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97400000044

第44章 怀念露天电影

用不着靠近,昼夜里,黄河排山倒海般的喘息清晰可闻,就像急风暴雨前大草原上空喧腾的乌云,又似大海浩浩渺渺每一次的潮汐,有一种摄人心魂的召力。

30多年过去了,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大凡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经历过露天电影时代。所谓“露天电影”,就是在一处空阔地面,一般是村落的街道上,抑或是场院里,相对支起两根柱子(有时候就借两棵树),柱子的左边梢头挂上个四四方方大喇叭匣子,把方方正正的一块大白帆布四角用小绳扯了柱子上——就变成了“映幕”;在幕布的正前方10多米处,安置两张桌子,把放映机搁了,立一粗点儿的竹竿挑了喇叭胶线和电灯泡,不远的拐角处有台发电机“嗡嗡”响着,全村人扛了长长短短的板凳、杌子,高的矮的挤着坐了站了,黑严了天之后,就开始放映片子了。

那个时期,隔上两月半年不等的,就有公社电影放映队下乡巡回演出。放电影的日子,无疑是全村男女老少最最快乐的日子:小孩子们大呼小叫,招呼着扛了大大小小的物什,大白天里就开始“画地为牢”抢占地处;柱子上大喇叭头子嗷嗷响的时候,家家户户关死了门窗,扶老携幼来到放映处;电灯下,坐着的、立着的,黑黑压压、吵吵嚷嚷一大片人,大姑娘小媳妇,小伙子老头子,你喊我叫,招呼着,说笑着。映幕正面场子上坐不开了,空场子四周的柴禾堆上,临街的院门顶子上、墙头上,大树杈子上,爬满了人,有的就干脆到映幕后面去看反面。这种情况我去外村看电影时候经常办,但效果差别很大,正演反看,人物位置、语言顺序就完全颠倒了个样。而这个时候,四邻八村的人还在源源不断的一伙一搭地向村子里涌来。

看露天电影,是孩提时代最有趣最欢快的节目,小孩子们听说了以后,从几天前就睡不好觉,争论着、盼盼着放映队的到来,那个高兴劲,真比过年过节吃肉放鞭差不哪里去。大人么,自然也欢喜了,只是表现形式没小孩子那么袒露和直率罢了。演电影的日子,大人们往往利用这个场子和机会,通过媒妁之人,安排“婚约”男女见面,一般是一方站定了一隅位置,另一方由共同的熟人领了(一般是媒人或女长辈们),不远不近处用手一指划,男的女的就你瞅我瞧地赶紧瞟上几眼,小伙子的心头欢蹦乱跳,女儿家羞羞答答脸色绯红。其实,灯影里也看不大清楚,只是对方一个大致的轮廓,双方中与不中,过天再通过中间媒人传过话来,就有一方说没看清楚,要求见第二次面的,如若双方没了意见,就紧锣密鼓地开始订婚、批帖子,准备彩礼,小见面、大见面的,一直到吹吹打打把那女子娶过门来。老作家孙犁先生有过这样一段亲身感受,只不过那是在照棚戏场而非在露天电影场子,他有一段精彩的描绘,不妨搬来看看,凑凑乐子:

“第一次见面却是在结婚之前。订婚后,她们村里唱大戏,我正好放假在家里。她们村有我的一个远房姑姑,特意来叫我去看戏,说是可以相相媳妇。开戏的那天,我去了,姑姑在戏台下等我。她拉着我的手,走到一条板凳跟前。板凳上并排站着三个大姑娘,都穿得花枝招展,留着大辫子。姑姑叫着我的名字,说:

“你就在这里看吧,散了戏,我来叫你家去吃饭。”

姑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照朋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那时姑娘们出来看戏,虽在本村,也是套车送到台下,然后再搬着带来的板凳,到照棚下面看戏的。”

老先生写的这段看戏“相人”的文字挺有趣的,其时看电影相媳妇、选女婿完全一个样子,只不过我们那个时代早已开放多了,姑娘们出门看电影看戏也不行时用轿车的了。

所有这一些,都要在电影还没开演之前来完成。天完全黑下来之后,那放映员酒足饭饱之余,摆把好了摊子,就有村支书、村长什么的停住了嗷嗷在唱的喇叭匣子,“喂喂”几声,然后就对父老乡亲说几句话,无外乎上级对人民群众如何关心爱护,特派电影放映队来村慰问来了,又说几句大小队提高警惕做好治安保卫工作,严防阶级敌人趁机搞破坏活动,要求各家各户看好门窗,最好留一人守家什么的话。底下的人群就嗡嗡地响起来,有人就嚷道:“说快点,少说点。”村干部啰嗦完了,末了才报出今晚放映的片目,四下里欢呼声起,有伸胳膊举手的,有吹口哨的,有喊娘叫姐的招呼人赶紧进来坐下。等到放映员挂上圆圆的片子,灭了竹竿上的电灯,一道光束从放映机上的小孔里向前放射而去,那光束由小变大、延长,最后覆盖了整个映幕,大喇叭也随着映幕出现的画面发出了协调的声响,场子里边鸦雀无声了……

