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47200000017

第17章 孩子的友谊

在幼儿园,小朋友之间打架之类的不友好现象时有发生。孩子进入幼儿园,就意味着开始独立地进入社会群体。孩子的个性就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从事某项活动,从中享受到喜悦和快乐。爱玩、会玩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难免会产生摩擦,发生争执。在这个群体中,孩子怎样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作为老师和家长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是我们经常遇到而又必须及时处理好的一个现实问题。

“交往是人们之间为了协调、联合力量去获取某种共同成果而进行的相互作用”,随着儿童越来越早地进入学前教育机构,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已成为儿童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同伴关系是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是满足社会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并且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因而儿童与同伴之间的良好交往显得愈发重要。

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随着交往圈逐渐扩大,儿童对外关系的焦点也由亲子关系逐渐向同伴关系转移。我们发现,一些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如何处理同伴关系成了他们面临的棘手问题。他们在同伴交往中常常遭到其他儿童的拒绝,或者被其他儿童所忽视,交不到朋友,心理学上把这类儿童统称为不受欢迎的儿童。

经常遭到同伴拒绝的儿童或被同伴忽视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精神和社会问题,如果任其发展,有些问题甚至会演变为成年后的犯罪诱因。因此,同伴关系不良是儿童在成长和发展中的一个危险因素。具体来说:

(1)不受欢迎(特别是遭到同伴的拒绝)是一个压力源,会导致儿童的焦虑和心理的不健康。

(2)交不到朋友就意味着得不到社会和情感支持,而得到社会和情感支持对一个人的精神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没有朋友就意味着参与幼儿园或学校活动的机会的减少,由此丧失许多个人发展的机会。

(4)来自同伴的拒绝可能导致儿童自尊和自我效能的降低。

研究发现,那些外貌奇特,如身体缺陷、过于肥胖、衣着邋遢不讲卫生、发音不准(操异地口音)、动作技能不佳的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容易遭到同伴的拒绝。

由于亲子关系是一种天然的血源关系,因此,无论儿童做(错)了什么,都会得到父母的接纳,而且亲子关系更多的是一种“权威——服从”的关系。与此不同的是,同伴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互惠的关系。在同伴交往中,儿童不得不靠自己的社会交往技能和优点来赢得其他小朋友的认同,获得属于自己的地位,他们必须学会如何有效地加入其他儿童正在进行的活动,如何与其他儿童进行有效沟通,如何说服别人并寻求其他儿童的支持和帮助。在冲突情境中,儿童还必须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自己的辩护,如何机智地解决冲突等。所有这些都是儿童与同伴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社会交往技能”。研究发现,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往往会表现出许多破坏行为、攻击性和敌意、不合作,或者态度冷漠、行为退缩等不良的社会交往技能,而这些恰恰是有效的同伴交往的绊脚石。

亲子关系的性质影响儿童的同伴关系。一方面,儿童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获得人际交往的一些基本技能,并寻求与他人形成亲密的关系,这为儿童日后与同伴交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儿童对父母依恋关系的性质也将影响儿童的同伴关系。研究发现,与父母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很可能“辐射”到与同伴的交往,使儿童很难与其他小朋友形成正常的、安全的关系。家庭教育方式影响儿童的同伴关系。研究发现,缺乏温暖的家庭,不良的家庭管教方式,以及父母对儿童的同伴交往干预过多却又缺乏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指导和活动监督等,很可能造成儿童的高攻击性,从而导致儿童在同伴中不受欢迎。相反,在亲子交往中,如果父母对儿童的需要很敏感,对儿童的不当行为给予正确的反应,儿童也可能从中学会如何与他人正常交往。另外,温暖的家庭气氛、对儿童作中等程度的控制、对儿童的活动或感兴趣的东西表现出积极的反应、实行民主而不是专制的管理等等,更容易使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

其他小朋友对某个小朋友的态度和关系与教师对该儿童的态度和评价有很大的关系。经常受到教师否定评价和批评的小朋友也将成为其他小朋友否定和批评的对象,极易导致小朋友在同伴中不受欢迎。

被拒绝型儿童与被忽略型儿童的行为表现并不完全一样,但两者都不受同伴欢迎。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通常都会被拒绝。幼儿间的许多游戏和活动常因为一方或双方有攻击性行为而终止,这些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在教师和同伴中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同伴会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敬而远之”,而内向、孤僻的儿童则容易被同伴忽略。

那些经常独自游戏,在活动中不辞而别,表现得优柔寡断、唯唯诺诺和慢腾腾的儿童是最容易被同伴忽略的。和其他儿童相比,这些儿童的焦虑程度更高,更多地依赖教师的帮助和引导。

