,单凭想象就可形成自以为是的信念,这是人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之一。这种无中生有的想象力过于丰富,就会使人陷入无尽的烦恼中。
4.人有自毁倾向,同时也有自救能力,合理的情绪疗法可以通过转化前者来帮助发展后者。
每个人都有理性的一面,同时也有非理性的一面。人生来都具备以理性信念对抗非理性信念的能力,但又常常被非理性信念所干扰。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合理信念,只不过有心理障碍的人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更多、更复杂而已,然而,就是这种不合理的思维造成了心态上的不平衡。我们所能感觉到的世界只是整个世界的一小部分,由这一小部分所得出的观念往往是不正确的,但人们又总是把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当作生活真理,结果使自己陷入了不必要的苦恼之中。
有一个和尚,每次坐禅都感觉有一只大蜘蛛在干扰他,他想赶走它,但总是束手无策,这使他很烦恼。师父知道后,让他在坐禅前先预备一支笔,等蜘蛛来时就在它身上画个记号,以便知道它来自哪里。和尚照办了,等他坐禅完毕,一看原来记号画在了自己的肚皮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烦恼就源于我们自己。
我们在生活中几乎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的事情作用于不同的人身上往往会引出截然不同的行为反应。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认知。由认知对刺激做出解释和评价,使刺激具有了意义,人再由这种认知意义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
为了便于理解这个道理,下面我们以离婚为例进行分析。
离婚是个事件(刺激源)。对这一刺激源的认知不同,将导致不同的行为反应。
如果认为离婚说明自己所选择的人生道路是走不通的,离婚使自己的幸福梦想破灭,“一失足成千古恨”,想从头再来已经不可能了。结果只会悲观失望,陷入痛苦的深渊难以自拔,严重者会引发抑郁症。
假如认为对方坚持要与自己分手,只是因为自己没有什么优点和长处可以吸引人,于是从此就很自卑,在今后与异性的交往中也变得被动、悲观,甚至怨天尤人,就会给整个生活蒙上一层阴影。
假如认为离婚是一件很丢人的事,结果就很容易使自己进入一种惶惶不安的状态,总以为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瞧不起自己,总觉得背后有人对自己指手画脚,总想躲避众人的视线。假如认为离婚说明了人是不可信的,男人都是忘恩负义的东西,或者女人都具有喜新厌旧的本性,结果就会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游戏人生。
假如认为离婚是现代社会流行的事,很多名人都有离婚的经历,有的已经离过几次婚,人这一辈子什么事情都应该尝试一下,没离过婚同样也是人生的一大遗憾。结果就会对离婚的反应很平淡,并有可能在平淡之中还带有一丝兴奋。
假如认为对方没有良心,自己把什么都给了他(她),没想到对方竟然忘恩负义、喜新厌旧,玩弄和欺骗了自己的感情,结果就会怀恨对方,甚至流露出报复的思想。假如认为离婚终于使自己从痛苦的婚姻中解脱出来,从此又自由了,又有选择的机会了,凭着这次失败的婚姻给自己留下的经验,相信再处理婚姻问题时一定会更加成熟,结果离婚带来的就会是解脱与成长。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事件本身并不是行为反应的根源,对事件的认知才是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人的苦恼通常来自于人的不合理认知,正应了“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