很多时候,公社派出的放映队一般是两支,最多是三支,同时在邻近的几个村子放映,就一套片子,这个村提前一点先放,放映完一集,有骑自行车的“跑片”员来回传递片子。有时候遇着下隔道雨了,或跑片员车子掉链子了,一方就要多等一个半个时辰。那个时候人们就焦心,尤其是小孩子,等不得了就大声嚷嚷,有的就三三五五跑到村口去等,好不容易等到“跑片”的来了,便老远大呼小叫地再跑回来。

看露天电影,我们孩子们不仅在自家村子里看,也常常跑出去到邻村去看。哪个村子来放电影的了,是一件热火的事,大人孩子奔走相告,就有亲戚礼道的你来我往,头几天里送信来了。当然,也有传空传走了信的时候,到那天去了,老远里站在村子外面,听不见动静,也没有大喇叭的吵嚷,还不死心,就一直走进去,前街后场转着去找,找不着就打听,确信没有了,便扑沓一下,身子、精神,软了、焉了,回走时整个人、整个群人无精打采的了。我到外村去看电影,近处的看过,远处村的也看过,最远时跑出十几里地去。一般情况下去外村看电影或看戏,一伙子人男男女女结队而去,又结帮而回,出了村撒丫子就跑,撵不上拉到,谁也不管谁。我时常黏糊着要二哥他们带我一块出村,但总是被他们拉下,二哥也嫌弃我人小碍事不愿带我,我小,只好一个人哭天抹泪地哭着回来。后来长大了点,就伙同别人一起去看,找不到同伙的时候,就一个人壮着胆子去。有一个夏日的夜晚,我出门晚了点,去邻村看电影的人都走光了,只好一个人跑了去。黑灯瞎火里,脚高步低地摸过去,上了坝子又下了坝子,那电影就开演了,黑乎乎一片一片人群。我在映幕正面围着转了三圈也没找到个好地方,只好转到幕布背面找了个土堆坐下来,那幕后已经坐有了好些人了。我记得很清楚,开始放映的是“加片”,“加片”就是在放映正式故事片子之前加演的纪录片,一般不长,可巧了,那天晚上却很长,两片集,是关于农村林果嫁接栽培以及病虫害防治的农业技术普及片子。我觉得没趣味,就歪了身子躺下,闭了眼去等,这一等不要紧,等我再睁开眼睛醒来,四夜茫茫,空场子上早已人尽声息,吓得我心头“突突”直跳,爬起来拔腿就跑,一路跑来,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至今回想起那晚的一幕,心魂仍存余悸。像这种情形的也不止我也个人会有,我们村西头有个乳名叫董旦的,有一个春夜里看完电影,摸不着家了,沿着黄河大坝曲里拐弯下了正南,跑出十几里路去了,才发现坝西田地里有台压链拖拉机在春耕。“拖拉机,来开荒,锅饼馍馍,鸡蛋汤。”那个时候春耕,都是公社派遣拖拉机挨村耕地的,歇人不歇马,黑天白日的轰鸣着耕翻。董旦就寻了灯明跑过去,从那儿挨了一宿,第二天才被人送回村来。

如今,日月一晃30多年过去了,我还时不时地回忆起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的情景,心中流露出无限的憧憬和留恋,津津乐道地向孩子们学说着,在他们好奇又讶异的神色里,我达到了满足……

现在,大概农村里,早已经没有了露天电影了吧!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

同类推荐
  • 丹霞初映

    丹霞初映

    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新闻工作的回顾,有游走四方的见闻,有读人观影的笔录,有散文随笔的实践。体裁也是五花八门,有散记、随感、评论、语录等。我也想清一色,这样别人就好对你有个正规评价,包括人和作品。可我做不到这点。我说过,我一辈子常年奔波在新闻一文学这两座山峰之间,存在决定技能,所以,我写的东西就是这两种体裁杂交的作品。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在写新闻特写时,文中会跳出几句文学语言;在写散文作品时,文中又会夹杂几句新闻评述。这是职业化带来的后果,没药可救。好在自己写的东西大多是写给自己看的,公开发表的不多。现代社会又是多样化的趋势,我这样的文章就是读者也是可以宽容的吧。
  • 昆仑山的爱情:王宗仁散文,报告文学选