作为家长怎样解决孩子之间的矛盾?有些家长对这些问题采用极端的处理方法,如“他打你你就打他”以鼓励孩子去和别人打架。认为这是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还有的家长认为别的孩子不好,就限制自己的孩子与其来往,这都不是正确的解决方法。前者会使孩子滋长不良的行为习惯,后者则丧失了锻炼交往能力的机会。

身为家长,解决孩子之间的矛盾应做好以下三点:

(1)家长首先应该明白活泼好动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游戏时,发生一些矛盾是难免的,家长不要把小问题当成大问题,更不能把孩子之间的争执等同于成人之间的矛盾。

(2)对待孩子之间的争执,家长应该以冷静的态度,理智地进行处理,应该从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角度处理,无论谁是谁非,对孩子都要采取多鼓励少责骂的方法,如果自己孩子不对不能偏心袒护,更不能粗暴打骂,而要批评教育,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向被伤害的小朋友赔礼道歉,教育孩子做一个团结友爱、有礼貌、勇于承担责任、知错能改的好孩子;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也要认真分析实情,家长应该肯定孩子的行为:“你是对的,你文明、有道理,你比他做得好,我为你自豪,他虽然打了你,他也很后悔,老师也批评了他,我们不生气并原谅他。”家长的肯定,可以让孩子丢掉委屈情绪,产生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对性格懦弱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3)家长应教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告诉孩子,哭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被认为是胆小懦弱的表现。当别人打过来时,要知道用手去挡开,或者避开,不能呆在那里让人打,还要及时将这一情况告诉老师,在该争的时候要去争,特别是遇到一些有害于小朋友、危害集体的事情,要勇敢地站起来制止。

当我们发现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一方面要教育孩子打人是不文明的、不礼貌的行为,同时也要教给孩子一些与人交往的技巧,如: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学会原谅别人的错误等。但更好的方法是让孩子自己来解决问题,当出现争执、闹别扭现象时,老师不要马上出面干预,而是要本着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态度进一步观察,因为孩子只有在自己亲自处理和其他孩子发生纠纷的过程中,才会学会人际交往的本领,孩子之间的争执是儿童交往的一种调味剂,在争论中,孩子会慢慢体会与人相处的一些基本道理,如:友好相处、公平竞争等,也由此学会如何去面对一些小小的挫折。老师还应该留心事情的发展和结果,如果孩子们对这件事处理得很公正,老师应及时给予肯定,但如果受欺负的孩子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那么老师就应该借这个机会帮助年幼的孩子辨清是非,并让孩子们懂得,不能纵容野蛮的攻击别人的行为,同时要注意帮助那些性格懦弱、对别人的攻击一味退缩的孩子,树立起勇敢、坚强的品格。

家长通过在以下这些方面对孩子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同伴认可程度和社交技能。

让孩子学会合作,增强孩子自信。

对于那些因为有攻击性行为而遭到同伴拒绝的孩子,家长需要教他们如何用积极的方式解决冲突。小组讨论、木偶戏、角色扮演等活动和阅读一些相关的儿童读物都有利于减少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孩子更加需要学会与同伴协商和合作。家长可以教孩子用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如认真听其他小朋友说话,平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努力与他人取得一致意见等。

害羞和孤僻的孩子往往是在成人或同龄人面前才显得害羞和孤僻,但是在比自己小的孩子面前却信心十足,而且显得特别能干。因此,我们可以引导那些害羞和孤僻的孩子与更小的孩子一起活动,从而增加其交往的信心,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大带小”的混龄教育活动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把被忽略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分在一起,或是在特定的情境中(比如说在生活角、游戏区等共同的空间内)把他们安排到乐于接纳他人的小组中去,也可以增加被忽略的孩子与同伴交往的信心。

教会孩子如何参与他人的游戏。

有些孩子不受欢迎还有可能是他们常常和其他不受欢迎的孩子一起活动,因而失去了很多练习正确交往技能的机会。同时,他们也有可能没有理解其他孩子游戏的主题,所以总觉得无所适从。另一个原因可以解释成所谓的“情感保护”,“不受欢迎”孩子为了避免因被拒绝而下不了台,干脆就不直接参与其他孩子的活动,却用一些不恰当的方式来发泄内心的不满,如故意捣乱,对其他小朋友的错误或失败幸灾乐祸。而被忽略的孩子则常常表现出等待或在活动群体外徘徊等消极行为。

那些受欢迎的孩子之所以比起那些被认为是孤僻的孩子更容易加入到一个游戏群体,显得更有社交能力,是因为他们在与同伴交往时表现得更积极,并能表现出与同伴正在进行的活动相应的行为;同时他们也运用了一些有效的政策,如模仿他人的行为,和他人的意见保持一致,为同伴提供有关游戏活动的信息等,这些策略使他们更易于被同伴接受。如果家长能将这些有效的交往策略教给被忽略型和被拒绝型孩子,对提高他们的同伴认可程度将会大有帮助。

接纳他人。

受欢迎的孩子不仅拥有有效的参与策略,而且他们对同伴的参与也很重视。受欢迎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得宽宏大量,他们会接纳其他同伴加入到自己的游戏中来。即使由于某种原因无法让其他同伴加入,他们也会说“你可以去和XXX一起玩。”、“你过一会再来,好吗?”等。不受欢迎的孩子则表现得专横和不友好,他们在拒绝同伴的加入时只是简单地说“不”、“不要你玩”,而不是提供其他的建议。帮助被忽略型和被拒绝型孩子积极和适当地对待同伴的参与,接纳他们的加入,有助于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些在早期能接受同伴加入、善于接纳他人的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也更能被其他孩子所接受和接纳。

提高孩子角色游戏的水平。

在幼儿阶段,“同伴交往与游戏是密不可分的,游戏是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孩子在复杂游戏中的能力和水平与同伴认可有着尤为直接的联系,特别是在角色游戏中,如果孩子能与同伴有更多协商行为、能够扮演更多的角色,他们通常都能更好地为同伴所接纳。而且,在学前期,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的合作越多,在学前期受到同伴的认可就越多。角色游戏,特别是复杂的角色游戏,在童年早期的社会性活动中有很大的价值。合作型的复杂角色游戏不同于其他游戏(如单独游戏、平行游戏或是简单的社会游戏等),因为孩子在其中使用了假装技巧和想象,并且在游戏中模仿如何与他人进行交往,因而更有利于孩子交往技能的提高。

通常情况下,能够进行高水平游戏的孩子会被家长和成人评价为有社交能力、能积极地表现自己、合群、好交际和具有亲社会性等。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孩子角色游戏的水平:

①提供游戏的主题和一些需要的材料。

②鼓励孩子参与游戏。

③主动参与孩子的游戏,并担任一个角色。

④针对目标,略作示范。如果“不受欢迎”孩子能够经常参与角色游戏,那么他们就能在游戏中学到被同伴群体接受的必要的社交技能,并能在游戏中改善与其他孩子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交往的技能。正如VivanPaley说的,“游戏来自友谊,而友谊也来自游戏,同伴关系在两种方式中都起作用,而且作用一样大。”

教育孩子对同伴表示积极的情感。

情感质量也是衡量孩子同伴认可程度和社交技能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受欢迎的孩子往往比不受欢迎和不被喜爱的孩子对同伴表现出更多积极的情感,而常常表现消极情感的孩子则更少受同伴的欢迎,更不被喜爱。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孩子情感的个体差异在2~6岁期间都是很稳定的,而且直接影响着孩子在以后的发展时期中社交能力的提高。

学前期积极情感缺乏的孩子在学前期常被评价为漠不关心、优柔寡断或胆小怕事;而在学前期表现出更多积极情感的孩子在以后的发展中往往也表现出更强的交往能力。

对同伴的积极情感可以通过言语或肢体语言表达出来,比如说话礼貌,对同伴表示同意和赞赏,微笑、拥抱、轮流做事、共享一些东西,以及互相帮助等。

在教给儿童必要的交往技能的同时,家长还需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交往环境。首先,要形成良好的交往氛围。家长应有这样的观念:在幼儿园,没有不能交往、不会交往、不善交往和“不受欢迎”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权利在教室里和同伴及教师平等地交往。正如Paley指出的,同伴拒绝的方式,比如对别人说“你不能玩”、“我不要你坐我旁边”、“别跟着我”、“我不想跟你玩,走开”等等这样的话,对孩子将会是不可原谅的侮辱。其次,建立和强调一些有助于孩子交往的规则,如要求孩子不能对别人说类似前面的带侮辱性的话,要求孩子在发生冲突时必须协商解决等。最后,家长还应为孩子创造更多的交往机会,提供更丰富的游戏材料,多开展角色游戏等集体活动,多开展以交往为目的的主题活动等等。

总之,孩子之间的交往是其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孩子交往的质量对其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教会孩子交往,不仅能帮助不受欢迎的孩子更好地融入同伴群体,也能提高其他的交往技能。

同类推荐
  • 变形计:成长之痛

    变形计:成长之痛

    “如果有一天,我的理想被风雨淋湿,你是否愿意回头扶我一把如果有一天,我无力前行,你是否愿意陪我一个温暖的午后如果我问你什么,你是否想到妈妈梦中的惊起如果那是一个你不熟悉的家,你会不会把善良当做路牌如果这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你是否让他酣睡,不再彷徨。变形计———一份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
  • 实用分娩坐月子百科