    昆仑山的爱情:王宗仁散文,报告文学选

    《昆仑山的爱情》这本书中的散文,象《昆仑桥》、《情满不冻泉》、《月落沙滩》、《女兵墓》、《昆仑雾》等,都是作者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发现、自己的联想。作者不用采访,不用四处奔波搜集素材,就从自己的口袋里随手拿材料,随心所欲地运用。二十多年前作者在青藏高原经历的那些事情,有不少当时并没有发现它有什么值得可写的,但是还是把它们存放在生活的仓库里,过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对这些库存进行“反刍”,嚼出了新味,写出了具有新意的散文。对生活进行多思,对过去的积累进行反思,这是关键,《戈壁滩一夜》便是这样写出来的。
  •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好比这一棵树,虽被斩伐了许多枝条,但是新生出来的比原有的更多,将来成为比原来更大的大树。中国将来也能成为比原来更强的强国。
  • 母爱无疆

    母爱无疆

    这是一本感人肺腑的经典作品集,每一篇文章都渗透了真情实感,具有永恒的感人力量。这些源自生活的真实细节,将母爱的博大深厚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爱,而母爱是最基本也是最永恒的爱,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再美丽的言语,再动人的故事,也无法完全形容母爱。
  • 弗洛伊德谈本能与成功

    弗洛伊德谈本能与成功

    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心里感到诱惑就对诱惑反抗,而不屈从于它的人。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满盘皆输,这是令人悲痛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人做事无外乎两种原因——成就感和性冲动。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梦的内容根源于愿望。良心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是对躁动于我们体内的某种异常愿望的抵制。对于成功的坚信不疑,时常会导致真正的成功。无知就是无知,谁也没有权利相信它能衍生出任何东西。理智的声音是柔和的,但它在让人听见之前决不会停歇。人不是根本不相信自己的死,就是在无意识中确信自己不死。
热门推荐
  • 为师才不慌

    为师才不慌

    为什么古装美少女会飙流行语?为什么一个门派会颁发三好弟子奖状?为什么沙雕遍地走,难寻正常人?意外穿越到一个信息大爆炸的修仙世界,并且成为了一派掌门。薛不才百无聊赖地刷着论坛,“等再上一次热门,我的徒儿们就能用上5G了。”PS:温馨提示,本书双引号为说出去的话,单引号为心理话。PS:男主闷骚向,不掉节操。
  • 地球甩了我

    地球甩了我

    地球:我不要你了!许义:?(一脸懵逼)……人家的穿越都是靠嘴,但是许义的穿越却是靠腿,一步一个脚印,被地球甩了的许义终于来到了天心大陆,运气挺好还成为了一个二代,于是许义就开启了自己混吃等死的二代生涯。
  • 忧郁花开

    忧郁花开

    女主角普通高中生性格大大咧咧,心里十分柔软,男主角高中生,上学的时候非常的幼稚6年过后,变得非常冷漠,,,,,
  • 神道太上

    神道太上

    李天河,一万年前天神界十三战神之中最年轻的天河战神,镇守天神界与天魔界交界的神宇天河,战力无匹,却在修炼之时走火入魔,神魂破灭,不知是有人暗算,还是天道不允。一万年后,重生于天神界下属一大世界“青霄界”之中,重生在一同名少年身上,誓要查明一万年前的真相“天羽神王?魔心神尊?黑暗之祖?”到底谁才是一万年前的的幕后黑手?
  • 狐公子传奇

    狐公子传奇

    神会陨落,魔会湮灭,诸天众生皆为朽物。三千繁华,尽兴而往,六尘盛景,得偿所愿。
  • 试问神在何处

    试问神在何处

    疏念离开神域后回到了神御大陆,并在神示的指引下来到了奈落学院,不料在这里遇到了自己的师兄,在一次次的试炼中,俩人之间原本巧妙的平衡被打破。二人在探险的过程中,也逐渐揭露出了神的秘密。
  • 重生之我是乔治

    重生之我是乔治

    在一次蹦极事故之后,皮歌发现自己竟然穿越成了小猪佩奇的弟弟乔治!全新的世界,全新的冒险,会有什么等待着他?
  • 定义邪典电影(电影学堂)

    定义邪典电影(电影学堂)

    本书是对全球有代表性的邪典电影的一次集中探讨。包括如何界定邪典电影,是谁在运用什么样的文化规则来界定,作为一种具有对抗性的电影类型其洞察力如何,又与主流电影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张力,以及邪典电影的分类和体系化进程。作者试图在邪典电影和电视节目成为当代文化的核心之一时,推动对邪典电影的研究。
  • 位面风暴

    位面风暴

    当你得到一个能够进行位面交易的戒指;当你得到无数神奇的道具;当你得到梦寐以求的异能;当你得到……当你得到这一切时,你将如果生活……=====================================================新书开张,求推荐,求收藏……
  • 穿世之人

    穿世之人

    一个只有灵魂的人,配合一个不知来源的系统,ta能够找回自己的记忆和自己的权利吗?(前十章可以跳过,但是如果要读的话,我不拦你,别弃书就成)