    实用分娩坐月子百科

    以科学的视角,通俗的语言讲解从宝宝刚出生到满月的生长情况和孕妇自身的变化,介绍孕前、分娩、产后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一些与分娩相关的医学用语,回答孕产妇很多疑问,并让她们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对产后自身保健、美容、营养和宝宝的照顾给予科学指导,阅读本书足不出户即可请到一位全面的护理月子“专家”,使整个分娩、坐月子过程更轻松愉快。
  • 0~3岁聪明宝宝怎么教

    0~3岁聪明宝宝怎么教

    本书按照宝宝成长的月龄分为22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包含了:早教专家说、早教可以这样教、大动作训练、语言训练、数学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等结构设计,以游戏实战、游戏目的、注意事项等为内容填充。
  • 天使启示录——育儿纪实

    天使启示录——育儿纪实

    本书介绍了作者的育儿心经,共分四部分:我心中的太阳、初升的太阳、阳光岁月、最初的炼狱。
  • 0~6岁宝宝早教大百科

    0~6岁宝宝早教大百科

    本书从言语能力、知觉能力、数学能力、运动能力、社交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以及玩具游戏等几大方面的内容,为爸爸妈妈提供简单有效的训练方法,轻松开发宝宝的大脑潜能。
热门推荐
  • 你是我余生的诗篇

    你是我余生的诗篇

    宋诗诗觉得,她这一生的幸运值可能都用在了俞余爱她的这件事上。俞余认为,爱情的开始可能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误会。因为误会,他和宋诗诗越走越近,越来越亲密。一次节目录制现场,宋诗诗受伤后问俞余。“余老师,你怎么对我这么好啊?”“因为…喜欢你啊!”她看着俞余的背影,温暖的阳光照射下来,让宋诗诗有种那就是俞余身上的光一样,那么的明媚耀眼。也许,喜欢就是这种感觉,明媚又耀眼。
  • 左明天下

    左明天下

    不平凡的人注定要忍受不平凡的孤独。在孤独中前行,在孤独中崛起,在孤独中睥睨天下。已有老书(明末小平民)和(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大家可以去围观阅读,人品保证,新老书友可以大胆投资和收藏,也可加企鹅群,六一九零四九二二七,谢谢大家。
  • 你是我的潺潺溪流

    你是我的潺潺溪流

    世人皆说何家三少天才神童,高冷难以接近。顾浅溪:这大概不是我所认识的何辞一。世人皆说何家三少像狼一样睿智。顾浅溪:嗯,是像狼,像狼一样饥饿。有人说顾浅溪和何辞一,一个是FBI的首席通缉人员,一个是FBI的核心工作人员,他们根本不能长久。于是全世界都在盼着他们分手,后来盼着盼着何家的小少爷就出生了。那位你出来,你不是说他们不能长久吗?那何家小少爷是怎么回事。
  • 诸天斗兽场

    诸天斗兽场

    你认为我们的世界有神么。你认为我们的世界安全么。你觉得有一天你消失了有多少人能记得你。是否你身边已经有人消失了,只不过你对他的记忆全都没有了。是否你也会消失……消失了的人去哪里了,去了诸天斗兽场,在不同的时空里完成任务,相互厮杀,征战诸天然后在厮杀中不断进化,最终去弑神……。(新作新人希望大家支持)
  • 阿彝少爷随笔录

    阿彝少爷随笔录

    记录生活,记录自己。记录我所经过的每一个地方,记录我所遇见的每一个人。有一天回首过往,可以沿着我所留下的足迹返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
  • 樱灵慕我心

    樱灵慕我心

    一个秘密,一份疑惑,结束了一段感情,最终,让两人不信认的爱情,因此而分开!
  • 花花妻子

    花花妻子

    才穿越过来,就被逼着上了花轿,本花花姑娘来也,虽然只是小妾,可是也得花天花地!夫君,来!签好了协议,咱互不干涉!虽然夫君长着一张想让人犯罪的脸,怎奈夫君太狡猾!溜之!看美人去!站住!娘子往哪里走!
  • 奥特曼之我的军医生涯

    奥特曼之我的军医生涯

    军医萧羽在玩手机时出了车锅,可谁来告诉为什么他会碰到穿越这种俗气的套路。穿越就穿越吧一睁眼就看到了雷欧什么我是他儿子,好吧这些都忍了(不然还能怎样)(?_?)下一刻的意外感染雷布朗多的基因成为了雷奥尼克斯,这是怎样的神转折。作者你素不素准备要玩死我,你不仁也不能怪我不义,果断干起老本行成为奥特曼里面的军医。|???ω??)???
  • 太初神帝

    太初神帝

    天择骸骨,帝者自命!古阳身怀至尊龙传承,踏上一条通向太古神界之路,血杀天地,帝霸太古,一怒乾坤抖,一念日月塌。书友QQ群:559646959
  • 忆行殇

    忆行殇

    忆当年,行与为,独残殇。何为生,何亦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